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生物的作用(新)

第三章 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非生物因素的种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观点。

2、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认同科学探究的严谨和求实。

3、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概括分析能力。

二、学习重点

1、说出非生物因素的种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2、体验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3、体验“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的探究过程。

三、学习难点

1、“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实验方案的设计。

2、“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实验的探究过程。

3、学生与组内其他同学的合作和交流能力的锻炼。

四、学习过程

【课前延伸】

春兰秋菊,冬梅夏荷,同是自然生长的植物,却在不同的季节开花,白天常见到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夜晚又发现盘旋在灯光下的飞蛾,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

( )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吗?

【课内探究】

活动一:自主学习—下面再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8页,第1-3段,回答下列问题。看哪位同学找的快、找的准!

1、生物的生活受( )的影响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 )因素和( )因素

3、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有:( )、( )、( )、( )

【跟踪练习】——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的本领大!

①、韭菜长期遮光会变( )

②、冬天,蛇、青蛙会进行 ( )

③、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 )

④、杂草丛生的农田,作物会 ( )

⑤、熊猫的数量会因箭竹的大量枯萎而 ( )

有那位同学具体分析一下,是那种因素所致,

①( ) ②、( )③、( )④、( )⑤、( )

【温馨回顾】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

①( ) ②( )③( )④( )⑤( )⑥( ) 活动二:组内合作探究——看一看,哪个小组合作配合的好!

1、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请同学们先阅读“黄粉虫信息”资料

黄粉虫信息

黄粉虫原为一种仓储害虫,俗称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 幼虫表面

呈金黄色,喜群集,常常聚集在粮堆中或其食料的下方。成虫为深褐色,不能飞,善爬行,喜欢群集栖息。近年来,逐步开发为观赏鸟的饲料,以及应用于人类的高

级营养素。

黄粉虫由于长期隐藏于阴暗角落之中,适应了黑暗环境,且夜间活动较多,故

怕光。白天光线稍暗,对幼虫尤其是成虫的生长,繁殖都有好处。

2、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提出(小组感兴趣的)问题?

3、并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你们小组的)假设:

4、根据我们作出的假设,请同学们认真仔细阅读下面的实验想关信息,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应给黄粉虫幼虫提供黑暗和明亮两种不同的环境,具体为:在一个纸盒上分别用不透光的纸板和透明板遮盖; 而其他因素(温度、湿度)除光照以外,都要保持一致。 ②能不能用一两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

③往实验装置中放黄粉虫幼虫时,最好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央位置,这样可以让黄粉虫幼虫在两种不同环境中运动的距离一样。

④ 放入黄粉虫幼虫后,要静置4-5分钟,再记录数据,这样可以让黄粉虫幼虫适应突变的生活环境,而且要一分钟统计一次,且统计多次,以便保证让黄粉虫幼虫有充足的运动时间,在盒子中找到合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减小误差。

回答提问:〈1〉、信息①中的黑暗与明亮两种环境起了个 作用

〈2〉、信息①中除了光照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保持一致,这是

法。(填控制变量法或观察法或测量法)

5、小组制定好实验计划:

①结合刚才的实验信息,以及桌子上的器材,小组讨论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材料用具。 材料用具:

②同学们结合刚才实验信息,并参照课本39页的实验装置图,小组讨论制定出你小组的实验方案:

设计操作步骤

(1)选取合适的材料,并分组: 。

(2)设计对照试验: 。

(3)观察、记录: 。

6、各小组按照组长的分工和刚才设计的实验方案,用选择好的实验材料用具,进行实验探究。(注意:各小组长分要好工,安排好计时的、记录数据的、观察现象的,各小组成员一定要听组长的安排,小组准备好之后,可以开始做实验。)并将根据你小组的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7、表达交流:

①各小组代表以表格的形式到黑板上展示出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

②计算全班在同一时间的实验数据,得出全班实验结论。

③ 在设计实验时,应使黄粉虫幼虫的生活环境除 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 两种环境的对照。

④ 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 )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

⑤ 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黄粉虫幼虫应怎样处理?

