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思考

注:本文已在《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2年第三期发表。

关于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思考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刘剑

【摘要】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重要性。本文指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开展学情分析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对其追根溯源,进一步阐述了笔者对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内容、方式、有效性判断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学情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一、 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生活经验等因素。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以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方式,通过建立或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学习结果,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

二、 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究

笔者从事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在工作中发现小学英语课堂的学情分析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常态教学设计中学情的缺失,即使在公开课或者研究课的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也存在泛化现象。张金秀(2008)提出学情分析的泛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以对学生生理、心理群体模糊性特征的分析代替对本班学生具体知识能力的分析 2.对学生的分析模糊,缺乏对学生具体学习困难的诊断和分析”。丁恺(2009)提出泛化的学情分析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空洞抽象。例如:“我所任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学生乐于参

与,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和一定的英语表达基础”,这样的学情分析是对本班学生一定阶段的年龄特点和英语能力的判断,但是这种判断比较空洞,对于具体的一堂课的设计指导意义甚微。2.表面浅显。例如:“学生难点是在一定情境下运用本课功能句型”。这样的学情分析客观上指出了学生的难点,但是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为什么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运用功能句型会感到困难,是词汇的缺乏,还是句型本身学生难以掌握,或是其他?这种分析由于缺乏教师的深入思考,可能会导致教学设计中难点无法有效突破。总之,学情分析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学情的现实情况,而学情分析的泛化导致了学情不能为教学目标的制订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得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的其它部分互相割裂、毫无联系,这样的学情分析是低效的。

通过与多位小学英语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认同学情分析的重要性,主要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去实施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们普遍存在的现实困惑包括:学情分析的内容是什么?学情分析的方式有哪些?什么样的学情分析最有效?

对于学情分析,目前的教育理论研究多倾向于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学生的角色,阐述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具体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思考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领域中更为罕见。这种缺失导致教师在学情分析的实践层面得不到理论方面的有效帮助和指导。笔者试图对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内容、方式、有效性判断等方面进行若干初步的探索,并提出学情分析应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

三、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思考

1. 学情分析的内容

学情分析可以分成一般性分析和具体分析。一般性分析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具体分析是指针对课堂具体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优势、容易出现的问题

等方面进行分析。(王宝珊、夏秋荣,2010)

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一般性特点(例如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不过针对小学英语课堂学情泛化的现象,对于具体的一堂课,教师更要加强对学情的具体分析,即确定学生学习起点(与本课核心内容直接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或基本能力水平),判断学生在学习新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在英语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对课文话题的认知、兴趣点(例如学生对话题是否感兴趣,对于该话题学生愿意讨论哪些内容)等情况。

例如,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Lesson 23的课文对话如下: —How many holidays do you know?

—Oh, I know a few. We have Thanksgiving. It’s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 and we have Christmas in December. January 1st is New Year’s Day.

—Do you know some Chinese holidays?

—Yes. October 1st is your National Day. Chinese New Year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

课文功能句型:January 1st is New Year’s Day.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节日和日期两个话题的结合,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节日日期,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日期的英语表达。本课的学情分析除了对三年级学生的一般性特点分析以外,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日期表达(学生的学习起点)、调研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知识的了解情况(学生对课文话题的认知情况)。

当然,不可能要求教师每一节课对学情都做出全面的分析,求全可能就会难以深入,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师、学生的实际选择学情分析的重点(周静,2009)。

2.学情分析的方式

学情分析主要有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教师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情进行判断,属于主观判断;后者则是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等方法获取客观资料对学情进行判断、分析,强调根据实际情况或资料进行客观判断。

教师的经验往往是从以往的教学中获取,所以经验判断实际上也是通过实证获得。当然,经验判断有其局限之处,过去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不同,不同班级学生情况不同,而实证的方法则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况。因此,学情分析的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这两种方式都很重要,相辅相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情分析。

经验判断教师都很熟悉,这里主要介绍实证分析学情的一些方法: (1)观察法: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情。

(2)书面资料分析法:通过文字记载材料间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书面材料包括档案、笔记本、练习本、作业、试卷等。

(3)访谈法: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提问答问等活动了解学情。

(4)调查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情。

(5)测试法:通过测试了解学情。(蒋敏杰,2009)

通过实证了解学情,有时候教师会担心程序过于复杂、费时费力,实际上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等常规工作对学情进行判断,并且通过调查问卷、测试法进行学习起点判断时可以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从而减轻工作负担。

3.学情分析有效性的判断

有效的学情分析一定指向课堂教学,即教学设计中有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量体裁衣”的针对性思考。如果学情分析不能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留下痕迹,这样的学情分析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案例1]

上文提及的三年级Lesson 23的一节研究课中,教师通过课堂前测了解到本班学生日期掌握较好,不过学生不知道春节和感恩节的时间,并且元旦和春节容易混淆。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安排了以下活动:

