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抄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 绪 论

一、重点概念

1、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在不同行政关系影响下,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治理活动。城市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根据公众需求,在不破坏城市生态友好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协调、规划、控制、建设、引导等管理方法,提升或维继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为城市公众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二、重点问题

(一)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城市日益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地;

2、城市空间组合上发生了巨变,要求城市朝着高质量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3、城乡融合、差别趋小。 (二)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

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三)城市管理的必要性是什么? 1、城市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 2、市场的不完备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

3、管理、市场各司其职可以提高效能。 (五)城市管理的可行性是什么?

1、城市管理能够产生绩效。除了能够弥补市场的缺陷之外,管理自身还能够产生被感知的绩效。(1)良好的管理可以创造效益。(2)管理可降低社会总成本。

2、城市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付“费”产品。 3、城市管理需要被管理主体有支付意愿。 (七)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 2、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

3、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 4、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 第一章 城市管理主体

1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

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42

2

45

3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

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45

4

53 5

外上下权力关系以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6

57

7

是国家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它具有一般行政体制的主要特征。60

8

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64

9

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和法律法规的过程。61 二、重点问题

(一)市民参政的意义是什么?

1、市民参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切入点;

2、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 3、市民参政是廉政建设的推进器。

(二)我国城市管理的政治性主体与参与性主体的关系是什么?

1、城市政府作为权力的主要载体,由城市选民选举产生,因此政府必须满足选民的要求。然而政府可以动用的资源非常有限(通常是预算资金),不能单独完成增加就业、完善设施等任务,所以政府必须寻求与市场力的合作。

2、企业、资本的所有者作为市场力的主要承载者,其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他们趋向于同政府合作,但前提是政府要采取各种方式吸引企业,如减免企业税收,低价提供建设土地,简化建设审批手续,修改、简化规划条例等。这样,政府与企业就形成了“权钱政体”。这一联盟要受到来自社会力的制约。

3、在特定的情况下,政府也要谋求与社会力的合作,从而抑制大企业意志的膨胀或者向中央政府施

加压力,获得补贴与各种支持。这样就形成了“权力与社会力政体”,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争夺国际资本和投资项目是在全球舞台上进行的。 (三)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

1、市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履行公民和市民的政治义务,参与和支持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监督城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行为,实现市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促进市政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

2、市民的行政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政府的行政决策,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渎职行为,行使监督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利;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维护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促进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3、市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社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事社区服务、拥军优属、残疾人援助和义工活动,参与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局、监察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政府直属办公办事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如市政府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外事办公室、档案馆、图书馆等。

(四)我国城市政府职能具有哪些特征? 1、广泛性。 2、服务性。 3、规范性。 4、自主性。 5、多样性。 第二章 现代城市管理基础理论 一、重点概念

1、规模经济是指由于存在技术上不可分的资本投入,企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使得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产品分摊不可分性投入,从而产品平均生产成本随产量的上升而降低。 二、重点问题

(一)新公共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采取理性途径方式处理问题,在设定政策目标及阐明政策议题时特别强调战略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2、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使政策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并且对服务的传输都必须加入一个赋予责任的行政单位;

3、改变组织结构,促进官僚体制更为扁平化,授权给管理人员,以利绩效目标的实现;

4、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

5、改变现行政策,使公共组织能被传统服务价值所支配的文化中,转换成“新公共服务模式”,强调与市场及企业价值相结合的文化;

6、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淡化集体主义的色彩而采取个人主义的途径,包括寻求动员员工的支持和承诺,来持续地进行结构与组织的变革; 7、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及学习的公共组织,并发展一种将大众视为顾客、消费者及市民的“公共服务导向”,公共服务不再由专业的供给者来支配,而是以回应人民真正的需求来提供公共服务;

8、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管理理论有哪些区别?

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引入了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性都是自私的,摒弃了传统公共管理中把政府及其官员看作一心为公、不为私利的利他主义者假设,这为新公共管理中强调投入产出分析和绩效管理、强调引入竞争机制、强调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等提供了最坚强的理论基石。新公共管理重视引入私营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在绩效评估、投入产出管理、人事管理等方法

引入和学习私营企业部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因此私营企业管理理论也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理论支持。

2、管理主体。传统的公共管理认为,由于政府服务的公共性,只有政府才是公共事务的唯一统治者和管理者,只有政府才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只能是单纯的被管理者、被统治者。新公共管理从组织和个人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作为纳税人的观点出发认为,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最重要的是政府,但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各种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甚至有的私营部门和个人也是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这样,新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包括政府、各种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甚至私营部门和个人在内的多元性主体,而非单一主体。

3、管理对象。传统的公共管理以更加注重对内部系统的管理,强调以什么方式实施管理会加强管理的便利性、提高管理的内部效率等为关键问题。与传统公共管理相比,新公共管理不仅强调对行政组织内部的管理,还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由重视政府机构内部系统转化到外部系统上来,市场和顾客导向、结果趋向、绩效标准等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

4、管理职能。传统公共管理中,政府扮演着“父母”的角色,是一个划桨者,既要制定各种规范社会组织、个人行动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还要负责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总之,政府职能不仅包括社会事务职能,更包括经济管理职能,成为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无所不能的“万能型”政府。因此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由于政策职能众多,往往存在政府规模庞大,职责交叉问题严重,权责不明,成本过高,效率过低等问题。而新公共管理一改“划桨者”角色,而成为掌舵者,只负责制定法律法国和政策措施,而不负责执行。政府将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通过制定详细划分、权责明确、奖惩规范的规章措施,政府内部人员、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都得到规范,各主体“照章行事”,这样的管理模式同时达到了缩小政府规模、减少政府开支、提高政府效率、提高管理效能的目的,政府不仅能够“治理”,而且善于“治理”,即达到了所谓的“善治”要求。

5、管理手段。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对私营企业的态度上。总体上看,传统公共管理排斥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认为私营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都以追求利润为主,若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其模式会损害

公共利益。而新公共管理对私营企业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它主张从私营部门中吸取营养,广泛采用了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这表现在人事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方方面面。其中,人事管理上,新公共管理引入了竞争机制,强调竞争上岗,同时除了专业性行政人员上,对于一些社会事务,或对于某些特殊阶段,新公共管理还采取人员租赁形式,强调人事利用上的灵活性和弹性。同样,在绩效管理上新公共管理也引入了私人企业的方法,对于个人,新公共管理构建了绩效评估方法,并以此作为晋升的标准;对于管理整体,新公共管理同时强调政府活动的成本和产出,尤其更加强调产出和结果,即以经济、效率、效果的“3E”并重为原则,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6、管理理念。本着掌舵而非划桨的职能定位,政府管理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的关系.传统公共管理中,政府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的管理工作主要从自身的便利性出发,而对社会和公民的作用、需求考虑较少。与传统公共管理不同,新公共管理则认为,一方面,社会、公民作为纳税人,不仅仅是公共管理的对象,也应该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私营企业、个人等参与到公共管理中

来,对提高公共管理效能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新公共管理本着包容和开放的理念,构建了多元主体的共治模式,政府与这些组织或个人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统治与被统治向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新公共管理引入经济学思想,认为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作为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是以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关系还体现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上。传统公共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在新公共管理中,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企业等都能成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对于有宪法明文规定属于政府职责的,而且不存在竞争者的公共产品,例如国防等,由政府提供;对于虽属宪法规定的政府职责,但其他非政府部门也能并在从事此项活动,如医院,政府可以通过招标、合同出租等形式,由其他公营或私营部门公司;对于宪法没有明确规定是政府的职责,而又存在着众多市场竞争者的服务,如影视业,完全可以由私营部门供给;对于宪法既没有规定是政府的职责,同时又没有或缺

乏竞争者的产品,如高等院校,政府可以培育市场,鼓励其他主体进入。(2)关于政府管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传统公共管理非常强调政府管制的作用,通过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按照政府的意愿运行。政府管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稳定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二战后在世界经济复苏中更是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当经济走上正常轨道,进入新时代以来,过度的政府管制却限制了市场的动力和活力,政府管制机构的臃肿,成本的上升等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沉重包袱。新公共管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美国里根政府改革中,撤出了大量管制规章,精简管制机构和人员,转变管制模式的同时塑造了一整套新的市场导向的激励型管制模式,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正确的管制,以塑造美国自由、公正、开放、充满活力的新兴管制秩序。由此可见,新公共管理中,政府管制在一些非必要部门逐渐淡出,给市场以足够的发挥空间,达到了资源配置优化、经济运行效率和效果提升等目标。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1、专业化管理:由组织的最高层实施积极的、显著、可自由裁量的控制,实施自由管理,让公共管理者承担责任;

2、明显的绩效标准及其评估:明确规定组织的目标、任务,并将其转化为量化指标;

3、强调产出控制:资源分配和奖励制度以绩效为导向,反对高度集权,以结果为导向而非程序导向;

4、转向公共部门的分权:打破传统的部门垄断,破除单位之间的藩篱,实行一线式预算管理,需要构建可管理单元,利用合同制和服务外包等提高管理效率;

5、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采用长期合同的形式和公开招标等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6、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摒除军队式管理理念,在用人和奖励上给予更高灵活性,广泛适用PR技术;

7、强调资源利用的纪律性和节约性:削减直接成本,严格劳动纪律,限制工会利益要求,以控制公共部门的资源要求,提高公共部门资源利用效率。

(四)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具有哪些启示? 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该根据公共服务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公共服务的供应模式和供应主体。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城市管理同样在政府公共管

理中被赋予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决定必须引入多元化主体共治,以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发挥不同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政府可以将一部分职能授权给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部门或个人,与之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制定、执行公共政策时加强公众参与,实现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2、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城市政府在职能上要实现从“划桨人”到“掌舵人”的转变,从万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城市政府更应将其职能集中在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等工作上,而把非纯公共物品生产的具体职能让渡给企业和半行政性的机构。如政府可以通过与私人企业签订生产合同、授予经营权、BOT、TOT等多种形式,与私人企业建立伙伴关系,采用市场机制,将部分业务让渡出去,而政府则集中主要力量做好总体的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工作。

3、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新公共管理主张从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政府公共部门可以利用私营部门采用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对城市管理来说,在城市政府内部引入

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将刺激政府提供更有效率的管理。

(五)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哪些问题是囚徒博弈的结果和囚徒困境的表现?

