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将对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相关作用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的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心理护理;儿科治疗;常规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97-01

  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机体功能改变的早期信息就是心理状态的改变。许多患儿的身体疾病均是伴随着心理变化的,他们通常会表现为不安、好哭、情绪烦躁等。随着医学知识以及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心理护理在所有护理工作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对我院12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93例男孩,27例女孩,所有患儿的年龄为4-16岁,平均年龄为11岁。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心理护理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2.1 语言护理 根据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特点,通过使用语言技巧来满足其心理需求,一般情况下,患儿在入院进行治疗时,从熟悉、温馨的环境中突然转移到陌生的环境中,其行为以及生活环境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大多数患儿在家时娇生惯养,这就使其形成了自私、霸道、任性等不良习惯,再加上生病后家长对其百般迁就依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儿的任性程度。在对此类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迁就患儿,做好相应的说服工作。患儿在接收治疗前,护理人员一定要努力用相应的语言技巧来对患儿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进行缓解,让患儿在情感以及心理方面均能接收、信任护理人员。以此来让患儿用积极地心态来面对治疗,增加其治疗的信心与勇气,以此来起到较好的心理传导作用。

  1.2.2 心理护理 在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良好的语言修养,还必须对患儿的心理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此来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患儿在入院之初,由于其对医院的环境较为陌生,再加上受到疾病的折磨,因此,患儿通常会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因此,患儿在入院后,护理人员一定要经量为患儿创造一个整洁、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由于患儿的年龄层次不同,因此,他们对于各类事务的认知程度也大不相同,因此,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他们的反应进行观察来对其病情进行观察,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对患儿进行科学有效地护理。

  1.2.3 健康教育 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告知患儿及其家属相应的卫生以及健康知识,以此来让患儿及其家属对该病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做不仅可以消除患儿及其家属的顾虑,而且还可以使他们主动的接受治疗以及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治愈: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好转: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③无效: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基本没变,甚至出现了病情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X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P  2 结 果(见表1)

  3 小 结

  由于儿科的专业特点较为明显,其医疗服务的对象也较为特殊,因此,在对患儿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时,一定要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儿科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护理在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他们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此可见,在对儿科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患儿的疾病引起高度重视,而且还必须对患儿的心理活动变化进行实时观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综上所述,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增加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付建秋,陈晓旋.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4):210-211.

  [2] 张瑞红.儿科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3):467-468.

  [3] 杜卓.心理护理在儿科应用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8):177.

  [4] 周青.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和护理中的作用[A].2011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634-635.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将对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相关作用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的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心理护理;儿科治疗;常规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97-01

  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机体功能改变的早期信息就是心理状态的改变。许多患儿的身体疾病均是伴随着心理变化的,他们通常会表现为不安、好哭、情绪烦躁等。随着医学知识以及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心理护理在所有护理工作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对我院12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93例男孩,27例女孩,所有患儿的年龄为4-16岁,平均年龄为11岁。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心理护理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2.1 语言护理 根据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特点,通过使用语言技巧来满足其心理需求,一般情况下,患儿在入院进行治疗时,从熟悉、温馨的环境中突然转移到陌生的环境中,其行为以及生活环境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大多数患儿在家时娇生惯养,这就使其形成了自私、霸道、任性等不良习惯,再加上生病后家长对其百般迁就依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儿的任性程度。在对此类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迁就患儿,做好相应的说服工作。患儿在接收治疗前,护理人员一定要努力用相应的语言技巧来对患儿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进行缓解,让患儿在情感以及心理方面均能接收、信任护理人员。以此来让患儿用积极地心态来面对治疗,增加其治疗的信心与勇气,以此来起到较好的心理传导作用。

  1.2.2 心理护理 在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良好的语言修养,还必须对患儿的心理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此来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患儿在入院之初,由于其对医院的环境较为陌生,再加上受到疾病的折磨,因此,患儿通常会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因此,患儿在入院后,护理人员一定要经量为患儿创造一个整洁、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由于患儿的年龄层次不同,因此,他们对于各类事务的认知程度也大不相同,因此,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他们的反应进行观察来对其病情进行观察,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对患儿进行科学有效地护理。

  1.2.3 健康教育 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告知患儿及其家属相应的卫生以及健康知识,以此来让患儿及其家属对该病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做不仅可以消除患儿及其家属的顾虑,而且还可以使他们主动的接受治疗以及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治愈: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好转: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③无效: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基本没变,甚至出现了病情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X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P  2 结 果(见表1)

  3 小 结

  由于儿科的专业特点较为明显,其医疗服务的对象也较为特殊,因此,在对患儿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时,一定要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儿科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护理在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他们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此可见,在对儿科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患儿的疾病引起高度重视,而且还必须对患儿的心理活动变化进行实时观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综上所述,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增加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付建秋,陈晓旋.循证护理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4):210-211.

  [2] 张瑞红.儿科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3):467-468.

  [3] 杜卓.心理护理在儿科应用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8):177.

  [4] 周青.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和护理中的作用[A].2011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634-635.


相关内容

  • 儿科护理论文(最新文集)
  • 儿科护理论文(最新文集) 论文(一)儿科护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儿科在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儿科护士更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儿科护理人员面临着各种护理问题,影响到这个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护理人员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水平,获得医院和患儿家长的认可,是我们平时工作过 ...

  •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李爱仙 大理州妇幼保健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92例患儿,经过常规护理,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表现出 ...

  • 刍议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刍议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马彦霞 舒方方 刘桂芸 王静 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13期 摘要:目的:在进行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的探讨研究.方法:根据对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08月到2014年08 ...

  • 住院患儿的护理及用药护理
  • 第四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 第1节 儿科医疗机构的设施与护理管理 复习提问 1. 小儿首次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出生时 2. 请分别说出小儿初次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疫苗的时间?一卡二脊四白八麻 案例 患儿,男,3月余,昨日起出现发热症状,欲到医院就诊,不知挂号应选择的科室?怎样处理? 思考 ...

  •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
  • 当代护士2012年5月中旬刊·5· 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 钟云兰 摘要 黄金华黄佑萍 综述了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的评估.疼痛护理及其研究进展.护理措施包括对症处理.疼痛的观察.疼痛的处理.药物反应的观 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察及心理护理 ...

  •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2016年原创01
  • 目 录 一.过硬的业务能力是改善护患关系的前提...........................2 (一)护士应具备的知识......................2 (二)护士应具备的能力......................................2 二.情感交流--改善护患 ...

  • 开展优质护理在儿科工作中临床意义
  • 开展优质护理在儿科工作中临床意义 房素萍 李笑君 儿科护理工作是我院临床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儿科护理对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杜绝医疗差错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大临床意义.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一定要提高护理人员素养,强化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护理工作技能, ...

  • 吸入疗法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 关键词:吸人疗法:支气管哮喘:护理: 儿科疾病中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咽炎.喉炎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吸入疗法,取得了显著而又肯定的疗效,且吸入疗法简单易行,起效快,安全,副作用少,非常适合儿科临床应用. 常用的吸入装置有定量吸入器.干粉吸入器(DPI)和雾化器等. ...

  • 脑血栓患者的心理观察及护理
  • 心理护理 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治愈率,延长了生存期. 参考文献 1陈文虎.食管癌的综合治疗[J].肿瘤,2003,23(2):85 ̄86 2方建飞,蒋梅芳,俞立农,等.食管癌放射治疗所致食管黏膜炎症的 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22 3肖泽芬,杨宗贻,吕宁,等.放射治疗食管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