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及煤炭工业的发展状况

内蒙古经济及煤炭工业的发展状况

一、“十一五”经济发展综合情况

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17.6%,高于全国7.4个百分点,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4.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7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1∶45.4∶39.5调整为2010年的9.5∶54.6∶35.9,总体上完成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3%提高到2010年的43%左右。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能源、原材料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原煤产量由2.6亿吨增加到7.9亿吨,电力装机由1989万千瓦增加到6500万千瓦,外送电量居全国首位。以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风电装机由20万千瓦增加到10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和煤制乙二醇五大示范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非资源型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

二、2011年经济发展状况

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246.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261.8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6.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1%和26.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989.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5%。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为8905美元。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9.2:56.8:34。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15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6%,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41.1%,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98.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2.1%,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9.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0.5%。

从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区原煤产量达9.79亿吨,比上年增长25.1%;发电量达到2970.52亿千瓦小时,增长16.8%,其中,风力发电量258.53亿千瓦小时,增长29.7%;钢材产量为1417.32万吨,增长10.9%;载货汽车为30944辆,下降17.3%;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和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品出口交货值达22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90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

三、2011年金融、证券和保险业发展状况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063.72亿元,全年新增存款1768.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4%。其中,单位存款余额5797.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74.14亿元;个人存款余额5431.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25.39亿元。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727.7亿元,全年新增贷款1866.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567.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16.38亿元,增长33.8%;中长期贷款余额6070.4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33.49亿元,增长18.2%;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152.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8.7亿元,增长38.2%。

2011年,全区证券机构布局逐步趋于合理,证券公司开户数和交易额均较快增长。辖区两家法人证券公司股民开户数为63.4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5.4%,证券交易额为4280.74亿元,比上年减少578.42亿元。

2011年,全区保险机构1765家,保险营销员6.37万人。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2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71.22亿元,增长19.8%。农业保险稳步推进,全年全区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7亿元,累计赔付支出10.1亿元,268.7万户次农牧户受益,充分发挥了支农惠农作用。

四、“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城镇化率达到60%。

五、2011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3.2%;节水减排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自治区煤炭工业的发展情况

一、煤炭资源储量及利用情况

1、资源储量情况

截止目前,内蒙古探明煤炭资源储量7703亿吨。查明资源量居

全国第一;煤炭资源远景储量13000亿吨,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全区含煤面积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10强。在探明储量中,亿吨级以上的整装煤田36处。

2、煤种分布情况

煤炭资源品种齐全,但数量相差悬殊,且分布欠均匀,其中褐煤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呼伦贝尔、通辽、锡林郭勒、赤峰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2336亿吨;长焰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等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4161亿吨;焦煤主要分布在我区中西部乌海、包头、阿拉善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657亿吨;无烟煤主要分布在我区西部的阿拉善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146亿吨。各煤种所占比例为:烟煤57%,褐煤32%,焦煤9%,无烟煤2%。

3、规划开发利用情况

根据煤炭资源勘探程度,目前具备规划开发利用条件的资源储量为2570亿吨,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地。其中鄂尔多斯市规划利用储量1482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57.67%;锡林郭勒盟规划利用储量49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19.22%;呼伦贝尔市规划利用储量29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11.44%;乌海市规划利用储量43.2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1.68%;。

二、“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发展及煤炭企业结构调整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关闭小煤矿近900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5000多万吨,全区各类煤矿由2005年的1378处,减少到2010年

的551处,原煤产量由2005年的2.56亿吨增至2010年的7.87亿吨,平均单井产能由2005年不足14万吨提高到140万吨,资源回收率由2005年的20%提高到60%以上,机械化生产水平由35%提升到90%以上,原煤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5稳定下降并保持在目前的0.05左右。30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退出市场。

三、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与内蒙古

按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十二五”末,全国煤炭生产能力41 亿吨/年,煤炭产量控制在39 亿吨左右,比2010年增长6.6亿吨。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总要求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即:东部(含东北)控制开发强度,维持现有供应能力。中部放缓开发增速,保障稳定供应。西部开发潜力大,提高供应能力,增加调出量。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总要求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未来五年新建煤矿将主要集中在西部,尤其是内蒙古。

十二五煤炭产量的增幅,明显小于十一五(2006-2010年)的增幅。去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2.4亿吨,比2005年增加8.9亿吨。但2011年全国原煤产量为35.2亿吨,同比增加2.8亿吨,产能可能提前达到2015年的目标。