【课堂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相信你是最榜的!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和

2.对蛇、蜥蜴的冬眠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

A、水分 B、温度 C、空气 D、 阳光

3.热带雨林中植物繁多,而沙漠中植物却十分稀少,造成这种特点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5、在同一块菜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

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

黄色的。这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空气 C、无机盐 D、光

6、影响一只蜜蜂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不包括(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其它蜜蜂

7、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课后提升】

请各小组同学家课下思考并讨论除了光照之外,还有哪些非生因素也能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并提出符合科学事实的问题。( )作为一个课后作业,参照刚才的探究过程,独立设计一个类似的探究实验。

【学习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困惑:

第三章 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非生物因素的种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观点。

2、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认同科学探究的严谨和求实。

3、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概括分析能力。

二、学习重点

1、说出非生物因素的种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2、体验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3、体验“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的探究过程。

三、学习难点

1、“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实验方案的设计。

2、“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实验的探究过程。

3、学生与组内其他同学的合作和交流能力的锻炼。

四、学习过程

【课前延伸】

春兰秋菊,冬梅夏荷,同是自然生长的植物,却在不同的季节开花,白天常见到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夜晚又发现盘旋在灯光下的飞蛾,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

( )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吗?

【课内探究】

活动一:自主学习—下面再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8页,第1-3段,回答下列问题。看哪位同学找的快、找的准!

1、生物的生活受( )的影响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 )因素和( )因素

3、生物圈中的非生物因素有:( )、( )、( )、( )

【跟踪练习】——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的本领大!

①、韭菜长期遮光会变( )

②、冬天,蛇、青蛙会进行 ( )

③、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 )

④、杂草丛生的农田,作物会 ( )

⑤、熊猫的数量会因箭竹的大量枯萎而 ( )

有那位同学具体分析一下,是那种因素所致,

①( ) ②、( )③、( )④、( )⑤、( )

【温馨回顾】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

①( ) ②( )③( )④( )⑤( )⑥( ) 活动二:组内合作探究——看一看,哪个小组合作配合的好!

1、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请同学们先阅读“黄粉虫信息”资料

黄粉虫信息

黄粉虫原为一种仓储害虫,俗称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害虫。 幼虫表面

呈金黄色,喜群集,常常聚集在粮堆中或其食料的下方。成虫为深褐色,不能飞,善爬行,喜欢群集栖息。近年来,逐步开发为观赏鸟的饲料,以及应用于人类的高

级营养素。

黄粉虫由于长期隐藏于阴暗角落之中,适应了黑暗环境,且夜间活动较多,故

怕光。白天光线稍暗,对幼虫尤其是成虫的生长,繁殖都有好处。

2、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提出(小组感兴趣的)问题?

3、并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你们小组的)假设:

4、根据我们作出的假设,请同学们认真仔细阅读下面的实验想关信息,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应给黄粉虫幼虫提供黑暗和明亮两种不同的环境,具体为:在一个纸盒上分别用不透光的纸板和透明板遮盖; 而其他因素(温度、湿度)除光照以外,都要保持一致。 ②能不能用一两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

③往实验装置中放黄粉虫幼虫时,最好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央位置,这样可以让黄粉虫幼虫在两种不同环境中运动的距离一样。

④ 放入黄粉虫幼虫后,要静置4-5分钟,再记录数据,这样可以让黄粉虫幼虫适应突变的生活环境,而且要一分钟统计一次,且统计多次,以便保证让黄粉虫幼虫有充足的运动时间,在盒子中找到合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减小误差。

回答提问:〈1〉、信息①中的黑暗与明亮两种环境起了个 作用

〈2〉、信息①中除了光照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保持一致,这是

法。(填控制变量法或观察法或测量法)

5、小组制定好实验计划:

①结合刚才的实验信息,以及桌子上的器材,小组讨论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材料用具。 材料用具:

②同学们结合刚才实验信息,并参照课本39页的实验装置图,小组讨论制定出你小组的实验方案:

设计操作步骤

(1)选取合适的材料,并分组: 。

(2)设计对照试验: 。

(3)观察、记录: 。

6、各小组按照组长的分工和刚才设计的实验方案,用选择好的实验材料用具,进行实验探究。(注意:各小组长分要好工,安排好计时的、记录数据的、观察现象的,各小组成员一定要听组长的安排,小组准备好之后,可以开始做实验。)并将根据你小组的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7、表达交流:

①各小组代表以表格的形式到黑板上展示出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

②计算全班在同一时间的实验数据,得出全班实验结论。

③ 在设计实验时,应使黄粉虫幼虫的生活环境除 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 两种环境的对照。

④ 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 )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

⑤ 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黄粉虫幼虫应怎样处理?

【课堂练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相信你是最榜的!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和

2.对蛇、蜥蜴的冬眠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

A、水分 B、温度 C、空气 D、 阳光

3.热带雨林中植物繁多,而沙漠中植物却十分稀少,造成这种特点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5、在同一块菜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

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

黄色的。这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空气 C、无机盐 D、光

6、影响一只蜜蜂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不包括(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其它蜜蜂

7、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课后提升】

请各小组同学家课下思考并讨论除了光照之外,还有哪些非生因素也能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并提出符合科学事实的问题。( )作为一个课后作业,参照刚才的探究过程,独立设计一个类似的探究实验。

【学习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困惑:


相关内容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的概念及其与生态因子的联系与区别: 概念: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联系与区别: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阳光.湿度.大气及其相关生物等. 生态因子是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称生物的生存条件 ...

  • 刘利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作者姓名: 刘利秀 专 业: 应用生物技术 主考学校: 甘肃农业大学 准考证号: [1**********]9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2010年9月20日 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 论文作者: ...

  • 环境生物学复习-段昌群-参考重点
  • 第一章 绪论 1.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人为受损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及其生物效应 (2)生态退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在受损环境中的响应 (4)全球变化生物学 (5)生物对受损环境的监测 (6)生物修复和生态重建 (7)生物多 ...

  • 环境学参考资料
  • 第一章 环境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环 境 一.人类环境 环境是相对于一定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的集合就称为这一中心事物的环境. 中心事物是环境最主要的属性,代表了环境服务的对象和重点,是环境的主体.与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就是环境客体,这些客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环境 ...

  •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0(4) :301-310 J ournal of Hunan Environment -Biological Polytechnic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钟福生1. 2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2. 湖南环境生物 ...

  • 个体生态学
  • 摘自:个体生态学http://jw.nju.edu.cn/stx/content/chapter2/lesson1/ch2a1.htm 2. 个体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是以生物的个体及其栖息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有关环境因子对生物个体的影响,以及生物个体在的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方面的生态适应机制,阐明生 ...

  •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题
  • <环境微生物学>小结 1.活性污泥:是一种绒絮状小泥粒,由好氧菌为主体的微型生物群以及胶体.悬浮物等组成的微生物集团.颗粒大小约为0.02-0.2mm,表面积为20-100cm2/ml,相对密度约为1.002-1.006.外观呈黄褐色,有时亦呈深灰.灰褐.灰白等色.静置时,能凝聚成较大的 ...

  •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摘 要:在当代,随着人类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日益增长,环境污染和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微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等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着优点,加之其技术开发所预示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了科技工 ...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一节教学设计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一节教学设计 李爱彬 山东省章丘市实验中学 250200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围绕这个主题,本节课在学习了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的基础上, 自然过渡到生物对环境 ...

  • 浅议生物_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8月(中旬)第10卷第23期 总 第256期浅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朴栋海1戴术霞2朴粉善1(1.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延边分局,吉林 延吉 133001:2.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分局,吉林 吉林 132013) 摘 要:本文通过对水环境治理中经常采用的几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