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葬花词]看曹雪芹的社会批判意识

  摘要:《葬花词》是《红楼梦》中才女林黛玉的血泪之作,它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葬花词》是男性作家曹雪芹移情于小说主人公林黛玉,借林黛玉之口对封建社会进行的无情揭露,它实际上是作者感叹身世之作,曹雪芹不幸的身世和家庭遭遇,使得他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戕害人性的残酷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故借小说《红楼梦》来对它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   关键词:葬花词; 林黛玉; 曹雪芹;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杰作,也是部优美的诗体小说,其中写了许多名诗佳词,林黛玉的《葬花词》便是代表。它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葬花词》是林黛玉感叹身世之作,同时也是男性作家曹雪芹移情于小说主人公林黛玉,借林黛玉之口对封建社会进行的无情揭露,曹雪芹不幸的身世和家庭遭遇,使得他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戕害人性的残酷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故借小说《红楼梦》来对它进行无情地批判。   《葬花词》是林黛玉感怀遭际自伤身世之作。一开始,作者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暮春的图画,“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花谢了,象征少女的春光已逝,惹人爱怜,悲春惜花,满怀愁绪无处寄托,于是荷锄出门,埋葬落花。这位寄人篱下孤高寂寞的少女,面对着满地落花,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际遇,觉得自己的命运有如这些飘零的落花,甚至比这些飘零的落花还要凄惨。对于林黛玉而言,父母双亲的过早离世,她寄居在姥姥家,这样的生活让她没有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小心翼翼,从她初到荣国府的举动可以看出这点,“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红楼梦》第三回)这样的处处留心,原本不应该是一个尚在孩提的住在姥姥家的少女应有的,只是对自己身世的特别在意,导致其在心理上长期受到压抑,因而借景抒发自己的愁思,“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暮春时节,柳丝榆荚的芳菲盛美,和桃李的飘零飞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衬托落花的可怜。本来是感花伤己,借花写人,倾诉自己的哀愁,但花开花谢,花谢花开,一年一度,而人生的遭际,却是难以料及的,这就更增加了作者自怜的情感。   除此以外,《葬花词》还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无情地揭露,是男性曹雪芹借林黛玉的生平经历来写自己的生平经历的,他生活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时期,此刻的封建社会是个不折不扣的衰世,各种弊端纷纷暴露出来了。因此作者借小说对当时社会所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故而《葬花词》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倾向。   曹雪芹生在一个世代显赫的家庭,但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苦生活。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林黛玉痛苦的生活其实就是曹雪芹不幸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小说中的林黛玉,生活在封建社会之中,但对封建制度深感不满,并严加谴责。“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作者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不满;“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更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和宝玉同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她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途道路。   同时,林黛玉对封建社会中势利的人际关系也是十分厌恶,因为家道中落,使得她在贾府处境很艰难,黛玉寄居篱下、常被轻视,她在这个黑暗世界里备受煎熬,所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日日如“风刀霜剑”一样刺痛着词人敏感脆弱的心。林黛玉多么希望到一个人人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美好的世界里去,可这样的美好世界在哪里呢?“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绝望的呼唤,真实地传递了伟大天才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悲怆。   在爱情上也如此。第33回宝玉挨打,林妹妹眼睛哭肿得桃子似的;第34回赠帕题诗,相互交心。冯其庸先生说道:“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具有近代社会的意义。……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艺术典型确是具有新人的显著特征的,……他们的爱情是在长期的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爱慕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而他们爱情的最最牢固的基石,是思想的完全一致。”然而,这种觉醒了的意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合理的要求,却为那个时代所不容,换来的只能是风刀霜剑的双重夹击,这更加刺激出了她顽强的抗争力和叛逆精神,“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是一个无路可走的觉醒者的哭泣,更是作者曹雪芹面对现实无奈的哭泣。   综上所述,《葬花词》是林黛玉感伤身世之作,在批判社会现实方面比较深刻,这是因为曹雪芹生活在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借小说对衰世作了无情地批判。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葬花词》是伟大天才的血泪之作,是纯真心灵的痛苦呻吟,是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是对自由、对生命的永恒向往,所以能够引起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的共鸣。   

