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来学习和弘扬中华慈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在学习、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我们慈善工作者应该都来学习和弘扬中华慈善文化。   在谈论慈善文化之前,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一般说来,文化的范围极其广泛,内涵极其混杂,因此文化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不过多数学者认为,物质的、非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成就都可被视为文化。至于“文化”与“文明”有无区别,学者的说法也是多种多样。也有些学者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内涵差不多,乃至可以相互替换。“文化”的许多概念化的定义,其实会拘束我们,被它们牵着鼻子跑,难以自主和自在地观察和思考。笔者很赞赏德国著名学者诺贝特・埃利亚斯在其《文明的进程》一书中的看法。他认为“文化”跟“文明”的区别在于“文化”是使众多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换言之,“文化”使各个民族不一样,“文明”使各民族越来越接近。“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一种总结性的概念。“文明”是过程,或者说是过程的结果。倘若按埃利亚斯的说法来理解文化和文明,就简要、方便多了。比如文明,人类先有“农业文明”,继后有“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个过程。西方首先实行工业化,带来了巨大财富,继之其他国家也相继学习搞工业化。西方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不断异化,无限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这激起世界各国仁人志士的反思和批判。在20世纪50年代,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已相当严重,欧美不少学者,如蕾切尔・卡逊经过调研,指出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的严重性。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的一书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一词。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就“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论和方法等作了广泛研究。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代人类的使命。2007年,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可以肯定地说,“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各民族、国家追求和建设的当代文明。至于什么是文化,我们可以重点抓住那些对中国人的精神、心性、思维方式、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深厚的中华民族心理结构发生持久影响的思想文化。我们谈中华慈善文化,就是这种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学中国慈善文化的时候,跟谁学?以谁为师?我们老祖宗教导我们:以圣人为师。2500年前,东方出现了三位圣人: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佛,还有诸如孟子、庄子等许多贤人。佛法是在后汉永明十年传到中国。佛法的基本内涵跟儒家完全相同,这样很快被中国朝野所接受,在中国生根,发扬光大,完全中国化了。儒佛的标准是中国人的标准。中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人按儒、佛的标准来修身、齐家、治国理政,全国上下有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建立了共识,保障了两千多年的长治久安。然而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以来,我们中国不少学者不再以圣人为师,而是以西方为师,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旗帜,并以西方文化来批判自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时引进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内涵是什么呢?马克思于1856年4月15日在伦敦为《人民报》创刊纪念发表的演说中,痛陈西方工业文明的异化现象愈演愈烈,批判资本主义的精神异化。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己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到了今日,美国人醒悟了,认识到中国圣人的伟大。美国有几个州把孔子诞辰9月28日作为教师节,中国台湾地区也是把这一天作为教师节。而我们中国大陆教师节选的是9月10日。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曾于2005年8月23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镌刻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厅。”2009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表彰他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上的非凡成就。美国人纪念中国的圣人,纪念中国的教育家,而我们中国的精英们似乎把老祖宗忘了。   我们的社会是存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而多元价值观背后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人们对应该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缺少足够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底蕴也缺少深度的理解。因此人与人之间不同程度地缺少社会互信和社会合作。对一个国家来说,精神上的贫血比饥饿更可怕。   中国慈善文化本质上是“大爱”文化。中国慈善文化的历史资源非常深厚。中国的古书一般按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中国有《四库全书》,就是以这四部分类。经部包括《周易》《尚书》《礼记》《论语》《孟子》等等;史部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等;子部包括先秦诸子、两汉经学、宋明理学等等,也包括部分佛、道典籍;集部包括楚辞、汉赋、唐宋诗词等等。比如“经书”之所以称为“经”,因为“凡古代圣哲的言行政教之载于典籍,可以重训诫,而为法则,前人以修身、处世、治国、施政之大道,以常用之而无所不通的,便尊称为经。”“子书”所以称为“子”,因为“凡属‘子书’必须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卓然成为一家之言”者。“经书”和“子书”中涉及修身的很多,因此涉及慈善的论述也多。学习和弘扬中国慈善文化,需要对传统的慈善文化的资源进行整合。这个整合工作不是单枪匹马可以胜任的。这需要有组织地去做。这需要参与者有对中国慈善文化的亲和感,引以为宝,能敬畏中华的历史传统,先把精华抓在手里,再步步为营地前赴后继地做下去。这是值得为此竭尽心力,焚膏继晷,守护心底对“大爱”的追求,坚守人类共同价值的道义担当,以期唤起民众对中国慈善文化的“文化自觉”。