(1)学生日期掌握较好,warming up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对日期只进行了简单复习。

(2)针对学生“不知道春节和感恩节的时间”的具体情况,教师在warming up环节中呈现了一些节日图片(包括春节和感恩节图片),同时教师提问“What holiday is it?”、“When is the holiday?”,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对节日名称和日期进行复习。同时,课堂上学生表现与教师预设一致,回答不出春节和感恩节的时间,这时教师通过语言为课文学习埋下伏笔“later you will know about it”。课文听力练习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When is Thanksgiving Day\Spring Festival?”。由于在warming up环节学生心中已存疑惑,现在能够通过听力找到答案,学生学习动机一下就激发出来了,能够观察到听力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地聆听磁带录音。

(3)针对“元旦和春节容易混淆”

的难点,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在PPT

上呈现节日的典型图片,例如春节选择

了放鞭炮、贴对联、吃饺子等图片,元

旦的典型图片不多,教师在图片上加上

“1月1日”的文字。通过典型图片的呈

现和对比,加强了学生对这两个节日的

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板书(图片1)以

及“Let’s match”连线活动(图片2)

强化节日名称以及节日相对应的日期。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通过课堂前测比较准确地分析了学情,根据具体学情教师设计了warming up

环节、连线活动、板书等,这些设计是基于学情

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非常具有针对性,应该说这位教师的学情分析比较有效。

[案例2]

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

册Lesson 16的话题是兴趣爱好,功

能句型是“What do you collect?I

collect rulers”。教师课前通过与一些

学生的交谈,了解到学生有收集玩

具、邮票、卡片、石头、书籍等爱好,

于是教师在操练活动的设计中把这

些物品作为替换词(图片3),课堂上学生乐于参与,操练效果较好。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进行了简单调研,然后把这些经验带入课堂,使课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进行更真实的语言表达,这样的学情分析也是有效的。

4.学情分析的时间 由于学情本身的复杂性,教师很难对学情进行完全准确、非常全面的判断。根据传统观点,学情分析一般是在课堂实施前完成,但我们主张学情分析要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例如,上文提及的三年级Lesson 23

的研究课,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学生thanksgiving的发音掌握不好,于是教师将其增设为难点。在平行班上课时,教师通过示范发音、卡片高低音的方式对此难点进行了突破。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例如本以为学生很容易就能读出的单词、很容易就能学会的句型在课堂中却是学生的难点,这时候教师要对学情给予特别的关注,可以适当调整预设的课堂节奏,让其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同时,课后教师要对此进行反思,为什么此处是学生的难点,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所以,学情分析应当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

实际工作中,学情分析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操作流程:课前学情分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课中监控——课后反思——以后的教学实践。课中监

控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将前期的学情判断与实际课堂进行对照,判断前期的学情分析是否准确。通过课中监控和课后反思,教师可以把新发现的学情转化为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平行班中实施;即便没有平行班,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可因此而获得增长,并对今后的教学实践也有裨益。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的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一般性特点,更要关注针对课堂的具体分析;学情分析的方式主要有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两类,教师要掌握实证方法,并通过实证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两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对于学情有效性的判断主要是看学情分析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有所影响,教学设计中是否存在为学生“量体裁衣”的思考;特别要指出的是,学情分析应当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

—————————

参 考 文 献

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出版社.2006.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英语第三册(学生用书)[T].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 2. 丁恺.2009. 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 蒋敏杰.2009.对“学情分析”中若干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1): 45-47.

4. 王宝珊,夏秋荣. 2010.朝阳区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核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5. 张金秀.2008.对教学设计内涵的理解及实践诊断[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

篇),(8):1-5.

6.周静.2009.技能架起“知-行”桥[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注:本文已在《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2年第三期发表。

关于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思考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刘剑

【摘要】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重要性。本文指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开展学情分析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对其追根溯源,进一步阐述了笔者对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内容、方式、有效性判断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学情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一、 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生活经验等因素。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以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方式,通过建立或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学习结果,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

二、 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究

笔者从事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在工作中发现小学英语课堂的学情分析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常态教学设计中学情的缺失,即使在公开课或者研究课的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也存在泛化现象。张金秀(2008)提出学情分析的泛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以对学生生理、心理群体模糊性特征的分析代替对本班学生具体知识能力的分析 2.对学生的分析模糊,缺乏对学生具体学习困难的诊断和分析”。丁恺(2009)提出泛化的学情分析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空洞抽象。例如:“我所任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学生乐于参

与,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和一定的英语表达基础”,这样的学情分析是对本班学生一定阶段的年龄特点和英语能力的判断,但是这种判断比较空洞,对于具体的一堂课的设计指导意义甚微。2.表面浅显。例如:“学生难点是在一定情境下运用本课功能句型”。这样的学情分析客观上指出了学生的难点,但是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为什么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运用功能句型会感到困难,是词汇的缺乏,还是句型本身学生难以掌握,或是其他?这种分析由于缺乏教师的深入思考,可能会导致教学设计中难点无法有效突破。总之,学情分析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学情的现实情况,而学情分析的泛化导致了学情不能为教学目标的制订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得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的其它部分互相割裂、毫无联系,这样的学情分析是低效的。

通过与多位小学英语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认同学情分析的重要性,主要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去实施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们普遍存在的现实困惑包括:学情分析的内容是什么?学情分析的方式有哪些?什么样的学情分析最有效?

