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布寺海拔最高的寺庙

  还记得电影《2012》中所出现的那个西藏的寺庙吗?当地球即将被毁灭的时候,一位老喇嘛站在峰顶的寺庙,面对扑面而来的巨大洪峰,从容地敲响了最后的钟声,随着镜头的推移,滔滔巨浪瞬间淹没了山顶的寺庙…   虽然电影中拯救众生的西藏卓明谷是虚构的,但寺庙却是真实存在,它就是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的绒布寺。绒布寺海拔514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寺庙,也就是说如果真如电影所描述的那样有世界末日的话,它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淹没的寺庙。   绒布寺依山而建,距珠峰仅20公里,一直是登山探险家们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营。从这里向南眺望,珠峰山体像座巨大的金字塔,屹立在群峰之间。天气晴朗时能见到山顶有乳白色的烟云像一面白色的旗帜,十分壮观。   以前来绒布寺的只有登山和科学考察的人,但随着电影《2012》的上映,这里开始出现各种肤色的游客、登山者、捡垃圾的环保人士……打破了绒布寺原有的静谧与安详。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   地处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一直以来是无数人心中想要征服的对象。2011年11月底,我与友人带着既崇拜又畏惧的心情,一路颠簸地来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山脚下。   珠峰北坡地势较为平缓,南坡非常陡峭,相对高度达6000米以上。这里空气稀薄,人烟稀少,气候复杂多变,冬季温度最冷可达零下60度。   我们本来是想去攀登珠峰的,但是极寒的天气和稀薄的空气,最终摧毁了我们的想法。而最令我没有料想到的是,在这样一个俯瞰众生而又超然世外的雪山之下,竟然会有一座寺庙,它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陡峭山坡上,与雪山女神珠穆朗玛峰朝夕对望……那洁白的佛塔,高高垒起的玛尼石堆,千百轮回的转经筒,阳光下随风飘起的五彩经幡,把这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庙衬托得无比雄伟与壮观。凝视良久,我总算回过神来,莫非它就是传说中的――绒布寺?   绒布寺规模不大,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庙,也因建在珠穆朗玛峰下而闻名。全名是“拉堆查绒布冬阿曲林寺”,位于日喀则定日县巴松乡南面绒布沟东西侧的“卓玛”(度母)山顶。“度母”意为美丽的女神,是度化、拯救苦难众生的女神,是藏传佛教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   藏传佛教的故事中,人们对山神的崇拜极其突出,认为所有高山都有神灵,护佑着这片大地的吉凶祸福。众生若要超越生死轮回,就只有往生佛陀之净土。   珠峰一带虽荒山野岭,山路蜿蜒崎岖,但雪峰光芒闪耀,天空经常出现日月同辉之象,是汇聚天地间灵气的一方净土。修行中的高僧智者们不惧艰难险恶,才到达了这样一个神圣之地。正因如此,地处于此的绒布寺,在众人的心中有着不一般的意义。盛开在“绝顶之巅”的圣洁莲花   关于绒布寺的历史,我们要从1300年前的故事说起……   公元8世纪,西藏密宗佛教莲花生大师,从遥远的尼泊尔一路修行到了珠峰圣地,在倾斜的山坡上找了一个山洞,于是曲身走进,开始为期一个月零七天的修行。修行结束后,大师在珠峰下涅粲飞升,于是山石上便留下了大师用力按下的手印和腾空之时的脚印。   后来,信徒们便在莲花生大师修行过的石洞周围建起了寺庙,称之为“扎绒布寺”,它也可以视为绒布寺的前身。但是在一场山崩中,扎绒布寺几乎被全部摧毁。今天的扎绒布寺只剩下了一堆残垣乱石,以及莲花生大师当年的修行密洞和留有飞升时手足印的石头。   