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盛世与对外关系

  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朝代顺应历史则兴,脱轨则衰。大汉、大唐和大清作为史学界公认的盛世年华,都曾长时间地承载过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国力强劲、文化发达的璀璨荣耀。梳理繁华盛世的国际交往与对外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读朝代的兴盛与落寂。   大汉盛世从汉文帝继位(公元前179年)到汉宣帝去世(公元前49年),持续了130年。盛世之期,经济文化繁荣,中外交通畅达,朝廷思想开放,政策开明,对外交往频繁。当时的大汉东与朝鲜、日本,南与越南、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西与西亚的安息和欧洲的大秦都有联系。秦汉以来,岭南地区和南海的海上交通逐渐开发。汉与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活跃。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交通,开通了“丝绸之路”,掀开了中西商品和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汉的丝织品等货物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出西方。那时,中国轻柔华丽的丝绸曾风靡欧洲上层社会,成为汉人的骄人商品。与此同时,中亚、西亚等国也派遣使者以贸易使团的身份到汉访问和通商,带来各国的特色产品。双方使团互相携带礼品出使对方,成为当时国与国之间开展商品交换和贸易的重要形式。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中西交通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大汉朝廷在西域设立亭障,便利各国使节和商旅交通。从此,汉和葱岭以西各国的使节和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商业贸易日益频繁。另外,随着大汉疆域的拓展,周边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迁入内地,境外各国,特别是中亚、西亚地区的移民也迁入内地,从事贸易的流动人口增多。在文化交流中,大汉文明泽及四方,先进的农耕及生产技术传播至东亚,远及欧洲和非洲,中亚的音乐和舞蹈也相继传入大汉,为华夏艺术增添了活力。   大唐盛世从唐太宗登基(公元627年)到安史之乱爆发(公元755年),持续128年。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远超西欧,大唐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由于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广泛,大唐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很多国外的政治使者、宗教人士及商人长期留居长安、洛阳等地,与汉人通婚;或在唐入仕为官,客死中国。大唐不仅拓展了已有的陆上“丝绸之路”,海上的“丝绸之路”也开始发展起来,对外以国际礼仪的形式进行的官营贸易增多,从而使远销海外的商品量大增。在文化交流方面,大唐文化对朝鲜、日本等国产生过巨大影响。鉴真东渡,把大唐先进文化传到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广泛交流。而玄奘西行,则构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大壮举,直接沟通了大唐与中亚、西亚、南亚的联系,特别是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古国的友好关系迅速发展。在宗教信仰方面,包容并蓄,各教纷呈。大唐不仅容纳了原有的儒、道、释、佛,而且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也都在这时相继传入中国。此外,在服饰、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医学等方面,唐人也接受了不少外来影响。   大清盛世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延续到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达133年,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康熙皇帝在位时期开创了全新的盛世局面,雍正皇帝承前启后,继续开拓进取,不但巩固了前辈创造的治国基业,而且又有所发展。乾隆朝继承前人之大成,始成“全盛”之势,将大清经济、政治、文化推身巅峰。与同时代的周边国家相比,大清实居东方文明之巅,也是18世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康雍乾盛世时,大清有着辽阔的疆域、繁荣的城市、畅达的交通、庞大的人口总量,以其恢宏的气势,显示出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辉煌。   大清的对外交往分海上和陆路进行。陆路交往国家中,除俄罗斯外都是大清的藩属国,都尊大清为“上邦”,定期向朝廷进贡,大清则按照礼仪对他们实行册封、赏赐,从而较好地维持和发展了双边关系。康熙、雍正年间,大清严厉反击沙俄武力入侵。乾隆五十七年,清俄签订《恰克图市约》,使边界贸易有章可循,有约可依,管理有据。此后百余年间,双方在恰克图维持和平贸易。康熙元年,为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防范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国家海盗式的扩展与掠夺,朝廷实行海禁。雍正初年,基本上继承前朝政策。乾隆时期,为防止国人与外国人频繁交往,滋生借助外国势力反对朝廷的思想,实行闭关政策较前人更加严格,对来华的外国商人、传教士等抱有高度的警惕,朝廷采取的限制措施也更为严厉。这些措施虽然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边防安全,维护了民族尊严,但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商人和华侨出国贸易受到了严重打击,使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长期落在外国商人手里。特别是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将正在兴起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拒之门外,使中国社会逐渐趋于封闭愚昧、妄自尊大。当着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大清原本有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增强国家实力,但由于决策者判断上的失误和各种历史消极因素的统合作用,大清没能顺应历史走向,不知不觉成了世界潮流的落伍者。乾隆退位不到半个世纪,清王朝就在鸦片战争的中西碰撞中败下阵来,为“封闭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作了最为凝重的历史注释。   历史毕竟已经过去,不允许推倒重来,也不允许假设。但历史允许回味,而且需要总结。“推古验今,所以不惑。”我们现在讲开放,是在积中国几千年发展基础上的开放,是在全新的世界形势下的开放。通古晓今,鉴往知来,在面临对外开放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沉着,需要冷静,更需要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获得启迪。诚如古人所云:“继世而有天下者,必视前之得失而损益之。”   (本文责任编辑:刘万镇)

