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者谈"梁效"秘史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梁效”即“两校”的谐音,它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学校大批判组的笔名。它于1973年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梁效”也随即退出历史舞台。近日,当年的“梁效”写作组组长、北京大学的范达人为我们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查找林彪“尊孔”的材料

“梁效”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10月。有一天,我接到通知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当时参会的约12人,北大、清华各一半。人到齐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迟群、党委副书记谢静宜走了进来,并讲了话。迟群说,把你们清华、北大的同志找来,是为了编一份材料,前一段,我们去林彪住处发现他有尊孔的思想,我们向上(指毛主席)汇报了,上头要我们组织老、中、青三结合的班子,继续收集和整理林彪尊孔的材料。迟群特别强调此事要保密,不得向外人泄密。

随即,我们这次参加会议的人组成了北大、清华批林批孔材料小组。10月中旬,我们去毛家湾林宅查找林彪尊孔的材料,发现了大瓷缸里林彪写的条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我们认为林彪尊孔的思想在此暴露无遗。其中关键的一句是“克己复礼”,要害就是“复礼”。根据杨荣国的说法,孔子的“复礼”就是恢复周礼,就是复辟西周腐朽的奴隶制,也就是复辟。因此,这句话便成为我们日后编写《林彪与孔孟之道》的中心。

根据在毛家湾收集到的材料,我们开始编写《林彪与孔孟之道》。经过一个多月日夜苦战,材料编妥。它以对照格式编就,即将孔、孟和林彪的言论进行对照,然后加上标题和一段按语。

材料编好后,王洪文、江青将此材料上呈毛泽东并附信说:“主席:我们看了北大、清华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觉得它对当前继续深入批林批孔会有很大帮助。各地也迫切需要这样简明扼要的材料。我们建议是否可以把这份材料转发全国各省市、各大军区、军委各总部、国务院各部,供批林批孔时参考。现把材料呈上,妥否请主席批示。”毛在信上批示:“同意转发”。从此,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批林批孔运动。

由风光转为沉寂

《林彪与孔孟之道》发表后,我们开始写批判文章。自此,批林批孔材料小组正式改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后来常用笔名“梁效”发表文章。

在“梁效”期间,我们写了很多文章,一度很是风光。

然而,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后,“梁效”的人感到迟群有点情绪低沉且到“梁效”的次数明显减少。什么原因,大家均不得而知。粉碎“四人帮”后,我们方知原来在四届人大召开前,关于组阁问题有过一场很激烈的斗争。江青、王洪文、张春桥等人曾有自己的组阁方案,江青曾提议谢静宜任人大副委员长、迟群任教育部部长。后来,他们的组阁计划落空,毛泽东批评了江青。

1975年三四月间,姚文元借毛主席的话,反复强调反对“经验主义”的问题。这时候,“梁效”写文章时亦加进反经验主义的精神。但过不多久,反对经验主义问题似乎不再有人提倡。“梁效”从4月份起开始萧条,大家没有什么具体任务,有点无所事事。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月。

借评《水浒》再度活跃起来

1975年春,“梁效”来了位中年女性。她就是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卢荻。卢荻先到“梁效”待了一段日子,由谢静宜向她介绍毛主席的有关情况并交待注意事项。1975年5月26日,卢荻进入中南海,开始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据卢荻回忆,1975年8月13日,她就如何评价《水浒》问题,请教毛主席。主席谈了对《水浒》的看法: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

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李逵、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不愿意投降。

上述评论,姚文元当日获悉。他立即致函毛泽东,声称主席所提的评论《水浒》这个问题很重要,建议将他的这些谈话和他的信,印发政治局在京同志,增发出版局、《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以及北京大学批判组谢静宜同志和上海市委写作组,组织评论《水浒》的文章。毛泽东收到姚文元的信后,当天批示同意。

我认为毛主席与卢荻关于《水浒》的谈话可能属于文学领域之事,但他圈批姚文元拟在全国范围内评论《水浒》的建议就具有现实政治意义,具有针对性,其矛头指向当时在中央主持工作的邓小平。

在毛泽东同意印发姚文元的信后,沉寂了一段时日的“梁效”重又活跃起来。“梁效”写了不少评论《水浒》的文章。

中央下令查封“梁效”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覆灭。但我对政治形势的变化一无所知。10月10日晚上我从家里返回“梁效”的途中,走到北大哲学系的路口,副组长刘隆亨碰见我,说你还去上班?我说是啊。他说你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啊?迟群、谢静宜篡党夺权,搞阴谋,被抓起来了。我将迟、谢被捕的消息告诉了自己写作组的成员,但是当时大家都没有想到事情会有多严重。

