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2

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概述

孙建中(2000)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这种综合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差别优势多元化;二、发展空间多角化;三、投资动机的多极化。综合这三方面的优势,当前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借鉴和学习国外跨国公司的营销策略和管理经验,来培育中国企业的各种竞争优势。原因在于,中国虽然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经济增长迅速,兼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特征,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具有各个阶段并存、技术结构多层次、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空间全方位的特征。这种特征能够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进而取得综合效益。

刘红忠(2001)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统计数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趋势分析和模型分析,验证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符合“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认为我国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二阶段。

成思危(2001)认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当避开贸易壁垒,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上,应当以替代面临不断贸易摩擦的产业为准则,进行出口替代来突破贸易障碍,以生产为基础,金融为后盾,开展多功能和综合性的国际经营战略。

高敏雪、李颖俊(2004)通过建立Panel Data模型,对1989-2001年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及DGDP 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严重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应当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增长。

张广剑、潘志玄(2005) 采用格兰杰(Granger) 检验法和分段回归的方法,通过对1991年至2001年十年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和GDP 的数值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有着互动的促进关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极大的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反之,中过 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不明显。

项本武(2007)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并且对外直接投资也是绕过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

王喜平(2008)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 )对1990-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 与出口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长期和短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Granger 因果关系都不显著,这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潜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该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邱立成等(2009)年运用1993-2007年我国企业的出口量、制造业部门工资水平以及资源需求统计资料,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出口增长、劳动力成本和资源需求上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验证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市场导向型、效率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的特点。

文中发(2010)年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同步性。不考虑消费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影响跨国并购的因素主要源于国际国内的投资需求、产业结构的变动、跨国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裁员的情况。其中,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投资环境直接影响跨国企业的并购。东道国平稳的经济增长可以促进跨国并购的提高,高速经济增长推动了跨国并购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对于跨国公司母国而言,经济增长赋予企业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也会促进企业到国外寻找机会。

2、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发展、现状、特点

2、1、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发展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由原来投资地区集中在欧美、港澳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扩展,投资合作领域明显拓宽。模海外并购,境外加工贸易快速增长,能源资源合作增加,投资的方式更加丰富。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 自发探索阶段:1979-1984年

20世经80年代初,一些大企业开始探索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外贸专业公司、省市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等;投资的领域也主要在餐饮、承包工程、贸易、咨询服务等行业。

(二)起步阶段:1985-1987年

这一阶段我国出现了第一次对外直接投资的高潮,投资主体想大中型生产企业和综合金融企业扩展,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投资领域逐步向资源开发、制造加工等20多个行业延伸,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5%

(三)积极推进阶段:1992-2001年

1992年起,我国的海外投资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境外加工贸易和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开始多元化,一些民营企业逐步开始海外跨国经营的尝试。截至到2001年底,对外直接投资的44%投向了生产性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贸易型投资为主的结构。

(四)加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十五”期间,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并且政府还通过了一些优惠政策,如资金补贴、长期低息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承接海外项目,有力 的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截至到2007年底,据商务部统计,中国近7000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全球173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超过1万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179亿美元。其中0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265.1亿美元,是2002年的10倍,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已达到187.2亿美元。08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到406.5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新兴 的对外投资国。

在目前国内相对过剩资本庞大且仍在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推动下,预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步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1.2.1 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 的特征

(-----)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已经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投资主体呈现以国企为主的多元化。中央和地方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民营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07年国有企业站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较去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较去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数量占11%。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个省市区的投资主体占了89.7%,民营企业海外投资不仅规模扩张,而且已经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如,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先后建立了俄罗斯的“海宁称”、南非的“中华门”、匈牙利的“中国商城”,同时还在美国、荷兰、乌克兰等地兴建了专业市场,使我国企业有效的占领了海外市场。

(二)产业结构日益合理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行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

服务 业和采矿等资源开发行业,主要分布在信息、通讯、采矿、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多层次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06年底,商务服务也、采矿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位居对外直接投资的前四位,采矿业占40.35%,商务服务业、金融、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占51.6%。从存量上看,截至 06年底,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等服务业占到61.4%,而07年底,这一占比达到了80%,反映出我国资源型企业、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符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发展方向

(三)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05年上半年,国外并购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为54.7%,境外加工贸易类投资占总额的42%,其他类投资占4.2% .06年我国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为82.5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近40%。国际并购主要集中在资源、电信、家电、石化、纺织、汽车等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国际并购获得了核心技术能力、销售网络和全球品牌影响力。04年联想并购IBM 公司的PC 业务、中海油并购BP 集团印尼MUTURI 项目、上海汽车并购韩国双轮汽车,07年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移动运营商PAKTEL 等都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并购案。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国外的资源、技术和市场,将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和培育跨国公司的重要途径。