扎绒布寺最神秘的地方是地下山洞的密室。洞口与地面平行,是一个仅能容下一人大小的方形入口。脚踩着两侧洞壁突兀的石坑下到洞里,密室里黑暗狭小,成年人的身高无法直立,只能弯着腰朝前进。这是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密室,环顾四周的石壁后,果然发现了当年莲花生大师飞升时留下的手足印。无法想象,这石壁上的印记得需要多么惊人的内力。   山洞的顶端供奉着莲花生大师像和一些陈旧的唐卡,像底座盖满了信徒进献的哈达和香火钱,供台上一盏盏酥油灯闪闪烁烁,在这与世隔绝的山洞静静地燃着,长明不灭。   1300多年的该寺,除了传说中的天葬还有着火葬。我们在僧侣的引领下,向寺庙的后山走去,这里到处都是乱石和一些高僧曾经用来修行的石屋废墟。一路迂回曲折又豁然开朗,等绕过大经幡后发现了一个火山口般的大坑,里面的石堆中扎满了经幡,原来这便是天葬台。随着气候的变迁和各种各样的原因,珠峰附近的秃鹫越来越少,天葬台的存在也渐渐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向后望去,百余座各种时期的灵塔密密麻麻,栉比鳞次,规模宏大得让我深感震撼!这些灵塔承载藏传佛教历史的厚重印迹,多少高僧的骨骸,永远封存在这岁月的长河里。   在这杂乱的石砺上慢慢行走着,一种荒凉却又无比神秘的感觉正深入心中,思绪里无时无刻不浮动着这里曾经的传说和历史。   僧人把我们带到山坡背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洞口。藏传佛教中讲述人死后是会轮回的,这个洞讲述的就是这个轮回的过程。这洞里不仅又深又长,而且一片漆黑,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必须带上手电筒才可前进。   洞身狭窄弯曲,有很多岔路口,僧人用小石子投石问路,我们听到落石叮咚向下,直至回声消失……我继续专心地手脚并用地在黑暗里攀爬,一会儿是平行,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又垂直往下滑。很久以后,终于看到远处微弱的光亮,踉踉跄跄地出来后,发现这洞的出口竟然离入口只有差不多一_米的距离。   传说人生前如果多去朝佛并供奉酥油灯,那么在你转世途中,那些酥油灯就会为你点亮这黑暗中的光明。这便是藏传佛教里的生死轮回,寓意深刻。今日绒布寺   在扎绒布寺被一场山崩摧毁之后的1899年,西藏宁玛派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喇嘛在距扎绒布寺遗址的不远处选址,重建了一座寺庙,称为“绒布寺”。阿旺丹增罗布喇嘛,也成为了绒布寺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任主持。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绒布寺依山而建,一共五层。其鼎盛时期规模较大,曾拥有三个男寺和三个女寺,二十多个殿堂,十几座属寺,一共住着500名僧尼,香火旺盛。后因历史原因遭到摧毁。直到1983年在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绒布寺才整体修葺一新。   如今的寺内除主寺外,还修有八个附属小寺,包括一个尼姑庵,剩下的僧人和比丘尼一共不到20人。寺里设有一个诵经殿和一个殿堂,所使用的面积只有两层。以前绒布寺的僧人们主要是靠香火钱度日,而现在过往的人多了,僧人们也置办了厢房供客人食宿,一来可以方便行人,二来可以供养寺院。   绒布寺经堂的墙壁上全是精美绝伦的壁画,有神兽、喇嘛、法王,颜色鲜艳,线条饱满柔和,人物造型丰富多样、栩栩如生。随着经堂右侧的楼梯,可以到达莲花生大师的金像殿,墙上的玻璃窗使整个殿堂光线充足,神圣严肃。一名僧人正认真地给酥油灯添加酥油,满脸虔诚。   每逢一些藏历年的佛教节日,寺庙里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祈福、修持、纪念的活动。藏历4月15日是佛主释迦牟尼降生、成道、圆寂的日子,要举行为期3天的跳神活动;藏历5月其他

