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中的"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下了“一诺千金”的美谈佳话。然而近年来,弄虚作假的风气在社会上弥漫,这股歪风也早已刮进了校园。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撒慌骗人……学生诚信危机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这就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开展学生诚信教育。  首先教师必须诚信。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教育教学工作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决不能敷衍塞责、弄虚作假。“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每一个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  其次。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诚信教育课程。学校诚信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以思想品德课等形式进行的。由于学校教育长时期处于封闭状态,诚信教育显得较为抽象。但是近年来学生的信用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条件下,闭门进行诚信教育显得远远不够。各级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把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有关课程的讲授中。   再次,诚信教育要与校园基础文明建设相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强调以德育为首位,首先教育学生要学会做人。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密切结合学校的基础文明建设,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渐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把“诚”和“信”作为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通过积极开展诸如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自省、慎独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在校园内形成崇尚诚信的氛围。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我们的教育实践来看,建立诚信的关键是在人和制度之间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即建立一个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通过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赏罚纪律,建立科学的体系,每学年进行评估,以其作为操行测评、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入党申请人考察等的主要依据。加强对“诚信”者的奖励、褒扬和对“失信”者的惩罚与贬斥,形成浓厚的“诚信”氛围。以前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看他的学习成绩及有无特长。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不仅应关注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应关注学生的操行。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在试行“信用档案”,即使用《学生素质教育证书》,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历练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经历和主要成绩的客观记载,建立对学生素质评价和社会认同机制。证书可作为学生评优、综合测评、高校录取和参加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日益受到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构建诚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现实生活中,信用危机正浸渗在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诚信的缺失正严重败坏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某新闻媒体曾作过调查,信用危机已成为位居腐败之后阻碍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长了15%,我国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由于诚信缺失使得人们心理自危而造成的各种损失更是无法估计。个人失信,贻害数人;社会失信,则人人自危。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进行道德鞭挞、舆论谴责。渐渐确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机制。逐步形成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的冲突,要建立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诚信体系。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已开始建立公民“个人资信制度”,并且推出个人“信用身份证”,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随着这一制度的推广及发展,今后若某人信用违规,信用机制将会令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更是立国之基。作为肩负着育人使命的学校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培养一代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世纪人才。

  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下了“一诺千金”的美谈佳话。然而近年来,弄虚作假的风气在社会上弥漫,这股歪风也早已刮进了校园。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撒慌骗人……学生诚信危机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这就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开展学生诚信教育。  首先教师必须诚信。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教育教学工作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决不能敷衍塞责、弄虚作假。“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每一个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  其次。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诚信教育课程。学校诚信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以思想品德课等形式进行的。由于学校教育长时期处于封闭状态,诚信教育显得较为抽象。但是近年来学生的信用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条件下,闭门进行诚信教育显得远远不够。各级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把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有关课程的讲授中。   再次,诚信教育要与校园基础文明建设相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强调以德育为首位,首先教育学生要学会做人。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密切结合学校的基础文明建设,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渐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把“诚”和“信”作为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通过积极开展诸如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自省、慎独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在校园内形成崇尚诚信的氛围。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我们的教育实践来看,建立诚信的关键是在人和制度之间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即建立一个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通过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赏罚纪律,建立科学的体系,每学年进行评估,以其作为操行测评、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入党申请人考察等的主要依据。加强对“诚信”者的奖励、褒扬和对“失信”者的惩罚与贬斥,形成浓厚的“诚信”氛围。以前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看他的学习成绩及有无特长。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不仅应关注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应关注学生的操行。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在试行“信用档案”,即使用《学生素质教育证书》,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历练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经历和主要成绩的客观记载,建立对学生素质评价和社会认同机制。证书可作为学生评优、综合测评、高校录取和参加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日益受到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构建诚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现实生活中,信用危机正浸渗在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诚信的缺失正严重败坏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某新闻媒体曾作过调查,信用危机已成为位居腐败之后阻碍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长了15%,我国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由于诚信缺失使得人们心理自危而造成的各种损失更是无法估计。个人失信,贻害数人;社会失信,则人人自危。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进行道德鞭挞、舆论谴责。渐渐确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机制。逐步形成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的冲突,要建立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诚信体系。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已开始建立公民“个人资信制度”,并且推出个人“信用身份证”,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随着这一制度的推广及发展,今后若某人信用违规,信用机制将会令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更是立国之基。作为肩负着育人使命的学校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培养一代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世纪人才。


相关内容

  • 国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及其启示
  • 第34卷第4期 VoI.34 NO.4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 Southwest 2008年7月 Edition) July,2008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国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及其启示 冯颜利,崔延强 (西南大学马克恩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 中学诚信教育活动总结
  • 诚信教育活动总结 五里桥初级中学 五里桥初级中学 诚信教育活动总结 诚信.诚信教育,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诚信教育,是为了培育诚信意识.诚信行为所采取的教育活动.教育部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中小学 ...

  • 诚信教育活动阶段总结
  • 诚信.诚信教育,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诚信教育,是为了培育诚信意识.诚信行为所采取的教育活动.教育部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 ...

  • 诚信教育活动方案
  • 一、主题 :诚信教育 二、活动指导思想 1、诚信的言行和作风,自始至终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 2、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确有实效。 3、宣传社会,扩大影响,带动身边的人。 三、活动设计 (一)活动准备 (二)活动形式 1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诚信品质的外在表现 ...

  • 中学生诚信信念形成中的_意义障碍_及消除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9镒第5期2008年10月 JournalofHuaibeiCoalIndustryTeachersCollege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Vot.29No.5 Oct.2008 中学生诚信信念形成中的"意义障 ...

  • 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探索_邵欢
  • 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探索 邵 欢 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丁 科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公共教育部 [摘 要]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原因.充分发挥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作用,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突出诚信教育原则,推进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电子化.网络化.信 ...

  • 浅谈如何让培养学生诚信的习惯
  • 浅谈培养小学生诚信的习惯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不会出尔反尔,撒谎骗人: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顺利.中国人从古代便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它告戒人们:一个不诚实爱骗人的人,最后会失去援救而被狼所吃. 一 ...

  • 2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实施方案
  • 学校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学校形象,促进学校稳步.持续.健康发展,根据<2016年卧龙区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为了切实做好我校诚信制度化建设工作,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

  • 教师演讲--诚信在教育中是基本的道德品质
  •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再一次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诚信教育。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事关祖国的前途命运。学校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学校是培养创新型 ...

  • 一篇关于诚信的论文[1].doc1
  • 一篇关于诚信的论文 云台小学:廖彩云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