(四)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已经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销售网络、并逐步创建了国际品牌。目前海尔在30多个国际建立了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07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人民币,品牌价值达786亿元人民币。华为集团在海外设立了20个地区总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美国、瑞典、印度等国家设了5个研究所,07年销售额的72%来自海外市场。联想集团在全球66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全球员工超过25000名,07年营业额达146亿美元,在美国和日本都设了研发机构。

1.3.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国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中国推动外贸出口增幅回升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是机遇和挑战,要在这个趋势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和好处,就必须实行“走出去”战略,更加主动的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一 ) 充分利用国外的自然资源

虽然我国的资源相当丰富,但是人均占有率很低,同时由于资源分布不合理,开采成本高,不少资源要依靠进口。在当前,各国对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必须对全球范围的资源争夺战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从战略高度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国外自然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是保证和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自然资源开发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境外建立一批战略性资源开发生产基地。例如,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兴建的恰那铁矿,总投资4.2亿澳元,中方股份占40%,合营期(1990-2020)内可运回2亿吨高品位的铁矿石,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优质的铁矿资源。

(二)更好的利用国外科技资源

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积极主动的去寻求现金的技术,到国外尤其是技术先进的国家进行投资,通过并购东道国的竞争对手或在东道国建立研发中心,吸

纳当地的高技术人员和利用当地先进的机械设备,直接获取先进的技术,掌握先进技术 发展方向,将其反馈回国,进而促进

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概述

孙建中(2000)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这种综合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差别优势多元化;二、发展空间多角化;三、投资动机的多极化。综合这三方面的优势,当前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借鉴和学习国外跨国公司的营销策略和管理经验,来培育中国企业的各种竞争优势。原因在于,中国虽然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经济增长迅速,兼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特征,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具有各个阶段并存、技术结构多层次、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空间全方位的特征。这种特征能够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进而取得综合效益。

刘红忠(2001)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统计数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趋势分析和模型分析,验证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符合“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认为我国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二阶段。

成思危(2001)认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当避开贸易壁垒,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上,应当以替代面临不断贸易摩擦的产业为准则,进行出口替代来突破贸易障碍,以生产为基础,金融为后盾,开展多功能和综合性的国际经营战略。

高敏雪、李颖俊(2004)通过建立Panel Data模型,对1989-2001年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及DGDP 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严重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应当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增长。

张广剑、潘志玄(2005) 采用格兰杰(Granger) 检验法和分段回归的方法,通过对1991年至2001年十年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和GDP 的数值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有着互动的促进关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极大的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反之,中过 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不明显。

项本武(2007)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并且对外直接投资也是绕过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

王喜平(2008)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 )对1990-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 与出口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长期和短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Granger 因果关系都不显著,这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潜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该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邱立成等(2009)年运用1993-2007年我国企业的出口量、制造业部门工资水平以及资源需求统计资料,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出口增长、劳动力成本和资源需求上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验证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市场导向型、效率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的特点。

文中发(2010)年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同步性。不考虑消费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影响跨国并购的因素主要源于国际国内的投资需求、产业结构的变动、跨国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裁员的情况。其中,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投资环境直接影响跨国企业的并购。东道国平稳的经济增长可以促进跨国并购的提高,高速经济增长推动了跨国并购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对于跨国公司母国而言,经济增长赋予企业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也会促进企业到国外寻找机会。

2、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发展、现状、特点

2、1、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发展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由原来投资地区集中在欧美、港澳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扩展,投资合作领域明显拓宽。模海外并购,境外加工贸易快速增长,能源资源合作增加,投资的方式更加丰富。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 自发探索阶段:1979-1984年

20世经80年代初,一些大企业开始探索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外贸专业公司、省市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等;投资的领域也主要在餐饮、承包工程、贸易、咨询服务等行业。

(二)起步阶段:1985-1987年

这一阶段我国出现了第一次对外直接投资的高潮,投资主体想大中型生产企业和综合金融企业扩展,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投资领域逐步向资源开发、制造加工等20多个行业延伸,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5%

(三)积极推进阶段:1992-2001年

1992年起,我国的海外投资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境外加工贸易和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开始多元化,一些民营企业逐步开始海外跨国经营的尝试。截至到2001年底,对外直接投资的44%投向了生产性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贸易型投资为主的结构。