1、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城市公共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如公路、桥梁、航标灯等,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服务,如法律、政策、消防等;不仅包括以政府为主要供给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地铁、下水道等公用设施,还包括其他主体也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如城市文化氛围的塑造、城市清洁环境的维护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里每一个住民都可能成为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

2、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以传统科层体制为主建立起来的城市管理体系,管理的纵向层级设置过多,横向部门权责不明,其中横向部门之间的管理往往会出现囚徒博弈的困境。由于权力分野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科学的协调与交流手段,合作意识不强,部门竞争激烈,管理实务在有利可图时集体争夺、一拥而上,在责任承担时集体缺位、相互推诿。城市公共管理体系效率和价值消失殆尽。 3、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城市间、区域间的竞争突出表现在对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的竞争上城市之间沟通交流少,难以搭建信任平台,合

作意识不强,囚徒博弈的恶性竞争下自身利益受损的同时,也导致区域发展潜力有限、秩序混乱等问题。

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的城市。 2、城市职能(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3、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4、城市营销指的是把城市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

5、经营城市指的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6、循环经济指的是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7、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二、重点问题

(一)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1、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

2、战略愿景,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3、重点战略,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

4、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5、战略反馈,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前

一个阶段的战略措施的结果以及外围环境的变化,将形成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状态。 (二)学习型政府组织具有哪些特征?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即组织的共同构想;

2、组织与各成员均善于学习; 3、组织结构扁平化;

4、组织具备极强的自我创造力; 5、弹性化的组织结构; 6、能够实现充分的自主管理。

(三)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什么? 1、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 2、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 3、全面导入循环经济。 4、重视突发事件管理。 第四章 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土地利用规划是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历史基础与现状的特点,国家

经济发展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活动。

3、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4、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土地储备制度是指政府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储存,以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土地,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制度。

6、城市成长管理是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城市空间成长的管理行为。 二、重点问题

(一)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二)城市规划具有哪些特点?

1、综合性。 2、法制性、政策性。 3、地

方性。 4、长期性、经常性。 5、实践性。 (三)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效益原则。 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 3、动态原则。 4、协调原则。 (四)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 2、协议出让,政府让利。 3、生地出让,效益粗放。 4、“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用”。

(五)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城市供电管理,城市供电管理的内容是:(1)输变电建设管理。包括做好负荷预测,制订电网发展规划;变电所所址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选择。(2)供电设备运行、检修管理。运行管理要加强巡视检查;进行定期计划检修和事故抢修;预防季节性事故和外力破坏事故;加强技术管理。(3)用电营业管理。一是做好用户业务扩充管理工作;二是加强电能质量管理,包括频率质量管理、电压质量管理和供电可靠性管理;三是抓好计划、节约、安全用电;

2、城市供水管理,城市供水管理的内容是:(1)水资源管理。要防止地表水被污染;合理安排取水量。地下水宜饮用,但需平衡来水与灌水,控制地面沉降。(2)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包括取水、净水和配水的工程管理。(3)供水的水质和水

压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水厂一次加

压、管网中途加压或局部地区加压等做法。(4)节约用水管理。一是加强宣传;二是实行计划用水;三是使用节水设备;四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3、城市供气管理,城市供气管理的内容是:(1)供气规划管理。国外城市的燃气化,大多数经历了从煤制气到油制气,再到以天然气为主的过程。(2)供气工程的建设管理。一方面选择燃气化的途径;另一方面确定供气规模。(3)供气的安全管理。要控制燃气的质量;监督执行燃气器具的标准;提倡安装燃气警报器;

4、城市道路管理,城市道路管理的内容是:(1)对新建或改建道路的质量、进度的监督。(2)对道路的维修和养护。(3)路政管理。包括掘路管理,占用路面管理,以及对人为损坏道路的管理;

5、城市灾害管理,城市灾害管理的内容是:(1)各种防灾设施的建设和维护。(2)防灾报警系统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管理。(3)防灾物资的储备管理。(4)普及防灾救灾知识。

(六)如何对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1、使基础设施建设从事业型转向企业型; 2、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 3、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

4、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 5、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当科学化。 (七)我国城市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我们通常用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衡量城市用地的相对数量。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数量的增长已经超过城市用地负载的城市经济要素的增长,尤其是在规模较小的城市,用地扩张过快的现象十分突出,而小城市的土地收益又远远低于大城市,这种状况客观上反映了我国城市成长方式的不均衡和不经济。

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的经济产出率较低,另一方面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决定了我国城市成长的空间外拓倾向十分突出。

3、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自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推行以来,国内一些城市有一种大规模、成体系、与旧城不连续的新区开发的倾向,这种城市新区开发一般都以一些特定城市职能的外迁为主导力量,并吸引其他的城市功能随迁,达到城市空间的大规模、跳跃式成长。另外,还有一些以政府职能部门作为主要吸引力量的综合性城市新区开发这些新区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增长和带动轴心,但是如果不能在新

区开发的同时积极推动老城的更新升级,很有可能出现类似西方内城衰退的不良后果;而且,一旦新区开发的资金不能到位运转,后续的利用没有保障,也很可能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4、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城市成长中的空间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总体结构的失衡和空间利用方式违背地租规律。通常,居于我国城市中心的是行政中心,工业、仓储、机关等用地占据着城市内部很多区位优越的地段,一些原本应当位于城市中心的高级用地类型只能在偏位设立。 (八)我国城市成长具有哪些特殊性? 1、城市化阶段差异。

2、城市化发展速度差异。 3、土地所有制基础差异。 4、中西方城市行政基础差异。 5、市场化程度不一。

(九)我国城市成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土地投放的规模、时序和区位。城市土地投放的规模、时序和区位,正是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指向的目标。 2、成长模式——内涵与外延。对中国城市而言,很重要的一个成长经济因素就是城市中的未利用资源,中国城市的未利用资源除包括政治资源、人力资源、企业的生产资源和制度资源外,作为重要要素的土地本身实质上具有重要的资源挖掘潜力。 3、功能分区

——纯化或复合。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直推行的是职住接近型发展模式,住宅仅仅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配套,而忽略了商业等第三产业物业的建设和住宅产品的发展。 第五章 城市经济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城市经济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

2、城市经济管理指城市政府和其他多元主体一同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制度、协商等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并取得“满意”效益的全过程。

3、规制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4、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5、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城市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6、预算外资金指的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业单位直接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即根据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满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权的一种管理形式。 二、重点问题

(一)城市经济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区域性。2、综合性。 3、两面性。 4、二重性。

(二)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 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和服务。 6、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 7、注重全市就业情况。

(三)新条件下我国城市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要务是什么?

1、构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体制。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中的突出问题包括:政企职责不分;城乡二元分割严重;条块分割严重;忽视市场作用,价值规律无从体现;缺乏经济激励,平均分配倾向严重以及排斥非公经济等。传统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于现代市场化条件,因此必须

予以梳理和修正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下一个阶段将面临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健全的任务。与之对应,城市经济管理体制一方面要以加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面向国际,提升我国城市经济的国际对接能力。

2、导引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有序升级。当前,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非物质产品价值的不断体现,城市产业呈现一些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产业结构的重心将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二是城市经济摆脱简单依靠产品的阶段,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竞争能力的重要表现领域。三是城乡、城市与区域构筑区域经济联合体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城市经济的综合性特征越加显现。在城市经济管理的领域里,主导产业的判别和推动产业结构合理有序升级是一个重要的使命。“产业结构升级”又称“产业升级”,即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提升。这一概念隐含着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以促进和加速本国、本城市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主动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一致的,都力图推动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因

此,各类城市应当准确认识自身所处阶段,根据产业发展特征进行前瞻性的判断,并通过鼓励、引导等方略促进产业升级。

3、筹谋解决结构性失业与总量过剩失业问题。经济学家将失业分为摩擦失业、总量过剩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三类。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现实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具有特定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短缺,而现实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不具备这些特定劳动知识和技能,导致市场所需劳动岗位和所提供的劳动力出现结构性错位。而总量过剩失业则是劳动力总量大大超过就业岗位的总量而造成的失业。当前,在我国城市中结构性失业是三种失业形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但从长周期来看,我国总量过剩型失业的隐忧更大。因此,城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稳定本地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培训,扩大就业岗位数量,融合城乡经济,提升就业岗位的质量,最大限度的减低结构性失业和总量过剩失业造成的潜在影响。 (四)解决土地市场垄断和投机的措施有哪些?

1、制订法规,规范土地市场的进入。2、土地交易过程的管理。 3、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监管。 4、直接干预土地市场的供求。 (五)城市财政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城市财政管理除了具有地方财政的优化资源配置、收入合理分配和稳定经济发展等作用外,还有如下的具体职能:

1、筹集资金,市政经济管理为了履行城市建设与维护的公共经济职能,要筹集大量的资金; 2、合理安排支出,这是城市财政(通过市政财务)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将筹集的资金有计划地分配给城市各部门各单位,并利用支出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制约分配比例和城市建设、城市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3、综合平衡调节,总体控制、全面监督,以解决城市问题、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4、财政监督和调节,财政监督和调节的职能是根据市政管理目标对城市主体的社会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调节的职能。

(六)我国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1、税收收入, 税收是城市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

2、利润收入,国有企业税后利润在规定留成后的剩余,也是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3、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上级转移支付的城市财政收入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4、政府公债,政府公债一般有两种,一是对外举债,一是对内举债;

5、收费收入,包括公共事业使用收费、土地使用费、管理费、事业费、资金占用费、租赁费,等等;

6、基金预算收入和专用基金收入,随着城市相对独立的作用的增强,城市针对特殊的用途,经国家批准,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基金和专用基金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7、其他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金融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金融机构走向多元化,除了银行机构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也是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特殊情况下,社会集资也是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但由于其比较敏感,只有经中央政府特别授权的城市才可进行。另外,外资的不断进入也使其成为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 第六章 城市社会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城市人口是指居住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工作的非农业人口,包括拥有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和在城市暂住的流动人口。

2、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工作。

3、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4、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重点问题

(一)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 2、正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 3、做好人口普查和人口预测工作。 4、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5、制定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这是城市人口宏观管理的基本工作。

(二)我国城市人口的运动趋势是什么? 城市人口运动包括城市人口存量、流量、结构等变化趋势。

1、城市人口存量不断增大; 2、城市人口流量不断增大;

3、城市人口结构变化。(1)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2)文化结构的高层化发展趋势;(3)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4)城市人口红利效应正趋于减低。

(三)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城市户籍制度,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建国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2、居民身份证管理,居民身份证制度是为了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一种管理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六个方面:领取;登记;效力和期限;换领和补领;交回、收缴和收回;查验和扣留; 3、城市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是指为了贯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这一基本国策,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基本政策。 4、城市流动人口管理。(1)流动人口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既有户口管理、治安管理、劳动管理、工商管理,也有卫生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生产安全管理,等等(2)流动人口管理,必须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发挥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作用,克服流动人口所带来的负效应。

(四)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有哪些? 1、行政性组织。 2、企事业组织。 3、社团性组织。 4、社区成员。

(五)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社区环境卫生管理。 3、社区卫生保健。 4、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六)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遵循哪些原则?