半夜12点,我们都睡觉了,灯光很亮,很多吉普车、摩托车,军队把“梁效”住地包围起来了。进来一批人,有北京市委的,还有军队的,还有好像北大的一个头头。一个为首的就说:“‘四人帮’已经隔离审查了,迟群也隔离审查了,中央下令查封‘梁效’,你们马上离开,只能带洗漱用品,不能带任何资料、文件。”我们灰溜溜地走出了“梁效”住地。

据《炎黄春秋》范达人/文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梁效”即“两校”的谐音,它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学校大批判组的笔名。它于1973年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梁效”也随即退出历史舞台。近日,当年的“梁效”写作组组长、北京大学的范达人为我们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查找林彪“尊孔”的材料

“梁效”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3年10月。有一天,我接到通知去清华工字厅参加会议。当时参会的约12人,北大、清华各一半。人到齐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迟群、党委副书记谢静宜走了进来,并讲了话。迟群说,把你们清华、北大的同志找来,是为了编一份材料,前一段,我们去林彪住处发现他有尊孔的思想,我们向上(指毛主席)汇报了,上头要我们组织老、中、青三结合的班子,继续收集和整理林彪尊孔的材料。迟群特别强调此事要保密,不得向外人泄密。

随即,我们这次参加会议的人组成了北大、清华批林批孔材料小组。10月中旬,我们去毛家湾林宅查找林彪尊孔的材料,发现了大瓷缸里林彪写的条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我们认为林彪尊孔的思想在此暴露无遗。其中关键的一句是“克己复礼”,要害就是“复礼”。根据杨荣国的说法,孔子的“复礼”就是恢复周礼,就是复辟西周腐朽的奴隶制,也就是复辟。因此,这句话便成为我们日后编写《林彪与孔孟之道》的中心。

根据在毛家湾收集到的材料,我们开始编写《林彪与孔孟之道》。经过一个多月日夜苦战,材料编妥。它以对照格式编就,即将孔、孟和林彪的言论进行对照,然后加上标题和一段按语。

材料编好后,王洪文、江青将此材料上呈毛泽东并附信说:“主席:我们看了北大、清华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觉得它对当前继续深入批林批孔会有很大帮助。各地也迫切需要这样简明扼要的材料。我们建议是否可以把这份材料转发全国各省市、各大军区、军委各总部、国务院各部,供批林批孔时参考。现把材料呈上,妥否请主席批示。”毛在信上批示:“同意转发”。从此,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批林批孔运动。

由风光转为沉寂

《林彪与孔孟之道》发表后,我们开始写批判文章。自此,批林批孔材料小组正式改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后来常用笔名“梁效”发表文章。

在“梁效”期间,我们写了很多文章,一度很是风光。

然而,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后,“梁效”的人感到迟群有点情绪低沉且到“梁效”的次数明显减少。什么原因,大家均不得而知。粉碎“四人帮”后,我们方知原来在四届人大召开前,关于组阁问题有过一场很激烈的斗争。江青、王洪文、张春桥等人曾有自己的组阁方案,江青曾提议谢静宜任人大副委员长、迟群任教育部部长。后来,他们的组阁计划落空,毛泽东批评了江青。

1975年三四月间,姚文元借毛主席的话,反复强调反对“经验主义”的问题。这时候,“梁效”写文章时亦加进反经验主义的精神。但过不多久,反对经验主义问题似乎不再有人提倡。“梁效”从4月份起开始萧条,大家没有什么具体任务,有点无所事事。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月。

借评《水浒》再度活跃起来

1975年春,“梁效”来了位中年女性。她就是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卢荻。卢荻先到“梁效”待了一段日子,由谢静宜向她介绍毛主席的有关情况并交待注意事项。1975年5月26日,卢荻进入中南海,开始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据卢荻回忆,1975年8月13日,她就如何评价《水浒》问题,请教毛主席。主席谈了对《水浒》的看法: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

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李逵、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不愿意投降。

上述评论,姚文元当日获悉。他立即致函毛泽东,声称主席所提的评论《水浒》这个问题很重要,建议将他的这些谈话和他的信,印发政治局在京同志,增发出版局、《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以及北京大学批判组谢静宜同志和上海市委写作组,组织评论《水浒》的文章。毛泽东收到姚文元的信后,当天批示同意。

我认为毛主席与卢荻关于《水浒》的谈话可能属于文学领域之事,但他圈批姚文元拟在全国范围内评论《水浒》的建议就具有现实政治意义,具有针对性,其矛头指向当时在中央主持工作的邓小平。

在毛泽东同意印发姚文元的信后,沉寂了一段时日的“梁效”重又活跃起来。“梁效”写了不少评论《水浒》的文章。

中央下令查封“梁效”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覆灭。但我对政治形势的变化一无所知。10月10日晚上我从家里返回“梁效”的途中,走到北大哲学系的路口,副组长刘隆亨碰见我,说你还去上班?我说是啊。他说你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啊?迟群、谢静宜篡党夺权,搞阴谋,被抓起来了。我将迟、谢被捕的消息告诉了自己写作组的成员,但是当时大家都没有想到事情会有多严重。

