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化发展个案叙事

作者:董文斐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5年09期

  很多幼儿教育研究表明:“影响幼儿发展的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是幼儿更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无刻发挥着教育功能,特别是亲子之间不可替代的血缘、情感关系,以及家庭影响的先导性、持久性等特点,家庭在社会性方面的影响甚至超过幼儿园。”我园承担了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自主性体验活动中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研究》。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社会化教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合作互动的共同体。同时,根据我园地处城镇动迁地,家长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这一具体情况,教师在承担幼儿教育的同时还承担着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水平,以共同完成培养合格社会人的重任。

  当我们解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时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都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因此,认同每个幼儿的不同特质,在家园互动中实施有效的社会化教育策略,以促进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天天,男,六岁半,本地户口。母亲在政府机关工作,父亲在一所高校教书,可以说有这样文化层次的家长在班级中是不多见的。天天的母亲是家中的长女,他的父亲是上门女婿,天天随其母姓。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母亲整天很晚才回家,正常上下班的父亲对此极为不满但也无可奈何,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就是父亲不太愿意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平时天天由奶奶全权照顾。孩子秉承了父母较高的智商,获取了许多农村孩子所没有的新信息、新知识,上课时思维活跃,喜欢提问题敢于质疑,以致于全班孩子及家长都一致公认天天很聪明。

  毫无疑问,天资聪颖的天天的智力发展确实比一般的孩子好,但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话,天天的社会化发展却是不尽人意的。由于奶奶的包办代替,天天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天性聪明的他自有主见却不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每次活动或游戏都希望自己做领导者而不太愿意与人合作等等。虽然在平时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也做了积极的引导,但收效甚微,我想,天天的社会化发展是需要积极干预和引导的,特别是家庭教育方面更应该及时调整。

  利用休息日,我到天天家进行了家访。就天天的发展状况与他妈妈进行了坦诚布公的交流,同时阐明我的观点:良好的社会性品质是孩子今后发展的重要基础。他的母亲也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并表示尽最大的努力配合幼儿园对天天的相关方面进行干预和引导。

  在家:1.奶奶放手让天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加以适时的引导和鼓励。2.妈妈和爸爸进行了沟通和协商,保证尽可能利用休息时间带天天外出游玩,创设与其他人合作交流的机会,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在幼儿园:1.对天天在自理能力方面的努力和进步及时肯定与表扬,强化所获得的成功经验。2.创设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强化合作意识。3.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天天学会倾听,尝试学习接纳、比较,从而形成客观合理的观点。4.把天天在园的点滴进步和表现都如实反馈给家长,以达成共识。

  通过家园的共同努力,天天的社会性品质得到了飞速发展,家长为此也非常认同和感激。对于这类天资较聪明的幼儿来说,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是基础;有效的环境和适时的点拨是关键;而家园的合作与互动则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昊昊,男,六岁,本地户口,动迁安置性质。父母都是中专学历,外企蓝领工人。父母都知道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三岁时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由于工作原因,孩子家长平时很少照顾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孩子更多的是和奶奶一起过。体质较弱的昊昊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天生左撇子的他,家长却一味地要求他用右手吃饭和画画。在家长的极度保护和干预中长大的他,胆小且不自信。上课从不举手发言;画画、做手工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会”;游戏时又是个旁观者;小朋友之间有冲突时就只会用哭来代替……总言之,昊昊的社会化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根本的原因要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入手。

  为了更好地引导其家长及时调整教养方式,以促进孩子社会化发展,我邀请家长来园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在相互的沟通中,我们双方达成共识:把责任推到奶奶的身上并不能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最要紧的是调整奶奶的教养方式,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不管有多忙,家长必须抽空陪孩子一起游戏,尤其是要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不要在意孩子用哪只手做事,只要他动手就行;发现点滴进步就及时鼓励和表扬,树立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昊昊的奶奶一开始并没有马上认同我们的教育观点,在儿子、儿媳妇的多次说服下,她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来,虽说一开始孩子的动作很慢,而且还三天两头把鞋子穿反,把扣子扣错等。但看到孩子一天天地进步,并表现出乐意做这些事时,奶奶刚开始对立的情绪渐渐变成配合与支持。

