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个人价值实现研究

  [摘 要]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是一部关于人的精神救赎的电影,导演大卫・拉塞尔用写实的手法拍摄出了感人至深的故事,电影从人性、思想、心灵等层面上揭示了“边缘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价值,进而将帕特与蒂凡尼两个主人公个人价值的实现进行了完美演绎。本文从“人性”角度分析了人的价值取向,描绘了主人公如何拨开乌云,寻找到一丝光明的幸福线的奋斗历程,并将故事中的人物亲情、爱情、友情带出的情愫展现给读者,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好的观影启示。

  [关键词]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个人价值实现;奋斗精神

  大卫・拉塞尔的作品总是从现实社会状态出发,刻画出一个又一个脱离社会又试图重归社会的“边缘人”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在2012年上映之后就获得了许多好评,詹妮弗・劳伦斯也因此片荣获85届奥斯卡影后桂冠。电影中的“积极向上”的主题是一大亮点,从心灵创伤中走出来,将自己融入到乐观的社会状态之中,更让我们感受到电影艺术带来的温暖感觉。

  一、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简介

  帕特偶然看到自己的妻子尼基在浴室中与别的男人有染,他的情绪开始失控,并患上了躁郁症,他因此被父母送到了精神病院进行治疗,8个月后他出院了,他一心想找到尼基,但是尼基早已搬走,这让他大为恼火。父亲失业了,他靠赌球维持生活,帕特因此与父亲之间隔上了一层心灵隔膜。帕特在好友尼罗家中认识了蒂凡尼,蒂凡尼的警察丈夫去世了,她的精神因此崩溃。蒂凡尼对帕特很快产生了好感,虽然蒂凡尼的脾气让帕特很不适应,但是在几次交流之后,二人决定进行一次交易:蒂凡尼替帕特给尼基送信,帕特做蒂凡尼的陪练舞伴。一次,父亲赌球输了钱,他将账算在帕特失控的情绪上,而帕特因为陪父亲看橄榄球比赛没有去蒂凡尼家陪练,蒂凡尼因此找上了门。经过蒂凡尼的据理力争,她获得了帕特父亲的信任。帕特父亲最后决定和赌友再赌一场双重局,一是他的球队赢过对方球队10分以上,还有就是帕特和蒂凡尼的舞拿到5分。帕特没有信心坚决不同意,蒂凡尼无奈只能骗他说尼基也会去比赛现场看比赛。其实在之前帕特就发现自己从蒂凡尼处拿到的他的妻子尼基的回信根本就是蒂凡尼自己写的,于是情愫暗生。最后帕特的父亲双重局赌赢了,但是当蒂凡尼在看到帕特走向他妻子尼基并做出很亲密的动作时,她哭着跑出舞场,帕特早就爱上蒂凡尼,追上她拿出自己一周前写的信给她,表达心迹,圆满结局。

  二、在压抑中看到希望

  帕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用积极心态去面对,早晚会拨开乌云,寻找天空中属于自己的幸福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曾经是高中历史老师,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但是妻子尼基对他的背叛让他陷入了一种可怕的境地――躁郁。他歇斯底里对着空气讲话,有一点不顺心的事发生就会大叫大嚷,因为当他失去自己的妻子,他就感觉自己的世界已经变得空白,生活毫无意义。精神病院的药物让他变得发胖、头晕,所以他逃避吃药,用运动保持自己的体重,期待着用最美好的形象再次得到尼基的青睐。但是尼基已经“不在”,他心中因此形成了更加浓重的“离愁”,暴躁、悔恨交织在一起,使他不能安静下来。

  电影中帕特将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一书扔出了窗外,因为他对小说中悲惨的结局很气愤,所以就将他的父母叫起来听他唠叨,他被生活打击得体无完肤,又从书中得不到丝毫安慰。因此,他决定走出家门,躁动、抑郁的心情从他奔跑的运动中暂时不复存在,但是当他停下来就会重新去考虑尼基的事情,情绪变得更加躁动不安。女主人公蒂凡尼也是患有躁郁症的人,她的丈夫去世不久,一个人的孤寂生活让她彻底与现实社会脱钩,她与人交流的能力渐渐消失,进而变成了情绪暴躁、行为怪异的“边缘人”。帕特和蒂凡尼都经历过人生打击,一个即将失去自己的妻子,一个还没在丈夫的死讯中脱离出来,他们生活在压抑的环境当中,歇斯底里、躁动不安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乌云暂时笼罩在他们头上,但是当他们开始合作,心生好感的时候,他们头上的乌云渐渐散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帕特的努力没有白费,蒂凡尼的争取最终换来了帕特对他的爱,他们收获了爱情,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个人魅力。人的生存价值正是在乌云笼罩的时候被很好体现出来,他们没有放弃一丝希望,在一点一滴的积累当中,奉献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压抑”只是一个可怜的敌人,当主人公们变得强大,心中充满爱,“压抑”从他们的心头渐渐散去,他们成为社会成员中的正常的一分子,也在对彼此的帮助之下了实现了个人价值。“生命的与意义在于运动”,他们逃离了躁动,并用新的行动代替,收获了真心实意的情感,完成了人生一次疯狂的救赎之旅。

