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环评总纲

规划环评 总纲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各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应根据本标准制(修)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其它类型的规划、县级人民政府编制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可参照执行。

2 总纲

2.1 目的:提供规划决策所需的资源与环境信息,识别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景观资源和海洋资源等)和环境要素(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海洋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确定环境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预测与评价规划实施可能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论证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证规划实施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可达性,形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跟踪评价方案,协调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为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4.2 评价原则

4.2.1 全程互动 评价应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或规划启动阶段)介入,并与规划方案的研究和规划的编制、修改、完善全过程互动。

4.2.2 一致性 评价的重点内容和专题设置应与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一致,应与规划涉及领域和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

4.2.3 整体性 评价应统筹考虑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

4.2.4 层次性 评价的内容与深度应充分考虑规划的属性和层级,并依据不同属性、不同层级规划的决策需求,提出相应的宏观决策建议以及具体的环境管理要求。

4.2.5 科学性 评价选择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应真实、有代表性,选择的评价方法应简单、适用,评价的结论应科学、可信。

4.3 评价范围

4.3.1 按照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和可能影响的空间尺度确定评价范围。

4.3.2 评价范围在时间跨度上,一般应包括整个规划周期。对于中、长期规划,可以规划的近期为评价的重点时段;必要时,也可根据规划方案的建设时序选择评价的重点时段。

4.3.3 评价范围在空间跨度上,一般应包括规划区域、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地域,特别应将规划实施可能影响的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整体纳入评价范围。

4.3.4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范围一般应同时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规划的环境影响可能达到的地域范围;二是自然地理单元、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等的完整性;三是行政边界或已有的管理区界(如自然保护区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等)。

4.4 评价工作流程

4.4.1 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分析提出规划实施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因素,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同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案。

4.4.2 在规划的研究阶段,分析、预测和评估,综合论证不同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供其在不同规划方案的比选中参考与利用。

4.4.3 在规划的编制阶段:

a)从战略和政策层面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如果规划未采纳环境影响评价推荐的方案,还应重点对规划方案提出必要的优化调整建议。编制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方案,提出环境管理要求,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

b)如果规划选择的方案资源环境无法承载、可能造成重大不良环境影响且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减轻对策和措施,以及对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范围尚无法做出科学判断时,应提出放弃规划方案的建议,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

5 规划分析

5.1 基本要求

规划分析应包括规划概述、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等。

5.2 规划概述

5.2.1 简要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和定位,目标、发展规模、结构(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源利用结构等)、建设时序,配套设施安排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规划内容,其中,规划的范围、布局等应给出相应的图、表。

5.2.2 分析给出规划实施所依托的资源与环境条件。

5.3 规划协调性分析

5.3.1 分析规划在所属规划体系,规划的功能属性、规划的时间属性

5.3.2 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经济与技术政策、资源利用和产业政策,并分析本规划与其相关要求的符合性。

5.3.3 分析规划目标、规模、布局等各规划要素与上层位规划的符合性,重点分析规划之间在资源保护与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要求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

5.3.4 分析规划与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功能定位、开发原则和环境政策要求等方面的符合性。

5.3.5 筛选出在评价范围内与本规划所依托的资源和环境条件相同的同层位规划,在环境目标、资源利用、环境容量与承载力等方面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冲突和矛盾。

5.3.6 分析规划方案的规模、布局、结构、建设时序等与规划发展目标、定位的协调性。

5.3.7 通过上述协调性分析,从多个规划方案中筛选出与各项要求较为协调的规划方案作为备选方案,或综合规划协调性分析结果,提出与环保法规、各项要求相符合的规划调整方案作为备选方案。

5.4 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

5.4.1 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规划基础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规划具体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及规划不确定性的应对分析三个方面。

6 现状调查与评价

6.2 现状调查内容

6.2.1 自然地理状况调查内容。 6.2.2 社会经济概况调查内容。 6.2.3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

6.2.4 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调查 6.2.5 环境质量与生态状况调查

6.3 现状分析与评价

6.3.1 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6.3.2 环境与生态现状评价 6.3.3 主要行业经济和污染贡献率分析