  在幼儿园:我加大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并鼓励孩子左手右手随便用,以消除孩子的顾虑情绪。同时,只要发现他有一丝进步就在集体面前大力表扬,促使孩子形成初步的自我认同意识。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同伴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创设表现的机会与条件,让昊昊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与交往的快乐。

  在家:孩子的父母在努力做到尽量抽时间陪孩子的同时,积极配合老师鼓励和引导孩子,促进孩子树立自信心的同时,把老师所实施的一些教育策略进一步在家中进行落实,真正做到发展方向同步、发展目标同步、教育原则同步。

  一阶段下来,昊昊有了明显的转变,不仅自己的事情抢着干,妈妈烫伤后他还能给妈妈端水送药、嘘寒问暖,感动得他妈妈连连称赞:“昊昊懂事了,昊昊活泼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育方法一旦能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育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昊昊的成功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功,也是老师和家长在教育方法与策略上的共同成功。

  晓晓,女,六岁,本地户口,动迁安置性质。平时父母带得不多,多数时间由奶奶进行教养。第一次去家访,我就发现孩子极为内向,我去了半小时,她都没说一句话,而且她奶奶反复强调:“我们的孩子很内向的!同一个楼上的人她都不叫的!”上幼儿园后,孩子内向的个性显露无遗。上课时,她面无表情,下课、游戏时她一个人独自玩耍,没有朋友也没有伙伴。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很强,画画和手工在班中数一数二,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她专注于独自做事而忽略了和同伴的交往。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我和她妈妈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同时指出了孩子在与人交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我的指导下共同拟定了相应的策略。

  1.提醒孩子的奶奶不要强调其内向行为,语言的提示就是强化了孩子这一负面行为。2.父母的职责就是创设一切条件让孩子与人交往,从与熟人的成功交往开始,并渐渐转向与新朋友交往。3.教师的职责就是利用班集体优势,引导其他幼儿主动向晓晓靠近,让晓晓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交往的乐趣。4.扩大晓晓的优势影响力,把晓晓的美术、手工作品在全班展览,通过老师的展示与表扬引发全班幼儿对晓晓的认可,提升其自信心。

  渐渐地,晓晓向我们大家敞开了心扉,上课时积极举手发言,游戏时和同伴快乐地交谈。连她妈妈也说:“现在的晓晓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都希望有朋友到家里来作客,还能主动与客人问好说再见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他们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也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从这三个成功的教育案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幼儿园教师必须和家长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努力在尊重、平等、理解、协商的原则下真诚合作。同时在发展方向上同步,在发展目标上同步,在教育原则上同步,在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共同承担起培养合格的社会人的重任,这样的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作者介绍:董文斐,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中心幼儿园

作者:董文斐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5年09期

  很多幼儿教育研究表明:“影响幼儿发展的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是幼儿更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无刻发挥着教育功能,特别是亲子之间不可替代的血缘、情感关系,以及家庭影响的先导性、持久性等特点,家庭在社会性方面的影响甚至超过幼儿园。”我园承担了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自主性体验活动中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研究》。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社会化教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合作互动的共同体。同时,根据我园地处城镇动迁地,家长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这一具体情况,教师在承担幼儿教育的同时还承担着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水平,以共同完成培养合格社会人的重任。

  当我们解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时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都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因此,认同每个幼儿的不同特质,在家园互动中实施有效的社会化教育策略,以促进每个幼儿的不同发展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天天,男,六岁半,本地户口。母亲在政府机关工作,父亲在一所高校教书,可以说有这样文化层次的家长在班级中是不多见的。天天的母亲是家中的长女,他的父亲是上门女婿,天天随其母姓。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母亲整天很晚才回家,正常上下班的父亲对此极为不满但也无可奈何,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就是父亲不太愿意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平时天天由奶奶全权照顾。孩子秉承了父母较高的智商,获取了许多农村孩子所没有的新信息、新知识,上课时思维活跃,喜欢提问题敢于质疑,以致于全班孩子及家长都一致公认天天很聪明。

