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与大师们

《毕加索与大师们》画展是今年艺术界的一件大事,该展览在三个博物馆同时展出,介绍毕加索和他周围的大师们,它不仅仅是一次历史性展览,更是一次“展览奇迹”: 这是巴黎毕加索博物馆馆长安娜•巴尔达沙莉(Anne Baldassari)找到的最恰当的词汇用来形容此次令人赞叹的展览。 举办这样的展览是她多年的梦想,她为此准备了三年,展出了210多幅毕加索的杰作和启发他毕生灵感的画家们的作品,其中有:埃尔•格列柯(El Greco)、戈雅(Goya)、委拉斯开兹(Vélasquez)、伦勃朗 (Rembrandt)、 克拉纳什(Cranach)、 普桑(Poussin)、 安格尔(Ingres)、 提香(Titien)、 库尔贝(Courbet)、 德拉克洛瓦(Delacroix)、 塞尚(Cézanne)、高更( Gauguin)、 雷诺阿(Renoir) 和马奈(Manet)。

这些作家们的作品都在巴黎大王宫内集中展出至2009年2月2日,而在卢浮宫展出的则是毕加索依据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尔的女人》创作的变异风格画作,在奥塞博物馆展出的 是从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获得灵感的变异风格作品。

玛格丽特公主(L’infante Marie Marguerite )

巴勃罗•毕加索创作于1957年9月14日

油画 100 x 81 cm - 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收藏

堪称奇迹的是策展者成功地将来自世界六十来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杰作云集于此次展览,其中有一百来件作品从来没有离开过收藏它们的展馆,戈雅非常知名的画作《裸体的玛雅》(Maja desnuda)自1930年起就没有离开过马德里的普拉多(Prado)博物馆,此次能在大王宫展出是以奥塞博物馆收藏的马奈的画作《奥林匹亚》(Olympia)越过塞纳河,在大王宫与其同时展出为条件的: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看见过这两幅作品在一起展出,毕加索也不例外。此次在巴黎令人不可思议的“裸体画”展厅中,它们同提香的《沉醉在爱与音乐中的维纳斯》(Vénus se divertissant avec l’amour et la musique),这幅作品从来没有走出过普拉多博物馆的大门,和专程从纽约博物馆赶来的伦勃朗的《泉水之女》(Femme à la source)、安格尔的灰色浮雕《宫女》(Odalisque en grisaille)一起与毕加索的七幅《躺着的裸体女人》和一幅《伸着胳膊的裸体女人》并列展出。毕加索在他的朋友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954年去世时曾说过“马蒂斯将自己的《土耳其宫女》留给了我做遗产”,这一主题在他创作的出自卢浮宫德拉克洛瓦笔下的《阿尔及尔的女人》(Les Femmes d’Alger)的系列油画时被毕加索变异、并“东方化”之后又重现了。

巴勃罗•毕加索于1881年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的马拉加出生,在拉科鲁尼亚和巴塞罗那度过了童年和少年,他在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作画,后来以传统方式学习学院派美术。但是很快,他深爱的父亲,画家何塞•鲁伊兹-布拉斯科(José Ruiz- Blasco)就惊叹于儿子有如此出色的绘画天才,传说他将自己的颜料和画笔交给了儿子,他自己则放弃了绘画,将毕加索带到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正是在那里,毕加索发现了戈雅、委拉斯开兹、苏巴郎(Zurbaran)等西班牙绘画风格的大师们的作品,并从此与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埃尔•格列柯的渊源也一样,自1899年起,毕加索开始与格列柯进行艺术对话,在他整个艺术生涯中,这样的对话始终存在,其风格逐渐向格列柯靠拢并与之同化,他的一幅作品《我,埃尔•格列柯》(Yo, El Greco)就是最好的说明。因为毕加索的整个艺术生涯是与西班牙难解难分的,卢浮宫现代艺术馆主管、此次展览期间安娜•巴尔达沙莉的合作策展人、玛丽-劳尔•贝尔纳达克(Marie-Laure Bernadac)称之为毕加索“绘画与精神上的西班牙主义”。