6.4 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上述现状评价和规划分析结果,结合环境影响回顾与环境变化趋势分析结论,重点分析评价区域环境现状和环境质量、生态功能与环境保护目标间的差距,明确提出规划实施的资源与环境制约因素。

7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1 基本要求

按照一致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初步判断影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确定评价重点。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

7.2 环境影响识别

7.2.1造成影响的途径与方式,以及影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如果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或其他时段,还应识别不同时段的影响。

7.2.2 识别规划实施的有利影响或不良影响,重点识别可能造成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包括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短期影响、长期影响,各种可能发生的区域性、综合性、累积性的环境影响或环境风险。

7.2.3 对于某些有可能产生具有难降解、易生物蓄积、长期接触对人体和生物产生危害作用的重金属污染物、无机和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微生物等的规划,还应识别规划实施产生的污染物与人体接触的途径、方式(如经皮肤、口或鼻腔等 )以及可能造成的人群健康影响。

7.2.4 对资源、环境要素的重大不良影响,可从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功能变化、资源与环境利用严重冲突、人群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

7.2.5 通过环境影响识别,以图、表等形式,建立规划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给出影响途径,筛选出受规划影响大、范围广的资源、环境要素,作为分析、预测与评价的重点内容。

7.3 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确定

7.3.1 环境目标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7.3.2 评价指标是量化了的环境目标。

7.3.3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能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政策、法规的要求,体现规划的行业特点及其主要环境影响特征并易于统计、比较和量化。

7.3.4 评价指标值的确定应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限值要求,如国内政策、法规和

标准中没有的指标值也可参考国际标准确定;对于不易量化的指标可经过专家论证,给出半定量的指标值或定性说明。

8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1 基本要求

8.1.1 系统分析,按照规划不确定性分析给出的不同发展情景,进行同等深度的影响预测与评价,明确给出规划实施对评价区域资源、环境要素的影响性质、程度和范围,为提出评价推荐的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和优化调整建议提供支撑。

8.1.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一般包括规划开发强度的分析,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及景观生态格局的影响,对环境敏感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影响,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估等内容。

8.1.3 环境影响预测应充分考虑规划的层级和属性,依据不同层级和属性规划的决策需求,采用定性、半定量、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与节能减排关系密切的工业、能源、城市建设、区域建设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应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对于资源和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海洋环境、声环境指标的预测与评价,一般应采用定量的方式进行。

8.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8.2.1 规划开发强度分析 8.2.2 影响预测与评价 8.2.3 累积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8.2.4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

8.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8.3.1 规划开发强度分析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负荷分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等)、趋势分析、弹性系数法、类比分析、对比分析、投入产出分析、供需平衡分析、专家咨询等。

8.3.3 累积影响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矩阵分析、网络分析、系统流图、叠图分析、情景分析、数值模拟、生态学分析法、灰色系统分析法、类比分析等。

8.3.4 环境风险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灰色系统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数值模拟、风险概率统计、事件树分析、生态学分析法、类比分析等。

8.3.5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类比分析、供需平衡分析、系统动力学法、生态学分析法等。

9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9.1 基本要求

详细说明制约的程度、范围、方式等,进而提出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和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

9.1.2 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包括环境合理性论证和可持续发展论证两部分内容。其中,前者侧重于从规划实施对资源、环境整体影响的角度,论证各规划要素的合理性;后者则侧重于从规划实施对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贡献,以及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关系的角度,论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9.2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9.2.1 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

a)基于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综合要求,结合规划协调性分析结论,论证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的合理性。 b)基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结论,结合区域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等要求,论证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c)基于规划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功能区划、环境敏感区的空间位置关系,对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程度,结合环境风险评价的结论,论证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d)基于区域环境管理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清洁生产水平的评价结果,重点结合规划重点产业的环境准入条件,论证规划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环境合理性。

e)基于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重点结合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可达性。

9.2.2 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

a)从保障区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证规划实施能否使其消耗(或占用)资源的市场供求状况有所改善,能否解决区域、流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论证规划实施能否使其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保持稳定,能否使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高;论证规划实施能否使其所依赖的环境状况整体改善。

b)综合分析规划方案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论证规划方案与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符合性,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贡献程度,以及对区域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促进性等。