  毫无疑问,天资聪颖的天天的智力发展确实比一般的孩子好,但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话,天天的社会化发展却是不尽人意的。由于奶奶的包办代替,天天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天性聪明的他自有主见却不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每次活动或游戏都希望自己做领导者而不太愿意与人合作等等。虽然在平时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也做了积极的引导,但收效甚微,我想,天天的社会化发展是需要积极干预和引导的,特别是家庭教育方面更应该及时调整。

  利用休息日,我到天天家进行了家访。就天天的发展状况与他妈妈进行了坦诚布公的交流,同时阐明我的观点:良好的社会性品质是孩子今后发展的重要基础。他的母亲也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并表示尽最大的努力配合幼儿园对天天的相关方面进行干预和引导。

  在家:1.奶奶放手让天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加以适时的引导和鼓励。2.妈妈和爸爸进行了沟通和协商,保证尽可能利用休息时间带天天外出游玩,创设与其他人合作交流的机会,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在幼儿园:1.对天天在自理能力方面的努力和进步及时肯定与表扬,强化所获得的成功经验。2.创设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强化合作意识。3.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天天学会倾听,尝试学习接纳、比较,从而形成客观合理的观点。4.把天天在园的点滴进步和表现都如实反馈给家长,以达成共识。

  通过家园的共同努力,天天的社会性品质得到了飞速发展,家长为此也非常认同和感激。对于这类天资较聪明的幼儿来说,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是基础;有效的环境和适时的点拨是关键;而家园的合作与互动则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昊昊,男,六岁,本地户口,动迁安置性质。父母都是中专学历,外企蓝领工人。父母都知道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三岁时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由于工作原因,孩子家长平时很少照顾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孩子更多的是和奶奶一起过。体质较弱的昊昊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天生左撇子的他,家长却一味地要求他用右手吃饭和画画。在家长的极度保护和干预中长大的他,胆小且不自信。上课从不举手发言;画画、做手工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会”;游戏时又是个旁观者;小朋友之间有冲突时就只会用哭来代替……总言之,昊昊的社会化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根本的原因要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入手。

  为了更好地引导其家长及时调整教养方式,以促进孩子社会化发展,我邀请家长来园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在相互的沟通中,我们双方达成共识:把责任推到奶奶的身上并不能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最要紧的是调整奶奶的教养方式,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不管有多忙,家长必须抽空陪孩子一起游戏,尤其是要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不要在意孩子用哪只手做事,只要他动手就行;发现点滴进步就及时鼓励和表扬,树立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昊昊的奶奶一开始并没有马上认同我们的教育观点,在儿子、儿媳妇的多次说服下,她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来,虽说一开始孩子的动作很慢,而且还三天两头把鞋子穿反,把扣子扣错等。但看到孩子一天天地进步,并表现出乐意做这些事时,奶奶刚开始对立的情绪渐渐变成配合与支持。

  在幼儿园:我加大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并鼓励孩子左手右手随便用,以消除孩子的顾虑情绪。同时,只要发现他有一丝进步就在集体面前大力表扬,促使孩子形成初步的自我认同意识。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同伴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创设表现的机会与条件,让昊昊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与交往的快乐。

  在家:孩子的父母在努力做到尽量抽时间陪孩子的同时,积极配合老师鼓励和引导孩子,促进孩子树立自信心的同时,把老师所实施的一些教育策略进一步在家中进行落实,真正做到发展方向同步、发展目标同步、教育原则同步。

  一阶段下来,昊昊有了明显的转变,不仅自己的事情抢着干,妈妈烫伤后他还能给妈妈端水送药、嘘寒问暖,感动得他妈妈连连称赞:“昊昊懂事了,昊昊活泼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育方法一旦能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育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昊昊的成功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功,也是老师和家长在教育方法与策略上的共同成功。