  三、心与心的沟通建立真正的情感

  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外乎亲情、友情、爱情等,电影中,帕特经历了一次失败的爱情,他的妻子尼基与别人私通,他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当他从精神病院回到家里的时候,他与父母之间又出现了心灵隔阂,他无法与社会上的正常人进行沟通。父亲只在乎自己的赌球生活,他与电视为伴,但是帕特怎么也无法理解父亲的怪异举动,父亲眼中只有橄榄球和金钱,而帕特心中只有尼基。大卫・拉塞尔自己表示当初吸引他的原因是原著小说中的父子关系,而在影片中,他看似把重点放在了帕特和蒂凡妮身上,但实际上一点也没松懈对父子关系的处理,所以有人说这是一部比原著小说更为精彩的改编电影,一是把文字还原成的影像在绝大程度上尊重了原著,二是加强了原著中的戏剧冲突,在情节的处理上更具戏剧性。

  同样,帕特与所谓的社会中的“正常人”也在进行深层的心灵沟通。好友罗尼试图帮助帕特走出心灵困境,他是社会上的“正常人”,但是他被生活、工作压抑得喘不上气来,他向帕特倾诉这些的时候,帕特根本就无法理解,因为他们生活在两个极端世界里,一个将自己封闭起来,接受着自己的妄想带来的心灵摧残,一个在这个世界上奋斗,家庭在表面上看起来幸福美满,但是自己已经被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

  直到蒂凡尼的出现,才让帕特发现了世界上与他“同病相怜”的人的存在,只有蒂凡尼的怪异举动、暴躁情绪让他如沐春风。当两人针锋相对口无遮拦的时候,观众都会明白他们遇见了对的人。当然,蒂凡尼首先卸下了自己的“防备武装”,她对帕特示好,祈求能够与他有“一夜风流”的经历。可事与愿违,帕特还是爱着尼基,他与蒂凡尼虽然有了真正的心灵沟通,但是他坚持相信尼基还会回到他的身边,他执著地追寻着尼基的脚步。当蒂凡尼邀请他成为自己的舞伴,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蒂凡尼能帮助他送信,他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蒂凡尼的身上。而蒂凡尼也孤注一掷,期待着能够在亦步亦趋的舞蹈训练中让帕特爱上她。两个人的灵魂碰撞出闪亮的火花,他们的精神在舞步中交融在一起,远离了纷繁精彩的外部环境,逃离了饕餮盛宴般的花花世界,他们在舞蹈室里的每个动作为二人世界增添了美轮美奂的生命亮点。这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远离尘嚣,进而忽略物质世界的存在,没有世俗对他们的打扰,他们仿佛回归了“本我”,生命之花绽放,心灵之窗为各自敞开,逐渐明朗的心灵格局带着帕特和蒂凡尼自由游弋在时光河流当中。   四、个人理想与个人情感的完美结合

  帕特时刻不忘记找回尼基,蒂凡尼时时处处为帕特着想,帕特父亲总是想着通过赌球一夜暴富……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他们生存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理想,但是当梦醒来,他们依然没有摆脱现实困境,个人情感仿佛被某种看不见的东西封闭住了,物质的享受不足以将心头的乌云拨开,他们挣扎着寻找这股动力,期待着能够摆脱现实困境。

