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举例论证的不当现象及改进措施

  议论文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验,加快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初三学年段,对学生最重要的文体训练就是议论文的写作。

  在经过《议论文的结构特点》、《议论文的论证模式》和《提出中心论点八法》三轮专项训练之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及写法要求,也能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但在论证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举例论证运用不当。举例论证是议论文最重要的论证方法之一,是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议论文说服力的有效方法。举例论证运用不当,会极大地影响议论文的说服力。

  一、学生议论写作文中举例论证存在的问题

  (一)事例叙写过于具体入微。

  在记叙文写作中,要具体细腻地叙写事件,采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这样写出的文章才细腻生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但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如果事例太过具体细微,所占篇幅过长,就会弱化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比如,有些学生写议论文,开头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具体详细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点题,突出中心论点。这样的作文,根本就不是议论文,而是记叙文。

  (二)缺乏论据,内容空洞乏味。

  一部分学生因平日阅读面窄,积累少,所以论证缺乏论据,导致内容空洞,篇幅短小,成绩太低。

  (三)举例失当,难以自圆其说。

  有些学生在写作中,所选的事例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用”,但有学生所选的例子却是关于诚实、宽容、勤奋、助人为乐等方面的。这样所写的文章自然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缺乏说服的力度。

  (四)举例俗滥,毫无新意可言。

  学生所用材料太俗太滥,缺乏新意,比如以《笑对失败》为题的作文,学生举的例子大多是贝多芬、诺贝尔、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以《机遇》为话题写作文,学生所举事例大多是毛遂自荐、魏敏芝抓住机遇成了“谋女郎”改变了自己命运、凡尔纳巧抓机遇在大仲马的引领下走上文学之路、一个信徒在大水中等上帝来拯救、林语堂抓住机遇向赛珍珠请教、一位美国大学生求职的经历等。这样的作文,举例陈旧且千篇一律,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难引起人阅读的兴趣。

  (五)堆砌事例,不作分析议论。

  一些学生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只是选择两三个事例堆砌在一起,不会对选择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使之与中心论点联系起来。议论文,不会对材料进行分析、议论,就等于一个人没有思想,说服的力度自然会大打折扣。

  二、应对措施

  (一)明确文体特点,培养概括能力。

  针对事例叙写过于具体入微的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将议论文叙事的特点和作用与记叙文叙事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比较,师生共同归纳二者的不同:记叙文叙事要求具体细腻,以情感人;议论文叙事要求概括简要,以理服人。然后精选材料,着力培养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概括事件时,抓住重点,把无关的话尤其是描写性的语言全部舍弃,只将与论点相吻合的事件特征、结果写清楚,体现议论文语言简明概括的特点。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文体意识增强了,文体不清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二)扩大阅读领域,积累丰富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就是说,学生的写作,根在阅读。所以,针对素材缺乏、内容空洞乏味的问题,我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领域,广泛积累素材。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每周一练,每周师生共同选择一个话题,全班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广泛阅读,收集素材(当然,所收集的素材除了事例之外,还有成语俗语、名言警句、诗词歌谣等),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收集一个论据,在有了素材这源头活水之后再写作。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积累丰富了,写出的议论文篇幅长了,论证具体充分了,说服的力度自然增强了。

  (三)训练提炼观点,学会内容取舍。

  针对举例失当、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观点提炼训练。主要利用学生在解决素材缺乏内容空洞乏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的素材,训练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有的素材,其观点是多元的,可以提出两三个观点,就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提炼的观点取舍内容,要求围绕观点简明叙述,选择与观点有关的内容来写,与观点无关的内容全部过滤掉。经过集体训练、小组训练和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的训练,学生围绕观点选材、取舍内容的意识明显增强了,使用论据信手拈来、张冠李戴的现象基本上消灭了。

  (四)选用热点事件,增强时代气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写作中,如果能将带有时代特征的素材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从创新度和新颖度上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提高作文成绩。议论文写作也不例外。所以,我指导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充分了解社会上的热点、焦点事件,用心去感受周围的变化。在写作中,我引导学生将“天宫”一号发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体“微尘”、身体力行推广低碳生活的“森女族”、中国摔跤名将高峰抱对手下场的感人事件、香港大学授予蓝领老太“荣誉院士”的称号等或大或小的正面事例,以及酒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十一岁儿童彭飞见义勇为却当众被小偷打耳光等反面事例运用到写作中,这样写出来的议论文,更贴近时代、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

