死花酒间--唐伯虎人生2

唐寅不幸之中的大幸是,  他最后娶到了真心爱他待他的沈九娘。  沈九娘贤惠持家,为他生了个女儿,  陪伴了他这辈子剩下的所有时光。

沈九娘原是苏州一名妓,长得丰姿秀逸,而且很有教养,非常爱慕伯虎,伯虎也很钟爱她。她把自己的妆闺收拾得非常整洁、优雅,为伯虎提供了一个作画的良好环境,朋友们也常来此谈天说地,饮酒作诗。九娘常劝伯虎说:“自古一帆风顺者有几人?而且就算得了功名,若无建树,也是无声无臭,与草木同朽。倒是那些遭受挫折、专心艺术的人可以传名后世。”由于九娘的温存抚慰,伯虎的心灵创伤逐渐平复起来。与九娘的爱情生活,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他细心地捕捉九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使他的仕女画达到了前无古人的水平。有一次,伯虎画了一幅仕女拈花微笑图,并题上一首: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装。问郎花好侬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九娘看后批评道:“你这首诗完全不是我的心情,显得有些轻薄浅陋。”伯虎说:“我以为女子总有几分嫉妒心意。”九娘说:“爱花的人当让花留在枝头上,把它们摘下来做自己的装饰,实在糟蹋了这些美好的花朵。至于把花揉碎掷在郎前,那更是傻女子所为了!”伯虎欣然接受。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九娘对伯虎的艺术发展有很好的影响。

人生在世,要表现自己的才智,为人所赏爱,这才不枉度一生,故须托诸文章、著述。唐寅说:“若不托笔札以自见,将何成哉?譬若蜉蝣.衣裳楚楚.身虽小久,为人所怜,”蜉蝣小虫,生命短促,朝生而暮死,其羽鲜丽,尚能自饰,招人怜爱,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呢?“自见”者,自我表现也.“蜉蝣自见”说乃是一种新的价直观、文艺观。

我们今天在各博物馆所见唐寅各种书法、画、诗文,正是他当年悉心创作的结果!

本来唐寅还有个继子,  唐寅的弟弟唐申把长子长民过继给了哥哥,  可实在是很不幸,  侄儿养到十二岁又病死了。  不能想象此刻的唐寅有多么的痛苦,  悲痛欲绝中的唐寅写了《唐长民壙志》。  “昊天不聪,丧吾猶子,  诚为善之无徵矣。於乎怨哉!”

【言怀(二首)】

田衣稻衲了终身,弹指流年已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莫忧贫。

山房一局金縢着,野店三杯石冻春。 但愿今生只如此,无荣无辱太平人。

年来避世缩如龟,净扫茅茨闭竹篱。 系日无绳那得住,待天倚杵是何时。

随斟冷暖开怀酒,懒算输赢信手棋。千古英雄一抔土,不如欢笑有便宜。

【注】这是唐寅四十岁所做的诗歌。此时已经开始皈依禅门。《论语。述而》记载孔子的一段名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表现了孔夫子重道义轻富贵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明代高士常以“浮云”借指富贵,作为诗歌的一种意象,此物在唐寅老师沈周胸中亦无一丝牵挂。《题钓图》云:“流水之间心自得,浮云以外梦俱无。”一派清空,何等洒落!《七十喜言》云:“阔水游鱼尾不赤.绝云高鸟影俱青:”摆脱了富贵利达煎熬和羁绊的人,是自由的,纯真的,活泼的。隐逸的生活就是:“年来避世缩如龟,净扫茅茨闭竹篱”,也是清苦的。但是是一个“无荣无辱太平人”。千古英雄一抔土,一切富贵利达转头是空。

死亡就这样不断的降临在他身边,  徐经死了,那个豪阔有学问的少爷,只活了三十五岁。  老师沈周也死了,就在侄儿去世的第二年,  这还不是尽头,  两年之后,年仅三十三岁的徐祯卿也死了,  失去良师益友的唐寅再次消沉了。

此时的命运之神,  再次捉弄了唐寅,  他又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惊涛骇浪。正德七年,  正当唐寅在桃花庵过着饮酒作诗画画的惬意日子之时,  江西的宁王朱宸濠广征天下豪士,  文徵明,唐寅,谢时臣、章文。。。都在其中,  不过大家当时都没有去,  唐寅还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两年之后,  宁王再次派人到苏州征召唐寅,文徵明等人,  文徵明说自己病了,死活不去,  唐寅再三思量,他还是想有个争取功名的机会。  于是,唐寅,谢时臣、章文等人赴江西应聘。  到了南昌宁王府后,宁王亦厚待之,  唐寅却每日只管写诗作画。

唐寅是个聪明人,  很快觉察到宁王有反意。  却苦于无法脱身,  想了半天只好装疯。  “佯为清狂,使至,或纵酒箕踞谩骂,至露其秽。”

宁王看他这幅德行,  就派人把唐寅送回了苏州。  四年之后,宁王果然反了。

不过,那次事件,是王阳明大展身手的舞台,  而不是我们的大才子唐寅。

唐寅所在的时代是一个自我价值有新发现的时期。莘莘上子不再把科举功名当做人生惟一的追求,许多人更看重学问、文章、书画诸项文化事业,欲以文自见,在人们的心目中,文名不低于或等于乃至高于宦名。不论是在朝的官吏.或是在野的布衣。都有在学术和文艺方面取得卓著成就的文化名人,而且人数甚多,若星海灿烂。富学问,精艺术,又有建树,虽是布衣之身也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扬名天下。他的朋友徐祯卿,唐寅,谢时臣、章文, 文徵明和祝允明都留下了自己印迹,我们在古收藏中都能重新发现其价值。