在推行社区自治,加快城市民主化建设的进程中,并不是要否定和弱化城市各级政府组织在城市社区工作中的领导,而是将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精神和意志通过社区自治组织的形式灌输下去,同时,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面向社区,重心下移的原则,社区工作的核心是管理与服务。 2、事权下移,责、权、利配套的原则, 3、以人为本,资源整合的原则, 4、有利于扩大民主,依法自治的原则, (七)国外社区管理的典型模式有哪些? 1、自治型社区管理模式。自治型模式是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由下而上实施的社区管理模式。政府以间接介入为原则,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协调社区内的各种利益关系,为社区居民的参与活动提供制度规范。社区层面的组织及居民按照自主自治的原则处理社区具体事务。美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2、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政府主导、居民响应参与、自上而下推行的社区治理模式。政府与社区行为紧密结合,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具体,并在社区中设立各种形式的派出机构,社区治理表现浓厚的行政色彩。新加坡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3、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混合型模式是政府-居民处于双重主导地位、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两种实施方式并行的社区治理模式。政府对社区发展的干预较为宽松,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规划、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官方色彩与民间自治特点在社区发展的许多方面交织在一起。日本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第七章 城市环境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城市环境管理指的是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

2、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

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指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找到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为城市人民群众创建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二、重点问题

(一)城市环境具有哪些特征?

1、复合性。 2、人为性。 3、开放性。4、脆弱性。

(二)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是什么?

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在错误的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低,不考虑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任意排放污染物。其结果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直至今日,仍有不少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出于经济发展考虑,采取牺牲环境的做法,只为追求投资增长,而吸收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城落户。

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私人成本远低于社会成本,厂商和消费者具有向外排污的内在冲动,因而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公共环境极易出现无人照管的“公地悲剧”。

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中国现有垃圾处理技术仍十分低下,真正符合国家环境控制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25%左右。

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科技发展在污染治理方面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够“包治百病”。治污之重不在于“治”,而在于“防”。“治”是治标,“防”才是治本。

(三)城市环境规划的程序是什么?

1、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目标的确定是编制规划的中心环节;

2、掌握城市区域的环境现状、特征、主要环境问题与制约因素,主要是进行调查以及收集整理、监测分析城市环境的基础资料;

3、进行人口、资源、环境预测,为了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是一个关键环节;

4、提出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案,在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时,要着眼于区域背景下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四)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以上三层涵义中第一、第二层涵义强调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统筹安排,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环境保护管理本身的规划需要全面综合考虑。 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治理污染、节约资源、发展生产、保护环境而必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

4、“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

6、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污染者负担原则在法律上一般表现为三种方式:征收排污费或多种形式的污染税,赔偿损失,罚款。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是“排污收费制度”。我国参照这一原则,在《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具体原则,以明确污染者的责任。 7、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五)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1、行政手段,这是以政府的名义,通过研究制定城市环境管理的政策,组织制定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在自身职能范围内的一系列政策活动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

2、法制手段,包括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按照环境法律、法规依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一是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做到依法办事,三是做到违法必究;

3、市场手段,指运用价格、成本、利润、税收等与价值有关的各种经济杠杆,影响和调节社会再

生产过程,利用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使国民经济在生态环境健全的基础上发展;

4、技术手段,即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改进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提高环境管理的质量;

5、教育手段,包括两个层面的教育,一是环保知识的教育,教育各社会组织和公众懂得如何进行环境保护;二是环保意识的教育,教育社会组织和公众懂得城市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上述几方面的手段应综合使用,不能偏废,其中法制手段是根本保障,教育手段是长远基础,技术手段是优化条件,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六)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1、减量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换句话说,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1)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2)在消费中,人们可以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

2、再利用原则。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购买

的东西。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1)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人们还需要鼓励重新制造工业的发展,以便拆解。修理和组装用过的和破碎的东西。(2)在生活中,人们把一样物品扔掉之前,应该想一想在家中和单位里再利用它的可能性。确保再利用的简易之道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人们可以将可用的或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

3、资源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的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资源化是把物质返回到工厂,在那里粉碎之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之中。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有两种不同的资源化方式:(1)最合意的资源化方式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2)略为逊色的资源化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

第八章 城乡关系协调与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 二、重点问题

(一)城市边缘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城乡交错的地域综合性; 2、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

3、功能的双重性,即表现为对城市的依附性和对农村的带动性;

4、发展演变的动态性和不均衡性;

(二)我国城市边缘区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1、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

2、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

3、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乏弹性;

4、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 5、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 6、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

(三)我国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2、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 3、改制与后续管理衔接不够,造成改革不彻底或阻力较大。 4、在城市化扩展中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 (四)城市边缘区的管理原则是什么?

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 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五)我国城中村的成因是什么?

1、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为降低补偿成本,也为了避免处理与城中村相关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城市在征地中有意避开城中村,村镇也乐意保留原有的居住方式与社区关系,这是城中村产生的直接原因。

2、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交通轴如公路、铁路等是城市对外人流、物流的通道,由于“增长极”效应,临近交通轴的城市地区呈指状发展,介于两交通轴之间的农村地区渐被“环抱”。

3、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原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农村集体组织在“围入”城市后,逐渐意识到土地的价值而不愿被动城市化,或是受“土地增值获利”动机的驱动,不愿马上被“城市化”。或者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提出难以接受的安置费用,拒绝征地拆迁,这种农民卖地获利的惯性思维是很大一部分地区难以完成改造而形成城中村的典型成因之一。

4、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改革开放后,许多城市周边村镇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由单纯农业向以工商业为主、农业为辅转变。这种发展方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以地招商、卖地致富”的直观经验。因此,村镇便设法尽可能多地控制土地。这种村镇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城中村产生的另一直接原因。

(六)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是什么? 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城市管理应自上而下实施,若以“块块为主”,将助长局部利益。停止设立新的县级市,表明这个问题已开始受到重视。

2、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失去耕地的城中村,经济构成中已没有农业成分,必须转向第二、三产业,体制上也应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

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城中村村民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有以下一些原因:(1)村民教育水平低,即使“农转非”也不能改善他们在城市谋职难的处境;(2)农村户口可满足村民生育两胎的愿望,即使超生,也无开除公职之忧;(3)农村户口是参与村镇经济收入分红的条件;(4)农村户口拥有一定的宅基地配额,村民可建屋收取租金。针对以上状况,必须从户籍管理上将并不务农的“村民”纳入城市人口管理系统。。

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城中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失去土地以后无以为业,对此,政府可组建专门的经济发展公司,撤村改制,将城中村所属企业及土地、村屋等不动产折合成股份,使城中村农民彻底脱离土地,成为集团公司股东。一方面,政府对这类公司提供优惠的税收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具有经济与社会双重职能,经济职能是经营城中村继承的企业、物业,社会职能是设法改变城中村传统社会形态,促进社区城市化。

5、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利用传媒树立正面典型,促进村民转变观念,融人城市社会。要调和城乡冲突,长远之计在于提高村民素质,扫荡“黄、赌、毒”,抨

击丑恶、庸俗、低级趣味的社会现象。为使村民融人城市社会,可向村民提供就业上岗培训、普法教育机会,关注村民后代教育问题等。一旦没有了“城中村人”,城中村存在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了。 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应加快地方性配套法规的立法,制定针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管理、住宅建设、人口管理等法规,明确城市与村镇的法律关系,明确城市周边土地权益让渡的法律程序,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村镇集体土地一级、二级市场。

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政府应有计划地对城中村的基层领导,尤其是年轻领导,进行现代城市经济与规划建设管理的专项培训,提高其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8、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对于村镇聚落来说,深圳与苏州的经验值得借鉴。近10年来苏州新区与新加坡工业园区开发了130平方公里土地,是苏州老城14平方公里的近10倍。 长远来看,城中村必然被改造为城市的一部分,而近中期则始终应坚持渐进方式。解决城中村问题的方式与力度,要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在有限的近期内,可维持村(镇)办企业集体经济所有权、经营权不变和村民享受的福利待遇不变,远期则应与城市人口同等对待。

(七)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

2、“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将会促进城乡间人才、科技、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从而繁荣城乡经济。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方面统筹考虑,重在疏导和分流。

(八)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

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有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完全消灭城乡差别,最终达到城乡的绝对融合。这种观点实质上就是将城乡一体化引向了“城乡一样化”,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间各要素的融合、贯通,但并不排斥差别,相反,通过

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将差别转化为各自的特色,这将有利于形成城乡系统的高层次协调发展。 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两大系统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生态过程,同时又是这一过程的战略目标。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所在。

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市场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有利渠道。通过统一的市场体系使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要素,并得到优化组合,从而为实现城乡全面贯通、走向一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从人本主义角度讲,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其自身各方面需要服务的,城乡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自然在协调基础上的自我发展。 (九)近年来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有哪些?