规划指出,山西、内蒙古、河南、陜西等重点产煤省份,要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促进煤炭资源连片开发。对已设置矿业权的矿区,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分散的矿业权,提高勘查开发规模化和集约化。要继续培育大型煤炭集团,鼓励兼并重组,目

标是至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

在西部地区,将大力推进神东、陜北、黄陇和宁东等大型煤炭基地资源整合以及已规划矿区的勘探工作。另外,将对蒙东褐煤资源围绕重点项目开展勘探,对蒙东褐煤矿区重点实施煤电项目一体化开发,优先建设大型露天矿,重点供应中国东北。规划特别强调,新井建设以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优先建设大型露天矿、特大型矿井和煤电一体化项目。

未来国内新增产能重点照顾蒙煤、优先建设露天矿、蒙煤外运通道大扩容等规划内容。

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之煤炭篇

国务院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发展有如下重要意见:

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意见》指出,要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至河北、辽宁沿海港口煤运通道建设,规划建设内蒙古西部煤炭产地至中部省份的北煤南运新通道,提升大秦、朔黄等既有煤运铁路集运能力;有序建设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和煤基燃料输送管道。要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将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建设。加快蒙西、呼伦贝尔等煤电基地至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输电通道前期工作,研究论证锡林郭勒至南京等长距离大容量高电

压等级输电通道建设。完善区内500千伏骨干网架,扩大电网覆盖范围。

《意见》强调,要积极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稳步推进国家能源基地建设。优化煤炭资源开发,进一步规范开采秩序,推进资源整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设一批现代化露天煤矿和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建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生产矿区。支持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和鄂尔多斯等重点煤电基地建设。对富铝煤、富锗煤、焦煤和无烟煤等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适度开展褐煤干燥等工艺创新。加大煤田灭火力度。

同时要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充分发挥煤炭、有色金属、农畜产品等资源优势,提高开发和深加工水平。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依据国家规划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优先布局升级示范项目,适时推进产业化。支持大型聚氯乙烯和焦炭企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以乌海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焦化、聚氯乙烯生产加工基地。根据水资源条件有序发展盐碱、煤焦油深加工等优势化工产业,延伸后续产业链。统筹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发展。优化兴安、赤峰、锡林郭勒等地区的水煤资源配置,有序发展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意见》提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根据国家产业布局和专项规划,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优先在内蒙古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等项目,在项目核准、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五、今年第一季度全区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1-3月份,全区生产原煤23965万吨,同比增加3200万吨,增长15.4%,其中,3月份生产9148万吨,同比增加1528万吨,增长20.1%。铁路煤炭运量1.6亿吨,增长5.5%。全区销售煤炭2.4亿吨,其中销往区外1.5亿吨,占总销量的62%。全国一季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5.8%,至8.38亿吨。

(二) 1-3月份,全区进口煤炭427.29吨,同比增长34.42%。另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3月份,我国进口煤炭6173万吨,同比增长63%。

(三)西部地区主要煤种价格情况:3月份,高热值动力煤坑口价格保持390元水平;低热值动力煤价格150元,环比下降20元左右。焦煤坑口平均价格585元,环比下降15元左右。无烟原煤坑口价格700元,比上月涨200元左右。乌海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平均价格1500元左右,环比持平;洗精煤平均价格970元,环比下降90元。进口蒙古国焦煤落地交易价阿拉善盟策克口岸620元,环比上涨20元;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750元,环比上涨50元。 东部地区主要煤种价格情况:3月份,东部地区电煤坑口价格继续保持在200元;市场粉煤价格215元,环比下降15元。

秦皇岛港平仓价格情况:3月1日开始,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稳定在775元,环比上涨5元,出现止跌回升迹象。

西部地区主要煤种价格情况:4月份,高热值动力煤坑口价400元/吨,低热值煤170元/吨,环比均上涨10元。焦煤坑口平均价维

持585元/吨水平。无烟原煤坑口价600元/吨,环比下降100元。乌海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平均价格1420元/吨,环比下降80元;洗精煤平均价970元/吨,环比持平。进口蒙古国焦煤落地交易价阿拉善盟策克口岸610元/吨,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主焦煤平均价825元/吨,环比均下降10元左右。

东部地区主要煤种价格情况:4月份,东部地区电煤坑口价格继续维持在200元/吨;市场粉煤价格230元/吨,环比上涨15元。 秦皇岛港平仓价格情况: 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3月初出现止跌回升,从3月1日开始小幅上扬,由775元上涨至4月16日790元,同比持平。

