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电子琴说明书

雅马哈电子琴说明书

步骤式学习系统

(1)LISTEN & LEARN 听&学、节拍、伴奏等待:利用听&学、节拍、伴奏等待键,可先开始熟悉乐曲。

(2)Key to Scuccess关键乐段教学:关键乐段教学键,可协助您渐进式学习乐曲。

(3)Phrase Repeat乐段重複练习:乐段重複练习键,则可反覆练习乐曲中一段指定的乐句,熟能生巧,更易上手。

可录製5首乐曲、2轨式(弹奏乐曲、伴奏风格)录音功能

录製自己的弹奏,不但在学习弹奏上能更了解自己需加强之处,更能自製属于自己的创作曲喔。

ULTRA-WIDE STEREO 超宽立体声

超宽立体声的声音效果,好像喇叭置身在乐器以外的场域裡,宽阔无比。

乐曲/音色/伴奏

1.SONG乐曲:102首乐曲,可运用在教学上。

2.VOICE音色:497种音色,不但拥有了多种中国乐器音色,例如:二胡、笛子、琵琶、扬琴、古筝等等;还包括多种双重乐器音色,例钢琴/絃乐等等。

3.STYLE伴奏:106种伴奏,丰富的伴奏风格,学习更快乐。

规格表

PSR-E333

键盘 61个力度标准感应键

最大同时发音数 32个音符 (最大)

萤幕 LCD萤幕

音色 497(140种面板音色+13组打击乐/SFX音色+344种XGlite音色) 伴奏型态 106

音乐资料库 100

预设乐曲 102 (New Demo Song)

效果 9种残响+4种叠奏+26种和声类型+3种超宽立体声类型

录音功能 5首2轨式录音

第五代教学功能 steps(Listening/Timing/Waiting)+Special Lesson

和絃字典 有

General MIDI 有

USB (TO HOST) 有

扩大机 2.5W x2

尺寸(宽×深×高) 945×369×132mm

重量 4.9公斤

电子琴因其携带方便,表现力强,演奏方法较为容易等特点,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在实际生活中,从广大琴童的学琴经历来看,部分教师和家长在认识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在此,我想以自身的教学体会就三个方面谈些想法。

误区之一:学琴年龄越早越好。

现代家庭对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许多家长都希望在自己的家庭里诞生一个“莫扎特”式的神童。有的家长甚至毫不犹豫把把2、3岁的小孩带进琴房,他们认为孩子学琴年龄越早越好,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扎实的“童子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人皆有之,但学琴亦不能违背一定的教学规律。

从生理学角度看,1——3岁的孩子尚处在婴儿期,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很不健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往往手过小、过软。从医学角度上讲,婴儿手指极其稚嫩,指关节在长时间压力作用下,就会影响手指的正常发育。所以特定的生理状态表明: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能开始学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年,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奇刺激所吸引,”,幼儿则更是如此。实践证明,4岁左右的孩子对某一事物的持久注意力平均约为5分钟。因此对年龄过小的孩子进行教学,我们往往会发现他们坐不住,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双向交流很吃力。

一般来说,对5——6岁的孩子开始电子琴启蒙教育比较适合。只有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才具备一定的音准、节奏感和手的条件,循序渐进地启发教育将引领孩子们走入音乐的殿堂。

误区之二:电子琴是一种电声乐器,触键训练并不十分重要。

作为一种电声乐器,电子琴和钢琴在触键上是有一定区别的。钢琴的触键完全取决于演奏本身——发声的音量随触键力度的大小而变化。触键力度大则声音响,触键力度小则声音轻,甚至没有声音。而电子琴通电以后,手触键即会发声,音量等功能开关的设置给儿童学琴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演奏者本身触目惊心键上的缺陷。因而,在电子琴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触键训练。

我认为,学琴过程中触键训练是基础,在学琴初期尤其重要。如何让肩、臂、手腕自然放松?如何保持正确的手形?这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我们从正确的坐姿开始,让孩子们体会“自然放松”地弹琴。实际弹奏训练中,我们一般又从落腕触键法弹奏非连音开始,让孩子们体会在运动中保持松弛的状态和完满的手形。非连音的弹奏即由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自然放松地提起,手形呈自然放松的下垂状,接着手臂放松地落下,全部重量都落到所要触键的手指上,手指在琴键上站好并保持正确的手形。学琴初期,孩子在练习非连音弹奏时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腕关节僵硬,掌关节下塌,指关节凹陷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草率了事。作为教师更应以正确地示范为主,辅之以耐心的引导,让学生用心体会和循序渐进地弹琴可以少走弯路。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弹单音时手指在琴键上一个一个地站好,才有可能正确体会触键中“落——滚”及重心转移的感觉,顺利地弹奏好连音,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批好扎实的基础。事实上,只有“站好”方能“走好”及至“跑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一系列问题,如:手形难看,手指跑动困难,乐句呼吸不自然,速度上不去等等都是因为自然放松不够,基本功不过关所致。由此来看,正确的触键方法将使孩子们受益终生,如学到一定程度想转学钢琴,亦可从容自然地过渡。

误区之三:电子琴就是微缩的钢琴。

诞生于二十世纪的电子琴,以其神奇的表现力和简易的演奏方法让无数的音乐爱好者为之疯狂。很多人认为:电子琴就是微缩的钢琴。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把电子琴教学和钢琴教学混为一谈,这种认识是不对的。的确,从外形和演奏方法来看,电子琴和钢琴比较相似,但电子琴有着更为显著的特点。它音色丰富,节奏多样,表现力极强。它不仅仅是微缩的钢琴,更是一个微缩的乐队。

我认为,仅把电子琴作为微缩的钢琴来弹奏,不但抹杀了电子琴的特色邮购同时抹杀了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是单纯搬用钢琴教学模式进行电子琴教学的必然结果。

如果简单地把琴法教学分为技法培养和表现力培养两个方面,那么电子琴教学无疑比钢琴教学更注重后者的培养。我们都知道,旋律、节奏、和声、音色是音乐的四大特质,而电子琴正是以感性的方式把音乐的这些本质呈现给大家。丰富的节奏型和音色库,巧妙的自动和弦伴奏,让音乐更具魅力,也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尽享无穷的乐趣。当看到左面有些孩子满怀无奈、单一而机械地弹奏着钢琴教学中的哈农、拜厄、汤普森练习曲时,我总想大声呼喊:为什么为让他们弹奏更生动有趣的曲目?为什么不给这些练习曲加上多彩的节奏和音色?

