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清净明诲原文及翻译七

四种清净明诲原文及翻译 七

原文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pi)奈耶(ye)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she)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she)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mei),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mo)法之中,多此魔民炽(chi音赤)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hui)。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nie)盘(pan),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ji)。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mei),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cha)。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mo)法之中,多此鬼神炽(chi)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cha),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yi),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sai)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qi)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bo音博),及是此土靴(xue)履(lv音吕)裘(qiu音球)毳(cui,音脆)、乳酪(lao音涝)醍(ti音提)醐(hu音胡)。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翻译

阿难,为什么我说摄心为戒

呢?因心为戒本,若能摄住,制伏一处,就是持戒。若不能制伏而放纵之,就是破戒。

假若所有一切世界六道众生,他们没有淫欲心,就不会随生死流转,而能断生死流。

你发心要修正定,目的在超出尘劳,脱离生死,但淫欲心不断,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淫欲心就是

尘劳,不要说有淫欲行为,就是连淫欲的念头亦是尘劳,怎能开悟成佛?现在一般邪知邪见的人,又想开悟成佛,又放不下淫欲,这是最可怜。虽佛在世,亦不能救他们!

纵然有智慧,修禅定得到轻安境界,假如不断淫欲心,必定会落魔道。上品为魔王,中品为魔民,下品为魔女。魔女生得十分漂亮,但十分卑鄙。有智慧者千万要注意,要小心!不要误了自己的前途,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失足成千古恨!

他们这一般邪魔,亦有很多徒众,不知惭愧,大家都自认为已成佛,成了无上大道。

佛在世时已先说:“我灭度后,末法的时候,到处都充满这般魔民,好像火一样的旺盛。”专讲贪欲邪淫,正对一般无知青年的机,臭味相投,互相赞叹,反认为自己是善知识,终令无知的众生,堕落爱欲邪见深坑,失却菩提大道的正路。

你教导世人,欲修正定,必定首先要废除淫念,这是如来,及过去所有一切诸佛,第一个决定,一点不能改变的清净明白教诲。这是四种清净明诲,佛教徒一定要遵守。

有淫念必落魔道,因为这样,如果不断淫念,而修禅定,就一边修,一边漏。要开悟而离不开淫欲,这就好像蒸沙石,想要它成为白饭,经过百千劫,依然只可叫热沙,为什么呢?因为沙石不是米,不是饭的原料!

若是以淫欲之身,要求证得妙觉佛果,纵然得到微妙的开悟,亦只是从淫根所发之淫欲种子。根本已是淫欲,那一定会堕落三途,地狱、畜生、饿鬼,轮转生死不能出离。这时候,人身尚不可得,试问从哪一条路来修证如来妙果?

必定要连淫机,即最微细之淫念,亦即无明都断了。这时清净无染,一念不生,身和心都断除,连断性断影都没有,就如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这样才有希望证到无上觉道。

照我这样说,才是佛说,不照我这样说,就是魔王说。

阿难,又世界上六道的众生,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如果他们能不起杀心,就可以不随轮回流转,不随生死业报相续。

想修正定,本意是要超出尘劳,如果杀心不能除掉,就不能跳出尘劳。

纵然有多少智慧,指世间智慧,即世智辩聪。修禅定有功夫,得到境界现前,但如不断杀业,必定堕落神道。上品之人就成为大力鬼,即是天行夜叉,中品为飞行夜叉,诸鬼神,如山林城隍等,下品就为地行罗

刹,即啖人精气的罗刹鬼。

这般鬼神,亦有很多徒众,大家都夸张自己已经成了无上道的果位。

将来我灭度后,末法时期,有很多这种鬼神,好像火一样的旺盛,充满世间,他们亦修道,但不能断杀,还对人夸说,食肉亦可开悟,可得菩提正路。好像一般人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里头。这真是狂言妖言邪说惑业!

阿难,众生肉是不可食的,我只是教出家人,可以食点五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而杀、自死肉、鸟残肉。这五种肉是我以神通之力化生,本来没有命根,亦因你们婆罗门所居的地方,天气过于潮湿,又多沙石,不能够种果菜,连青草都不能生,故我用大悲神力,幻成这五净肉,使你们得食,奈何在我灭度后,一般不肖之徒,居然食众生之肉,还敢自称是释子呢?

你们应当知道,食肉的人,纵然得到心开,亦只是暂时境界,似乎是有点定力,但这都是大罗刹之类,等到福报享尽,必定沉落在生死苦海中,不是佛的弟子。这样的人,既然互相杀害,互相食啖,没有了期,又怎么会跳出三界呢?