  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朝代顺应历史则兴,脱轨则衰。大汉、大唐和大清作为史学界公认的盛世年华,都曾长时间地承载过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国力强劲、文化发达的璀璨荣耀。梳理繁华盛世的国际交往与对外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读朝代的兴盛与落寂。   大汉盛世从汉文帝继位(公元前179年)到汉宣帝去世(公元前49年),持续了130年。盛世之期,经济文化繁荣,中外交通畅达,朝廷思想开放,政策开明,对外交往频繁。当时的大汉东与朝鲜、日本,南与越南、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西与西亚的安息和欧洲的大秦都有联系。秦汉以来,岭南地区和南海的海上交通逐渐开发。汉与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活跃。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交通,开通了“丝绸之路”,掀开了中西商品和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汉的丝织品等货物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出西方。那时,中国轻柔华丽的丝绸曾风靡欧洲上层社会,成为汉人的骄人商品。与此同时,中亚、西亚等国也派遣使者以贸易使团的身份到汉访问和通商,带来各国的特色产品。双方使团互相携带礼品出使对方,成为当时国与国之间开展商品交换和贸易的重要形式。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中西交通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大汉朝廷在西域设立亭障,便利各国使节和商旅交通。从此,汉和葱岭以西各国的使节和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商业贸易日益频繁。另外,随着大汉疆域的拓展,周边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迁入内地,境外各国,特别是中亚、西亚地区的移民也迁入内地,从事贸易的流动人口增多。在文化交流中,大汉文明泽及四方,先进的农耕及生产技术传播至东亚,远及欧洲和非洲,中亚的音乐和舞蹈也相继传入大汉,为华夏艺术增添了活力。   大唐盛世从唐太宗登基(公元627年)到安史之乱爆发(公元755年),持续128年。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远超西欧,大唐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由于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广泛,大唐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很多国外的政治使者、宗教人士及商人长期留居长安、洛阳等地,与汉人通婚;或在唐入仕为官,客死中国。大唐不仅拓展了已有的陆上“丝绸之路”,海上的“丝绸之路”也开始发展起来,对外以国际礼仪的形式进行的官营贸易增多,从而使远销海外的商品量大增。在文化交流方面,大唐文化对朝鲜、日本等国产生过巨大影响。鉴真东渡,把大唐先进文化传到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广泛交流。而玄奘西行,则构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大壮举,直接沟通了大唐与中亚、西亚、南亚的联系,特别是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古国的友好关系迅速发展。在宗教信仰方面,包容并蓄,各教纷呈。大唐不仅容纳了原有的儒、道、释、佛,而且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也都在这时相继传入中国。此外,在服饰、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医学等方面,唐人也接受了不少外来影响。   大清盛世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延续到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达133年,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康熙皇帝在位时期开创了全新的盛世局面,雍正皇帝承前启后,继续开拓进取,不但巩固了前辈创造的治国基业,而且又有所发展。乾隆朝继承前人之大成,始成“全盛”之势,将大清经济、政治、文化推身巅峰。与同时代的周边国家相比,大清实居东方文明之巅,也是18世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康雍乾盛世时,大清有着辽阔的疆域、繁荣的城市、畅达的交通、庞大的人口总量,以其恢宏的气势,显示出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辉煌。   大清的对外交往分海上和陆路进行。陆路交往国家中,除俄罗斯外都是大清的藩属国,都尊大清为“上邦”,定期向朝廷进贡,大清则按照礼仪对他们实行册封、赏赐,从而较好地维持和发展了双边关系。康熙、雍正年间,大清严厉反击沙俄武力入侵。乾隆五十七年,清俄签订《恰克图市约》,使边界贸易有章可循,有约可依,管理有据。此后百余年间,双方在恰克图维持和平贸易。康熙元年,为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防范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国家海盗式的扩展与掠夺,朝廷实行海禁。雍正初年,基本上继承前朝政策。乾隆时期,为防止国人与外国人频繁交往,滋生借助外国势力反对朝廷的思想,实行闭关政策较前人更加严格,对来华的外国商人、传教士等抱有高度的警惕,朝廷采取的限制措施也更为严厉。这些措施虽然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边防安全,维护了民族尊严,但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商人和华侨出国贸易受到了严重打击,使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长期落在外国商人手里。特别是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将正在兴起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拒之门外,使中国社会逐渐趋于封闭愚昧、妄自尊大。当着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大清原本有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增强国家实力,但由于决策者判断上的失误和各种历史消极因素的统合作用,大清没能顺应历史走向,不知不觉成了世界潮流的落伍者。乾隆退位不到半个世纪,清王朝就在鸦片战争的中西碰撞中败下阵来,为“封闭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作了最为凝重的历史注释。   历史毕竟已经过去,不允许推倒重来,也不允许假设。但历史允许回味,而且需要总结。“推古验今,所以不惑。”我们现在讲开放,是在积中国几千年发展基础上的开放,是在全新的世界形势下的开放。通古晓今,鉴往知来,在面临对外开放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沉着,需要冷静,更需要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获得启迪。诚如古人所云:“继世而有天下者,必视前之得失而损益之。”   (本文责任编辑:刘万镇)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史专题
  • 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部分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 1.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建设: ②耕地面积的扩大,产量提高: ③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生产工具的进步 在古代人们经营传统农业时,农具是主要的动力标志. ①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所制,仅 ...

