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一万骑兵大破匈奴,为何手下三个封侯的军官只有半个汉人?

关于霍去病第一次西征匈奴的经过及路线,《史记》、《汉书》、《册府元龟》、《资治通鉴》都有较完整的记载,而《汉书》本于《史记》,并有许多补充,《册府元龟》又取于《汉书》,现已《汉书》为基准,将所反映的资料引录如下:

元狩二年(前121)春,(霍去病)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上曰:“票骑将军率戎士隃乌整,讨邀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摄詟者弗取,几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师率减什七,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户。”

这条史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些信息:霍去病这次西征是从陇西出发,带了大约一万骑兵,行程千有余里至皋兰,途中“逾乌盩,讨邀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过焉支山,取得了“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的战绩。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一次河西之战,除了霍去病以外还有哪些将领因军功封侯?

于是我们去查《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这一查不要紧,还真的查出了问题来——

霍去病这次出塞击胡战功卓著,除了他以外,还有三位将领同时封侯。

这三个人分别是——

校尉高不识、校尉仆多、司马赵破奴。

这三个人有什么具体贡献吗?

我们来看《史记·霍去病传》

天子曰:“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减什三,益封去病五千。赐校尉从至小月氏爵左庶长。鹰击司马破奴再从骠骑将军斩遬濮王,捕稽沮王,千骑将得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虏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虏千四百人,以千五百户封破奴为从骠侯。校尉句王高不识,从骠骑将军捕呼于屠王王子以下十一人,捕虏千七百六十八人,以千一百户封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有功,封为煇渠侯。”

再来看《汉书·霍去病传》

上曰:“票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鱳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可谓能舍服知成而止矣。捷首虏三万二百,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减什三,益封去病五千四百户。赐校尉从至小月氏者爵左庶长。鹰击司马破奴再从票骑将军斩脩濮王,捕稽且王,右千骑将得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虏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虏千四百人,封破奴为从票侯。校尉高不识从票骑将军捕呼于耆王王子以下十一人,捕虏千七百六十八人,封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有功,封为煇渠侯。”

汉书和史记的资料大同小异,只是汉书省略了赵破奴和高不识的封赏户数。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基本可以确定高不识、仆多、赵破奴应该就是霍去病这一支一万人骑兵队伍的主要军官,毕竟校尉是比二千石高官。

然而这就出现一个很大问题,这支出塞的骑兵队伍究竟是以汉人为主还是匈奴降人为主?

老实说,现在已经没有确切资料能够说明这支部队战士构成,但是这次河西之战,除去霍去病,一共就封了三个侯,而这三个侯,有两个是纯种的匈奴人,有一个虽然是汉人,但是从小在匈奴长大,算是半个(所以后来他投降匈奴特没什么心理负担)

为什么说这三个侯有两个半匈奴人?因为《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里写的清清楚楚——

宜冠侯高不识,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再出击匈奴功侯。故匈奴归义。

煇渠侯仆多,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再出击匈奴,得王功侯。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虏五王功,益封。故匈奴归义。

而剩下的赵破奴,他虽然是汉人,但确实是在匈奴长大。

史记记载:“将军赵破奴,故九原人。尝亡入匈奴,已而归汉,为骠骑将军司马……”

所以后来赵破奴对于投降匈奴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关于赵破奴投降匈奴的记载可以看《汉书·苏武传》“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当然赵破奴(公元前104年投降)身在曹营心在汉,后来和长子也确实逃回了汉朝(公元前100年),不过很倒霉又卷进“巫蛊案”被杀。

虽然我们现在没法肯定这支一万人骑兵队伍里究竟有多少匈奴人,多少汉人;但是从三位军功侯爵的成分还是可以做合理猜测,这支骑兵队伍里匈奴人比例应该不低;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旁证——

汉武帝元鼎六年建立了八校尉,它们可以说是中央的禁卫军,其共有八支,由八个校尉率领,故称为八校尉。在八校尉中胡骑、越骑、长水校尉由少数民族组成。“三支外族兵当然是由胡越降人充当”,这就是汉武帝时期隶属于中央军队中的外族兵。