龙头独对五千文,鼠迹今眠半榻尘。万点落花都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

香烟不起维摩病,樱笋消除谷雨春。镜里自看成大笑,一番傀儡下场人。

(唐寅《行书七律诗轴》   纵146.5厘米横36.2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注】二鼠禅门指日夜交替,时光飞逝。维摩病出自《维摩经》的典故,维摩诘居士病了,释迦摩尼派人来看望等等。最后二句,人生如戏,如境梦幻,只要你看透了,就如演戏人一样自如,自在,融入角色。

折腾了一辈子的唐寅终于再也没有力气和命运抗争,  他的身体也变差了,画画也是需要精力的,  作品少了,生计也变成了问题。  好在他还有朋友,  文徵明和祝允明始终没有忘了这个老朋友。

回到桃花坞后,唐伯虎继续其诗酒自娱的生活。只可惜沈九娘积劳成疾,一天瘦比一天,最后竟病得撑不起来了。医生诊断说:“夫人病势沉重,已成枯木干井,恐怕小补已无济于事,大补也挽救不了。”伯虎深自悔恨和悲痛,九娘却安慰他说:“人生长短自有天命,你是通达的人,怎么把死看得如此沉重呢?”伯虎尽心扶侍,但终于无力回天。九娘临死时,伯虎对她说:“徐氏不归,我当她已经死了,你现在就是我的正式妻子!”两人抱恨永诀。九娘死后,伯虎把她安葬在桃花丛中。

后来唐寅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书法家王宠的儿子,  他的女婿一家负责了丈人家的养老问题。  五十岁的唐寅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渐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功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看透人世之苦的唐寅,  开始信奉佛教,自号六如居士,  何谓六如?

六如取自《金刚经》中的人生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之说,由此亦可见他对佛性的了悟,对人生苦难的脱达。有《七十词》为证:

“人年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

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

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难为,寒则如刀热如炙。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一年细算良辰少,况又难逢美景何?美景良辰倘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不烧高烛对芳尊,也是虚生在人世。古人有言亦达哉,劝人秉烛夜游来;春宵一刻千金价,我说千金买不回。(《一年歌》)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尊倒;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春夏秋冬扌然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芳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来有,处世谁能得长久?光阴真是过隙驹,绿鬓看看成皓首。积金到斗都是闲,几人买断鬼门关;不将尊酒送歌舞,徒把铅钅汞炼金丹。白日升天无此理,毕竟有生还有死;眼前富贵一枰棋,身后功名半张纸。古稀彭祖寿最多,八百岁后还如何?请君与我舞且歌,生死寿夭皆由他。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此刻唐寅的心中,  人生不过,如同一场梦,  一片虚幻,如美丽的泡沫,  如飘忽的影子,  如转眼即逝的露水,  如划过天空的闪电。  是那样的虚无而不可捉摸。

焚香默坐自省己,口里喃喃想心里;心中有甚害人谋?口中有甚欺心语?

为人能把口应心,孝弟忠信从此始;其余小德或出入,焉能磨涅吾行止?

头插花枝手把,听罢歌童看舞女;食色性也古人言,今人乃以为之耻。

及至心中与口中,多少欺人没天理;阴为不善阳掩之,则何益矣徒劳耳!

请坐且听吾语汝:“凡人有生必有死,死见先生而不惭,才是堂堂好男子。”

在唐伯虎看来,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既不害人,又不亏待自己;古人就已把饮食男女看做是人的本性,而今人却以之为耻,由此生出许多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和自欺欺人的伪君子。唐伯虎理直气壮地肯定了人的世俗的享乐和幸福,他的许多诗篇都强有力地表现了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主题思想。

晚年的唐伯虎趋于潦倒,常于临街的小楼喝酒自遣,有心的人带着酒去陪他,喝得酩酊大醉,就能得到他即兴作的字画。他曾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对他说了“中吕”两个字。后来他到山中访问一个朋友,见到山壁上有苏轼的一首《中吕满庭芳》,词中有“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之句,伯虎心中大惊,默然回家。

四年之后,  唐寅离开了这个世界。  正如他自己说的,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也何妨?

地府阳间具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诗歌-《列朝诗集》

【冬日睡起】

白木栖床厚叠毡,乌绫夹被紧揌肩。 无灯不做瞒心梦,有酒何愁缩脚眠。

渺渺邯郸尘满路,蘧蘧蝴蝶絮漫天。 要知此段安身法,是我新参没眼禅。

【题墨花】

嚏涕春风欺薄罗,扶头宿酒想轻歌。

牡丹花满蛤蜊到,学士其如此夜何。

【题画】

春风修禊忆江南,酒榼茶垆共一担。

寻向人家好花处,不通名姓即停骖。

【旅馆题菊】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

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唐伯虎春宫图

唐寅所作的一般仕女画,至今传世的有《孟宫蜀妓图》《班姬团扇图》《嫦娥奔月图》等,其大幅绢本的秘戏图至今已不复见,但后世有不少记录。明作家陈继儒所辑著的《太平清话》中就有唐寅写有与妓女嬉戏的记录,其书名为《风流遁》。《太平清话》云:唐伯虎有《风流遁》,数千言,皆青楼中游戏语也。此书已经失传,但从中可以想见,唐寅作春宫画家有他的生活基础的。

另外,在《风流全集》一书的序言中,指出该书的春宫画是根据唐寅的《竞春图》绘成的。在《鸳鸯秘谱》中也提到唐寅有另一套差不多的作品,叫“六奇”;这也许就是唐寅的所谓“花阵六奇”。此画已不可见,但是描述这些画的文字却保存了下来。