这是千年不朽、万年犹新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在学习、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我们慈善工作者应该都来学习和弘扬中华慈善文化。   在谈论慈善文化之前,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一般说来,文化的范围极其广泛,内涵极其混杂,因此文化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不过多数学者认为,物质的、非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成就都可被视为文化。至于“文化”与“文明”有无区别,学者的说法也是多种多样。也有些学者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内涵差不多,乃至可以相互替换。“文化”的许多概念化的定义,其实会拘束我们,被它们牵着鼻子跑,难以自主和自在地观察和思考。笔者很赞赏德国著名学者诺贝特・埃利亚斯在其《文明的进程》一书中的看法。他认为“文化”跟“文明”的区别在于“文化”是使众多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换言之,“文化”使各个民族不一样,“文明”使各民族越来越接近。“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一种总结性的概念。“文明”是过程,或者说是过程的结果。倘若按埃利亚斯的说法来理解文化和文明,就简要、方便多了。比如文明,人类先有“农业文明”,继后有“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个过程。西方首先实行工业化,带来了巨大财富,继之其他国家也相继学习搞工业化。西方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不断异化,无限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这激起世界各国仁人志士的反思和批判。在20世纪50年代,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已相当严重,欧美不少学者,如蕾切尔・卡逊经过调研,指出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的严重性。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的一书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一词。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就“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论和方法等作了广泛研究。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代人类的使命。2007年,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可以肯定地说,“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各民族、国家追求和建设的当代文明。至于什么是文化,我们可以重点抓住那些对中国人的精神、心性、思维方式、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深厚的中华民族心理结构发生持久影响的思想文化。我们谈中华慈善文化,就是这种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学中国慈善文化的时候,跟谁学?以谁为师?我们老祖宗教导我们:以圣人为师。2500年前,东方出现了三位圣人: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佛,还有诸如孟子、庄子等许多贤人。佛法是在后汉永明十年传到中国。佛法的基本内涵跟儒家完全相同,这样很快被中国朝野所接受,在中国生根,发扬光大,完全中国化了。儒佛的标准是中国人的标准。中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人按儒、佛的标准来修身、齐家、治国理政,全国上下有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建立了共识,保障了两千多年的长治久安。然而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以来,我们中国不少学者不再以圣人为师,而是以西方为师,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旗帜,并以西方文化来批判自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时引进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内涵是什么呢?马克思于1856年4月15日在伦敦为《人民报》创刊纪念发表的演说中,痛陈西方工业文明的异化现象愈演愈烈,批判资本主义的精神异化。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己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到了今日,美国人醒悟了,认识到中国圣人的伟大。美国有几个州把孔子诞辰9月28日作为教师节,中国台湾地区也是把这一天作为教师节。而我们中国大陆教师节选的是9月10日。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曾于2005年8月23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镌刻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厅。”2009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表彰他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上的非凡成就。美国人纪念中国的圣人,纪念中国的教育家,而我们中国的精英们似乎把老祖宗忘了。   我们的社会是存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而多元价值观背后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人们对应该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缺少足够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底蕴也缺少深度的理解。因此人与人之间不同程度地缺少社会互信和社会合作。对一个国家来说,精神上的贫血比饥饿更可怕。   中国慈善文化本质上是“大爱”文化。中国慈善文化的历史资源非常深厚。中国的古书一般按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中国有《四库全书》,就是以这四部分类。经部包括《周易》《尚书》《礼记》《论语》《孟子》等等;史部包括《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等;子部包括先秦诸子、两汉经学、宋明理学等等,也包括部分佛、道典籍;集部包括楚辞、汉赋、唐宋诗词等等。比如“经书”之所以称为“经”,因为“凡古代圣哲的言行政教之载于典籍,可以重训诫,而为法则,前人以修身、处世、治国、施政之大道,以常用之而无所不通的,便尊称为经。”“子书”所以称为“子”,因为“凡属‘子书’必须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卓然成为一家之言”者。“经书”和“子书”中涉及修身的很多,因此涉及慈善的论述也多。学习和弘扬中国慈善文化,需要对传统的慈善文化的资源进行整合。这个整合工作不是单枪匹马可以胜任的。这需要有组织地去做。这需要参与者有对中国慈善文化的亲和感,引以为宝,能敬畏中华的历史传统,先把精华抓在手里,再步步为营地前赴后继地做下去。这是值得为此竭尽心力,焚膏继晷,守护心底对“大爱”的追求,坚守人类共同价值的道义担当,以期唤起民众对中国慈善文化的“文化自觉”。这是千年不朽、万年犹新的事业。