1、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2、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4、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5、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

6、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

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7、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第九章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与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界或地区的商品、资本、人才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式。

2、Citistate(城市联盟)是指由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 二、重点问题

(一)传统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有哪些?

1、未能突破行政区隔的束缚严重限制城市发展;

2未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的相关利益主体;

3、强调城市自身发展的影响。 (二)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有哪些? 1、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要素自由流通,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也有利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有效配置;

2、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3、一体化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

4、各城市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更有利于研发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生分割状态下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5、各城市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加强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更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

6、一体化使各城市对区域培养出归属感,进而凝成一种合力,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7、一体化的区域把全球市场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

8、协调发展能使区域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维持地区的持续竞争力和魅力。 (三)区域协调的手段有哪些?

1、法律手段,区域协调开展得较好的国家无一不以完备的法律为保障。 2、财政和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投资、经济补贴、基金、诱导资金、减免税收等方式,来保障进行区域协调所需要的资金来源,这些手段往往也以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形式出现。

3、行政手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置,在这方面不同国家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强力健全型、松散组合型和折中型几种类型。(2)行政权力的行使方式,一般是通过审批、发放许可证、签订合同等,鼓励或限制某些地区、某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 4、规划手段,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来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各种空间和产业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5、社会手段,主要是采用公众参与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以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规划,保证与监督区域规划的实施。

(四)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 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 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

第十章 城市突发事件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公共紧急状态指的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2、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包括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 二、重点问题

(一)如何判断什么是公共紧急状态? 公共紧急状态指的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判断突发事件与否可以根据以下几个特征:

1、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

2、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阻止了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 4、影响了人们的依法活动;

5、必须采取特殊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等。 (二)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制订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构建预案储备库; 2、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度、潜在范围和影响进行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细化对事件的判断;

3、对事件的处理作出敏捷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决策;

4、根据决策执行调整或重新制订决策以及总结突发事件运作绩效等内容。

(三)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适时、适度的发布警情和公示,让公众获取有益、可信、清晰、及时、有权威和具有安定效力的信息;

2、对突发事件的事前宣传,只有通过良好的事前宣传和教育才能在突发事件产生时降低恐慌和其他的不利影响;

3、信息系统还必须兼负多部门、多层次、多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4、信息系统还必须具有强化监控与即时反应突发事件特征性指标变化的功能,定期向公众公布突发事件的现时状况,预测发生、发展及流行趋势,并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四)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执行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执行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中最直观的表征。执行系统的任务在于对决策进行敏捷的、全面的贯彻。具体来看:

1、执行系统必须保障能够迅速启动预案,对于首次出现的情况应能够迅速转化采取近似处理方案;

2、即时反馈执行结果,并通过信息系统向决策系统进行执行反馈;

3、处理,对执行中的短缺资源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至决策系统,采取替代或加大投入的方法来保障执行的绩效。

(五)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保障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保障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对于保障系统而言,其主要作用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资源保障;

2、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非物质资源保障,如信息库、数据库、人才库等等;

3、提供有效的作为绩效评估系统绩效的物质载体。

(六)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普遍来看,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执行: 1、宣传教育。

2、准备预案。根据既有的和潜在的事件设立多重备选预案,缩短反应时间;

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

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

(七)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

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

“快”就是信息完整,准确和快捷,在此基础上,迅速召集突发事件处理队伍进行快速反应,赶赴现场处理。

“准”就是接到报告后,特别是到达现场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事态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准确判断,拟定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

“齐”就是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发布信息。

“实”就是调查处理方案确定之后,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并且进行督促检查,督办到位。 (八)城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是什么?

1、建立科学的决策指挥体系和过硬的反应队伍。

2、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预警和信息发布平台。

3、提供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保障,提供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并减少灾害损失。

4、进行宣传教育,使市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临危不乱减少损失。

(九)城市事故灾难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1、积极疏散救治,减少人员伤亡; 2、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 3、积极努力创造安全空间,减少事故隐患。 (十)突发事件管理的功能体系。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特征,突发事件管理的功能体系相应的可以分为预防、准备、反应、恢复、总结等五个重要方面。必须明确的是,功能体系的某一点并非对应于结构体系的某一元,而是与四位一体的结构体系发生方方面面的联系。

1、预防。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普遍来看,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执行:(1)宣传教育。(2)准备预案。(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

2、准备。从组织队伍、人员培训、应急演练、通讯装备、器材物资、检测仪器、交通工具等方面加以落实,做到有备无患。准备包括三个层次,即平时准备、“战时”转换、“战时”准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平”、“战”结合与“平”、“战”转换的问题。能否迅速实现“平”、“战”转换,并尽快形成“战时”积累能力,是各个城市在突发事件中减少损失的关键所在。

3、反应。反应的要旨是在认清级别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反应。对于突发事件而言,能够实现快速反应是降低危害程度的最重要方面。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突发事件除了有突发性的特征之外,还可能具有持久性的特征。,反应过程中留有足够水平的“预备队”并在最需要的时候投入就十分必要。 4、恢复。这一功能的实现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恢复生产,生活;(2)应对突发事件周

期性特征中的下降、回复阶段,进行全面的宣传,通过包含媒体、政界等多方、多重的影响,提升住民预期,改变和提升外界对地方的预期;(3)坚决避免事件“死灰复燃”,强化扫尾工作;(4)逐步实现突发事件相关资源和“生产”能力,从“战时”向“平时”的转化。

5、总结。这里所指的总结,并非单一强调对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是把总结提升为突发事件管理的一个功能单元,把危机管理的理念拓展到城市和区域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去。 综合练习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

成了__营销导向 __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2、 在人口学理论分析中,通常用城市___人口

结构__来描述城市人口的一些基本特征。 3、 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本质上是一群社会改

革家,虽然他们当时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环境问题,但其思想的核心却是__社会公正__。 4、 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_自然

环境__;二是城市的__人工环境_。 5、 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

过程,也是逐步实现_城市化_的过程。 6、 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____两级政权三级

管理___体制。

7、 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

为各国___核心城市 __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

8、 ____决策系统__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

核心。

9、 一把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___城市政府

__,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组织和市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城市化决定的。 二、选择题

1、( C )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A.第一次 B.第二次 C .第三次 D.第四次

2、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相关制度,构成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条件为( ABD )。

A.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 B.居住在市区内 C.拥有固定住所 D.具有本市户口

3、下列的市政职能中,( AD )属于传统职能。

A.消防 B.城市规划 C.环境保护 D.治安管理 4、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支撑包括( ABCD )。

A. 范围经济 B. 可持续发展理论 C.规模经

济 D. 集聚经济

5、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B )以

后,城市化将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直接达到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A.25% B.30% C.35% D.40% 6、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 CD )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A.第一产业 B. 第四产业 C. 第三产业 D.第二产业

7、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 )。A.社区成员 B.社会性组织 C.企事业组织 D.行政性组织

8、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 ABCD )。 A.谁污染谁治理制度 B.排污权交易制度 C.奖励制度 D.排污收费赔偿制度 9、( C )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A.科技现代化 B.信息化 C.工业化 D.农业现代化 10、(A)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A.伦敦 B.迈阿密 C.大温哥华 D.巴黎

三、名词解释(共10分) 城市环境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

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 四、简答题

1、 简述市政的特征。市政的特征包含以下五个方

面:第一,政治性;第二,历史性;第三,系统性;第四,综合性;第五,动态性。 2、 简述中国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 我国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有; 1政企职责不分,造成城市经济管理的政化;2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造成城市经济组织机构的封闭化和分割化; 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造成经济调节方式的单一化;4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造成城市经济主体丧失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5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造成城市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呆板; 3、 简述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 城市污染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表现在:

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 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五、论述、

试论述市民参政的意义。

(1)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具体来说,包括市民的政治参与、行政参与和社会参与等内容;(2)积极提倡市民参政对我国民主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第一,市民参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切入点。城市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素,也是市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而促进城市政治民主化提升的一个显著途径就是市民参政。长久以来,就是由于没有把市民参政作为提升城市民主进程的重要切入点,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市民参政的发展,阻碍了民主化程度的进程。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市民参政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生长点,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市民当家作主的关键在于市民广泛的政治、行政和社会参与,只有通过市民参政,才能把市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实处,从而增强市民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市民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热情。第三,市民参政是廉政建设的推进器。市民参政是有效监督政府执法行为,避免政治腐败的重要政治力量。市民通过参政能够培养出自己的政治责任心,能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强化依法监督的责任意识,形成强大的外部压力和良好的廉政环境,鞭策市政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市政管理过程中做到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

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 绪 论

一、重点概念

1、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在不同行政关系影响下,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治理活动。城市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根据公众需求,在不破坏城市生态友好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协调、规划、控制、建设、引导等管理方法,提升或维继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为城市公众营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二、重点问题

(一)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城市日益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地;

2、城市空间组合上发生了巨变,要求城市朝着高质量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3、城乡融合、差别趋小。 (二)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

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三)城市管理的必要性是什么? 1、城市特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 2、市场的不完备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

3、管理、市场各司其职可以提高效能。 (五)城市管理的可行性是什么?

1、城市管理能够产生绩效。除了能够弥补市场的缺陷之外,管理自身还能够产生被感知的绩效。(1)良好的管理可以创造效益。(2)管理可降低社会总成本。

2、城市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付“费”产品。 3、城市管理需要被管理主体有支付意愿。 (七)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 2、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

3、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 4、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 第一章 城市管理主体

1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

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42

2

45

3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

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45

4

53 5

外上下权力关系以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6

57

7

是国家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它具有一般行政体制的主要特征。60

8

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64

9

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和法律法规的过程。61 二、重点问题

(一)市民参政的意义是什么?

1、市民参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切入点;

2、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 3、市民参政是廉政建设的推进器。

(二)我国城市管理的政治性主体与参与性主体的关系是什么?