唐寅所绘的女性常显得壮健丰腴、圆脸、娇冶,使人联想到唐代美女的形象。唐寅所绘的女性有个特点是“三白”,即前额一点白,鼻尖一点白,下颌一点白,这往往是后人鉴别真假唐寅画的一个标准。

唐伯虎点秋香

《蕉窗杂录》曾记载有这样一段轶事:有一次唐伯虎在金阊见到一只画舫,里面有许多女郎,其中一个生得非常俏丽的,微笑着注视唐伯虎。伯虎当即买小艇尾追画舫,直到吴兴,打听到这画舫是某官宦人家的。第二天,他装成落魄模样到这人家,求作伴读书生,主人留他为两个女儿伴读。过一段时间,这两个女儿的父亲和老师发现她们的文章愈来愈奇,却不知这些文章都出自伯虎之手。伯虎住了一段时间,终于发现那个向自己微笑注目的女郎就是侍女秋香,于是便托两位小姐向她们的父母求情,把秋香嫁给自己,结果如愿以偿。新婚之夜,秋香对伯虎说:“你就是我在金阊所见到的相公吗?”伯虎说是。秋香说:“相公是士人,怎么如此作践自己呢?”伯虎回答:“那天你注视我,使我不能忘情。”秋香说:“我那天看到众少年围着你,拿出扇子来求你作书画,你一边挥毫如流,一边饮酒高呼,旁若无人,我想相公一定是非凡之人,因此对你笑了。”伯虎说:“能在尘埃中识别名士,你真是奇女子啊!”两人更加欢洽。几天后,有贵客来拜访,主人令伯虎一同会客,客人看了唐伯虎很久,悄悄问道:“先生怎么这样像唐伯虎啊?”伯虎说:“我是唐伯虎,因爱慕主人家的女郎,所以来到这里。”客人对主人介绍了唐伯虎的真实身份,主人大惊,继而大喜。第二天,主人准备了百两银子的礼物,把唐伯虎和秋香送归苏州。

这就是周星星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之出处!

这是唐伯虎画的高髻簪花仕女图,和清丽的感觉。

在诗坛上,唐寅与祝允明(1460—1526)、文徵明、徐祯卿(1479—1511)并称“吴中四才子”。其诗直抒性灵,不计工拙。有嫂六如居士全集》18卷传世。

附:短命诗圣徐祯卿(唐寅的朋友)禅诗意境

在前七子之中,其声誉仅次于李(梦阳)、何(景明)。《明诗综》在比较徐与李、何诗歌时曰:“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一语中的地指出徐祯卿诗歌的基本特征——“情深”。他虽然与李梦阳同调,但中原习气未深,江左流风犹存,吴中派清丽秀逸的风格仍有保留,较前七子其余各家诗作更有自身特点。《明史》用“熔炼精警”四字概括其诗风格。

钱钟书最欣赏徐祯卿诗歌以及其诗论。

闲居怀泰公  徐祯卿

闲居习禅观,虚独长心苗。万境一澂澈,诸天何寂寞。

香飘桂子月,斋近菊花朝。坐忆东林老,从谁过虎桥。

【注】徐桢卿生来好作深沉之思,又加上仕途多蹇,现实不如人意,他便很自然地从外部世界转向自我的心灵之中,以求在内心的关照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和精神的寄托。佛教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外界事物的都是虚幻的,人们只要破除我执,保持虚静,就能达到一种超脱、旷达的境界。禅那种“一切皆空”的世界观,自然适应的人生哲学和超尘脱俗、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自然在多少有些失落感的诗人心灵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诗人暂时退缩进封闭狭小而又无所不包的内心世界,在自我的观照和表现中获得一种恬淡空静、超尘脱俗的审美情趣。这几句诗的妙处在于:人们常由境静而得心静,由环境写到内心的感受,境与情,交融互织,物我一体了。但诗人不同,他是由心静到境静,由“虚独”生出“心苗”,进而萌现大千世界。同样是心与天通,但路径不同,这是诗人“禅观”的结果。时值桂子飘香之时,斋近菊花初放之季,花香月圆,景美境幽,而人何在?诗人在这里,很自然地过渡到对故人泰公的怀念上来。“东林”“虎桥”用的是庐山慧远的典故。:“远公之足,不过虎溪”这一典故来源于东晋庐山慧远大师的故事:慧远大师住庐山东林寺时,深居简出,足不出山。当时,在庐山东林寺门前有一条河,名为虎溪,他约定自己活动范围以虎溪为限。一次,他与晋代诗人陶渊明和一位道士在其寓所畅谈之后,慧远送两位客人出门,因三人谈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中,慧远大师的脚步已经踏上了虎溪桥。山中神虎看到后,不断地发出怒吼之声,慧远大师马上意识到自己已走在虎溪桥上,违反自定的规约了,于是三人相视而笑,慧远大师马上返回。这个典故也因此被称为“虎溪三笑”。

诗人所表达的是一种在万境澂澈,诸天寂寞的幽境中对故人泰公的怀念之情,文字笼罩着一种淡淡的惋伤情调。

一世为颜误(人长得太难看,与葛优有一拼)-----徐祯卿的无奈人生(只活了33岁,明最有才的诗人)

徐祯卿虽然是少年才子,文采风流。可他有个致命的缺点。长得比较难看。不但难看,还有点吓人,主要是眼睛的问题,不但三角眼,而且白多黑少。用史书上的原文就是“双瞳烛人”,看人的时候,人家是眼波流转,他看起来像阴险的翻白眼。

看上他文采的朱佑樘(皇帝),马上召见他打算重用。谁知道一见之下,思量再三,硬是没让他进翰林院,原话是“以貌寝不与”,不留在身边不等于不用。朱佑樘还是给了他职务,大理寺左寺副。这还算比较好的待遇了。

