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特点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特点

塔泥中心小学 作者:王桦 [1**********] 摘要:教师的嘴就如一个“源泉”,他能把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感受到语言之美,文字之乐。其语言构架起师生交流的桥梁。教师语言艺术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而且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素质修养的高低,同时对整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附小四年级语文教师为例,从课堂语言的规范性、形象性、趣味性以及激励性四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特点,以及师范生如何提高课堂语言的水平。

关键词:课堂语言 规范性 形象性 趣味性 激励性

列宁曾经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也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它构架起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常言道“言传身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语言更是“传道授业”的重要工具。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拥有广博的知识,同时也应拥有优美的语言。因为语言是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以及一切情感交流的脐带。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话也强调了语言对一个教师的重要性。教师语言艺术不

仅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而且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素质修养的高低。课堂教学语言也是教师的职业语言,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是把课文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表达的意思以及其传递的情感,同时学到相应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可见原本可以讲的很生动有趣的课文,但完全因为教师不善于口头表达,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或者是乱哄哄的一团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根本很少感受到老师语言的魅力,从而在一定的情况下没办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说明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的效率和教学课堂质量的高低。

一、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为人师表,其语言对学生具有示范性,会得到学生的效仿,并且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发展。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为学生提供良好范例。而今学校的教师基本上采用规范的普通话授课。 课堂语言的规范性包括两个方面:

1、 采用全国通行的普通话授课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

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采用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学语言出现语言不通而导致师生交流的困难,同时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发展。

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是指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

所谓语音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语音”,也就是以现代汉语为标准的“语音”,即普通话标准音。教师在使用课堂语言时是应该丢掉个人习惯和方言习惯,正确运用标准语音来进行教学。

词汇规范,主要是指语言用词的选择。语言用词如果不得当,乱用甚至滥用词汇词语,词语规范就建立不起来,学生对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模糊不清,给学生造成学习知识的困难。课堂语言用词首先应该选取通用词汇,如:“山药”一词,就不能用天津的:“山芋”,张家口的:“土豆”,石家庄的:“红薯”来代替。其次,要舍弃本土习俗。比如“小”不能用北方方言说它“一丢丢儿”,也不能用南方少数方言“细细的”或“一丁点儿”来代替。

语法规范,主要是指方言说法和有语法错误的说法。例如某位学生和教师打招呼说:“吃饭了吗?老师”这时候这位老师回答说“吃了,我。”该学生马上改口说:“老师,吃饭了吗?”这也就是在潜意识的教给学生语法的规范。而方

言说法容易给学生造成知识理解的错误,让学生学到很多的语法错误,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不能随随便便用方言。在我们学校语文老师全都是采用的官方的普通话授课,所以在这方面,学生的普通话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总之,只有规范性的语言讲授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加明白词句意思;只有规范性的语言才能使学生更充分的体会到语言的美。虽然有许多都是老一辈的教师,但是他们在教学中都是力求做到语言的规范性,这也是该校语文教师的语言特点之一。

二、课堂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的语言的另一个特点便是具有形象性。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形象。语言生动形象,就能把书中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一段段风趣的故事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更利于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课文的形象在学生的脑袋中产生一定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言,在学生的脑袋里形成一定的教学情境或者是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就可以随着教师语言的变化在学生头脑中不断生成。可以说,语文是最富有形象性的课程,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的引导学生理解感受这些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让课文的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形成一定的转化,从而达到自己对其的理解。可是在现代教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年轻的语文教师依赖多媒体课件进