  当撕心裂肺的蒂凡尼与暴躁不安的帕特成为搭档,他们的情感交流看起来那么可笑,但是不要忘记,他们都有个人情感,他们在相逢、相知中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在真实的情感带动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心与心的沟通。而每个人的理想的实现都是靠勇气与毅力获得的,电影围绕着帕特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中奔走着,当他追寻着远方的尼基,却忽略了眼前的蒂凡尼,两人之间是“最远的距离”,当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愫碰撞产生了爱情,帕特的理想也就改变了,他的理想本就是寻找到真正的爱情,他的努力让蒂凡尼看到了作为一个男人的“不容易”。帕特的执著与奋斗决心感动了蒂凡尼,蒂凡尼一改原来怪异的性格,瞬间对帕特产生了温柔的爱意。“女人是水做的”,表面坚强、生硬的蒂凡尼其实是个心灵稚嫩的柔弱女子,当她看到帕特朝着尼基走去,她不禁留下眼泪,感觉自己的理想已经破灭,整个世界已经崩溃。但是,蒂凡尼的真情实感最终还是打动了帕特,她用真实、完整、美丽的个人情感打动了暗恋对象,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电影告诉我们,必须用真情实感去呵护自己的理想,才能实现它。帕特和蒂凡尼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成功地将心头上的乌云拨去,迎来了明媚的曙光。故事情节在构建和编排方面是严格按照传统家庭伦理片和爱情喜剧的套路,用滚雪球的叙事模式,解决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爱与伤害,让两个疯子的爱情逐渐绽放。 两个在爱情中迷失的人因为彼此心灵的碰撞才能相互依靠,相互扶持。我们在人生中也是不断地在寻寻觅觅,希望找到自己的精神伴侣。或许会受到欺骗,或许会遭遇背叛,或许会迷失,或许会绝望。但我们一定要相信,就算我们的头顶是一片乌云,我们都要坚信乌云背后一定是温暖炫目的阳光,那就是我们的幸福线。 所以,在奋斗中,我们明白了交际的真谛所在,也在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中完成了自我超越,这就是电影给我们呈现的艺术魅力,娓娓道来的故事将鼓励我们不断前进,不断进行新的超越。

  五、结 语

  “幸福”是在自己的积极努力下得来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帕特与蒂凡尼的爱情故事真实讲述人如何通过奋斗换来最终幸福的故事,他们虽然都经历了生活上的巨大打击,但是都没有选择堕落下去。帕特的努力奋斗、蒂凡尼的用情至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电影画卷,他们最终实现了个人价值,将心灵、思想、个人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我们要为二人喝彩,更要为完整、和谐的电影环境喝彩,这是主人公们用心血换来的结果,值得我们为之歌颂。

  [参考文献]

  [1] 吴潇怡.乌云背后的幸福线[J].博览群书,2013(10).

  [2] 侯赛军.卑贱者的赞歌――从《伪君子》和《帕梅拉》看西方文学中的女仆形象[J].电影文学,2008(06).

  [3] 王辉.《斗士》 和《百万宝贝》放在一起也不丢脸[J].电影世界,2011(01).

  [4] 周怡.自我的呈现与超越――评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脸》[J].外国文学,2011(01).

  [5] 周怡.加拿大文学中的地理象征――以《钱德利家族和弗莱明家族》为例[J].外国文学,2012(05).

  [作者简介] 聂颖(1982― ),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王湛(1981―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摘 要]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是一部关于人的精神救赎的电影,导演大卫・拉塞尔用写实的手法拍摄出了感人至深的故事,电影从人性、思想、心灵等层面上揭示了“边缘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价值,进而将帕特与蒂凡尼两个主人公个人价值的实现进行了完美演绎。本文从“人性”角度分析了人的价值取向,描绘了主人公如何拨开乌云,寻找到一丝光明的幸福线的奋斗历程,并将故事中的人物亲情、爱情、友情带出的情愫展现给读者,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好的观影启示。

  [关键词]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个人价值实现;奋斗精神

  大卫・拉塞尔的作品总是从现实社会状态出发,刻画出一个又一个脱离社会又试图重归社会的“边缘人”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在2012年上映之后就获得了许多好评,詹妮弗・劳伦斯也因此片荣获85届奥斯卡影后桂冠。电影中的“积极向上”的主题是一大亮点,从心灵创伤中走出来,将自己融入到乐观的社会状态之中,更让我们感受到电影艺术带来的温暖感觉。

