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探究题

初中化学典型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在新教材中,探究性实验占相当大的比重,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特别是综合性很强的实验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语言叙述较多,很多同学对于这类题型,往往不知如何规范去解答。其实这类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在书本上学到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它们的基础知识或原型都来源于教材本身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只是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另外由于我们的实验条件有限,很多实验都是背实验,记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而不是去探究实验,导致实验稍微变化就不会做。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就觉得这类题很难,无从下手,要想孩子做好这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引导学生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探究精神,贯穿探究过程,使学生遇到探究性试题有章可循,有方法去突破,找到解题的有效途径,做到由此及类、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时还要主要①通读全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 明确要求;②回归教材确定知识点;③细心分析明确设计意图,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图)。我下面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取几类题,进行简要的归类与评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气体制取

气体制取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是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一般是考查实验室制备氧 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原理、装置的选择与评价、气密性检查以及气体的检验与净化。因此,相关考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并练习解答典型例题。是初中化学总复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实验装置组装流程: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1)制气装置的选择依据:所需药品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2)集气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3)除杂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依据:实验室制取气体常有酸雾或水分。

二、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检验是根据某未知特有的性质及反应现象,对是否存在该物质(或离子)进行确认。物质的鉴别通常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的辨认,一般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分开是什么物质。物质的鉴定是指对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一般是根据物质(或离子)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检验它是不是这种物质。如果是离子化合物,必须检验出它的阳离子和阳离子。物质的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种物质的原来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而物质的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除杂。当然,实际的分离与提纯还会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也可以几种方法综合并灵活地运用。

三、Fe 、Cu 、FeO 、Fe 2O 3、CuO 等物质性质的探究题

铁的探究,一般考察它与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及亚铁盐溶液的颜色变化、溶液质量的变化。对铜的探究,考察铜的颜色、及与氧气反应后得到的氧化铜的颜色且铜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置换反应。对FeO 、Fe 2O 3、CuO 等物质的探究 主要考察本身的颜色以及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而溶解后溶液的颜色。对铁而言它比较活泼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常说黑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O 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CuO 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Fe 2O 3与酸反应红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所以针对不同的猜测,叙述的现象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中,即把握好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描述正确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如: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保质期更长一些。甲、乙、丙同学为了探究“脱氧剂”的成分,从某食品厂的月饼包装袋中取出“脱氧剂”一袋,打开封口,将其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粉末、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猜想:甲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也可能还有少量的活性炭粉,红色粉末是氧化铁。

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活性炭粉,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1

(1)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正确。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写以下实验报告:

分析:此题联系生活实际“脱氧剂”,考察C 、Fe 、Cu 、Fe 2O 3、CuO 的性质。“脱氧剂”常温下应该能与氧气反应,而铜在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氧化铜又是黑色的且铜生锈后的物质是碱式碳酸铜为绿色的,所以脱氧剂与铜、氧化铜无关。铁生锈后生成物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红色的粉末,故甲、丙的猜想不对,乙是正确的。那么针对乙的猜想进行实验即是考察Fe 、Fe 2O 3、活性炭的性质。可利用Fe 、Fe 2O 3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活性炭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所产生的不同现象加以说明。(对于铁粉也可以用磁铁吸)

四、有关NaOH 化学性质的探究题

氢氧化钠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常见的碱,既是中考的重点、也是热点。有关它的化学性质在平时的练习,各省市的中考命题中都常见。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熟悉氢氧化钠的所有化学性质。例如,游泳池里“蓝色水”的探究,工厂排放的污水硫酸铜或氯化铁的探究,都用到氢氧化钠与铜离子反应得到蓝色

沉淀或与铁离子反应得到红

褐色沉淀来说明。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

象发生,如发光、放热、变

色、产生沉淀、产生气体等。

但CO 2与NaOH 溶液的反应没

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

些现象说明CO 2与NaOH 发生

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

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

只收集有CO 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 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2)第二组同学也得到了启发,也设计了如图2、3、4、5、6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他们各自会看到什么现象?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 2与溶液中的NaOH 反应,消耗了CO 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 2与NaOH 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