去年同期,内蒙古西部地区平均售价为320元/吨左右,高热值动力煤最高售价为450元/吨,同比上涨约20元/吨;低热值动力煤最低售价为200元/吨,同比基本持平。

东部区褐煤平均售价约200元/吨,同比上涨10元/吨。

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830元/吨左右,环比上涨30元,同比上涨80元。

2011年11月起,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连续17周下跌,累计下降81元/吨,2012年3月止跌回升。

(四)1-2月份,全区煤炭行业实现利润124.8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12.9亿元的58.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0.5亿元,同比增长27.4%,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196.7亿元的26%。(比重继续提高)

六、关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1、相关的几个文件

3月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发〔2011〕32号)提出,到2013年底,全区地方煤炭企业“形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煤炭企业20户”。

文中指出,兼并重组的意见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46号)精神制定的。

4月份,《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培育建设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实施“双百亿工程”的意见(2011—2013年)》(内党发〔2011〕9号)提出,“力争到2013年底,全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及企业集团达到60户左右(含驻区中央企业)”;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培育建设“双百亿工程”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园区)名单的通知》(内经信发〔2011〕21号)确定了53户重点培育建设的大型骨干企业,其中,包含煤炭生产业务的企业有24户。

10月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内政办发〔2011〕92号)进一步明确:“煤炭资源整合主体必须是合法保留的煤矿,拟整合的煤炭资源赋存区域必须具备统一开采条件,或有利于整合主体就近接续开采。”

同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通知》(内政办发〔2011〕99号)再一次指出:“在煤

炭企业兼并重组期间,严禁煤炭生产企业未按兼并重组要求擅自转让、买卖采矿权。按照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2011〕1号)要求,未经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相关部门不得办理任何煤炭企业的转让、并购手续。”

2、兼并重组的方式——从生产关系层面推动

截止2010年底,全区551处矿井,企业数353户,一企一矿的企业有309户;500万吨以上规模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6%,30万吨规模的企业占33%;全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煤炭企业9户(地方企业5户、驻区中央企业4户)。2009年,全区只有11户地方煤炭企业进入全国煤炭100强行列,排在最前的伊泰集团公司仅位列第19位,其余均在30位之后。

煤炭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核心是资产的融合,不管是收购、控股、参股,只有资产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经营、安全、组织方面的高度有机统一。在企业兼并重组中,要坚决防止假兼并、假整合、假重组,坚决防止任何形式“一顶帽子”大家戴的现象发生。

3、兼并重组的原则

本次兼并重组的基本原则:“政府引导,政策推动,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

为此,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是针对兼并主体的,被兼并企业只有积极参加兼并重组,融合到兼并主体中,才能享受自治区的鼓励政策。

4、对兼并主体的影响

综合多方面政策信息,列为兼并主体的企业,除了具备相当的煤炭产能外,整体营业收入、是否形成产业链、达到循环经济状态等都是考量的内容。一旦列入,近期将获得:

(1) 集中、占据资源的能力;

(2) 竞争烈度降低的环境;

(3) 交通瓶颈、制约的改善;

(4) 其它扶持政策,如相关项目审批、税收、经费扶持等;

(5) 清晰地发展思路。

七、鄂尔多斯煤炭工业情况和煤炭企业整合动向 目前内蒙古具备规划开发利用条件的资源储量为2570亿吨,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地。其中鄂尔多斯市规划利用储量1482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57.67%;其中鄂尔多斯市矿井总数272处,占全区矿井总数的54%。

2010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全市煤炭企业共生产销售原煤4.33亿吨,比上年增加1亿吨,增幅30%,原煤产量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3%,占自治区煤炭总产量的55.4%,煤炭产量连续8年蝉联全国产煤地级市之首。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销原煤1.38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0.1亿吨,增幅7.8%;地方煤矿产销2.95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0.95亿吨,增幅47.5%。在煤炭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产业经济效益明显

提升,在财政税收和工业经济的比重日益凸显。全年煤炭行业实现财政收入252.6亿元,同比增长49.7%,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6.9%。

在资产兼并重组工作中,鄂尔多斯市将采用强强联合、大小联合、小小联合等多种模式,到今年年底,大集团重组并购基本到位,到2012年6月30日,全市煤炭企业资产兼并重组工作全面完成。目前鄂尔多斯市煤炭企业资产兼并重组工作的重点是尽快突破要价高、操作边界界定、优先推动百亿企业、政策贯彻落实、完善操作方案等难点问题。最终通过资产兼并重组,使鄂尔多斯市煤炭企业的数量由现在的近300户控制在40户以内,并形成1-2户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

