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新体验

作文教学新体验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程度的重要标志。作文教改是语文教改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理念给作文教学也带来新的挑战。在这语改大背景的前提下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是值得研究的。新课程作文教学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一切理念的创新都是来源于实践的,下面我来说说在作文教学中一些个

人的方法和感受。

一、课前5分钟 作文更轻松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外衣。口语训练,是语文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在上语文课前利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演讲,内容不限,可以是见闻、编故事、朗诵诗歌、背格言警句等。演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思维,培养学生比较敏锐的观察力,思辩力,分析力,提高学生在大庭广众场合的讲话能力。从学生作品看,作文内容许多与演讲的内容有关,如引用的格言、警句、诗句等,这说明作文不只是作文课的事,工夫在平时,有积淀才有作文。

二、日记天天记,作文更容易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日记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把学生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学校、家庭、社会,开凿日记的源泉。日记并非只能写事,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记事,或议论,或抒情,或信笔涂鸦一幅画,或随笔吟诵几句诗,或采撷几片秋的落叶拼个有趣的图案;或觅来一张泛黄的照片配几句话;或把心底的秘密悄悄倾吐,把高兴的笑、悔恨的泪融入日记;或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任你放飞理想……同时,我们如果能重视课本,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本中可以点燃创新火花的空白处,那也是提高学生日记水平的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我结合所教课

文,给其中一篇或几篇规定主题,例如:教《紫藤萝瀑布》一课时,让学生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学完《天净沙〃秋思》后,让学生用散文的语言写下当时作者的心境……每周的日记中还要求学生有一篇是摘抄好词好句。这些日记弥补了作文教学中训练不足的弱点,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给学生拐杖,自己学着走

由于学生积累少,阅历浅,所以学生写作文时总是用不好词句,于是我就想在学生作文前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呢?结果我发现效果不错,例如,写《放风筝》提供的词语有:春光明媚 春风习习 阳光送暖 无比快乐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各式各样 展翅高飞 越飘越远 相互追逐 上下翻飞 悄悄私语 欢呼跳

跃 ……学生写的句子:1、那只‚大蜻蜓‛越飞越高好像和白云去做伴。2、哎呀!不好了,我的蝴蝶姐姐栽了一个大跟斗,要掉下来了。……同时,让学生把日记中摘抄的好词好句尽量运用到作文中。从学生的作品上看,有雷同之处,但也发现有那么多自己的感受和创造,难道不是成功之笔吗?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扶一扶,再让他们跳一跳,这样才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

四、作文学生改,进步更显著

《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 传统的‚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地位。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应把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原则。平时的作文,我很少动笔为学生进行修改,而是留心思考,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的准确性和深刻性,以此为批改的线索,启发学生自己动脑去修改。

怎样批改作文?我从易到难,列出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大家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条要求。这样10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10个方面写出批语了。

以下10个方面,每个方面给10分,一篇作文满分为100分。

1.格式是否正确

刚入学,我喜欢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个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错,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洁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10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10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超过十处,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

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5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5分。

后五条要求,每条10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批语,一般情况学生写的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150字以上。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 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只要学生爱上了作文,我们语文教学便意味着成功。

作文教学新体验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程度的重要标志。作文教改是语文教改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理念给作文教学也带来新的挑战。在这语改大背景的前提下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是值得研究的。新课程作文教学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一切理念的创新都是来源于实践的,下面我来说说在作文教学中一些个

人的方法和感受。

一、课前5分钟 作文更轻松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外衣。口语训练,是语文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在上语文课前利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演讲,内容不限,可以是见闻、编故事、朗诵诗歌、背格言警句等。演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思维,培养学生比较敏锐的观察力,思辩力,分析力,提高学生在大庭广众场合的讲话能力。从学生作品看,作文内容许多与演讲的内容有关,如引用的格言、警句、诗句等,这说明作文不只是作文课的事,工夫在平时,有积淀才有作文。

二、日记天天记,作文更容易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日记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把学生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学校、家庭、社会,开凿日记的源泉。日记并非只能写事,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记事,或议论,或抒情,或信笔涂鸦一幅画,或随笔吟诵几句诗,或采撷几片秋的落叶拼个有趣的图案;或觅来一张泛黄的照片配几句话;或把心底的秘密悄悄倾吐,把高兴的笑、悔恨的泪融入日记;或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任你放飞理想……同时,我们如果能重视课本,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本中可以点燃创新火花的空白处,那也是提高学生日记水平的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我结合所教课