你要教导修正定的人,一定要先断淫心,次断杀生,因食肉杀生就失去大悲种子,不能成佛。故戒杀是如来以及先世一切世尊,第二个决定,一点不能改变的清净明白教诲。

所以,阿难啊!假如不断杀业而修禅定,等于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想要别人听不到,岂有这种道理?这正是掩耳盗铃,欲隐弥彰而已!

持戒清净之出家人,及诸大菩萨,在分歧小路上往来,亦不愿意踩踏青草,何况用手去拔?为什么自称为大慈大悲的人,还要吃众生的血肉,来滋养自己的身体呢?

假如有诸出家人,不穿东方中国之丝绸绢缎,蚕丝所造之丝缎,及天竺国的皮靴、狐裘鸟毛、禽兽羽皮制之衣履,及不食乳酪醍醐,这些出家人是真正能解脱,既还清他们的宿债,不再浪荡三界了。

什么缘故呢?因为穿着畜生的皮毛,便是和他们结了不解之缘。好像劫初时候,有色界(光音天)的天人,飞行至世上,见地上有地肥,十分美味可口,便叫天人都来尝食。可惜食后便不能再飞行,后来地肥吃完了,便食地中所生的百谷,食后双脚就不能离地。

修道的人,必定要身和心,对于众生的身中肉、身上皮,都不穿不吃,甚至连吃肉穿皮的念头都没有,那么,我承认这个人是真正得到解脱,这是因为已经和三界众生的缘都断绝关系。 照我这样说,才是佛说。不照我这样说,便是魔王所说。

四种清净明诲原文及翻译 七

原文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pi)奈耶(ye)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she)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she)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mei),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mo)法之中,多此魔民炽(chi音赤)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hui)。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nie)盘(pan),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ji)。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mei),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cha)。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mo)法之中,多此鬼神炽(chi)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cha),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yi),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sai)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qi)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bo音博),及是此土靴(xue)履(lv音吕)裘(qiu音球)毳(cui,音脆)、乳酪(lao音涝)醍(ti音提)醐(hu音胡)。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翻译

阿难,为什么我说摄心为戒

呢?因心为戒本,若能摄住,制伏一处,就是持戒。若不能制伏而放纵之,就是破戒。

假若所有一切世界六道众生,他们没有淫欲心,就不会随生死流转,而能断生死流。

你发心要修正定,目的在超出尘劳,脱离生死,但淫欲心不断,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淫欲心就是

尘劳,不要说有淫欲行为,就是连淫欲的念头亦是尘劳,怎能开悟成佛?现在一般邪知邪见的人,又想开悟成佛,又放不下淫欲,这是最可怜。虽佛在世,亦不能救他们!

纵然有智慧,修禅定得到轻安境界,假如不断淫欲心,必定会落魔道。上品为魔王,中品为魔民,下品为魔女。魔女生得十分漂亮,但十分卑鄙。有智慧者千万要注意,要小心!不要误了自己的前途,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失足成千古恨!

他们这一般邪魔,亦有很多徒众,不知惭愧,大家都自认为已成佛,成了无上大道。

佛在世时已先说:“我灭度后,末法的时候,到处都充满这般魔民,好像火一样的旺盛。”专讲贪欲邪淫,正对一般无知青年的机,臭味相投,互相赞叹,反认为自己是善知识,终令无知的众生,堕落爱欲邪见深坑,失却菩提大道的正路。

你教导世人,欲修正定,必定首先要废除淫念,这是如来,及过去所有一切诸佛,第一个决定,一点不能改变的清净明白教诲。这是四种清净明诲,佛教徒一定要遵守。

有淫念必落魔道,因为这样,如果不断淫念,而修禅定,就一边修,一边漏。要开悟而离不开淫欲,这就好像蒸沙石,想要它成为白饭,经过百千劫,依然只可叫热沙,为什么呢?因为沙石不是米,不是饭的原料!

若是以淫欲之身,要求证得妙觉佛果,纵然得到微妙的开悟,亦只是从淫根所发之淫欲种子。根本已是淫欲,那一定会堕落三途,地狱、畜生、饿鬼,轮转生死不能出离。这时候,人身尚不可得,试问从哪一条路来修证如来妙果?

