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改革不能"华山一条路"

河南省有色地矿局  朱东晖  贺建委

近年来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和地勘体制改革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体制机制便是其中的掣肘之一。

探索新机制要集成已有的共识

建立新的地勘机制要满足几个基本的要求:既要体现出全国一盘棋,又要充分发挥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既要能对各种方案进行大胆探索,又要防止形成新的行业垄断局面;既要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深化改革,又要有利于实现找矿新突破。

近期,有关如何建立地勘新机制,已经有了不少探索,并且形成了一些共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相互联动机制。为了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投入地质勘查的机制。

二是建立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矿产勘查有机衔接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国家将公益性地质工作分为全国性和地区性两类,分别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负责实施。实施这些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将通过市场竞争方式,优选项目承担单位。

三是建立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紧密结合机制。坚持开采反哺勘查的政策导向,依法维护探矿权人取得采矿权的权利,鼓励勘查开发一体化。

四是建立地质找矿与矿业权管理、地勘队伍建设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优化矿业权配置,促进国有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国家鼓励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组建矿业公司或地质技术服务公司。同时,探矿权的设置应与相应的勘查资质挂起钩来,这样既可确保探矿权地得到有效勘查,防止私挖乱采,又能避免拥有找矿实力的地勘单位长期沦为“打工者”。

这些思路为下一步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推进地勘单位改革要循序渐进

地勘单位改革的问题,一直是地质工作改革的难点和关键。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勘单位都怕谈那种简单式、不合实际的改革。分析其深层原因:地勘队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又有非常特殊的发展历史。这支队伍长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从事工作的基础性、与地方和社会联系的不紧密性以及长期积累的特殊困难性等,决定了地勘单位改革的复杂性,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而不能一谈改革就是简单转企“一刀切”。

根据国务院一系列文件精神,对地勘队伍主要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即“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可以说,这也是多年来地勘体制改革探索出的一条适合地勘单位发展的成功模式。因此,笔者认为,地勘单位改革主要就应围绕这个核心而展开。

从地勘单位来说,以事业单位体制走市场化路子,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克服“小富即安”甚至“得过且过”的保守思想,勇于解放思想,大力进行机制创新。在过渡时期,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理解,取得政策上的支持,为探索地勘体制改革争取宽松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模拟经营、分设企业等方式,积极进行企业化探索,倒退则没有出路。

当然,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意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总的来说应该是越改越好,让广大干部职工满意,同时也应该有利于实现地质找矿的新突破。在当前情况下,可由各个单位先从深化内部改革做起,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增强自身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第一要务,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为了促进改革进展,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当真正把握好国家已经出台的针对地勘单位的优惠政策。例如,允许地勘单位自由探矿权依法转办采矿权;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将矿业权管理与地勘队伍改革发展和行业管理有机联系,统筹规划,在探矿权设置上尽可能地支持勘查单位,在矿产开发中尽可能地促进地勘单位参与;鼓励优势矿业企业和地勘单位联合取得矿业权,走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发展之路,促进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承担项目的地勘单位可获取一定比例的成果收益;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地质勘查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找矿激励机制,促进找矿取得新突破。

地勘单位要抓住机遇形成核心竞争力

目前,地勘队伍面临的改革、竞争等挑战是十分严峻的。面对新形势,政府部门应当为地勘单位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深化矿产资源领域的改革,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促使一批集矿产勘查、开发、加工于一体的大型地勘企业的形成。

对于地勘单位而言,当前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而地勘单位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专业配套、资料翔实、人员齐备、经验丰富的找矿能力,其工作成果(产品)是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而这种“产品”正是工业的粮食,是工业产业链上十分重要的一环,地勘单位所具有的找矿功能是社会上其它企业所不能随便替代的。几十年来的经验证明,地勘单位一旦脱离地质找矿这个优势产业,便会丧失自身优势,陷入与社会各行业(企业)进行原始竞争的旋涡,在这种竞争中,地勘单位没优势可言,相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上世纪90年代不少地勘单位办了许多企业,至今所剩无几。

为此,地勘单位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出突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发展规划。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多数地勘单位应明确“突出主业、拓宽实业、发展辅业、致富家业”的发展方针。突出主业,即突出地质找矿工作,这是地勘单位的立足之本;拓宽实业,就是搞好勘查开发一体化,切实办好实业,这是涉及长远发展的问题;发展辅业,就是要一业为主,均衡发展,包括物化探、钻探、测绘、化验、地质灾害治理、工勘、岩土等,作为地质找矿综合配套力量也应大力发展;致富家业,就是要增加职工包括财产性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水平。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一次会议上提醒各地勘单位,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队伍自身条件,加快队伍结构调整,以矿为本,做强地质勘查,走向矿业开发,逐步形成商业性地质队伍的主体产业。