  一、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简介

  帕特偶然看到自己的妻子尼基在浴室中与别的男人有染,他的情绪开始失控,并患上了躁郁症,他因此被父母送到了精神病院进行治疗,8个月后他出院了,他一心想找到尼基,但是尼基早已搬走,这让他大为恼火。父亲失业了,他靠赌球维持生活,帕特因此与父亲之间隔上了一层心灵隔膜。帕特在好友尼罗家中认识了蒂凡尼,蒂凡尼的警察丈夫去世了,她的精神因此崩溃。蒂凡尼对帕特很快产生了好感,虽然蒂凡尼的脾气让帕特很不适应,但是在几次交流之后,二人决定进行一次交易:蒂凡尼替帕特给尼基送信,帕特做蒂凡尼的陪练舞伴。一次,父亲赌球输了钱,他将账算在帕特失控的情绪上,而帕特因为陪父亲看橄榄球比赛没有去蒂凡尼家陪练,蒂凡尼因此找上了门。经过蒂凡尼的据理力争,她获得了帕特父亲的信任。帕特父亲最后决定和赌友再赌一场双重局,一是他的球队赢过对方球队10分以上,还有就是帕特和蒂凡尼的舞拿到5分。帕特没有信心坚决不同意,蒂凡尼无奈只能骗他说尼基也会去比赛现场看比赛。其实在之前帕特就发现自己从蒂凡尼处拿到的他的妻子尼基的回信根本就是蒂凡尼自己写的,于是情愫暗生。最后帕特的父亲双重局赌赢了,但是当蒂凡尼在看到帕特走向他妻子尼基并做出很亲密的动作时,她哭着跑出舞场,帕特早就爱上蒂凡尼,追上她拿出自己一周前写的信给她,表达心迹,圆满结局。

  二、在压抑中看到希望

  帕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用积极心态去面对,早晚会拨开乌云,寻找天空中属于自己的幸福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曾经是高中历史老师,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但是妻子尼基对他的背叛让他陷入了一种可怕的境地――躁郁。他歇斯底里对着空气讲话,有一点不顺心的事发生就会大叫大嚷,因为当他失去自己的妻子,他就感觉自己的世界已经变得空白,生活毫无意义。精神病院的药物让他变得发胖、头晕,所以他逃避吃药,用运动保持自己的体重,期待着用最美好的形象再次得到尼基的青睐。但是尼基已经“不在”,他心中因此形成了更加浓重的“离愁”,暴躁、悔恨交织在一起,使他不能安静下来。

  电影中帕特将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一书扔出了窗外,因为他对小说中悲惨的结局很气愤,所以就将他的父母叫起来听他唠叨,他被生活打击得体无完肤,又从书中得不到丝毫安慰。因此,他决定走出家门,躁动、抑郁的心情从他奔跑的运动中暂时不复存在,但是当他停下来就会重新去考虑尼基的事情,情绪变得更加躁动不安。女主人公蒂凡尼也是患有躁郁症的人,她的丈夫去世不久,一个人的孤寂生活让她彻底与现实社会脱钩,她与人交流的能力渐渐消失,进而变成了情绪暴躁、行为怪异的“边缘人”。帕特和蒂凡尼都经历过人生打击,一个即将失去自己的妻子,一个还没在丈夫的死讯中脱离出来,他们生活在压抑的环境当中,歇斯底里、躁动不安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乌云暂时笼罩在他们头上,但是当他们开始合作,心生好感的时候,他们头上的乌云渐渐散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帕特的努力没有白费,蒂凡尼的争取最终换来了帕特对他的爱,他们收获了爱情,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个人魅力。人的生存价值正是在乌云笼罩的时候被很好体现出来,他们没有放弃一丝希望,在一点一滴的积累当中,奉献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压抑”只是一个可怜的敌人,当主人公们变得强大,心中充满爱,“压抑”从他们的心头渐渐散去,他们成为社会成员中的正常的一分子,也在对彼此的帮助之下了实现了个人价值。“生命的与意义在于运动”,他们逃离了躁动,并用新的行动代替,收获了真心实意的情感,完成了人生一次疯狂的救赎之旅。

  三、心与心的沟通建立真正的情感

  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外乎亲情、友情、爱情等,电影中,帕特经历了一次失败的爱情,他的妻子尼基与别人私通,他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当他从精神病院回到家里的时候,他与父母之间又出现了心灵隔阂,他无法与社会上的正常人进行沟通。父亲只在乎自己的赌球生活,他与电视为伴,但是帕特怎么也无法理解父亲的怪异举动,父亲眼中只有橄榄球和金钱,而帕特心中只有尼基。大卫・拉塞尔自己表示当初吸引他的原因是原著小说中的父子关系,而在影片中,他看似把重点放在了帕特和蒂凡妮身上,但实际上一点也没松懈对父子关系的处理,所以有人说这是一部比原著小说更为精彩的改编电影,一是把文字还原成的影像在绝大程度上尊重了原著,二是加强了原著中的戏剧冲突,在情节的处理上更具戏剧性。