9.2.3 不同类型规划方案综合论证重点

a)进行综合论证时,可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规划的环境影响特点,突出论证重点。

b)对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高的行业规划,重点从区域资源、环境对规划的支撑能力、规划实施对敏感环境保护目标与节能减排目标的影响程度、清洁生产水平、人群健康影响状况等方面,论述规划确定的发展规模、布局(及选址)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c)对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旅游、自然资源开发专项规划,重点从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及环境敏感区组成、结构、功能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论述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d)对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类规划,重点从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规划布局与评价区域生态功能区划、景观生态格局之间的协调性,以及规划的能源利用和资源占用效率等方面,论述交通设施结构、布局等的合理性。

e)对于开发区及产业园区等规划,重点从区域资源、环境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规划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水平、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事故性环境风险与人群健康影响状况等方面,综合论述规划选址及各规划要素的合理性。 f)城市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综合类规划,重点从区域资源、环境及城市基础设施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能否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城市景观生态格局、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综合论述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9.3 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9.3.1 根据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论证结果,对规划要素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特别是出现以下情形时。

a)规划的目标、发展定位与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不符。

b)规划的布局和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选址、选线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要求发生严重冲突。

c)规划本身或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产业类型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包括环境保护相关规划、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要求等)。

d)规划方案中配套建设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实施后,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仍无法支撑规划的实施,或仍可能造成重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e)规划方案中有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无法或难以对其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

者范围作出科学、准确判断的内容。

9.3.2 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应全面、具体、可操作。如对规划规模(或布局、结构、建设时序等)提出了调整建议,应明确给出调整后的规划规模(或布局、结构、建设时序等),并保证调整后的规划方案实施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可以支撑。

9.3.3 将优化调整后的规划方案,作为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

10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10.1 规划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是对规划方案中配套建设的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措施进行评估后,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方面的建议。

10.2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解决或缓解规划所在区域已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使环境目标在相应的规划期限内可以实现。

10.3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包括影响预防、影响最小化及对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修复补救等三方面的内容: a)预防对策和措施可从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建议发布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划定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设定环境准入条件、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

b)影响最小化对策和措施可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方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等方面提出。

c)修复补救措施主要包括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补偿、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与资源替代等措施。

10.4 如规划方案中包含有具体的建设项目,还应针对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特点及其环境影响特征,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并依据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环境准入(包括选址或选线、规模、清洁生产水平、节能减排、总量控制和生态保护要求等)、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和环境管理等要求。同时,在充分考虑规划编制时设定的某些资源、环境基础条件随区域发展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的具体简化建议。

11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11.1 对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在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拟定跟踪评价方案,对规划的不确定性提出管理要求,对规划实施全过程产生的实际资源、环境、生态影响进行跟踪监测。

11.2 跟踪评价取得的数据、资料和评价结果应能够为规划的调整及下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同时为规划实施区域的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依据。

11.3 跟踪评价方案一般包括评价的时段、主要评价内容、资金来源、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等。

其中,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a) 对规划实施全过程中已经或正在造成的影响提出监控要求,明确需要进行监控的资源、环境要素及其具体的评价指标,提出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预测结果之间的比较分析和评估的主要内容。

b)对规划实施中所采取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提出分析和评价的具体要求,明确评价对策和措施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路线。

c)明确公众对规划实施区域环境与生态影响的意见和对策建议的调查方案。

d)提出跟踪评价结论的内容要求(环境目标的落实情况等)。

12 公众参与

12.1 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12.2 公开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概况、规划的主要环境影响、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评价结论。_12.3 公众参与可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进行。对于政策性、宏观性较强的

规划,参与的人员可以规划涉及的部门代表和专家为主;对于内容较为具体的开发建设类规划,参与的人员还应包括直接环境利益相关群体的代表。

12.4 处理公众参与的意见和建议时,对于已采纳的,应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明确说明修改的具体内容;对于不采纳的,应说明理由。