儿童有着比成人更为敏锐的听觉和迎春感,所以有些教师在第一课时就把节奏和音色引入课堂。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做法,它避免了钢琴启蒙教学中单音练习的单一和枯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节奏体验会使孩子们的乐感越来越好。一方面训练他们反应的敏捷性,另一方面则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听觉去感觉、比较、寻找最合适最美妙的音乐效果。这对提高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拓展他们的音乐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都有极大的益处。

总而言之,我们应充分发挥电子琴的功能,让孩子们快乐地、科学地学习电子琴,让电子琴真正发挥健脑益智、陶冶情操的作用!

§1.音色(Tone)

PIANO 钢琴

ELECPIANO 电子钢琴

HARPSICHORD 古钢琴

CELESTA 钢琴片

ORGAN 风琴

ELEC ORGAN 电子风琴

PIPE ORGAN 管风琴

JAZZ ORGAN 爵士风琴

ACCORDION 手风琴

SYNTHORGAN 合成风琴

ORCHESTRA 管弦乐

STRING 弦乐

VIOLIN 小提琴

CELLO 大提琴

PICCOLO 短笛

FLUTE 长笛

JAZZFLUTE 爵士长笛

CLARINET 单簧管 §3节奏(RHYTHM) WALTZ 华尔兹 RHUMBA 伦巴 SAMBA 桑巴 MAMBO 曼波舞 CHA-CHA 恰恰 SWING 摇摆舞 DISCO 迪斯科 LATIN SWING 拉丁摇摆 POLKA 波尔卡 MARCH POLKA 波尔卡进行曲 BOLONASE 波罗涅兹 BEGUINE 贝圭英 HABANERA 哈巴涅拉 MARCH 进行曲 MARCH SPEED 快速进行 BOSSA NOVA 博萨诺瓦 SHUFFLE 曳步舞 SLOW ROCK 慢摇滚

OBOE 双簧管

BASSOON 大管

SAXPHONE 萨克管

BRASS 铜管乐

TRUMPET 小号

HORN 圆号 JAZZ ROCK 爵士摇滚 LATIN ROCK 拉丁摇滚 JAZZ MARCH 爵士进行曲 JAZZ WALTZ 爵士华尔兹 POPS 波普 BIG BAND 爵士大乐团

TROMBONE

TUBA

WAH BRASS

GUITAR

BASS

BAGPIPE

BASS GUITAR

MANDOLIN

BANJO

VIRES

VIBRAPHONE

HARP

FANTASY

WAH

FUNNY

COSMIC TONE

ELECSYNTHE

音乐

FUNNYSYNTH

ELECGUITAR

JAZZ GUITAR

XYLOPHONE 长号 REGGAE 雷盖 大号 BALLAD 叙事曲 哇声铜管乐 COUNTRY 乡土音乐 吉他 16BEAT 十六步舞 倍大提琴 TANGO 探戈 风笛 ROCK 摇滚乐 低音吉他 §4.节奏的辅助功能 曼陀林 班卓 指自动节奏的开始与停止,节奏同步,节奏振琴 填充等功能. 电颤振铁琴 START 开始 竖琴 STOP 停止 幻想音 SYNCHRO 节奏同步 哇音 FILL IN 节奏填充 滑稽音 宇宙音 §5.和弦(CHORD) 电子合成 SINGLE FINGER 单指和弦 合成滑稽FINGDERED CHORD 多指和弦 电吉他 §6.其他 爵士吉他 木琴 ACCOMP VARITION 伴奏花样选择

GLOCKENSPIEL 钟琴

HARMONICA 口琴

MUSIC 百音盒

SYMPHONIC 交响乐 ACCOMPANIMENT 伴奏音量选择 MAIN VOLUME 总音量控制 RHYTHM VOLUME 节奏音量控制 CHORD VOLUME 和弦音量控制 CHORUS 合唱队 TEMPO 速度控制 VOICES 人声 POWER(ON开)(OFF关) 电源开关 RHYTHNIC 律动性音RECORD 录音功能装置 乐拨钮 ONE KEY PLAY 录音播放装置 DIAPASON 管风琴音

栓 (以下标记在琴的背后处)

VIBES 颤动的声DC 9V 电源插孔

音 PHONES 外接耳孔插孔 RERCUSSION 打击乐 LINE OUT 输出插孔

SYNTHETIC 合成打FOOT VOLUME 表情踏板插孔 击乐

PERCUSSION

§2.音色添加效果(EFFECT)

以下这些功能主要是用来修饰音色

VIBRATO 颤音

SUSTAIN 持续音

CRESCENDO VIBRATO 渐强

REVERBERATION 混响

SUSTAIN 持续音踏板插孔 TUNE 音调节装置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

在学习音乐中,学会读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在单排键电子琴业余考级中没有通过的考生,除了由于手指能力偏弱等原因外,通常都是由于读谱错误多致使考级没有通过。所以说,学生读谱能力的强弱以及正确性,是学习音乐和电子琴考级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读谱的内容包括:乐谱谱面上音符的高低、时值、强弱以及跳音、顿音、连线、重音等记号;还有乐曲的调性、节拍、和弦记号、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及乐句的分句等。另外,学生还要理解乐谱的内涵,例如旋律的走向、乐曲的风格等等。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先教会学生识谱,再进行乐曲的演奏教学。对于业余学生,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初学者,他(她)们会觉得读谱困难和枯燥,这是因为少年儿童的大脑还在发育中,还不是很健全,虽然眼睛看到了谱例,但他(她)们的理解力是有限的,大脑暂时还反映不过来,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读谱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愉快读谱的导入学习呢?我们知道少年儿童生长期最突出的特点是耳朵听辨力好、模仿能力强。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少年的这一生长发育特点,采用"听觉先于视觉"的教学观念进行指导,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音乐处于入门阶段时,对于一首新的乐曲,不是先教学生识谱,而是让他先听老师演唱或演奏这首乐曲,使学生对这首乐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师演唱乐曲的乐句,学生则模唱教师唱过的乐句,然后,教师弹奏乐曲的分句,学生模仿教师弹奏的乐句,当学生学会弹奏和演唱这首乐曲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这首乐曲的乐谱。因为学生在识谱前已经对这首乐曲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所以再认谱就容易多了,学生会感到识谱是一件既容易又有乐趣的事情,这样的学习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学生读谱入门后,就要在教学环节中慢慢导入一些具体的读谱方法,以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例如:当拿到新乐谱,先要让学生看清乐曲的调号和拍号。另外,要让学生养成数拍的习惯,很多学生读谱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数不清拍子,出现了多拍、少拍、错拍的现象。出现上述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学生对读谱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 学生单凭听磁带模仿的学习方