我想汉武帝之所以在中央禁卫军里专门设立了三个由少数民族组成的部队,应该是从卫霍领军出塞过程中感受到了匈奴人的战斗力。

关于霍去病第一次西征匈奴的经过及路线,《史记》、《汉书》、《册府元龟》、《资治通鉴》都有较完整的记载,而《汉书》本于《史记》,并有许多补充,《册府元龟》又取于《汉书》,现已《汉书》为基准,将所反映的资料引录如下:

元狩二年(前121)春,(霍去病)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上曰:“票骑将军率戎士隃乌整,讨邀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摄詟者弗取,几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师率减什七,益封去病二千二百户。”

这条史料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些信息:霍去病这次西征是从陇西出发,带了大约一万骑兵,行程千有余里至皋兰,途中“逾乌盩,讨邀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过焉支山,取得了“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的战绩。

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一次河西之战,除了霍去病以外还有哪些将领因军功封侯?

于是我们去查《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这一查不要紧,还真的查出了问题来——

霍去病这次出塞击胡战功卓著,除了他以外,还有三位将领同时封侯。

这三个人分别是——

校尉高不识、校尉仆多、司马赵破奴。

这三个人有什么具体贡献吗?

我们来看《史记·霍去病传》

天子曰:“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减什三,益封去病五千。赐校尉从至小月氏爵左庶长。鹰击司马破奴再从骠骑将军斩遬濮王,捕稽沮王,千骑将得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虏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虏千四百人,以千五百户封破奴为从骠侯。校尉句王高不识,从骠骑将军捕呼于屠王王子以下十一人,捕虏千七百六十八人,以千一百户封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有功,封为煇渠侯。”

再来看《汉书·霍去病传》

上曰:“票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鱳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可谓能舍服知成而止矣。捷首虏三万二百,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减什三,益封去病五千四百户。赐校尉从至小月氏者爵左庶长。鹰击司马破奴再从票骑将军斩脩濮王,捕稽且王,右千骑将得王、王母各一人,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虏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虏千四百人,封破奴为从票侯。校尉高不识从票骑将军捕呼于耆王王子以下十一人,捕虏千七百六十八人,封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有功,封为煇渠侯。”

汉书和史记的资料大同小异,只是汉书省略了赵破奴和高不识的封赏户数。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基本可以确定高不识、仆多、赵破奴应该就是霍去病这一支一万人骑兵队伍的主要军官,毕竟校尉是比二千石高官。

然而这就出现一个很大问题,这支出塞的骑兵队伍究竟是以汉人为主还是匈奴降人为主?

老实说,现在已经没有确切资料能够说明这支部队战士构成,但是这次河西之战,除去霍去病,一共就封了三个侯,而这三个侯,有两个是纯种的匈奴人,有一个虽然是汉人,但是从小在匈奴长大,算是半个(所以后来他投降匈奴特没什么心理负担)

为什么说这三个侯有两个半匈奴人?因为《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里写的清清楚楚——

宜冠侯高不识,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再出击匈奴功侯。故匈奴归义。

煇渠侯仆多,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再出击匈奴,得王功侯。以校尉从骠骑将军二年虏五王功,益封。故匈奴归义。

而剩下的赵破奴,他虽然是汉人,但确实是在匈奴长大。

史记记载:“将军赵破奴,故九原人。尝亡入匈奴,已而归汉,为骠骑将军司马……”

所以后来赵破奴对于投降匈奴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关于赵破奴投降匈奴的记载可以看《汉书·苏武传》“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当然赵破奴(公元前104年投降)身在曹营心在汉,后来和长子也确实逃回了汉朝(公元前100年),不过很倒霉又卷进“巫蛊案”被杀。

虽然我们现在没法肯定这支一万人骑兵队伍里究竟有多少匈奴人,多少汉人;但是从三位军功侯爵的成分还是可以做合理猜测,这支骑兵队伍里匈奴人比例应该不低;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旁证——