鄂尔多斯市在去年已形成的5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伊泰集团、汇能煤电公司、鄂绒集团、伊东煤炭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的基础上,今年将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再培育5个百亿元企业,分别是:满世煤炭集团、特弘煤电集团、蒙泰煤电集团、乌兰煤炭集团、天隆集团。目前,这五家企业已牵头与相邻和就近企业协调重组事宜,到今年底,鄂尔多斯市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煤炭企业将达10户。

八、乌海煤炭工业情况和煤炭企业整合动向 乌海市规划利用储量43.2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1.68%;矿井32处,09年产量0.174亿吨;2010年产量,原煤 万吨 2973.45 万吨 洗煤3093.24万吨 焦炭 631.40 万吨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产能2000多万吨,其他煤炭企业如黄河工贸集团、源通集团等30余家原煤生产企业产能总和1000余万吨。乌海

原煤几乎全部为焦煤,占自治区储量60%,棋盘井地区储量约10亿吨,占20%。这次兼并重组,乌海市控制在7户以内。

附件、国家关于煤炭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以下简称2011年本产业政策),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以下简称2005年本产业政策),煤炭产业政策有如下变化:

(一)、鼓励类项目共20项,增加了10项,分别是: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选煤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矿井采空区矸石回填技术开发与应用,井下救援技术及特种装备开发与应用,煤矿生产过程综合监控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大型煤炭储运中心、煤炭交易市场建设,矿井进出人员自动监控记录系统开发与应用,新型矿工避险自救器材开发与应用,建筑物下、铁路等基础设施下、水体下采用煤矸石等物质充填采煤技术开发与应用。

取消了4项,分别是:工业及生活用环保型煤开发及生产,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开发及应用,低热值燃料(含煤矸石)及煤矿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及设备制造,煤电、煤焦化(焦炉煤气、煤焦油深加工)一体化建设。

调整了4项,分别是:将“水煤浆技术开发及应用”调整为“型

煤及水煤浆技术开发及应用”,“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调整为“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 ”,“节水型选煤工程技术开发及应用”调整为“选煤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煤电、煤焦化(焦炉煤气、煤焦油深加工)一体化建设”调整为“煤电一体化建设”。

( 二)、限制类项目共5项,增加了1项:井下回采工作面超过2个的新建煤矿项目。

调整了2项,分别是:将“单井井型低于以下规模的煤矿项目:山西、陕西、内蒙古30万吨/年,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北京、河北、东北及华东地区15万吨/年,西南和中南地区9万吨/年,开采极薄煤层3万吨/年”调整为“单井井型低于以下规模的煤矿项目:山西、内蒙古、陕西120万吨/年,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5万吨/年,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9万吨/年,其他地区30万吨/年”,“未经国家或省(区、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矿区总体规划的煤矿项目”调整为“未按国家规定程序报批矿区总体规划的煤矿项目”。

(三)、淘汰类项目共11项,增加了1项:不能实现洗煤废水闭路循环的选煤工艺、不能实现粉尘达标排放的干法选煤设备。

取消了2项,分别是:未按批准的矿区规划确定的井田范围和井型而建设的煤矿;没有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

内蒙古经济及煤炭工业的发展状况

一、“十一五”经济发展综合情况

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55亿元,年均增长17.6%,高于全国7.4个百分点,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4.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70美元,位居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1∶45.4∶39.5调整为2010年的9.5∶54.6∶35.9,总体上完成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3%提高到2010年的43%左右。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能源、原材料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原煤产量由2.6亿吨增加到7.9亿吨,电力装机由1989万千瓦增加到6500万千瓦,外送电量居全国首位。以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风电装机由20万千瓦增加到10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和煤制乙二醇五大示范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非资源型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以上。

二、2011年经济发展状况

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246.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261.8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6.6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1%和26.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989.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5%。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为8905美元。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9.2:56.8:34。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15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2.6%,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41.1%,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98.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2.1%,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9.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0.5%。

从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区原煤产量达9.79亿吨,比上年增长25.1%;发电量达到2970.52亿千瓦小时,增长16.8%,其中,风力发电量258.53亿千瓦小时,增长29.7%;钢材产量为1417.32万吨,增长10.9%;载货汽车为30944辆,下降17.3%;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和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品出口交货值达22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90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