法,固然有它的优势,但也有它的弊病所在。有些乐曲的速度很快,例如六级考级曲目《树下乒乓》,它的主旋律乐段是由不规律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和休止符组合起来的。有的学生只是通过听磁带来模仿,在乐曲快速进行的状态下,这种学习结果往往导致节拍不准确和错音现象的发生。像这样类型的乐曲,必须认真地、严格?quot;数"清拍子,大拍子算不清,则要按小拍子算,直到节拍算清为止,练好后,再把节拍"缩"回到原始节拍去演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养成重视读谱、准确读谱的好习惯。

另外,在读谱中,运用演唱乐谱的方法进行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感性的事物理解与记忆要强于枯燥的理论。例如:在乐句呼吸这一环节,有些学生不会或不重视乐句的呼吸,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如何分句,学生并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一问题,在演奏中,就容易忘记乐句的呼吸或乐句呼吸做得很生硬。那么,只有引导他们运用演唱乐曲的方法,用身体、用气息来感受和理解乐句的呼吸,这样才能对乐句的呼吸做出自然的处理,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分句概念。 对于在乐谱中带有连线、跳音、保持音记号的音符,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将同一段旋律用连线、跳音和非连线、跳音演奏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连线、跳音等不同种类的音符对音乐的情绪与风格所起到的影响,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去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电子琴教学中的“听”

电子琴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由国外传入我国的小学课堂上,并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电子琴课教学有着形式多样化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 音乐是声音艺术,最善于表现人们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人的音乐能力,正是在聆听音乐的引导中被唤醒的。有不少练习者甚至老师都以为练琴过程中,练得熟练,弹得快就是弹得好,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熟练与速度,而对自己的琴声是否优美动听,就不清楚了。这不符合电子琴教学的要求,它要求在学习电子琴的过程中让学生会欣赏、体会、感受音乐,并非是弹奏上的要求。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听”的重要。只注重“练”而忽视“听”,把电子琴当成一项简单的手指机械运动。因而,我认为电子琴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专心致志,在“听”中去感受,去表现、去创造、去领悟,才有提高,才有收获。

一、在“听”中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是声音艺术,它用悦耳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作用于人的情感。在电子琴教学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弹奏外,还应让学生掌握用心地去欣赏音乐,当然在欣赏时,我们除了让学生对音乐的长短、高低、强弱、音色进行大量的具体感知外,还应表现不同的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反复倾听,力图把这些音乐所形成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语言加以分析体验,增强对音乐作品本身情感内涵的理解。

二、听“歌唱性”培养内心乐感

舒伯特说过:“一切乐器只不过是在模仿歌曲。”弹奏者除了要知道音高、节奏、音质、音色外,还要想到歌唱。因为旋律曲调是音乐地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歌唱就没有曲调,因而旋律都具有歌唱性质,即使休止,也是音乐的需要,“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我遇见一只熊》中的休止符,给乐曲增加了神秘感,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歌唱性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且也是一种生理现象。以歌唱的方式可培养弹奏者内心的音乐流动感。因为,它最直接地体现出音乐的旋律走势,表情语气、乐句呼吸、高潮收束,最容易使人感受和领略到乐曲的美妙之处。因此,在我们的电子琴教学中,要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动和灵

气,也必须培养和强化旋律方向感及歌唱感,养成“在歌唱中想象”和“在想象中歌唱”的习惯及意识,这样就有了音的自然连贯。因而,听“歌唱性”在电子琴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是衡量学生内在乐感、美感、旋律歌唱感的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三、听“音乐表现力”,表达情感,感悟音乐

电子琴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体会音乐、感悟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不是只满足于把谱子的音符、节奏完整无误地弹出来,而对音乐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不免给人有“音”无“乐”的感觉,使原本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和音乐艺术,缺乏应有的音乐表现力。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的确,没有感情的艺术是不可想象的。在电子琴教学中,虽然是简单短小的乐曲,但也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如《航海》中,表现了一个游子远离家乡,迫切地希望回家的感情,抒情优美的旋律,稍慢的速度,使乐曲富有鲜活的内容及情感的魅力,感人至深。因此,要重视作品的艺术处理,把握、聆听乐曲的情绪、风格、韵味及内在思想情感。

四、听“风格特色”,提高音乐涵养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于作曲家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个性等一系列因素,使得他们的创作风格,通过音响、音像的熏陶,可扩大、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提高音乐修养,从中体会风格特色,比较、分析音乐手段,培养、独立音乐见解,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大师的风范与风采。通过“听”,我们可学会品味、咀嚼,学会评判与自我评判,学会在音乐的海洋里吮吸、徜徉、遨游。

古人说:“心之官则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电子琴教学中的“练”与“听”,不正体现了“学”与“思”吗?只要用心在听中练,在练中听,听之以首,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晓之以理,定会让你“心慧而聪”,“琴艺双馨”,其乐融融!

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好音色和节奏

参加电子琴考级的师生都了解,要想演奏好考级曲目,除了具备良好的演奏技术和音乐感觉外,选择适合表现乐曲音乐内涵的音色和节奏,同样是教师与学生要面对的一个课题。音色和节奏选择的好,可给乐曲“增色添彩”;反之,则会给人画蛇添足之感。

为了避免在演奏乐曲时,选择音色与节奏错误的发生,首先,我们要对单排键电子琴上的音色和节奏的产生有基本的了解。

在不同型号的电子琴中,存储着诸多的音色与节奏,并且同一名称的音色或节奏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型号的电子琴所选用的音色和节奏的音源不同,并且,由于参与设计制作的人员喜好不同,所以制作出来的音色和节奏也会有所不同,更有甚者连音色的音域都相差一个八度;其次,设计制作人员为了满足演奏者演奏不同风格乐曲的需要,便在同一音色或节奏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举例说明,在音色上,有的电子琴上设置了不同种类的弦乐音色。如其中的“快弦乐”音色,这种弦乐音色发音的音头快,在手指触键的同时,琴体便立即奏出乐音,所以这种音色适合演奏快速、清晰的旋律;还有“慢弦乐”音色,这种弦乐音色发音晚,音头慢,当手指触键时,音不同时发响,而是稍微延迟一点时间,所以这种音色适合演奏速度较慢、较抒情的或是“和弦背景”这样风格的音乐作品。再如铜管音色,有的电子琴上便设制了十几种,有的是单一的小号、长号、法国号音色,有的则是几种铜管乐器音色的组合。为了更加细致地表达带有铜管音色的音乐作品,有的电子琴的小号音色就有明亮的、抒情的、加弱音器的三种音色。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仔细分辨不同音色的感觉与特点。 在电子琴演奏中,不但音色具有多重性,节奏的选择更是如此。因为就节奏本身而言,它就带有范围广、种类多的特点。拿常用的桑巴节奏来说,它的发源地在巴西,而巴西的桑巴节奏就有40多种,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又进行不断的演变,我们现在听到的桑巴节