到了正德皇帝手上,难看,就是大罪过,直接把他贬到国子监去了。

他写的文学评论《谈艺录》,但论汉魏,不言六朝,阐述复古的理论,追求诗词的高雅格调,确实自成一家。现今的钱钟书先生,喜欢《谈艺录》,甚至直接用这个书名。做了自己的书名,可谓对徐祯卿的致敬。

徐祯卿的诗作熔炼精警,却满含深情,所谓情深不寿,诚如是也。我们这位貌寝情深的诗人,只活了短短的三十三岁,在四大才子是最为短命的一个,而由于他的容貌问题,也没有什么风流故事,虽然诗名最盛,却无太多书画传世,因此四大才子之中,他的名字渐渐隐去,只剩下一个本不存在的俊俏周文宾,满足人们对才子传说的幻想。

《偶见》徐祯卿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又斜。

可奈王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注】徐祯卿的自然山水诗善于捕捉微妙的自然景象,擅长在发现美的瞬间表现自己的心灵感受。正如这首《偶见》诗题所示,这是诗人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赶路时,由眼前景物所触发的一时感兴。

诗人跋涉在山间,在山回路转时,鲜艳的桃花忽然映入眼帘。看着那灿烂的花朵,似乎也忘记了行旅的劳苦,其喜悦之情可想而知。然而,马上匆匆,太阳也快下山了,来不及仔细欣赏又要赶路了。诗人不禁感慨自己不能挽留太阳的脚步,即使策马扬鞭也追不上飞逝的时光。当然,“留不住”不仅指落日,也指曲路的桃花,甚至是广义的春色。这时的春恨就不仅仅是伤春之情,而且还包含了一种无可名状的人生感慨,是对人生缺憾的宣泄。这个“衔”字用得妙,因为“衔”字本来是指用嘴叼着,这里却是指含在心里,可谓此诗的诗眼。诗人带着对人生的某种遗憾奔走在世间,怎奈人生苦短年华易逝,正不知何处是归路何处是归宿。

徐祯卿的诗总是在最小处着眼,但诗味最浓,最为含蓄委婉。其诗对明代后期的诗歌创作和清代的神韵派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武昌作》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效何逊咏倡家》

帘栊秋未晚,花雾夕偏佳。暗牖通新烛,虚堂闻落钗。

淅淅乌栖树,明明月堕怀。相思不可见,兰生故绕阶。

【注】艳诗,描摹像形,声形情景,历历如现。兰生,谐音来生。

【文章烟月】

风霜独卧闲中病,时节偏催壑口蛇。  篱下落英秋半掬,灯前新梦鬓双华。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会待此心销灭尽,好持斋钵礼毗耶。

【注】徐桢卿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两句,叙写江南风情,一是说江南多文才,且有崇尚文才之风,把文章当宝玉一般,下句写扬州的景,类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描写,写春天的景致.《分甘馀话》清王士禛:徐昌谷少年诗所称警句,如“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与唐子畏“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伯仲之间耳,较之自定《迪功集》不啻霄壤。微空同师资之功,不能超凡入圣如此。

《归自松陵》

十里风帆日欲斜,江城春晚见桃花。

深深门巷无人过,燕子还随到客家。

【简伯虎】

麻纸功名笑浪传,如今袖手了尘缘。  交朋零落看书札,花月萧条问酒钱。

数里青山骑犊醉,一床黄叶拥秋眠。  心期兀兀成幽病,谁与高人办草廛。

【注】从中看出与唐伯虎的情谊,唐解元那时的处境。按道理,唐寅卖画挣了不少钱,但有时也落魄。看来从古至今,嫖娼都是一个无底洞,真是:“婊子无情,钱财是爷!”。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

不须惆怅绿枝稠,毕竟繁华有断头。  夜雨一庭争怨惜,夕阳半树小淹留。

佳人踏处弓鞋薄,燕子衔来别院幽。  满目春光今亦老,可能更管镜中愁。

【注】沈周八十翁,徐三十小青年,三年中,先后去世。此诗一语成谶。

唐寅不幸之中的大幸是,  他最后娶到了真心爱他待他的沈九娘。  沈九娘贤惠持家,为他生了个女儿,  陪伴了他这辈子剩下的所有时光。

沈九娘原是苏州一名妓,长得丰姿秀逸,而且很有教养,非常爱慕伯虎,伯虎也很钟爱她。她把自己的妆闺收拾得非常整洁、优雅,为伯虎提供了一个作画的良好环境,朋友们也常来此谈天说地,饮酒作诗。九娘常劝伯虎说:“自古一帆风顺者有几人?而且就算得了功名,若无建树,也是无声无臭,与草木同朽。倒是那些遭受挫折、专心艺术的人可以传名后世。”由于九娘的温存抚慰,伯虎的心灵创伤逐渐平复起来。与九娘的爱情生活,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他细心地捕捉九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使他的仕女画达到了前无古人的水平。有一次,伯虎画了一幅仕女拈花微笑图,并题上一首: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装。问郎花好侬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九娘看后批评道:“你这首诗完全不是我的心情,显得有些轻薄浅陋。”伯虎说:“我以为女子总有几分嫉妒心意。”九娘说:“爱花的人当让花留在枝头上,把它们摘下来做自己的装饰,实在糟蹋了这些美好的花朵。至于把花揉碎掷在郎前,那更是傻女子所为了!”伯虎欣然接受。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九娘对伯虎的艺术发展有很好的影响。

人生在世,要表现自己的才智,为人所赏爱,这才不枉度一生,故须托诸文章、著述。唐寅说:“若不托笔札以自见,将何成哉?譬若蜉蝣.衣裳楚楚.身虽小久,为人所怜,”蜉蝣小虫,生命短促,朝生而暮死,其羽鲜丽,尚能自饰,招人怜爱,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呢?“自见”者,自我表现也.“蜉蝣自见”说乃是一种新的价直观、文艺观。

我们今天在各博物馆所见唐寅各种书法、画、诗文,正是他当年悉心创作的结果!

