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写作教学中的归因效应

蔡伟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学

【专 题 号】G31

【复印期号】1997年08期

【原文出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1997年06期第18-19页

【作者简介】蔡伟 浙江

1.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

1.1中学写作教学高耗低效,学生怕写作、不爱写作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锢疾。虽然作文在高考中占40%的比重,虽然广大语文教师大胆地进行作文教学改革,但据调查情况看,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仍然很低。

1.2中学生缺乏写作动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业紧张、生活底子不足、多次失败的体验等。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写作活动和结果作不当归因(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不当归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1.3我们曾将写作成功和失败之因归为十大类:①努力;②功底;③能力;④作文题目难度;⑤运气;⑥指导;⑦教师评价;⑧同学帮助;⑨环境气氛;⑩遗传。结果表明,凡对写作不感兴趣、缺乏动力的学生,将失败较多地归结于②③⑩项,将成功较多的归之于④⑤⑦项;而对写作较感兴趣的同学,则大多将成功归之于②③项,将失败归之于①⑤项。另外,在学生评教中我们也发现,凡受学生喜爱的教师都能对学生写作的成败作出正确而积极的归因。由此可见,归因对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研究归因效应,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归因的基本理论

2.1归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它是研究如何推测、判断、解释人们行为及其行为结果原因的理论。

2.2归因理论出现于5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海德;60年代,罗特提出“控制点”维度,发展了这一理论;维纳则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完整地提出了归因模型。他假定对行为结果的归因有4个因素:能力、努力、任务的难度、运气,并根据“控制点”的维度和“稳定性”的维度,将4个因素加以分类: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因素,任务的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因素,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

2.3维纳认为,人们都会而且需要把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归结于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行动。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帮助读者直观了解维纳的这一归因模型,笔者特建立下面的归因坐标系:

(+表示提高积极性,-表示降低积极性)

3.归因对学生写作心理与写作行为的影响

3.1归因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当学生将自己写作成功归结为功底实、能力高、有良好的遗传因素,则会充满自豪感和优越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的热情,对写作更有信心。若把写作失败归因为缺乏努力时,那么失败将成为他进一步努力的标志,不会因此而产生挫折感、自卑感,面对失败始终保持信心,坚持努力,直到取得下一次成功。反之,学生会觉得是外部力量(如教师评价、环境气氛、运气等)或难以改变的内部因素(如智力、能力、遗传等)控制了他写作的成败,他不会因成功而自豪(最多有一种侥幸心理)却会因失败而受到伤害,失去自信。于是只能采用消极防卫手段,或拒不写作,或应付了事,或做“文抄公”,回避的结果是陷入恶性循环中,最终放弃成就行为。

3.2归因是否正确,对学生的写作情绪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将写作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如能力强、功底实时,就会产生自信、乐观、愉悦等积极的写作情绪。反之,若归因于外部因素,就会感到被动,形成依赖、畏惧、退让的心理,产生压抑、冷漠、孤独等消极的写作情绪。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可控的外部因素,会使学生产生百折不挠的心理状态,从而诱发亢奋、昂扬的良好情绪。反之,若归因于不可控的内部因素,则会产生内疚、失望、无可奈何等恶劣的写作情绪。

3.3归因还会对学生的自我期望和能力发展产生影响。若学生将写作成功归因为能力强,将失败归因为不够努力,他会从成功的因果关系中看到下一次成功的曙光,因而他会不断地写作,锲而不舍地追求成功,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达到理想的水平。而且,这样的学生会对自我能力的预测值有较高的估计,他总是选择最难也最具有挑战性的文题写作,因而他的智慧、能力会不断得到发展。而作相反归因的学生,则会将成功看作是偶然的因素,失败却成了他错误归因的又一次证明。因此,他会不断降低自我期望水平,对自己能力作过低估计,他们常常选择最容易的文题,写最简单的内容,甚至放弃努力,听任失败。自然,其能力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束缚。

4.归因效应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4.1加强对学生积极的归因训练,提高差生的写作积极性。例如,当学生写了几篇作文以后,不管他写得多糟,相对而言,总有一两篇或者某几个段落是比较成功的,然后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告诉学生,你写得成功的地方,是因为你努力的结果,你的写作能力并不低;写得不好的地方,是因为你用的劲还不足。然后让学生拿回去修改,并对其努力以后修改出来的文章或段落予以充分肯定,使他们确信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遇到失败时,首先会从主观努力上找原因,不再灰心丧气,真正从失望的状态下摆脱出来,努力走向成功。