奏,有的已经融入了爵士节奏的元素。同音色的设置理念相同,不同型号的电子琴在同种节奏基础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设置。例如进行曲节奏,有的型号琴设置的“进行曲I”节奏是以八分音符强弱拍交替进行的,类似于波尔卡的节奏,适合演奏欢快情绪的乐曲;而“进行曲II”则是1、3拍是四分音符,2、4拍是三连音的节奏律动,带有军队行进的节奏特点,适合演奏具有威严庄重情绪的乐曲。 我们有的同学在选择音色和节奏时,习惯完全按乐谱标明的音色和节奏去做。那么,有时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当选用“慢弦乐”音色演奏快速的旋律时,就会产生混浊、不清晰、拖泥带水的演奏效果;当选用“进行曲II” 节奏演奏欢快的乐曲时,不但没有欢快的情绪,还直接影响了乐曲的情感表达,反而产生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音色和节奏呢?首先,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器乐知识,例如常用乐器最常用、最好听的音域等。举例说明,单排键电子琴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在乐谱上难免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的乐谱上标着小号音色,但音乐作品的旋律音高已超出了小号的音域,在此基础上演奏乐曲是非常刺耳的。明白这些道理,只要改成弦乐音色问题便解决了。所以,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如何动脑子,如何用自己的耳朵来辨别,选择合适的音色与节奏,既要尊重原曲的意图,又有学生自己的个性,充分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音乐想象力的空间。考级乐谱上标明的音色和节奏仅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根据自己琴的实际音色和节奏的声音,多“玩”、多“试”,从中找到自己喜欢又适合的音色与节奏。这样由老师规定音色和节奏,转变到现在自己去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由被动到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让音乐真正成为自己的知心好友。

浅议培养孩子良好的练琴习惯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不无道理,从教育学的观点看,人的性格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二,三岁就形成了个人的兴趣,态度,动机和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是孩子学琴中应放在首位的课题。大家知道,某一次练习或几次练习的好坏,仅仅涉及到一次或几次的练习效果,而某种习惯的好坏则会影响整个学习过程,甚至关系到最终结果。下面从学习电子琴的角度谈谈。

一.练琴的思想基础是对音乐的喜爱及对电子琴的兴趣,练琴时必须心情愉快,舒畅,有一种十分迫切的练琴欲望。有的孩子学习起来东张西望,挖鼻,搔痒,喝水,上厕所。没完没了,他们没有学习愿望,坐不住精力分散,怎么学得进,练得进呢?

二.练琴要有目的有计划,勤动笔。练琴的时候,心里要有解决某个问题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做。譬如:在每次练琴除了纠正老师指出的错误外,要有重点的练习,每首乐曲或练习曲都有重点,难点,每次练琴时必须把重点和难点部分认真,仔细地加以练习,为了避免练琴的目的性不强,无计划应在课堂上把老师所讲的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或谱本上把需要纠正的地方做好记号以使提醒自己。

三.养成用脑的习惯,学电子琴需要脑,手,眼,耳并用,其用脑是主导。孩子弹琴时经常丢三拉四,不是弹错音,就是左手和弦与旋律不一致等等,这都是只用手不用脑的缘故。应要求孩子每天练琴不要一坐就弹琴,而是先看谱把谱面的要求看清楚想一想乐曲的情绪,家长辅导时不要代替,而要引导孩子用脑解决问题。

四.练琴时重视读谱和听觉能力培养,必须认真地阅读谱子,速度,音乐术语,谱表,调号,拍号,连线,句法,指法,临时升降记号等都看清楚,认真按要求练习,同时要用敏锐的耳朵听自己的弹奏。学会辨别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区别不同的音色,节奏,和弦,发音的效果,更重要是从听觉中感受音乐。 培养孩子良好的练琴习惯,不是一次,二次就能形成,而是长期,不断地向不良的习惯作斗争,坚持就是胜利。我想孩子们定能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雅马哈电子琴说明书

步骤式学习系统

(1)LISTEN & LEARN 听&学、节拍、伴奏等待:利用听&学、节拍、伴奏等待键,可先开始熟悉乐曲。

(2)Key to Scuccess关键乐段教学:关键乐段教学键,可协助您渐进式学习乐曲。

(3)Phrase Repeat乐段重複练习:乐段重複练习键,则可反覆练习乐曲中一段指定的乐句,熟能生巧,更易上手。

可录製5首乐曲、2轨式(弹奏乐曲、伴奏风格)录音功能

录製自己的弹奏,不但在学习弹奏上能更了解自己需加强之处,更能自製属于自己的创作曲喔。

ULTRA-WIDE STEREO 超宽立体声

超宽立体声的声音效果,好像喇叭置身在乐器以外的场域裡,宽阔无比。

乐曲/音色/伴奏

1.SONG乐曲:102首乐曲,可运用在教学上。

2.VOICE音色:497种音色,不但拥有了多种中国乐器音色,例如:二胡、笛子、琵琶、扬琴、古筝等等;还包括多种双重乐器音色,例钢琴/絃乐等等。

3.STYLE伴奏:106种伴奏,丰富的伴奏风格,学习更快乐。

规格表

PSR-E333

键盘 61个力度标准感应键

最大同时发音数 32个音符 (最大)

萤幕 LCD萤幕

音色 497(140种面板音色+13组打击乐/SFX音色+344种XGlite音色) 伴奏型态 106

音乐资料库 100

预设乐曲 102 (New Demo Song)