大王宫的画展按主题和年代布展,在每个展厅都能显示各位大师对毕加索的影响,以构成毕加索艺术殿堂的大师肖像和自画像为序幕:普桑( Poussin)、伦勃朗、戈雅、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塞尚、高更,还有毕加索的自画像,其中有《我,毕加索》,(19岁那年以此宣布继承他母亲玛丽亚•毕加索•洛佩兹的姓)和另一幅自画像《黄金世纪》(Siècle d’Or),这幅画仿效委拉斯开兹的手法,以贵族形象示人,头上带着假发。参观者在每一个展厅都会有许多发现,有时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安娜•巴尔达沙莉重申说,在颜色运用方面(《靛蓝与黑色绘画》),马奈的紫色和蓝色运用曾在1881年的艺术沙龙上首次引起轰动。在巴尔达沙莉看来,毕加索运用蓝色是“找到一种有象征意义色彩的理论特质,并且,他的蓝色时期使他拥有了表明自己所属阵营的手法,那就是马奈、雷诺阿、塞尚和梵高(Van Gogh)的阵营”。

而黑色绘画,如摹仿他所崇敬的人格列柯而创作的毕加索面容,在他的《卓越脑袋》组画中时常出现,毕加索不仅借鉴了格列柯的色彩,还借鉴了戈雅和委拉斯开兹的,黑色底板衬托下的浅色领饰显得格外突出。

毕加索的一生都在画静物,这是他所钟爱的绘画,俨然是苏巴郎、梅伦德斯(Melendez)纯朴的西班牙静物画的继承人,但他“想画活的事物”,“喜欢将这些活的东西完整地保留下来”。他欣赏塞尚,曾这样说过:“当人们看见塞尚的苹果时,能不可思议地感觉到这个圆形物之外空间的重量”。毕加索的一些静物画,简单线条和几何形状的,是立体主义风格的初期作品。其他作品再现了西班牙战争的恐怖,令人恐慌,如他戏剧性的《羊头骨》静物画是对温和得多的戈雅的《羊头与羊排》的回应。

在女性肖像展厅,库尔贝(Courbet)的《塞纳河边的少女》与毕加索根据此画创作的变异画作面对面展览,安娜•巴尔达沙莉强调说,毕加索表明自己是“二十世纪肖像画家中最不守常规的人”,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漂泊的画家,总在非理性地追寻某种绘画表现形式,终其一生永无止境”。

在画展中,人们可以欣赏到毕加索根据委拉斯盖兹的《宫廷仕女图》创作的一组精妙的系列变异风格画。委拉斯盖兹“令人赞叹的完美成功”画作曾在很长时期内萦绕在毕加索的心头,这些作品是毕加索于1957年8月至12月间在戛纳完成临摹变异的,共44幅,赠给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宫廷仕女图》此次没有离开普拉多博物馆,而毕加索的七幅杰作,尤其是他所钟爱的《马格丽特公主》(L’infante Marie Marguerite )长途跋涉来到巴黎展出。从普拉多博物馆来巴黎同时展出的还有毕加索的其它变异风格作品:四幅灵感来自大卫(David)的《劫持萨宾女人》(l’Enlèvement des Sabines)以及普桑的《屠杀无辜》(Massacre des Innocents)的变异风格画作。毕加索创作的变异画作因其所处的年代不同而有差异,在《格尔尼卡》(Guernica)中,他以郐子手和受难者的实景描述了1937年的战争。