1、城市政府作为权力的主要载体,由城市选民选举产生,因此政府必须满足选民的要求。然而政府可以动用的资源非常有限(通常是预算资金),不能单独完成增加就业、完善设施等任务,所以政府必须寻求与市场力的合作。

2、企业、资本的所有者作为市场力的主要承载者,其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他们趋向于同政府合作,但前提是政府要采取各种方式吸引企业,如减免企业税收,低价提供建设土地,简化建设审批手续,修改、简化规划条例等。这样,政府与企业就形成了“权钱政体”。这一联盟要受到来自社会力的制约。

3、在特定的情况下,政府也要谋求与社会力的合作,从而抑制大企业意志的膨胀或者向中央政府施

加压力,获得补贴与各种支持。这样就形成了“权力与社会力政体”,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争夺国际资本和投资项目是在全球舞台上进行的。 (三)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

1、市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履行公民和市民的政治义务,参与和支持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监督城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行为,实现市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促进市政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

2、市民的行政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政府的行政决策,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渎职行为,行使监督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利;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维护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促进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3、市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社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事社区服务、拥军优属、残疾人援助和义工活动,参与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局、监察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政府直属办公办事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如市政府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外事办公室、档案馆、图书馆等。

(四)我国城市政府职能具有哪些特征? 1、广泛性。 2、服务性。 3、规范性。 4、自主性。 5、多样性。 第二章 现代城市管理基础理论 一、重点概念

1、规模经济是指由于存在技术上不可分的资本投入,企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使得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产品分摊不可分性投入,从而产品平均生产成本随产量的上升而降低。 二、重点问题

(一)新公共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采取理性途径方式处理问题,在设定政策目标及阐明政策议题时特别强调战略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2、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使政策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并且对服务的传输都必须加入一个赋予责任的行政单位;

3、改变组织结构,促进官僚体制更为扁平化,授权给管理人员,以利绩效目标的实现;

4、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

5、改变现行政策,使公共组织能被传统服务价值所支配的文化中,转换成“新公共服务模式”,强调与市场及企业价值相结合的文化;

6、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淡化集体主义的色彩而采取个人主义的途径,包括寻求动员员工的支持和承诺,来持续地进行结构与组织的变革; 7、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及学习的公共组织,并发展一种将大众视为顾客、消费者及市民的“公共服务导向”,公共服务不再由专业的供给者来支配,而是以回应人民真正的需求来提供公共服务;

8、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管理理论有哪些区别?

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引入了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性都是自私的,摒弃了传统公共管理中把政府及其官员看作一心为公、不为私利的利他主义者假设,这为新公共管理中强调投入产出分析和绩效管理、强调引入竞争机制、强调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等提供了最坚强的理论基石。新公共管理重视引入私营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在绩效评估、投入产出管理、人事管理等方法

引入和学习私营企业部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因此私营企业管理理论也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理论支持。

2、管理主体。传统的公共管理认为,由于政府服务的公共性,只有政府才是公共事务的唯一统治者和管理者,只有政府才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只能是单纯的被管理者、被统治者。新公共管理从组织和个人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作为纳税人的观点出发认为,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最重要的是政府,但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各种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甚至有的私营部门和个人也是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这样,新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包括政府、各种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甚至私营部门和个人在内的多元性主体,而非单一主体。

3、管理对象。传统的公共管理以更加注重对内部系统的管理,强调以什么方式实施管理会加强管理的便利性、提高管理的内部效率等为关键问题。与传统公共管理相比,新公共管理不仅强调对行政组织内部的管理,还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由重视政府机构内部系统转化到外部系统上来,市场和顾客导向、结果趋向、绩效标准等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

4、管理职能。传统公共管理中,政府扮演着“父母”的角色,是一个划桨者,既要制定各种规范社会组织、个人行动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还要负责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总之,政府职能不仅包括社会事务职能,更包括经济管理职能,成为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无所不能的“万能型”政府。因此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由于政策职能众多,往往存在政府规模庞大,职责交叉问题严重,权责不明,成本过高,效率过低等问题。而新公共管理一改“划桨者”角色,而成为掌舵者,只负责制定法律法国和政策措施,而不负责执行。政府将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通过制定详细划分、权责明确、奖惩规范的规章措施,政府内部人员、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都得到规范,各主体“照章行事”,这样的管理模式同时达到了缩小政府规模、减少政府开支、提高政府效率、提高管理效能的目的,政府不仅能够“治理”,而且善于“治理”,即达到了所谓的“善治”要求。

5、管理手段。传统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在管理手段上的区别突出表现在对私营企业的态度上。总体上看,传统公共管理排斥私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认为私营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都以追求利润为主,若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其模式会损害

公共利益。而新公共管理对私营企业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它主张从私营部门中吸取营养,广泛采用了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这表现在人事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方方面面。其中,人事管理上,新公共管理引入了竞争机制,强调竞争上岗,同时除了专业性行政人员上,对于一些社会事务,或对于某些特殊阶段,新公共管理还采取人员租赁形式,强调人事利用上的灵活性和弹性。同样,在绩效管理上新公共管理也引入了私人企业的方法,对于个人,新公共管理构建了绩效评估方法,并以此作为晋升的标准;对于管理整体,新公共管理同时强调政府活动的成本和产出,尤其更加强调产出和结果,即以经济、效率、效果的“3E”并重为原则,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6、管理理念。本着掌舵而非划桨的职能定位,政府管理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的关系.传统公共管理中,政府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的管理工作主要从自身的便利性出发,而对社会和公民的作用、需求考虑较少。与传统公共管理不同,新公共管理则认为,一方面,社会、公民作为纳税人,不仅仅是公共管理的对象,也应该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私营企业、个人等参与到公共管理中

来,对提高公共管理效能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新公共管理本着包容和开放的理念,构建了多元主体的共治模式,政府与这些组织或个人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统治与被统治向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新公共管理引入经济学思想,认为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作为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是以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关系还体现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上。传统公共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在新公共管理中,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企业等都能成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对于有宪法明文规定属于政府职责的,而且不存在竞争者的公共产品,例如国防等,由政府提供;对于虽属宪法规定的政府职责,但其他非政府部门也能并在从事此项活动,如医院,政府可以通过招标、合同出租等形式,由其他公营或私营部门公司;对于宪法没有明确规定是政府的职责,而又存在着众多市场竞争者的服务,如影视业,完全可以由私营部门供给;对于宪法既没有规定是政府的职责,同时又没有或缺

乏竞争者的产品,如高等院校,政府可以培育市场,鼓励其他主体进入。(2)关于政府管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传统公共管理非常强调政府管制的作用,通过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按照政府的意愿运行。政府管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稳定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二战后在世界经济复苏中更是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当经济走上正常轨道,进入新时代以来,过度的政府管制却限制了市场的动力和活力,政府管制机构的臃肿,成本的上升等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沉重包袱。新公共管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美国里根政府改革中,撤出了大量管制规章,精简管制机构和人员,转变管制模式的同时塑造了一整套新的市场导向的激励型管制模式,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正确的管制,以塑造美国自由、公正、开放、充满活力的新兴管制秩序。由此可见,新公共管理中,政府管制在一些非必要部门逐渐淡出,给市场以足够的发挥空间,达到了资源配置优化、经济运行效率和效果提升等目标。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1、专业化管理:由组织的最高层实施积极的、显著、可自由裁量的控制,实施自由管理,让公共管理者承担责任;

2、明显的绩效标准及其评估:明确规定组织的目标、任务,并将其转化为量化指标;

3、强调产出控制:资源分配和奖励制度以绩效为导向,反对高度集权,以结果为导向而非程序导向;

4、转向公共部门的分权:打破传统的部门垄断,破除单位之间的藩篱,实行一线式预算管理,需要构建可管理单元,利用合同制和服务外包等提高管理效率;

5、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采用长期合同的形式和公开招标等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6、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摒除军队式管理理念,在用人和奖励上给予更高灵活性,广泛适用PR技术;

7、强调资源利用的纪律性和节约性:削减直接成本,严格劳动纪律,限制工会利益要求,以控制公共部门的资源要求,提高公共部门资源利用效率。

(四)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具有哪些启示? 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该根据公共服务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公共服务的供应模式和供应主体。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城市管理同样在政府公共管

理中被赋予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决定必须引入多元化主体共治,以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发挥不同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政府可以将一部分职能授权给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部门或个人,与之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制定、执行公共政策时加强公众参与,实现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2、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城市政府在职能上要实现从“划桨人”到“掌舵人”的转变,从万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城市政府更应将其职能集中在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等工作上,而把非纯公共物品生产的具体职能让渡给企业和半行政性的机构。如政府可以通过与私人企业签订生产合同、授予经营权、BOT、TOT等多种形式,与私人企业建立伙伴关系,采用市场机制,将部分业务让渡出去,而政府则集中主要力量做好总体的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工作。

3、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新公共管理主张从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政府公共部门可以利用私营部门采用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对城市管理来说,在城市政府内部引入

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将刺激政府提供更有效率的管理。

(五)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哪些问题是囚徒博弈的结果和囚徒困境的表现?

1、城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城市公共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如公路、桥梁、航标灯等,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服务,如法律、政策、消防等;不仅包括以政府为主要供给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地铁、下水道等公用设施,还包括其他主体也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如城市文化氛围的塑造、城市清洁环境的维护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里每一个住民都可能成为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

2、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以传统科层体制为主建立起来的城市管理体系,管理的纵向层级设置过多,横向部门权责不明,其中横向部门之间的管理往往会出现囚徒博弈的困境。由于权力分野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科学的协调与交流手段,合作意识不强,部门竞争激烈,管理实务在有利可图时集体争夺、一拥而上,在责任承担时集体缺位、相互推诿。城市公共管理体系效率和价值消失殆尽。 3、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城市间、区域间的竞争突出表现在对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的竞争上城市之间沟通交流少,难以搭建信任平台,合

作意识不强,囚徒博弈的恶性竞争下自身利益受损的同时,也导致区域发展潜力有限、秩序混乱等问题。

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的城市。 2、城市职能(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3、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4、城市营销指的是把城市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

5、经营城市指的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6、循环经济指的是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7、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二、重点问题

(一)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1、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

2、战略愿景,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3、重点战略,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

4、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5、战略反馈,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前

一个阶段的战略措施的结果以及外围环境的变化,将形成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状态。 (二)学习型政府组织具有哪些特征?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即组织的共同构想;

2、组织与各成员均善于学习; 3、组织结构扁平化;

4、组织具备极强的自我创造力; 5、弹性化的组织结构; 6、能够实现充分的自主管理。

(三)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什么? 1、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 2、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 3、全面导入循环经济。 4、重视突发事件管理。 第四章 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土地利用规划是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历史基础与现状的特点,国家

经济发展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活动。

3、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4、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土地储备制度是指政府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储存,以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土地,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制度。

6、城市成长管理是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城市空间成长的管理行为。 二、重点问题

(一)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二)城市规划具有哪些特点?