案:你认为可以说明问题吗?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

乙同学没有滴加稀盐酸,他加了另一种物质看到的现象是 ,乙

同学加的物质是 或 。他们看到的现象虽然不同,

但都可以证实CO 2与NaOH 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分析:此题看似很长但考察的知识点并不复杂,考察CO 2与NaOH 溶液反应后

生成的是Na 2CO 3溶液,因反应中消耗了CO 2气体,反应前后容器内外形成了压

力差。所以利用这一原理考查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迁移,思维的开放,综合运用

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第三问要求学生思维必须严谨,因为NaOH 溶液由两部分

组成NaOH 和水,CO 2本身既溶于水又可以和水反应,所以一种情况是CO 2气体与

水反应,另一种情况是CO 2气体与NaOH 反应。第四问考查学生对CO 3离子的检验方法,常用稀盐酸有气泡

2

2-

产生,也可以用碱Ca(OH)2、Ba(OH)2或盐CaCl 2、BaCl 2等物质产生CaCO 3、BaCO 3的白色沉淀。再如氢氧化钠变质的题目,探究是否变质、探究变质程度等,也常考到。

五、CaO 、Ca(OH)2、CaCO 3性质有关的探究题

在生活、生产中CaO 、Ca(OH)2、CaCO 3用得较多,例如砌砖、抹墙、中和土壤酸性常用Ca(OH)2。对氧化钙的考察首先是它与水反应放热,升温了,可以测温度来检验;其次考察它与水反应得到微溶性碱Ca(OH)2,其水溶液就是澄清的石灰水,通过对Ca(OH)2的检验说明氧化钙的存在。对Ca(OH)2的检验可以利用它与CO 2气体反应、与Na 2CO 3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也可以用指示剂的变色或测PH 的方法。对CaCO 3的考察是它的溶解性及与酸反应可生成CO 2气体。目前化学教学重视化学与生活、环境、科技、社会的关系,课本中也设计了很多这个方面的素材,所以,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例如:怎样来鉴别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厨房中的化学物质,洗发水的选用,吃皮蛋的时候为什么蘸点醋„„;关注人们生活的城市的空气质量、水体的污染与防治;关注最新科技动态,关注化工生产与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关系等等,总而言之,要让学生觉得化学无处不在,化学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学习化学自然就有了源动力。

以上是几类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性质的探究题分析,在平时的教学中Fe 、Cu 、Fe 2O 3、CuO 、NaOH 、CaO 、Ca(OH)2、CaCO 3等物质的性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性质的应用更是难上加难,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都特别注意、重视它们性质的探究,考试题中有关这几种物质性质的探究更是经常出现,学生要么是理解不到位,要么是语言不准确,在改卷子时,我发现这几类常见物质性质的探究对学生而言大多数都出错,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复习中如果按类来进行性质的探究,按类来进行分析,注意思维的严谨性,语言的准确性,就可以化难为易。

3

初中化学典型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在新教材中,探究性实验占相当大的比重,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特别是综合性很强的实验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语言叙述较多,很多同学对于这类题型,往往不知如何规范去解答。其实这类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在书本上学到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它们的基础知识或原型都来源于教材本身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只是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另外由于我们的实验条件有限,很多实验都是背实验,记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而不是去探究实验,导致实验稍微变化就不会做。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就觉得这类题很难,无从下手,要想孩子做好这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引导学生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探究精神,贯穿探究过程,使学生遇到探究性试题有章可循,有方法去突破,找到解题的有效途径,做到由此及类、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时还要主要①通读全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 明确要求;②回归教材确定知识点;③细心分析明确设计意图,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图)。我下面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取几类题,进行简要的归类与评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气体制取

气体制取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是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一般是考查实验室制备氧 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原理、装置的选择与评价、气密性检查以及气体的检验与净化。因此,相关考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并练习解答典型例题。是初中化学总复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实验装置组装流程: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1)制气装置的选择依据:所需药品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2)集气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3)除杂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依据:实验室制取气体常有酸雾或水分。

二、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检验是根据某未知特有的性质及反应现象,对是否存在该物质(或离子)进行确认。物质的鉴别通常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的辨认,一般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分开是什么物质。物质的鉴定是指对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一般是根据物质(或离子)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检验它是不是这种物质。如果是离子化合物,必须检验出它的阳离子和阳离子。物质的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彼此分开,并且恢复到各种物质的原来存在状态,分别得到纯净物;而物质的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又称除杂。当然,实际的分离与提纯还会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也可以几种方法综合并灵活地运用。