文,给其中一篇或几篇规定主题,例如:教《紫藤萝瀑布》一课时,让学生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学完《天净沙〃秋思》后,让学生用散文的语言写下当时作者的心境……每周的日记中还要求学生有一篇是摘抄好词好句。这些日记弥补了作文教学中训练不足的弱点,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给学生拐杖,自己学着走

由于学生积累少,阅历浅,所以学生写作文时总是用不好词句,于是我就想在学生作文前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呢?结果我发现效果不错,例如,写《放风筝》提供的词语有:春光明媚 春风习习 阳光送暖 无比快乐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各式各样 展翅高飞 越飘越远 相互追逐 上下翻飞 悄悄私语 欢呼跳

跃 ……学生写的句子:1、那只‚大蜻蜓‛越飞越高好像和白云去做伴。2、哎呀!不好了,我的蝴蝶姐姐栽了一个大跟斗,要掉下来了。……同时,让学生把日记中摘抄的好词好句尽量运用到作文中。从学生的作品上看,有雷同之处,但也发现有那么多自己的感受和创造,难道不是成功之笔吗?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扶一扶,再让他们跳一跳,这样才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

四、作文学生改,进步更显著

《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 传统的‚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地位。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应把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原则。平时的作文,我很少动笔为学生进行修改,而是留心思考,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的准确性和深刻性,以此为批改的线索,启发学生自己动脑去修改。

怎样批改作文?我从易到难,列出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大家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条要求。这样10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10个方面写出批语了。

以下10个方面,每个方面给10分,一篇作文满分为100分。

1.格式是否正确

刚入学,我喜欢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个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错,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洁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10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10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超过十处,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

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5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5分。

后五条要求,每条10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批语,一般情况学生写的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150字以上。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 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只要学生爱上了作文,我们语文教学便意味着成功。


相关内容

  • 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
  • 关于体验式作文教学 --从两节作文复习课说起 第一节,陈倬莹老师:<善待文题,提分吸睛>.这是一节模拟考试作文评讲与中考作文复习课,上得很用心.陈老师准备了<模拟考作文选刊>.<"善待文题,提分吸睛"学案>,课堂先回顾考题,接着比较分析补充题目 ...

  • 让作文教学栖居在体验的大地上
  • 本文通过对体验作文优越性的阐述,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体验作文具体实施路径,为学生能我手写我心,写出真实且富有思想的作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真正去关注体验作文,源于一次夏令营活动.前年暑假,区少工委和某少先队体验中心联合组织了一次"磨砺--我能行"夏令营活动,孩子们在某民兵训练基地度过 ...

  • 新体验作文的育人策略
  • 作文育人,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在分数至上的今天,作文教学的工具性日益被强化,人文性却愈来愈被忽视.新时期,如何通过作文达到育人的目标,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一个难题.我校正在实施的"小学新体验作文的实践研究",为学生定制生活中缺失的体验活动,打造完整.快乐.美好的 ...

  • 快乐体验快乐作文--活动体验型作文教学的感受
  • 有内容可写.传统的作文指导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对于写作之"米",教者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学生难于把握.所以学生的习作要么是改头换面,张冠李戴,要么是流水帐式的叙述,空洞笼统.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上作文课时情感未被调动,"挤牙膏" ...

  •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 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惑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难题.和许多科目的教学一样,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模式,轻个性:重灌输,轻自主:重接受,轻探究:重课内,轻课外等,甚至个别教师强制学生背作文选以应付考试„„长此以往,学生的考分或许上来了,但学生的个性被 ...

  •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 九女中心小学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作文校本课程产生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的作文课程开发属于第二个范畴,是 ...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阜阳市第六中学 刘昌龙 近几年来,我们语文教研组认真学习新课程精神理念,并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真正贯彻到教学实践.备考实践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读写素养.让学生喜欢阅读掌握阅读,喜欢写作掌握写作. 一.谈谈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本次课程改革不只是课程内容的加减 ...

  • 小学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011-2012学年度) **学校 2011年9月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作文校本课程产生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指校本课程 ...

  • 作文情况分析
  •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小学生作文现状问题及分析 (三年级) 唐 志 成 八 一 希 望 小 2010.10 学 小学生作文现状问题及分析 小学生写作水平令人诟病由来久矣!翻翻学生的作文,许多人纷纷指斥:什么"高耗低效":什么"词不达意,胡言乱语" ...

  •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小学高年级习作专题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当下的习作教学呈现出内容杂乱无序.训练短时低效.指导缺失泛化等问题,体现出当前习作教学的主要矛盾:习作教材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习作教学如何从低效走向高效,习作指导如何从缺失走向系统.本课题组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技能发展为前提,以教材.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