本来唐寅还有个继子,  唐寅的弟弟唐申把长子长民过继给了哥哥,  可实在是很不幸,  侄儿养到十二岁又病死了。  不能想象此刻的唐寅有多么的痛苦,  悲痛欲绝中的唐寅写了《唐长民壙志》。  “昊天不聪,丧吾猶子,  诚为善之无徵矣。於乎怨哉!”

【言怀(二首)】

田衣稻衲了终身,弹指流年已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莫忧贫。

山房一局金縢着,野店三杯石冻春。 但愿今生只如此,无荣无辱太平人。

年来避世缩如龟,净扫茅茨闭竹篱。 系日无绳那得住,待天倚杵是何时。

随斟冷暖开怀酒,懒算输赢信手棋。千古英雄一抔土,不如欢笑有便宜。

【注】这是唐寅四十岁所做的诗歌。此时已经开始皈依禅门。《论语。述而》记载孔子的一段名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表现了孔夫子重道义轻富贵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明代高士常以“浮云”借指富贵,作为诗歌的一种意象,此物在唐寅老师沈周胸中亦无一丝牵挂。《题钓图》云:“流水之间心自得,浮云以外梦俱无。”一派清空,何等洒落!《七十喜言》云:“阔水游鱼尾不赤.绝云高鸟影俱青:”摆脱了富贵利达煎熬和羁绊的人,是自由的,纯真的,活泼的。隐逸的生活就是:“年来避世缩如龟,净扫茅茨闭竹篱”,也是清苦的。但是是一个“无荣无辱太平人”。千古英雄一抔土,一切富贵利达转头是空。

死亡就这样不断的降临在他身边,  徐经死了,那个豪阔有学问的少爷,只活了三十五岁。  老师沈周也死了,就在侄儿去世的第二年,  这还不是尽头,  两年之后,年仅三十三岁的徐祯卿也死了,  失去良师益友的唐寅再次消沉了。

此时的命运之神,  再次捉弄了唐寅,  他又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惊涛骇浪。正德七年,  正当唐寅在桃花庵过着饮酒作诗画画的惬意日子之时,  江西的宁王朱宸濠广征天下豪士,  文徵明,唐寅,谢时臣、章文。。。都在其中,  不过大家当时都没有去,  唐寅还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两年之后,  宁王再次派人到苏州征召唐寅,文徵明等人,  文徵明说自己病了,死活不去,  唐寅再三思量,他还是想有个争取功名的机会。  于是,唐寅,谢时臣、章文等人赴江西应聘。  到了南昌宁王府后,宁王亦厚待之,  唐寅却每日只管写诗作画。

唐寅是个聪明人,  很快觉察到宁王有反意。  却苦于无法脱身,  想了半天只好装疯。  “佯为清狂,使至,或纵酒箕踞谩骂,至露其秽。”

宁王看他这幅德行,  就派人把唐寅送回了苏州。  四年之后,宁王果然反了。

不过,那次事件,是王阳明大展身手的舞台,  而不是我们的大才子唐寅。

唐寅所在的时代是一个自我价值有新发现的时期。莘莘上子不再把科举功名当做人生惟一的追求,许多人更看重学问、文章、书画诸项文化事业,欲以文自见,在人们的心目中,文名不低于或等于乃至高于宦名。不论是在朝的官吏.或是在野的布衣。都有在学术和文艺方面取得卓著成就的文化名人,而且人数甚多,若星海灿烂。富学问,精艺术,又有建树,虽是布衣之身也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扬名天下。他的朋友徐祯卿,唐寅,谢时臣、章文, 文徵明和祝允明都留下了自己印迹,我们在古收藏中都能重新发现其价值。

龙头独对五千文,鼠迹今眠半榻尘。万点落花都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

香烟不起维摩病,樱笋消除谷雨春。镜里自看成大笑,一番傀儡下场人。

(唐寅《行书七律诗轴》   纵146.5厘米横36.2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注】二鼠禅门指日夜交替,时光飞逝。维摩病出自《维摩经》的典故,维摩诘居士病了,释迦摩尼派人来看望等等。最后二句,人生如戏,如境梦幻,只要你看透了,就如演戏人一样自如,自在,融入角色。

折腾了一辈子的唐寅终于再也没有力气和命运抗争,  他的身体也变差了,画画也是需要精力的,  作品少了,生计也变成了问题。  好在他还有朋友,  文徵明和祝允明始终没有忘了这个老朋友。

回到桃花坞后,唐伯虎继续其诗酒自娱的生活。只可惜沈九娘积劳成疾,一天瘦比一天,最后竟病得撑不起来了。医生诊断说:“夫人病势沉重,已成枯木干井,恐怕小补已无济于事,大补也挽救不了。”伯虎深自悔恨和悲痛,九娘却安慰他说:“人生长短自有天命,你是通达的人,怎么把死看得如此沉重呢?”伯虎尽心扶侍,但终于无力回天。九娘临死时,伯虎对她说:“徐氏不归,我当她已经死了,你现在就是我的正式妻子!”两人抱恨永诀。九娘死后,伯虎把她安葬在桃花丛中。

后来唐寅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书法家王宠的儿子,  他的女婿一家负责了丈人家的养老问题。  五十岁的唐寅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渐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功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看透人世之苦的唐寅,  开始信奉佛教,自号六如居士,  何谓六如?

