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系统的提升

信念系统的提升(一)

点击量232 ? 发表日期2006-7-6

信念系统包括信念、价值和规条(Beliefs,values?and?Rules ,简称为.BVR) ,是每一个人都有,并且与其他人不同的思想发动机:一个人凭这套系统去处理人生里的每一件事,因此,这套系统决定了这个人的成功快乐、情绪感觉和人生成就。这一章特别介绍一些提升这个系统的概念和技巧?

正面词语

" 正面词语" 帮助我们运用词语去改变思想而使自己在人生里有更积极和进取的态度,遇事时更快找出解决办法,逃出困境。

在我们身边,不难听到一些类似这样的话,显示出说话人正陷于困境中:

" 我不要再被人欺负。"

" 我没有办法。"

" 还没有可能。"

困境坦克的" 困" 是因为事情里有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使我们感到无可奈何,亦即是无能为力。在困境中的人,容易把思想放在那些无法控制或不想要的因素上,如果能够转而注意一些本人可以控制的因素,则便有办法使事情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可以再来一次和越做越好。这份心态,使事情有了转机。肯再试便多了一份成功机会,每次都比上次好一些,累积下来,怨天尤人的人就会少了。

说" 我解决不了" 的人是一个失败者,而说" 我要找出一个解决办法" 的人是一个乐观者,亦即是一个成功者。其实都是针对同一个情况,心态不同便会出现不同的语言,而改变语言便可以吏心态改变。即把句子中的" 不" 、" 没有" 等负性的词删除,改用正面的词语代替。例如: " 我不要再被人欺负" 改为" 我要别人尊重我" 。

" 我没有办法" 改为" 我要试着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

" 这没有可能" 改为" 我要找出一个突破的方法" 。

看以上这些例句,你会发觉左边(负面) 的句子,就像困在一个圈中,文字的意思完全是静态的。而右边(正面) 的句子,则有动感,是活的,是可以有所行动的意思。

我们的大脑,跟随着我们的思想去操纵我们的身体。大脑只能接受正面的指令,给它负面的指令,它便会做出与我们意愿相反的结果。例如,一些人不断叫喊自己不会惊慌,结果是,不久之后自己惊慌到发抖,甚至哭出来,便是这个原因。不信的话,你看看以下的句子,注意自己的脑里有什么涌出来:" 不要想像一对白色的老虎,但是可以想像一对跛足的鸭;不要想像在雪山上滑下来的感觉,但可以回忆一个舒服宁静的沙滩。" 你是否发觉自己正是上述的四项? 就是说,文中的" 不要" 对你的大脑是完全没有作用的。对吗?

尽量在说话时使用正面词语,日子久了,你会发觉自己变得更积极、更有效率、更开朗。事实上,看看身边的人,那些遇事顺利成功的人说话都多用正面词语,而那些失意灰心的人说话都充满负面词语。改变语言,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对于常用负面词语的人,我们可以用正面词语练习这个技巧帮助他们改善人生。?

尝试用一句正面词语代替以下的负面词语,亦即是用突破的说话去代替困境的说话。? " 我不要没有人理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没有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问题没法解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读书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跟着他有很大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来没有想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被公司辞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前从未有人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前试过都不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没有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们的客人不会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事情太复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间不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每次都失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觉得很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面的负面词语代表了困境,跳出了困境其实是海阔天空,代替的正面词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选择。以下是一些例子,让你明白困境只有一个,而突破则有许多。多选择便是多能力,把同样的意思用正面词语说出,我们的能力状态便会不同。

困境的说话? 突破的说话

1." 我不要没有人理睬我。" ?" 我会去交些新朋友。"? " 我要和很多人沟通。"

2." 我没有钱。"? " 我要增加收入。"? " 我需要找些地方节省一下。"

3." 这问题没法解决。" ?" 这问题需要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 我们有一个新挑战。"

4." 我读书少。"? " 应该报读什么课程?"? " 我要创造出需学历的事业机会。"

5." 跟着他有很大压力。"? " 我要增加自己的速度。"? ?" 我要学习如何提高效率。"

6." 从来没有想过。"? " 这事有新发展的可能。" ?" 是该去想一想了。"

7." 我被公司辞退了。"? " 我有重新策划事业方向的机会。"? " 我会找到赏识我的地方。"

8." 以前从未有人做过。"? " 我们有做第一个的机会。"? " 应该怎样开始?"

9." 以前试过都不成功。"? " 从前的经验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 我们需要找个新的做法。"

10." 我没有信心。"? " 其中什么事情我不能控制?"? " 怎样可以增强自己的能力?"

11." 我们的客人不会接受。" ?" 我们有教导客人的责任。"? " 其中对客人有利的因素是什么?"

12." 这事情太复杂了。"? " 找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它。"? " 把它拆细去做处理。"

13." 时间不够。"? " 有些事情的重要性需要检讨。"? " 如何可以提高效率?"

14." 我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 我的需要便是我的目标。"? " 有谁可以给我意见?"

15." 我每次都失败。"? " 我需要找出新的做法。"? " 怎样从那些经验中学到教训?"

16." 我觉得很无奈。"? ?" 我要找出新的选择。"? " 怎样可以造成突

破?"

深层的正面词语

我们说的话来自内心,亦即潜意识。我们的潜意识包括了整个的" 我" ,所以,我们说的话往往反映出整个的" 我" 的状况。稍为留意一个人说的话,不难了解他的内心状况。在辅导方面受过训练的人士,能从受导者说的话中寻找蛛丝马迹而明白受导者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当一个人说:" 我会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 或者" 我决心去排除障碍" 之类的说话时,我们或许会嘉许这个人,认为他很积极。其实,这个人会活得很辛苦,往往不能成功,却不知是什么理由。他的话已经清楚地显示出来:他要不断地制造困难,才能让他做到" 会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 。

·他要常常制造障碍,好证明自己" 决心去排除障碍" 。

为了使自己的潜意识引导自己有更舒畅、更惬意的人生,避免给自己这类保证辛苦的指令,可以把句子改为:

" 我会努力去达到目标" 和" 我决心去争取成功" 。

阿Q 精神

我主持课程时,常常从学员的口中听到" 阿Q" 两个字。对这个字作深人的研究,会认识到自己更多的人生观。

" 阿Q" 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p 可Q 正传》中的主角,很多人都读过这篇小说。在中文流行的地区,很少有人没听说过" 阿Q 精神" 这几个字。" 阿Q" 事实上已经成了众多人的口头禅,用来形容某些人和他们的行为。让我们在这儿先停一停,请你问问自己:" 阿Q" 或" 阿Q 精神" 对你来说是什么意思?

在一次课程上,我成功地引导一位因失恋而十分不开心的少女变得积极和愉快。另一位学员说:" 这不是很阿Q 么?" 我问她:"' 阿Q' 是什么意思呢?"

在另一个课程上,我说:" 人人都可以从很多事情中找到正面的意义而因此变得积极愉快,无需把自己困在愁苦怨恨之中。一位学员马上回应说:" 这不是很阿Q 么?" 我问他什么是" 阿Q" ,他说不出定义,而只能举例说:'' 例如你跟我打麻雀输了,说是因为知道我急着用钱而故意输给我,这便是阿Q 。什么是" 真实"?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经过我们五个感觉器官传人脑里,是为摄入过程;然后与我们脑里经多年建立起来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对比一下,是为处理和编码过程。摄入、处理和编码过程都是我们自己控制的,所以都是主观的,经由三重主观过程所得出的结果当然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故此,在我们脑里所有事物的意义亦都是主观的。换句话说,每个人的" 世界' ,只存在于我们的脑里,并没有绝对的真实,而只有主观的真实。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先举一个例子:某人因为上司说了一句他觉得不对的话,他很生气,千方百计地去找资料和花工夫去证明他的上司存心不正,所说的那句话是不对的。其实,对这个人来说,他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使自己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与此相比,证明他上司是不是好人,或者那句话是不是太过分并不重要。他可以抛开如此重要的目标不顾而去做那么微不足道的事,他的人生一定有很多不快和辛苦。

如果他坚持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使自己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他不会在乎他的上司说那句话的时候是否有不良动机,而只会去想那句话如何能推动自己更成功、更快乐。 所以" 真实情况" 既不存在,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情况怎么能对自己有裨益!

刚才我提到过一位失恋不开心的少女,她就是明白和接受了以上的道理而变得积极和愉快的。另一位学员说:" 这不是很阿Q 么?" 我问那位学员:" 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阿Q?" 她

说:" 失恋本来就应该不开心嘛! 不是么? 你看看哪一个失恋的人不是没心情做任何事、痛哭、不想见人的吗?" 我接着问:" 那么,按你说,应该哭和不想见人多久才不会被叫做阿Q? 如果我失恋了,把自己关在房里不见人,哭了3天才出来,你会不会说我失恋这么大事只哭3天,所以是阿Q 呢? 或者我应该哭3个星期才出来? 如此,我将会失去我的工作;或者哭3个月才出来? 如此我将失去大部分朋友;甚至哭3年才出来,或者因此我会培养出恐惧或者仇恨异性的心态。怎样才不算阿Q 呢? 谁可以作出这个决定? 怎样去作出这个决定?"

