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型忆阻器带来类脑计算大突破,或成神经计算机时代"晶体管"

本文由新智元(AI_era)编译并授权转载,来源:Live Science;ece.umass.edu,翻译:闻菲

【新智元导读】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忆阻器,能够忠实模拟生物神经元突触的功能,相关论文日前在《自然-材料》发表。实验证明,与传统的漂移型忆阻器一起使用,该装置展现出一些重要的突触功能,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可塑性。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系主任黄铁军博士评论称,马萨诸塞州阿姆赫斯特大学在神经形态器件研制方面很强,配上8月份IBM苏黎世的神经元,神经形态计算最重要的两个器件就到位了,如果可行,堪称神经计算机时代的“晶体管”。

随着微电子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遵循摩尔定律快速地提高,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的传统存储技术逐渐接近物理极限,计算机的“存储墙”问题愈发严峻。忆阻器的出现给研究者制造存储容量更大、处理速度更快的计算机带来了希望。忆阻器是一种非线性的无源两端口动态器件,它的电阻值依赖于所输入电流或电压的历史。

扩散型忆阻器,真正的突触模拟器

该研究的其中一位负责人、马萨诸塞州阿姆赫斯特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 Joshua Yang 表示,过去人们使用像晶体管和电容这样的装置模拟突触动力学,虽然有用,但这些装置与真正的生物系统相去甚远,不能算是有效的模拟。实际上,传统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使用的装置体积更大、能耗更多,而且保真度较低。

发表在《自然-材料》上的这篇论文叫做《使用扩散动力学的忆阻器作为神经形态计算突触模拟器》(Memristors with diffusive dynamics as synaptic emulators for neuromorphic computing)。

“我们的设备可以用更自然、直接和保真度高的方式模拟突触,不仅模仿突触的一种功能,还模拟突触其他重要的功能,甚至可以把多种功能结合在一起。”Yang 表示。

在生物系统中,当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导到末端时,突触前膜透性发生变化,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大量钙离子涌入突触,触发神经递质的释放,通过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冲动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神经元。

研究中所描述的“扩散型忆阻器”由一片嵌入了纳米银颗粒的氮氧化硅膜构成,放在两个电极之间。氮氧化硅膜是绝缘体,但通电以后,在热力和电力的作用下,膜上排列整齐的银粒子位置开始打散,逐渐扩散,透过薄膜,最终形成一簇簇的导电细丝,能够把电流从一个电极传到另一个电极。关掉电源后,温度下降,纳米银颗粒会重新排列整齐。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过程非常与钙离子在生物突触中的表现十分类似,因此该装置可以模拟神经元的短期可塑性。高频率的低压脉冲序列将逐渐增加装置的导电性,直到电流可以通过,但如果脉冲持续,电导率最终将会降低。

研究人员表示,当前大多数使用忆阻器模拟神经突触的设计都没有应用扩散动力学,除非有电容很大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计算机模拟亚阈值。

他们在论文的摘要里写道,“我们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受生物启发的模拟扩散动力学的解决方案,与 CMOS 方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又与突触有着极大的相似。具体说,我们研发了一种扩散型的忆阻器,其原子扩散的方式和所需的时间与生物突触传导神经递质的过程更为相似,因此,研究实现了对生物突触的忠实模拟,创造出了真正的突触模拟器。”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采用的方法不仅提供了忠实地模拟了生物突触的工作原理,还具有其他的一些特征,比如钙离子浓度变化、移动物体的耗尽效应,以及各种不同但却彼此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的动态平衡。“这让我们更进一步地抓住了此前没有展示过的突触功能的本质。”

研究人员还用将扩散型忆阻器和常规的依赖电场的漂移忆阻器结合在一起使用,结果发现可以展示出脉冲计时相关可塑性(STDP),STDP 根据脉冲时间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