半夜12点,我们都睡觉了,灯光很亮,很多吉普车、摩托车,军队把“梁效”住地包围起来了。进来一批人,有北京市委的,还有军队的,还有好像北大的一个头头。一个为首的就说:“‘四人帮’已经隔离审查了,迟群也隔离审查了,中央下令查封‘梁效’,你们马上离开,只能带洗漱用品,不能带任何资料、文件。”我们灰溜溜地走出了“梁效”住地。

据《炎黄春秋》范达人/文


相关内容

  • [转]400部经典影视剧让你看个够 !
  • 400部经典影视剧让你看个够 ! ',1)"> 1.三国演义全集 2.水浒传(43集) 3.西游记(41集) 4.红楼梦(36集) 5.秦始皇(33集) 6.封神榜(35集) 7.汉武大帝(64集) 8.大汉天子(3部130集) 9.楚汉风流(50集) 10.昭君出塞(55集) 11 ...

  • 400部经典影视剧让你看个够 !
  • ',1)"> 1.三国演义全集 2.水浒传(43集) 3.西游记(41集) 4.红楼梦(36集) 5.秦始皇(33集) 6.封神榜(35集) 7.汉武大帝(64集) 8.大汉天子(3部130集) 9.楚汉风流(50集) 10.昭君出塞(55集) 11.隋唐英雄传(42集) 12.贞观 ...

  • _阙特勤碑_与_蒙古秘史_的主题和写作手法比较研究_努尔巴汗_卡力列汗
  • 2015年9月第34卷第3期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Science Edition)Sept.2015 Vol.34No.3 <阙特勤碑>与<蒙古秘史>的主题和写作手法比较研究 努尔巴汗 ...

  • [清朝秘史]在线阅读
  • 2013-01-28 16:39:33|  分类: [藏书楼] |字号 订阅 清朝秘史 作者:(民国)陆士谔 暂无简介-- 第一回 清太祖志吞華夏 吉特妃出獵春郊第二回 祭堂子七恨告天 殂清帝三軍皆墨 第三回 鄧袴子命喪遼陽 袁撫台書斥滿帝第四回 清太宗怒斬王臯 袁督師智收毛帥 第五回 虎躍龍驤遼天 ...

  • [武则天秘史]雷人台词引发网友集体拍砖:坑爹啊
  • 剧中台词被批(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水深火热(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武则天秘史>再次引发网友集体拍砖. ●南都鉴定:即使戏说也请讲究细节吧. <武则天秘史>延续使用了<杨贵妃秘史>的女主角殷桃,也继承了<杨贵妃秘史>的板砖乱飞之被批盛况.但其实 ...

  • [105张照片] 清朝后妃在清宫戏中的人物造型一览
  • 平阳公主 (34级) 2011-11-24 20:17 只看此人 收藏本帖楼主 清朝后妃在清宫戏中的人物造型一览(105张)zt  由 平阳公主 发表在虎扑体育·步行街 http://bbs.hoopchina.com/bxj 比真实人物美了不知道多少倍啊... http://www.ourjg.c ...

  • 太平公主秘史分集剧情第40集(共45集)_剧情介绍_大结局_演员表
  • 太平公主秘史 第40集 分集剧情 崔玄ィ桓彦范,袁恕几三人回到长安来见公主,感谢公主的恩情. 公主告诉他们,武三思和太子已死,皇上病重,如今整个朝廷是韦皇后在掌控着,让他们一定要小心谨慎行事.韦皇后要皇上立安乐公主为女太子,皇上不肯,让皇后死了这条心.皇后见这样不行,忙说可以封李贵妃的儿子李重茂为太 ...

  • 第一节元代史学发展的特点
  • 第一节 元代史学发展的特点 一.学术上自由争鸣 元统治者在军事.政治上进行绝对控制的同时, 却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出开阔.大度, 尤其在史学领域. 当时"正统"论争激烈, 对这一关系到元政权合法合理性和地位的重大问题, 元政府采取了不加干预的态度, 容许自由"争鸣&quo ...

  • 温燕霞长篇小说[磷火]:一个民族的"秘史"与"心灵史"
  •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磷火>具有强烈的精神向度.丰沛的想象与最为酷烈的战场惨貌,构成了极强的审美冲击力. 小说通过对一代英雄个人史.心灵史的呈现,表达了生命的渺小,精神的伟岸.怀着悲悯和反战的情绪,塑造了从神坛走下来的英雄形象,把英雄打造为精神高尚.伦理正义的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