寺庙的僧尼要到这里念《甘珠尔》经;藏历11月29日举行隆重的驱鬼仪式…久而久之,这些仪式演变成了以转经为主规模盛大的节日。   节日期间,绒布寺山坡下会驻扎着许多帐篷,从远方来参加节日活动的藏民会提前一天住到这里,多数人带着酥油茶、酥油和糌粑,一路转着经筒前来。这个时候整个绒布寺会布置一新,山上新的五彩经幡迎风飘动,到处挂起彩旗和装饰物,有着相当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氛围。   节日庆典中最重要的当然属祈神祭礼仪式,基本从上午10点开始,通常按照年纪的大小出场。僧人们两个一组,几乎每一次出场都要换一套完全不同色彩的服装和道具。有戴着硕大红脸面具的尊贵法王,有戴黄色鸡冠形法帽的喇嘛……当他们身穿华美的法衣陆续跳到院子周围时,人群开始欢呼。八位僧人头戴高帽汇聚一起,围绕着院中那根挂有黄红蓝三色经幡的柱子,后脚紧跟着前脚向不同方向有节奏地跳着,不急不慢,精彩绝伦。随着唢呐、法钹和长长的法号声,绒布寺所有的人都完全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告别绒布寺   即将告别绒布寺时,有人这么对我说:“汽车的到来,游客的增多,甚至是铁路的修建,对这一片曾经圣洁的土地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是的,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先进和优越的生活,但如今的高原,珍稀动物不断减少,冰川正在消融……   在绒布寺的门前,有一条长年川流不息的绒布河。它是由珠峰北坡的三大冰川――东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西绒布冰川融水汇集而成的河流。过去,绒布河清澈见底,无论到了哪个季节,河水或大或小,都有其规律性。但是寺庙里的僧人告诉我们,现在的河不仅变脏了,脾气也变得不可琢磨,一天的天气变化就会有三四次,骤然而至的暴雨或者冰雹,会让河水水量无常。   与此同时,珠峰北坡的绒布冰川的冰塔林也有了显著的变化,曾经绒布冰川一带,冰塔林立,千姿百态的奇异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在山问的溪流之处,都会留有水晶宫般幽深的冰洞,洞口常常挂着晶莹剔透的“钟乳冰”。   如今海拔5500米以下的地区已看不见这样的景象,绒布冰川正在退缩,消融区逐渐扩大,冰湖渐渐融化成了水流。   庙里的僧人们大多都没有看过《2012》,但是他们告诉我,这里的冬天越来越像夏天,冰川的雪线正在加速后退。   离开绒布寺,我磕起长头……此刻,我仿佛看到绒布寺里的僧人,面对着圣洁的雪山,禅定而坐,喝着酥油茶,翻读着用黄布包裹的经书,一副虔诚又与世隔绝的超然表情。但愿这样美好的场景,能够永远地被定格…

