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补充(三大自然区和经济带)9.3

必修三《中国地理》补充知识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第一课时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 学习内容

1、中国所处的位置及其范围;

2、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 3、中国的大区。

(二) 学习要求

参考地图册P3、P45熟悉中国所处的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邻国。熟记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及行政中心;熟悉中国所划分的大区。

(三)课前填图作业:

1、在中国空白行政区划图中填出中国32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2、在地图中填出主要经纬线:135°E(最东端)、120°E(北京时间)、110°E、 89°E、73°E(最西端);23°26’N、30°N、40°N、53°N(最北端)。

3、在国中填出中国的邻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主要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

一、中国的疆域 1.中国的位置

半球位置: 半球、 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的 部、太平洋的 岸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 ,大部分在 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

有寒带

2.中国的疆域范围

(1)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分,仅次

于 、 。 (2)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 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 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附近) 3.疆界和邻国(参照地图册)

(1)陆界和邻国:陆上国界长达 多千米,共有 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

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 、 、蒙古、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巴基斯坦、 、尼泊尔、不丹、 、 、 (参照地图册)。 ⑵ 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

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 、、 、 (6国)。

第二课时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 学习内容

1、中国的地形地势的总体特征,主要地形的名称和分布; 2、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3、中国的主要河流、湖泊和海洋,区分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二) 学习要求

参考地图册知道中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记忆中国主要的山

脉、高原、盆地和平原;知道中国的气候特点及成因;区分内流河和外流河,能在地图中准确指出长江、黄河、珠江等外流河以及塔里木河这条内流河。 (三) 课前预习

参考地图册P43按要求填写中国的地形、河流。

(四) 教学过程

一、中国地形

1. 中国地形复杂,包括____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中国的山脉走向(把主要山脉填到地图上)

东半部以______--______走向为主,如大、小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

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半部以___--___走向为主,如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喜马拉雅山、阴山、燕山、秦岭、南岭

3. 中国地势____高____低,呈______级阶梯。

⒄内蒙古高原 ⒅青藏高原 ⒆华北平原 ⒇塔里木盆地 (21)柴达木盆地 (22)准噶尔盆地

二、中国气候

1. 影响中国各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东部丘陵、平原地区,气温南高北低主要受纬度影响

(2).西部高山、高原地区的山上气温比山下低则受__________影响较大 2.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 中国降水基本特点(规律)

1.读国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⑤ 。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不同特点是: 季风区 非季风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把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的山脉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

(2) 把图中外流河和内流河序号的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⑦ ,⑧ ,⑨ ,⑩ , ⑾ ,⑿ ,⒀ ,⒁ , ⒂ ,⒃ ,⒄ ,⒅ 。

[注意]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本课小结:

河流

中国的三大自然带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及范围,学生必须了解,且要和地图结合,其中,有关中国地理的主要地理事物,如主要的山地、重要的高原等,其名称、空间位置及分布特点是应熟练掌握并能应用。

2.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即基本因素——地貌、气候。要求学生在已学知识中,对作为环境要素的地貌、气候本身的特点及其在地理环境整体中发挥的作用要有正确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地形、地势、地貌的特点,气候上气温、降水的特征及地貌、气候两个因素间相互关联、影响、作用和制约的关系,从而进行综合,反映出区域间的自然地理差异。

3.表现自然地理环境景观的土壤、植被,教材讲是两面“镜子”,也有个理解的问题。如植被,这是地貌、气候、水等要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景观,从东向西表现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这样的规律性变化,正是地貌上处在大兴安岭以西,受山地阻隔的高原地形,气候上降水表现为向西距海渐远,海洋水汽渐少,降水量递减,东部在400mm左右,到西部减少到150mm以下,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三大自然区的空间范围及各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3、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1. 决定因素:

① 气温区域差异的原因

② 降水区域差异的原因

③ 地貌地形区域差异的原因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2. 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

二、 三大自然区的特征

第三课时 中国的三大经济带

一、经济差异的表现 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结论:

2.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三个经济地带的GDP增长表 结论:

二、 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结论: 11

必修三《中国地理》补充知识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第一课时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 学习内容

1、中国所处的位置及其范围;

2、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 3、中国的大区。

(二) 学习要求

参考地图册P3、P45熟悉中国所处的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邻国。熟记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及行政中心;熟悉中国所划分的大区。

(三)课前填图作业:

1、在中国空白行政区划图中填出中国32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2、在地图中填出主要经纬线:135°E(最东端)、120°E(北京时间)、110°E、 89°E、73°E(最西端);23°26’N、30°N、40°N、53°N(最北端)。

3、在国中填出中国的邻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主要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

一、中国的疆域 1.中国的位置

半球位置: 半球、 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的 部、太平洋的 岸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 ,大部分在 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