那位失恋的小姐,在那次课程中看到了该次失恋经验带绐她的人生的一些重要意义,做了一些改变,3年后结了婚,生活十分美满。以此交换当时的一句" 阿Q" ,不是很值得么? 若给你重新投胎的机会,并且有两个选择,你会选下面哪一个:

①名字叫" 阿Q" ,人生里十件事有九件顺利成功和开心。

②名字叫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叫" 阿Q" ,人生里十件事只有两件称心满意。

答案是很明显的。故此,不要盲目地执著两个字或者一句话,而封杀了自己本来可以有的很多选择,其中可能包括了使你人生出现重大突破的机会! 所以,每当遇上不开心的事,觉得想哭的时候大可哭一个痛快,然后找出事里正面的意义,积极地运用它去提升自己,管他算不算是阿Q 呢!

拜木头现象

有一天,闲来无事,出外散步,在沙滩捡了一块木头。回到家里,本想只用刀子把它的外表修饰一下,也许是太无聊了,在不经意之下,把木头削成一个粗看似人形的不知名物件。碰巧这时一位朋友到访,见到了木头他问我是何物,我灵机一动:跟他开个玩笑,便故意装出认真严肃的样子,回答说:" 不可以问,也不可以笑!" 我又神态凝重地把木头放在高高的一个木架上,拜了两拜,并且要他也拜了两。

原来朋友家中有事,想到我这里借住数月,我答应了他。次日他搬来的时候,我又作弄他,要他拜拜那块木头。接着我有事出国,一个月后回来,发觉家中倒也被这位朋友维持得齐整洁净,特别是那个放置木头的墙架,抹得一尘不染。当晚,有几位经常见面的好朋友到访,一进门,这几个人便脱鞋,然后用恭敬的态度先向那木头拜了几拜。我问他们做什么。他们说也不大清楚,只是那朋友说必须拜,想是求保佑之类的意思吧。听后我不禁哑然而笑,于是告诉他们整件事的开始只不过是我对那位朋友的一次玩笑而已。

在生活中很多人也有不少这样的" 拜木头现象" 。其实为的是什么无从得知,只是有人这样说,或者已经习惯了,又或者看见人人都这样想、说或者做,自己也就随大流。其中的原因无法得知,而对自己有什么意义或好坏亦没有想过。慢慢地,它们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东西,在内心支配了自己,妨碍了自己在人生中本来可得的提升和突破。" 阿Q 精神" 之类的说法便是例子,往往都属于这种" 拜木头现象" 。?

打破局限性的信念--破框法

很多人在今天的环境里感到事事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愤慨、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所控制的行为模式得不出效果。若想人生有更好效果出现,必须先改变这些信念。这些没有效果、需要改变的信念,也就是日常挂在口边的" 思想框框" 。

最妨碍我们在今天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找到突破的3个" 思想框框" 是:" 应该如此" 、" 托付心态" 和" 没有办法" 。这3个信念之间有关联,往往会一起出现。

1." 应该如此"

简单地说," 应该如此" 的意思就是:" 事情理应如我所认为的那样发生。"

试想像一下,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约了我吃午饭,约好中午12时半在某间餐厅见面。你准时赴约,而我却一直没有出现。也许在12时45分时你开始感到内心的那份平静渐渐消失。1

时10分时你尝试用手提电话找我,我的手提电话没有开,我的公司说不知我在哪里,你的秘书也说我没有来电留言。1时40分时你感到十分不满了,决定叫午餐给自己充饥,一面吃一面想起在过去我或有过各种不同的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者其他缺点,终于,你在2时半付钱起行时,决定把我的名字从你的朋友名单上划去,之后再没有找过我。这只是一个虚构的过程。你当然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带给你我之间的友谊不同的结果,但是就让我们暂时容许这个虚构的过程帮助我解释我想说的话吧。

事实上,我有一段不平凡的遭遇。我是在下楼准备赴约的过程中出了意外:在楼梯上摔倒了滚下来,摔断了腿,晕了过去,4个小时后才被发现送进医院,更引起了并发症,在神智不清的状态中过了一个月。我一清醒过来,便马上从医院的病床上给你打电话,只是你的秘书说你不会听我的电话。你我的友谊便从此中断,本来有一个两人合作可以有很大回报的计划,也因此错过了。

回想当天午饭时间,当你内心的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你脑中涌出的是一些怎样的话? 是否会像下面的一些例子?

" 这个人为什么这样没有责任感?"

" 真倒霉,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还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你的负面情绪的来源是你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约好了我便应守时赴约。当事情没有如你所认为的那样出现,你的负面情绪出现了,同时假设是我的行为破坏了事情应有的规律,带给你不理想的某些结果。现在明白了我的遭遇,你这一刻的念头也许是:你这样的想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的确会使人误会,因此所引起的误会和友谊中断也是不可避免的。极其量是知道真相之后,我们重新再做朋友。?

其实," 能否避免" 这一点操纵在你的手里。如果认为不可避免,我们便只得准备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不愉快的心情、友谊中断、生意计划的损失。如果你不想这些后果,希望改变" 能够避免" 从而带给你人生更多的收获,也许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个" 应该如此" 的感知模式。 佛经中有" 因缘" 二字。用种树一事去解释,树的种子就是因,而泥土、空气、水分、太阳、肥料等是缘。" 主因助缘" 的意思就是树的生长,需要因缘和合才能成事。反过来说,试想来才是怪事呢! 因此,事情发生了便有发生的原因;有发生的原因就是有发生的理由;有发生的理由也就是应该发生。不发生才奇怪呢! 当时意外出现了,我无法赴约,也无法通知你;而你无法见到我,也无法知道我的遭遇,所有的事本来就应该这样发生,不是这样才怪呢! 一位大师说的" 应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应该来的也已经来了" 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因我没有赴约而产生不忿,其实是在气自己不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你需要有这种能力--在当时明白事情的真相,而你我也当然明白:没有人有这种能力。

我们没有这种能力,也无法学到这种能力。但是,我们无须有这种能力也可以过开心成功的日子。我们只要提醒自己两点:

①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够知道。

②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制造成功开心的机会?

人生在世,本来就无法要求事事如愿,大多数每天发生的事,我们都只是就实际情况而加以处理,努力从中取得更多更好,并继续走下去。例如,若李先生能够赴会,两人可以开开心心地共享一顿午餐,在两个小时中互相帮助对方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固是乐事;若李先生不见出现,或者想到写封信给多年没有通讯的好友,或者好好享受那篇早应该但一直抽不出时间阅读的文章,同样可以使这两个小时有意义。这不是更好的人生吗? 如何利用那两个小时使之给你带来更多的人生成功快乐,你完全可以主宰,又何必任由一个" 事情应该怎样" 的信念来决定呢?!

其实,这个态度,在12时半你坐下时运用,人生便会更有效率了。

2." 托付心态"

" 托付心态" 指的是把自己生活中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托付给别人。

就工作环境来说,我记得几十年前的年轻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进入一些大公司或者机构,因为它们" 安定" 、" 前途好" 。一些人? 加入了这些公司或机构之后十分进取,也有一些人满足于那份保障,不求上进,而只是努力于" 练习学懒" 。到了20世纪末期,这些公司和机构需要精简:裁员、减薪、减福利,他们便抱怨公司不照顾他们了。

在婚姻或恋爱关系中,我们常常听到类似" 你是我的,我会给你快乐" ,或者" 只有你才能给我欢乐,没有你,我不知道怎样生活" 这样的话。因为爱一个人便强行把控制自己人生快乐的权力托付给这个人,而要求他必须奉行一些行为模式(因为这样我才感到开心,而他却偏偏不这样做,使我不开心) ,会使得这份关系很紧张。带给自己的无力感和对方的窒息感,是很多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基本起因。

在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中,这种" 托付心态" 更容易见到:某人说了两句话,自己心里便不是滋味,责怪他不体谅;上司感叹一下生意难做,自己便担心可能会裁员,以后的日子不知怎过;顾客表现出稍微强烈一点的反应,自己便觉得受气。这些都是托付心态所造成的。 托付心态的来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我价值不足。自我价值不足便需要外界的补足和别人的迁就。得不到这些,我们的负面情绪便会出现。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人生中的成功快乐,只可由自己找到。倚靠别人获得成功快乐,就算有这个可能,亦是危险的。别人也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争取他自己的一份成功快乐。如果在途中顺便帮帮你,倒也无所谓,但是如果要减少或者放弃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去迁就你,对你的态度便难以维持长久。更何况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改变中,昨天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今天便有可能出现分歧。没有两个人一样,也没有一人在两分钟里是一样的。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不断地强化自己本身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自我价值,培养自己的知识技能,并且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他们会以自己为生命的中心,同时抱着" 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 的信念,在使自己获得成功快乐的同时,使其他人、整个世界也有所提升。当他们加人一家公司,或者认识一位新朋友时,他们也本着同一个态度。就像你跳上一部巴士,是因为你要去某个地方(人生目标) ,遇到另一位乘客坐在你的身旁,你与他分享沿途风光,也从交谈中有所收获(成功、快乐) ,如果后来发现他的目的地与你的不同,他自会比你早或迟下车,但总可以开心地分手,更会交换通讯地址,以保证日后的联系。坐巴士是把自己带到一个目的地,在那里可以继续自己的路途,继续取得更多的人生快乐成功。如果你的计划有此需要,你或会比他更早下车,同样你会开心地说再见和约好保持联系。

婚姻或工作出现问题,自己顿然感到迷惘的人,往往在平时便有" 你/公司照顾我" 的托付心态。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人生方向,工作的公司或配偶是使自己行得更快,取得更多的伙伴,但不是完全操纵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主宰。

信念系统的提升(二)

点击量223 ? 发表日期2006-7-6

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本来就在我们自己手里,既没有人能比我们自己做得更好,亦没有人会比我们自己更永远地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地去为此而努力。因此我们不应外求,亦无法外求。

3." 没有办法"

" 没有办法" 的心态是一个导致无法突破的执著。" 办法" 不是指一个方法,而是指一个人到此为止已知已做之外的所有方法。?