行教学,而忽略了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手段唤起学生头脑里形象活动,如果运用得当,这或许比多媒体课件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教师而言,生动、活泼、形象的课堂语言,会使学生仿佛置身与一个真实的情境,重现当时的声、影、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呆板、枯燥的讲授,则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便会沉闷呆板。所以教师应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使语言富有形象性、审美性。这种形象性、审美性体现在内容上要求语言要深刻、充实;在形式上,则要求恰当地运用修辞,能体现语言的韵律美。小学语文老师都有着较为深厚的语文功底,所以在语言的形象性上做到的还算具体到位。譬如我们学校李老师的一堂《语文百花园二》上,李老师深情的泛读了短文,在他的潜移默化下,大多数的孩子都仿佛进入了情境之中,使该堂课比上堂课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语言的形象性也是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其课堂语言仅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是不够的。我们学校拥有众多优秀教师的学校之中,怎么能有自己上课的特色,怎么能让孩子喜欢上你的课,笔者认为这位老师首先得具有“幽默”的特征。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

种“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巧妙运用好课堂语言,不要一直用一种平缓的语调进行讲授,要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变得有意思起来,使学生能在你的课堂找到与其他课堂的不一样的乐趣。而且,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这样就提不起孩子们的兴趣,使本来生性好动的他们在你的课堂更加的肆无忌惮,或许有些已经昏昏欲睡了。在这时候,课堂语言的抑扬顿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能使课堂富有生气。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做到声音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创设出情境。不仅可以使大部分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在小部分学生开小差使也能起到一种警示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时起时伏,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声情并茂。只有这样的语言学生才会喜欢,才能在课堂上兴趣盎然,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结合学科特征,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激趣,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能把深奥的问题用浅显的语言来表达,能把枯燥的情境像说故事一般说出来。因此这不仅要求语文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能运用自身的语言特点创造学习出氛围,让学生快乐学。

众所周知,一个幽默的教师更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所以教师应该具备“幽默”这一特殊的本领。有了它,课堂才会时时充满欢声笑语,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营造出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不再拘束,能畅所欲言,同时在不经意间也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学习,还能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重点走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笔者认为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使用中又有其内在的差别。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把握一个“度”,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应该视情况而定。

在听了许多资深教师的公开课后,笔者发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课堂上都能听到笑声连连,看到其乐融融的场面,经过私下和孩子讨论,发现他们更能接受这样的老师。譬如在最紧张的时刻,偶尔的一个小笑话会使课堂变得活跃轻松,在孩子们不能正确的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一个相关的故事来调节一下氛围等等,这样,收获往往出人意料。

四、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所谓激励性语言,是指教师用来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教学的一种语言。帮助达到学的目的,可见激励性语言强调的是发现学生长处并加以肯定、鼓励而不是泛滥性运用,否则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以生为本”充分的说明了学生

是教育的主体,在学习中都应该以激励为主。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好胜、自尊、虚荣都是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他们自尊心极强,也极敏感,而且学生很重视教师的评价,一句无意识的夸奖可能使他整天都为此高兴,所以教师应针对这一特点多鼓励少批评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即使批评,也要体现激励性,尽可能不打击学生们积极上进的心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句评语,往往都会对学生上课的情绪产生影响。笔者曾经在上《蒲公英的梦》时,需要一位学生来为大家朗读第一自然段,因为初到,对这些孩子的情况都疏于了解,于是只在花名册生随便点了一名叫杨建的孩子,一开始笔者并不知道他在语文课上基本不发言,而且语文成绩也不是很好,甚至不怎么喜欢语文课。他开始很认真的读着第一自然段,虽然声音不够响亮,但是都能正确流利的读出来。待他坐下以后,笔者在全班的面表扬了他:“你很勇敢,而且能很流利的读出来,但是呀老师希望你下次声音能再响亮一点,因为你很棒,所以老师想让全班都听见你的声音。”当这样一说以后,笔者发现抢着读课文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杨建很认真的听讲,待下一次又有机会时,他很自信的举起了手,而且这一次声音响亮了许多。由此可见,一句简简单单的评语都会影响着孩子的上课情绪。关于这一点,笔者发现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甚至于所有科目的教师都是一样,对于孩子能主动的回答问题,或者是回答的不