有寒带

2.中国的疆域范围

(1)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分,仅次

于 、 。 (2)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 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 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附近) 3.疆界和邻国(参照地图册)

(1)陆界和邻国:陆上国界长达 多千米,共有 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

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 、 、蒙古、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巴基斯坦、 、尼泊尔、不丹、 、 、 (参照地图册)。 ⑵ 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

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 、、 、 (6国)。

第二课时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 学习内容

1、中国的地形地势的总体特征,主要地形的名称和分布; 2、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3、中国的主要河流、湖泊和海洋,区分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二) 学习要求

参考地图册知道中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记忆中国主要的山

脉、高原、盆地和平原;知道中国的气候特点及成因;区分内流河和外流河,能在地图中准确指出长江、黄河、珠江等外流河以及塔里木河这条内流河。 (三) 课前预习

参考地图册P43按要求填写中国的地形、河流。

(四) 教学过程

一、中国地形

1. 中国地形复杂,包括____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中国的山脉走向(把主要山脉填到地图上)

东半部以______--______走向为主,如大、小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

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半部以___--___走向为主,如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喜马拉雅山、阴山、燕山、秦岭、南岭

3. 中国地势____高____低,呈______级阶梯。

⒄内蒙古高原 ⒅青藏高原 ⒆华北平原 ⒇塔里木盆地 (21)柴达木盆地 (22)准噶尔盆地

二、中国气候

1. 影响中国各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东部丘陵、平原地区,气温南高北低主要受纬度影响

(2).西部高山、高原地区的山上气温比山下低则受__________影响较大 2.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 中国降水基本特点(规律)

1.读国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⑤ 。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不同特点是: 季风区 非季风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把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的山脉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

(2) 把图中外流河和内流河序号的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⑦ ,⑧ ,⑨ ,⑩ , ⑾ ,⑿ ,⒀ ,⒁ , ⒂ ,⒃ ,⒄ ,⒅ 。

[注意]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本课小结:

河流

中国的三大自然带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及范围,学生必须了解,且要和地图结合,其中,有关中国地理的主要地理事物,如主要的山地、重要的高原等,其名称、空间位置及分布特点是应熟练掌握并能应用。

2.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即基本因素——地貌、气候。要求学生在已学知识中,对作为环境要素的地貌、气候本身的特点及其在地理环境整体中发挥的作用要有正确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地形、地势、地貌的特点,气候上气温、降水的特征及地貌、气候两个因素间相互关联、影响、作用和制约的关系,从而进行综合,反映出区域间的自然地理差异。

3.表现自然地理环境景观的土壤、植被,教材讲是两面“镜子”,也有个理解的问题。如植被,这是地貌、气候、水等要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景观,从东向西表现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这样的规律性变化,正是地貌上处在大兴安岭以西,受山地阻隔的高原地形,气候上降水表现为向西距海渐远,海洋水汽渐少,降水量递减,东部在400mm左右,到西部减少到150mm以下,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三大自然区的空间范围及各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3、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1. 决定因素:

① 气温区域差异的原因

② 降水区域差异的原因

③ 地貌地形区域差异的原因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2. 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

二、 三大自然区的特征

第三课时 中国的三大经济带

一、经济差异的表现 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结论:

2.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三个经济地带的GDP增长表 结论:

二、 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结论: 11


相关内容

  •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

  • [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
  • 河北省望都县第二中学 王明华 [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形 ...

  • 初一地理教案
  • 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 ...

  • 图书是怎样进行分类
  • 图书是怎样进行分类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2 列宁著作 3 斯大林著作 4 毛泽东著作 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 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 7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B 哲学 0 哲学 ...

  •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资料
  • 2012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辅导资料一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这一章内容不太复杂,掌握划定的重点即可. 1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也称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 2 .人文地理环境分为经济地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教案
  • 第 1 节<人口与人种> 课 题 课 时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 课 时 教 者 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特点 知识与 2.说出人口分布特点 技 能 3.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神.社会经济的影响 4.知道世界三大人中的特点及分布 特点 过程与 学会利用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人生 ...

  •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1
  • 中国地理知识结构总结 中国位臵.疆域.行政区划 位臵 (1)经纬度位臵--北.东半球 特殊经线: 90E :过新疆西藏:110E :大致分中国东西两部分:120E 过东部沿海:东经120多度很可 能在东北或我国东部海岛: 特殊纬线: 40N :过北京和南疆(暖温带),过内蒙古河套(中温带) 33-3 ...

  • 中国地理讲课稿
  • 1. 概念理解(概念1:区域:概念2:区域综合分析), 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区域概念分析 1. 区域概念定义现状: 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者们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是不统一的和多样的.区域概念具有多学科属性--不同学科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是不相同的.即便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学者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也是不相同的 ...

  • 2015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 目 录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1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4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6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11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13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