  同样,帕特与所谓的社会中的“正常人”也在进行深层的心灵沟通。好友罗尼试图帮助帕特走出心灵困境,他是社会上的“正常人”,但是他被生活、工作压抑得喘不上气来,他向帕特倾诉这些的时候,帕特根本就无法理解,因为他们生活在两个极端世界里,一个将自己封闭起来,接受着自己的妄想带来的心灵摧残,一个在这个世界上奋斗,家庭在表面上看起来幸福美满,但是自己已经被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

  直到蒂凡尼的出现,才让帕特发现了世界上与他“同病相怜”的人的存在,只有蒂凡尼的怪异举动、暴躁情绪让他如沐春风。当两人针锋相对口无遮拦的时候,观众都会明白他们遇见了对的人。当然,蒂凡尼首先卸下了自己的“防备武装”,她对帕特示好,祈求能够与他有“一夜风流”的经历。可事与愿违,帕特还是爱着尼基,他与蒂凡尼虽然有了真正的心灵沟通,但是他坚持相信尼基还会回到他的身边,他执著地追寻着尼基的脚步。当蒂凡尼邀请他成为自己的舞伴,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蒂凡尼能帮助他送信,他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蒂凡尼的身上。而蒂凡尼也孤注一掷,期待着能够在亦步亦趋的舞蹈训练中让帕特爱上她。两个人的灵魂碰撞出闪亮的火花,他们的精神在舞步中交融在一起,远离了纷繁精彩的外部环境,逃离了饕餮盛宴般的花花世界,他们在舞蹈室里的每个动作为二人世界增添了美轮美奂的生命亮点。这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远离尘嚣,进而忽略物质世界的存在,没有世俗对他们的打扰,他们仿佛回归了“本我”,生命之花绽放,心灵之窗为各自敞开,逐渐明朗的心灵格局带着帕特和蒂凡尼自由游弋在时光河流当中。   四、个人理想与个人情感的完美结合

  帕特时刻不忘记找回尼基,蒂凡尼时时处处为帕特着想,帕特父亲总是想着通过赌球一夜暴富……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他们生存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理想,但是当梦醒来,他们依然没有摆脱现实困境,个人情感仿佛被某种看不见的东西封闭住了,物质的享受不足以将心头的乌云拨开,他们挣扎着寻找这股动力,期待着能够摆脱现实困境。

  当撕心裂肺的蒂凡尼与暴躁不安的帕特成为搭档,他们的情感交流看起来那么可笑,但是不要忘记,他们都有个人情感,他们在相逢、相知中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在真实的情感带动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心与心的沟通。而每个人的理想的实现都是靠勇气与毅力获得的,电影围绕着帕特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中奔走着,当他追寻着远方的尼基,却忽略了眼前的蒂凡尼,两人之间是“最远的距离”,当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愫碰撞产生了爱情,帕特的理想也就改变了,他的理想本就是寻找到真正的爱情,他的努力让蒂凡尼看到了作为一个男人的“不容易”。帕特的执著与奋斗决心感动了蒂凡尼,蒂凡尼一改原来怪异的性格,瞬间对帕特产生了温柔的爱意。“女人是水做的”,表面坚强、生硬的蒂凡尼其实是个心灵稚嫩的柔弱女子,当她看到帕特朝着尼基走去,她不禁留下眼泪,感觉自己的理想已经破灭,整个世界已经崩溃。但是,蒂凡尼的真情实感最终还是打动了帕特,她用真实、完整、美丽的个人情感打动了暗恋对象,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电影告诉我们,必须用真情实感去呵护自己的理想,才能实现它。帕特和蒂凡尼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成功地将心头上的乌云拨去,迎来了明媚的曙光。故事情节在构建和编排方面是严格按照传统家庭伦理片和爱情喜剧的套路,用滚雪球的叙事模式,解决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爱与伤害,让两个疯子的爱情逐渐绽放。 两个在爱情中迷失的人因为彼此心灵的碰撞才能相互依靠,相互扶持。我们在人生中也是不断地在寻寻觅觅,希望找到自己的精神伴侣。或许会受到欺骗,或许会遭遇背叛,或许会迷失,或许会绝望。但我们一定要相信,就算我们的头顶是一片乌云,我们都要坚信乌云背后一定是温暖炫目的阳光,那就是我们的幸福线。 所以,在奋斗中,我们明白了交际的真谛所在,也在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中完成了自我超越,这就是电影给我们呈现的艺术魅力,娓娓道来的故事将鼓励我们不断前进,不断进行新的超越。