  •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 2012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册 历 史 教 案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课标内容:1.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① 隋朝的建立:②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③大运河开凿的时间. 南北起止及中 ...

  • 七下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通过明清经济发展.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中国由盛转衰的过程. 2.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相比较,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历史现象. 3.通过观察"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周边形势"图,学习识读国 ...

  • 七年级历史总结
  • 各科知识点总结--历史七年级下册 --------菁华教研中心(地址:旧城下廓街南城商贸大厦正对面二楼中华茶楼旁)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南朝依次是宋.齐.梁.陈; 北朝依次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1.581年, ...

  •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11
  •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课标内容: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 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认识到 ...

  •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提纲
  •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提纲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奴隶社会时期的世袭制和分封制: 1.世袭制:从禅让到王位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 2.分封制: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政治统治方式.分封 ...

  •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落伍,而被西方列强欺辱一百多年的重要原因.所以从总体上看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弊大于利. 三.轻松过关 1."康乾盛世"时,在位的皇帝有 ( ) ①顺治帝 ②康熙帝 ③乾隆帝 ④雍正帝 A.① ...

  • 湖南省2017年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练习
  • 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命题点1 中央集权制的强化 1. (2015永州6题)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繁盛一时的隋朝 1.建立: 时间:581年 方式:外戚篡权(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都城:长安 2.统一: 历史条件: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②江南经济大发展 ③人民渴望统一 ④陈朝的腐朽 ⑤隋文帝励精图治 时间: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 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