你不难见到一些人固执于某种行为或处理模式而同时又对效果不满。这些人容易把责任推给他人或世上任何事物。有一些人比较灵活,但是经过数次的行为或处理模式的改变后仍无满意的效果,他们或是回复到最初的模式,或是放弃努力,采取一个" 认命" 的态度。这些人口中虽说甘心如此,心中却不能接受现实。

其实突破是有可能的,但是首先要相信这一点。其次是坚持一个灵活的态度,不因未达到理想效果而妥协,而是不断地去找? 寻新的方法。?

试想像你今天回家的时候,走到街口,发现因为旧楼倒塌而封了路,任何人都不准通过(见图9-2) ,你会怎办? 你会有3个选择:①放弃回家的念头;②坐在一边等待街道重开,这时你往往会怨天尤人;③去找另一条路。如果你是一个积极的人,的确很想回家的话,你不会考虑第一个和第二个选择,而会集中精力去找另一条路。?' :

如果第二条路刚好也因火灾而被封了呢? 你会怎样? 你会去找第三条路吧? 如果第三条路也因水浸而封了呢? 你会去找第四、第五或第六条路,直到你回到家为止。

如果" 回到家" 是你人生的最大目标,你会一直尝试,什么路都尝试,包括用直升机把自己吊下,或者掘地道,或者……

在你的人生之中,什么是够重要的目标? 在你达到成功事业的路上,找出突破重要吗?如果它们重要到值得你继续向此方向努力,它就什得你去不断的找多一个方法,再多一个方法,再多一个方法......

无论你过去尝试过多少个方法,总有另一个方法是你未知,未懂、未学、未想过的。就在看这一句的数秒里,世界上又增加了多少种解决过去未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那个目标是否值得你去努力,只有你本人能够作答。但是某个方法是否值得你去尝试,却只需回答3个问题,若答案都是Yes ,请不要踌躇,马上去做吧! 这3个问题是:

①如果有结果对我有好处吗?

②我想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这份好处吗?

③这些好处,能否符合" 我好、你好、世界好" 的要求?

旧的做法既然无效,回复旧的做法就等于坐在一边等街道重开。抱怨环境条件不足,亦只能使自己没有行动而已。任何新的方法都有多一分的成功可能,何况多尝试会使自己想出更多的方法。为什么你不能成为第一个找出解决方法的人?

结论:打破这三个思想上的框框,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困境都会消除。我们更能建立积极有效的信念,使自己更快更轻松地达到人生的目标。总之,打破这三个框框,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便是:

1." 应该如此" 的破法:我们无法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发生了的都是应该发生的。?

2." 托付心态" 的破法: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不倚靠他人。

3." 没有办法" 的破法:凡事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我总有选择。

换框法之一:意义换框法

所有的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义,则一件事情:

第一,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

第二,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试想一下,当你用一块石头去锤打一颗钉子,或者赶走一只老鼠,你加到这块石头上的意义是什么? 它本来有这些意义吗? 再? 想一想,一块石头可以有多少用途?

把上面问题引出的意念放在别人所说的一句话、一个行为,甚至环境出现的一些情况上,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下次坐车没事做的时候,试想一想万字夹可以有多少用途。也许这样你会明白一件事情的意

义只是决定于我们的主观思想。

同一件事情里面总有不只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其中最能给自己帮助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这便是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对一些因果式的信念最为有效。例如:

" 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方法是把句中的" 果" 改为它的相反词,再把句首的" 因为" 二字放到最后,成为: " 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

然后反复地思考如何能把句子写完,要求至少有6个不同的版本,再找出其中最能够接受的句子。

以下是课程里一些学员的杰作:

·使他无从挑剔

·使我提升得更快

·使他改变对我的态度

·使我超越创建的标准

·使我变得更能干

·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治

·使我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

·使我在同事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安全感

·使我能更早创业

·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

·我要证明我可以做到

·使我能清静愉快地工作

·能证明在这种上司之下我仍能胜任

·能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

·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创出转工的机会

·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

试着挑选一条你觉得最好的,然后把整句话反复地念数遍。现在,你再念念本来的一句:" 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你内心的感觉有怎样的不同? 本来的一句和后来的一句,哪句你觉得更舒服一点?

假若我是你的一位多年好友,3个月前转了工作,今天走到你面前说:" 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你会觉得很自然地接受我的话(亦即是接受话背后的信念) :" 应该是这样的一老板挑剔,当然会不开心。" 现在,你把内容转了180度,刚好相反:" 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 而你的内心感觉是顶好的(很多人觉得比上句时的感觉更好) 。这是因为你内心的信念已经改变了(信念是在潜意识里,所以感觉是最好的测试标准) 。

你有否注意到上面十多条学员想出来的杰作,每一条都是一个价值的改变:创造了新的价值,或者本来的价值增强或者转移了? 这证明信念必须有价值的支持,而当价值改变了,信念也就能改变。

你可以试把" 因为今年市场疲软,所以我们会失败" 这一句,用同样的过程改变,看看效果怎样。?

意义换框法是NLP 换框法中最常用而且十分有效的改变思想的技巧,它可以在两三句话中便运用出来,在辅导工作时尤其受欢迎。

有一位很好的医生,他不能拒绝找他出诊的病人,这使他有过多的业务,休息时间不够,家人也抱怨他只醉心于工作,忽略了他们。NLP 大师问了他一句话,便起到了辅导的效果:" 学会拒绝一些出诊要求如何会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医生,从而能帮助更多的人?"

换框法之二:二者兼得法

" 二者兼得法" 其实属意义换框法,只不过因为容易运用和经常有运用的机会,故把它抽出独立介绍。这也是改变信念的一个有效技巧。

很多情况,表面看来是两个选择中只能得一,即是" 得A 便失B ,得B 便失A" 。我们持着这个信念,感到困扰,因为想二者兼得。在生活中我们容易接受局限性信念的束缚(往往说那是" 现实") ,而不肯以自己想得到的理想目标为依据而去思考,找出突破。要使自己觉醒,我们可以提醒自己:" 坚持二者不能兼得对我没有好处;而坚持二者可以兼得则对我有好处厂应把自己的思想带到后者。

" 二者兼得法" 就是以此为基础,对自己发出这样的思想指令:

假若A 与B 是可以兼得的,我需要怎样想或做才能把它实现?? 这样的思想方向是跳出框框、追求突破。其中一个常常出现的突破关系是把A 和B 的定义做更清晰的切细,因为很多时候说话的人会用一些虚泛的词语去代表他的需要,不把他的需要弄清楚,往往无法着手把事情解决。

以下的练习中,你可以假设自己就是当事人,试用" 假若二者可以兼得,我怎样做便能实现它?" 的态度去考虑一些可能性。

练习一:组长说:" 要使质量上去,产量必然减少。"

练习二:丈夫说:" 为了维持家中安宁,我只得避免和她说话。,'

练习三:职员说:" 每天工作那么忙,哪会有时间去学习?' ,

练习四:女女说:" 我工作之余还要督促孩子读书,没有时间陪丈夫,婚姻关系怎么会好?" 练习五:朋友说:" 为了爱情,我只得放弃事业。"

换框法之三:环境换框法

同样的一件东西或一个情况,在不同的环境中包含的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这件东西或这个情况的价值,因而改变有关的信念。例如:

" 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是不会有人买的。,'

" 年纪大了,与年轻人竞争不来。,'

做法是说出至少3个例外,但先要把句子由负面词语转为正面词语:

" 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会吸引怎样的人去买。,'

" 年纪大了,在哪些方面比年轻人更强。,,

传统上中国有很多表面看是绝对正确的话(其实都是规条) ,它们把人们牢牢地束缚住,运用环境换框法,可以把它们打破。《很多信念的确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里的处事很重要,但是没有一个信念在所有情况下都是绝对有效的。信念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帮助我们达到人生最高境界(三赢) 和活得成功快乐的工具之一,但是要记住它们也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既是工具,信念不应绝对地主宰我们,成为我们的神" 。当信念对我们达到上述人生目标有所妨碍时,我们可以将它们修正、移开(暂时) 、扩阔(兼容) 甚至改变。(注:这一点,与全书中所有的内容一样,并不包括宗教里所说的信念在内,我把与宗教有关的信念问题留给每一位有宗教信仰的朋友的宗教导师。我个人认为,宗教里的信中是与人生其他事情中的信念有所不同的,在本书里我无意讨论这个题目--李中莹。)

前面说过的中国传统的规条式话,例如:

" 节俭/谦虚是美德。"

" 食不言,寝不语。"

" 子女必须孝顺父母。"

你可试举出3个它们适用的情况吗?" 子女必须孝顺父母" 是中国人伦理道德上神圣不可侵犯

的规条,但是如果下列情况出现,身为子者的却未必会遵从这一句了!

