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说木叶教学反思

篇一: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高中新课改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而诗歌意象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课堂的学习中去,并采用小组计分制希望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小组合作精神。从此堂课的授课效果来看,此种方法还是十分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参与度也较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感觉自己在备课中对课文内容的取舍上还不够大胆,有一些与课文重点无关的内容应大胆舍弃,做到一堂课集中突破一个点;

  其二,通过小组计分制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经常举手发言的同学比较固定,还有极少数同学究竟有没有跟着思考问题,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个值得思考,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

  其三,由于时间分配上没有考虑完备,课堂容量也比较大,致使后面的拓展延伸那一块没时间处理,应该把前面的“品读诗句,填表”那一环节简化一些,把时间移到后面的“拓展延伸”上来,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问题,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今后教学的宝贵经验,以后还得用心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善,课前充分准备,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篇二: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介绍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的文章,它明确了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因此,在探究这篇课文时,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其鉴赏诗歌的示范作用,从“木叶”说开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古典诗歌中意象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篇课文读起来并不轻松。课文是一篇文艺随笔,谈的是诗歌理论问题。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认识,容易为问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主要是明确文本的写作意图,并以此为契机,归纳诗歌鉴赏的规律。鉴于以上教学特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明确古典诗歌意象相对稳定性,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从教学过程来看,我确实有意识地解读和挖掘文本主要内容——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但又不拘泥文本,能以文本提示的教学要点适当加以课外拓展延伸(分析《岁寒三友—松竹梅》中有关“梅”在不同诗词中的意象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至关重要。因此,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进而有效地指导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我坚信,每一次的反思都会使我离成功越来越近。

  

  

  篇三:说木叶教学反思

  

  今天教授《说木叶》一课,自己认为文章思路清晰,但看了反馈本后发现问题较大,《说木叶》教学反思。

  文章一上来先提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较“树叶”常见,并且有很多佳作传世;接着分析之所以不用“树叶”是诗歌语言凝练的需要;然后仔细论述“木叶”一词“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分别是“木”本身是含有落叶意味,“木”有干燥的意味,而这些加在一起最适合表现那种“清秋”的季节特征。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找到“木叶”一词之所以用得好的原因,也即找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三步再引导学生得出这两个艺术特征其实都是有“木”这个字眼联想出来的,也就是说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最后解决一下“木叶”和“落木”的区别问题。

  但是学生给出的反馈是,一是觉得没意思,二是觉得思路不清晰。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反思,我不能也不应该把每一节课都上的趣味横生,首先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语文课应该有他本身那种语文味,而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语文味的敏感性,换句话说我不能为了迎合学生把课设计的没有语文味。 第二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出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近年来因为对教材的钻研更深了,所以对于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特别在意,觉得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没有这个环节,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将会是非常浮泛的,不管你加进去多少非文本的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都是失败的;其次,如果教师不深入研读文本,那么就谈不上上好这节课,尤其是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这节课来说,我给了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看书,接下来也通过探寻“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再次回归到了文本上,但是这个环节总有些粗糙,粗糙在哪呢?一是给的时间少,二是问题问得不够吸引学生,等于说我只给学生两次阅读文本的机会。还有一个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篇课文引到的诗歌特别多,而且还有很多诗意不容易读懂,所以学生容易陷进弄懂这些诗歌意思的迷雾里里,把重点放在读这些诗而不是弄懂作者所要分析的内容上;另外,有些词,比如“空阔”“疏朗”“感情饱满”“绵密”这些中国艺术评论独有的词语给学生理解文本加大了难度。

  在我自己来看,一是应当给全文做个总结;二是应该仔细分析文中的一些诗句用了“木叶”后到底好在哪,这样的话可能会不那么枯燥,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

  

  

  篇四: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篇一: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高中新课改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而诗歌意象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课堂的学习中去,并采用小组计分制希望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小组合作精神。从此堂课的授课效果来看,此种方法还是十分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参与度也较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感觉自己在备课中对课文内容的取舍上还不够大胆,有一些与课文重点无关的内容应大胆舍弃,做到一堂课集中突破一个点;

  其二,通过小组计分制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经常举手发言的同学比较固定,还有极少数同学究竟有没有跟着思考问题,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个值得思考,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