精确再现突触可塑性是创造类脑计算机必不可少的条件。以前也有研究只使用漂移忆阻器模拟钙离子的动态。但 Yang 表示,这些忆阻器是基于物理过程,不同于生物突触,因此保真度和各种可能的突触功能都有很大的限制。Yang 表示,“扩散型忆阻器帮助漂移型忆阻器产生了类似真正突触的行为,结合使用这两种忆阻器带来了 STDP 的天然示范,而 STDP 是长期可塑性学习规则的重要因素。”

神经形态计算最重要的两个器件凑齐

今年 8 月,IBM苏黎世研究中心制成了世界首例纳米随机相变神经元。相变神经元信号传输速度很快、功耗很低,而且在相同的输入信号下,多个相变神经元的输出会有轻微的不同,而这正是生物神经元的特性。

IBM 苏黎世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相变存储材料,制作的随机兴奋神经元

IBM 苏黎世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相变存储材料,制作的随机兴奋神经元。两边微小的方形是电极的导电板,很尖的探针触碰到导电板,让相变材料回应神经信号输入。每组探针都能接触到100个细胞组成的一个集群。来源:IBM研究院

本文由新智元(AI_era)编译并授权转载,来源:Live Science;ece.umass.edu,翻译:闻菲

【新智元导读】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忆阻器,能够忠实模拟生物神经元突触的功能,相关论文日前在《自然-材料》发表。实验证明,与传统的漂移型忆阻器一起使用,该装置展现出一些重要的突触功能,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可塑性。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系主任黄铁军博士评论称,马萨诸塞州阿姆赫斯特大学在神经形态器件研制方面很强,配上8月份IBM苏黎世的神经元,神经形态计算最重要的两个器件就到位了,如果可行,堪称神经计算机时代的“晶体管”。

随着微电子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遵循摩尔定律快速地提高,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的传统存储技术逐渐接近物理极限,计算机的“存储墙”问题愈发严峻。忆阻器的出现给研究者制造存储容量更大、处理速度更快的计算机带来了希望。忆阻器是一种非线性的无源两端口动态器件,它的电阻值依赖于所输入电流或电压的历史。

扩散型忆阻器,真正的突触模拟器

该研究的其中一位负责人、马萨诸塞州阿姆赫斯特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 Joshua Yang 表示,过去人们使用像晶体管和电容这样的装置模拟突触动力学,虽然有用,但这些装置与真正的生物系统相去甚远,不能算是有效的模拟。实际上,传统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使用的装置体积更大、能耗更多,而且保真度较低。

发表在《自然-材料》上的这篇论文叫做《使用扩散动力学的忆阻器作为神经形态计算突触模拟器》(Memristors with diffusive dynamics as synaptic emulators for neuromorphic computing)。

“我们的设备可以用更自然、直接和保真度高的方式模拟突触,不仅模仿突触的一种功能,还模拟突触其他重要的功能,甚至可以把多种功能结合在一起。”Yang 表示。

在生物系统中,当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导到末端时,突触前膜透性发生变化,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大量钙离子涌入突触,触发神经递质的释放,通过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冲动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神经元。

研究中所描述的“扩散型忆阻器”由一片嵌入了纳米银颗粒的氮氧化硅膜构成,放在两个电极之间。氮氧化硅膜是绝缘体,但通电以后,在热力和电力的作用下,膜上排列整齐的银粒子位置开始打散,逐渐扩散,透过薄膜,最终形成一簇簇的导电细丝,能够把电流从一个电极传到另一个电极。关掉电源后,温度下降,纳米银颗粒会重新排列整齐。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过程非常与钙离子在生物突触中的表现十分类似,因此该装置可以模拟神经元的短期可塑性。高频率的低压脉冲序列将逐渐增加装置的导电性,直到电流可以通过,但如果脉冲持续,电导率最终将会降低。

研究人员表示,当前大多数使用忆阻器模拟神经突触的设计都没有应用扩散动力学,除非有电容很大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计算机模拟亚阈值。