1、综合性。 2、法制性、政策性。 3、地

方性。 4、长期性、经常性。 5、实践性。 (三)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1、效益原则。 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 3、动态原则。 4、协调原则。 (四)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 2、协议出让,政府让利。 3、生地出让,效益粗放。 4、“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用”。

(五)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城市供电管理,城市供电管理的内容是:(1)输变电建设管理。包括做好负荷预测,制订电网发展规划;变电所所址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选择。(2)供电设备运行、检修管理。运行管理要加强巡视检查;进行定期计划检修和事故抢修;预防季节性事故和外力破坏事故;加强技术管理。(3)用电营业管理。一是做好用户业务扩充管理工作;二是加强电能质量管理,包括频率质量管理、电压质量管理和供电可靠性管理;三是抓好计划、节约、安全用电;

2、城市供水管理,城市供水管理的内容是:(1)水资源管理。要防止地表水被污染;合理安排取水量。地下水宜饮用,但需平衡来水与灌水,控制地面沉降。(2)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包括取水、净水和配水的工程管理。(3)供水的水质和水

压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水厂一次加

压、管网中途加压或局部地区加压等做法。(4)节约用水管理。一是加强宣传;二是实行计划用水;三是使用节水设备;四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3、城市供气管理,城市供气管理的内容是:(1)供气规划管理。国外城市的燃气化,大多数经历了从煤制气到油制气,再到以天然气为主的过程。(2)供气工程的建设管理。一方面选择燃气化的途径;另一方面确定供气规模。(3)供气的安全管理。要控制燃气的质量;监督执行燃气器具的标准;提倡安装燃气警报器;

4、城市道路管理,城市道路管理的内容是:(1)对新建或改建道路的质量、进度的监督。(2)对道路的维修和养护。(3)路政管理。包括掘路管理,占用路面管理,以及对人为损坏道路的管理;

5、城市灾害管理,城市灾害管理的内容是:(1)各种防灾设施的建设和维护。(2)防灾报警系统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管理。(3)防灾物资的储备管理。(4)普及防灾救灾知识。

(六)如何对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1、使基础设施建设从事业型转向企业型; 2、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 3、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转为竞争型;

4、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治型转为法治型; 5、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当科学化。 (七)我国城市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我们通常用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衡量城市用地的相对数量。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数量的增长已经超过城市用地负载的城市经济要素的增长,尤其是在规模较小的城市,用地扩张过快的现象十分突出,而小城市的土地收益又远远低于大城市,这种状况客观上反映了我国城市成长方式的不均衡和不经济。

2、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的经济产出率较低,另一方面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决定了我国城市成长的空间外拓倾向十分突出。

3、城市新区开发的倾向严重。自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推行以来,国内一些城市有一种大规模、成体系、与旧城不连续的新区开发的倾向,这种城市新区开发一般都以一些特定城市职能的外迁为主导力量,并吸引其他的城市功能随迁,达到城市空间的大规模、跳跃式成长。另外,还有一些以政府职能部门作为主要吸引力量的综合性城市新区开发这些新区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增长和带动轴心,但是如果不能在新

区开发的同时积极推动老城的更新升级,很有可能出现类似西方内城衰退的不良后果;而且,一旦新区开发的资金不能到位运转,后续的利用没有保障,也很可能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4、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城市成长中的空间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总体结构的失衡和空间利用方式违背地租规律。通常,居于我国城市中心的是行政中心,工业、仓储、机关等用地占据着城市内部很多区位优越的地段,一些原本应当位于城市中心的高级用地类型只能在偏位设立。 (八)我国城市成长具有哪些特殊性? 1、城市化阶段差异。

2、城市化发展速度差异。 3、土地所有制基础差异。 4、中西方城市行政基础差异。 5、市场化程度不一。

(九)我国城市成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土地投放的规模、时序和区位。城市土地投放的规模、时序和区位,正是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指向的目标。 2、成长模式——内涵与外延。对中国城市而言,很重要的一个成长经济因素就是城市中的未利用资源,中国城市的未利用资源除包括政治资源、人力资源、企业的生产资源和制度资源外,作为重要要素的土地本身实质上具有重要的资源挖掘潜力。 3、功能分区

——纯化或复合。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直推行的是职住接近型发展模式,住宅仅仅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配套,而忽略了商业等第三产业物业的建设和住宅产品的发展。 第五章 城市经济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城市经济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

2、城市经济管理指城市政府和其他多元主体一同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制度、协商等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并取得“满意”效益的全过程。

3、规制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4、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5、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城市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6、预算外资金指的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业单位直接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即根据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满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权的一种管理形式。 二、重点问题

(一)城市经济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区域性。2、综合性。 3、两面性。 4、二重性。

(二)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 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和服务。 6、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 7、注重全市就业情况。

(三)新条件下我国城市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要务是什么?

1、构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体制。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中的突出问题包括:政企职责不分;城乡二元分割严重;条块分割严重;忽视市场作用,价值规律无从体现;缺乏经济激励,平均分配倾向严重以及排斥非公经济等。传统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于现代市场化条件,因此必须

予以梳理和修正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下一个阶段将面临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健全的任务。与之对应,城市经济管理体制一方面要以加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面向国际,提升我国城市经济的国际对接能力。

2、导引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有序升级。当前,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非物质产品价值的不断体现,城市产业呈现一些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产业结构的重心将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二是城市经济摆脱简单依靠产品的阶段,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竞争能力的重要表现领域。三是城乡、城市与区域构筑区域经济联合体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城市经济的综合性特征越加显现。在城市经济管理的领域里,主导产业的判别和推动产业结构合理有序升级是一个重要的使命。“产业结构升级”又称“产业升级”,即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提升。这一概念隐含着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以促进和加速本国、本城市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主动性。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一致的,都力图推动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因

此,各类城市应当准确认识自身所处阶段,根据产业发展特征进行前瞻性的判断,并通过鼓励、引导等方略促进产业升级。

3、筹谋解决结构性失业与总量过剩失业问题。经济学家将失业分为摩擦失业、总量过剩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三类。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现实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具有特定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短缺,而现实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不具备这些特定劳动知识和技能,导致市场所需劳动岗位和所提供的劳动力出现结构性错位。而总量过剩失业则是劳动力总量大大超过就业岗位的总量而造成的失业。当前,在我国城市中结构性失业是三种失业形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但从长周期来看,我国总量过剩型失业的隐忧更大。因此,城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稳定本地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培训,扩大就业岗位数量,融合城乡经济,提升就业岗位的质量,最大限度的减低结构性失业和总量过剩失业造成的潜在影响。 (四)解决土地市场垄断和投机的措施有哪些?

1、制订法规,规范土地市场的进入。2、土地交易过程的管理。 3、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监管。 4、直接干预土地市场的供求。 (五)城市财政管理的职能有哪些?

城市财政管理除了具有地方财政的优化资源配置、收入合理分配和稳定经济发展等作用外,还有如下的具体职能:

1、筹集资金,市政经济管理为了履行城市建设与维护的公共经济职能,要筹集大量的资金; 2、合理安排支出,这是城市财政(通过市政财务)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将筹集的资金有计划地分配给城市各部门各单位,并利用支出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制约分配比例和城市建设、城市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3、综合平衡调节,总体控制、全面监督,以解决城市问题、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4、财政监督和调节,财政监督和调节的职能是根据市政管理目标对城市主体的社会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调节的职能。

(六)我国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1、税收收入, 税收是城市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

2、利润收入,国有企业税后利润在规定留成后的剩余,也是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3、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上级转移支付的城市财政收入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4、政府公债,政府公债一般有两种,一是对外举债,一是对内举债;

5、收费收入,包括公共事业使用收费、土地使用费、管理费、事业费、资金占用费、租赁费,等等;

6、基金预算收入和专用基金收入,随着城市相对独立的作用的增强,城市针对特殊的用途,经国家批准,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基金和专用基金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7、其他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金融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金融机构走向多元化,除了银行机构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也是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特殊情况下,社会集资也是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但由于其比较敏感,只有经中央政府特别授权的城市才可进行。另外,外资的不断进入也使其成为市政资金的来源之一。 第六章 城市社会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城市人口是指居住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工作的非农业人口,包括拥有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和在城市暂住的流动人口。

2、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工作。

3、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4、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重点问题

(一)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 2、正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 3、做好人口普查和人口预测工作。 4、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 5、制定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这是城市人口宏观管理的基本工作。

(二)我国城市人口的运动趋势是什么? 城市人口运动包括城市人口存量、流量、结构等变化趋势。

1、城市人口存量不断增大; 2、城市人口流量不断增大;

3、城市人口结构变化。(1)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2)文化结构的高层化发展趋势;(3)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4)城市人口红利效应正趋于减低。

(三)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城市户籍制度,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建国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2、居民身份证管理,居民身份证制度是为了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一种管理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六个方面:领取;登记;效力和期限;换领和补领;交回、收缴和收回;查验和扣留; 3、城市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是指为了贯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这一基本国策,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基本政策。 4、城市流动人口管理。(1)流动人口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既有户口管理、治安管理、劳动管理、工商管理,也有卫生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生产安全管理,等等(2)流动人口管理,必须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发挥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作用,克服流动人口所带来的负效应。

(四)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有哪些? 1、行政性组织。 2、企事业组织。 3、社团性组织。 4、社区成员。

(五)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社区环境卫生管理。 3、社区卫生保健。 4、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六)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遵循哪些原则?