  还记得电影《2012》中所出现的那个西藏的寺庙吗?当地球即将被毁灭的时候,一位老喇嘛站在峰顶的寺庙,面对扑面而来的巨大洪峰,从容地敲响了最后的钟声,随着镜头的推移,滔滔巨浪瞬间淹没了山顶的寺庙…   虽然电影中拯救众生的西藏卓明谷是虚构的,但寺庙却是真实存在,它就是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的绒布寺。绒布寺海拔514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寺庙,也就是说如果真如电影所描述的那样有世界末日的话,它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淹没的寺庙。   绒布寺依山而建,距珠峰仅20公里,一直是登山探险家们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营。从这里向南眺望,珠峰山体像座巨大的金字塔,屹立在群峰之间。天气晴朗时能见到山顶有乳白色的烟云像一面白色的旗帜,十分壮观。   以前来绒布寺的只有登山和科学考察的人,但随着电影《2012》的上映,这里开始出现各种肤色的游客、登山者、捡垃圾的环保人士……打破了绒布寺原有的静谧与安详。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   地处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一直以来是无数人心中想要征服的对象。2011年11月底,我与友人带着既崇拜又畏惧的心情,一路颠簸地来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山脚下。   珠峰北坡地势较为平缓,南坡非常陡峭,相对高度达6000米以上。这里空气稀薄,人烟稀少,气候复杂多变,冬季温度最冷可达零下60度。   我们本来是想去攀登珠峰的,但是极寒的天气和稀薄的空气,最终摧毁了我们的想法。而最令我没有料想到的是,在这样一个俯瞰众生而又超然世外的雪山之下,竟然会有一座寺庙,它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陡峭山坡上,与雪山女神珠穆朗玛峰朝夕对望……那洁白的佛塔,高高垒起的玛尼石堆,千百轮回的转经筒,阳光下随风飘起的五彩经幡,把这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庙衬托得无比雄伟与壮观。凝视良久,我总算回过神来,莫非它就是传说中的――绒布寺?   绒布寺规模不大,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庙,也因建在珠穆朗玛峰下而闻名。全名是“拉堆查绒布冬阿曲林寺”,位于日喀则定日县巴松乡南面绒布沟东西侧的“卓玛”(度母)山顶。“度母”意为美丽的女神,是度化、拯救苦难众生的女神,是藏传佛教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   藏传佛教的故事中,人们对山神的崇拜极其突出,认为所有高山都有神灵,护佑着这片大地的吉凶祸福。众生若要超越生死轮回,就只有往生佛陀之净土。   珠峰一带虽荒山野岭,山路蜿蜒崎岖,但雪峰光芒闪耀,天空经常出现日月同辉之象,是汇聚天地间灵气的一方净土。修行中的高僧智者们不惧艰难险恶,才到达了这样一个神圣之地。正因如此,地处于此的绒布寺,在众人的心中有着不一般的意义。盛开在“绝顶之巅”的圣洁莲花   关于绒布寺的历史,我们要从1300年前的故事说起……   公元8世纪,西藏密宗佛教莲花生大师,从遥远的尼泊尔一路修行到了珠峰圣地,在倾斜的山坡上找了一个山洞,于是曲身走进,开始为期一个月零七天的修行。修行结束后,大师在珠峰下涅粲飞升,于是山石上便留下了大师用力按下的手印和腾空之时的脚印。   后来,信徒们便在莲花生大师修行过的石洞周围建起了寺庙,称之为“扎绒布寺”,它也可以视为绒布寺的前身。但是在一场山崩中,扎绒布寺几乎被全部摧毁。今天的扎绒布寺只剩下了一堆残垣乱石,以及莲花生大师当年的修行密洞和留有飞升时手足印的石头。   扎绒布寺最神秘的地方是地下山洞的密室。洞口与地面平行,是一个仅能容下一人大小的方形入口。脚踩着两侧洞壁突兀的石坑下到洞里,密室里黑暗狭小,成年人的身高无法直立,只能弯着腰朝前进。这是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密室,环顾四周的石壁后,果然发现了当年莲花生大师飞升时留下的手足印。无法想象,这石壁上的印记得需要多么惊人的内力。   山洞的顶端供奉着莲花生大师像和一些陈旧的唐卡,像底座盖满了信徒进献的哈达和香火钱,供台上一盏盏酥油灯闪闪烁烁,在这与世隔绝的山洞静静地燃着,长明不灭。   1300多年的该寺,除了传说中的天葬还有着火葬。我们在僧侣的引领下,向寺庙的后山走去,这里到处都是乱石和一些高僧曾经用来修行的石屋废墟。一路迂回曲折又豁然开朗,等绕过大经幡后发现了一个火山口般的大坑,里面的石堆中扎满了经幡,原来这便是天葬台。随着气候的变迁和各种各样的原因,珠峰附近的秃鹫越来越少,天葬台的存在也渐渐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向后望去,百余座各种时期的灵塔密密麻麻,栉比鳞次,规模宏大得让我深感震撼!这些灵塔承载藏传佛教历史的厚重印迹,多少高僧的骨骸,永远封存在这岁月的长河里。   在这杂乱的石砺上慢慢行走着,一种荒凉却又无比神秘的感觉正深入心中,思绪里无时无刻不浮动着这里曾经的传说和历史。   僧人把我们带到山坡背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洞口。藏传佛教中讲述人死后是会轮回的,这个洞讲述的就是这个轮回的过程。这洞里不仅又深又长,而且一片漆黑,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必须带上手电筒才可前进。   洞身狭窄弯曲,有很多岔路口,僧人用小石子投石问路,我们听到落石叮咚向下,直至回声消失……我继续专心地手脚并用地在黑暗里攀爬,一会儿是平行,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又垂直往下滑。很久以后,终于看到远处微弱的光亮,踉踉跄跄地出来后,发现这洞的出口竟然离入口只有差不多一_米的距离。   传说人生前如果多去朝佛并供奉酥油灯,那么在你转世途中,那些酥油灯就会为你点亮这黑暗中的光明。这便是藏传佛教里的生死轮回,寓意深刻。今日绒布寺   在扎绒布寺被一场山崩摧毁之后的1899年,西藏宁玛派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喇嘛在距扎绒布寺遗址的不远处选址,重建了一座寺庙,称为“绒布寺”。阿旺丹增罗布喇嘛,也成为了绒布寺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任主持。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绒布寺依山而建,一共五层。其鼎盛时期规模较大,曾拥有三个男寺和三个女寺,二十多个殿堂,十几座属寺,一共住着500名僧尼,香火旺盛。后因历史原因遭到摧毁。直到1983年在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绒布寺才整体修葺一新。   如今的寺内除主寺外,还修有八个附属小寺,包括一个尼姑庵,剩下的僧人和比丘尼一共不到20人。寺里设有一个诵经殿和一个殿堂,所使用的面积只有两层。以前绒布寺的僧人们主要是靠香火钱度日,而现在过往的人多了,僧人们也置办了厢房供客人食宿,一来可以方便行人,二来可以供养寺院。   绒布寺经堂的墙壁上全是精美绝伦的壁画,有神兽、喇嘛、法王,颜色鲜艳,线条饱满柔和,人物造型丰富多样、栩栩如生。随着经堂右侧的楼梯,可以到达莲花生大师的金像殿,墙上的玻璃窗使整个殿堂光线充足,神圣严肃。一名僧人正认真地给酥油灯添加酥油,满脸虔诚。   每逢一些藏历年的佛教节日,寺庙里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祈福、修持、纪念的活动。藏历4月15日是佛主释迦牟尼降生、成道、圆寂的日子,要举行为期3天的跳神活动;藏历5月其他