汉武帝元鼎六年建立了八校尉,它们可以说是中央的禁卫军,其共有八支,由八个校尉率领,故称为八校尉。在八校尉中胡骑、越骑、长水校尉由少数民族组成。“三支外族兵当然是由胡越降人充当”,这就是汉武帝时期隶属于中央军队中的外族兵。

我想汉武帝之所以在中央禁卫军里专门设立了三个由少数民族组成的部队,应该是从卫霍领军出塞过程中感受到了匈奴人的战斗力。


相关内容

  • 这位横空出世的小将一次冒险之旅,葬送了卫青美好前程?
  • 汉武帝执政后,自从马邑之谋开始,汉朝和匈奴撕破了伪装的和善面目,开始了长达数十年征战.特别是匈奴的军臣单于死后,继位的伊稚单于不断派兵骚扰汉朝边疆.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伊稚斜率数万大军攻入代郡,掠获汉人数千及无数财宝大胜而归.这年秋天,他再次偷袭雁门关一带,杀掠了一千军民. 元朔四年,伊稚 ...

  • 匈奴未灭,何以成家"--少年将军霍去病
  •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这首王维的实际说出了当时长安少年的梦想,霍去病无疑是这个梦想的实现者.少年将军,英姿勃发,在当时应该是许许多多少年男女的偶像,而这个偶像远比现在的歌星要健康阳光许多. 霍去病,他的外祖母是平阳公主的侍婢,和平阳县吏郑季私通生 ...

  • 马的历史作用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老子 直到100年前,人类最快的移动速度也只有每小时65公里左右,即马最快的奔跑速度. 跟牛一样,马最早的用途是用来拉车,但马的速度要远远快于牛:马车的阵势也更为壮观,更具有冲击力.因此战车一度成为战争的主要形式. 公元前2000年左右,人类终于骑在了 ...

  • 有哪些中外古代名人终身未娶?
  • 百度leosongyou 2006-3-26 1:柏拉图(公元前427-347) 古希腊圣贤,"精神恋爱"的鼻祖,认为男男之间的爱慕为世间为最高级的情感形态.他还是最早的共产主义分子,在其不朽著作<理想国>里论及婚姻时曾说,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共产.共妻.共子.81岁的 ...

  • 为何汉武帝重用霍去病而冷落卫青
  • [解析]为何汉武帝重用霍去病而冷落卫青,给武帝和卫青正名 本帖并非讨论卫青.霍去病谁强谁弱的问题,而是站在汉朝的利益或者武帝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关键事件:国库枯竭.赵信叛变.霍去病成名.漠北之战双方对位 整治经济:140 B.C-------(朝廷发行三铢钱) 水灾饥荒:138 B.C-------( ...

  • 个人喜爱的中国名将
  • NO1,戚继光 应该成为中国战神的将领,百战百胜的名将.论古今武将,文韬武略第一非戚继光莫属.平倭寇,抵御鞑靼入侵.中国热武器使用与改造先驱,中国联合兵种做战的先驱,中国登陆战先驱,第一个不用骑兵战胜游牧民族的人(结束了骑兵第一的冷兵器时代),世界上第一个搞军事演习的人.让我们看看他的战绩吧: 台州 ...

  • 盘点中国历史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将领!
  • 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凤凰网游戏频道 作者:佚名 白起 号称:"人屠"部众:大秦雄师.战国4名将之一,如果要比杀敌,恐怕古往今来没有武将可与之相比.长平一战,斩杀屠俘赵军45万,华阳之战斩杀韩魏联军10余万,陉城之战斩杀5万等等.无战不胜和对敌人的心狠手辣令当时各国对白起恐惧到了极 ...

  • 天之骄子霍去病是病死?还是阴谋?
  • 天之骄子霍去病是病死?还是阴谋? 霍去病是一员纵横沙场的武将,能骑善射,在战场上经常是一马当先,身体素质过硬,不可能体弱多病:23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身体还处于上升期,也不可能是积劳成疾:若是有瘟疫,为何没有大面积蔓延?为何随同他一起征战漠北的将领没有染上?为何潜伏期会长达两年? 病死之说很难令人信 ...

  • 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文化融合
  • 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文化融合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爱国者同盟网 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