六如取自《金刚经》中的人生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之说,由此亦可见他对佛性的了悟,对人生苦难的脱达。有《七十词》为证:

“人年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

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

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难为,寒则如刀热如炙。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一年细算良辰少,况又难逢美景何?美景良辰倘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不烧高烛对芳尊,也是虚生在人世。古人有言亦达哉,劝人秉烛夜游来;春宵一刻千金价,我说千金买不回。(《一年歌》)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尊倒;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春夏秋冬扌然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芳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一世歌》)

人生七十古来有,处世谁能得长久?光阴真是过隙驹,绿鬓看看成皓首。积金到斗都是闲,几人买断鬼门关;不将尊酒送歌舞,徒把铅钅汞炼金丹。白日升天无此理,毕竟有生还有死;眼前富贵一枰棋,身后功名半张纸。古稀彭祖寿最多,八百岁后还如何?请君与我舞且歌,生死寿夭皆由他。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此刻唐寅的心中,  人生不过,如同一场梦,  一片虚幻,如美丽的泡沫,  如飘忽的影子,  如转眼即逝的露水,  如划过天空的闪电。  是那样的虚无而不可捉摸。

焚香默坐自省己,口里喃喃想心里;心中有甚害人谋?口中有甚欺心语?

为人能把口应心,孝弟忠信从此始;其余小德或出入,焉能磨涅吾行止?

头插花枝手把,听罢歌童看舞女;食色性也古人言,今人乃以为之耻。

及至心中与口中,多少欺人没天理;阴为不善阳掩之,则何益矣徒劳耳!

请坐且听吾语汝:“凡人有生必有死,死见先生而不惭,才是堂堂好男子。”

在唐伯虎看来,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既不害人,又不亏待自己;古人就已把饮食男女看做是人的本性,而今人却以之为耻,由此生出许多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和自欺欺人的伪君子。唐伯虎理直气壮地肯定了人的世俗的享乐和幸福,他的许多诗篇都强有力地表现了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主题思想。

晚年的唐伯虎趋于潦倒,常于临街的小楼喝酒自遣,有心的人带着酒去陪他,喝得酩酊大醉,就能得到他即兴作的字画。他曾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对他说了“中吕”两个字。后来他到山中访问一个朋友,见到山壁上有苏轼的一首《中吕满庭芳》,词中有“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之句,伯虎心中大惊,默然回家。

四年之后,  唐寅离开了这个世界。  正如他自己说的,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也何妨?

地府阳间具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诗歌-《列朝诗集》

【冬日睡起】

白木栖床厚叠毡,乌绫夹被紧揌肩。 无灯不做瞒心梦,有酒何愁缩脚眠。

渺渺邯郸尘满路,蘧蘧蝴蝶絮漫天。 要知此段安身法,是我新参没眼禅。

【题墨花】

嚏涕春风欺薄罗,扶头宿酒想轻歌。

牡丹花满蛤蜊到,学士其如此夜何。

【题画】

春风修禊忆江南,酒榼茶垆共一担。

寻向人家好花处,不通名姓即停骖。

【旅馆题菊】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

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唐伯虎春宫图

唐寅所作的一般仕女画,至今传世的有《孟宫蜀妓图》《班姬团扇图》《嫦娥奔月图》等,其大幅绢本的秘戏图至今已不复见,但后世有不少记录。明作家陈继儒所辑著的《太平清话》中就有唐寅写有与妓女嬉戏的记录,其书名为《风流遁》。《太平清话》云:唐伯虎有《风流遁》,数千言,皆青楼中游戏语也。此书已经失传,但从中可以想见,唐寅作春宫画家有他的生活基础的。

另外,在《风流全集》一书的序言中,指出该书的春宫画是根据唐寅的《竞春图》绘成的。在《鸳鸯秘谱》中也提到唐寅有另一套差不多的作品,叫“六奇”;这也许就是唐寅的所谓“花阵六奇”。此画已不可见,但是描述这些画的文字却保存了下来。

唐寅所绘的女性常显得壮健丰腴、圆脸、娇冶,使人联想到唐代美女的形象。唐寅所绘的女性有个特点是“三白”,即前额一点白,鼻尖一点白,下颌一点白,这往往是后人鉴别真假唐寅画的一个标准。

唐伯虎点秋香

《蕉窗杂录》曾记载有这样一段轶事:有一次唐伯虎在金阊见到一只画舫,里面有许多女郎,其中一个生得非常俏丽的,微笑着注视唐伯虎。伯虎当即买小艇尾追画舫,直到吴兴,打听到这画舫是某官宦人家的。第二天,他装成落魄模样到这人家,求作伴读书生,主人留他为两个女儿伴读。过一段时间,这两个女儿的父亲和老师发现她们的文章愈来愈奇,却不知这些文章都出自伯虎之手。伯虎住了一段时间,终于发现那个向自己微笑注目的女郎就是侍女秋香,于是便托两位小姐向她们的父母求情,把秋香嫁给自己,结果如愿以偿。新婚之夜,秋香对伯虎说:“你就是我在金阊所见到的相公吗?”伯虎说是。秋香说:“相公是士人,怎么如此作践自己呢?”伯虎回答:“那天你注视我,使我不能忘情。”秋香说:“我那天看到众少年围着你,拿出扇子来求你作书画,你一边挥毫如流,一边饮酒高呼,旁若无人,我想相公一定是非凡之人,因此对你笑了。”伯虎说:“能在尘埃中识别名士,你真是奇女子啊!”两人更加欢洽。几天后,有贵客来拜访,主人令伯虎一同会客,客人看了唐伯虎很久,悄悄问道:“先生怎么这样像唐伯虎啊?”伯虎说:“我是唐伯虎,因爱慕主人家的女郎,所以来到这里。”客人对主人介绍了唐伯虎的真实身份,主人大惊,继而大喜。第二天,主人准备了百两银子的礼物,把唐伯虎和秋香送归苏州。

这就是周星星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之出处!

