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课文[曹刿论战]一文注释的几处疑问

对中学课文《曹刿论战》 对中学课文《曹刿论战》一文注释的几处疑问

使用白话文的现代人阅读古代的文言作品, 自然离不开注释, 尤其是古文水平还有所欠缺的中学生。 作注的人,也就是编写教材的人,应该研究古代的语言文字,了解所注作品的内容和背景,并用规范的 《左传》 的课文 《曹 方式在适当的地方写出有助于理解原文的注释。 但近来翻看中学语文课本 中节选自 刿论战》 ,发现有几处句读及注释值得商榷。

1

(一)登轼而望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以上为上海市 S 版初三语文教材 (下简称初三教材) 中的句读。 注释 “轼, 作动词, 用手扶着车轼” 。 以“下”指下车,“登”指登车,“轼”指凭轼(即靠在轼上)。而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 品选》 的句读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注释为“登轼,攀登车前的横木。 ”以“下”为状语, 往下、朝下的意思,“登轼”则指登上轼板,站在轼上。这两种意见笔者认为后一种更正确。前种解释 虽然在本句的语法上能勉强讲通,但并不符合文情语境,特别是不符合客观实际和逻辑事理。 按:古代的车轼虽然可以凭靠,但凭轼是为了对车下的人表示尊敬,而文章所述是在战场,战车是 不需要凭轼的。 《礼记·曲礼》“国君抚式,士下之。 : ”注云: “升车必正立,据式小俯,崇敬也。《汉 ” 书·周亚夫传》“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 ”颜师古注: “式,车前横木。古者立乘,凡言式车者,谓俯首 扶式,以礼敬人。 ”而“扶式”表示敬意时,往往需要“低下头” ,如《史记·魏世家》“客段干木过其 : 闾,未尝不式也。 ”孔颖达曰: “式,谓俯下头也……于时立乘,若平常则凭较。 3 曹刿与鲁庄公同车观 ” 战,依礼制是不应该凭轼的。下文说“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则所望者为“旗”而非“人”,望旗更 不需要特意标明“凭轼”这一带有敬意的动作。 其次,考古车制,凭轼不利于望远,曹刿要望齐师,根本不可能凭轼。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 记》 :“车制如后世纱帽之形,前低后高。轼崇三尺三寸,不及人之半腰,故御者可执辔,射者可引弓, 而凭轼须小俯也,此轼之真形状。”《礼记·曲礼上》 :“式(轼)视马尾。”孔颖达疏:“马引车,其 尾近在车栏前,故车上凭式下头时,不得远瞩,而令瞻视马尾也。”曹刿要观察敌旗,立身前瞻尚可, 最好是登高望远,而俯身凭轼则只能看到马尾,何以远望敌旗?明显不合事理。 第三,战车之轼可以登人,车战之事需要登轼,故“登轼”应该解释为“登上轼木” 。江

永同书又 云:“车前三分隧之一皆可谓之式。其实式木不止横在车前,有曲在两旁,左人可凭左手,右人可凭右 手者,皆通谓之式。人立车前,皆式之地也。……军中望远,亦可一足履前式,一足履旁式。 《左传》 长勺之战‘登轼而望’是也。”《吕氏春秋·忠廉》 :“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 要离曰:臣能之。吴王曰:汝恶能乎!吾尝以六马逐之江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满把,而不能中。 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汝恶能!”可见登轼是古代军事上车战的必备本领,而曹刿正 具有这样的本领。4

1 2 3 4

4 2

上海市 s 版中学语文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 2 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第 1 版。 此条古书用例均转引自周建成、何松山《“轼”未必不可登》《古汉语研究》 , ,2001 年第 2 期。 此词条用例转引自《古书词义求证法》 ,朱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年 28

(二)衣食所安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初三教材把“衣食所安”解释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安,有‘养’的意思。 ” 但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 “我所享受的衣食;安,安逸。 ” 按: 《尔雅·释诂下》“安,定也。《说文解字》“安,静也。 : ” : ”所以“安”这里的意思可理解为“使 安定,安居”“衣食所安”意思为“衣食这类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 。 ,将“安”解释为“安逸”失之偏 颇。

(三)小惠未徧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初三教材中将“徧”解释为“同‘遍’ ,遍及。 ” 而《说文解字》曰“徧,匝也。 ”又有“匝,周也。 ”可见“徧”本来就有“遍”的意思。詹鄞鑫先 生认为“徧”和“遍”是异体字,它们同是形声字,只是形符不同。5 初三教材将“徧”看作通假字可能是为了方便学生理解,但不能因此混淆概念,所以笔者严格意义 上来讲“徧”和“遍”是异体字,最好不要把它们看作通假字。

