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学生修改作文

浅谈学生作文的修改升格

项城第一初中 刘秀梅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来,可以说被作文拖得精疲力竭且效率低下。长期以来受“学生作,教师改”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于是有人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上辈子不是人,这辈子改作文;白天上课写笔记,晚上点灯改作文。”而且学生并不领情,发作文本的时候,学生一般先看分数,接着看评语,然后便表现出欣喜或满足或生气或愤恨等表情,随之放在一旁臵之不理,却没有进一步修改作文的打算。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其实,就达成文从句顺这个作文目标而言,学生的自改互改要比教师的批改有效得多。现在,传统的“精批细改”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改变传统的观念,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把批改权交给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当然,在教给学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师应做好示范,先教给学生评改方法,规定修改符号,明确修改程序。

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仅仅注重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然后是老师精心批改,而没有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没有培养出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这样长此以往很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学生认识,激发修改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首先要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兴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讲或者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改出来的。”使学生主动评改、乐于评改,让他们意识到如果能长期坚持,养成修改作文习惯,必将受益匪浅。以此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修改效果。

二、明确修改目标,指出修改范围

面对一篇作文,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呢?

(一)首先看文章内容是否切题,中心思想是否突出。大家都知道写作文最忌“跑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要重写或大面积修改。在修改时,要求学生一定要逐段逐行的推敲,把与主题无关的坚决删去。

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增加一些典型事例,如果发现文章空洞无物,就要补充细节描写,尽量把文章写得详实、生动。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注意所用材料是否与观点相符合。如有不符就要删去,重新列举事例,使文章言之有理,令人信服。

(二)接着看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无论是记事、写人,文章都必须做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如果文章内容前后矛盾,应该理顺。开头与结尾对一篇文章来说至关重要,一定要写得精彩出奇,抓住读者的眼球。段落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恰当,如有不妥,把它修改好。如果是议论文就更需注意这方面问题。在修改时要求学生能总结出文章的基本结构,如不能则说明文章有问题,要注意修改。

(三)然后看文字是否流畅,句子是否通顺。没有病句,用词得当是文章的起码要求。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要出声读读,想想哪些句子不恰当,字词不合适。同时注意语言要精练,重复、啰嗦的话要去掉。此外,也应该订正错别字,检查标点符号用得正确与否。

(四)最后看整篇文章是否有亮点。全部修改后,应该通读整篇文章,看看是否有吸引人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一篇文章如果有几个优美、精彩的句子或者是几个与众不同的词语,整篇文章就会让人耳目一新,给文章增彩不少。因此修改的最后,应该注意这点。在文中把可圈可点的内容批注出来,并写上评语,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的写作。

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修改能力

修改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常常需要比写作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难度很大。教师在教给学生方法,培养修改能力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形式:

(一)集体评改。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之前,教师应该审阅过学生的初稿,对学生此次写作水平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向学生点评此次作文的得与失,重点强调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如何修改。然后教师把修改的要求、方法打在大屏幕布上。最后教师可以从学生作文中抽出一篇较差文章,按照所列修改方法,引导全班学生仔细阅读,发现问题,说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注意点评,把修改作文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互相修改。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修改作文的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必能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互相修改作文,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同桌互相修改,因为这样便于修改时讨论,提高修改效果。在学生修改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在教室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遇到典型问题,应在课堂上集中讲解。互相修改要求参与人员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反复阅读文章,积极思考,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完毕后应写出相应的修改评语。

(三)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自己最熟悉,要想修改好必须反复地读,反复地思考, 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是,然后再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认真修改。大家都知道的《泊船瓜洲》,王安石为了一个“绿”反复修改了十多次。教师要号召学生向著名作家学习,学习他们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精神。同时要求学生在修改时要遵循教师所讲的修改要求和方法,一点点地进行修改,要有耐心、恒心。修改过程中如有疑惑,要及时询问教师,要求讲解,以提高修改水平。

(四)教师检查。检查、总结修改结果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学生自制能力差,如果教师不检查的话,有的学生就会敷衍了事。教师通过检查,进行总结。对修改认真,效果良好的学生要表扬、鼓励,也要指出不足,希望精益求精;对修改马虎,效果不好的要严格批评,帮助他们总结教训,提出希望。

综上所述,集体修改、互相修改和自己修改这三种形式可以交叉使用,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不变,但是学生的思维、分析、鉴赏能力和修改能力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同时在作文评价与批改中,让学生从习作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努力让学生从习作的实践中体会文章写好以后要认真修改的道理,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修改的文章比原来更好了,从而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使学生由不会改到会改,由会改到爱改最终到善改,以致养成自我修改文章的习惯,在修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作文,那么原来的二类作文、三类作文就能升格为一类作文,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达到了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浅谈学生作文的修改升格

项城第一初中 刘秀梅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来,可以说被作文拖得精疲力竭且效率低下。长期以来受“学生作,教师改”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于是有人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上辈子不是人,这辈子改作文;白天上课写笔记,晚上点灯改作文。”而且学生并不领情,发作文本的时候,学生一般先看分数,接着看评语,然后便表现出欣喜或满足或生气或愤恨等表情,随之放在一旁臵之不理,却没有进一步修改作文的打算。正所谓“作文一笔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叶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讳:“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其实,就达成文从句顺这个作文目标而言,学生的自改互改要比教师的批改有效得多。现在,传统的“精批细改”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改变传统的观念,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把批改权交给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当然,在教给学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师应做好示范,先教给学生评改方法,规定修改符号,明确修改程序。

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仅仅注重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然后是老师精心批改,而没有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没有培养出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这样长此以往很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学生认识,激发修改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首先要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兴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讲或者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改出来的。”使学生主动评改、乐于评改,让他们意识到如果能长期坚持,养成修改作文习惯,必将受益匪浅。以此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修改效果。

二、明确修改目标,指出修改范围

面对一篇作文,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呢?

