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协议书

申请人:_______市________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________市_____区______路______号;
法定代理人:田________,董事长。
被申请人:______市________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_______市______区_____路_____号;
法定代表人:周_______,总经理。

申请人_______市_______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申请人”)与被申请人_______市_____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被申请人”),于xx年6月25日在被申请人所在地签订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由申请人将其生产的“_______牌”白酒供给被申请人经销。申请人售给被申请人“______牌”白酒每件价格为160元人民币,全上供货不得少于500件。产品质量由申请人负责。第一次供货时间是xx年6月30日,数量为100件。被申请人于xx年7月15日付清第一次供货价款的60%以后,申请人应于收到货款的10天内供应第二批白酒,交货地点为被申请人所在地_____路_______号的______仓库。合同还约定,合同签订后一周内由被申请人付定金2万元人民币。因本合同发生的纠纷协商不能解决时,由_____市仲裁委员会仲裁。xx年3月25日,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纠纷,申请人向______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_______市仲裁委员会依法组成仲裁庭进行了审理,并主持了调解。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自愿达成如下和解协议:

一、解除xx年6月25日签订的《购销合同》。

二、被申请人退还未售出的“______牌”白酒110件,由被申请人负责送到申请人所在地的_______仓库。运输中的风险由被申请人承担。

三、申请人收到被申请人2万元人民币的定金,由申请人返还1万元人民币,其余部分充抵申请人的货款和其他费用。依此结算,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得以清结。

四、本案的仲裁费和财产保全费共4000元人民币已由申请人支付,申请人负担xx元人民币,被申请人负担xx元人民币,被申请人负担部分从申请人应返还给被申请人1万元人民币中扣除。扣除扣的8000元人民币由申请人在验收被申请人退还“_______牌”白酒的当日以现金方式支付。

五、本协议书自双方当事人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由被申请人送仲裁庭一份。申请人在本协议书生效后的三日内撤回仲裁申请。

申请人:_____市____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理人:田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_______市______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

申请人:_______市________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________市_____区______路______号;
法定代理人:田________,董事长。
被申请人:______市________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_______市______区_____路_____号;
法定代表人:周_______,总经理。

申请人_______市_______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申请人”)与被申请人_______市_____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被申请人”),于xx年6月25日在被申请人所在地签订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由申请人将其生产的“_______牌”白酒供给被申请人经销。申请人售给被申请人“______牌”白酒每件价格为160元人民币,全上供货不得少于500件。产品质量由申请人负责。第一次供货时间是xx年6月30日,数量为100件。被申请人于xx年7月15日付清第一次供货价款的60%以后,申请人应于收到货款的10天内供应第二批白酒,交货地点为被申请人所在地_____路_______号的______仓库。合同还约定,合同签订后一周内由被申请人付定金2万元人民币。因本合同发生的纠纷协商不能解决时,由_____市仲裁委员会仲裁。xx年3月25日,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纠纷,申请人向______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_______市仲裁委员会依法组成仲裁庭进行了审理,并主持了调解。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自愿达成如下和解协议:

一、解除xx年6月25日签订的《购销合同》。

二、被申请人退还未售出的“______牌”白酒110件,由被申请人负责送到申请人所在地的_______仓库。运输中的风险由被申请人承担。

三、申请人收到被申请人2万元人民币的定金,由申请人返还1万元人民币,其余部分充抵申请人的货款和其他费用。依此结算,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得以清结。

四、本案的仲裁费和财产保全费共4000元人民币已由申请人支付,申请人负担xx元人民币,被申请人负担xx元人民币,被申请人负担部分从申请人应返还给被申请人1万元人民币中扣除。扣除扣的8000元人民币由申请人在验收被申请人退还“_______牌”白酒的当日以现金方式支付。

五、本协议书自双方当事人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由被申请人送仲裁庭一份。申请人在本协议书生效后的三日内撤回仲裁申请。

申请人:_____市____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理人:田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_______市______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


相关内容

  • 二审中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上诉后未履行和解协议,执行一审判决
  • 二审期间上诉人以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为由撤回上诉, 后和解协议未履行,是否执行一审判决 载<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民事审判信箱>(2014年第1辑·总第57辑) 问:二审期间上诉人以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为由撤回上诉,后和解协议未履行,是否执行一审判决? 答:关于这一问题法律并没有明确的 ...

  • 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分析
  • 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分析 [摘 要]民事执行和解作为我国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化解纠纷.减少对抗.节省执行成本.提高执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执行难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但由于现行立法上关于执行和解规定的过于宽泛和简单,导致了实践中的操作不一,对执行和解 ...

  • 论民事执行和解的效力
  • 2009年7月第30卷 第7期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ul.2009Vol.30 No.7 JournalofShaogu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论民事执行和解的效力 李金燕,杨 凤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摘要:民事执行和解是民事执行程序中一项重 ...

  • 刑法诉讼浅析民事案件中的执行和解
  • 浅析民事案件中的执行和解 陈驰 闵波 [摘 要] 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执行标的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审查批准以结束执行程序的一种行为.作为民事执行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事执行和解制度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在实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缺陷,有待进 ...

  • 刑事和解协议法律效力的理论考察
  • 2010年2月第22卷 第1期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HunanPublicSecurityCollegeFeb12010 Vol122 No11 刑事和解协议法律效力的理论考察 马永平 (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检察院,山东淄博 255400) 摘 要:刑事和解协议是刑事和解制度化路 ...

  • 无讼阅读|执行前和解协议处理办法观点集成
  • 文/王婷婷 北京盈科(长春)律师事务所 本文由作者向无讼阅读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近日跟前辈探讨到一个问题:对执行前和解协议的效力到底如何认定,兼如果出现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另一方如何救济的问题. 笔者在和他人探讨和翻阅法条的过程中,发现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没有对执行前的和解协议作出 ...

  • 2015年2月17日证监会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
  • 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试点开展证券期货领域行政和解工作,规范行政和解实施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和解,是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在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行政相对人)涉嫌违反证券 ...

  • 诉讼外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 诉讼外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浙江义乌法院裁定驳回顾存阳执行异议申请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申请执行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案
  • [案情] 申请执行人:高宝珠 被执行人: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寨后村诗山村民小组 申请执行人以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为由向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寨后村诗山村民小组调整共计1.4亩土地返还给申请人承包经营.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原告高宝珠与原配丈夫高瑞生原系被告 ...

  • 和解协议对执行程序的影响应认定为是执行中止
  • 作者按:执行和解协议达成后,究竟给正在进行的执行程序带来什么影响?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均没有给出明确结论.本文认为,应认定为执行中止较为合适,且执行法院可依职权作出.这一结论可以简化执行和解制度,给申请人和执行法院带来便利,实现法律规定和执行实践的协调,并在不损害被执行人权益的情况下较好的保障了执行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