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中国古代史测试题

政治史

1.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

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2.《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这最能表明( )

A.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者有诸侯、卿大夫、士等B.西周的分封制维护了贵族的统治秩序

C.在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宗法制不仅在天子和诸侯间实施,也在中、小贵族以至士与庶民之间实施

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主要是(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中央集权制度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4.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的宗法制。对其所谓“天”

的正确理解是( )

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5.《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为此秦开创了( )

A.郡县制 B.皇帝制 C.三公九卿制 D.中外朝制

6.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从继承的角度看,该制度受到了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 )

①禅让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7.秦朝时李崇任陇西郡守,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下列与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免 B.是陇西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有权任免辖区内所属官员 D.陇西地处秦朝的西部边疆

8.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权力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9.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

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1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史实是( )

A.废分封,行县制 B.废丞相,设内阁C.实行刺史制度 D.推行行省制度

11.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认为“海内新定,同姓寡少”,为了“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立二等之爵”;柳宗元说:“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秦朝灭亡是由于未实行分封制B.秦朝灭亡是由于实行了错误的地方管理制度

C.西汉统治者正确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D.柳宗元认识到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12.《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

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

①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②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③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④宰相不被重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

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14.《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隋唐

时期的中央机构( )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C.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

15.《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

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16.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

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编户制 D.察举制

17.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运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

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朱”姓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18.下图中,图一和图二标示的两个王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 )

图一 图二

A.分封制与行省制 B.郡县制与封国制C.分封制与刺史制 D.郡县制与行省制

19.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的基本史实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

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ACCDA DCDBB DBCAD DBADC

经济史

1.西周时 “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 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 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 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及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 B.夏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

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时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4.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5.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6.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

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7.以青铜为主要材料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时代叫青铜时代,关于商朝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商朝青铜器精品的代表是四羊方尊B.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C.商朝青铜器铸造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D.商朝青铜制造业是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8.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9.某现代古物收藏家收集到下列文物,其中可能是赝品的是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一尊②宋代缂丝图一副③唐代青花器一件④明代珐琅彩瓷器一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州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2.下列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②唐朝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③宋代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④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步入新高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荣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

15.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BCBCC DBDDB BDBDC

思想史

1.(原创)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2.(2005年唐山4月模拟)《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

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B.对平民进行教育

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不应分类别

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

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B.维护奴隶制度

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主张“百家争鸣”

5.(2004年高考上海卷,3)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 )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制天命而用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

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三纲五常”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9.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

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10.“少治《春秋》„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

A.朱熹 B.顾炎武 C.董仲舒 D.程颐

11.下列哪一言论不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的体现( ) .

A.“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 B.“塞兼并之路”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春秋大一统”

12. 封建儒学不断发展,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核心是

A. 克己复礼 B.“三教合归儒” C. 君权神授 D. 人无有不善

13.下列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的是( )

①春秋大一统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三教合归儒” ④ “三纲五常”、“孝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4.(原创)读图,下列哪一思想家不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 )

A.董仲舒 B.程颐 C. 孟子 D. 庄子

15.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 )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

16.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17.(原创)下图是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的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800多年前,曾经在这里举行过多次由朱熹请来的另外一些大儒的讲学活动与大辩论活动,大开了我国封建社会学术自由、探究辩诘之风。当时请来的大儒主要有( )

A.陆九渊、陈亮

B.王阳明

C.程颢、程颐

D.李贽、黄宗羲

18.下列各项中,发挥和光大儒家思想的是( )

①“制天命而用之” ②“焚书坑儒” ③“天人感应” ④“存天理,灭人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9.(2005年珠海深圳三校4月模拟)关于理学的演变,不正确的是 .

A.理学和心学是明清两代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B.明朝初期程朱理学盛行

C.明朝中期王阳明创立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即心学 D.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使理学走到极端

20.儒家思想开始受到近代社会思潮的批判,始于( )

A.明朝后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维新运动时期 D.新变化运动时期

21.(原创)最早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的是( )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22.(原创)下列哪一项不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主张( ) .

A. 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

C. 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

D. 三人都尖锐地揭露道学家是“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23. 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4.这维护君主的至尊地位,历代统治者不择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西汉、南北朝、隋唐与秦、明、清显著不同的是( )

A.借助宗教,神化君权 B.重视发展官方教育

C.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D.制造冤案,消除异己

25.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

A.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BBCBC ADACC DCBDB DACDA BDBAC

政治史

1.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

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2.《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这最能表明( )

A.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者有诸侯、卿大夫、士等B.西周的分封制维护了贵族的统治秩序

C.在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宗法制不仅在天子和诸侯间实施,也在中、小贵族以至士与庶民之间实施

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主要是(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中央集权制度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4.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的宗法制。对其所谓“天”

的正确理解是( )

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5.《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为此秦开创了( )

A.郡县制 B.皇帝制 C.三公九卿制 D.中外朝制

6.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从继承的角度看,该制度受到了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 )

①禅让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7.秦朝时李崇任陇西郡守,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下列与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职位由皇帝直接任免 B.是陇西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有权任免辖区内所属官员 D.陇西地处秦朝的西部边疆

8.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权力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9.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

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1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史实是( )

A.废分封,行县制 B.废丞相,设内阁C.实行刺史制度 D.推行行省制度

11.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认为“海内新定,同姓寡少”,为了“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立二等之爵”;柳宗元说:“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秦朝灭亡是由于未实行分封制B.秦朝灭亡是由于实行了错误的地方管理制度

C.西汉统治者正确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D.柳宗元认识到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12.《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

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

①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②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③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④宰相不被重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

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14.《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隋唐

时期的中央机构( )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C.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

15.《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

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16.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