三、Fe 、Cu 、FeO 、Fe 2O 3、CuO 等物质性质的探究题

铁的探究,一般考察它与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及亚铁盐溶液的颜色变化、溶液质量的变化。对铜的探究,考察铜的颜色、及与氧气反应后得到的氧化铜的颜色且铜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置换反应。对FeO 、Fe 2O 3、CuO 等物质的探究 主要考察本身的颜色以及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而溶解后溶液的颜色。对铁而言它比较活泼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常说黑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O 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CuO 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Fe 2O 3与酸反应红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所以针对不同的猜测,叙述的现象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中,即把握好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描述正确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如: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保质期更长一些。甲、乙、丙同学为了探究“脱氧剂”的成分,从某食品厂的月饼包装袋中取出“脱氧剂”一袋,打开封口,将其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粉末、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猜想:甲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也可能还有少量的活性炭粉,红色粉末是氧化铁。

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活性炭粉,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1

(1)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正确。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写以下实验报告:

分析:此题联系生活实际“脱氧剂”,考察C 、Fe 、Cu 、Fe 2O 3、CuO 的性质。“脱氧剂”常温下应该能与氧气反应,而铜在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氧化铜又是黑色的且铜生锈后的物质是碱式碳酸铜为绿色的,所以脱氧剂与铜、氧化铜无关。铁生锈后生成物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红色的粉末,故甲、丙的猜想不对,乙是正确的。那么针对乙的猜想进行实验即是考察Fe 、Fe 2O 3、活性炭的性质。可利用Fe 、Fe 2O 3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活性炭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所产生的不同现象加以说明。(对于铁粉也可以用磁铁吸)

四、有关NaOH 化学性质的探究题

氢氧化钠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常见的碱,既是中考的重点、也是热点。有关它的化学性质在平时的练习,各省市的中考命题中都常见。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熟悉氢氧化钠的所有化学性质。例如,游泳池里“蓝色水”的探究,工厂排放的污水硫酸铜或氯化铁的探究,都用到氢氧化钠与铜离子反应得到蓝色

沉淀或与铁离子反应得到红

褐色沉淀来说明。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

象发生,如发光、放热、变

色、产生沉淀、产生气体等。

但CO 2与NaOH 溶液的反应没

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

些现象说明CO 2与NaOH 发生

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

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

只收集有CO 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 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2)第二组同学也得到了启发,也设计了如图2、3、4、5、6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他们各自会看到什么现象?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 2与溶液中的NaOH 反应,消耗了CO 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 2与NaOH 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

案:你认为可以说明问题吗?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

乙同学没有滴加稀盐酸,他加了另一种物质看到的现象是 ,乙

同学加的物质是 或 。他们看到的现象虽然不同,

但都可以证实CO 2与NaOH 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分析:此题看似很长但考察的知识点并不复杂,考察CO 2与NaOH 溶液反应后

生成的是Na 2CO 3溶液,因反应中消耗了CO 2气体,反应前后容器内外形成了压

力差。所以利用这一原理考查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迁移,思维的开放,综合运用

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第三问要求学生思维必须严谨,因为NaOH 溶液由两部分

组成NaOH 和水,CO 2本身既溶于水又可以和水反应,所以一种情况是CO 2气体与

水反应,另一种情况是CO 2气体与NaOH 反应。第四问考查学生对CO 3离子的检验方法,常用稀盐酸有气泡

2

2-

产生,也可以用碱Ca(OH)2、Ba(OH)2或盐CaCl 2、BaCl 2等物质产生CaCO 3、BaCO 3的白色沉淀。再如氢氧化钠变质的题目,探究是否变质、探究变质程度等,也常考到。