  其三,由于时间分配上没有考虑完备,课堂容量也比较大,致使后面的拓展延伸那一块没时间处理,应该把前面的“品读诗句,填表”那一环节简化一些,把时间移到后面的“拓展延伸”上来,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问题,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今后教学的宝贵经验,以后还得用心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善,课前充分准备,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篇二: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介绍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的文章,它明确了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因此,在探究这篇课文时,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其鉴赏诗歌的示范作用,从“木叶”说开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古典诗歌中意象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篇课文读起来并不轻松。课文是一篇文艺随笔,谈的是诗歌理论问题。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认识,容易为问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主要是明确文本的写作意图,并以此为契机,归纳诗歌鉴赏的规律。鉴于以上教学特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明确古典诗歌意象相对稳定性,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从教学过程来看,我确实有意识地解读和挖掘文本主要内容——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但又不拘泥文本,能以文本提示的教学要点适当加以课外拓展延伸(分析《岁寒三友—松竹梅》中有关“梅”在不同诗词中的意象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至关重要。因此,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进而有效地指导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我坚信,每一次的反思都会使我离成功越来越近。

  

  

  篇三:说木叶教学反思

  

  今天教授《说木叶》一课,自己认为文章思路清晰,但看了反馈本后发现问题较大,《说木叶》教学反思。

  文章一上来先提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较“树叶”常见,并且有很多佳作传世;接着分析之所以不用“树叶”是诗歌语言凝练的需要;然后仔细论述“木叶”一词“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分别是“木”本身是含有落叶意味,“木”有干燥的意味,而这些加在一起最适合表现那种“清秋”的季节特征。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找到“木叶”一词之所以用得好的原因,也即找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三步再引导学生得出这两个艺术特征其实都是有“木”这个字眼联想出来的,也就是说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最后解决一下“木叶”和“落木”的区别问题。

  但是学生给出的反馈是,一是觉得没意思,二是觉得思路不清晰。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反思,我不能也不应该把每一节课都上的趣味横生,首先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语文课应该有他本身那种语文味,而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语文味的敏感性,换句话说我不能为了迎合学生把课设计的没有语文味。 第二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出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近年来因为对教材的钻研更深了,所以对于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特别在意,觉得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没有这个环节,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将会是非常浮泛的,不管你加进去多少非文本的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都是失败的;其次,如果教师不深入研读文本,那么就谈不上上好这节课,尤其是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这节课来说,我给了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看书,接下来也通过探寻“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再次回归到了文本上,但是这个环节总有些粗糙,粗糙在哪呢?一是给的时间少,二是问题问得不够吸引学生,等于说我只给学生两次阅读文本的机会。还有一个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篇课文引到的诗歌特别多,而且还有很多诗意不容易读懂,所以学生容易陷进弄懂这些诗歌意思的迷雾里里,把重点放在读这些诗而不是弄懂作者所要分析的内容上;另外,有些词,比如“空阔”“疏朗”“感情饱满”“绵密”这些中国艺术评论独有的词语给学生理解文本加大了难度。

  在我自己来看,一是应当给全文做个总结;二是应该仔细分析文中的一些诗句用了“木叶”后到底好在哪,这样的话可能会不那么枯燥,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

  

  

  篇四: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相关内容

  • [说木叶]教学反思
  • <说木叶>教学反思 今天,我用多媒体课件在十三班进行了<说木叶>教学,先对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设疑:为什么明明是" ...

  • [精品资源][后赤壁赋]教案
  • <后赤壁赋>教案 <后赤壁赋>教案艾土 课 题 单元(章节)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山水游记专题 教学内容 苏轼<后赤壁赋> 课 时 共 课时 教学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内心世界的强烈矛盾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 ...

  • 说木叶教案
  • 说木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2. 掌握"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区别以及"木叶"的艺术特征进而掌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 ...

  • 说木叶导学案及答案
  • <说"木叶">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积累诗词名句,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二.根据诗歌语言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预习案 知识链接 一.关于作者及作品 林庚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

  • [说木叶]
  • <说"木叶">课时计划第1课时(总第75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2.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1.运 ...

  • 说木叶 说课稿
  • 说木叶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展示自己,希望我的表现能获得各位老师的认可.我说课的内容是<说木叶>,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第一个板块-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五册第 ...

  • 说木叶说课稿
  • <说'木叶'>说课稿 杨鹏 教材分析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 ...

  • 09说木叶
  • 09说"木叶" (林庚)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从文章所阐释的知识和道理中,理解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知识迁移,融会贯通. 3.注意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

  • 说"木叶"
  • 教学目标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