  (五)结合日常写作,提高分析能力。

  针对堆砌事例不作分析评价的问题,我通过专项训练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评价议论的能力。一是运用课前五分钟,学生轮流作“时事报告”,从全面的角度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时事,表达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看法。二是每天一练,要求每位学生每周选择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一位人物(所选人物既可以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又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是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还可以是学生追捧的偶像明星等),了解他们的故事、经历,把握他们的思想、性格,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以“我眼中的?摇?摇 ?摇?摇”为题进行片段写作。三是让学生对自己平日练笔中尤其是日记中叙写的事件添加评论,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厚积才能薄发”,通过这些专项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评价议论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写出的议论文更有理性,更有深度,逻辑严密,阐述清晰,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阅读从古今取材,通过关注现实生活从身边的热点事件选材,再加上适时的写作方法指导、反复的专项训练,学生基本能准确恰当地使用举例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写的议论文大多论证具体充分、举例新颖恰当、分析透彻清晰,极大地提高了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议论文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验,加快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初三学年段,对学生最重要的文体训练就是议论文的写作。

  在经过《议论文的结构特点》、《议论文的论证模式》和《提出中心论点八法》三轮专项训练之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及写法要求,也能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但在论证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举例论证运用不当。举例论证是议论文最重要的论证方法之一,是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议论文说服力的有效方法。举例论证运用不当,会极大地影响议论文的说服力。

  一、学生议论写作文中举例论证存在的问题

  (一)事例叙写过于具体入微。

  在记叙文写作中,要具体细腻地叙写事件,采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这样写出的文章才细腻生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但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如果事例太过具体细微,所占篇幅过长,就会弱化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比如,有些学生写议论文,开头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具体详细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点题,突出中心论点。这样的作文,根本就不是议论文,而是记叙文。

  (二)缺乏论据,内容空洞乏味。

  一部分学生因平日阅读面窄,积累少,所以论证缺乏论据,导致内容空洞,篇幅短小,成绩太低。

  (三)举例失当,难以自圆其说。

  有些学生在写作中,所选的事例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用”,但有学生所选的例子却是关于诚实、宽容、勤奋、助人为乐等方面的。这样所写的文章自然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缺乏说服的力度。

  (四)举例俗滥,毫无新意可言。

  学生所用材料太俗太滥,缺乏新意,比如以《笑对失败》为题的作文,学生举的例子大多是贝多芬、诺贝尔、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以《机遇》为话题写作文,学生所举事例大多是毛遂自荐、魏敏芝抓住机遇成了“谋女郎”改变了自己命运、凡尔纳巧抓机遇在大仲马的引领下走上文学之路、一个信徒在大水中等上帝来拯救、林语堂抓住机遇向赛珍珠请教、一位美国大学生求职的经历等。这样的作文,举例陈旧且千篇一律,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难引起人阅读的兴趣。

  (五)堆砌事例,不作分析议论。

  一些学生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只是选择两三个事例堆砌在一起,不会对选择的事例进行分析、议论,使之与中心论点联系起来。议论文,不会对材料进行分析、议论,就等于一个人没有思想,说服的力度自然会大打折扣。

  二、应对措施

  (一)明确文体特点,培养概括能力。

  针对事例叙写过于具体入微的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将议论文叙事的特点和作用与记叙文叙事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比较,师生共同归纳二者的不同:记叙文叙事要求具体细腻,以情感人;议论文叙事要求概括简要,以理服人。然后精选材料,着力培养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概括事件时,抓住重点,把无关的话尤其是描写性的语言全部舍弃,只将与论点相吻合的事件特征、结果写清楚,体现议论文语言简明概括的特点。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文体意识增强了,文体不清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二)扩大阅读领域,积累丰富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就是说,学生的写作,根在阅读。所以,针对素材缺乏、内容空洞乏味的问题,我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领域,广泛积累素材。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每周一练,每周师生共同选择一个话题,全班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广泛阅读,收集素材(当然,所收集的素材除了事例之外,还有成语俗语、名言警句、诗词歌谣等),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收集一个论据,在有了素材这源头活水之后再写作。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积累丰富了,写出的议论文篇幅长了,论证具体充分了,说服的力度自然增强了。

