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心法 \ 手法总论[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 \ 手法总论

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观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

●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况所伤之处,多有关于性命者,如七窍上通脑髓,膈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入心者,即或其人元气素壮,败血易于流散,可以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乱施;若元气素弱,一旦被伤,势已难支,设手法再误,则万难挽回矣,此所以尤当审慎者也。

●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按摩法

●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

●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

·或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

·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接法

接者,谓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也。

●凡骨之跌伤错落,或断而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乱,或岐而傍突。

●相其形势,徐徐接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

●或用手法,或用器具,或手法、器具分先后而兼用之,是在医者之通达也。

推拿法

●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

●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

·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

·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

·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

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

●盖人身之经穴,有大经细络之分,一推一拿,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

●已上诸条,乃八法之大略如此。至于临证之权衡,一时之巧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摸法

●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

·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

·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

·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

●先摸其或为跌扑,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根据法治之。

端法

●端者,两手或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

●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迟久,而骨缝即合,仍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

提法

●提者,谓陷下之骨,提出如旧也。其法非一:

·有用两手提者。

·有用绳帛系高处提者。

·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致仍陷者。

●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然后施治。倘重者轻提,则病莫能愈;轻者重提,则旧患虽去,而又增新患矣。

正骨心法 \ 手法总论

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观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

●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况所伤之处,多有关于性命者,如七窍上通脑髓,膈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入心者,即或其人元气素壮,败血易于流散,可以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乱施;若元气素弱,一旦被伤,势已难支,设手法再误,则万难挽回矣,此所以尤当审慎者也。

●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按摩法

●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

●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

·或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

·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接法

接者,谓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旧也。

●凡骨之跌伤错落,或断而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乱,或岐而傍突。

●相其形势,徐徐接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

●或用手法,或用器具,或手法、器具分先后而兼用之,是在医者之通达也。

推拿法

●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或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

●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

·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

·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

·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

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

●盖人身之经穴,有大经细络之分,一推一拿,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

●已上诸条,乃八法之大略如此。至于临证之权衡,一时之巧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摸法

●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

·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

·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

·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

●先摸其或为跌扑,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根据法治之。

端法

●端者,两手或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

●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则不待旷日迟久,而骨缝即合,仍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

提法

●提者,谓陷下之骨,提出如旧也。其法非一:

·有用两手提者。

·有用绳帛系高处提者。

·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致仍陷者。

●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然后施治。倘重者轻提,则病莫能愈;轻者重提,则旧患虽去,而又增新患矣。


相关内容

  • 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史
  • 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史 韦以宗 本文原载<世界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年第1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年第1期 还摘载于<健康报>2002年3月29日和<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11月21日 中国传统医学对脊椎损伤疾病的认识有二千多年历史,有丰 ...

  • 中医经典著作大全(570本)
  • [ 香儿 - xianger] 中医经典著作大全 (570本) 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传统的中医学思维模式与源 ...

  • 中医书籍700本
  • 000-神农本草经 001-吴普本草 002-本草经集注 003-新修本草 004-食疗本草 005-海药本草 006-本草图经 007-本草衍义 008-汤液本草 009-饮膳正要 010-滇南本草 011-本草品汇精要 012-本草蒙筌 013-本草纲目 014-本草乘雅半偈 015-本草征要 ...

  • 医古文考试大纲
  • 医古文考试大纲 (摘自<广东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大纲>,广东省中医药局编印,2004年) 一. 目的: 掌握阅读古医籍的方法,培养理解中医药古文献文意和读出其学术信息与学术价值的能力.并从中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医史文献和传统中医药知识,了解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治学方法,开阔眼界, ...

  • [医宗金鉴]编辑外科心法要诀--十二经循行部位歌
  • 编辑外科心法要诀 十二经循行部位歌 [方歌]手之三阳手外头,手之三阴胸内手,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走. [注]手之三阳手外头者,谓手阳明大肠经,从手次指内侧之端,上行手臂外之上行(音杭),至头鼻孔两旁也:手少阳三焦经,从手四指外侧之端,上行手臂外之中行,至头耳前动脉也:手太阳小肠,经从手小指外 ...

  • [朱仁康皮肤科临床经验集]10
  • 经 验 方 及 常 用 方 方剂,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原则则制订出来的.一个方剂的组成,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医疗实践,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逐渐形成的.朱老医生几十年来自已摸索出一些有效的经验方,有些是根据前人经验成方,在运用临床实际上践中,又凭其心得几经化哉,加以增减,删紊就 ...

  • [专题阅读]中医医书大全
  • 保婴撮要 [阅读][下载] 济阴纲目 [阅读][下载] 古今医鉴 [阅读][下载] 医学正传 [阅读][下载] 张聿青医案 [阅读][下载] 医碥 [阅读][下载] 临证指南医案 [阅读][下载] 普济方·针灸 [阅读][下载] 类证治裁 [阅读][下载] 辨证录 [阅读][下载] 寿世保元 [阅读 ...

  • 八种中医理疗的养生知识
  • 1.熏蒸 八种中医理疗的养生知识 熏蒸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水和药盛于器皿内,浸泡熏蒸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 ...

  • 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与津液等共同组成关系
  • 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与津液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与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骨伤科疾病发生后,皮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也发生病理变化.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与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脏腑功能的反映,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