·父母要子女犯卖毒品。

·父母逼子女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

·父母对子女有性侵犯行为。

在辅导时,环境换框法,对一些因为自己的特质而内心感到自卑,不如别人,或者无可奈何的不满意的个案最为有效。例如:

·喜欢多说话或者不说话。

·觉得自己学历不够,或者相貌不出众。

·长得太高、太矮、太瘦或太肥。

一位银行家对女儿的固执个性很不满意,父女关系弄得很糟。他去请教一位NLP 大师,大师问他:" 当你的女儿与陌生男友出游而那男子有非份的企图时,你想不想你的女儿固执一点?"? 银行家顿悟。其实固执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好坏决定于在什么环境中运用而已。他以后便再也不为女儿的固执而发脾气了。(其实固执的人有一大好处,就是每当他认识到什么更好时,他便会坚持那更好的做法,无须别人经常提醒--这句也是运用环境换框法) 。

环境换框法和意义换框法往往可以一起使用,在同一个情况里发挥作用。

价值定位

因为做或不做任何事,都是由我们的价值观所控制,所以,找出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排位,我们便能认识到内心的推动力,再加上对某些价值做创造、增大、转移的工作,我们便可以使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更为合拍了。

我们很容易认识到自己意识层面对某事的价值排位,但却较难了解自己潜意识层面的价值排位。

以下介绍一套技巧,帮助你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这套技巧称为" 价值定位" ,能够帮助你了解内心的一套价值观。知道了内心对事情的

看法,你便可以理性地调节行为,以满足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的需要。" 价值定位" 是一个容易掌握的技巧,这个技巧最好两个人做(见图9-3) ,但也可以自己一个人做。下面的指示便是自己做的步骤。

请你选择一件事,最好是你现在感到烦闷的事。很多人在学习这套技巧的时候,喜欢以手上的工作为题目。现在就假定以你的工作为题吧! 请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

(1)请你写下一份理想工作对你的5个价值。若你不明白这道问题,也可以回答下面任何一道问题,它们问的都是同一样东西,然后把答案写下。

·一份(理想的) 工作对你有什么意义?

·从一份(理想的) 工作中你得到些什么?

·? 一份(理想的) 工作里什么最重要?

把想到的写在那张纸上。收入、赞赏、学习机会、挑战、友情等是经常出现的答案。我希望你用自己写下来的答案。

(2)写下5个答案后,请按它们的重要性排出次序,最重要的是①,其次是②、接着是③、④、⑤。以下,你将会只用①、②和③3个最重要的价值。

(3)现在,请放下笔,把两只手放在眼前,先望着左手手心告诉自己:" 假设我决定转工,现在有一份工作,它能给我很充足的①但是②不足。" 一面说,一面想像这份工作就在左手手心。然后转去望着右手手心说:" 同时又有一份工作,它能给我很多的②,但是①不足。" 一面说,一面想像那份工作就在右手的手心。然后来回地望左手心、右手心,让自己的感觉告诉你喜欢哪一份。(在这个时候,不要做理性的判断,最好不要去想" 应该怎样" ," 那样不对" ,而应任由感受浮涌出来。) 把感觉的决定写在纸上。

(4)接着,用同样的步骤,把刚刚在①与②之间选出来的一个与③比较。例如刚才你选出的是②,现在便是②与③的比较了。

(5)最后,①、②、③之间尚有一次未做过的比较。例如②与③之间你仍然选出了②,最后的一次便是①与③的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哪个较为重要。?

完成了①、②、③的比较后,你或者会发觉原来内心价值观的排列,与你本来的想法不同(上述的例子便可能是①、②、③) 。事实上,用这个方法去处理使你烦闷的事,往往得出来的结果会使自己恍然大悟,明白一向以来自己认为应该满意却总是不开心的原因了。

有一个朋友,多年来以为她工作是为了收入,她找到了一个高薪的职位,但是总不开心。现在,她的工作比以前在收入上少了20%,但有很多与人接触的机会,而且时间自由,她感到开心,也更知道如何在工作上成功。另外一位朋友,过去的工作中很受气,但是有很多学习机会,为了这些学习机会,他坚持不肯转工,经常带着怒气返回家里,以至家庭里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今天,他的工作比以前收入好,时常面带笑容,与家人融洽得多了,同时也报读了一些函授课程继续进修。?

他们都是运用价值定位技巧,在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观之间取得了平衡。?

用工作去做这个价值定位测试,结论不一定是必须转工。当你知道什么对你更重要时,你但懂得去多注意、多争取有关的机会了,这也就是创造、增大和转移某些价值。只有在现在的工作环境里得不到你觉得重要的价值,才需要考虑转工。

开始时我请你写下5项价值,而刚才只用了3项。如果你用最重要的3项就能得到你所要的答案,则无须再用其余的两项。但是如

果心中尚有点不舒服的感觉,可以继续做4项甚至5项的价值定位测试。3项测试需要做3次比较;4项做6次,而五项则需要做10次。一般来说,3项已经足够,除非在开始时,你遗漏了更重要的某项价值。

这个测试可以用于任何使你心烦的事,例如与某人的关系、移民、搬迁等。掌握纯熟了,我们的思路更清晰,更容易达到所谓" 心口如一" 的境界,即知道应该做的也就是自己感觉想做的,每有烦事,便做一次价值定位的测试。这可以助你把事情看得更透彻、更易作出解决的决定。?

注:做测试时,必须用你的理想作为测试标准,即" 一份理想的工作" 、" 一个理想的朋友" 、" 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 等。

用语言摆脱困境

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可从其说话中侦知。改变说话方式,可以改变内心状态。很多人内心的困境,其实是本人的一些错误信念造成。

以下的5个步骤,帮助我们运用语言去把处于困境的心态,改为积极进取、更有清晰的行动目标和途径

。例如,一个人说做不到某一件事:

①困境:我做不到X ,?

②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x 。

③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现在为止,尚未能做到X 。?

④假没:当我学懂--,我便能做到x 。

⑤未来:我要去学?--,我将会做到x 。

注:第三步因果的" 必须是某些本人能控制或有所行动的事。

" 我做不到" 事实上是描述一件过去的事实:在当时我没有这个能力" ,或者" 我不想去做" 。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总想保留" 做得到" ,或者" 想去做" 的权利。发生了的事无法改变,然而往事对我未来的影响却可以改变,因此" 我做不到" 不应成为一个包袱,阻碍我们向前走。

上面的五个步骤,让我们放下过去的包袱,勇往直前。

回头看第一句" 困境" 时的话:" 我不会游泳" ,可以感觉到说话者是把自己困在一个狭窄的小圈子里,而外面就是游泳,他却无可奈何,说的话完全是静态的。再看看第5句" 未来" ,说话者的目标" 游泳" ,已经完全在掌握之中,他不单只有目标,而且有清晰可行的达到目标的途径,所说的话,充满了动感,他已经回复到正常的" 自己控制自己的人生" 的状态了。

①困境│" 我不会游泳。”负面词语:虽指到此刻为止我不能游泳,但因为没有时间指标,说出来就像是一句永恒的真理-般,在我们的大脑里,也正是做出这样的效果,使得我们无法作出突破。 ?

②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把事情划清楚时间指标:那只是未学会游泳-" 过去的事,未来大有可为”? 另外把" 不会" 转为" 尚未学会" ,就是对潜意识指出这事情是可以学会的。?(但仍是负面词语:)

③因果:" 因为过去我未能找把事情的因找出来了:" 找老师" 到一个好老师和" 安排时间" 。这两点都是自己排出时间,所以到现可以控制和自己可以有所行动的? 在为止,我尚未学会,注意一句已变为两句,而两句游泳。" 都是负面词语

④假设:" 当我找到一个好老师”仍是③的两句,只不过是把负面师和安排出时间时,? 词语改为正面词语(两个) ,另外,? 我便能学会游泳。" 把连接词" 因为" 改为" 当" 。" 当(who)比" 如果"(1f)好,因为" 如果" 包含做不到的可能,而" 当" 字则已经暗示一定做得到。

⑤未来:" 我要去找会游泳的朋友,请他们介绍经验,并且作出安排,? │? 正面词语? │使自己每个星期六下午都可以去上课。我将学会游泳。

信念系统的提升(一)

点击量232 ? 发表日期2006-7-6

信念系统包括信念、价值和规条(Beliefs,values?and?Rules ,简称为.BVR) ,是每一个人都有,并且与其他人不同的思想发动机:一个人凭这套系统去处理人生里的每一件事,因此,这套系统决定了这个人的成功快乐、情绪感觉和人生成就。这一章特别介绍一些提升这个系统的概念和技巧?