必定要连淫机,即最微细之淫念,亦即无明都断了。这时清净无染,一念不生,身和心都断除,连断性断影都没有,就如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这样才有希望证到无上觉道。

照我这样说,才是佛说,不照我这样说,就是魔王说。

阿难,又世界上六道的众生,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如果他们能不起杀心,就可以不随轮回流转,不随生死业报相续。

想修正定,本意是要超出尘劳,如果杀心不能除掉,就不能跳出尘劳。

纵然有多少智慧,指世间智慧,即世智辩聪。修禅定有功夫,得到境界现前,但如不断杀业,必定堕落神道。上品之人就成为大力鬼,即是天行夜叉,中品为飞行夜叉,诸鬼神,如山林城隍等,下品就为地行罗

刹,即啖人精气的罗刹鬼。

这般鬼神,亦有很多徒众,大家都夸张自己已经成了无上道的果位。

将来我灭度后,末法时期,有很多这种鬼神,好像火一样的旺盛,充满世间,他们亦修道,但不能断杀,还对人夸说,食肉亦可开悟,可得菩提正路。好像一般人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里头。这真是狂言妖言邪说惑业!

阿难,众生肉是不可食的,我只是教出家人,可以食点五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而杀、自死肉、鸟残肉。这五种肉是我以神通之力化生,本来没有命根,亦因你们婆罗门所居的地方,天气过于潮湿,又多沙石,不能够种果菜,连青草都不能生,故我用大悲神力,幻成这五净肉,使你们得食,奈何在我灭度后,一般不肖之徒,居然食众生之肉,还敢自称是释子呢?

你们应当知道,食肉的人,纵然得到心开,亦只是暂时境界,似乎是有点定力,但这都是大罗刹之类,等到福报享尽,必定沉落在生死苦海中,不是佛的弟子。这样的人,既然互相杀害,互相食啖,没有了期,又怎么会跳出三界呢?

你要教导修正定的人,一定要先断淫心,次断杀生,因食肉杀生就失去大悲种子,不能成佛。故戒杀是如来以及先世一切世尊,第二个决定,一点不能改变的清净明白教诲。

所以,阿难啊!假如不断杀业而修禅定,等于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想要别人听不到,岂有这种道理?这正是掩耳盗铃,欲隐弥彰而已!

持戒清净之出家人,及诸大菩萨,在分歧小路上往来,亦不愿意踩踏青草,何况用手去拔?为什么自称为大慈大悲的人,还要吃众生的血肉,来滋养自己的身体呢?

假如有诸出家人,不穿东方中国之丝绸绢缎,蚕丝所造之丝缎,及天竺国的皮靴、狐裘鸟毛、禽兽羽皮制之衣履,及不食乳酪醍醐,这些出家人是真正能解脱,既还清他们的宿债,不再浪荡三界了。

什么缘故呢?因为穿着畜生的皮毛,便是和他们结了不解之缘。好像劫初时候,有色界(光音天)的天人,飞行至世上,见地上有地肥,十分美味可口,便叫天人都来尝食。可惜食后便不能再飞行,后来地肥吃完了,便食地中所生的百谷,食后双脚就不能离地。

修道的人,必定要身和心,对于众生的身中肉、身上皮,都不穿不吃,甚至连吃肉穿皮的念头都没有,那么,我承认这个人是真正得到解脱,这是因为已经和三界众生的缘都断绝关系。 照我这样说,才是佛说。不照我这样说,便是魔王所说。


相关内容

  • 陋室铭英汉翻译赏析
  • 英汉译文赏析 作业 舒卉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 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The Inscriptio ...

  • "鱼,我所欲也,熊掌,--"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 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 入若耶溪原文.翻译及赏析
  • 入若耶溪 (391人评分) 7.9 朝代:南北朝 作者:王籍 原文: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分享 评分: 参考翻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 ...

  • 柳公权[玄秘塔碑]原文及翻译
  • 柳公权<玄秘塔碑>原文及翻译 原文:<唐故左街僧录(1).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2)方袍.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 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3).裴休撰. 正议大夫.守右散骑常侍.充集贤殿学士.兼判院事 ...

  • 2012-2015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汇编2(文言文阅读)
  • 2012-2015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汇编2(文言文阅读) (2015)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 ...

  • 短小文言文资料汇编
  • 22.高凤专心致志 原文: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 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翻译: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到田地(劳作) ,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守着 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 ...

  • [中西翻译简史]复习内容1
  • 翻译史复习重点 依据历史上主流翻译对象的变化,中西翻译发展史可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P45 一,宗教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宗教翻译阶段 二,经典名著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学翻译阶段 三,实用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非文学翻译阶段 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历史,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P45~ ...

  •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题训练
  • 九年级散文专题 一.散文的基本知识: 1.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 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特点:形散神不散--①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 比.③表达方式不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
  • 日志 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 |返回日志列表 [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发音)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转播到微博 我不想叫八爪鱼了 2011年06月21日 17:55 阅读(8) 评论(1) 分类:··经典 举报 字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