寺庙的僧尼要到这里念《甘珠尔》经;藏历11月29日举行隆重的驱鬼仪式…久而久之,这些仪式演变成了以转经为主规模盛大的节日。   节日期间,绒布寺山坡下会驻扎着许多帐篷,从远方来参加节日活动的藏民会提前一天住到这里,多数人带着酥油茶、酥油和糌粑,一路转着经筒前来。这个时候整个绒布寺会布置一新,山上新的五彩经幡迎风飘动,到处挂起彩旗和装饰物,有着相当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氛围。   节日庆典中最重要的当然属祈神祭礼仪式,基本从上午10点开始,通常按照年纪的大小出场。僧人们两个一组,几乎每一次出场都要换一套完全不同色彩的服装和道具。有戴着硕大红脸面具的尊贵法王,有戴黄色鸡冠形法帽的喇嘛……当他们身穿华美的法衣陆续跳到院子周围时,人群开始欢呼。八位僧人头戴高帽汇聚一起,围绕着院中那根挂有黄红蓝三色经幡的柱子,后脚紧跟着前脚向不同方向有节奏地跳着,不急不慢,精彩绝伦。随着唢呐、法钹和长长的法号声,绒布寺所有的人都完全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告别绒布寺   即将告别绒布寺时,有人这么对我说:“汽车的到来,游客的增多,甚至是铁路的修建,对这一片曾经圣洁的土地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是的,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先进和优越的生活,但如今的高原,珍稀动物不断减少,冰川正在消融……   在绒布寺的门前,有一条长年川流不息的绒布河。它是由珠峰北坡的三大冰川――东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西绒布冰川融水汇集而成的河流。过去,绒布河清澈见底,无论到了哪个季节,河水或大或小,都有其规律性。但是寺庙里的僧人告诉我们,现在的河不仅变脏了,脾气也变得不可琢磨,一天的天气变化就会有三四次,骤然而至的暴雨或者冰雹,会让河水水量无常。   与此同时,珠峰北坡的绒布冰川的冰塔林也有了显著的变化,曾经绒布冰川一带,冰塔林立,千姿百态的奇异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在山问的溪流之处,都会留有水晶宫般幽深的冰洞,洞口常常挂着晶莹剔透的“钟乳冰”。   如今海拔5500米以下的地区已看不见这样的景象,绒布冰川正在退缩,消融区逐渐扩大,冰湖渐渐融化成了水流。   庙里的僧人们大多都没有看过《2012》,但是他们告诉我,这里的冬天越来越像夏天,冰川的雪线正在加速后退。   离开绒布寺,我磕起长头……此刻,我仿佛看到绒布寺里的僧人,面对着圣洁的雪山,禅定而坐,喝着酥油茶,翻读着用黄布包裹的经书,一副虔诚又与世隔绝的超然表情。但愿这样美好的场景,能够永远地被定格…