13 评价结论

13.1 评价结论是对整个评价工作成果的归纳总结,应力求文字简洁、论点明确、结论清晰准确。

13.2 在评价结论中应明确给出:

a)评价区域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敏感性、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资源利用现状,明确对规划实施具有重大制约的资源、环境要素。

b)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和风险评价结论;对水、土地、生物资源和能源等的需求情况。 c)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结论,主要包括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结论,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论证结论,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可达性评价结论,规划要素的优化调整建议等。

d)规划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构建方案、环境准入条件、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的构建方案、生态建设和补偿方案、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和要求等。

e) 跟踪评价方案,跟踪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f)公众参与意见和建议处理情况,不采纳意见的理由说明。

14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要求

14.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图文并茂、数据详实、论据充分、结构完整、重点突出、结论和建议明确。 14.2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总则。b)规划分析。c)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d)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e)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f)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g)环境影响减缓措施。i)公众参与。j)评价结论。

k)附必要的表征规划发展目标、规模、布局、结构、建设时序以及表征规划涉及的资源与环境的图、表和文件,给出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监测点位分布等图件。

14.3 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环境影响分析依据。重点明确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经济与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和环境标准

b)环境现状评价。c)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d)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规划环评 总纲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各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应根据本标准制(修)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其它类型的规划、县级人民政府编制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可参照执行。

2 总纲

2.1 目的:提供规划决策所需的资源与环境信息,识别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景观资源和海洋资源等)和环境要素(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海洋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确定环境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预测与评价规划实施可能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论证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证规划实施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可达性,形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跟踪评价方案,协调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为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4.2 评价原则

4.2.1 全程互动 评价应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或规划启动阶段)介入,并与规划方案的研究和规划的编制、修改、完善全过程互动。

4.2.2 一致性 评价的重点内容和专题设置应与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一致,应与规划涉及领域和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

4.2.3 整体性 评价应统筹考虑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

4.2.4 层次性 评价的内容与深度应充分考虑规划的属性和层级,并依据不同属性、不同层级规划的决策需求,提出相应的宏观决策建议以及具体的环境管理要求。

4.2.5 科学性 评价选择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应真实、有代表性,选择的评价方法应简单、适用,评价的结论应科学、可信。

4.3 评价范围

4.3.1 按照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和可能影响的空间尺度确定评价范围。

4.3.2 评价范围在时间跨度上,一般应包括整个规划周期。对于中、长期规划,可以规划的近期为评价的重点时段;必要时,也可根据规划方案的建设时序选择评价的重点时段。

4.3.3 评价范围在空间跨度上,一般应包括规划区域、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地域,特别应将规划实施可能影响的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整体纳入评价范围。

4.3.4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范围一般应同时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规划的环境影响可能达到的地域范围;二是自然地理单元、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等的完整性;三是行政边界或已有的管理区界(如自然保护区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等)。

4.4 评价工作流程

4.4.1 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分析提出规划实施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因素,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同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案。

4.4.2 在规划的研究阶段,分析、预测和评估,综合论证不同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供其在不同规划方案的比选中参考与利用。

4.4.3 在规划的编制阶段:

a)从战略和政策层面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如果规划未采纳环境影响评价推荐的方案,还应重点对规划方案提出必要的优化调整建议。编制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方案,提出环境管理要求,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

b)如果规划选择的方案资源环境无法承载、可能造成重大不良环境影响且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减轻对策和措施,以及对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范围尚无法做出科学判断时,应提出放弃规划方案的建议,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

5 规划分析

5.1 基本要求

规划分析应包括规划概述、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等。

5.2 规划概述

5.2.1 简要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和定位,目标、发展规模、结构(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源利用结构等)、建设时序,配套设施安排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规划内容,其中,规划的范围、布局等应给出相应的图、表。

5.2.2 分析给出规划实施所依托的资源与环境条件。

5.3 规划协调性分析

5.3.1 分析规划在所属规划体系,规划的功能属性、规划的时间属性

5.3.2 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经济与技术政策、资源利用和产业政策,并分析本规划与其相关要求的符合性。

5.3.3 分析规划目标、规模、布局等各规划要素与上层位规划的符合性,重点分析规划之间在资源保护与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要求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