这是唐伯虎画的高髻簪花仕女图,和清丽的感觉。

在诗坛上,唐寅与祝允明(1460—1526)、文徵明、徐祯卿(1479—1511)并称“吴中四才子”。其诗直抒性灵,不计工拙。有嫂六如居士全集》18卷传世。

附:短命诗圣徐祯卿(唐寅的朋友)禅诗意境

在前七子之中,其声誉仅次于李(梦阳)、何(景明)。《明诗综》在比较徐与李、何诗歌时曰:“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一语中的地指出徐祯卿诗歌的基本特征——“情深”。他虽然与李梦阳同调,但中原习气未深,江左流风犹存,吴中派清丽秀逸的风格仍有保留,较前七子其余各家诗作更有自身特点。《明史》用“熔炼精警”四字概括其诗风格。

钱钟书最欣赏徐祯卿诗歌以及其诗论。

闲居怀泰公  徐祯卿

闲居习禅观,虚独长心苗。万境一澂澈,诸天何寂寞。

香飘桂子月,斋近菊花朝。坐忆东林老,从谁过虎桥。

【注】徐桢卿生来好作深沉之思,又加上仕途多蹇,现实不如人意,他便很自然地从外部世界转向自我的心灵之中,以求在内心的关照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和精神的寄托。佛教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外界事物的都是虚幻的,人们只要破除我执,保持虚静,就能达到一种超脱、旷达的境界。禅那种“一切皆空”的世界观,自然适应的人生哲学和超尘脱俗、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自然在多少有些失落感的诗人心灵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诗人暂时退缩进封闭狭小而又无所不包的内心世界,在自我的观照和表现中获得一种恬淡空静、超尘脱俗的审美情趣。这几句诗的妙处在于:人们常由境静而得心静,由环境写到内心的感受,境与情,交融互织,物我一体了。但诗人不同,他是由心静到境静,由“虚独”生出“心苗”,进而萌现大千世界。同样是心与天通,但路径不同,这是诗人“禅观”的结果。时值桂子飘香之时,斋近菊花初放之季,花香月圆,景美境幽,而人何在?诗人在这里,很自然地过渡到对故人泰公的怀念上来。“东林”“虎桥”用的是庐山慧远的典故。:“远公之足,不过虎溪”这一典故来源于东晋庐山慧远大师的故事:慧远大师住庐山东林寺时,深居简出,足不出山。当时,在庐山东林寺门前有一条河,名为虎溪,他约定自己活动范围以虎溪为限。一次,他与晋代诗人陶渊明和一位道士在其寓所畅谈之后,慧远送两位客人出门,因三人谈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中,慧远大师的脚步已经踏上了虎溪桥。山中神虎看到后,不断地发出怒吼之声,慧远大师马上意识到自己已走在虎溪桥上,违反自定的规约了,于是三人相视而笑,慧远大师马上返回。这个典故也因此被称为“虎溪三笑”。

诗人所表达的是一种在万境澂澈,诸天寂寞的幽境中对故人泰公的怀念之情,文字笼罩着一种淡淡的惋伤情调。

一世为颜误(人长得太难看,与葛优有一拼)-----徐祯卿的无奈人生(只活了33岁,明最有才的诗人)

徐祯卿虽然是少年才子,文采风流。可他有个致命的缺点。长得比较难看。不但难看,还有点吓人,主要是眼睛的问题,不但三角眼,而且白多黑少。用史书上的原文就是“双瞳烛人”,看人的时候,人家是眼波流转,他看起来像阴险的翻白眼。

看上他文采的朱佑樘(皇帝),马上召见他打算重用。谁知道一见之下,思量再三,硬是没让他进翰林院,原话是“以貌寝不与”,不留在身边不等于不用。朱佑樘还是给了他职务,大理寺左寺副。这还算比较好的待遇了。

到了正德皇帝手上,难看,就是大罪过,直接把他贬到国子监去了。

他写的文学评论《谈艺录》,但论汉魏,不言六朝,阐述复古的理论,追求诗词的高雅格调,确实自成一家。现今的钱钟书先生,喜欢《谈艺录》,甚至直接用这个书名。做了自己的书名,可谓对徐祯卿的致敬。

徐祯卿的诗作熔炼精警,却满含深情,所谓情深不寿,诚如是也。我们这位貌寝情深的诗人,只活了短短的三十三岁,在四大才子是最为短命的一个,而由于他的容貌问题,也没有什么风流故事,虽然诗名最盛,却无太多书画传世,因此四大才子之中,他的名字渐渐隐去,只剩下一个本不存在的俊俏周文宾,满足人们对才子传说的幻想。

《偶见》徐祯卿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又斜。

可奈王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注】徐祯卿的自然山水诗善于捕捉微妙的自然景象,擅长在发现美的瞬间表现自己的心灵感受。正如这首《偶见》诗题所示,这是诗人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赶路时,由眼前景物所触发的一时感兴。

诗人跋涉在山间,在山回路转时,鲜艳的桃花忽然映入眼帘。看着那灿烂的花朵,似乎也忘记了行旅的劳苦,其喜悦之情可想而知。然而,马上匆匆,太阳也快下山了,来不及仔细欣赏又要赶路了。诗人不禁感慨自己不能挽留太阳的脚步,即使策马扬鞭也追不上飞逝的时光。当然,“留不住”不仅指落日,也指曲路的桃花,甚至是广义的春色。这时的春恨就不仅仅是伤春之情,而且还包含了一种无可名状的人生感慨,是对人生缺憾的宣泄。这个“衔”字用得妙,因为“衔”字本来是指用嘴叼着,这里却是指含在心里,可谓此诗的诗眼。诗人带着对人生的某种遗憾奔走在世间,怎奈人生苦短年华易逝,正不知何处是归路何处是归宿。