此次画展的两位策展人认为,面对大师们,在毕加索的不朽作品中人们看到了一个 “同类相残的毕加索”形象,他的艺术实践是“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绘画同类相食主义”,他将大师们的作品进行“解构-重构”,他的解构是为了更好地重构。他不抄袭,不摹仿,他颠覆并重构古老的艺术,他于1935年承认“正在打碎自己所热爱的一切”,1963年宣称“绘画比我更有力量,它驱使我按它的意愿行事”。 毕加索自1900年来到巴黎,在长期频繁出入的卢浮宫德拉克洛瓦展馆见到《阿尔及尔的女人》半个世纪之后,他有运气去阿尔及尔拜访了穆斯林的家庭,阿拉伯妇女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954年12月13日至1955年2月14日间,毕加索创作了15幅灵感来自《阿尔及尔的女人》的精美系列变奏画,事先还画了大量的素描。当时马蒂斯刚去世,给毕加索留下了“他的《土耳其宫女》”,令人惊异的是毕加索刚结识的新女友、后于1961年以80高龄迎娶的新娘,也是他最后二十年的艺术参谋杰奎琳(Jacqueline)非常像画中拿着水烟筒坐着的侧身女人。杰奎琳的形象闪现在他据此创作的多幅充满欢乐情欲的变异风格画中,那些女性的形态有时以洋溢着绚丽色彩的性感曲线呈现(用色彩向他崇敬的马蒂斯表达敬意),有时却相反,以灰色的多棱角和几何状呈现。毕加索完全颠倒了原画的布局,他的变异画中人物仰卧在地,两腿伸向空中,坐着的女人被画成躺着的裸女,因为他喜爱躺着的裸女。《穿着土耳其服饰的杰奎琳》

肖像和《戴着土耳其帽子的裸女》不属于变异风格画,但是它们的光芒使在卢浮宫展出的毕加索同一主题的七幅油画和13

幅习作更有意义。

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1863年的落选作品沙龙(Salon des Refusés)上一出现就遭到了全体舆论界和公众的强烈批评,人们被树林中一个裸女坐在两个衣冠楚楚的男人中间的画面所激怒。但是这幅画很快就作为现代绘画的开山之作而获得承认。在很长的时期内,作为毕加索的一位“大师”和崇拜偶像、与西班牙画风极为接近的画家,马奈的这幅画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他曾于1932年这样写道:“当我看见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时真有相见恨晚的痛苦感觉”。1959年,毕加索移居法国南方的沃维纳格城堡(Vauvenargues),当他决定“投身于绿色”时那种“痛苦感觉”才获得了解脱。他快乐地被《草地上的午餐》占据了整个心身,他据此画创作了其艺术生涯中最长的变异风格画作系列,共26幅油画,140多幅素描和不计其数的版画、草图、陶瓷甚至雕刻。毕加索依据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创作的26幅变异风格系列画中有14幅在此次奥塞博物馆举办的主题画展上集中展出,另外还有同一主题的素描,雕刻、草图,些作品来自斯德哥尔摩现代艺术博物馆。

《毕加索与大师们》画展是今年艺术界的一件大事,该展览在三个博物馆同时展出,介绍毕加索和他周围的大师们,它不仅仅是一次历史性展览,更是一次“展览奇迹”: 这是巴黎毕加索博物馆馆长安娜•巴尔达沙莉(Anne Baldassari)找到的最恰当的词汇用来形容此次令人赞叹的展览。 举办这样的展览是她多年的梦想,她为此准备了三年,展出了210多幅毕加索的杰作和启发他毕生灵感的画家们的作品,其中有:埃尔•格列柯(El Greco)、戈雅(Goya)、委拉斯开兹(Vélasquez)、伦勃朗 (Rembrandt)、 克拉纳什(Cranach)、 普桑(Poussin)、 安格尔(Ingres)、 提香(Titien)、 库尔贝(Courbet)、 德拉克洛瓦(Delacroix)、 塞尚(Cézanne)、高更( Gauguin)、 雷诺阿(Renoir) 和马奈(Manet)。

这些作家们的作品都在巴黎大王宫内集中展出至2009年2月2日,而在卢浮宫展出的则是毕加索依据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尔的女人》创作的变异风格画作,在奥塞博物馆展出的 是从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获得灵感的变异风格作品。

玛格丽特公主(L’infante Marie Marguerite )