实践表明:地质工作是矿业开发的基础,主业与辅业也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例如大量的政府资金项目和地质技术服务工作,为物化探、岩心钻探、测绘、化验等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作为地质找矿手段和方法的辅业不断发展和提高,反过来又有效地促进了地质工作的顺利进展。主业、实业、辅业都发展了,实现致富家业的目标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因此,主业、实业、辅业以及家业从总体上看是一体的。作为地勘单位,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突出主业、拓宽实业、发展辅业、致富家业”这16字方针,就能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从勘查走向开发,从传统的地质找矿,逐步走向地、物、化、测、遥、钻等手段齐全,探、采、选、冶等一体的大地矿产业,从而形成长期、稳定、配套的优势产业。□

河南省有色地矿局  朱东晖  贺建委

近年来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和地勘体制改革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体制机制便是其中的掣肘之一。

探索新机制要集成已有的共识

建立新的地勘机制要满足几个基本的要求:既要体现出全国一盘棋,又要充分发挥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既要能对各种方案进行大胆探索,又要防止形成新的行业垄断局面;既要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深化改革,又要有利于实现找矿新突破。

近期,有关如何建立地勘新机制,已经有了不少探索,并且形成了一些共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相互联动机制。为了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投入地质勘查的机制。

二是建立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矿产勘查有机衔接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国家将公益性地质工作分为全国性和地区性两类,分别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负责实施。实施这些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将通过市场竞争方式,优选项目承担单位。

三是建立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紧密结合机制。坚持开采反哺勘查的政策导向,依法维护探矿权人取得采矿权的权利,鼓励勘查开发一体化。

四是建立地质找矿与矿业权管理、地勘队伍建设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优化矿业权配置,促进国有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国家鼓励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组建矿业公司或地质技术服务公司。同时,探矿权的设置应与相应的勘查资质挂起钩来,这样既可确保探矿权地得到有效勘查,防止私挖乱采,又能避免拥有找矿实力的地勘单位长期沦为“打工者”。

这些思路为下一步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推进地勘单位改革要循序渐进

地勘单位改革的问题,一直是地质工作改革的难点和关键。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勘单位都怕谈那种简单式、不合实际的改革。分析其深层原因:地勘队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又有非常特殊的发展历史。这支队伍长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从事工作的基础性、与地方和社会联系的不紧密性以及长期积累的特殊困难性等,决定了地勘单位改革的复杂性,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而不能一谈改革就是简单转企“一刀切”。

根据国务院一系列文件精神,对地勘队伍主要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即“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可以说,这也是多年来地勘体制改革探索出的一条适合地勘单位发展的成功模式。因此,笔者认为,地勘单位改革主要就应围绕这个核心而展开。

从地勘单位来说,以事业单位体制走市场化路子,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克服“小富即安”甚至“得过且过”的保守思想,勇于解放思想,大力进行机制创新。在过渡时期,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理解,取得政策上的支持,为探索地勘体制改革争取宽松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模拟经营、分设企业等方式,积极进行企业化探索,倒退则没有出路。

当然,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注意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总的来说应该是越改越好,让广大干部职工满意,同时也应该有利于实现地质找矿的新突破。在当前情况下,可由各个单位先从深化内部改革做起,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增强自身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第一要务,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为了促进改革进展,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当真正把握好国家已经出台的针对地勘单位的优惠政策。例如,允许地勘单位自由探矿权依法转办采矿权;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将矿业权管理与地勘队伍改革发展和行业管理有机联系,统筹规划,在探矿权设置上尽可能地支持勘查单位,在矿产开发中尽可能地促进地勘单位参与;鼓励优势矿业企业和地勘单位联合取得矿业权,走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发展之路,促进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承担项目的地勘单位可获取一定比例的成果收益;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地质勘查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找矿激励机制,促进找矿取得新突破。

地勘单位要抓住机遇形成核心竞争力

目前,地勘队伍面临的改革、竞争等挑战是十分严峻的。面对新形势,政府部门应当为地勘单位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深化矿产资源领域的改革,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促使一批集矿产勘查、开发、加工于一体的大型地勘企业的形成。