徐祯卿的诗总是在最小处着眼,但诗味最浓,最为含蓄委婉。其诗对明代后期的诗歌创作和清代的神韵派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武昌作》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效何逊咏倡家》

帘栊秋未晚,花雾夕偏佳。暗牖通新烛,虚堂闻落钗。

淅淅乌栖树,明明月堕怀。相思不可见,兰生故绕阶。

【注】艳诗,描摹像形,声形情景,历历如现。兰生,谐音来生。

【文章烟月】

风霜独卧闲中病,时节偏催壑口蛇。  篱下落英秋半掬,灯前新梦鬓双华。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会待此心销灭尽,好持斋钵礼毗耶。

【注】徐桢卿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两句,叙写江南风情,一是说江南多文才,且有崇尚文才之风,把文章当宝玉一般,下句写扬州的景,类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描写,写春天的景致.《分甘馀话》清王士禛:徐昌谷少年诗所称警句,如“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与唐子畏“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伯仲之间耳,较之自定《迪功集》不啻霄壤。微空同师资之功,不能超凡入圣如此。

《归自松陵》

十里风帆日欲斜,江城春晚见桃花。

深深门巷无人过,燕子还随到客家。

【简伯虎】

麻纸功名笑浪传,如今袖手了尘缘。  交朋零落看书札,花月萧条问酒钱。

数里青山骑犊醉,一床黄叶拥秋眠。  心期兀兀成幽病,谁与高人办草廛。

【注】从中看出与唐伯虎的情谊,唐解元那时的处境。按道理,唐寅卖画挣了不少钱,但有时也落魄。看来从古至今,嫖娼都是一个无底洞,真是:“婊子无情,钱财是爷!”。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

不须惆怅绿枝稠,毕竟繁华有断头。  夜雨一庭争怨惜,夕阳半树小淹留。

佳人踏处弓鞋薄,燕子衔来别院幽。  满目春光今亦老,可能更管镜中愁。

【注】沈周八十翁,徐三十小青年,三年中,先后去世。此诗一语成谶。


相关内容

  • 秋香[新柳图]
  • 据研究者和唐寅的FANS考证,历史上确有秋香此人,而且与唐寅生活的时代基本相符.历史上的秋香其实并不叫秋香,也不是太师府华夫人最宠爱的丫鬟,当然她也更不是唐伯虎的某一任老婆.其实,秋香的原型是明代的江南名妓林奴儿,林奴儿,又名金兰,在王府当丫鬟时,被人叫做秋香.亭中人氏,出身官宦人家.因是独养女儿, ...

  •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 <桃花庵歌>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字伯虎)的经典诗作.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桃花庵歌>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字伯虎)的经典诗 ...

  • 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及[梅花图]
  • 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及<梅花图> 2012-12-13 21:48阅读:4,385 X 明 唐寅<梅花图> 纸本水墨 纵95.9厘米 横36.1厘米 现藏故官博物院 图绘折枝墨梅,自题七言诗一首:"黄金布地梵王家,白压成林腊后花,对酒不妨还弄墨,一枚清影写横斜.& ...

  • 古典式管理概论3
  • 5.利益--天下大同定律:以正道谋利,奠定社会物质基础,最终实现天下大同.为职工谋利.让利于消费者,企业才能永续经营.没有利益激励.制度约束,君子国会变成小人国:丰衣足食.恪守规则,小人国也会成为君子国. 古典式管理箴言: 孔子:"义以生利,利以平民"(讲道义能够带来利益,给人民 ...

  • 唐寅园里孤寂的唐伯虎
  • 唐寅园里孤寂的唐伯虎 离横塘不远,还有一处孤寂的庭院,那里有唐伯虎的墓. 中国人都喜欢唐伯虎,虽然他看上去有些狂妄,有些不羁,似乎颠覆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作派,但他自封"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名号,几百年来,却从没有一个人试图去否定他.尽管他参加了科考,却因莫须有的"舞弊案& ...

  • 古代房屋---"桃花坞"
  • "桃花坞"装修版房屋 想要做桃花坞,是因为一个故事和一首诗.故事便是"唐伯虎点秋香",相传两人后来就是住在了桃花坞.诗是唐伯虎写的<桃花庵歌>: "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 ...

  • 桃花文化与中国女性.中国文人(教师中心稿)
  • 桃花文化与中国女性.中国文人--作者:廖开顺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quo ...

  • 颐和园桂花飘香 南国佳人北国园内做客
  • http://trip.elong.com/ 2011-08-26 13:30中华网 中国民间有云"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这里的八月,是指农历八月,正值此前的九十月份.农历八月,古称桂月,由此可见八月正是赏桂的最佳时期.同时,八月十五月儿明,此月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怪 ...

  • 中国古诗词 桃花篇[二]
  • 中国古诗词·桃花篇[二] 渐临华阳口,云路入葱蒨.七曜悬洞宫,五云抱仙殿. 银函竟谁发,金液徒堪荐.千载空桃花,秦人深不见. 东溪喜相遇,贞白如会面.青鸟来去闲,红霞朝夕变. 一从换仙骨,万里乘飞电.萝月延步虚,松花醉闲宴. 幽人即长往,茂宰应交战.明发归琴堂,知君懒为县. [张谓 赠赵使君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