  晓晓,女,六岁,本地户口,动迁安置性质。平时父母带得不多,多数时间由奶奶进行教养。第一次去家访,我就发现孩子极为内向,我去了半小时,她都没说一句话,而且她奶奶反复强调:“我们的孩子很内向的!同一个楼上的人她都不叫的!”上幼儿园后,孩子内向的个性显露无遗。上课时,她面无表情,下课、游戏时她一个人独自玩耍,没有朋友也没有伙伴。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很强,画画和手工在班中数一数二,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她专注于独自做事而忽略了和同伴的交往。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我和她妈妈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同时指出了孩子在与人交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我的指导下共同拟定了相应的策略。

  1.提醒孩子的奶奶不要强调其内向行为,语言的提示就是强化了孩子这一负面行为。2.父母的职责就是创设一切条件让孩子与人交往,从与熟人的成功交往开始,并渐渐转向与新朋友交往。3.教师的职责就是利用班集体优势,引导其他幼儿主动向晓晓靠近,让晓晓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交往的乐趣。4.扩大晓晓的优势影响力,把晓晓的美术、手工作品在全班展览,通过老师的展示与表扬引发全班幼儿对晓晓的认可,提升其自信心。

  渐渐地,晓晓向我们大家敞开了心扉,上课时积极举手发言,游戏时和同伴快乐地交谈。连她妈妈也说:“现在的晓晓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都希望有朋友到家里来作客,还能主动与客人问好说再见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他们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也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从这三个成功的教育案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幼儿园教师必须和家长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努力在尊重、平等、理解、协商的原则下真诚合作。同时在发展方向上同步,在发展目标上同步,在教育原则上同步,在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共同承担起培养合格的社会人的重任,这样的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作者介绍:董文斐,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中心幼儿园


相关内容

  •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陈琳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陈 琳 13 春 学 号: 学习中心: [1**********]7 杭 州 ----------------------------- 第一次: 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 直接目的是为 ...

  • 幼儿园新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个案研究
  • 作者:侯素雯 上海托幼 2009年10期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呈现阶段性的特征,即在不同的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很多学者从研究教师的发展过程入手,先后提出了不同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依据. 对于幼儿园新教师而言,虽然他们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普 ...

  • [观察儿童]读后感
  • <观察儿童>读后感 通过认真的通读<观察儿童>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后让我受益匪浅,深有感悟,结合实际工作,使我更深刻的理解到,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本的书,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每个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对全班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总体情况, ...

  • 关于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
  • 关于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调研报告 [摘要]:1.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把"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有自信 心" 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 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内在情感,是幼儿积极向上发展的内在动力 ...

  • 科学方法与论文写作判断
  • 判断题 构成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有:物质载体本身.载体所载内容和载体内容的记录方式或手段. A.(是) B.(否) 答案:A 扎根理论是一种以质性研究为手段的定性分析方法. A.(是) B.(否) 答案:A 一次测量提多少个问题虽无严格限制,但一般提3-6个问题者为多 A.(是) B.(否) 答案:B ...

  • 社会工作理论
  • 浅谈叙事治疗模式的形成及其运用 0990101089 刘海桃 社会工作一班 摘要:叙事治疗是一种后现代的方法,一经提出在家庭治疗.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本文在简要介绍该模式的基本概念.兴起与发展及理论脉络之后,主要介绍了叙事治疗在青少年社会 ...

  •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作业
  •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作业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作业要求:题目可打印,答案要求手写,考试时交作业. 一.简答题 1. 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任务. 答:教育研究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育领域内存在或出现的理论问题.现实问题,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 论教育"叙事研究"
  • 作者:刘良华 现代教育论丛 2002年12期 人总是在听故事中长大,人长大后又给自己的小孩讲故事:就人类整体而言,"叙事"是人类早期的话语形式,"叙事"尤其是诗歌叙事.寓言叙事成为理解世界和谈论世界的优先采用的方式.人类历史上广泛使用的神话.史诗.民间故事.叙 ...

  •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1]张剑锋. 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田朋朋.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姚治松.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