够完整都采用了激励性的表扬,往往这时,孩子的自信心都被激发出来,在思考问题时更全面得当。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应该随便给予肯定或者含糊的肯定,如“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或“你们说的有一定道理”。还有,教师提出问题后,有些学生不经思考随意说出一些与问题不想关的内容也不能随便给予肯定,这样整堂课中都是激励性的语言,从头到尾,掌声不断。如果是这样的话,时间久了就会使孩子产生滞谢,激励性语言就不再发挥其作用了。因此,教师要慎用激励性语言。

五、教师如何提高课堂语言水平

首先,在语言的规范性上,师范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标准的普通话。多看些语音、语调、词汇等方面的专业的书籍。然后可以通过一个交流的平台,多加练习。譬如参加普通话协会,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人用普通话交谈,这样就会使自己的普通话得到一定提高,慢慢的向规范性发展。

其次,在语言的形象性上,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他要求这个老师热爱教育事业,那样他的语言就会有炙热的情感,会产生正面的效应的,当然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要提高教师语言修养,首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指沉着冷静、宽容大度、处变不惊等等。每一位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都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事

情,或是捉弄、或是挑战、或是测试、或是冒犯······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同时还需要广泛学习,加强知识修养。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作为教师,更应使自己的知识在“专”的前提下,向“博”发展。

在语言的趣味性上,首先,教师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在上课的时候,教师经常要把自己想象成这个年纪的学生,换位思考这个年纪小学生适合的语言方式,也可以多看看关于小学生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明白他们喜欢的语言模式是怎样的。在课堂上,拒绝平淡无奇的授课,抑扬顿挫的语调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需要教师自身多看看演讲方面的书籍,学习与人相处的艺术。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与人和善,做到风趣幽默,偶尔的小幽默,小笑话渐渐的也会改变其说话的方式。

在语言的激励性上,首先,教师应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学会倾听。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恰当鼓励与评价。其次,激励性语言要真诚、适时、有针对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变化,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然后适时地给予真诚的客观的公正的鼓励性评价,这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语言评价的促进作用。第三,掌握激励的策略和技巧。教师在教育教学

中经常鼓励学生,但并不排除善意的批评,无论是鼓励还是善意的批评都要注意时机和场合,要讲究策略和技巧。第四,激励性语言不要停留于形式,要有深度。现在的小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与以前的小学生不同,诸如“你真行”、“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这类激励性语言不可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如“这道题有些难度,看来你经过了认真思考”、“不是每个人都放弃自己的利益成全别人,但你做到了,这很了不起”。这样的评价很有深度学生很乐意接受,这便真正发挥了激励性语言的教育功能。

总之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应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而这种魅力之源,来自教师们那独特的的课堂语言。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2]马显彬.《教师语言学教程》[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3]韦志成.《语文学科教育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4]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5]李福灼 钟宏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6]陈利平 王仲杰.《新课程背景下得教师课堂语言》[J]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7]李磊明.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5期

[8]张惠芹.教师的语言艺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1)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特点

塔泥中心小学 作者:王桦 [1**********] 摘要:教师的嘴就如一个“源泉”,他能把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感受到语言之美,文字之乐。其语言构架起师生交流的桥梁。教师语言艺术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而且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素质修养的高低,同时对整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附小四年级语文教师为例,从课堂语言的规范性、形象性、趣味性以及激励性四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特点,以及师范生如何提高课堂语言的水平。

关键词:课堂语言 规范性 形象性 趣味性 激励性

列宁曾经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也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它构架起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常言道“言传身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语言更是“传道授业”的重要工具。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拥有广博的知识,同时也应拥有优美的语言。因为语言是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以及一切情感交流的脐带。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话也强调了语言对一个教师的重要性。教师语言艺术不

仅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而且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素质修养的高低。课堂教学语言也是教师的职业语言,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是把课文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表达的意思以及其传递的情感,同时学到相应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可见原本可以讲的很生动有趣的课文,但完全因为教师不善于口头表达,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或者是乱哄哄的一团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根本很少感受到老师语言的魅力,从而在一定的情况下没办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说明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的效率和教学课堂质量的高低。