  摘要:《葬花词》是《红楼梦》中才女林黛玉的血泪之作,它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葬花词》是男性作家曹雪芹移情于小说主人公林黛玉,借林黛玉之口对封建社会进行的无情揭露,它实际上是作者感叹身世之作,曹雪芹不幸的身世和家庭遭遇,使得他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戕害人性的残酷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故借小说《红楼梦》来对它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   关键词:葬花词; 林黛玉; 曹雪芹;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杰作,也是部优美的诗体小说,其中写了许多名诗佳词,林黛玉的《葬花词》便是代表。它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葬花词》是林黛玉感叹身世之作,同时也是男性作家曹雪芹移情于小说主人公林黛玉,借林黛玉之口对封建社会进行的无情揭露,曹雪芹不幸的身世和家庭遭遇,使得他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戕害人性的残酷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故借小说《红楼梦》来对它进行无情地批判。   《葬花词》是林黛玉感怀遭际自伤身世之作。一开始,作者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暮春的图画,“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花谢了,象征少女的春光已逝,惹人爱怜,悲春惜花,满怀愁绪无处寄托,于是荷锄出门,埋葬落花。这位寄人篱下孤高寂寞的少女,面对着满地落花,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际遇,觉得自己的命运有如这些飘零的落花,甚至比这些飘零的落花还要凄惨。对于林黛玉而言,父母双亲的过早离世,她寄居在姥姥家,这样的生活让她没有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小心翼翼,从她初到荣国府的举动可以看出这点,“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红楼梦》第三回)这样的处处留心,原本不应该是一个尚在孩提的住在姥姥家的少女应有的,只是对自己身世的特别在意,导致其在心理上长期受到压抑,因而借景抒发自己的愁思,“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暮春时节,柳丝榆荚的芳菲盛美,和桃李的飘零飞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衬托落花的可怜。本来是感花伤己,借花写人,倾诉自己的哀愁,但花开花谢,花谢花开,一年一度,而人生的遭际,却是难以料及的,这就更增加了作者自怜的情感。   除此以外,《葬花词》还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无情地揭露,是男性曹雪芹借林黛玉的生平经历来写自己的生平经历的,他生活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时期,此刻的封建社会是个不折不扣的衰世,各种弊端纷纷暴露出来了。因此作者借小说对当时社会所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故而《葬花词》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倾向。   曹雪芹生在一个世代显赫的家庭,但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苦生活。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林黛玉痛苦的生活其实就是曹雪芹不幸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小说中的林黛玉,生活在封建社会之中,但对封建制度深感不满,并严加谴责。“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作者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不满;“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更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和宝玉同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她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途道路。   同时,林黛玉对封建社会中势利的人际关系也是十分厌恶,因为家道中落,使得她在贾府处境很艰难,黛玉寄居篱下、常被轻视,她在这个黑暗世界里备受煎熬,所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日日如“风刀霜剑”一样刺痛着词人敏感脆弱的心。林黛玉多么希望到一个人人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美好的世界里去,可这样的美好世界在哪里呢?“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绝望的呼唤,真实地传递了伟大天才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悲怆。   在爱情上也如此。第33回宝玉挨打,林妹妹眼睛哭肿得桃子似的;第34回赠帕题诗,相互交心。冯其庸先生说道:“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具有近代社会的意义。……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艺术典型确是具有新人的显著特征的,……他们的爱情是在长期的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爱慕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而他们爱情的最最牢固的基石,是思想的完全一致。”然而,这种觉醒了的意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合理的要求,却为那个时代所不容,换来的只能是风刀霜剑的双重夹击,这更加刺激出了她顽强的抗争力和叛逆精神,“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是一个无路可走的觉醒者的哭泣,更是作者曹雪芹面对现实无奈的哭泣。   综上所述,《葬花词》是林黛玉感伤身世之作,在批判社会现实方面比较深刻,这是因为曹雪芹生活在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借小说对衰世作了无情地批判。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葬花词》是伟大天才的血泪之作,是纯真心灵的痛苦呻吟,是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是对自由、对生命的永恒向往,所以能够引起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的共鸣。   


相关内容

  • 浅谈贾宝玉
  • 浅谈贾宝玉 一. 贾宝玉人生悲剧的原因分析 贾宝玉的人生悲剧,是由众多的人生矛盾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时代的震荡.家族的衰败.思想的深刻矛盾与性格的"乖僻邪谬",都是构成其悲剧形象的重要因素 首先,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与他的贵族家庭的衰败,乃至他的阶级的衰败有着必然的联系.< ...

  • 庶人:破解[红楼梦]思想意义之谜
  • 一 中国的文人,没有不读<红楼梦>的.读过<红楼梦>的人,没有不表示赞美,啧啧称道的.学术界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高到无限的程度.有一群人,专以研究这本书为业,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红学".可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至今人们说不清<红楼梦>的 ...

  • 论中国文学伟人出现的文化背景
  • 作者:刘福元 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 1997年02期 摘 要 从李白到曹雪芹,一代又一代文学伟人,其出现有相对的周期性.文化方面诸因素的积聚所形成的合力对一代文学伟人的出现起着决定作用.继曹雪芹之后,龚自珍.鲁迅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现代文学伟人的出现也有相对的周期性.中国文学伟人出现的周期性从正 ...

  • 看一字成语的哲学根源
  • 看"一"字成语的哲学根源 ◎何海菊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一"是一个构词能力很强的词.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学院)统计"一"字构词275个.本文就以这个构词能力很强的''_ ...

  • _红楼梦_主旨精神论析
  • 第10卷第3期Vol.10No.3潍坊学院学报 JournalofWeifangUniversity2010年6月Jun.2010 <红楼梦>主旨精神论析 徐庆东 (潍坊学院,山东 摘 潍坊 261061) 要:<红楼梦>是一部人文小说,是中华五千年独特文化发展的特殊结果.它 ...

  • 读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
  • 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恩格斯说:德国伟大诗人,但丁在欧洲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龚自珍恰是这样一个" ...

  • 明清小说的生命伦理意识及其现代意义
  • 明清小说的生命伦理意识及其现代意义 --以六部优秀小说为例 陈惠琴 内容提要 明清六部优秀小说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并深刻地质疑和批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正统伦理,同时不同程度地张扬生命伦理,把生命伦理作为质疑和批判正统伦理的思想理据.可以说,这一共同的思想内涵是中国古代思想史最后一个高峰的组成部分,对 ...

  • [红楼梦]对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的突破
  • <红楼梦>对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的突破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的终结,对中国文学起了承前启后的伟大作用:也为世界近代现实主义开了先河,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杰出贡献.所以鲁迅先生指出<红楼梦>一出,"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

  • 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艺术风格浅析
  • [内容提要](红楼梦)作为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古代小说,表现出多种艺术风格.本文试图从其艺术风格中选取含蓄这一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分析<红楼梦>令营风格形成的原则,着重从时代和作家的身世经历以及作者深受传统文化的哺育这两个方面入手,谈<红楼梦>含蓄风格形成的必然性.接着,本文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