三、2011年金融、证券和保险业发展状况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063.72亿元,全年新增存款1768.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4%。其中,单位存款余额5797.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74.14亿元;个人存款余额5431.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25.39亿元。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727.7亿元,全年新增贷款1866.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567.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16.38亿元,增长33.8%;中长期贷款余额6070.4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33.49亿元,增长18.2%;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152.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8.7亿元,增长38.2%。

2011年,全区证券机构布局逐步趋于合理,证券公司开户数和交易额均较快增长。辖区两家法人证券公司股民开户数为63.4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5.4%,证券交易额为4280.74亿元,比上年减少578.42亿元。

2011年,全区保险机构1765家,保险营销员6.37万人。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2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年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71.22亿元,增长19.8%。农业保险稳步推进,全年全区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7亿元,累计赔付支出10.1亿元,268.7万户次农牧户受益,充分发挥了支农惠农作用。

四、“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城镇化率达到60%。

五、2011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3.2%;节水减排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自治区煤炭工业的发展情况

一、煤炭资源储量及利用情况

1、资源储量情况

截止目前,内蒙古探明煤炭资源储量7703亿吨。查明资源量居

全国第一;煤炭资源远景储量13000亿吨,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全区含煤面积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10强。在探明储量中,亿吨级以上的整装煤田36处。

2、煤种分布情况

煤炭资源品种齐全,但数量相差悬殊,且分布欠均匀,其中褐煤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呼伦贝尔、通辽、锡林郭勒、赤峰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2336亿吨;长焰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等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4161亿吨;焦煤主要分布在我区中西部乌海、包头、阿拉善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657亿吨;无烟煤主要分布在我区西部的阿拉善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146亿吨。各煤种所占比例为:烟煤57%,褐煤32%,焦煤9%,无烟煤2%。

3、规划开发利用情况

根据煤炭资源勘探程度,目前具备规划开发利用条件的资源储量为2570亿吨,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地。其中鄂尔多斯市规划利用储量1482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57.67%;锡林郭勒盟规划利用储量49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19.22%;呼伦贝尔市规划利用储量29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11.44%;乌海市规划利用储量43.2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1.68%;。

二、“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发展及煤炭企业结构调整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关闭小煤矿近900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5000多万吨,全区各类煤矿由2005年的1378处,减少到2010年

的551处,原煤产量由2005年的2.56亿吨增至2010年的7.87亿吨,平均单井产能由2005年不足14万吨提高到140万吨,资源回收率由2005年的20%提高到60%以上,机械化生产水平由35%提升到90%以上,原煤百万吨死亡率由2005年的0.5稳定下降并保持在目前的0.05左右。30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退出市场。

三、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与内蒙古

按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十二五”末,全国煤炭生产能力41 亿吨/年,煤炭产量控制在39 亿吨左右,比2010年增长6.6亿吨。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总要求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即:东部(含东北)控制开发强度,维持现有供应能力。中部放缓开发增速,保障稳定供应。西部开发潜力大,提高供应能力,增加调出量。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总要求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未来五年新建煤矿将主要集中在西部,尤其是内蒙古。

十二五煤炭产量的增幅,明显小于十一五(2006-2010年)的增幅。去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2.4亿吨,比2005年增加8.9亿吨。但2011年全国原煤产量为35.2亿吨,同比增加2.8亿吨,产能可能提前达到2015年的目标。

规划指出,山西、内蒙古、河南、陜西等重点产煤省份,要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促进煤炭资源连片开发。对已设置矿业权的矿区,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分散的矿业权,提高勘查开发规模化和集约化。要继续培育大型煤炭集团,鼓励兼并重组,目

标是至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

在西部地区,将大力推进神东、陜北、黄陇和宁东等大型煤炭基地资源整合以及已规划矿区的勘探工作。另外,将对蒙东褐煤资源围绕重点项目开展勘探,对蒙东褐煤矿区重点实施煤电项目一体化开发,优先建设大型露天矿,重点供应中国东北。规划特别强调,新井建设以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优先建设大型露天矿、特大型矿井和煤电一体化项目。

未来国内新增产能重点照顾蒙煤、优先建设露天矿、蒙煤外运通道大扩容等规划内容。

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之煤炭篇

国务院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发展有如下重要意见:

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意见》指出,要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至河北、辽宁沿海港口煤运通道建设,规划建设内蒙古西部煤炭产地至中部省份的北煤南运新通道,提升大秦、朔黄等既有煤运铁路集运能力;有序建设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和煤基燃料输送管道。要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将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建设。加快蒙西、呼伦贝尔等煤电基地至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输电通道前期工作,研究论证锡林郭勒至南京等长距离大容量高电