  (三)训练提炼观点,学会内容取舍。

  针对举例失当、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观点提炼训练。主要利用学生在解决素材缺乏内容空洞乏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的素材,训练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有的素材,其观点是多元的,可以提出两三个观点,就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提炼的观点取舍内容,要求围绕观点简明叙述,选择与观点有关的内容来写,与观点无关的内容全部过滤掉。经过集体训练、小组训练和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的训练,学生围绕观点选材、取舍内容的意识明显增强了,使用论据信手拈来、张冠李戴的现象基本上消灭了。

  (四)选用热点事件,增强时代气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写作中,如果能将带有时代特征的素材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从创新度和新颖度上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提高作文成绩。议论文写作也不例外。所以,我指导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充分了解社会上的热点、焦点事件,用心去感受周围的变化。在写作中,我引导学生将“天宫”一号发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体“微尘”、身体力行推广低碳生活的“森女族”、中国摔跤名将高峰抱对手下场的感人事件、香港大学授予蓝领老太“荣誉院士”的称号等或大或小的正面事例,以及酒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十一岁儿童彭飞见义勇为却当众被小偷打耳光等反面事例运用到写作中,这样写出来的议论文,更贴近时代、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

  (五)结合日常写作,提高分析能力。

  针对堆砌事例不作分析评价的问题,我通过专项训练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评价议论的能力。一是运用课前五分钟,学生轮流作“时事报告”,从全面的角度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时事,表达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看法。二是每天一练,要求每位学生每周选择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一位人物(所选人物既可以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又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是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还可以是学生追捧的偶像明星等),了解他们的故事、经历,把握他们的思想、性格,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以“我眼中的?摇?摇 ?摇?摇”为题进行片段写作。三是让学生对自己平日练笔中尤其是日记中叙写的事件添加评论,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厚积才能薄发”,通过这些专项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评价议论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写出的议论文更有理性,更有深度,逻辑严密,阐述清晰,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阅读从古今取材,通过关注现实生活从身边的热点事件选材,再加上适时的写作方法指导、反复的专项训练,学生基本能准确恰当地使用举例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写的议论文大多论证具体充分、举例新颖恰当、分析透彻清晰,极大地提高了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阅读题基础知识
  •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 ...

  • 直击中考:读后感写作技巧(3000字)
  • 直击中考:读后感写作技巧 知识要点:1.读后感是读了别人的文章或著作之后,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写出来的一种文章形式.2.读后感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读和感."读"是基础,"感"是由"读"引发的,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有"感"可言. ...

  • 初一语文阅读技巧
  • 初一语文阅读技巧 语文阅读题的方法,(我觉得很好)!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 ...

  • 作文讲座:第十六讲引议联结有感于读
  • 作文讲座:第十六讲 引议联结 有感于读时间: 2008年10月29日 作者: 来源: 第十六讲引议联结有感于读 知识要点: 1.读后感是读了别人的文章或著作之后,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写出来的一种文章形式. 2.读后感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读和感."读"是基础,"感" ...

  •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内容提要:根据新课标及目前中考的实际情况,中学语文阅读理解在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学生在这方面失分很多,本文概括了阅读理解考试中的典型题型,并告诉我们相应的答题技巧. 关键词:阅读理解新课标 典型题型 答题技巧 现在全国各地的初中语文教学和考试都在进行大的变革,体现 ...

  •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 过.结果 五.记 ...

  •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 起航教育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 ...

  • 怎样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怎样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 考试时, 古文的知识点和修辞方式都是曾经在书本上出现过的, 所以课本的语言点一定要熟悉. 2. 我高考前两个月坚持每天做古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大概小篇短古文三四篇, 现代文两篇, 做完认真对答案. 对古文是找出自己知识的缺漏. 对现代文是知道不同的问法有不同的答法. 找 ...

  • 说明文和议论文
  • 说明文 一.分类 1.按说明对象分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指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核舟记>.<恐龙>.课本上的<中国石拱桥><海底世界>.<苏州园林><看云识天气>等等.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指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