效果 9种残响+4种叠奏+26种和声类型+3种超宽立体声类型

录音功能 5首2轨式录音

第五代教学功能 steps(Listening/Timing/Waiting)+Special Lesson

和絃字典 有

General MIDI 有

USB (TO HOST) 有

扩大机 2.5W x2

尺寸(宽×深×高) 945×369×132mm

重量 4.9公斤

电子琴因其携带方便,表现力强,演奏方法较为容易等特点,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在实际生活中,从广大琴童的学琴经历来看,部分教师和家长在认识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在此,我想以自身的教学体会就三个方面谈些想法。

误区之一:学琴年龄越早越好。

现代家庭对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许多家长都希望在自己的家庭里诞生一个“莫扎特”式的神童。有的家长甚至毫不犹豫把把2、3岁的小孩带进琴房,他们认为孩子学琴年龄越早越好,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扎实的“童子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人皆有之,但学琴亦不能违背一定的教学规律。

从生理学角度看,1——3岁的孩子尚处在婴儿期,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很不健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往往手过小、过软。从医学角度上讲,婴儿手指极其稚嫩,指关节在长时间压力作用下,就会影响手指的正常发育。所以特定的生理状态表明: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能开始学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年,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奇刺激所吸引,”,幼儿则更是如此。实践证明,4岁左右的孩子对某一事物的持久注意力平均约为5分钟。因此对年龄过小的孩子进行教学,我们往往会发现他们坐不住,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双向交流很吃力。

一般来说,对5——6岁的孩子开始电子琴启蒙教育比较适合。只有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才具备一定的音准、节奏感和手的条件,循序渐进地启发教育将引领孩子们走入音乐的殿堂。

误区之二:电子琴是一种电声乐器,触键训练并不十分重要。

作为一种电声乐器,电子琴和钢琴在触键上是有一定区别的。钢琴的触键完全取决于演奏本身——发声的音量随触键力度的大小而变化。触键力度大则声音响,触键力度小则声音轻,甚至没有声音。而电子琴通电以后,手触键即会发声,音量等功能开关的设置给儿童学琴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演奏者本身触目惊心键上的缺陷。因而,在电子琴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触键训练。

我认为,学琴过程中触键训练是基础,在学琴初期尤其重要。如何让肩、臂、手腕自然放松?如何保持正确的手形?这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我们从正确的坐姿开始,让孩子们体会“自然放松”地弹琴。实际弹奏训练中,我们一般又从落腕触键法弹奏非连音开始,让孩子们体会在运动中保持松弛的状态和完满的手形。非连音的弹奏即由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自然放松地提起,手形呈自然放松的下垂状,接着手臂放松地落下,全部重量都落到所要触键的手指上,手指在琴键上站好并保持正确的手形。学琴初期,孩子在练习非连音弹奏时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腕关节僵硬,掌关节下塌,指关节凹陷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草率了事。作为教师更应以正确地示范为主,辅之以耐心的引导,让学生用心体会和循序渐进地弹琴可以少走弯路。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弹单音时手指在琴键上一个一个地站好,才有可能正确体会触键中“落——滚”及重心转移的感觉,顺利地弹奏好连音,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批好扎实的基础。事实上,只有“站好”方能“走好”及至“跑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一系列问题,如:手形难看,手指跑动困难,乐句呼吸不自然,速度上不去等等都是因为自然放松不够,基本功不过关所致。由此来看,正确的触键方法将使孩子们受益终生,如学到一定程度想转学钢琴,亦可从容自然地过渡。

误区之三:电子琴就是微缩的钢琴。

诞生于二十世纪的电子琴,以其神奇的表现力和简易的演奏方法让无数的音乐爱好者为之疯狂。很多人认为:电子琴就是微缩的钢琴。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把电子琴教学和钢琴教学混为一谈,这种认识是不对的。的确,从外形和演奏方法来看,电子琴和钢琴比较相似,但电子琴有着更为显著的特点。它音色丰富,节奏多样,表现力极强。它不仅仅是微缩的钢琴,更是一个微缩的乐队。

我认为,仅把电子琴作为微缩的钢琴来弹奏,不但抹杀了电子琴的特色邮购同时抹杀了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是单纯搬用钢琴教学模式进行电子琴教学的必然结果。

如果简单地把琴法教学分为技法培养和表现力培养两个方面,那么电子琴教学无疑比钢琴教学更注重后者的培养。我们都知道,旋律、节奏、和声、音色是音乐的四大特质,而电子琴正是以感性的方式把音乐的这些本质呈现给大家。丰富的节奏型和音色库,巧妙的自动和弦伴奏,让音乐更具魅力,也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尽享无穷的乐趣。当看到左面有些孩子满怀无奈、单一而机械地弹奏着钢琴教学中的哈农、拜厄、汤普森练习曲时,我总想大声呼喊:为什么为让他们弹奏更生动有趣的曲目?为什么不给这些练习曲加上多彩的节奏和音色?

儿童有着比成人更为敏锐的听觉和迎春感,所以有些教师在第一课时就把节奏和音色引入课堂。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做法,它避免了钢琴启蒙教学中单音练习的单一和枯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节奏体验会使孩子们的乐感越来越好。一方面训练他们反应的敏捷性,另一方面则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听觉去感觉、比较、寻找最合适最美妙的音乐效果。这对提高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拓展他们的音乐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都有极大的益处。

总而言之,我们应充分发挥电子琴的功能,让孩子们快乐地、科学地学习电子琴,让电子琴真正发挥健脑益智、陶冶情操的作用!

§1.音色(Tone)

PIANO 钢琴

ELECPIANO 电子钢琴

HARPSICHORD 古钢琴

CELESTA 钢琴片

ORGAN 风琴

ELEC ORGAN 电子风琴

PIPE ORGAN 管风琴

JAZZ ORGAN 爵士风琴

ACCORDION 手风琴

SYNTHORGAN 合成风琴

ORCHESTRA 管弦乐

STRING 弦乐

VIOLIN 小提琴

CELLO 大提琴

PICCOLO 短笛

FLUTE 长笛

JAZZFLUTE 爵士长笛

CLARINET 单簧管 §3节奏(RHYTHM) WALTZ 华尔兹 RHUMBA 伦巴 SAMBA 桑巴 MAMBO 曼波舞 CHA-CHA 恰恰 SWING 摇摆舞 DISCO 迪斯科 LATIN SWING 拉丁摇摆 POLKA 波尔卡 MARCH POLKA 波尔卡进行曲 BOLONASE 波罗涅兹 BEGUINE 贝圭英 HABANERA 哈巴涅拉 MARCH 进行曲 MARCH SPEED 快速进行 BOSSA NOVA 博萨诺瓦 SHUFFLE 曳步舞 SLOW ROCK 慢摇滚