压等级输电通道建设。完善区内500千伏骨干网架,扩大电网覆盖范围。

《意见》强调,要积极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稳步推进国家能源基地建设。优化煤炭资源开发,进一步规范开采秩序,推进资源整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设一批现代化露天煤矿和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建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生产矿区。支持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和鄂尔多斯等重点煤电基地建设。对富铝煤、富锗煤、焦煤和无烟煤等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适度开展褐煤干燥等工艺创新。加大煤田灭火力度。

同时要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充分发挥煤炭、有色金属、农畜产品等资源优势,提高开发和深加工水平。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依据国家规划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优先布局升级示范项目,适时推进产业化。支持大型聚氯乙烯和焦炭企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以乌海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焦化、聚氯乙烯生产加工基地。根据水资源条件有序发展盐碱、煤焦油深加工等优势化工产业,延伸后续产业链。统筹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发展。优化兴安、赤峰、锡林郭勒等地区的水煤资源配置,有序发展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意见》提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根据国家产业布局和专项规划,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优先在内蒙古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等项目,在项目核准、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五、今年第一季度全区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1-3月份,全区生产原煤23965万吨,同比增加3200万吨,增长15.4%,其中,3月份生产9148万吨,同比增加1528万吨,增长20.1%。铁路煤炭运量1.6亿吨,增长5.5%。全区销售煤炭2.4亿吨,其中销往区外1.5亿吨,占总销量的62%。全国一季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5.8%,至8.38亿吨。

(二) 1-3月份,全区进口煤炭427.29吨,同比增长34.42%。另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3月份,我国进口煤炭6173万吨,同比增长63%。

(三)西部地区主要煤种价格情况:3月份,高热值动力煤坑口价格保持390元水平;低热值动力煤价格150元,环比下降20元左右。焦煤坑口平均价格585元,环比下降15元左右。无烟原煤坑口价格700元,比上月涨200元左右。乌海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平均价格1500元左右,环比持平;洗精煤平均价格970元,环比下降90元。进口蒙古国焦煤落地交易价阿拉善盟策克口岸620元,环比上涨20元;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750元,环比上涨50元。 东部地区主要煤种价格情况:3月份,东部地区电煤坑口价格继续保持在200元;市场粉煤价格215元,环比下降15元。

秦皇岛港平仓价格情况:3月1日开始,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稳定在775元,环比上涨5元,出现止跌回升迹象。

西部地区主要煤种价格情况:4月份,高热值动力煤坑口价400元/吨,低热值煤170元/吨,环比均上涨10元。焦煤坑口平均价维

持585元/吨水平。无烟原煤坑口价600元/吨,环比下降100元。乌海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平均价格1420元/吨,环比下降80元;洗精煤平均价970元/吨,环比持平。进口蒙古国焦煤落地交易价阿拉善盟策克口岸610元/吨,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主焦煤平均价825元/吨,环比均下降10元左右。

东部地区主要煤种价格情况:4月份,东部地区电煤坑口价格继续维持在200元/吨;市场粉煤价格230元/吨,环比上涨15元。 秦皇岛港平仓价格情况: 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3月初出现止跌回升,从3月1日开始小幅上扬,由775元上涨至4月16日790元,同比持平。

去年同期,内蒙古西部地区平均售价为320元/吨左右,高热值动力煤最高售价为450元/吨,同比上涨约20元/吨;低热值动力煤最低售价为200元/吨,同比基本持平。

东部区褐煤平均售价约200元/吨,同比上涨10元/吨。

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830元/吨左右,环比上涨30元,同比上涨80元。

2011年11月起,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连续17周下跌,累计下降81元/吨,2012年3月止跌回升。

(四)1-2月份,全区煤炭行业实现利润124.8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12.9亿元的58.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0.5亿元,同比增长27.4%,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196.7亿元的26%。(比重继续提高)

六、关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1、相关的几个文件

3月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发〔2011〕32号)提出,到2013年底,全区地方煤炭企业“形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煤炭企业20户”。

文中指出,兼并重组的意见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46号)精神制定的。

4月份,《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培育建设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实施“双百亿工程”的意见(2011—2013年)》(内党发〔2011〕9号)提出,“力争到2013年底,全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及企业集团达到60户左右(含驻区中央企业)”;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培育建设“双百亿工程”大型骨干企业和重点开发区(园区)名单的通知》(内经信发〔2011〕21号)确定了53户重点培育建设的大型骨干企业,其中,包含煤炭生产业务的企业有24户。