巴勃罗•毕加索创作于1957年9月14日

油画 100 x 81 cm - 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收藏

堪称奇迹的是策展者成功地将来自世界六十来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杰作云集于此次展览,其中有一百来件作品从来没有离开过收藏它们的展馆,戈雅非常知名的画作《裸体的玛雅》(Maja desnuda)自1930年起就没有离开过马德里的普拉多(Prado)博物馆,此次能在大王宫展出是以奥塞博物馆收藏的马奈的画作《奥林匹亚》(Olympia)越过塞纳河,在大王宫与其同时展出为条件的: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看见过这两幅作品在一起展出,毕加索也不例外。此次在巴黎令人不可思议的“裸体画”展厅中,它们同提香的《沉醉在爱与音乐中的维纳斯》(Vénus se divertissant avec l’amour et la musique),这幅作品从来没有走出过普拉多博物馆的大门,和专程从纽约博物馆赶来的伦勃朗的《泉水之女》(Femme à la source)、安格尔的灰色浮雕《宫女》(Odalisque en grisaille)一起与毕加索的七幅《躺着的裸体女人》和一幅《伸着胳膊的裸体女人》并列展出。毕加索在他的朋友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954年去世时曾说过“马蒂斯将自己的《土耳其宫女》留给了我做遗产”,这一主题在他创作的出自卢浮宫德拉克洛瓦笔下的《阿尔及尔的女人》(Les Femmes d’Alger)的系列油画时被毕加索变异、并“东方化”之后又重现了。

巴勃罗•毕加索于1881年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的马拉加出生,在拉科鲁尼亚和巴塞罗那度过了童年和少年,他在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作画,后来以传统方式学习学院派美术。但是很快,他深爱的父亲,画家何塞•鲁伊兹-布拉斯科(José Ruiz- Blasco)就惊叹于儿子有如此出色的绘画天才,传说他将自己的颜料和画笔交给了儿子,他自己则放弃了绘画,将毕加索带到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正是在那里,毕加索发现了戈雅、委拉斯开兹、苏巴郎(Zurbaran)等西班牙绘画风格的大师们的作品,并从此与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埃尔•格列柯的渊源也一样,自1899年起,毕加索开始与格列柯进行艺术对话,在他整个艺术生涯中,这样的对话始终存在,其风格逐渐向格列柯靠拢并与之同化,他的一幅作品《我,埃尔•格列柯》(Yo, El Greco)就是最好的说明。因为毕加索的整个艺术生涯是与西班牙难解难分的,卢浮宫现代艺术馆主管、此次展览期间安娜•巴尔达沙莉的合作策展人、玛丽-劳尔•贝尔纳达克(Marie-Laure Bernadac)称之为毕加索“绘画与精神上的西班牙主义”。

大王宫的画展按主题和年代布展,在每个展厅都能显示各位大师对毕加索的影响,以构成毕加索艺术殿堂的大师肖像和自画像为序幕:普桑( Poussin)、伦勃朗、戈雅、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塞尚、高更,还有毕加索的自画像,其中有《我,毕加索》,(19岁那年以此宣布继承他母亲玛丽亚•毕加索•洛佩兹的姓)和另一幅自画像《黄金世纪》(Siècle d’Or),这幅画仿效委拉斯开兹的手法,以贵族形象示人,头上带着假发。参观者在每一个展厅都会有许多发现,有时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安娜•巴尔达沙莉重申说,在颜色运用方面(《靛蓝与黑色绘画》),马奈的紫色和蓝色运用曾在1881年的艺术沙龙上首次引起轰动。在巴尔达沙莉看来,毕加索运用蓝色是“找到一种有象征意义色彩的理论特质,并且,他的蓝色时期使他拥有了表明自己所属阵营的手法,那就是马奈、雷诺阿、塞尚和梵高(Van Gogh)的阵营”。

而黑色绘画,如摹仿他所崇敬的人格列柯而创作的毕加索面容,在他的《卓越脑袋》组画中时常出现,毕加索不仅借鉴了格列柯的色彩,还借鉴了戈雅和委拉斯开兹的,黑色底板衬托下的浅色领饰显得格外突出。

毕加索的一生都在画静物,这是他所钟爱的绘画,俨然是苏巴郎、梅伦德斯(Melendez)纯朴的西班牙静物画的继承人,但他“想画活的事物”,“喜欢将这些活的东西完整地保留下来”。他欣赏塞尚,曾这样说过:“当人们看见塞尚的苹果时,能不可思议地感觉到这个圆形物之外空间的重量”。毕加索的一些静物画,简单线条和几何形状的,是立体主义风格的初期作品。其他作品再现了西班牙战争的恐怖,令人恐慌,如他戏剧性的《羊头骨》静物画是对温和得多的戈雅的《羊头与羊排》的回应。