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编户制 D.察举制

17.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运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

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朱”姓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18.下图中,图一和图二标示的两个王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 )

图一 图二

A.分封制与行省制 B.郡县制与封国制C.分封制与刺史制 D.郡县制与行省制

19.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的基本史实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

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ACCDA DCDBB DBCAD DBADC

经济史

1.西周时 “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 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 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 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及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 B.夏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

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时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4.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5.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6.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

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7.以青铜为主要材料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时代叫青铜时代,关于商朝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商朝青铜器精品的代表是四羊方尊B.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C.商朝青铜器铸造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D.商朝青铜制造业是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8.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9.某现代古物收藏家收集到下列文物,其中可能是赝品的是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一尊②宋代缂丝图一副③唐代青花器一件④明代珐琅彩瓷器一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州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2.下列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②唐朝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③宋代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④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步入新高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荣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

15.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BCBCC DBDDB BDBDC

思想史

1.(原创)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2.(2005年唐山4月模拟)《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

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B.对平民进行教育

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不应分类别

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

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B.维护奴隶制度

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主张“百家争鸣”

5.(2004年高考上海卷,3)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 )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制天命而用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

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三纲五常”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9.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

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10.“少治《春秋》„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

A.朱熹 B.顾炎武 C.董仲舒 D.程颐

11.下列哪一言论不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的体现( ) .

A.“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 B.“塞兼并之路”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春秋大一统”

12. 封建儒学不断发展,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核心是

A. 克己复礼 B.“三教合归儒” C. 君权神授 D. 人无有不善

13.下列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的是( )

①春秋大一统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三教合归儒” ④ “三纲五常”、“孝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4.(原创)读图,下列哪一思想家不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 )

A.董仲舒 B.程颐 C. 孟子 D. 庄子

15.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 )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

16.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17.(原创)下图是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的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800多年前,曾经在这里举行过多次由朱熹请来的另外一些大儒的讲学活动与大辩论活动,大开了我国封建社会学术自由、探究辩诘之风。当时请来的大儒主要有( )

A.陆九渊、陈亮

B.王阳明

C.程颢、程颐

D.李贽、黄宗羲

18.下列各项中,发挥和光大儒家思想的是( )

①“制天命而用之” ②“焚书坑儒” ③“天人感应” ④“存天理,灭人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9.(2005年珠海深圳三校4月模拟)关于理学的演变,不正确的是 .

A.理学和心学是明清两代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B.明朝初期程朱理学盛行

C.明朝中期王阳明创立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即心学 D.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使理学走到极端

20.儒家思想开始受到近代社会思潮的批判,始于( )

A.明朝后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维新运动时期 D.新变化运动时期

21.(原创)最早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的是( )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22.(原创)下列哪一项不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主张( ) .

A. 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B.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

C. 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

D. 三人都尖锐地揭露道学家是“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23. 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4.这维护君主的至尊地位,历代统治者不择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西汉、南北朝、隋唐与秦、明、清显著不同的是( )

A.借助宗教,神化君权 B.重视发展官方教育

C.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D.制造冤案,消除异己

25.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

A.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BBCBC ADACC DCBDB DACDA BDBAC


相关内容

  • 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调研报告
  • 为了促使全市高三历史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刻苦地钻研教材和考纲,优化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对各校高三历史的教学情况就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备课作业.试卷评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领略和感受到高三历史教师们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奋发向上 ...

  • 2006届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调研报告
  • 2006届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调研报告 溧阳市教研室 管 婷 2005.10.10 为了促使全市高三历史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刻苦地钻研教材和考纲,优化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对各校高三历史的教学情况就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备课作业.试卷评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

  •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江苏省<历史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我区高三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意见. 一.2016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江苏省的高考历史命题随新课 ...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解读 戴俊和 由于安徽省2016年可能参加全国统考,与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相比,2015年<考试说明>总体稳定,其部分变化,体现了由安徽卷向全国新课标卷过渡的特点. 考试说明具体变化如下: 一.&q ...

  • 2015甘肃高考各科大纲解析及备考建议
  •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近日出炉,详细介绍了2015年高考各学科的考试范围.命题思想.试卷结构等.甘肃省作为参加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的省份仍采用这一考纲,其中,数学理.数学文.语文.生物.地理.政治科目的<考试大纲>与2014年相比较基 ...

  • 如何学好文科
  • 如何学好文科 谁能在"会学"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将自己的学习潜能转变为现实的成绩: 谁现在就开始行动,谁就能笑在明年七月. ----作者手记 也许是上帝的有意赐予,上大学前的文科学习,笔者几乎是完全*自学完成的:在大学学习期间,老师们又逼着我学会如何学习:站在中学讲坛上十多年,学生 ...

  • 历史高考试题分析2015
  • 历史高考试题分析 2015年全国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以考试说明为命题的直接依据,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不同视角.层次的问题,力争体现高考的甄别.区分与选拔的功能. 以2014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为参照,今年文综历史既有稳定性又表现出了一些新的调整和变化. (一)2 ...

  • 高考历史复习有什么好方法
  • 高考历史复习有什么好方法 问:考生在历史的复习策略上应该怎样去把握? 答:同学们的复习应该具有针对性.针对性是什么意思?就是提高复习效率.在现在这个阶段,提高高考的复习效率就是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紧接着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你的薄弱环节是什么?你首先要知道自己的 ...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高一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学生刚上高中,对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方法等都不熟悉,老师必须要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基础知识:落实课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 ...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2016届高三历史备课组 2016年广东高考将采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试卷.全国卷分三类: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全国大纲卷.今年广东省使用全国Ⅰ卷.本文有三个内容:一.简要对比广东卷和全国卷的差异,2.解读2016年历史高考考纲及分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