对于学情分析,目前的教育理论研究多倾向于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学生的角色,阐述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具体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思考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领域中更为罕见。这种缺失导致教师在学情分析的实践层面得不到理论方面的有效帮助和指导。笔者试图对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内容、方式、有效性判断等方面进行若干初步的探索,并提出学情分析应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

三、小学英语课堂学情分析的思考

1. 学情分析的内容

学情分析可以分成一般性分析和具体分析。一般性分析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具体分析是指针对课堂具体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优势、容易出现的问题

等方面进行分析。(王宝珊、夏秋荣,2010)

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学生一般性特点(例如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不过针对小学英语课堂学情泛化的现象,对于具体的一堂课,教师更要加强对学情的具体分析,即确定学生学习起点(与本课核心内容直接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或基本能力水平),判断学生在学习新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在英语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对课文话题的认知、兴趣点(例如学生对话题是否感兴趣,对于该话题学生愿意讨论哪些内容)等情况。

例如,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Lesson 23的课文对话如下: —How many holidays do you know?

—Oh, I know a few. We have Thanksgiving. It’s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 and we have Christmas in December. January 1st is New Year’s Day.

—Do you know some Chinese holidays?

—Yes. October 1st is your National Day. Chinese New Year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

课文功能句型:January 1st is New Year’s Day.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节日和日期两个话题的结合,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节日日期,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日期的英语表达。本课的学情分析除了对三年级学生的一般性特点分析以外,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日期表达(学生的学习起点)、调研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知识的了解情况(学生对课文话题的认知情况)。

当然,不可能要求教师每一节课对学情都做出全面的分析,求全可能就会难以深入,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师、学生的实际选择学情分析的重点(周静,2009)。

2.学情分析的方式

学情分析主要有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教师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情进行判断,属于主观判断;后者则是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等方法获取客观资料对学情进行判断、分析,强调根据实际情况或资料进行客观判断。

教师的经验往往是从以往的教学中获取,所以经验判断实际上也是通过实证获得。当然,经验判断有其局限之处,过去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不同,不同班级学生情况不同,而实证的方法则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情况。因此,学情分析的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这两种方式都很重要,相辅相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情分析。

经验判断教师都很熟悉,这里主要介绍实证分析学情的一些方法: (1)观察法: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情。

(2)书面资料分析法:通过文字记载材料间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书面材料包括档案、笔记本、练习本、作业、试卷等。

(3)访谈法: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提问答问等活动了解学情。

(4)调查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情。

(5)测试法:通过测试了解学情。(蒋敏杰,2009)

通过实证了解学情,有时候教师会担心程序过于复杂、费时费力,实际上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等常规工作对学情进行判断,并且通过调查问卷、测试法进行学习起点判断时可以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从而减轻工作负担。

3.学情分析有效性的判断

有效的学情分析一定指向课堂教学,即教学设计中有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量体裁衣”的针对性思考。如果学情分析不能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留下痕迹,这样的学情分析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案例1]

上文提及的三年级Lesson 23的一节研究课中,教师通过课堂前测了解到本班学生日期掌握较好,不过学生不知道春节和感恩节的时间,并且元旦和春节容易混淆。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安排了以下活动:

(1)学生日期掌握较好,warming up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对日期只进行了简单复习。

(2)针对学生“不知道春节和感恩节的时间”的具体情况,教师在warming up环节中呈现了一些节日图片(包括春节和感恩节图片),同时教师提问“What holiday is it?”、“When is the holiday?”,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对节日名称和日期进行复习。同时,课堂上学生表现与教师预设一致,回答不出春节和感恩节的时间,这时教师通过语言为课文学习埋下伏笔“later you will know about it”。课文听力练习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When is Thanksgiving Day\Spring Festival?”。由于在warming up环节学生心中已存疑惑,现在能够通过听力找到答案,学生学习动机一下就激发出来了,能够观察到听力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地聆听磁带录音。

(3)针对“元旦和春节容易混淆”

的难点,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在PPT

上呈现节日的典型图片,例如春节选择

了放鞭炮、贴对联、吃饺子等图片,元

旦的典型图片不多,教师在图片上加上

“1月1日”的文字。通过典型图片的呈

现和对比,加强了学生对这两个节日的

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板书(图片1)以

及“Let’s match”连线活动(图片2)