正面词语

" 正面词语" 帮助我们运用词语去改变思想而使自己在人生里有更积极和进取的态度,遇事时更快找出解决办法,逃出困境。

在我们身边,不难听到一些类似这样的话,显示出说话人正陷于困境中:

" 我不要再被人欺负。"

" 我没有办法。"

" 还没有可能。"

困境坦克的" 困" 是因为事情里有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使我们感到无可奈何,亦即是无能为力。在困境中的人,容易把思想放在那些无法控制或不想要的因素上,如果能够转而注意一些本人可以控制的因素,则便有办法使事情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可以再来一次和越做越好。这份心态,使事情有了转机。肯再试便多了一份成功机会,每次都比上次好一些,累积下来,怨天尤人的人就会少了。

说" 我解决不了" 的人是一个失败者,而说" 我要找出一个解决办法" 的人是一个乐观者,亦即是一个成功者。其实都是针对同一个情况,心态不同便会出现不同的语言,而改变语言便可以吏心态改变。即把句子中的" 不" 、" 没有" 等负性的词删除,改用正面的词语代替。例如: " 我不要再被人欺负" 改为" 我要别人尊重我" 。

" 我没有办法" 改为" 我要试着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

" 这没有可能" 改为" 我要找出一个突破的方法" 。

看以上这些例句,你会发觉左边(负面) 的句子,就像困在一个圈中,文字的意思完全是静态的。而右边(正面) 的句子,则有动感,是活的,是可以有所行动的意思。

我们的大脑,跟随着我们的思想去操纵我们的身体。大脑只能接受正面的指令,给它负面的指令,它便会做出与我们意愿相反的结果。例如,一些人不断叫喊自己不会惊慌,结果是,不久之后自己惊慌到发抖,甚至哭出来,便是这个原因。不信的话,你看看以下的句子,注意自己的脑里有什么涌出来:" 不要想像一对白色的老虎,但是可以想像一对跛足的鸭;不要想像在雪山上滑下来的感觉,但可以回忆一个舒服宁静的沙滩。" 你是否发觉自己正是上述的四项? 就是说,文中的" 不要" 对你的大脑是完全没有作用的。对吗?

尽量在说话时使用正面词语,日子久了,你会发觉自己变得更积极、更有效率、更开朗。事实上,看看身边的人,那些遇事顺利成功的人说话都多用正面词语,而那些失意灰心的人说话都充满负面词语。改变语言,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对于常用负面词语的人,我们可以用正面词语练习这个技巧帮助他们改善人生。?

尝试用一句正面词语代替以下的负面词语,亦即是用突破的说话去代替困境的说话。? " 我不要没有人理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没有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问题没法解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读书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跟着他有很大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来没有想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被公司辞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前从未有人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前试过都不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没有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们的客人不会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事情太复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间不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每次都失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觉得很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面的负面词语代表了困境,跳出了困境其实是海阔天空,代替的正面词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选择。以下是一些例子,让你明白困境只有一个,而突破则有许多。多选择便是多能力,把同样的意思用正面词语说出,我们的能力状态便会不同。

困境的说话? 突破的说话

1." 我不要没有人理睬我。" ?" 我会去交些新朋友。"? " 我要和很多人沟通。"

2." 我没有钱。"? " 我要增加收入。"? " 我需要找些地方节省一下。"

3." 这问题没法解决。" ?" 这问题需要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 我们有一个新挑战。"

4." 我读书少。"? " 应该报读什么课程?"? " 我要创造出需学历的事业机会。"

5." 跟着他有很大压力。"? " 我要增加自己的速度。"? ?" 我要学习如何提高效率。"

6." 从来没有想过。"? " 这事有新发展的可能。" ?" 是该去想一想了。"

7." 我被公司辞退了。"? " 我有重新策划事业方向的机会。"? " 我会找到赏识我的地方。"

8." 以前从未有人做过。"? " 我们有做第一个的机会。"? " 应该怎样开始?"

9." 以前试过都不成功。"? " 从前的经验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 我们需要找个新的做法。"

10." 我没有信心。"? " 其中什么事情我不能控制?"? " 怎样可以增强自己的能力?"

11." 我们的客人不会接受。" ?" 我们有教导客人的责任。"? " 其中对客人有利的因素是什么?"

12." 这事情太复杂了。"? " 找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它。"? " 把它拆细去做处理。"

13." 时间不够。"? " 有些事情的重要性需要检讨。"? " 如何可以提高效率?"

14." 我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 我的需要便是我的目标。"? " 有谁可以给我意见?"

15." 我每次都失败。"? " 我需要找出新的做法。"? " 怎样从那些经验中学到教训?"

16." 我觉得很无奈。"? ?" 我要找出新的选择。"? " 怎样可以造成突

破?"

深层的正面词语

我们说的话来自内心,亦即潜意识。我们的潜意识包括了整个的" 我" ,所以,我们说的话往往反映出整个的" 我" 的状况。稍为留意一个人说的话,不难了解他的内心状况。在辅导方面受过训练的人士,能从受导者说的话中寻找蛛丝马迹而明白受导者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当一个人说:" 我会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 或者" 我决心去排除障碍" 之类的说话时,我们或许会嘉许这个人,认为他很积极。其实,这个人会活得很辛苦,往往不能成功,却不知是什么理由。他的话已经清楚地显示出来:他要不断地制造困难,才能让他做到" 会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 。

·他要常常制造障碍,好证明自己" 决心去排除障碍" 。

为了使自己的潜意识引导自己有更舒畅、更惬意的人生,避免给自己这类保证辛苦的指令,可以把句子改为:

" 我会努力去达到目标" 和" 我决心去争取成功" 。

阿Q 精神

我主持课程时,常常从学员的口中听到" 阿Q" 两个字。对这个字作深人的研究,会认识到自己更多的人生观。

" 阿Q" 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p 可Q 正传》中的主角,很多人都读过这篇小说。在中文流行的地区,很少有人没听说过" 阿Q 精神" 这几个字。" 阿Q" 事实上已经成了众多人的口头禅,用来形容某些人和他们的行为。让我们在这儿先停一停,请你问问自己:" 阿Q" 或" 阿Q 精神" 对你来说是什么意思?

在一次课程上,我成功地引导一位因失恋而十分不开心的少女变得积极和愉快。另一位学员说:" 这不是很阿Q 么?" 我问她:"' 阿Q' 是什么意思呢?"

在另一个课程上,我说:" 人人都可以从很多事情中找到正面的意义而因此变得积极愉快,无需把自己困在愁苦怨恨之中。一位学员马上回应说:" 这不是很阿Q 么?" 我问他什么是" 阿Q" ,他说不出定义,而只能举例说:'' 例如你跟我打麻雀输了,说是因为知道我急着用钱而故意输给我,这便是阿Q 。什么是" 真实"?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经过我们五个感觉器官传人脑里,是为摄入过程;然后与我们脑里经多年建立起来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对比一下,是为处理和编码过程。摄入、处理和编码过程都是我们自己控制的,所以都是主观的,经由三重主观过程所得出的结果当然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故此,在我们脑里所有事物的意义亦都是主观的。换句话说,每个人的" 世界' ,只存在于我们的脑里,并没有绝对的真实,而只有主观的真实。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先举一个例子:某人因为上司说了一句他觉得不对的话,他很生气,千方百计地去找资料和花工夫去证明他的上司存心不正,所说的那句话是不对的。其实,对这个人来说,他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使自己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与此相比,证明他上司是不是好人,或者那句话是不是太过分并不重要。他可以抛开如此重要的目标不顾而去做那么微不足道的事,他的人生一定有很多不快和辛苦。

如果他坚持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使自己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他不会在乎他的上司说那句话的时候是否有不良动机,而只会去想那句话如何能推动自己更成功、更快乐。 所以" 真实情况" 既不存在,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情况怎么能对自己有裨益!

刚才我提到过一位失恋不开心的少女,她就是明白和接受了以上的道理而变得积极和愉快的。另一位学员说:" 这不是很阿Q 么?" 我问那位学员:" 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阿Q?" 她

说:" 失恋本来就应该不开心嘛! 不是么? 你看看哪一个失恋的人不是没心情做任何事、痛哭、不想见人的吗?" 我接着问:" 那么,按你说,应该哭和不想见人多久才不会被叫做阿Q? 如果我失恋了,把自己关在房里不见人,哭了3天才出来,你会不会说我失恋这么大事只哭3天,所以是阿Q 呢? 或者我应该哭3个星期才出来? 如此,我将会失去我的工作;或者哭3个月才出来? 如此我将失去大部分朋友;甚至哭3年才出来,或者因此我会培养出恐惧或者仇恨异性的心态。怎样才不算阿Q 呢? 谁可以作出这个决定? 怎样去作出这个决定?"

那位失恋的小姐,在那次课程中看到了该次失恋经验带绐她的人生的一些重要意义,做了一些改变,3年后结了婚,生活十分美满。以此交换当时的一句" 阿Q" ,不是很值得么? 若给你重新投胎的机会,并且有两个选择,你会选下面哪一个:

①名字叫" 阿Q" ,人生里十件事有九件顺利成功和开心。

②名字叫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叫" 阿Q" ,人生里十件事只有两件称心满意。

答案是很明显的。故此,不要盲目地执著两个字或者一句话,而封杀了自己本来可以有的很多选择,其中可能包括了使你人生出现重大突破的机会! 所以,每当遇上不开心的事,觉得想哭的时候大可哭一个痛快,然后找出事里正面的意义,积极地运用它去提升自己,管他算不算是阿Q 呢!