10月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内政办发〔2011〕92号)进一步明确:“煤炭资源整合主体必须是合法保留的煤矿,拟整合的煤炭资源赋存区域必须具备统一开采条件,或有利于整合主体就近接续开采。”

同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通知》(内政办发〔2011〕99号)再一次指出:“在煤

炭企业兼并重组期间,严禁煤炭生产企业未按兼并重组要求擅自转让、买卖采矿权。按照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2011〕1号)要求,未经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相关部门不得办理任何煤炭企业的转让、并购手续。”

2、兼并重组的方式——从生产关系层面推动

截止2010年底,全区551处矿井,企业数353户,一企一矿的企业有309户;500万吨以上规模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6%,30万吨规模的企业占33%;全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煤炭企业9户(地方企业5户、驻区中央企业4户)。2009年,全区只有11户地方煤炭企业进入全国煤炭100强行列,排在最前的伊泰集团公司仅位列第19位,其余均在30位之后。

煤炭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核心是资产的融合,不管是收购、控股、参股,只有资产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经营、安全、组织方面的高度有机统一。在企业兼并重组中,要坚决防止假兼并、假整合、假重组,坚决防止任何形式“一顶帽子”大家戴的现象发生。

3、兼并重组的原则

本次兼并重组的基本原则:“政府引导,政策推动,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

为此,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是针对兼并主体的,被兼并企业只有积极参加兼并重组,融合到兼并主体中,才能享受自治区的鼓励政策。

4、对兼并主体的影响

综合多方面政策信息,列为兼并主体的企业,除了具备相当的煤炭产能外,整体营业收入、是否形成产业链、达到循环经济状态等都是考量的内容。一旦列入,近期将获得:

(1) 集中、占据资源的能力;

(2) 竞争烈度降低的环境;

(3) 交通瓶颈、制约的改善;

(4) 其它扶持政策,如相关项目审批、税收、经费扶持等;

(5) 清晰地发展思路。

七、鄂尔多斯煤炭工业情况和煤炭企业整合动向 目前内蒙古具备规划开发利用条件的资源储量为2570亿吨,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地。其中鄂尔多斯市规划利用储量1482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57.67%;其中鄂尔多斯市矿井总数272处,占全区矿井总数的54%。

2010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全市煤炭企业共生产销售原煤4.33亿吨,比上年增加1亿吨,增幅30%,原煤产量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3%,占自治区煤炭总产量的55.4%,煤炭产量连续8年蝉联全国产煤地级市之首。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销原煤1.38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0.1亿吨,增幅7.8%;地方煤矿产销2.95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0.95亿吨,增幅47.5%。在煤炭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产业经济效益明显

提升,在财政税收和工业经济的比重日益凸显。全年煤炭行业实现财政收入252.6亿元,同比增长49.7%,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6.9%。

在资产兼并重组工作中,鄂尔多斯市将采用强强联合、大小联合、小小联合等多种模式,到今年年底,大集团重组并购基本到位,到2012年6月30日,全市煤炭企业资产兼并重组工作全面完成。目前鄂尔多斯市煤炭企业资产兼并重组工作的重点是尽快突破要价高、操作边界界定、优先推动百亿企业、政策贯彻落实、完善操作方案等难点问题。最终通过资产兼并重组,使鄂尔多斯市煤炭企业的数量由现在的近300户控制在40户以内,并形成1-2户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

鄂尔多斯市在去年已形成的5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伊泰集团、汇能煤电公司、鄂绒集团、伊东煤炭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的基础上,今年将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再培育5个百亿元企业,分别是:满世煤炭集团、特弘煤电集团、蒙泰煤电集团、乌兰煤炭集团、天隆集团。目前,这五家企业已牵头与相邻和就近企业协调重组事宜,到今年底,鄂尔多斯市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煤炭企业将达10户。

八、乌海煤炭工业情况和煤炭企业整合动向 乌海市规划利用储量43.2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1.68%;矿井32处,09年产量0.174亿吨;2010年产量,原煤 万吨 2973.45 万吨 洗煤3093.24万吨 焦炭 631.40 万吨

神华乌海能源公司产能2000多万吨,其他煤炭企业如黄河工贸集团、源通集团等30余家原煤生产企业产能总和1000余万吨。乌海

原煤几乎全部为焦煤,占自治区储量60%,棋盘井地区储量约10亿吨,占20%。这次兼并重组,乌海市控制在7户以内。

附件、国家关于煤炭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以下简称2011年本产业政策),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以下简称2005年本产业政策),煤炭产业政策有如下变化:

(一)、鼓励类项目共20项,增加了10项,分别是: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选煤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矿井采空区矸石回填技术开发与应用,井下救援技术及特种装备开发与应用,煤矿生产过程综合监控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大型煤炭储运中心、煤炭交易市场建设,矿井进出人员自动监控记录系统开发与应用,新型矿工避险自救器材开发与应用,建筑物下、铁路等基础设施下、水体下采用煤矸石等物质充填采煤技术开发与应用。

取消了4项,分别是:工业及生活用环保型煤开发及生产,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开发及应用,低热值燃料(含煤矸石)及煤矿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及设备制造,煤电、煤焦化(焦炉煤气、煤焦油深加工)一体化建设。

调整了4项,分别是:将“水煤浆技术开发及应用”调整为“型

煤及水煤浆技术开发及应用”,“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调整为“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 ”,“节水型选煤工程技术开发及应用”调整为“选煤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煤电、煤焦化(焦炉煤气、煤焦油深加工)一体化建设”调整为“煤电一体化建设”。

( 二)、限制类项目共5项,增加了1项:井下回采工作面超过2个的新建煤矿项目。

调整了2项,分别是:将“单井井型低于以下规模的煤矿项目:山西、陕西、内蒙古30万吨/年,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北京、河北、东北及华东地区15万吨/年,西南和中南地区9万吨/年,开采极薄煤层3万吨/年”调整为“单井井型低于以下规模的煤矿项目:山西、内蒙古、陕西120万吨/年,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5万吨/年,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9万吨/年,其他地区30万吨/年”,“未经国家或省(区、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矿区总体规划的煤矿项目”调整为“未按国家规定程序报批矿区总体规划的煤矿项目”。

(三)、淘汰类项目共11项,增加了1项:不能实现洗煤废水闭路循环的选煤工艺、不能实现粉尘达标排放的干法选煤设备。

取消了2项,分别是:未按批准的矿区规划确定的井田范围和井型而建设的煤矿;没有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


相关内容

  • 能源的开发
  •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时间:11.21 限时:45分钟 ★课前预习案★ [考纲呈现] 1. 掌握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2. 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 . 结合时事掌握 ...

  • 内蒙古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的形势和对策
  •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左右,也就是说,今后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速度必须达到5.6%左右,这一目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是最高的.实现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目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 ...

  •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的重要性 [摘要]:能源危机或能源短缺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对其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格局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依然是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因此煤炭产业发展的好坏必然会影响其他部门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内 ...

  •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
  •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及分布特点 发布时间:2009-5-8 来源:浙江煤炭网 点击数: 11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个,其中有4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 ...

  • 2013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及其详解
  • 2013年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及其详解 中国的露天煤矿主要分布: 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平朔露天煤矿.伊敏露天煤矿.霍林河露天煤矿.元宝山露天煤矿和准格尔露天煤矿. 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平朔露天煤矿 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新疆,云南,黑龙江,辽宁,宁夏.甘肃.主要在这些地方.内蒙古百万吨以上的露天煤矿主 ...

  • 内蒙古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 内蒙古考察学习心得体会(县委书记) 近日,考察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等几个城市.内蒙古的发展在全国排名在前十位,所以这次考察抱着一种认真学习的心态,侧重于了解.挖掘其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发展措施及发展速度.作为大兴安岭东部地区一名县级党委的主要领导,自己一直在思索全县的发展问题 ...

  • 外部环境分析
  • 第二章 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构成图 第一节 企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环境分析) 一. 政治环境 "十二五"期间是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实现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煤炭工业总体发展目标是:开发布局明显优化,资源配置及勘查规范有序:煤炭生产以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 ...

  • 合同评审要点
  • 中铁物总煤炭销售有限公司(简称中铁煤炭公司)是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根据集团发展战略,为实施煤炭业务专业化经营,加快煤炭业务发展,于2009年4月21日新组建成立的独资子公司.中铁煤炭公司作为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发展煤炭业务的唯一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中铁物资的铁路背景优势,现正全力推进黄骅港中铁干散货集散销 ...

  •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轮复习)
  •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情分析 1 考纲说明: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考查形式:①结合能源基地区域图,考查能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②结合新能源开发,考查新能源的特点.变化特征以及开发条件评价. 3 考题预测:结合"一带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