(一)首先看文章内容是否切题,中心思想是否突出。大家都知道写作文最忌“跑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要重写或大面积修改。在修改时,要求学生一定要逐段逐行的推敲,把与主题无关的坚决删去。

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增加一些典型事例,如果发现文章空洞无物,就要补充细节描写,尽量把文章写得详实、生动。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注意所用材料是否与观点相符合。如有不符就要删去,重新列举事例,使文章言之有理,令人信服。

(二)接着看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无论是记事、写人,文章都必须做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如果文章内容前后矛盾,应该理顺。开头与结尾对一篇文章来说至关重要,一定要写得精彩出奇,抓住读者的眼球。段落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恰当,如有不妥,把它修改好。如果是议论文就更需注意这方面问题。在修改时要求学生能总结出文章的基本结构,如不能则说明文章有问题,要注意修改。

(三)然后看文字是否流畅,句子是否通顺。没有病句,用词得当是文章的起码要求。学生在修改作文时要出声读读,想想哪些句子不恰当,字词不合适。同时注意语言要精练,重复、啰嗦的话要去掉。此外,也应该订正错别字,检查标点符号用得正确与否。

(四)最后看整篇文章是否有亮点。全部修改后,应该通读整篇文章,看看是否有吸引人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一篇文章如果有几个优美、精彩的句子或者是几个与众不同的词语,整篇文章就会让人耳目一新,给文章增彩不少。因此修改的最后,应该注意这点。在文中把可圈可点的内容批注出来,并写上评语,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的写作。

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修改能力

修改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常常需要比写作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难度很大。教师在教给学生方法,培养修改能力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形式:

(一)集体评改。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之前,教师应该审阅过学生的初稿,对学生此次写作水平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向学生点评此次作文的得与失,重点强调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如何修改。然后教师把修改的要求、方法打在大屏幕布上。最后教师可以从学生作文中抽出一篇较差文章,按照所列修改方法,引导全班学生仔细阅读,发现问题,说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注意点评,把修改作文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互相修改。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修改作文的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必能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互相修改作文,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同桌互相修改,因为这样便于修改时讨论,提高修改效果。在学生修改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在教室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遇到典型问题,应在课堂上集中讲解。互相修改要求参与人员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反复阅读文章,积极思考,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完毕后应写出相应的修改评语。

(三)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自己最熟悉,要想修改好必须反复地读,反复地思考, 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是,然后再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认真修改。大家都知道的《泊船瓜洲》,王安石为了一个“绿”反复修改了十多次。教师要号召学生向著名作家学习,学习他们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精神。同时要求学生在修改时要遵循教师所讲的修改要求和方法,一点点地进行修改,要有耐心、恒心。修改过程中如有疑惑,要及时询问教师,要求讲解,以提高修改水平。

(四)教师检查。检查、总结修改结果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学生自制能力差,如果教师不检查的话,有的学生就会敷衍了事。教师通过检查,进行总结。对修改认真,效果良好的学生要表扬、鼓励,也要指出不足,希望精益求精;对修改马虎,效果不好的要严格批评,帮助他们总结教训,提出希望。

综上所述,集体修改、互相修改和自己修改这三种形式可以交叉使用,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不变,但是学生的思维、分析、鉴赏能力和修改能力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同时在作文评价与批改中,让学生从习作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努力让学生从习作的实践中体会文章写好以后要认真修改的道理,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修改的文章比原来更好了,从而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使学生由不会改到会改,由会改到爱改最终到善改,以致养成自我修改文章的习惯,在修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作文,那么原来的二类作文、三类作文就能升格为一类作文,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达到了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关内容

  • 罗传艳文章不厌百回改
  • 文章不厌百回改 -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实验小学 罗传艳 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作文是写出来的,而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叶圣陶说过:养成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鲁迅先生说:"作文的精华就在于修改."唐朝诗人贾岛"推敲词句"写出千古绝句&quo ...

  •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 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当然是作文教学。那么,该如何决解教学中的难题呢? 首先,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喜欢读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作文观,把写好一篇作文当作是他们学好语文的最终体现。就此,我们只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加以经常的强调和贯穿即可 ...

  • 二次作文教学实验报告
  • 爱华,你的发言稿我看了,写的很细致,是篇好论文,但是有点主题不明,写得杂了一点.我们是去展示我们在作文评价上的一些先进做法,就是独有的二次作文和二次作文的新设计,咱就把握好这一点来重点谈.你是连镇所有教师代表,又是学校教研组长,既要谈自己,又要谈全镇和你校的先进经验做法.我给搭了个路子,(这个路子你 ...

  • 怎样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 怎样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qu ...

  • 小议怎样评改作文
  • 小议怎样评改作文 ---"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课题实验小结 建瓯市建安中心小学 张建芝 一提起作文,不少学生就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还有的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对作文没有信心.造成小学生在作文上有如此心理 ...

  • 怎样做好小学作文教学?
  • 辽宁省北票市哈尔脑乡中心小学北票122124�� [摘要] 小学作文教学应做到:作文与生活相结合: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注重平时积累: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自我修改培养写作兴趣 ��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

  • 爬山虎说课稿
  •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张春花 一. 说教材 <爬山虎的脚>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里的一篇观察描写某种植物的精读课文.作者 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爷爷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 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 ...

  • 语文教学心得: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怕写作文,提到写作文便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另一是教师怕改作文,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质量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 一.教师作文训练的要求面面俱到. 一般来讲,每个教师在作文 ...

  • 小学生作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小学生作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 文字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长期以来,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已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小学教师. 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从而不怕写作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