5.3.4 分析规划与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功能定位、开发原则和环境政策要求等方面的符合性。

5.3.5 筛选出在评价范围内与本规划所依托的资源和环境条件相同的同层位规划,在环境目标、资源利用、环境容量与承载力等方面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冲突和矛盾。

5.3.6 分析规划方案的规模、布局、结构、建设时序等与规划发展目标、定位的协调性。

5.3.7 通过上述协调性分析,从多个规划方案中筛选出与各项要求较为协调的规划方案作为备选方案,或综合规划协调性分析结果,提出与环保法规、各项要求相符合的规划调整方案作为备选方案。

5.4 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

5.4.1 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规划基础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规划具体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及规划不确定性的应对分析三个方面。

6 现状调查与评价

6.2 现状调查内容

6.2.1 自然地理状况调查内容。 6.2.2 社会经济概况调查内容。 6.2.3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

6.2.4 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调查 6.2.5 环境质量与生态状况调查

6.3 现状分析与评价

6.3.1 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6.3.2 环境与生态现状评价 6.3.3 主要行业经济和污染贡献率分析

6.4 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上述现状评价和规划分析结果,结合环境影响回顾与环境变化趋势分析结论,重点分析评价区域环境现状和环境质量、生态功能与环境保护目标间的差距,明确提出规划实施的资源与环境制约因素。

7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1 基本要求

按照一致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初步判断影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确定评价重点。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

7.2 环境影响识别

7.2.1造成影响的途径与方式,以及影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如果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或其他时段,还应识别不同时段的影响。

7.2.2 识别规划实施的有利影响或不良影响,重点识别可能造成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包括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短期影响、长期影响,各种可能发生的区域性、综合性、累积性的环境影响或环境风险。

7.2.3 对于某些有可能产生具有难降解、易生物蓄积、长期接触对人体和生物产生危害作用的重金属污染物、无机和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微生物等的规划,还应识别规划实施产生的污染物与人体接触的途径、方式(如经皮肤、口或鼻腔等 )以及可能造成的人群健康影响。

7.2.4 对资源、环境要素的重大不良影响,可从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功能变化、资源与环境利用严重冲突、人群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

7.2.5 通过环境影响识别,以图、表等形式,建立规划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给出影响途径,筛选出受规划影响大、范围广的资源、环境要素,作为分析、预测与评价的重点内容。

7.3 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确定

7.3.1 环境目标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7.3.2 评价指标是量化了的环境目标。

7.3.3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能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政策、法规的要求,体现规划的行业特点及其主要环境影响特征并易于统计、比较和量化。

7.3.4 评价指标值的确定应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限值要求,如国内政策、法规和

标准中没有的指标值也可参考国际标准确定;对于不易量化的指标可经过专家论证,给出半定量的指标值或定性说明。

8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1 基本要求

8.1.1 系统分析,按照规划不确定性分析给出的不同发展情景,进行同等深度的影响预测与评价,明确给出规划实施对评价区域资源、环境要素的影响性质、程度和范围,为提出评价推荐的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和优化调整建议提供支撑。

8.1.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一般包括规划开发强度的分析,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及景观生态格局的影响,对环境敏感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影响,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估等内容。

8.1.3 环境影响预测应充分考虑规划的层级和属性,依据不同层级和属性规划的决策需求,采用定性、半定量、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与节能减排关系密切的工业、能源、城市建设、区域建设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应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对于资源和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海洋环境、声环境指标的预测与评价,一般应采用定量的方式进行。

8.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8.2.1 规划开发强度分析 8.2.2 影响预测与评价 8.2.3 累积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8.2.4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

8.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8.3.1 规划开发强度分析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负荷分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等)、趋势分析、弹性系数法、类比分析、对比分析、投入产出分析、供需平衡分析、专家咨询等。

8.3.3 累积影响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矩阵分析、网络分析、系统流图、叠图分析、情景分析、数值模拟、生态学分析法、灰色系统分析法、类比分析等。

8.3.4 环境风险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灰色系统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数值模拟、风险概率统计、事件树分析、生态学分析法、类比分析等。

8.3.5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类比分析、供需平衡分析、系统动力学法、生态学分析法等。