(四)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初三教材注释: “作,振作” ;对整句的解释是: “第一次击鼓振作起(士兵们的)勇气。 ”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则解释为: “第一次擂鼓时,战士们鼓足勇气。 ” 《说文解字》“作,起也。 : ” 这里两种注释相差不大, 只是要提出来关于歧义的问题。 作品选中的注释理解起来容易让人产生误 解。比方我看到“鼓足勇气”的解释时,第一反应是鼓足勇气承认错误,向某人表白等等,而不是理解 为振作起士气。因此,笔者认为面向中学生的教材,注释应该更加清晰准确。

(五)齐人三鼓

公将鼓

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 初三教材注释曰: “三鼓,即第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照此,要使上下文显得连贯,则“齐人三 鼓”之后,好像更应该点逗号而不是句号;若点为句号,则好像有“齐人击鼓击了三次”之意,就会生 出“三”是基数词还是序数词的问题。尽管,在《左传》期, “第”字应该还没有作为序数词标志的这 个作用,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是建议最好改正标点,以免出现误解。 中学语文古文注释的合理化是个长期的过程,这里只针对其中一课做了小小的尝试,不当之处,恳 请方家指正。

5

《汉字说略》 ,詹鄞鑫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第 1 版。 29

对中学课文《曹刿论战》 对中学课文《曹刿论战》一文注释的几处疑问

使用白话文的现代人阅读古代的文言作品, 自然离不开注释, 尤其是古文水平还有所欠缺的中学生。 作注的人,也就是编写教材的人,应该研究古代的语言文字,了解所注作品的内容和背景,并用规范的 《左传》 的课文 《曹 方式在适当的地方写出有助于理解原文的注释。 但近来翻看中学语文课本 中节选自 刿论战》 ,发现有几处句读及注释值得商榷。

1

(一)登轼而望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以上为上海市 S 版初三语文教材 (下简称初三教材) 中的句读。 注释 “轼, 作动词, 用手扶着车轼” 。 以“下”指下车,“登”指登车,“轼”指凭轼(即靠在轼上)。而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 品选》 的句读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注释为“登轼,攀登车前的横木。 ”以“下”为状语, 往下、朝下的意思,“登轼”则指登上轼板,站在轼上。这两种意见笔者认为后一种更正确。前种解释 虽然在本句的语法上能勉强讲通,但并不符合文情语境,特别是不符合客观实际和逻辑事理。 按:古代的车轼虽然可以凭靠,但凭轼是为了对车下的人表示尊敬,而文章所述是在战场,战车是 不需要凭轼的。 《礼记·曲礼》“国君抚式,士下之。 : ”注云: “升车必正立,据式小俯,崇敬也。《汉 ” 书·周亚夫传》“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 ”颜师古注: “式,车前横木。古者立乘,凡言式车者,谓俯首 扶式,以礼敬人。 ”而“扶式”表示敬意时,往往需要“低下头” ,如《史记·魏世家》“客段干木过其 : 闾,未尝不式也。 ”孔颖达曰: “式,谓俯下头也……于时立乘,若平常则凭较。 3 曹刿与鲁庄公同车观 ” 战,依礼制是不应该凭轼的。下文说“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则所望者为“旗”而非“人”,望旗更 不需要特意标明“凭轼”这一带有敬意的动作。 其次,考古车制,凭轼不利于望远,曹刿要望齐师,根本不可能凭轼。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 记》 :“车制如后世纱帽之形,前低后高。轼崇三尺三寸,不及人之半腰,故御者可执辔,射者可引弓, 而凭轼须小俯也,此轼之真形状。”《礼记·曲礼上》 :“式(轼)视马尾。”孔颖达疏:“马引车,其 尾近在车栏前,故车上凭式下头时,不得远瞩,而令瞻视马尾也。”曹刿要观察敌旗,立身前瞻尚可, 最好是登高望远,而俯身凭轼则只能看到马尾,何以远望敌旗?明显不合事理。 第三,战车之轼可以登人,车战之事需要登轼,故“登轼”应该解释为“登上轼木” 。江

永同书又 云:“车前三分隧之一皆可谓之式。其实式木不止横在车前,有曲在两旁,左人可凭左手,右人可凭右 手者,皆通谓之式。人立车前,皆式之地也。……军中望远,亦可一足履前式,一足履旁式。 《左传》 长勺之战‘登轼而望’是也。”《吕氏春秋·忠廉》 :“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 要离曰:臣能之。吴王曰:汝恶能乎!吾尝以六马逐之江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满把,而不能中。 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汝恶能!”可见登轼是古代军事上车战的必备本领,而曹刿正 具有这样的本领。4

