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科学名人 中国现代科学家(三)熊庆来 汤飞凡 张孝骞 梁思成

近现代科学名人 熊庆来

熊庆来(1893—1969),中国数学家,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息宰村,字迪之。参与创建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数学系。长期担任云南大学校长。致力于复变函数值分布理论的研究,在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方面有一系列成果,是我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1992.11.20中国邮政 1992-19《中国现代科学家(三)》(4-1)熊庆来

汤飞凡

汤飞凡(1897—1958)微生物学家。湖南醴陵人。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第一代病毒学家,最早研究支原体的微生物学家之一。早在30年代和魏曦共同对支原体进行了研究,否定了沙眼细菌病因说,为病毒病因说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建了中央防疫处,为解放区生产了大量的血清和疫苗,还建立了青霉素试验厂,为预防天花、黄热病、鼠疫等疫病作了大量的工作。1955年与张晓楼等协作,首次应用鸡胚接种方法从沙眼病人的眼结膜刮屑物中分离培养沙眼病原体,找出了一些预防沙眼的方法,解决了沙眼致盲问题,为预防和治疗沙眼做出了贡献。1981年获国际沙眼防治组织追赠颁发的“沙眼金质奖章”。

1992.11.20中国邮政 1992-19《中国现代科学家(三)》(4-2)汤飞凡

张孝骞

张孝骞(1897—1987),医学家。湖南长沙人。1921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对人体血容量、胃的分泌功能、消化性溃疡病、胃溃疡与胃癌的关系、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诊断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重视医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基本功的训练、学生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培养,为中国医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2.11.20中国邮政 1992-19《中国现代科学家(三)》(4-3)张孝骞

梁思成

梁思成 (1901—1972),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学位,1947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回国在东北大学创办建筑系。1931年在北京加入了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毕生从事教育和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工作。从30年代开始,亲自主持并参加调查过2000多处古代建筑的实例,积累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的发展、特征和成就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1949年后,积极参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工作。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参加了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领导清华大学建筑系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材。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2.11.20中国邮政 1992-19《中国现代科学家(三)》(4-4)梁思成

近现代科学名人 熊庆来

熊庆来(1893—1969),中国数学家,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息宰村,字迪之。参与创建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数学系。长期担任云南大学校长。致力于复变函数值分布理论的研究,在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方面有一系列成果,是我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1992.11.20中国邮政 1992-19《中国现代科学家(三)》(4-1)熊庆来

汤飞凡

汤飞凡(1897—1958)微生物学家。湖南醴陵人。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第一代病毒学家,最早研究支原体的微生物学家之一。早在30年代和魏曦共同对支原体进行了研究,否定了沙眼细菌病因说,为病毒病因说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建了中央防疫处,为解放区生产了大量的血清和疫苗,还建立了青霉素试验厂,为预防天花、黄热病、鼠疫等疫病作了大量的工作。1955年与张晓楼等协作,首次应用鸡胚接种方法从沙眼病人的眼结膜刮屑物中分离培养沙眼病原体,找出了一些预防沙眼的方法,解决了沙眼致盲问题,为预防和治疗沙眼做出了贡献。1981年获国际沙眼防治组织追赠颁发的“沙眼金质奖章”。

1992.11.20中国邮政 1992-19《中国现代科学家(三)》(4-2)汤飞凡

张孝骞

张孝骞(1897—1987),医学家。湖南长沙人。1921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对人体血容量、胃的分泌功能、消化性溃疡病、胃溃疡与胃癌的关系、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诊断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重视医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基本功的训练、学生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培养,为中国医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2.11.20中国邮政 1992-19《中国现代科学家(三)》(4-3)张孝骞

梁思成

梁思成 (1901—1972),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学位,1947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回国在东北大学创办建筑系。1931年在北京加入了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毕生从事教育和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工作。从30年代开始,亲自主持并参加调查过2000多处古代建筑的实例,积累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的发展、特征和成就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1949年后,积极参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工作。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参加了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领导清华大学建筑系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材。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2.11.20中国邮政 1992-19《中国现代科学家(三)》(4-4)梁思成


相关内容

  • 北京.清华大学的名人
  • 北京大学的名人: ▲教育界 北大学子中涌现了近四百位大学校长,遍及中国各大名校正校长,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徐旭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顾方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复旦大学校长张志让.交通大学 ...

  • 中国历史十大恩爱名人夫妻
  • 中国历史十大恩爱名人夫妻 第一名:周恩来与邓颖超.周恩来:"我是认定马克思主义不变的,我的终生伴侣,必须是志同道合,经得起艰难险阻的战友.于是我主动与张若名说清楚,开始与邓颖超通信,还向她求婚."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来信越来越频繁,总计达250多封.周恩来逐渐发现邓 ...

  • 传奇女子――林徽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 ...

  • 一.终身未婚的世界名人:
  • 1.柏拉图 古希腊圣贤,'精神恋爱'的鼻祖,认为男男之间的爱慕为世间的最高级的情感形式,他是最早的共产主义分子,在其不朽著作<理想国>里论及婚姻是曾说,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共产.共妻.共子. 81岁的时候,在一次婚姻上兴高采烈谈笑风声之际怡然长逝. 2.达芬奇 天才!一个百年难遇的天才.他 ...

  • 姓梁的名人有哪些
  • 姓梁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名人 梁鸿:东汉诗人,成语举案齐眉故事原型 梁鹄:东汉书法家 梁冀:东汉大将军,外戚 梁令瓒:唐朝画家,天文仪器制造家.与一行共同设计制造了黄道游仪.浑仪.复矩等天文测量仪器 梁红玉:南宋女将 梁灏:北宋状元.子梁固亦为状元.史称宋朝父子状元 梁固:北宋状元 梁楷:南宋画家, ...

  •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正式开幕
  • 2016年7月8日,我馆举行"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正式开展仪式. 我馆吕章申馆长.黄振春书记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李大钊曾孙女李晓莉等出席仪式.黄振春书记讲话.吕章申馆长宣布展览正式开展.陈履生副馆长主持仪式. 黄振春书记在讲话中说,国家博物 ...

  • 感动中国的100位爱国科学家
  • 类别:名人传记 作者:龚明俊 第一辑 深深赤子情 1905年钟观光因患病,离开上海去杭州的西湖疗养.在病榻上,他仔细阅读了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善兰和英国韦廉臣合译的<植物学>,并看了不少有关植物学知识介绍的书刊,丰富了这方面的知识. 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 钟观光(1)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 ...

  • 有哪些中外古代名人终身未娶?
  • 百度leosongyou 2006-3-26 1:柏拉图(公元前427-347) 古希腊圣贤,"精神恋爱"的鼻祖,认为男男之间的爱慕为世间为最高级的情感形态.他还是最早的共产主义分子,在其不朽著作<理想国>里论及婚姻时曾说,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共产.共妻.共子.81岁的 ...

  • 古建筑保护方面,天津与北京的比较
  • 城市古建筑保护调研 摘要:任何国家或是城市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古建筑保护的问题,中国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进行着,城市化成了衡量国家繁荣富强的标准,城市化成了我国建设的趋势,但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许多古老的建筑散布其中,对他们的保护成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