一、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为人师表,其语言对学生具有示范性,会得到学生的效仿,并且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发展。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为学生提供良好范例。而今学校的教师基本上采用规范的普通话授课。 课堂语言的规范性包括两个方面:

1、 采用全国通行的普通话授课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

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采用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学语言出现语言不通而导致师生交流的困难,同时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发展。

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是指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

所谓语音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语音”,也就是以现代汉语为标准的“语音”,即普通话标准音。教师在使用课堂语言时是应该丢掉个人习惯和方言习惯,正确运用标准语音来进行教学。

词汇规范,主要是指语言用词的选择。语言用词如果不得当,乱用甚至滥用词汇词语,词语规范就建立不起来,学生对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模糊不清,给学生造成学习知识的困难。课堂语言用词首先应该选取通用词汇,如:“山药”一词,就不能用天津的:“山芋”,张家口的:“土豆”,石家庄的:“红薯”来代替。其次,要舍弃本土习俗。比如“小”不能用北方方言说它“一丢丢儿”,也不能用南方少数方言“细细的”或“一丁点儿”来代替。

语法规范,主要是指方言说法和有语法错误的说法。例如某位学生和教师打招呼说:“吃饭了吗?老师”这时候这位老师回答说“吃了,我。”该学生马上改口说:“老师,吃饭了吗?”这也就是在潜意识的教给学生语法的规范。而方

言说法容易给学生造成知识理解的错误,让学生学到很多的语法错误,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不能随随便便用方言。在我们学校语文老师全都是采用的官方的普通话授课,所以在这方面,学生的普通话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总之,只有规范性的语言讲授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加明白词句意思;只有规范性的语言才能使学生更充分的体会到语言的美。虽然有许多都是老一辈的教师,但是他们在教学中都是力求做到语言的规范性,这也是该校语文教师的语言特点之一。

二、课堂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的语言的另一个特点便是具有形象性。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形象。语言生动形象,就能把书中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一段段风趣的故事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更利于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课文的形象在学生的脑袋中产生一定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言,在学生的脑袋里形成一定的教学情境或者是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就可以随着教师语言的变化在学生头脑中不断生成。可以说,语文是最富有形象性的课程,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的引导学生理解感受这些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让课文的语言符号表述的形象形成一定的转化,从而达到自己对其的理解。可是在现代教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年轻的语文教师依赖多媒体课件进

行教学,而忽略了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手段唤起学生头脑里形象活动,如果运用得当,这或许比多媒体课件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教师而言,生动、活泼、形象的课堂语言,会使学生仿佛置身与一个真实的情境,重现当时的声、影、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呆板、枯燥的讲授,则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便会沉闷呆板。所以教师应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使语言富有形象性、审美性。这种形象性、审美性体现在内容上要求语言要深刻、充实;在形式上,则要求恰当地运用修辞,能体现语言的韵律美。小学语文老师都有着较为深厚的语文功底,所以在语言的形象性上做到的还算具体到位。譬如我们学校李老师的一堂《语文百花园二》上,李老师深情的泛读了短文,在他的潜移默化下,大多数的孩子都仿佛进入了情境之中,使该堂课比上堂课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语言的形象性也是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其课堂语言仅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是不够的。我们学校拥有众多优秀教师的学校之中,怎么能有自己上课的特色,怎么能让孩子喜欢上你的课,笔者认为这位老师首先得具有“幽默”的特征。每天一堂接一堂40分钟的课,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小学生来说,可能是一