在推行社区自治,加快城市民主化建设的进程中,并不是要否定和弱化城市各级政府组织在城市社区工作中的领导,而是将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精神和意志通过社区自治组织的形式灌输下去,同时,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面向社区,重心下移的原则,社区工作的核心是管理与服务。 2、事权下移,责、权、利配套的原则, 3、以人为本,资源整合的原则, 4、有利于扩大民主,依法自治的原则, (七)国外社区管理的典型模式有哪些? 1、自治型社区管理模式。自治型模式是社区主导、居民主动参与、由下而上实施的社区管理模式。政府以间接介入为原则,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协调社区内的各种利益关系,为社区居民的参与活动提供制度规范。社区层面的组织及居民按照自主自治的原则处理社区具体事务。美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2、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政府主导、居民响应参与、自上而下推行的社区治理模式。政府与社区行为紧密结合,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具体,并在社区中设立各种形式的派出机构,社区治理表现浓厚的行政色彩。新加坡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3、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混合型模式是政府-居民处于双重主导地位、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两种实施方式并行的社区治理模式。政府对社区发展的干预较为宽松,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规划、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官方色彩与民间自治特点在社区发展的许多方面交织在一起。日本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第七章 城市环境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城市环境管理指的是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

2、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

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指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找到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为城市人民群众创建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二、重点问题

(一)城市环境具有哪些特征?

1、复合性。 2、人为性。 3、开放性。4、脆弱性。

(二)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是什么?

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在错误的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低,不考虑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任意排放污染物。其结果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直至今日,仍有不少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出于经济发展考虑,采取牺牲环境的做法,只为追求投资增长,而吸收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城落户。

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私人成本远低于社会成本,厂商和消费者具有向外排污的内在冲动,因而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公共环境极易出现无人照管的“公地悲剧”。

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仍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中国现有垃圾处理技术仍十分低下,真正符合国家环境控制标准和建设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25%左右。

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科技发展在污染治理方面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够“包治百病”。治污之重不在于“治”,而在于“防”。“治”是治标,“防”才是治本。

(三)城市环境规划的程序是什么?

1、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目标的确定是编制规划的中心环节;

2、掌握城市区域的环境现状、特征、主要环境问题与制约因素,主要是进行调查以及收集整理、监测分析城市环境的基础资料;

3、进行人口、资源、环境预测,为了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是一个关键环节;

4、提出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案,在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时,要着眼于区域背景下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四)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以上三层涵义中第一、第二层涵义强调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统筹安排,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环境保护管理本身的规划需要全面综合考虑。 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治理污染、节约资源、发展生产、保护环境而必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

4、“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

6、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污染者负担原则在法律上一般表现为三种方式:征收排污费或多种形式的污染税,赔偿损失,罚款。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是“排污收费制度”。我国参照这一原则,在《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具体原则,以明确污染者的责任。 7、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 (五)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1、行政手段,这是以政府的名义,通过研究制定城市环境管理的政策,组织制定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在自身职能范围内的一系列政策活动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

2、法制手段,包括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按照环境法律、法规依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一是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做到依法办事,三是做到违法必究;

3、市场手段,指运用价格、成本、利润、税收等与价值有关的各种经济杠杆,影响和调节社会再

生产过程,利用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使国民经济在生态环境健全的基础上发展;

4、技术手段,即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改进城市环境管理的手段,提高环境管理的质量;

5、教育手段,包括两个层面的教育,一是环保知识的教育,教育各社会组织和公众懂得如何进行环境保护;二是环保意识的教育,教育社会组织和公众懂得城市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上述几方面的手段应综合使用,不能偏废,其中法制手段是根本保障,教育手段是长远基础,技术手段是优化条件,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六)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1、减量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换句话说,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1)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2)在消费中,人们可以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

2、再利用原则。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购买

的东西。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1)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人们还需要鼓励重新制造工业的发展,以便拆解。修理和组装用过的和破碎的东西。(2)在生活中,人们把一样物品扔掉之前,应该想一想在家中和单位里再利用它的可能性。确保再利用的简易之道是对物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人们可以将可用的或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

3、资源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的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资源化是把物质返回到工厂,在那里粉碎之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之中。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有两种不同的资源化方式:(1)最合意的资源化方式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2)略为逊色的资源化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

第八章 城乡关系协调与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 二、重点问题

(一)城市边缘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城乡交错的地域综合性; 2、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

3、功能的双重性,即表现为对城市的依附性和对农村的带动性;

4、发展演变的动态性和不均衡性;

(二)我国城市边缘区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1、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

2、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

3、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乏弹性;

4、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 5、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 6、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

(三)我国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2、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 3、改制与后续管理衔接不够,造成改革不彻底或阻力较大。 4、在城市化扩展中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 (四)城市边缘区的管理原则是什么?

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 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五)我国城中村的成因是什么?

1、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为降低补偿成本,也为了避免处理与城中村相关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城市在征地中有意避开城中村,村镇也乐意保留原有的居住方式与社区关系,这是城中村产生的直接原因。

2、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交通轴如公路、铁路等是城市对外人流、物流的通道,由于“增长极”效应,临近交通轴的城市地区呈指状发展,介于两交通轴之间的农村地区渐被“环抱”。

3、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原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农村集体组织在“围入”城市后,逐渐意识到土地的价值而不愿被动城市化,或是受“土地增值获利”动机的驱动,不愿马上被“城市化”。或者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提出难以接受的安置费用,拒绝征地拆迁,这种农民卖地获利的惯性思维是很大一部分地区难以完成改造而形成城中村的典型成因之一。

4、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改革开放后,许多城市周边村镇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由单纯农业向以工商业为主、农业为辅转变。这种发展方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以地招商、卖地致富”的直观经验。因此,村镇便设法尽可能多地控制土地。这种村镇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城中村产生的另一直接原因。

(六)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是什么? 1、从发展决策入手,进一步集中城市决策权。城市管理应自上而下实施,若以“块块为主”,将助长局部利益。停止设立新的县级市,表明这个问题已开始受到重视。

2、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失去耕地的城中村,经济构成中已没有农业成分,必须转向第二、三产业,体制上也应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

3.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城中村村民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有以下一些原因:(1)村民教育水平低,即使“农转非”也不能改善他们在城市谋职难的处境;(2)农村户口可满足村民生育两胎的愿望,即使超生,也无开除公职之忧;(3)农村户口是参与村镇经济收入分红的条件;(4)农村户口拥有一定的宅基地配额,村民可建屋收取租金。针对以上状况,必须从户籍管理上将并不务农的“村民”纳入城市人口管理系统。。

4、从经济入手,将城中村纳入城市经济体系。城中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失去土地以后无以为业,对此,政府可组建专门的经济发展公司,撤村改制,将城中村所属企业及土地、村屋等不动产折合成股份,使城中村农民彻底脱离土地,成为集团公司股东。一方面,政府对这类公司提供优惠的税收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具有经济与社会双重职能,经济职能是经营城中村继承的企业、物业,社会职能是设法改变城中村传统社会形态,促进社区城市化。

5、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利用传媒树立正面典型,促进村民转变观念,融人城市社会。要调和城乡冲突,长远之计在于提高村民素质,扫荡“黄、赌、毒”,抨

击丑恶、庸俗、低级趣味的社会现象。为使村民融人城市社会,可向村民提供就业上岗培训、普法教育机会,关注村民后代教育问题等。一旦没有了“城中村人”,城中村存在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了。 6、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应加快地方性配套法规的立法,制定针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管理、住宅建设、人口管理等法规,明确城市与村镇的法律关系,明确城市周边土地权益让渡的法律程序,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村镇集体土地一级、二级市场。

7、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政府应有计划地对城中村的基层领导,尤其是年轻领导,进行现代城市经济与规划建设管理的专项培训,提高其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8、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乡矛盾的经验。对于村镇聚落来说,深圳与苏州的经验值得借鉴。近10年来苏州新区与新加坡工业园区开发了130平方公里土地,是苏州老城14平方公里的近10倍。 长远来看,城中村必然被改造为城市的一部分,而近中期则始终应坚持渐进方式。解决城中村问题的方式与力度,要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在有限的近期内,可维持村(镇)办企业集体经济所有权、经营权不变和村民享受的福利待遇不变,远期则应与城市人口同等对待。

(七)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

2、“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将会促进城乡间人才、科技、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从而繁荣城乡经济。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方面统筹考虑,重在疏导和分流。

(八)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

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有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完全消灭城乡差别,最终达到城乡的绝对融合。这种观点实质上就是将城乡一体化引向了“城乡一样化”,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间各要素的融合、贯通,但并不排斥差别,相反,通过

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将差别转化为各自的特色,这将有利于形成城乡系统的高层次协调发展。 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两大系统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生态过程,同时又是这一过程的战略目标。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所在。

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市场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有利渠道。通过统一的市场体系使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要素,并得到优化组合,从而为实现城乡全面贯通、走向一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从人本主义角度讲,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其自身各方面需要服务的,城乡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自然在协调基础上的自我发展。 (九)近年来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有哪些?

1、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2、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4、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5、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

6、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

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7、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第九章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与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界或地区的商品、资本、人才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式。

2、Citistate(城市联盟)是指由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 二、重点问题

(一)传统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有哪些?

1、未能突破行政区隔的束缚严重限制城市发展;

2未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的相关利益主体;

3、强调城市自身发展的影响。 (二)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有哪些? 1、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要素自由流通,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也有利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有效配置;

2、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3、一体化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

4、各城市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更有利于研发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生分割状态下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5、各城市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加强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更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

6、一体化使各城市对区域培养出归属感,进而凝成一种合力,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7、一体化的区域把全球市场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

8、协调发展能使区域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维持地区的持续竞争力和魅力。 (三)区域协调的手段有哪些?