强化节日名称以及节日相对应的日期。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通过课堂前测比较准确地分析了学情,根据具体学情教师设计了warming up

环节、连线活动、板书等,这些设计是基于学情

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非常具有针对性,应该说这位教师的学情分析比较有效。

[案例2]

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

册Lesson 16的话题是兴趣爱好,功

能句型是“What do you collect?I

collect rulers”。教师课前通过与一些

学生的交谈,了解到学生有收集玩

具、邮票、卡片、石头、书籍等爱好,

于是教师在操练活动的设计中把这

些物品作为替换词(图片3),课堂上学生乐于参与,操练效果较好。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进行了简单调研,然后把这些经验带入课堂,使课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进行更真实的语言表达,这样的学情分析也是有效的。

4.学情分析的时间 由于学情本身的复杂性,教师很难对学情进行完全准确、非常全面的判断。根据传统观点,学情分析一般是在课堂实施前完成,但我们主张学情分析要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例如,上文提及的三年级Lesson 23

的研究课,教师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学生thanksgiving的发音掌握不好,于是教师将其增设为难点。在平行班上课时,教师通过示范发音、卡片高低音的方式对此难点进行了突破。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例如本以为学生很容易就能读出的单词、很容易就能学会的句型在课堂中却是学生的难点,这时候教师要对学情给予特别的关注,可以适当调整预设的课堂节奏,让其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同时,课后教师要对此进行反思,为什么此处是学生的难点,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所以,学情分析应当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

实际工作中,学情分析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操作流程:课前学情分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课中监控——课后反思——以后的教学实践。课中监

控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将前期的学情判断与实际课堂进行对照,判断前期的学情分析是否准确。通过课中监控和课后反思,教师可以把新发现的学情转化为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平行班中实施;即便没有平行班,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可因此而获得增长,并对今后的教学实践也有裨益。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的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一般性特点,更要关注针对课堂的具体分析;学情分析的方式主要有经验判断和实证分析两类,教师要掌握实证方法,并通过实证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两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对于学情有效性的判断主要是看学情分析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有所影响,教学设计中是否存在为学生“量体裁衣”的思考;特别要指出的是,学情分析应当贯穿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

—————————

参 考 文 献

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出版社.2006.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英语第三册(学生用书)[T].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 2. 丁恺.2009. 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 蒋敏杰.2009.对“学情分析”中若干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1): 45-47.

4. 王宝珊,夏秋荣. 2010.朝阳区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检核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5. 张金秀.2008.对教学设计内涵的理解及实践诊断[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

篇),(8):1-5.

6.周静.2009.技能架起“知-行”桥[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相关内容

  • 一.小学语文学科
  • 小学各学科科研课题题目参考 (一)校本教研 1.语文素养与教学艺术同步提高的实践研究 2.语文教研组活动新模式的构建与运作 3.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研究 4.建立校内语文教学协作组的研究 5.建立校内骨干教师教学沙龙的实践 6.提高备课实效性的研究 7.备课质量评价的新探索 8.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 ...

  • 课程教材教法
  • 第34卷第12期2014年12 月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AND METHOD Vol.34,No.12 ,2December014 本刊2014年总目录 (括弧内依次为期数.起始页码) *特稿* 教师"行动教育" ---青浦实验新世纪探索 以需 ...

  • 2013课题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 安庆市2013年教育科研研究课题论文评选获奖名录 一等奖(45篇) 题 目 <高中英语作业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 <把握学情 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寻找口语能力训练的"源头活水"> <积累贵在常态化>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学生 ...

  • 教育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 教育管理专业自考毕业论文选题 1. 试论教育的平等性问题 2. 试论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问题 3. 试论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问题 4. 试论学生隐私权的保护 5. 学校监护责任问题 6. 关于择校问题的认识 7. 试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8. 试论教师体罚学生问题 9. 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思 ...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 高中英语问题式教学初探 ...

  • 关于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思考
  • 关于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的思考 李晓梅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摘要:借鉴PISA项目及TMSS项目这些国际数学测试的经验,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考察.数学日记.口试.笔试.调查与操作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 ...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精选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精选 初中英语"问题诊断课"实验研究 初中英语交际互动反馈式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教材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任务设计的行动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 ...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使用思维导图记忆单词
  • 南充市顺庆区微型课题立项项目 课题名称 关于通过思维导图扩大高中生英语词汇量的研究 资料名称 研究报告 研究者 何畅 卢茹茵 孙洪全 收集时间2014年4月 关于通过思维导图扩大高中生英语词汇量的研究报告 [内容提要] 背景 著名语言学家 Wilkins 曾用这样的话来概括词汇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