4.2教师应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积极而又正确的归因。积极归因与正确归因是有区别的,能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归因方式叫作积极归因,而找出学生学习失败的真正原因的归因方式,则被称为正确归因。对教师个体而言,应对学生写作状况、成败原因了然于胸,而不能一切归之于努力。当然,教师将自己的归因结果告知学生时,还是要侧重于“积极”。例如,教师发现某学生确实是功底不够、能力较低,但这个真正的原因是绝对不能告知于学生的,否则,只能使他感到前景无望。其实功底薄、能力差的学生,只要肯努力,总是会进步的,甚至写出非常优秀的作文。这符合“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

4.3教师的归因对学生写作产生影响,通常集中在四个环节:个别辅导、写前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

4.3.1个别辅导不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教师将自己的正确归因适度传递给学生的最好环节。面对面单独地谈,即便你指出学生在写作能力上有某方面欠缺,也不会使他太感难堪。而且只要教师的态度是坦诚的,还会引起学生的好感。

4.3.2写前指导最忌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规定哪些学生写哪种类型的作文题,因为,这实际上是将自己对学生的能力归因泄露给学生,这会使写作差生有自卑感、羞辱感。课前指导也不能太过卖弄自己,这会使学生感到你对他们的轻视;或者使他们视作文为畏途,他们会觉得你的水平是他们难以超越的;或者将自己的写作水平低完全归于自己的能力和智力。

4.3.3作文批改中要特别注意评语的用词,因为你的评语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一种归因。因此,建议使用下列评语:你有能力,只是尚未把它挖掘出来;你的想象力很丰富,考虑一下,如何使这种想象力表达得更完美;你要是再努力一些,多下一点苦功夫,一定会有更大的突破;从各方面看,你的作文不比任何同学逊色,但合成整体反而减弱了表达的力量,显然,在结构安排方面你还得加把劲……切忌使用下列评语:语言功底太差;毫无想象能力;不是写作的料;乱七八糟,不知所云;幼儿园水平;这次作文得了高分,但并不表示你写作已经过关;这一次的题目比较容易,希望下一次较难的题目你也能写好……

4.3.4作文讲评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因此,教师的归因尤要慎重。一般来说,公开场合对学生写作成败均不宜归于能力的高低(这有别于个别辅导)。因为,这里还有对其他学生的导向性问题。若将某学生的写作成功归因于能力,对该学生自然是一种鼓励,但对其他学生尤其是差生而言,轻则无动于衷,重则产生自卑、畏惧心理。因此,作文讲评宜集中于写作方法、生活体验、观察角度及仔细程度、阅读积累、练笔多寡、努力程度等等。因为,这些可控因素,对学生而言都是可以做到的。

4.4教师要特别注意归因时的“观察者效应”,即片面地强调内部原因。当学生写作失败时,总是归罪于学生,从而不适当地批评、斥责。此外,还要注意归因中的“晕轮效应”,即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和不喜欢的学生作不同的归因。古城、库珀等理论家的研究和我们的实践证明,教师常会有意无意地将好学生的成功归因于能力等内在的稳定的因素,将其失败归因于作文题目难度、偶然失误等外在的不稳定因素;相反,差学生写出好作文,多将其归因于外部原因,甚至怀疑他抄袭,当其写作失败时,则归因于没能力。因此在讲评课上总喜欢表扬好学生,批评差学生,甚至常将差生的习作当作取笑对象。这也是造成写作上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蔡伟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学

【专 题 号】G31

【复印期号】1997年08期

【原文出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1997年06期第18-19页

【作者简介】蔡伟 浙江

1.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

1.1中学写作教学高耗低效,学生怕写作、不爱写作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锢疾。虽然作文在高考中占40%的比重,虽然广大语文教师大胆地进行作文教学改革,但据调查情况看,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仍然很低。

1.2中学生缺乏写作动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业紧张、生活底子不足、多次失败的体验等。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写作活动和结果作不当归因(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不当归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1.3我们曾将写作成功和失败之因归为十大类:①努力;②功底;③能力;④作文题目难度;⑤运气;⑥指导;⑦教师评价;⑧同学帮助;⑨环境气氛;⑩遗传。结果表明,凡对写作不感兴趣、缺乏动力的学生,将失败较多地归结于②③⑩项,将成功较多的归之于④⑤⑦项;而对写作较感兴趣的同学,则大多将成功归之于②③项,将失败归之于①⑤项。另外,在学生评教中我们也发现,凡受学生喜爱的教师都能对学生写作的成败作出正确而积极的归因。由此可见,归因对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研究归因效应,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归因的基本理论