相关内容

  • 慈善一日捐讲话3篇
  • 各位领导.各位爱心人士:大家下午好! "慈心为怀.引人向善.公益为本.扶危济困"是慈善一日捐活动的宗旨,而把"大病儿童渴望大家帮助"作为今年活动的主题,目的明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为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附属医院其前身为创建于1877 ...

  • 佛教慈善对当代社会的作用
  • 一.简述宗教与慈善的关系 各种宗教具有"救世主"的共性,即与人慈悲和关爱的精神. 从目前中国宗教慈善状况来看,在每一次赈灾救困活动中,各个宗教都积极组织参与,不容置疑他们做出的贡献.可见,宗教慈善是社会慈善的重要补充和积极力量.慈善是践行宗教理念的重要方式,源于每个宗教的教义都具 ...

  • 慈善活动讲话
  •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迎新春情暖万家"慈善救助大会,是经党委.办事处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街道慈善救助工作,对困难家庭和群众进行集中救助,动员街道上下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弘扬中华民主扶务济困的传统美德,共同关注民生问题,扎实做好今年的慈善救助工作.刚才 ...

  • 关于弘扬志愿精神的几个问题_张耀灿
  • 第27卷第5期2011年10月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Vol.27No.5Oct. 2011 ◇本刊专稿 关于弘扬志愿精神的几个问题 张耀灿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 ...

  • 新当选慈善总会会长就职表态讲话稿
  • 新当选慈善总会会长就职表态讲话稿 尊敬的会长,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市慈善总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共商我市慈善事业发展大计.承蒙各位会员的信任和重托,推选我担任市慈善总会会长,对此,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与各位同仁一道,紧紧围绕总会的宗旨,严格履行总会的章 ...

  • 慈善活动领导讲话篇一
  • 慈善活动领导讲话篇一:慈善酒会活动领导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能在百忙之中莅临本次慈善酒会.今天是"君子在行动"慈善系列主题活动的启动仪式,同时也是我们xx 商务会馆正式开业的日子.我本人谨代表"君子在行动"活动小组及 ...

  • 学习慈善法策划书
  • 光明公益联合会学习组织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并决定于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慈善法的发布,必将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弘扬慈善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 ...

  • 中国传统文化与狮子会文化的精髓
  • 中国传统文化与狮子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释.道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犹如三枝奇葩,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儒家提倡"仁礼安邦":道家提倡"无为而 ...

  • 元旦联谊会致辞
  • 尊敬的各位来宾.志愿者朋友们: 新年好! 今天是元旦佳节,也是华藏图书馆.三学读书会一年一度的联欢联谊会.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请让我代表华藏图书馆全体同仁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x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的祖国经历了雪灾的考验,遭受了地震的磨难,华夏儿女心连心.手牵手共度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