相关内容

  • 我国旅游地质的特点与分布
  • 我国旅游地质的特点与分布 地质旅游资源: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便是地质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可分为:典型地质构造形迹( ...

  • 美醉 | 清晨 换个视角 带你看这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移动网西藏电视台矩阵号 珠穆朗玛藏语意为第三女神,珠峰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上,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峰.这里也被誉为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珠峰周围群峰攒聚,波澜壮阔 珠峰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全世界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中,这里就有5座. ...

  • 西藏的寺庙
  • [按区列表] 拉萨,市区 布达拉宫,最高的宫殿建筑群 大昭寺,文成公主带来的一尊"觉阿" 小昭寺,曾供奉"觉阿",现为尺尊公主带来的不动金刚佛像 色拉寺,"冰雹"还是"野玫瑰"?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 哲蚌寺,世界最大的寺庙 ...

  • 踏遍青山人未老
  • 踏遍青山人未老---------古稀老人西藏游记 物理系61届校友 叶芃生 出发与到达 2008年2月21日过完70周岁生日后我步入古稀老人行列,但当年我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到西藏旅游,亲密接触雪域高原,以圆儿时的梦想,无悔今生. 1.飞过万水千山 经充分准备(制订详细的自由行线路,选好接待旅行社, ...

  • 2012西藏之旅自驾路书(2)
  • 2014畅游西藏之旅路书 北京-西安-成都-新都桥-理塘--巴塘-芒康-左贡-八宿-鲁朗-八一-拉萨-江孜-日喀则-定日-珠峰大本营-定日-日喀则-纳木错-当雄-那曲-格尔木-青海湖-西宁-兰州-中卫-榆林-包头-呼和浩特-张家口-北京(全部行程约为10000公里左右) D1.(7.10)北京(京开 ...

  • 青藏高原任我行旅游攻略
  • 独行高原,独行高原,西藏天边 西藏天边 ----原创手打两万字的毕业旅行总结及穷游西藏攻略,24天耗费2589.5元-- 八千里路云和月--粗略算来我上个月在地球上移动的距离已远远不止八千里了,估摸着该有11000多公里.整个三月都在外漂泊,一路走过西安.西宁.格尔木.拉萨.日喀则.江孜.浪卡子.林 ...

  • 转载- 丹真绒布仁波切讲故事:扎西老人临终前的悔恨
  • 丹真绒布仁波切讲故事:扎西老人临终前的悔恨 发布:格桑杰布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3-10-13 13:46:00  收藏 上师讲故事:扎西老人临终前的悔恨 以前我们寺庙有个老人家名叫扎西,我小的时候他对我特别好. 我从辽西寺回来后对他说:"扎西,你好好的修行. 你是学佛, ...

  • [优秀作文]仰望布达拉
  • 进入拉萨,忽然从车窗外的林梢上空闪出一座宫殿的剪影:两侧是白宫墙,中间是红宫墙,顶部的喇嘛灵塔.宝瓶.经幢等奕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背景是白云蓝天. "布达拉宫!"心中一声惊呼,立刻感到有一种不可逼视的光从前面射来,感到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声音在回响. 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 ...

  • 历次珠峰高程测量情况简介
  • 2 测绘通报 文章编号:0494.0911(2005)10.0002.04 中图分类号:P216 2005年第10期文献标识码:B [编者按]<历次珠峰高程测量情况简介>是常吉庆同志(曾任测绘出版社党委书记兼副社长)为庆祝<测绘通报>创刊50周年和2005珠峰高程测量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