他们在论文的摘要里写道,“我们提出并论证了一个受生物启发的模拟扩散动力学的解决方案,与 CMOS 方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又与突触有着极大的相似。具体说,我们研发了一种扩散型的忆阻器,其原子扩散的方式和所需的时间与生物突触传导神经递质的过程更为相似,因此,研究实现了对生物突触的忠实模拟,创造出了真正的突触模拟器。”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采用的方法不仅提供了忠实地模拟了生物突触的工作原理,还具有其他的一些特征,比如钙离子浓度变化、移动物体的耗尽效应,以及各种不同但却彼此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的动态平衡。“这让我们更进一步地抓住了此前没有展示过的突触功能的本质。”

研究人员还用将扩散型忆阻器和常规的依赖电场的漂移忆阻器结合在一起使用,结果发现可以展示出脉冲计时相关可塑性(STDP),STDP 根据脉冲时间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

精确再现突触可塑性是创造类脑计算机必不可少的条件。以前也有研究只使用漂移忆阻器模拟钙离子的动态。但 Yang 表示,这些忆阻器是基于物理过程,不同于生物突触,因此保真度和各种可能的突触功能都有很大的限制。Yang 表示,“扩散型忆阻器帮助漂移型忆阻器产生了类似真正突触的行为,结合使用这两种忆阻器带来了 STDP 的天然示范,而 STDP 是长期可塑性学习规则的重要因素。”

神经形态计算最重要的两个器件凑齐

今年 8 月,IBM苏黎世研究中心制成了世界首例纳米随机相变神经元。相变神经元信号传输速度很快、功耗很低,而且在相同的输入信号下,多个相变神经元的输出会有轻微的不同,而这正是生物神经元的特性。

IBM 苏黎世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相变存储材料,制作的随机兴奋神经元

IBM 苏黎世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相变存储材料,制作的随机兴奋神经元。两边微小的方形是电极的导电板,很尖的探针触碰到导电板,让相变材料回应神经信号输入。每组探针都能接触到100个细胞组成的一个集群。来源:IBM研究院


相关内容

  • 集成电路综述论文
  • 集成电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着重介绍了集成电路技术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集成电路技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 一.发展历史 集成电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20世纪科技发展史上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50多年来,集成电路不 ...

  •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发展综述
  •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发展综述 摘要:本文介绍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诞生和发展,探讨了制约现代计算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基础硬件IC生产技术的极限和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缺陷将成为计算机发展的两大瓶颈.调查了现在为了突破冯·诺依曼体系瓶颈各国科学家做出的努力,总结了现在正在研究发展中的几种非冯·诺依 ...

  • 材料与社会发展
  • 1.什么是材料?简述材料分类以及各类材料的基本特性. 答: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 (1)定义:材料是指能为人类经济性地,用于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2)材料的分类:①按组成.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②从其发展过程上,可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它们是互相依存 ...

  • 材料与社会发展复习题
  • "材料与社会发展"课程复习题 1. 什么是材料?简述材料分类以及各类材料的基本特性. 答: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 (1)定义:材料是指能为人类经济性地,用于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2)材料的分类:①按组成.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②从其 ...

  • 本科生科研训练课题指南
  • 本科生科研训练课题指南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2008.12 I.思路与方案 科学研究最根本的特征是创新.如何从学生进入大学之初由应试教育过渡到研究性和创新教育,是我国当前大学教育面临的严峻课题.在大学里,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为此课题开辟了一条蹊径: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 ...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绪论 科学技术的含义.结构和功能 1.科学: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与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事业. 包括四层含义:首先,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其次,科学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再次,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最后,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

  • 智能控制理论研究报告
  • 一.绪论 时代是人类在开发.利用能量变换和信息变换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用控制论的观点看社会,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代:人力时代.机械时代,和现在开始步入的自动化时代.21世纪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当今社会的许多挑战性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论,为许多产业领域实现自动化提供了先进的 ...

  • 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摘要: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因子,随着人们对基因认识的不断深入,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基因工程在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基因工程技术在不断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日益尖锐的问题和矛盾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如何引导基 ...

  • 2013科技新闻
  • 2013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4年1月24日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0次.评选结果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