OBOE 双簧管

BASSOON 大管

SAXPHONE 萨克管

BRASS 铜管乐

TRUMPET 小号

HORN 圆号 JAZZ ROCK 爵士摇滚 LATIN ROCK 拉丁摇滚 JAZZ MARCH 爵士进行曲 JAZZ WALTZ 爵士华尔兹 POPS 波普 BIG BAND 爵士大乐团

TROMBONE

TUBA

WAH BRASS

GUITAR

BASS

BAGPIPE

BASS GUITAR

MANDOLIN

BANJO

VIRES

VIBRAPHONE

HARP

FANTASY

WAH

FUNNY

COSMIC TONE

ELECSYNTHE

音乐

FUNNYSYNTH

ELECGUITAR

JAZZ GUITAR

XYLOPHONE 长号 REGGAE 雷盖 大号 BALLAD 叙事曲 哇声铜管乐 COUNTRY 乡土音乐 吉他 16BEAT 十六步舞 倍大提琴 TANGO 探戈 风笛 ROCK 摇滚乐 低音吉他 §4.节奏的辅助功能 曼陀林 班卓 指自动节奏的开始与停止,节奏同步,节奏振琴 填充等功能. 电颤振铁琴 START 开始 竖琴 STOP 停止 幻想音 SYNCHRO 节奏同步 哇音 FILL IN 节奏填充 滑稽音 宇宙音 §5.和弦(CHORD) 电子合成 SINGLE FINGER 单指和弦 合成滑稽FINGDERED CHORD 多指和弦 电吉他 §6.其他 爵士吉他 木琴 ACCOMP VARITION 伴奏花样选择

GLOCKENSPIEL 钟琴

HARMONICA 口琴

MUSIC 百音盒

SYMPHONIC 交响乐 ACCOMPANIMENT 伴奏音量选择 MAIN VOLUME 总音量控制 RHYTHM VOLUME 节奏音量控制 CHORD VOLUME 和弦音量控制 CHORUS 合唱队 TEMPO 速度控制 VOICES 人声 POWER(ON开)(OFF关) 电源开关 RHYTHNIC 律动性音RECORD 录音功能装置 乐拨钮 ONE KEY PLAY 录音播放装置 DIAPASON 管风琴音

栓 (以下标记在琴的背后处)

VIBES 颤动的声DC 9V 电源插孔

音 PHONES 外接耳孔插孔 RERCUSSION 打击乐 LINE OUT 输出插孔

SYNTHETIC 合成打FOOT VOLUME 表情踏板插孔 击乐

PERCUSSION

§2.音色添加效果(EFFECT)

以下这些功能主要是用来修饰音色

VIBRATO 颤音

SUSTAIN 持续音

CRESCENDO VIBRATO 渐强

REVERBERATION 混响

SUSTAIN 持续音踏板插孔 TUNE 音调节装置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

在学习音乐中,学会读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在单排键电子琴业余考级中没有通过的考生,除了由于手指能力偏弱等原因外,通常都是由于读谱错误多致使考级没有通过。所以说,学生读谱能力的强弱以及正确性,是学习音乐和电子琴考级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读谱的内容包括:乐谱谱面上音符的高低、时值、强弱以及跳音、顿音、连线、重音等记号;还有乐曲的调性、节拍、和弦记号、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及乐句的分句等。另外,学生还要理解乐谱的内涵,例如旋律的走向、乐曲的风格等等。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先教会学生识谱,再进行乐曲的演奏教学。对于业余学生,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初学者,他(她)们会觉得读谱困难和枯燥,这是因为少年儿童的大脑还在发育中,还不是很健全,虽然眼睛看到了谱例,但他(她)们的理解力是有限的,大脑暂时还反映不过来,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读谱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愉快读谱的导入学习呢?我们知道少年儿童生长期最突出的特点是耳朵听辨力好、模仿能力强。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少年的这一生长发育特点,采用"听觉先于视觉"的教学观念进行指导,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音乐处于入门阶段时,对于一首新的乐曲,不是先教学生识谱,而是让他先听老师演唱或演奏这首乐曲,使学生对这首乐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师演唱乐曲的乐句,学生则模唱教师唱过的乐句,然后,教师弹奏乐曲的分句,学生模仿教师弹奏的乐句,当学生学会弹奏和演唱这首乐曲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这首乐曲的乐谱。因为学生在识谱前已经对这首乐曲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所以再认谱就容易多了,学生会感到识谱是一件既容易又有乐趣的事情,这样的学习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学生读谱入门后,就要在教学环节中慢慢导入一些具体的读谱方法,以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例如:当拿到新乐谱,先要让学生看清乐曲的调号和拍号。另外,要让学生养成数拍的习惯,很多学生读谱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数不清拍子,出现了多拍、少拍、错拍的现象。出现上述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学生对读谱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 学生单凭听磁带模仿的学习方

法,固然有它的优势,但也有它的弊病所在。有些乐曲的速度很快,例如六级考级曲目《树下乒乓》,它的主旋律乐段是由不规律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和休止符组合起来的。有的学生只是通过听磁带来模仿,在乐曲快速进行的状态下,这种学习结果往往导致节拍不准确和错音现象的发生。像这样类型的乐曲,必须认真地、严格?quot;数"清拍子,大拍子算不清,则要按小拍子算,直到节拍算清为止,练好后,再把节拍"缩"回到原始节拍去演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养成重视读谱、准确读谱的好习惯。

另外,在读谱中,运用演唱乐谱的方法进行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感性的事物理解与记忆要强于枯燥的理论。例如:在乐句呼吸这一环节,有些学生不会或不重视乐句的呼吸,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如何分句,学生并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一问题,在演奏中,就容易忘记乐句的呼吸或乐句呼吸做得很生硬。那么,只有引导他们运用演唱乐曲的方法,用身体、用气息来感受和理解乐句的呼吸,这样才能对乐句的呼吸做出自然的处理,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分句概念。 对于在乐谱中带有连线、跳音、保持音记号的音符,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将同一段旋律用连线、跳音和非连线、跳音演奏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连线、跳音等不同种类的音符对音乐的情绪与风格所起到的影响,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去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电子琴教学中的“听”