2.1归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它是研究如何推测、判断、解释人们行为及其行为结果原因的理论。

2.2归因理论出现于5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海德;60年代,罗特提出“控制点”维度,发展了这一理论;维纳则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完整地提出了归因模型。他假定对行为结果的归因有4个因素:能力、努力、任务的难度、运气,并根据“控制点”的维度和“稳定性”的维度,将4个因素加以分类: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因素,任务的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因素,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

2.3维纳认为,人们都会而且需要把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归结于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行动。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帮助读者直观了解维纳的这一归因模型,笔者特建立下面的归因坐标系:

(+表示提高积极性,-表示降低积极性)

3.归因对学生写作心理与写作行为的影响

3.1归因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当学生将自己写作成功归结为功底实、能力高、有良好的遗传因素,则会充满自豪感和优越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的热情,对写作更有信心。若把写作失败归因为缺乏努力时,那么失败将成为他进一步努力的标志,不会因此而产生挫折感、自卑感,面对失败始终保持信心,坚持努力,直到取得下一次成功。反之,学生会觉得是外部力量(如教师评价、环境气氛、运气等)或难以改变的内部因素(如智力、能力、遗传等)控制了他写作的成败,他不会因成功而自豪(最多有一种侥幸心理)却会因失败而受到伤害,失去自信。于是只能采用消极防卫手段,或拒不写作,或应付了事,或做“文抄公”,回避的结果是陷入恶性循环中,最终放弃成就行为。

3.2归因是否正确,对学生的写作情绪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将写作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如能力强、功底实时,就会产生自信、乐观、愉悦等积极的写作情绪。反之,若归因于外部因素,就会感到被动,形成依赖、畏惧、退让的心理,产生压抑、冷漠、孤独等消极的写作情绪。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可控的外部因素,会使学生产生百折不挠的心理状态,从而诱发亢奋、昂扬的良好情绪。反之,若归因于不可控的内部因素,则会产生内疚、失望、无可奈何等恶劣的写作情绪。

3.3归因还会对学生的自我期望和能力发展产生影响。若学生将写作成功归因为能力强,将失败归因为不够努力,他会从成功的因果关系中看到下一次成功的曙光,因而他会不断地写作,锲而不舍地追求成功,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达到理想的水平。而且,这样的学生会对自我能力的预测值有较高的估计,他总是选择最难也最具有挑战性的文题写作,因而他的智慧、能力会不断得到发展。而作相反归因的学生,则会将成功看作是偶然的因素,失败却成了他错误归因的又一次证明。因此,他会不断降低自我期望水平,对自己能力作过低估计,他们常常选择最容易的文题,写最简单的内容,甚至放弃努力,听任失败。自然,其能力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束缚。

4.归因效应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4.1加强对学生积极的归因训练,提高差生的写作积极性。例如,当学生写了几篇作文以后,不管他写得多糟,相对而言,总有一两篇或者某几个段落是比较成功的,然后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告诉学生,你写得成功的地方,是因为你努力的结果,你的写作能力并不低;写得不好的地方,是因为你用的劲还不足。然后让学生拿回去修改,并对其努力以后修改出来的文章或段落予以充分肯定,使他们确信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遇到失败时,首先会从主观努力上找原因,不再灰心丧气,真正从失望的状态下摆脱出来,努力走向成功。

4.2教师应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积极而又正确的归因。积极归因与正确归因是有区别的,能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归因方式叫作积极归因,而找出学生学习失败的真正原因的归因方式,则被称为正确归因。对教师个体而言,应对学生写作状况、成败原因了然于胸,而不能一切归之于努力。当然,教师将自己的归因结果告知学生时,还是要侧重于“积极”。例如,教师发现某学生确实是功底不够、能力较低,但这个真正的原因是绝对不能告知于学生的,否则,只能使他感到前景无望。其实功底薄、能力差的学生,只要肯努力,总是会进步的,甚至写出非常优秀的作文。这符合“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

4.3教师的归因对学生写作产生影响,通常集中在四个环节:个别辅导、写前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

4.3.1个别辅导不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教师将自己的正确归因适度传递给学生的最好环节。面对面单独地谈,即便你指出学生在写作能力上有某方面欠缺,也不会使他太感难堪。而且只要教师的态度是坦诚的,还会引起学生的好感。