拜木头现象

有一天,闲来无事,出外散步,在沙滩捡了一块木头。回到家里,本想只用刀子把它的外表修饰一下,也许是太无聊了,在不经意之下,把木头削成一个粗看似人形的不知名物件。碰巧这时一位朋友到访,见到了木头他问我是何物,我灵机一动:跟他开个玩笑,便故意装出认真严肃的样子,回答说:" 不可以问,也不可以笑!" 我又神态凝重地把木头放在高高的一个木架上,拜了两拜,并且要他也拜了两。

原来朋友家中有事,想到我这里借住数月,我答应了他。次日他搬来的时候,我又作弄他,要他拜拜那块木头。接着我有事出国,一个月后回来,发觉家中倒也被这位朋友维持得齐整洁净,特别是那个放置木头的墙架,抹得一尘不染。当晚,有几位经常见面的好朋友到访,一进门,这几个人便脱鞋,然后用恭敬的态度先向那木头拜了几拜。我问他们做什么。他们说也不大清楚,只是那朋友说必须拜,想是求保佑之类的意思吧。听后我不禁哑然而笑,于是告诉他们整件事的开始只不过是我对那位朋友的一次玩笑而已。

在生活中很多人也有不少这样的" 拜木头现象" 。其实为的是什么无从得知,只是有人这样说,或者已经习惯了,又或者看见人人都这样想、说或者做,自己也就随大流。其中的原因无法得知,而对自己有什么意义或好坏亦没有想过。慢慢地,它们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东西,在内心支配了自己,妨碍了自己在人生中本来可得的提升和突破。" 阿Q 精神" 之类的说法便是例子,往往都属于这种" 拜木头现象" 。?

打破局限性的信念--破框法

很多人在今天的环境里感到事事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愤慨、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所控制的行为模式得不出效果。若想人生有更好效果出现,必须先改变这些信念。这些没有效果、需要改变的信念,也就是日常挂在口边的" 思想框框" 。

最妨碍我们在今天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找到突破的3个" 思想框框" 是:" 应该如此" 、" 托付心态" 和" 没有办法" 。这3个信念之间有关联,往往会一起出现。

1." 应该如此"

简单地说," 应该如此" 的意思就是:" 事情理应如我所认为的那样发生。"

试想像一下,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约了我吃午饭,约好中午12时半在某间餐厅见面。你准时赴约,而我却一直没有出现。也许在12时45分时你开始感到内心的那份平静渐渐消失。1

时10分时你尝试用手提电话找我,我的手提电话没有开,我的公司说不知我在哪里,你的秘书也说我没有来电留言。1时40分时你感到十分不满了,决定叫午餐给自己充饥,一面吃一面想起在过去我或有过各种不同的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者其他缺点,终于,你在2时半付钱起行时,决定把我的名字从你的朋友名单上划去,之后再没有找过我。这只是一个虚构的过程。你当然有很多其他的做法带给你我之间的友谊不同的结果,但是就让我们暂时容许这个虚构的过程帮助我解释我想说的话吧。

事实上,我有一段不平凡的遭遇。我是在下楼准备赴约的过程中出了意外:在楼梯上摔倒了滚下来,摔断了腿,晕了过去,4个小时后才被发现送进医院,更引起了并发症,在神智不清的状态中过了一个月。我一清醒过来,便马上从医院的病床上给你打电话,只是你的秘书说你不会听我的电话。你我的友谊便从此中断,本来有一个两人合作可以有很大回报的计划,也因此错过了。

回想当天午饭时间,当你内心的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你脑中涌出的是一些怎样的话? 是否会像下面的一些例子?

" 这个人为什么这样没有责任感?"

" 真倒霉,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还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你的负面情绪的来源是你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约好了我便应守时赴约。当事情没有如你所认为的那样出现,你的负面情绪出现了,同时假设是我的行为破坏了事情应有的规律,带给你不理想的某些结果。现在明白了我的遭遇,你这一刻的念头也许是:你这样的想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的确会使人误会,因此所引起的误会和友谊中断也是不可避免的。极其量是知道真相之后,我们重新再做朋友。?

其实," 能否避免" 这一点操纵在你的手里。如果认为不可避免,我们便只得准备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不愉快的心情、友谊中断、生意计划的损失。如果你不想这些后果,希望改变" 能够避免" 从而带给你人生更多的收获,也许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个" 应该如此" 的感知模式。 佛经中有" 因缘" 二字。用种树一事去解释,树的种子就是因,而泥土、空气、水分、太阳、肥料等是缘。" 主因助缘" 的意思就是树的生长,需要因缘和合才能成事。反过来说,试想来才是怪事呢! 因此,事情发生了便有发生的原因;有发生的原因就是有发生的理由;有发生的理由也就是应该发生。不发生才奇怪呢! 当时意外出现了,我无法赴约,也无法通知你;而你无法见到我,也无法知道我的遭遇,所有的事本来就应该这样发生,不是这样才怪呢! 一位大师说的" 应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应该来的也已经来了" 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你因我没有赴约而产生不忿,其实是在气自己不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你需要有这种能力--在当时明白事情的真相,而你我也当然明白:没有人有这种能力。

我们没有这种能力,也无法学到这种能力。但是,我们无须有这种能力也可以过开心成功的日子。我们只要提醒自己两点:

①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够知道。

②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制造成功开心的机会?

人生在世,本来就无法要求事事如愿,大多数每天发生的事,我们都只是就实际情况而加以处理,努力从中取得更多更好,并继续走下去。例如,若李先生能够赴会,两人可以开开心心地共享一顿午餐,在两个小时中互相帮助对方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固是乐事;若李先生不见出现,或者想到写封信给多年没有通讯的好友,或者好好享受那篇早应该但一直抽不出时间阅读的文章,同样可以使这两个小时有意义。这不是更好的人生吗? 如何利用那两个小时使之给你带来更多的人生成功快乐,你完全可以主宰,又何必任由一个" 事情应该怎样" 的信念来决定呢?!

其实,这个态度,在12时半你坐下时运用,人生便会更有效率了。

2." 托付心态"

" 托付心态" 指的是把自己生活中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托付给别人。

就工作环境来说,我记得几十年前的年轻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进入一些大公司或者机构,因为它们" 安定" 、" 前途好" 。一些人? 加入了这些公司或机构之后十分进取,也有一些人满足于那份保障,不求上进,而只是努力于" 练习学懒" 。到了20世纪末期,这些公司和机构需要精简:裁员、减薪、减福利,他们便抱怨公司不照顾他们了。

在婚姻或恋爱关系中,我们常常听到类似" 你是我的,我会给你快乐" ,或者" 只有你才能给我欢乐,没有你,我不知道怎样生活" 这样的话。因为爱一个人便强行把控制自己人生快乐的权力托付给这个人,而要求他必须奉行一些行为模式(因为这样我才感到开心,而他却偏偏不这样做,使我不开心) ,会使得这份关系很紧张。带给自己的无力感和对方的窒息感,是很多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基本起因。

在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中,这种" 托付心态" 更容易见到:某人说了两句话,自己心里便不是滋味,责怪他不体谅;上司感叹一下生意难做,自己便担心可能会裁员,以后的日子不知怎过;顾客表现出稍微强烈一点的反应,自己便觉得受气。这些都是托付心态所造成的。 托付心态的来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我价值不足。自我价值不足便需要外界的补足和别人的迁就。得不到这些,我们的负面情绪便会出现。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人生中的成功快乐,只可由自己找到。倚靠别人获得成功快乐,就算有这个可能,亦是危险的。别人也需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争取他自己的一份成功快乐。如果在途中顺便帮帮你,倒也无所谓,但是如果要减少或者放弃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去迁就你,对你的态度便难以维持长久。更何况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改变中,昨天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今天便有可能出现分歧。没有两个人一样,也没有一人在两分钟里是一样的。 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会不断地强化自己本身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自我价值,培养自己的知识技能,并且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他们会以自己为生命的中心,同时抱着" 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 的信念,在使自己获得成功快乐的同时,使其他人、整个世界也有所提升。当他们加人一家公司,或者认识一位新朋友时,他们也本着同一个态度。就像你跳上一部巴士,是因为你要去某个地方(人生目标) ,遇到另一位乘客坐在你的身旁,你与他分享沿途风光,也从交谈中有所收获(成功、快乐) ,如果后来发现他的目的地与你的不同,他自会比你早或迟下车,但总可以开心地分手,更会交换通讯地址,以保证日后的联系。坐巴士是把自己带到一个目的地,在那里可以继续自己的路途,继续取得更多的人生快乐成功。如果你的计划有此需要,你或会比他更早下车,同样你会开心地说再见和约好保持联系。

婚姻或工作出现问题,自己顿然感到迷惘的人,往往在平时便有" 你/公司照顾我" 的托付心态。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人生方向,工作的公司或配偶是使自己行得更快,取得更多的伙伴,但不是完全操纵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主宰。

信念系统的提升(二)

点击量223 ? 发表日期2006-7-6

自己人生成功快乐的控制权本来就在我们自己手里,既没有人能比我们自己做得更好,亦没有人会比我们自己更永远地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地去为此而努力。因此我们不应外求,亦无法外求。

3." 没有办法"

" 没有办法" 的心态是一个导致无法突破的执著。" 办法" 不是指一个方法,而是指一个人到此为止已知已做之外的所有方法。?

你不难见到一些人固执于某种行为或处理模式而同时又对效果不满。这些人容易把责任推给他人或世上任何事物。有一些人比较灵活,但是经过数次的行为或处理模式的改变后仍无满意的效果,他们或是回复到最初的模式,或是放弃努力,采取一个" 认命" 的态度。这些人口中虽说甘心如此,心中却不能接受现实。

其实突破是有可能的,但是首先要相信这一点。其次是坚持一个灵活的态度,不因未达到理想效果而妥协,而是不断地去找? 寻新的方法。?