在女性肖像展厅,库尔贝(Courbet)的《塞纳河边的少女》与毕加索根据此画创作的变异画作面对面展览,安娜•巴尔达沙莉强调说,毕加索表明自己是“二十世纪肖像画家中最不守常规的人”,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漂泊的画家,总在非理性地追寻某种绘画表现形式,终其一生永无止境”。

在画展中,人们可以欣赏到毕加索根据委拉斯盖兹的《宫廷仕女图》创作的一组精妙的系列变异风格画。委拉斯盖兹“令人赞叹的完美成功”画作曾在很长时期内萦绕在毕加索的心头,这些作品是毕加索于1957年8月至12月间在戛纳完成临摹变异的,共44幅,赠给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宫廷仕女图》此次没有离开普拉多博物馆,而毕加索的七幅杰作,尤其是他所钟爱的《马格丽特公主》(L’infante Marie Marguerite )长途跋涉来到巴黎展出。从普拉多博物馆来巴黎同时展出的还有毕加索的其它变异风格作品:四幅灵感来自大卫(David)的《劫持萨宾女人》(l’Enlèvement des Sabines)以及普桑的《屠杀无辜》(Massacre des Innocents)的变异风格画作。毕加索创作的变异画作因其所处的年代不同而有差异,在《格尔尼卡》(Guernica)中,他以郐子手和受难者的实景描述了1937年的战争。

此次画展的两位策展人认为,面对大师们,在毕加索的不朽作品中人们看到了一个 “同类相残的毕加索”形象,他的艺术实践是“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绘画同类相食主义”,他将大师们的作品进行“解构-重构”,他的解构是为了更好地重构。他不抄袭,不摹仿,他颠覆并重构古老的艺术,他于1935年承认“正在打碎自己所热爱的一切”,1963年宣称“绘画比我更有力量,它驱使我按它的意愿行事”。 毕加索自1900年来到巴黎,在长期频繁出入的卢浮宫德拉克洛瓦展馆见到《阿尔及尔的女人》半个世纪之后,他有运气去阿尔及尔拜访了穆斯林的家庭,阿拉伯妇女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954年12月13日至1955年2月14日间,毕加索创作了15幅灵感来自《阿尔及尔的女人》的精美系列变奏画,事先还画了大量的素描。当时马蒂斯刚去世,给毕加索留下了“他的《土耳其宫女》”,令人惊异的是毕加索刚结识的新女友、后于1961年以80高龄迎娶的新娘,也是他最后二十年的艺术参谋杰奎琳(Jacqueline)非常像画中拿着水烟筒坐着的侧身女人。杰奎琳的形象闪现在他据此创作的多幅充满欢乐情欲的变异风格画中,那些女性的形态有时以洋溢着绚丽色彩的性感曲线呈现(用色彩向他崇敬的马蒂斯表达敬意),有时却相反,以灰色的多棱角和几何状呈现。毕加索完全颠倒了原画的布局,他的变异画中人物仰卧在地,两腿伸向空中,坐着的女人被画成躺着的裸女,因为他喜爱躺着的裸女。《穿着土耳其服饰的杰奎琳》

肖像和《戴着土耳其帽子的裸女》不属于变异风格画,但是它们的光芒使在卢浮宫展出的毕加索同一主题的七幅油画和13

幅习作更有意义。

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1863年的落选作品沙龙(Salon des Refusés)上一出现就遭到了全体舆论界和公众的强烈批评,人们被树林中一个裸女坐在两个衣冠楚楚的男人中间的画面所激怒。但是这幅画很快就作为现代绘画的开山之作而获得承认。在很长的时期内,作为毕加索的一位“大师”和崇拜偶像、与西班牙画风极为接近的画家,马奈的这幅画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他曾于1932年这样写道:“当我看见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时真有相见恨晚的痛苦感觉”。1959年,毕加索移居法国南方的沃维纳格城堡(Vauvenargues),当他决定“投身于绿色”时那种“痛苦感觉”才获得了解脱。他快乐地被《草地上的午餐》占据了整个心身,他据此画创作了其艺术生涯中最长的变异风格画作系列,共26幅油画,140多幅素描和不计其数的版画、草图、陶瓷甚至雕刻。毕加索依据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创作的26幅变异风格系列画中有14幅在此次奥塞博物馆举办的主题画展上集中展出,另外还有同一主题的素描,雕刻、草图,些作品来自斯德哥尔摩现代艺术博物馆。