1 2 3 4

4 2

上海市 s 版中学语文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 2 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第 1 版。 此条古书用例均转引自周建成、何松山《“轼”未必不可登》《古汉语研究》 , ,2001 年第 2 期。 此词条用例转引自《古书词义求证法》 ,朱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年 28

(二)衣食所安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初三教材把“衣食所安”解释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安,有‘养’的意思。 ” 但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 “我所享受的衣食;安,安逸。 ” 按: 《尔雅·释诂下》“安,定也。《说文解字》“安,静也。 : ” : ”所以“安”这里的意思可理解为“使 安定,安居”“衣食所安”意思为“衣食这类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 。 ,将“安”解释为“安逸”失之偏 颇。

(三)小惠未徧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初三教材中将“徧”解释为“同‘遍’ ,遍及。 ” 而《说文解字》曰“徧,匝也。 ”又有“匝,周也。 ”可见“徧”本来就有“遍”的意思。詹鄞鑫先 生认为“徧”和“遍”是异体字,它们同是形声字,只是形符不同。5 初三教材将“徧”看作通假字可能是为了方便学生理解,但不能因此混淆概念,所以笔者严格意义 上来讲“徧”和“遍”是异体字,最好不要把它们看作通假字。

(四)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初三教材注释: “作,振作” ;对整句的解释是: “第一次击鼓振作起(士兵们的)勇气。 ”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则解释为: “第一次擂鼓时,战士们鼓足勇气。 ” 《说文解字》“作,起也。 : ” 这里两种注释相差不大, 只是要提出来关于歧义的问题。 作品选中的注释理解起来容易让人产生误 解。比方我看到“鼓足勇气”的解释时,第一反应是鼓足勇气承认错误,向某人表白等等,而不是理解 为振作起士气。因此,笔者认为面向中学生的教材,注释应该更加清晰准确。

(五)齐人三鼓

公将鼓

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 初三教材注释曰: “三鼓,即第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照此,要使上下文显得连贯,则“齐人三 鼓”之后,好像更应该点逗号而不是句号;若点为句号,则好像有“齐人击鼓击了三次”之意,就会生 出“三”是基数词还是序数词的问题。尽管,在《左传》期, “第”字应该还没有作为序数词标志的这 个作用,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是建议最好改正标点,以免出现误解。 中学语文古文注释的合理化是个长期的过程,这里只针对其中一课做了小小的尝试,不当之处,恳 请方家指正。

5

《汉字说略》 ,詹鄞鑫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第 1 版。 29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2009-05-06 15:37) 标签: - 分类: 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首先,由于文言离学生生活时代甚远,字词生疏难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没什么兴趣.其次,文言文中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没有文言 ...

  • 初中学习文言文的较好方法
  • 初中学习文言文的较好方法 一.顺畅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有的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先要弄清读什么音时是什么意思,结合句意,确定读音.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中"遗"字,在句中是"给予"的意思,因此应读wâi.读准通假字的字音.例如甲字 ...

  • 曹刿论战公开课教案20141125
  • <曹刿论战>公开课教案 告成初中:刘舜晓 2014年11月25日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熟读课文. 2.掌握重点实词的意思,会翻译重点句子. 3.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掌握文学常识,熟读课文. [学习难点] 1.掌握重点实词的意思,会翻译重点句子. 2.理解文章主要 ...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备课 一.单元学习目标 1.巩固实词.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常用实词,古今异义,通假,活用等现象,教给学生识别活用字,通假字的规律): 2.落实重点句子的理解.翻译:加强重点篇目的练习: 3.活用文言知识: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二.单元教学 ...

  •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21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 ...

  •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凉水井学校田宏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

  • 生彘肩的感性认识
  • "生彘肩"的感性认识 贵州省金沙县民族中学 吕国文 <鸿门宴>一文的教学业也结束,只有三.四分钟就要下课了.谁知有个学生节外生枝,提出一个问题:"课本中解释'生彘肩'的'生'字,我认为不恰当,不符合项羽的性格,请老师分析一下."就这样一个问题,使& ...

  • 初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归纳
  • 初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归纳(10个) 1.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

  • 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 上好三节课,改良文言文教学 现在的初中生,大都对文言文不感兴.这种状况的形成,与我们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一般都是逐字逐句的串讲,让学生记笔记.背考点.这样的课堂,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的老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改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优化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