试想像你今天回家的时候,走到街口,发现因为旧楼倒塌而封了路,任何人都不准通过(见图9-2) ,你会怎办? 你会有3个选择:①放弃回家的念头;②坐在一边等待街道重开,这时你往往会怨天尤人;③去找另一条路。如果你是一个积极的人,的确很想回家的话,你不会考虑第一个和第二个选择,而会集中精力去找另一条路。?' :

如果第二条路刚好也因火灾而被封了呢? 你会怎样? 你会去找第三条路吧? 如果第三条路也因水浸而封了呢? 你会去找第四、第五或第六条路,直到你回到家为止。

如果" 回到家" 是你人生的最大目标,你会一直尝试,什么路都尝试,包括用直升机把自己吊下,或者掘地道,或者……

在你的人生之中,什么是够重要的目标? 在你达到成功事业的路上,找出突破重要吗?如果它们重要到值得你继续向此方向努力,它就什得你去不断的找多一个方法,再多一个方法,再多一个方法......

无论你过去尝试过多少个方法,总有另一个方法是你未知,未懂、未学、未想过的。就在看这一句的数秒里,世界上又增加了多少种解决过去未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那个目标是否值得你去努力,只有你本人能够作答。但是某个方法是否值得你去尝试,却只需回答3个问题,若答案都是Yes ,请不要踌躇,马上去做吧! 这3个问题是:

①如果有结果对我有好处吗?

②我想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这份好处吗?

③这些好处,能否符合" 我好、你好、世界好" 的要求?

旧的做法既然无效,回复旧的做法就等于坐在一边等街道重开。抱怨环境条件不足,亦只能使自己没有行动而已。任何新的方法都有多一分的成功可能,何况多尝试会使自己想出更多的方法。为什么你不能成为第一个找出解决方法的人?

结论:打破这三个思想上的框框,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困境都会消除。我们更能建立积极有效的信念,使自己更快更轻松地达到人生的目标。总之,打破这三个框框,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便是:

1." 应该如此" 的破法:我们无法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发生了的都是应该发生的。?

2." 托付心态" 的破法: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不倚靠他人。

3." 没有办法" 的破法:凡事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我总有选择。

换框法之一:意义换框法

所有的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既然是人加上去的意义,则一件事情:

第一,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

第二,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试想一下,当你用一块石头去锤打一颗钉子,或者赶走一只老鼠,你加到这块石头上的意义是什么? 它本来有这些意义吗? 再? 想一想,一块石头可以有多少用途?

把上面问题引出的意念放在别人所说的一句话、一个行为,甚至环境出现的一些情况上,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下次坐车没事做的时候,试想一想万字夹可以有多少用途。也许这样你会明白一件事情的意

义只是决定于我们的主观思想。

同一件事情里面总有不只一个意义包含其中。找出其中最能给自己帮助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这便是意义换框法。 意义换框法对一些因果式的信念最为有效。例如:

" 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方法是把句中的" 果" 改为它的相反词,再把句首的" 因为" 二字放到最后,成为: " 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

然后反复地思考如何能把句子写完,要求至少有6个不同的版本,再找出其中最能够接受的句子。

以下是课程里一些学员的杰作:

·使他无从挑剔

·使我提升得更快

·使他改变对我的态度

·使我超越创建的标准

·使我变得更能干

·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治

·使我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

·使我在同事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安全感

·使我能更早创业

·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

·我要证明我可以做到

·使我能清静愉快地工作

·能证明在这种上司之下我仍能胜任

·能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

·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创出转工的机会

·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

试着挑选一条你觉得最好的,然后把整句话反复地念数遍。现在,你再念念本来的一句:" 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你内心的感觉有怎样的不同? 本来的一句和后来的一句,哪句你觉得更舒服一点?

假若我是你的一位多年好友,3个月前转了工作,今天走到你面前说:" 因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你会觉得很自然地接受我的话(亦即是接受话背后的信念) :" 应该是这样的一老板挑剔,当然会不开心。" 现在,你把内容转了180度,刚好相反:" 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 而你的内心感觉是顶好的(很多人觉得比上句时的感觉更好) 。这是因为你内心的信念已经改变了(信念是在潜意识里,所以感觉是最好的测试标准) 。

你有否注意到上面十多条学员想出来的杰作,每一条都是一个价值的改变:创造了新的价值,或者本来的价值增强或者转移了? 这证明信念必须有价值的支持,而当价值改变了,信念也就能改变。

你可以试把" 因为今年市场疲软,所以我们会失败" 这一句,用同样的过程改变,看看效果怎样。?

意义换框法是NLP 换框法中最常用而且十分有效的改变思想的技巧,它可以在两三句话中便运用出来,在辅导工作时尤其受欢迎。

有一位很好的医生,他不能拒绝找他出诊的病人,这使他有过多的业务,休息时间不够,家人也抱怨他只醉心于工作,忽略了他们。NLP 大师问了他一句话,便起到了辅导的效果:" 学会拒绝一些出诊要求如何会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医生,从而能帮助更多的人?"

换框法之二:二者兼得法

" 二者兼得法" 其实属意义换框法,只不过因为容易运用和经常有运用的机会,故把它抽出独立介绍。这也是改变信念的一个有效技巧。

很多情况,表面看来是两个选择中只能得一,即是" 得A 便失B ,得B 便失A" 。我们持着这个信念,感到困扰,因为想二者兼得。在生活中我们容易接受局限性信念的束缚(往往说那是" 现实") ,而不肯以自己想得到的理想目标为依据而去思考,找出突破。要使自己觉醒,我们可以提醒自己:" 坚持二者不能兼得对我没有好处;而坚持二者可以兼得则对我有好处厂应把自己的思想带到后者。

" 二者兼得法" 就是以此为基础,对自己发出这样的思想指令:

假若A 与B 是可以兼得的,我需要怎样想或做才能把它实现?? 这样的思想方向是跳出框框、追求突破。其中一个常常出现的突破关系是把A 和B 的定义做更清晰的切细,因为很多时候说话的人会用一些虚泛的词语去代表他的需要,不把他的需要弄清楚,往往无法着手把事情解决。

以下的练习中,你可以假设自己就是当事人,试用" 假若二者可以兼得,我怎样做便能实现它?" 的态度去考虑一些可能性。

练习一:组长说:" 要使质量上去,产量必然减少。"

练习二:丈夫说:" 为了维持家中安宁,我只得避免和她说话。,'

练习三:职员说:" 每天工作那么忙,哪会有时间去学习?' ,

练习四:女女说:" 我工作之余还要督促孩子读书,没有时间陪丈夫,婚姻关系怎么会好?" 练习五:朋友说:" 为了爱情,我只得放弃事业。"

换框法之三:环境换框法

同样的一件东西或一个情况,在不同的环境中包含的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这件东西或这个情况的价值,因而改变有关的信念。例如:

" 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是不会有人买的。,'

" 年纪大了,与年轻人竞争不来。,'

做法是说出至少3个例外,但先要把句子由负面词语转为正面词语:

" 瓶装白开水作为饮品,会吸引怎样的人去买。,'

" 年纪大了,在哪些方面比年轻人更强。,,

传统上中国有很多表面看是绝对正确的话(其实都是规条) ,它们把人们牢牢地束缚住,运用环境换框法,可以把它们打破。《很多信念的确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里的处事很重要,但是没有一个信念在所有情况下都是绝对有效的。信念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帮助我们达到人生最高境界(三赢) 和活得成功快乐的工具之一,但是要记住它们也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既是工具,信念不应绝对地主宰我们,成为我们的神" 。当信念对我们达到上述人生目标有所妨碍时,我们可以将它们修正、移开(暂时) 、扩阔(兼容) 甚至改变。(注:这一点,与全书中所有的内容一样,并不包括宗教里所说的信念在内,我把与宗教有关的信念问题留给每一位有宗教信仰的朋友的宗教导师。我个人认为,宗教里的信中是与人生其他事情中的信念有所不同的,在本书里我无意讨论这个题目--李中莹。)

前面说过的中国传统的规条式话,例如:

" 节俭/谦虚是美德。"

" 食不言,寝不语。"

" 子女必须孝顺父母。"

你可试举出3个它们适用的情况吗?" 子女必须孝顺父母" 是中国人伦理道德上神圣不可侵犯

的规条,但是如果下列情况出现,身为子者的却未必会遵从这一句了!

·父母要子女犯卖毒品。

·父母逼子女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

·父母对子女有性侵犯行为。

在辅导时,环境换框法,对一些因为自己的特质而内心感到自卑,不如别人,或者无可奈何的不满意的个案最为有效。例如:

·喜欢多说话或者不说话。

·觉得自己学历不够,或者相貌不出众。

·长得太高、太矮、太瘦或太肥。

一位银行家对女儿的固执个性很不满意,父女关系弄得很糟。他去请教一位NLP 大师,大师问他:" 当你的女儿与陌生男友出游而那男子有非份的企图时,你想不想你的女儿固执一点?"? 银行家顿悟。其实固执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好坏决定于在什么环境中运用而已。他以后便再也不为女儿的固执而发脾气了。(其实固执的人有一大好处,就是每当他认识到什么更好时,他便会坚持那更好的做法,无须别人经常提醒--这句也是运用环境换框法) 。

环境换框法和意义换框法往往可以一起使用,在同一个情况里发挥作用。

价值定位

因为做或不做任何事,都是由我们的价值观所控制,所以,找出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排位,我们便能认识到内心的推动力,再加上对某些价值做创造、增大、转移的工作,我们便可以使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更为合拍了。

我们很容易认识到自己意识层面对某事的价值排位,但却较难了解自己潜意识层面的价值排位。

以下介绍一套技巧,帮助你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这套技巧称为" 价值定位" ,能够帮助你了解内心的一套价值观。知道了内心对事情的

看法,你便可以理性地调节行为,以满足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的需要。" 价值定位" 是一个容易掌握的技巧,这个技巧最好两个人做(见图9-3) ,但也可以自己一个人做。下面的指示便是自己做的步骤。

请你选择一件事,最好是你现在感到烦闷的事。很多人在学习这套技巧的时候,喜欢以手上的工作为题目。现在就假定以你的工作为题吧! 请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

(1)请你写下一份理想工作对你的5个价值。若你不明白这道问题,也可以回答下面任何一道问题,它们问的都是同一样东西,然后把答案写下。

·一份(理想的) 工作对你有什么意义?