相关内容

  • 西方艺术大师的风范
  • [内容摘要]西方油画作品给我们的整体感受是富有开拓精神.画家以极度个性的创意来表现他们的艺术思想.这是西方油画大师的风范,也是众多艺术家激发艺术创造力的关键点. [关键词]艺术大师 风范 创新 探究艺术 一.艺术思维模式转变的重要性 常有朋友戏语"艺术大师"之词,但一个从事艺术的 ...

  • 大师也商人 毕加索"艺术与钱包成正比例"
  • 毕加索,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名字,更是一个弥漫商业气息的符号,像滚雪球一般积聚着无限的财富. 毕加索的画展依然在世界各地进行着,将于11月17日在杭州举行的毕加索版画原作展,265幅版画原作保值就超过一亿美元.不仅如此,汽车.生活用品.电子产品--都被冠以了"毕加索"的光环. 没有 ...

  • 世界著名珠宝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
  • 世界著名珠宝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 日期:2013/01/23 来源:珠宝之家编辑:小萱 文章TAG: 珠宝设计师 珠宝品牌 卡地亚 迪奥 设计师的创意是一件珠宝的灵魂,而且大多的珠宝作品都带有极 强的个性特征,卡地亚和蒂芙尼的珠宝你能一眼分辨出来,这都是源于设计师的缘故.下边我们对几个珠宝品牌的设计师 ...

  • 传统和非传统--毕加索雕塑[西方大师推介]
  • Picasso Sculpture / 毕加索雕塑 ( 25 October 1881 – 8 April 1973) 保罗·毕加索是个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陶艺师,舞台设计时,诗人,剧作家,他把成年以后的大部分时光都献给了法国. 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全身心的投入到雕塑中,运用了传统和非传 ...

  • 品味现代中国画大师之成功之道
  • 品味现代中国画大师之成功之道 (上) 作者:朱浩云 摘要:导语:古往今来,人们对绘画大师的成功历来有各种理解和感悟,有人认为靠天赋,有人认为靠勤奋,有人认为靠悟性,有人认为靠功力和学养--,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下,从事绘画艺术的画家多如牛毛,难以计数,其中梦想成为大师也大有人在,可是,一个时 ...

  • 马蒂斯.贾科梅蒂.巴尔蒂斯蒂斯等"现代大师绘画展"亮相北京
  • ▲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现代大师绘画展 艺术家:皮埃尔·博纳尔.巴尔蒂斯.阿尔贝托·贾科梅蒂.胡安·格里斯和亨利·马蒂斯 展览时间:2016年3月12日至4月25日 展览地点:Hadrien de Montferrand 画廊 |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七星东街(AT CAFé隔 ...

  • 网上搜到的一个评论 (一只名叫痛苦的狗 影评)
  • Perro llamado Dolor, Un的评论 让自己更有助于理解吧 为一部动画做评论可能是比一部电影更难的事,因为动画往往能表现出比电影更复杂更多样化的世界,同时也展现出创作者私人的风格和创作理念.尤其是艺术动画,往往比那些普通大众化的动画片要深刻得多,当然也需要观者花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 ...

  • 关于画家的电影
  • 关于画家的电影 .安德烈·卢布耶夫(前苏联 塔可夫斯基 1969年) 15世纪俄罗斯著名的圣像画家卢布耶夫漂泊浪荡的一生 2.万世千秋(美国 卡罗尔·里德 1965年) 米开朗基罗西斯廷大教堂天顶画的创作 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2003年 英国 皮特-韦伯) 大师维梅尔的一幅名作,演绎为一场感人至深 ...

  • 毕加索和他的格尔尼卡
  • 课程序号: 外国美术作品欣赏课程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毕加索和他的格尔尼卡 学 院: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班 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091班 任课教师: 钟朝芳 姓 名: 陈理清 学 号: 09836101 短 号: 660709 成 绩: 目录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