五、CaO 、Ca(OH)2、CaCO 3性质有关的探究题

在生活、生产中CaO 、Ca(OH)2、CaCO 3用得较多,例如砌砖、抹墙、中和土壤酸性常用Ca(OH)2。对氧化钙的考察首先是它与水反应放热,升温了,可以测温度来检验;其次考察它与水反应得到微溶性碱Ca(OH)2,其水溶液就是澄清的石灰水,通过对Ca(OH)2的检验说明氧化钙的存在。对Ca(OH)2的检验可以利用它与CO 2气体反应、与Na 2CO 3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也可以用指示剂的变色或测PH 的方法。对CaCO 3的考察是它的溶解性及与酸反应可生成CO 2气体。目前化学教学重视化学与生活、环境、科技、社会的关系,课本中也设计了很多这个方面的素材,所以,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例如:怎样来鉴别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厨房中的化学物质,洗发水的选用,吃皮蛋的时候为什么蘸点醋„„;关注人们生活的城市的空气质量、水体的污染与防治;关注最新科技动态,关注化工生产与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关系等等,总而言之,要让学生觉得化学无处不在,化学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学习化学自然就有了源动力。

以上是几类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性质的探究题分析,在平时的教学中Fe 、Cu 、Fe 2O 3、CuO 、NaOH 、CaO 、Ca(OH)2、CaCO 3等物质的性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性质的应用更是难上加难,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都特别注意、重视它们性质的探究,考试题中有关这几种物质性质的探究更是经常出现,学生要么是理解不到位,要么是语言不准确,在改卷子时,我发现这几类常见物质性质的探究对学生而言大多数都出错,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复习中如果按类来进行性质的探究,按类来进行分析,注意思维的严谨性,语言的准确性,就可以化难为易。

3


相关内容

  • 农村初中化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 (一)研究的意义.价值.现状.创新程度 1. 研究意义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放在突出的地位,把科学探究作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核心,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 ...

  • 省初中理化生应开实验项目
  • 附件:云南省初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 应开出实验项目 一. 物理学科 实验总数102项,其中学生分组(含分组探究)实验35项. 绪言: 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 2.会跳舞的小人 3.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和窗外的物体 4.乒乓球会落下吗 5.新鲜鸡蛋在淡水中和盐水中的沉浮情况 6.气球&q ...

  • Ehgxzda课题研究报告
  •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化学教学中引导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负责人:张学 ...

  •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 [摘要]设计一个基于探究的实验活动对于一般的实验教学来说,只要能在两方面加以改变,就可以将验证式的实验转变成开放性探究实验.一是改变实验活动在整个教学中的优先次序,不要将实验活动安排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在实验前还不知道实验的结果:第二是将以往只注重验证课本理论的一些典型实验项目,改变成比较重视探究过 ...

  • 浅谈科学探究的宽度和深度_以蜡烛燃烧的化学探究教学为例_曹玉民
  • 2012年第5期 化 学 教 育·7· 新课程天地 浅谈科学探究的宽度和深度 ---以蜡烛燃烧的化学探究教学为例 曹玉民 )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石家庄 050024 ( 摘要 科学探究的宽度是指科学探究活动所包含的科学探究要素的多少,科学探究的深度是指科学探究活动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的多少和 ...

  • 物理实验登记表
  • 一.物理学科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初审通过) 实验总数99个,其中演示(含探究)实验81个.分组(含分组探究)实验18个. 八年级 实验总数63个,其中演示(含探究)实验50个.分组(含分组探究)实验13个. 绪言: 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 演示 2.会跳舞的小人 演示 3. ...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的探究教学 摘要:探究教学是建构主义的创新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本文在针对高中物理实验在分析其探究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原则,并进一步阐述了其教学意义 关键词:物理实验 探究教学 高中物理 探究教学是建构主义的创新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倡导 ...

  •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2)
  •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第一讲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 (2011版) 第一部分 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 ...

  • 控制变量法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作者:范爱玉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3年08期 化学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组成部分,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化学变化中,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我们可以控制多个变量固定不变,只改变某一单一变量,通过改变单一变量,观察.记录该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情况,探索出该变量与化 ...

  • 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支架式教学方法在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廖美芳 崔 鸿 (华中师范大学生铜斗学学院武汉4300"/9)寇永奎 (江西省灿工第一中学332000) 擒薹支架式教学的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刨设探究情境.搭建探究支架.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探究.探究性实验的效果评价以及开展表达和交流活动五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