4.3.2写前指导最忌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规定哪些学生写哪种类型的作文题,因为,这实际上是将自己对学生的能力归因泄露给学生,这会使写作差生有自卑感、羞辱感。课前指导也不能太过卖弄自己,这会使学生感到你对他们的轻视;或者使他们视作文为畏途,他们会觉得你的水平是他们难以超越的;或者将自己的写作水平低完全归于自己的能力和智力。

4.3.3作文批改中要特别注意评语的用词,因为你的评语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一种归因。因此,建议使用下列评语:你有能力,只是尚未把它挖掘出来;你的想象力很丰富,考虑一下,如何使这种想象力表达得更完美;你要是再努力一些,多下一点苦功夫,一定会有更大的突破;从各方面看,你的作文不比任何同学逊色,但合成整体反而减弱了表达的力量,显然,在结构安排方面你还得加把劲……切忌使用下列评语:语言功底太差;毫无想象能力;不是写作的料;乱七八糟,不知所云;幼儿园水平;这次作文得了高分,但并不表示你写作已经过关;这一次的题目比较容易,希望下一次较难的题目你也能写好……

4.3.4作文讲评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因此,教师的归因尤要慎重。一般来说,公开场合对学生写作成败均不宜归于能力的高低(这有别于个别辅导)。因为,这里还有对其他学生的导向性问题。若将某学生的写作成功归因于能力,对该学生自然是一种鼓励,但对其他学生尤其是差生而言,轻则无动于衷,重则产生自卑、畏惧心理。因此,作文讲评宜集中于写作方法、生活体验、观察角度及仔细程度、阅读积累、练笔多寡、努力程度等等。因为,这些可控因素,对学生而言都是可以做到的。

4.4教师要特别注意归因时的“观察者效应”,即片面地强调内部原因。当学生写作失败时,总是归罪于学生,从而不适当地批评、斥责。此外,还要注意归因中的“晕轮效应”,即对自己喜欢的学生和不喜欢的学生作不同的归因。古城、库珀等理论家的研究和我们的实践证明,教师常会有意无意地将好学生的成功归因于能力等内在的稳定的因素,将其失败归因于作文题目难度、偶然失误等外在的不稳定因素;相反,差学生写出好作文,多将其归因于外部原因,甚至怀疑他抄袭,当其写作失败时,则归因于没能力。因此在讲评课上总喜欢表扬好学生,批评差学生,甚至常将差生的习作当作取笑对象。这也是造成写作上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相关内容

  • 中学生心理学
  • 本文由songleisgh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教学分析(一) 主要内容 一.学习心理篇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三.主题与课程 愿不愿学与动机理 ...

  • 海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学科常见名词解释三
  • 海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学科常见名词解释三 [导语]海南教师资格考试:http://hi.zgjsks.com/. 在海南教师资格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中学体育知识点的复习向来是考生复习备考阶段的一大重点,其中中公教师考试网为中学体育知识点的复习为考生提供知识点梳理,帮助考生备考! 1.专项密度:也称 ...

  • 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
  • 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汇总<教育心理学>2009年01月12日 星期一 15:59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 军队技术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现状研究 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研究 小学生成功发展能力结构的研究 中学生控制源.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的研究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社会行为发展特 ...

  • 教师招聘考试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 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单项选择题 (一) 题型介绍 教育理论选择题在性质上是单项选择题,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正确选择概率占 1 / 4. 给出四个答 案选项, 是选择题的基本形式. 答案具有相似性, 判断稍有失误, 就会 出错, 是这类题的突出特点. 从内容上 ...

  • 厦门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中学生 学习 障碍 心理探究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 (百度和网页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附件1: 厦门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10项) 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 心理学试题
  • 心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注:加粗的为答案)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3.埃里克森人 ...

  • 辽宁教师资格证__教育心理学小抄
  • 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 绪论 心理学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和铁钦纳. 技能主义学历学:詹姆斯和杜威和安吉尔,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实验内省法). 完形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派:韦特墨和考夫卡和苛勒 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 维也纳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精神分析论> ...

  •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专家押题试卷
  • 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专家押题试卷3套 押题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2.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 A.综合课 ...

  • 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策略新探
  • 电影<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1959年美国的威尔顿学院,这是一所有着百年文化积淀的老牌学院,学院始终秉持"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校训.然而基廷老师的到来,竟然一举打破了学院的刻板教风.基廷用他那反常规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他带领学生在校史陈列室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