1、法律手段,区域协调开展得较好的国家无一不以完备的法律为保障。 2、财政和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投资、经济补贴、基金、诱导资金、减免税收等方式,来保障进行区域协调所需要的资金来源,这些手段往往也以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形式出现。

3、行政手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设置,在这方面不同国家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强力健全型、松散组合型和折中型几种类型。(2)行政权力的行使方式,一般是通过审批、发放许可证、签订合同等,鼓励或限制某些地区、某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 4、规划手段,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来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各种空间和产业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5、社会手段,主要是采用公众参与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以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规划,保证与监督区域规划的实施。

(四)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 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 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

第十章 城市突发事件管理 一、重点概念

1、公共紧急状态指的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2、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包括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 二、重点问题

(一)如何判断什么是公共紧急状态? 公共紧急状态指的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判断突发事件与否可以根据以下几个特征:

1、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

2、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阻止了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 4、影响了人们的依法活动;

5、必须采取特殊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等。 (二)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制订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构建预案储备库; 2、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度、潜在范围和影响进行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细化对事件的判断;

3、对事件的处理作出敏捷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决策;

4、根据决策执行调整或重新制订决策以及总结突发事件运作绩效等内容。

(三)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适时、适度的发布警情和公示,让公众获取有益、可信、清晰、及时、有权威和具有安定效力的信息;

2、对突发事件的事前宣传,只有通过良好的事前宣传和教育才能在突发事件产生时降低恐慌和其他的不利影响;

3、信息系统还必须兼负多部门、多层次、多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

4、信息系统还必须具有强化监控与即时反应突发事件特征性指标变化的功能,定期向公众公布突发事件的现时状况,预测发生、发展及流行趋势,并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四)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执行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执行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中最直观的表征。执行系统的任务在于对决策进行敏捷的、全面的贯彻。具体来看:

1、执行系统必须保障能够迅速启动预案,对于首次出现的情况应能够迅速转化采取近似处理方案;

2、即时反馈执行结果,并通过信息系统向决策系统进行执行反馈;

3、处理,对执行中的短缺资源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至决策系统,采取替代或加大投入的方法来保障执行的绩效。

(五)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保障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保障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对于保障系统而言,其主要作用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质资源保障;

2、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非物质资源保障,如信息库、数据库、人才库等等;

3、提供有效的作为绩效评估系统绩效的物质载体。

(六)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普遍来看,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执行: 1、宣传教育。

2、准备预案。根据既有的和潜在的事件设立多重备选预案,缩短反应时间;

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

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

(七)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

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

“快”就是信息完整,准确和快捷,在此基础上,迅速召集突发事件处理队伍进行快速反应,赶赴现场处理。

“准”就是接到报告后,特别是到达现场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事态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准确判断,拟定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

“齐”就是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要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发布信息。

“实”就是调查处理方案确定之后,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并且进行督促检查,督办到位。 (八)城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是什么?

1、建立科学的决策指挥体系和过硬的反应队伍。

2、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预警和信息发布平台。

3、提供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保障,提供必要的应急避难场所并减少灾害损失。

4、进行宣传教育,使市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临危不乱减少损失。

(九)城市事故灾难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1、积极疏散救治,减少人员伤亡; 2、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 3、积极努力创造安全空间,减少事故隐患。 (十)突发事件管理的功能体系。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特征,突发事件管理的功能体系相应的可以分为预防、准备、反应、恢复、总结等五个重要方面。必须明确的是,功能体系的某一点并非对应于结构体系的某一元,而是与四位一体的结构体系发生方方面面的联系。

1、预防。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普遍来看,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执行:(1)宣传教育。(2)准备预案。(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

2、准备。从组织队伍、人员培训、应急演练、通讯装备、器材物资、检测仪器、交通工具等方面加以落实,做到有备无患。准备包括三个层次,即平时准备、“战时”转换、“战时”准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平”、“战”结合与“平”、“战”转换的问题。能否迅速实现“平”、“战”转换,并尽快形成“战时”积累能力,是各个城市在突发事件中减少损失的关键所在。

3、反应。反应的要旨是在认清级别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反应。对于突发事件而言,能够实现快速反应是降低危害程度的最重要方面。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突发事件除了有突发性的特征之外,还可能具有持久性的特征。,反应过程中留有足够水平的“预备队”并在最需要的时候投入就十分必要。 4、恢复。这一功能的实现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恢复生产,生活;(2)应对突发事件周

期性特征中的下降、回复阶段,进行全面的宣传,通过包含媒体、政界等多方、多重的影响,提升住民预期,改变和提升外界对地方的预期;(3)坚决避免事件“死灰复燃”,强化扫尾工作;(4)逐步实现突发事件相关资源和“生产”能力,从“战时”向“平时”的转化。

5、总结。这里所指的总结,并非单一强调对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是把总结提升为突发事件管理的一个功能单元,把危机管理的理念拓展到城市和区域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去。 综合练习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

成了__营销导向 __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2、 在人口学理论分析中,通常用城市___人口

结构__来描述城市人口的一些基本特征。 3、 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本质上是一群社会改

革家,虽然他们当时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环境问题,但其思想的核心却是__社会公正__。 4、 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_自然

环境__;二是城市的__人工环境_。 5、 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

过程,也是逐步实现_城市化_的过程。 6、 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____两级政权三级

管理___体制。

7、 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

为各国___核心城市 __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

8、 ____决策系统__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

核心。

9、 一把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___城市政府

__,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组织和市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城市化决定的。 二、选择题

1、( C )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A.第一次 B.第二次 C .第三次 D.第四次

2、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相关制度,构成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条件为( ABD )。

A.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 B.居住在市区内 C.拥有固定住所 D.具有本市户口

3、下列的市政职能中,( AD )属于传统职能。

A.消防 B.城市规划 C.环境保护 D.治安管理 4、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支撑包括( ABCD )。

A. 范围经济 B. 可持续发展理论 C.规模经

济 D. 集聚经济

5、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B )以

后,城市化将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直接达到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A.25% B.30% C.35% D.40% 6、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 CD )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A.第一产业 B. 第四产业 C. 第三产业 D.第二产业

7、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 )。A.社区成员 B.社会性组织 C.企事业组织 D.行政性组织

8、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 ABCD )。 A.谁污染谁治理制度 B.排污权交易制度 C.奖励制度 D.排污收费赔偿制度 9、( C )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A.科技现代化 B.信息化 C.工业化 D.农业现代化 10、(A)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A.伦敦 B.迈阿密 C.大温哥华 D.巴黎

三、名词解释(共10分) 城市环境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

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 四、简答题

1、 简述市政的特征。市政的特征包含以下五个方

面:第一,政治性;第二,历史性;第三,系统性;第四,综合性;第五,动态性。 2、 简述中国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 我国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有; 1政企职责不分,造成城市经济管理的政化;2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造成城市经济组织机构的封闭化和分割化; 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造成经济调节方式的单一化;4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造成城市经济主体丧失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5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造成城市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呆板; 3、 简述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 城市污染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表现在:

1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 2污染治理机制尚不健全;3技术水平不高和经费不足是污染治理的强硬约束;4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五、论述、

试论述市民参政的意义。

(1)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具体来说,包括市民的政治参与、行政参与和社会参与等内容;(2)积极提倡市民参政对我国民主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第一,市民参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切入点。城市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素,也是市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而促进城市政治民主化提升的一个显著途径就是市民参政。长久以来,就是由于没有把市民参政作为提升城市民主进程的重要切入点,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市民参政的发展,阻碍了民主化程度的进程。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市民参政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生长点,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市民当家作主的关键在于市民广泛的政治、行政和社会参与,只有通过市民参政,才能把市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实处,从而增强市民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市民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热情。第三,市民参政是廉政建设的推进器。市民参政是有效监督政府执法行为,避免政治腐败的重要政治力量。市民通过参政能够培养出自己的政治责任心,能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强化依法监督的责任意识,形成强大的外部压力和良好的廉政环境,鞭策市政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市政管理过程中做到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


相关内容

  • 市政管理学二
  •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 号 [1**********]11 姓 名 沈阳 课程代码 120064 课程名称 市政管理学 评阅教师 周海林 第 二 次任务 共 三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第二次形考作业(占形考成绩的30%) 第五单元 中国市政体制 一.名词解释 市政职能:是指城市 ...

  • 现代市政学复习资料(2015-2016)
  • 市政学复习资料 1.随着市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城市管理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其发展的依据是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市政的科学管理又取决于市政的管理科学,这就是市政学,它也因此被称为城市现代化的"金钥匙". P10 2.市政学:研究城市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有 ...

  • 城市生态学试题补充和答案(复习资料)
  • 什么是城市化 • "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 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篇) 城市 集中居住人口达两万以上的地点?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集中居住区域 城市居民 城市化包 ...

  • 浅谈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档案系统的建立和管理
  • 浅谈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档案系统的建立和管理 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顾问 偶炯民 董事长 邓邦武 内容提要:我国当前各地城市供水地下管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网管理普遍落后于制水管理.本文通过对建立城市地下供水管网档案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建立地下供水管网档案系统的作用.任务和意义的分析,围绕城 ...

  • 城市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 城市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城市桥梁考评专家组: 根据省住建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度山东省城市桥梁养护管理考评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城市桥梁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城市桥梁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了城市桥梁自查 ...

  • 注规复习--城市规划师资料汇总(大纲+教材+试题+辅导笔记)
  • 考试大纲 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大纲 http://www.shangxueba.com/share/p1847077.html 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大纲 http://www.shangxueba.com/share/p1847076.html ...

  •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 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 建城[2010]80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天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规划局: 为了指导各城市做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我部制定了<城市综合 ...

  • 城市规划原则
  • 城市规划编制总体原则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掌握规划的依据. 认识规划对象.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意愿.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 (1)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 (2)抽样调查或问卷调 ...

  • 2013申论真题及答案
  • 给定材料 资料1 2013年3月22日晚,暴雨突袭湖南省长沙,长沙城区不少地方瞬间涨水.21岁的女孩杨某不慎掉入一个没有井盖的深井,长沙市出动数十支消防.民警队伍进行搜救,长沙市海事局也在该下水道通往湘江的排污口和江面上搜寻,截至24日杨某仍下落不明.众多热心市民和网友纷纷为女孩祈祷,期待奇迹发生. ...

  • 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 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及参考答案及解析 满分100分 时限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