对于地勘单位而言,当前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而地勘单位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专业配套、资料翔实、人员齐备、经验丰富的找矿能力,其工作成果(产品)是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而这种“产品”正是工业的粮食,是工业产业链上十分重要的一环,地勘单位所具有的找矿功能是社会上其它企业所不能随便替代的。几十年来的经验证明,地勘单位一旦脱离地质找矿这个优势产业,便会丧失自身优势,陷入与社会各行业(企业)进行原始竞争的旋涡,在这种竞争中,地勘单位没优势可言,相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上世纪90年代不少地勘单位办了许多企业,至今所剩无几。

为此,地勘单位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出突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发展规划。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多数地勘单位应明确“突出主业、拓宽实业、发展辅业、致富家业”的发展方针。突出主业,即突出地质找矿工作,这是地勘单位的立足之本;拓宽实业,就是搞好勘查开发一体化,切实办好实业,这是涉及长远发展的问题;发展辅业,就是要一业为主,均衡发展,包括物化探、钻探、测绘、化验、地质灾害治理、工勘、岩土等,作为地质找矿综合配套力量也应大力发展;致富家业,就是要增加职工包括财产性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水平。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一次会议上提醒各地勘单位,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队伍自身条件,加快队伍结构调整,以矿为本,做强地质勘查,走向矿业开发,逐步形成商业性地质队伍的主体产业。

实践表明:地质工作是矿业开发的基础,主业与辅业也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例如大量的政府资金项目和地质技术服务工作,为物化探、岩心钻探、测绘、化验等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作为地质找矿手段和方法的辅业不断发展和提高,反过来又有效地促进了地质工作的顺利进展。主业、实业、辅业都发展了,实现致富家业的目标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因此,主业、实业、辅业以及家业从总体上看是一体的。作为地勘单位,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突出主业、拓宽实业、发展辅业、致富家业”这16字方针,就能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从勘查走向开发,从传统的地质找矿,逐步走向地、物、化、测、遥、钻等手段齐全,探、采、选、冶等一体的大地矿产业,从而形成长期、稳定、配套的优势产业。□


相关内容

  •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实践与发展分析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实践的调研分析,结合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进程,对地勘单位在新时期发展中的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地勘单位 矿业权 地勘成果 2009年2月,国土资源部发起了"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汪民副部长提出"要突 ...

  •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雏议--中国期刊网
  • 原网页已由百度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1首 页2阅 读3杂志媒体4服务 • 订杂志• 联合邮购• 电子杂志• 期刊通• 在线博览• 视频学习• 广告通• 期刊查询• 加盟合作• 读者俱乐部• 投稿 字体:大中小首页>论文库>正文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雏议发表时间:2011-4-1 来源: ...

  • 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
  •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实践和启示"内蒙古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热度 5已有 845 次阅读2011-7-19 17:27 (一)"内蒙古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005年,在经过调研的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全国率先对属地化的国有地勘单位进行了整体性改革.改革 ...

  • 关于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的思考
  • 摘要:自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以来,地勘单位绩效工资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地勘单位也建立起了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但在改革过程中,地勘单位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岗位工资比重过大.绩效工资流于形式.绩效评估手段缺乏科学合理性等.本文从地勘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 ...

  • 关于事业单位改革与地勘单位改革问题研究
  • 特约团p ci l a er c  ̄ p tP团 事业I位改革与地 I位改革问-研完 l l・韩继深't云祥'韩 爽 / / (. 1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 局 ,济南 2 0 1 :2 首都经 贸大学 ,北京 10 7 ) 505 . 00 0 摘 要 :地质工作体系由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和地质工作 ...

  • 浅谈地勘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设想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十七大精神,不断适应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地勘经济健康发展,近几年,对工资分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平均主义观念仍根深蒂固.拉开收入差距阻力重重.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多数职工都是子承父业,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受父辈们的影响 ...

  • 浅谈转型升级是地勘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转型升级是地勘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赵海军 来源:<价值工程>2015年第08期 摘要: 地勘单位应顺应改革大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破解难题,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创造地勘业新的发展黄金期.本文就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重要 ...

  • 关于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思考
  • 资源产业经济 esource Industrial Economy 关于地勘单位转型升级的思考 ■ 王 磊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 100039) 摘 要:从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地勘单位面临形势与任务的角度分析,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应围绕"以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管 ...

  •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 2006年--2010年,是我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地质立局.地质强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我局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