种“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巧妙运用好课堂语言,不要一直用一种平缓的语调进行讲授,要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变得有意思起来,使学生能在你的课堂找到与其他课堂的不一样的乐趣。而且,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这样就提不起孩子们的兴趣,使本来生性好动的他们在你的课堂更加的肆无忌惮,或许有些已经昏昏欲睡了。在这时候,课堂语言的抑扬顿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能使课堂富有生气。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做到声音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创设出情境。不仅可以使大部分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在小部分学生开小差使也能起到一种警示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时起时伏,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声情并茂。只有这样的语言学生才会喜欢,才能在课堂上兴趣盎然,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结合学科特征,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激趣,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能把深奥的问题用浅显的语言来表达,能把枯燥的情境像说故事一般说出来。因此这不仅要求语文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能运用自身的语言特点创造学习出氛围,让学生快乐学。

众所周知,一个幽默的教师更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所以教师应该具备“幽默”这一特殊的本领。有了它,课堂才会时时充满欢声笑语,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营造出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不再拘束,能畅所欲言,同时在不经意间也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学习,还能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重点走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笔者认为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使用中又有其内在的差别。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把握一个“度”,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应该视情况而定。

在听了许多资深教师的公开课后,笔者发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课堂上都能听到笑声连连,看到其乐融融的场面,经过私下和孩子讨论,发现他们更能接受这样的老师。譬如在最紧张的时刻,偶尔的一个小笑话会使课堂变得活跃轻松,在孩子们不能正确的回答问题时,教师给予一个相关的故事来调节一下氛围等等,这样,收获往往出人意料。

四、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所谓激励性语言,是指教师用来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教学的一种语言。帮助达到学的目的,可见激励性语言强调的是发现学生长处并加以肯定、鼓励而不是泛滥性运用,否则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以生为本”充分的说明了学生

是教育的主体,在学习中都应该以激励为主。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好胜、自尊、虚荣都是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他们自尊心极强,也极敏感,而且学生很重视教师的评价,一句无意识的夸奖可能使他整天都为此高兴,所以教师应针对这一特点多鼓励少批评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即使批评,也要体现激励性,尽可能不打击学生们积极上进的心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句评语,往往都会对学生上课的情绪产生影响。笔者曾经在上《蒲公英的梦》时,需要一位学生来为大家朗读第一自然段,因为初到,对这些孩子的情况都疏于了解,于是只在花名册生随便点了一名叫杨建的孩子,一开始笔者并不知道他在语文课上基本不发言,而且语文成绩也不是很好,甚至不怎么喜欢语文课。他开始很认真的读着第一自然段,虽然声音不够响亮,但是都能正确流利的读出来。待他坐下以后,笔者在全班的面表扬了他:“你很勇敢,而且能很流利的读出来,但是呀老师希望你下次声音能再响亮一点,因为你很棒,所以老师想让全班都听见你的声音。”当这样一说以后,笔者发现抢着读课文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杨建很认真的听讲,待下一次又有机会时,他很自信的举起了手,而且这一次声音响亮了许多。由此可见,一句简简单单的评语都会影响着孩子的上课情绪。关于这一点,笔者发现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甚至于所有科目的教师都是一样,对于孩子能主动的回答问题,或者是回答的不

够完整都采用了激励性的表扬,往往这时,孩子的自信心都被激发出来,在思考问题时更全面得当。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应该随便给予肯定或者含糊的肯定,如“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或“你们说的有一定道理”。还有,教师提出问题后,有些学生不经思考随意说出一些与问题不想关的内容也不能随便给予肯定,这样整堂课中都是激励性的语言,从头到尾,掌声不断。如果是这样的话,时间久了就会使孩子产生滞谢,激励性语言就不再发挥其作用了。因此,教师要慎用激励性语言。

五、教师如何提高课堂语言水平

首先,在语言的规范性上,师范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标准的普通话。多看些语音、语调、词汇等方面的专业的书籍。然后可以通过一个交流的平台,多加练习。譬如参加普通话协会,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人用普通话交谈,这样就会使自己的普通话得到一定提高,慢慢的向规范性发展。