  五、结 语

  “幸福”是在自己的积极努力下得来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帕特与蒂凡尼的爱情故事真实讲述人如何通过奋斗换来最终幸福的故事,他们虽然都经历了生活上的巨大打击,但是都没有选择堕落下去。帕特的努力奋斗、蒂凡尼的用情至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电影画卷,他们最终实现了个人价值,将心灵、思想、个人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我们要为二人喝彩,更要为完整、和谐的电影环境喝彩,这是主人公们用心血换来的结果,值得我们为之歌颂。

  [参考文献]

  [1] 吴潇怡.乌云背后的幸福线[J].博览群书,2013(10).

  [2] 侯赛军.卑贱者的赞歌――从《伪君子》和《帕梅拉》看西方文学中的女仆形象[J].电影文学,2008(06).

  [3] 王辉.《斗士》 和《百万宝贝》放在一起也不丢脸[J].电影世界,2011(01).

  [4] 周怡.自我的呈现与超越――评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脸》[J].外国文学,2011(01).

  [5] 周怡.加拿大文学中的地理象征――以《钱德利家族和弗莱明家族》为例[J].外国文学,2012(05).

  [作者简介] 聂颖(1982― ),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王湛(1981―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相关内容

  •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 I'll tanke that as a silver development.That's a silver lining. 乌云会慢慢散开的,背后就是一道幸福线. 蒂芙尼:I haven't dated since before my marriage,so I don't remember h ...

  • 政法大学教授演讲疯传
  • 政法大学教授演讲疯传:抗争浊流,别被忽悠去做别人的梦!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丛日云教授在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上的演讲在网络上走红,其全文及精彩片段在微博上被频繁转发.丛日云作为教师代表,向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送上了自己的叮嘱,引起各界关注. 从日云在演讲中告知学生 ...

  •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
  •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 人生就像是一块拼图,认识一个人越久越深,这幅图就越完整.但它始终无法看到全部,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迷,没必要一定看透,却总也看不完. 1.人生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胸怀大志,却又虚度光阴. 2.只有在你最落魄时,才会知道谁才是时刻担心你的笨蛋,谁是形同陌路的混蛋. 3.恋爱 ...

  • 自创名言十条精选
  • 2010级税务局班自创名言十条精选 学生: 1. 无论过去昏黄还是暗淡,把今天当作开始.--杨亮 2. 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便是最好的演出.--黄娟 3.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衡量的.--席元武 4. 每个人都有彷徨的时候,只要找对前进的入口,便会走向坦途.--唐玉杰 ...

  • 有些话很短 但是很经典(转载)
  • 有些话很短 但是很经典(转载) 1.希望有一天,我爱你可以倒过来写... 2.你不是环保袋,不要总是装啊装啊装啊. 3.慢慢的,长大了,却感觉变沉默勒?懂得多了,却不快乐了. 4.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5.明明不是陌生人,却装德比陌生人还陌生. 6.不要总嫌父母赃,嫌父 ...

  • 教师演讲比赛演讲稿
  • 因为有爱,所以幸福 老师,一个打小就憧憬向往的职业:幸福,一个永恒温暖的追求!小小的我带着一颗追 寻幸福的心,执著地朝着那个向往的目标奔去??我要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2015年9月,xxx 小学,xx老师的幸福教育梦由此开启??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有一棵由孩子.老师.家长的笑脸照片组成的" ...

  • 鄂温克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 访谈人物:乌热尔图, 1952年生于嫩江湖畔,鄂温克族. "文革"中被迫回到原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生活﹐十几年中当过猎民﹑工人﹑民警﹑党委副书记.鄂温克族古老而独特的森林狩猎生活和历史命运﹐为乌热尔图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饶的题材.1976年发表处女作<大岭 ...

  • 马克思经典语录全集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万事开头难,每 ...

  • 我对教育的认识
  • 我对教育的认识 老师就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老师就是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 每一位为人师,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程,放弃的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