电子琴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由国外传入我国的小学课堂上,并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电子琴课教学有着形式多样化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 音乐是声音艺术,最善于表现人们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人的音乐能力,正是在聆听音乐的引导中被唤醒的。有不少练习者甚至老师都以为练琴过程中,练得熟练,弹得快就是弹得好,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熟练与速度,而对自己的琴声是否优美动听,就不清楚了。这不符合电子琴教学的要求,它要求在学习电子琴的过程中让学生会欣赏、体会、感受音乐,并非是弹奏上的要求。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听”的重要。只注重“练”而忽视“听”,把电子琴当成一项简单的手指机械运动。因而,我认为电子琴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专心致志,在“听”中去感受,去表现、去创造、去领悟,才有提高,才有收获。

一、在“听”中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是声音艺术,它用悦耳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作用于人的情感。在电子琴教学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弹奏外,还应让学生掌握用心地去欣赏音乐,当然在欣赏时,我们除了让学生对音乐的长短、高低、强弱、音色进行大量的具体感知外,还应表现不同的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反复倾听,力图把这些音乐所形成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语言加以分析体验,增强对音乐作品本身情感内涵的理解。

二、听“歌唱性”培养内心乐感

舒伯特说过:“一切乐器只不过是在模仿歌曲。”弹奏者除了要知道音高、节奏、音质、音色外,还要想到歌唱。因为旋律曲调是音乐地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歌唱就没有曲调,因而旋律都具有歌唱性质,即使休止,也是音乐的需要,“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我遇见一只熊》中的休止符,给乐曲增加了神秘感,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歌唱性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而且也是一种生理现象。以歌唱的方式可培养弹奏者内心的音乐流动感。因为,它最直接地体现出音乐的旋律走势,表情语气、乐句呼吸、高潮收束,最容易使人感受和领略到乐曲的美妙之处。因此,在我们的电子琴教学中,要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动和灵

气,也必须培养和强化旋律方向感及歌唱感,养成“在歌唱中想象”和“在想象中歌唱”的习惯及意识,这样就有了音的自然连贯。因而,听“歌唱性”在电子琴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是衡量学生内在乐感、美感、旋律歌唱感的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三、听“音乐表现力”,表达情感,感悟音乐

电子琴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体会音乐、感悟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不是只满足于把谱子的音符、节奏完整无误地弹出来,而对音乐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不免给人有“音”无“乐”的感觉,使原本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和音乐艺术,缺乏应有的音乐表现力。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的确,没有感情的艺术是不可想象的。在电子琴教学中,虽然是简单短小的乐曲,但也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如《航海》中,表现了一个游子远离家乡,迫切地希望回家的感情,抒情优美的旋律,稍慢的速度,使乐曲富有鲜活的内容及情感的魅力,感人至深。因此,要重视作品的艺术处理,把握、聆听乐曲的情绪、风格、韵味及内在思想情感。

四、听“风格特色”,提高音乐涵养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于作曲家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个性等一系列因素,使得他们的创作风格,通过音响、音像的熏陶,可扩大、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提高音乐修养,从中体会风格特色,比较、分析音乐手段,培养、独立音乐见解,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大师的风范与风采。通过“听”,我们可学会品味、咀嚼,学会评判与自我评判,学会在音乐的海洋里吮吸、徜徉、遨游。

古人说:“心之官则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电子琴教学中的“练”与“听”,不正体现了“学”与“思”吗?只要用心在听中练,在练中听,听之以首,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晓之以理,定会让你“心慧而聪”,“琴艺双馨”,其乐融融!

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好音色和节奏

参加电子琴考级的师生都了解,要想演奏好考级曲目,除了具备良好的演奏技术和音乐感觉外,选择适合表现乐曲音乐内涵的音色和节奏,同样是教师与学生要面对的一个课题。音色和节奏选择的好,可给乐曲“增色添彩”;反之,则会给人画蛇添足之感。

为了避免在演奏乐曲时,选择音色与节奏错误的发生,首先,我们要对单排键电子琴上的音色和节奏的产生有基本的了解。

在不同型号的电子琴中,存储着诸多的音色与节奏,并且同一名称的音色或节奏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型号的电子琴所选用的音色和节奏的音源不同,并且,由于参与设计制作的人员喜好不同,所以制作出来的音色和节奏也会有所不同,更有甚者连音色的音域都相差一个八度;其次,设计制作人员为了满足演奏者演奏不同风格乐曲的需要,便在同一音色或节奏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举例说明,在音色上,有的电子琴上设置了不同种类的弦乐音色。如其中的“快弦乐”音色,这种弦乐音色发音的音头快,在手指触键的同时,琴体便立即奏出乐音,所以这种音色适合演奏快速、清晰的旋律;还有“慢弦乐”音色,这种弦乐音色发音晚,音头慢,当手指触键时,音不同时发响,而是稍微延迟一点时间,所以这种音色适合演奏速度较慢、较抒情的或是“和弦背景”这样风格的音乐作品。再如铜管音色,有的电子琴上便设制了十几种,有的是单一的小号、长号、法国号音色,有的则是几种铜管乐器音色的组合。为了更加细致地表达带有铜管音色的音乐作品,有的电子琴的小号音色就有明亮的、抒情的、加弱音器的三种音色。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仔细分辨不同音色的感觉与特点。 在电子琴演奏中,不但音色具有多重性,节奏的选择更是如此。因为就节奏本身而言,它就带有范围广、种类多的特点。拿常用的桑巴节奏来说,它的发源地在巴西,而巴西的桑巴节奏就有40多种,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又进行不断的演变,我们现在听到的桑巴节

奏,有的已经融入了爵士节奏的元素。同音色的设置理念相同,不同型号的电子琴在同种节奏基础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设置。例如进行曲节奏,有的型号琴设置的“进行曲I”节奏是以八分音符强弱拍交替进行的,类似于波尔卡的节奏,适合演奏欢快情绪的乐曲;而“进行曲II”则是1、3拍是四分音符,2、4拍是三连音的节奏律动,带有军队行进的节奏特点,适合演奏具有威严庄重情绪的乐曲。 我们有的同学在选择音色和节奏时,习惯完全按乐谱标明的音色和节奏去做。那么,有时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当选用“慢弦乐”音色演奏快速的旋律时,就会产生混浊、不清晰、拖泥带水的演奏效果;当选用“进行曲II” 节奏演奏欢快的乐曲时,不但没有欢快的情绪,还直接影响了乐曲的情感表达,反而产生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音色和节奏呢?首先,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器乐知识,例如常用乐器最常用、最好听的音域等。举例说明,单排键电子琴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在乐谱上难免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的乐谱上标着小号音色,但音乐作品的旋律音高已超出了小号的音域,在此基础上演奏乐曲是非常刺耳的。明白这些道理,只要改成弦乐音色问题便解决了。所以,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如何动脑子,如何用自己的耳朵来辨别,选择合适的音色与节奏,既要尊重原曲的意图,又有学生自己的个性,充分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音乐想象力的空间。考级乐谱上标明的音色和节奏仅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根据自己琴的实际音色和节奏的声音,多“玩”、多“试”,从中找到自己喜欢又适合的音色与节奏。这样由老师规定音色和节奏,转变到现在自己去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由被动到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让音乐真正成为自己的知心好友。