其次,在语言的形象性上,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他要求这个老师热爱教育事业,那样他的语言就会有炙热的情感,会产生正面的效应的,当然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要提高教师语言修养,首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指沉着冷静、宽容大度、处变不惊等等。每一位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都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事

情,或是捉弄、或是挑战、或是测试、或是冒犯······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同时还需要广泛学习,加强知识修养。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作为教师,更应使自己的知识在“专”的前提下,向“博”发展。

在语言的趣味性上,首先,教师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在上课的时候,教师经常要把自己想象成这个年纪的学生,换位思考这个年纪小学生适合的语言方式,也可以多看看关于小学生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明白他们喜欢的语言模式是怎样的。在课堂上,拒绝平淡无奇的授课,抑扬顿挫的语调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需要教师自身多看看演讲方面的书籍,学习与人相处的艺术。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与人和善,做到风趣幽默,偶尔的小幽默,小笑话渐渐的也会改变其说话的方式。

在语言的激励性上,首先,教师应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学会倾听。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恰当鼓励与评价。其次,激励性语言要真诚、适时、有针对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变化,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然后适时地给予真诚的客观的公正的鼓励性评价,这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语言评价的促进作用。第三,掌握激励的策略和技巧。教师在教育教学

中经常鼓励学生,但并不排除善意的批评,无论是鼓励还是善意的批评都要注意时机和场合,要讲究策略和技巧。第四,激励性语言不要停留于形式,要有深度。现在的小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与以前的小学生不同,诸如“你真行”、“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这类激励性语言不可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如“这道题有些难度,看来你经过了认真思考”、“不是每个人都放弃自己的利益成全别人,但你做到了,这很了不起”。这样的评价很有深度学生很乐意接受,这便真正发挥了激励性语言的教育功能。

总之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应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而这种魅力之源,来自教师们那独特的的课堂语言。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2]马显彬.《教师语言学教程》[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3]韦志成.《语文学科教育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4]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5]李福灼 钟宏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6]陈利平 王仲杰.《新课程背景下得教师课堂语言》[J]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7]李磊明.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5期

[8]张惠芹.教师的语言艺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1)


相关内容

  • 浅析小学数学教师语言的特点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小学数学教师语言的特点 作者:刘剑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6期 摘 要: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掌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真实的课堂当中,是提 ...

  •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发展趋势与实施途径
  •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发展趋势与实施途径 沈玲娣 http://www.bdzzxx.com/Article/ShowInfo.asp?InfoID=309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特点. ...

  • 探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
  •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学习评价能够更好地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堂的基本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新的规定,也使很多语文教学评价理念走进课堂,使教学评价成为语文课堂教 ...

  •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特点与实践
  • 作者:徐梅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年04期 故事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的载体和形式,力求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适合小学生语言学习的心理特点,契合新课程五个维度的目标要求.但是很多教师对怎样在课堂上实施教学还存在很多的困惑,如故事教学课到底该怎样上?故事教学课该不该教词汇和句型,该怎样教?怎样处理兴趣和语言 ...

  • 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感言
  • 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感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结合农村实际,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改变当前"一本书.一枝粉笔.一张嘴讲到底"的现状呢?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一.巧用教具,辅助教学 对农村小学来说,运用现有条件,创造性 ...

  • 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 一. 课题释义 在众多的课题中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这样一个课题,我们课题组成员曾经做过多次研讨,大家普遍认为这个课题很大,极易架空,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之一在于:课题内容涉及外语课堂教学的多个领域,单是一个小学就足以令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潜心数年加以探索与研究;原 ...

  • 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和根本,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当代小学生发展特点,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探讨,最终得出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较强的知识素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 ...

  • 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作者:沈琰琰 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2016年03期 一.统计分析 1.报刊转载排名 2015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以下简称<小学英语教与学>)共转载论文151篇,被全文转载的报刊有44种.其中<小学教学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 江苏省阜宁县郭墅中心小学 沈耀建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情境,就是指"情"与"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如果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恰如其分情境氛围,便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