9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9.1 基本要求

详细说明制约的程度、范围、方式等,进而提出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和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

9.1.2 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包括环境合理性论证和可持续发展论证两部分内容。其中,前者侧重于从规划实施对资源、环境整体影响的角度,论证各规划要素的合理性;后者则侧重于从规划实施对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贡献,以及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关系的角度,论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9.2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9.2.1 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

a)基于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综合要求,结合规划协调性分析结论,论证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的合理性。 b)基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结论,结合区域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等要求,论证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c)基于规划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功能区划、环境敏感区的空间位置关系,对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程度,结合环境风险评价的结论,论证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d)基于区域环境管理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清洁生产水平的评价结果,重点结合规划重点产业的环境准入条件,论证规划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环境合理性。

e)基于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重点结合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可达性。

9.2.2 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

a)从保障区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证规划实施能否使其消耗(或占用)资源的市场供求状况有所改善,能否解决区域、流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论证规划实施能否使其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保持稳定,能否使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高;论证规划实施能否使其所依赖的环境状况整体改善。

b)综合分析规划方案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论证规划方案与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符合性,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贡献程度,以及对区域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促进性等。

9.2.3 不同类型规划方案综合论证重点

a)进行综合论证时,可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规划的环境影响特点,突出论证重点。

b)对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高的行业规划,重点从区域资源、环境对规划的支撑能力、规划实施对敏感环境保护目标与节能减排目标的影响程度、清洁生产水平、人群健康影响状况等方面,论述规划确定的发展规模、布局(及选址)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c)对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旅游、自然资源开发专项规划,重点从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及环境敏感区组成、结构、功能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论述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d)对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类规划,重点从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规划布局与评价区域生态功能区划、景观生态格局之间的协调性,以及规划的能源利用和资源占用效率等方面,论述交通设施结构、布局等的合理性。

e)对于开发区及产业园区等规划,重点从区域资源、环境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规划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水平、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事故性环境风险与人群健康影响状况等方面,综合论述规划选址及各规划要素的合理性。 f)城市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综合类规划,重点从区域资源、环境及城市基础设施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能否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城市景观生态格局、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综合论述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9.3 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9.3.1 根据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论证结果,对规划要素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特别是出现以下情形时。

a)规划的目标、发展定位与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不符。

b)规划的布局和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选址、选线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要求发生严重冲突。

c)规划本身或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产业类型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包括环境保护相关规划、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要求等)。

d)规划方案中配套建设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实施后,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仍无法支撑规划的实施,或仍可能造成重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e)规划方案中有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无法或难以对其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

者范围作出科学、准确判断的内容。

9.3.2 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应全面、具体、可操作。如对规划规模(或布局、结构、建设时序等)提出了调整建议,应明确给出调整后的规划规模(或布局、结构、建设时序等),并保证调整后的规划方案实施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可以支撑。

9.3.3 将优化调整后的规划方案,作为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

10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10.1 规划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是对规划方案中配套建设的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措施进行评估后,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方面的建议。

10.2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解决或缓解规划所在区域已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使环境目标在相应的规划期限内可以实现。

10.3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包括影响预防、影响最小化及对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修复补救等三方面的内容: a)预防对策和措施可从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建议发布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划定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设定环境准入条件、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

b)影响最小化对策和措施可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方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等方面提出。

c)修复补救措施主要包括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补偿、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与资源替代等措施。

10.4 如规划方案中包含有具体的建设项目,还应针对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特点及其环境影响特征,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并依据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环境准入(包括选址或选线、规模、清洁生产水平、节能减排、总量控制和生态保护要求等)、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和环境管理等要求。同时,在充分考虑规划编制时设定的某些资源、环境基础条件随区域发展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的具体简化建议。

11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11.1 对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在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拟定跟踪评价方案,对规划的不确定性提出管理要求,对规划实施全过程产生的实际资源、环境、生态影响进行跟踪监测。

11.2 跟踪评价取得的数据、资料和评价结果应能够为规划的调整及下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同时为规划实施区域的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依据。

11.3 跟踪评价方案一般包括评价的时段、主要评价内容、资金来源、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等。