·从一份(理想的) 工作中你得到些什么?

·? 一份(理想的) 工作里什么最重要?

把想到的写在那张纸上。收入、赞赏、学习机会、挑战、友情等是经常出现的答案。我希望你用自己写下来的答案。

(2)写下5个答案后,请按它们的重要性排出次序,最重要的是①,其次是②、接着是③、④、⑤。以下,你将会只用①、②和③3个最重要的价值。

(3)现在,请放下笔,把两只手放在眼前,先望着左手手心告诉自己:" 假设我决定转工,现在有一份工作,它能给我很充足的①但是②不足。" 一面说,一面想像这份工作就在左手手心。然后转去望着右手手心说:" 同时又有一份工作,它能给我很多的②,但是①不足。" 一面说,一面想像那份工作就在右手的手心。然后来回地望左手心、右手心,让自己的感觉告诉你喜欢哪一份。(在这个时候,不要做理性的判断,最好不要去想" 应该怎样" ," 那样不对" ,而应任由感受浮涌出来。) 把感觉的决定写在纸上。

(4)接着,用同样的步骤,把刚刚在①与②之间选出来的一个与③比较。例如刚才你选出的是②,现在便是②与③的比较了。

(5)最后,①、②、③之间尚有一次未做过的比较。例如②与③之间你仍然选出了②,最后的一次便是①与③的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哪个较为重要。?

完成了①、②、③的比较后,你或者会发觉原来内心价值观的排列,与你本来的想法不同(上述的例子便可能是①、②、③) 。事实上,用这个方法去处理使你烦闷的事,往往得出来的结果会使自己恍然大悟,明白一向以来自己认为应该满意却总是不开心的原因了。

有一个朋友,多年来以为她工作是为了收入,她找到了一个高薪的职位,但是总不开心。现在,她的工作比以前在收入上少了20%,但有很多与人接触的机会,而且时间自由,她感到开心,也更知道如何在工作上成功。另外一位朋友,过去的工作中很受气,但是有很多学习机会,为了这些学习机会,他坚持不肯转工,经常带着怒气返回家里,以至家庭里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今天,他的工作比以前收入好,时常面带笑容,与家人融洽得多了,同时也报读了一些函授课程继续进修。?

他们都是运用价值定位技巧,在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观之间取得了平衡。?

用工作去做这个价值定位测试,结论不一定是必须转工。当你知道什么对你更重要时,你但懂得去多注意、多争取有关的机会了,这也就是创造、增大和转移某些价值。只有在现在的工作环境里得不到你觉得重要的价值,才需要考虑转工。

开始时我请你写下5项价值,而刚才只用了3项。如果你用最重要的3项就能得到你所要的答案,则无须再用其余的两项。但是如

果心中尚有点不舒服的感觉,可以继续做4项甚至5项的价值定位测试。3项测试需要做3次比较;4项做6次,而五项则需要做10次。一般来说,3项已经足够,除非在开始时,你遗漏了更重要的某项价值。

这个测试可以用于任何使你心烦的事,例如与某人的关系、移民、搬迁等。掌握纯熟了,我们的思路更清晰,更容易达到所谓" 心口如一" 的境界,即知道应该做的也就是自己感觉想做的,每有烦事,便做一次价值定位的测试。这可以助你把事情看得更透彻、更易作出解决的决定。?

注:做测试时,必须用你的理想作为测试标准,即" 一份理想的工作" 、" 一个理想的朋友" 、" 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 等。

用语言摆脱困境

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可从其说话中侦知。改变说话方式,可以改变内心状态。很多人内心的困境,其实是本人的一些错误信念造成。

以下的5个步骤,帮助我们运用语言去把处于困境的心态,改为积极进取、更有清晰的行动目标和途径

。例如,一个人说做不到某一件事:

①困境:我做不到X ,?

②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x 。

③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现在为止,尚未能做到X 。?

④假没:当我学懂--,我便能做到x 。

⑤未来:我要去学?--,我将会做到x 。

注:第三步因果的" 必须是某些本人能控制或有所行动的事。

" 我做不到" 事实上是描述一件过去的事实:在当时我没有这个能力" ,或者" 我不想去做" 。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总想保留" 做得到" ,或者" 想去做" 的权利。发生了的事无法改变,然而往事对我未来的影响却可以改变,因此" 我做不到" 不应成为一个包袱,阻碍我们向前走。

上面的五个步骤,让我们放下过去的包袱,勇往直前。

回头看第一句" 困境" 时的话:" 我不会游泳" ,可以感觉到说话者是把自己困在一个狭窄的小圈子里,而外面就是游泳,他却无可奈何,说的话完全是静态的。再看看第5句" 未来" ,说话者的目标" 游泳" ,已经完全在掌握之中,他不单只有目标,而且有清晰可行的达到目标的途径,所说的话,充满了动感,他已经回复到正常的" 自己控制自己的人生" 的状态了。

①困境│" 我不会游泳。”负面词语:虽指到此刻为止我不能游泳,但因为没有时间指标,说出来就像是一句永恒的真理-般,在我们的大脑里,也正是做出这样的效果,使得我们无法作出突破。 ?

②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把事情划清楚时间指标:那只是未学会游泳-" 过去的事,未来大有可为”? 另外把" 不会" 转为" 尚未学会" ,就是对潜意识指出这事情是可以学会的。?(但仍是负面词语:)

③因果:" 因为过去我未能找把事情的因找出来了:" 找老师" 到一个好老师和" 安排时间" 。这两点都是自己排出时间,所以到现可以控制和自己可以有所行动的? 在为止,我尚未学会,注意一句已变为两句,而两句游泳。" 都是负面词语

④假设:" 当我找到一个好老师”仍是③的两句,只不过是把负面师和安排出时间时,? 词语改为正面词语(两个) ,另外,? 我便能学会游泳。" 把连接词" 因为" 改为" 当" 。" 当(who)比" 如果"(1f)好,因为" 如果" 包含做不到的可能,而" 当" 字则已经暗示一定做得到。

⑤未来:" 我要去找会游泳的朋友,请他们介绍经验,并且作出安排,? │? 正面词语? │使自己每个星期六下午都可以去上课。我将学会游泳。


相关内容

  • "严以修身"专题学习研讨会讲话稿9
  • "严以修身"专题学习研讨会讲话稿同志们: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要求,今年要扎实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 题教育活动.起初,中央规定的范围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之后, 省委组织部下发专门通知,要求专题教育扩大到县级以下党员干部, 重点是开展"五个一&qu ...

  • 群众路线对照检查
  • 九溪中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材料 中学副校长:郑成龙 在乡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支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通过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触动很大,是一次"除垢去病.正己修 ...

  • 价值观是人的信念系统
  • 浅谈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的信念系统,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确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和发展道路,并深刻影响其凝聚力和感召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quo ...

  • 教练技术三阶段介绍
  • 领导力教练技术一阶课程LF1 一.课程介绍 1.领导力教练技术一阶课程LF1探索什么? 教练技术之领导力与素质管理第一阶段课程LF1是一个互动学习的环境,而参与者在环境中及一系列专业设计的练习中相互交流.课程俨如一个多功能的工具!它是一个目标探测仪,让您测定准确的目标:它犹如一面镜子,令您发现自己的 ...

  • "三严三实"发言稿: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三严三实"
  • "三严三实"发言稿:坚定理想信念 践行"三严三实" 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按照县委统一部署,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论述,深化了对"三严三实&quo ...

  • 两学一做动员讲话暨党课
  • "两学一做"党课一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作讲政治有信念忠诚党员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决定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 ...

  • 县公安系统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施方案
  • 为进一步掀起学习宣传"xx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教育引导全体民警自觉把"忠诚.为民.公正.奉献"作为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用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为县公安事业特别是公安交通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提 ...

  • 团队建设与人才梯队规划
  • 团队建设与人才梯队规划 众所周知,业绩背后是团队,那么一家公司,一个部门,一个小组,其业绩是否优越,都是离不开一个大团队或者是一个小团队的每个成员,有每个成员组建起来的集体即是团队,一个团队的优越荣辱也取决于团队的每个成员,,那么如何让每个成员都以团队荣辱视为自己的荣辱,--那就是团队背后的文化,要 ...

  • 创新强校工程与共产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 创新强校工程与共产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作者:巫幸兴 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06期 摘 要: "创新强校工程"是广东省全面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新办法.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发挥学校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