浅议培养孩子良好的练琴习惯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不无道理,从教育学的观点看,人的性格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二,三岁就形成了个人的兴趣,态度,动机和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是孩子学琴中应放在首位的课题。大家知道,某一次练习或几次练习的好坏,仅仅涉及到一次或几次的练习效果,而某种习惯的好坏则会影响整个学习过程,甚至关系到最终结果。下面从学习电子琴的角度谈谈。

一.练琴的思想基础是对音乐的喜爱及对电子琴的兴趣,练琴时必须心情愉快,舒畅,有一种十分迫切的练琴欲望。有的孩子学习起来东张西望,挖鼻,搔痒,喝水,上厕所。没完没了,他们没有学习愿望,坐不住精力分散,怎么学得进,练得进呢?

二.练琴要有目的有计划,勤动笔。练琴的时候,心里要有解决某个问题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做。譬如:在每次练琴除了纠正老师指出的错误外,要有重点的练习,每首乐曲或练习曲都有重点,难点,每次练琴时必须把重点和难点部分认真,仔细地加以练习,为了避免练琴的目的性不强,无计划应在课堂上把老师所讲的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或谱本上把需要纠正的地方做好记号以使提醒自己。

三.养成用脑的习惯,学电子琴需要脑,手,眼,耳并用,其用脑是主导。孩子弹琴时经常丢三拉四,不是弹错音,就是左手和弦与旋律不一致等等,这都是只用手不用脑的缘故。应要求孩子每天练琴不要一坐就弹琴,而是先看谱把谱面的要求看清楚想一想乐曲的情绪,家长辅导时不要代替,而要引导孩子用脑解决问题。

四.练琴时重视读谱和听觉能力培养,必须认真地阅读谱子,速度,音乐术语,谱表,调号,拍号,连线,句法,指法,临时升降记号等都看清楚,认真按要求练习,同时要用敏锐的耳朵听自己的弹奏。学会辨别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区别不同的音色,节奏,和弦,发音的效果,更重要是从听觉中感受音乐。 培养孩子良好的练琴习惯,不是一次,二次就能形成,而是长期,不断地向不良的习惯作斗争,坚持就是胜利。我想孩子们定能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相关内容

  • 电子琴品牌雅马哈型号性能基本认识
  • 写在前面 你可能打算学习电子琴,或者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习电子琴,你一定为如何 选择一把自己和孩子既喜欢又适合学习的琴而作难.不管学琴买琴,你不可缺少的是对琴的了解,面对众多自己不懂得参数,头一定晕呼呼了.下面的内容将以我所熟知的雅马哈作为例子,为你分享个人对电子琴的相关认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雅马哈集 ...

  • 中国市场轻重负载类直角坐标机器人竞争力五强品牌
  • [高工机器人专稿] 直角坐标机器人相对于关节型机器人而言,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可以灵活组装成单轴到多轴的机械手,或者作为专业自动化机械中的直线定位系统,目前已经被广泛用在电子.机械.汽车.橡塑.化工.食品.能源等行业中,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按照负载大小,可以将直角坐标类 ...

  • 2016-2022年中国乐器市场商业现状专项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乐器市场商业现状 专项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016-2022年中国乐器市场商业现状专项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第一章 乐器相关概述 1.1 乐器的基本介绍 1.1.1 乐器的分类方法 1.1.2 中国古代乐器的发展阶段分析 1.1.3 中 ...

  • 那些超过一百年的牛逼品牌都是怎么起家的?
  • 历史课本里不讲的,这里看!99%同学不知道的历史:毒害中国最大的三个皇帝/古人拉屎拿什么擦屁股/达赖和班禅的区别/古代游牧民族全解/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伊拉克人也歧视中国人/苏联政治笑话精选/古代少妇为何喜欢找和尚偷情/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 庞门正道(artman_design)独家编辑,转载请 ...

  • 电子元器件品牌中英文对照[1]
  • 电子元器件品牌中英文对照 (2009/12/09 11:44) HITACHI, 日立 PANASONIC, 松下 SAMSUNG, 三星 ASUS, 华硕 SHARP, 夏普 SONY, 索尼 SANYO, 三洋 PHILIPS, 菲利浦 BOSHI, 博仕 SIEMENS, 西门子 BENQ, ...

  • 电钢琴比较
  • 电钢琴比较 雅马哈P95 P95优点:1.外观较简洁,比较适合现代家居装饰.2.琴架比较稳固,弹了半天钟也没怎么左右晃.3.面板设计比较直观,一目了然.4.音色电子味淡,比较清澈. 缺点:1.琴键较轻,尤其黑键,键噪较大.2.回弹不算太灵敏.3.力度感响应不自然,各种力度间没有过渡. 雅马哈DGX6 ...

  • 2013家用十大品牌钢琴汇总介绍
  • 2013家用十大品牌钢琴汇总介绍 第一品牌:雅马哈钢琴 "一台伟大的钢琴是能够令你对听众产生深厚情感影响的钢琴.雅马哈创造了这样的钢琴.他们是一个难以形容的将情感.响应和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这就是为什么我深爱雅马哈."国际著名的钢琴家斯维亚托斯拉夫·李奇特是这样评价雅马哈的.但是 ...

  • 中国钢琴市场调研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探路哈萨克斯坦
  • 我和丈夫是去年6月20日到哈萨克斯坦的,本来只是想随便看一看,没想到居然在那里开上了公司,搞起贸易.不到一年时间,丰厚的经济收入就让我们在深圳投资了两个商铺. 其实,在哈萨克斯坦做生意,赚钱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在异国,我得到了另一种磨炼,由此也对自己的毅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更相信了一句话:人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