其中,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a) 对规划实施全过程中已经或正在造成的影响提出监控要求,明确需要进行监控的资源、环境要素及其具体的评价指标,提出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预测结果之间的比较分析和评估的主要内容。

b)对规划实施中所采取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提出分析和评价的具体要求,明确评价对策和措施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路线。

c)明确公众对规划实施区域环境与生态影响的意见和对策建议的调查方案。

d)提出跟踪评价结论的内容要求(环境目标的落实情况等)。

12 公众参与

12.1 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12.2 公开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概况、规划的主要环境影响、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评价结论。_12.3 公众参与可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进行。对于政策性、宏观性较强的

规划,参与的人员可以规划涉及的部门代表和专家为主;对于内容较为具体的开发建设类规划,参与的人员还应包括直接环境利益相关群体的代表。

12.4 处理公众参与的意见和建议时,对于已采纳的,应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明确说明修改的具体内容;对于不采纳的,应说明理由。

13 评价结论

13.1 评价结论是对整个评价工作成果的归纳总结,应力求文字简洁、论点明确、结论清晰准确。

13.2 在评价结论中应明确给出:

a)评价区域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敏感性、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资源利用现状,明确对规划实施具有重大制约的资源、环境要素。

b)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和风险评价结论;对水、土地、生物资源和能源等的需求情况。 c)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结论,主要包括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结论,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论证结论,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可达性评价结论,规划要素的优化调整建议等。

d)规划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构建方案、环境准入条件、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的构建方案、生态建设和补偿方案、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和要求等。

e) 跟踪评价方案,跟踪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f)公众参与意见和建议处理情况,不采纳意见的理由说明。

14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要求

14.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图文并茂、数据详实、论据充分、结构完整、重点突出、结论和建议明确。 14.2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总则。b)规划分析。c)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d)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e)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f)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g)环境影响减缓措施。i)公众参与。j)评价结论。

k)附必要的表征规划发展目标、规模、布局、结构、建设时序以及表征规划涉及的资源与环境的图、表和文件,给出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监测点位分布等图件。

14.3 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环境影响分析依据。重点明确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经济与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和环境标准

b)环境现状评价。c)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d)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相关内容

  • 优化评价内容 提高环评效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修订思考
  • 2016-12-15 刘殊等 环境影响评价杂志 环境影响评价杂志 微信号 hjyxpjzz 功能介绍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指导刊 摘要 通过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 2. 1-2011) 存在的问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提出了"依法优化.科学强化和突出核心&q ...

  • 环评工程师考试课件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四)--小儿外科学 9.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1)熟悉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 (2)了解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 熟悉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 国家已发布行业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技术指南的建设项目,应按所发布的规定内容和指标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必要时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与建议 ...

  • 环评上岗证补充
  • 1.地下开采(井工开采)主要环境影响 ①对土地及植被的破坏:地上大量工程建设及设施占地造成的土地利用方式与格局的改变或破坏,征用土地及建设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②地下水资源受破坏问题:主要是采掘中的矿井疏干水问题,一方面是对疏干矿井水的利用:另一方面是疏干矿井水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地下水的水文特征 ...

  •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2017
  • 附件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及其他相关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进一 ...

  • 环评编制导则
  • 环评编制导则 1. 总论 总论的目的是对建设项目的有关背景情况.项目和环境影响评价的进展工作,基本的编制依据.评价标准.环境敏感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个章节,对整个报告书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 1.1 项目由来 表明项目的由来和建设的必要性,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并说明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

  • 环评设计依据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4)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5)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6)HJ/T2.3-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7)HJ/T2.4-93<环境影 ...

  • 公众参与说明
  • 济南市济泺路穿黄隧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众参与说明 实施单位: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O 一七年十一月 济南市济泺路穿黄隧道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众参与说明 实施单位: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O 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1 概述 .............................. ...

  • 2010年环评工程师考试真题
  • 目录 2010年环评工程师考试真题之法律法规试题回忆版全面 .......................................................... 1 2010年环评考试之第二科<导则标准>真题 ............................... ...

  • 粮库2.5万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编制依据 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