(四)加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十五”期间,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并且政府还通过了一些优惠政策,如资金补贴、长期低息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承接海外项目,有力 的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截至到2007年底,据商务部统计,中国近7000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全球173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超过1万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179亿美元。其中0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265.1亿美元,是2002年的10倍,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已达到187.2亿美元。08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到406.5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新兴 的对外投资国。

在目前国内相对过剩资本庞大且仍在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推动下,预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步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1.2.1 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 的特征

(-----)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已经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投资主体呈现以国企为主的多元化。中央和地方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民营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07年国有企业站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较去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较去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数量占11%。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个省市区的投资主体占了89.7%,民营企业海外投资不仅规模扩张,而且已经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如,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先后建立了俄罗斯的“海宁称”、南非的“中华门”、匈牙利的“中国商城”,同时还在美国、荷兰、乌克兰等地兴建了专业市场,使我国企业有效的占领了海外市场。

(二)产业结构日益合理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行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

服务 业和采矿等资源开发行业,主要分布在信息、通讯、采矿、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多层次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06年底,商务服务也、采矿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位居对外直接投资的前四位,采矿业占40.35%,商务服务业、金融、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占51.6%。从存量上看,截至 06年底,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等服务业占到61.4%,而07年底,这一占比达到了80%,反映出我国资源型企业、现代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符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发展方向

(三)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05年上半年,国外并购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为54.7%,境外加工贸易类投资占总额的42%,其他类投资占4.2% .06年我国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为82.5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近40%。国际并购主要集中在资源、电信、家电、石化、纺织、汽车等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国际并购获得了核心技术能力、销售网络和全球品牌影响力。04年联想并购IBM 公司的PC 业务、中海油并购BP 集团印尼MUTURI 项目、上海汽车并购韩国双轮汽车,07年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移动运营商PAKTEL 等都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并购案。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国外的资源、技术和市场,将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和培育跨国公司的重要途径。

(四)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已经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销售网络、并逐步创建了国际品牌。目前海尔在30多个国际建立了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07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人民币,品牌价值达786亿元人民币。华为集团在海外设立了20个地区总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美国、瑞典、印度等国家设了5个研究所,07年销售额的72%来自海外市场。联想集团在全球66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全球员工超过25000名,07年营业额达146亿美元,在美国和日本都设了研发机构。

1.3.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既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国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中国推动外贸出口增幅回升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是机遇和挑战,要在这个趋势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和好处,就必须实行“走出去”战略,更加主动的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一 ) 充分利用国外的自然资源

虽然我国的资源相当丰富,但是人均占有率很低,同时由于资源分布不合理,开采成本高,不少资源要依靠进口。在当前,各国对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必须对全球范围的资源争夺战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从战略高度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国外自然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是保证和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自然资源开发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境外建立一批战略性资源开发生产基地。例如,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兴建的恰那铁矿,总投资4.2亿澳元,中方股份占40%,合营期(1990-2020)内可运回2亿吨高品位的铁矿石,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优质的铁矿资源。

(二)更好的利用国外科技资源

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积极主动的去寻求现金的技术,到国外尤其是技术先进的国家进行投资,通过并购东道国的竞争对手或在东道国建立研发中心,吸

纳当地的高技术人员和利用当地先进的机械设备,直接获取先进的技术,掌握先进技术 发展方向,将其反馈回国,进而促进


相关内容

  •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小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 [摘要] 本文从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趋势.原因及影响的研究入手,着重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环境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下中小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变动:中小企业:直接投资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概述 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一种不能自由兑换 ...

  •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2010-5-24 摘 要:自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迫于内在经济发展需要及外部压力,人民币持续升值,人民币升值问题一度成为世界讨论的焦点.通过国内国外内外两方面来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并从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跨国直接投资.外汇 ...

  •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 FAZHAN ·XUESHUZONGHENG 学术纵横 值使我国出口企业增加成本,却有利于进口企业的发展.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在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中,出口总因额所占比重大于进口总额所占比重.此,人民币升值总体上会降低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数量,可以有效的缓减我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局面. (二)对我国进口 ...

  • 中国债权国地位与国际投资调控策略
  • 环球金融 中国债权国地位与国际投资调控策略 石巧荣 内容提要:中国目前已成为国际债权大国,但其债权国地位具有名义性.新兴性.负财富效应性.官方性及不成熟性等多重属性.必须采取稳定汇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金融效率.增加居民收入等多项配套措施,以改善不合理的国际投资结构,提高国际投资效益,才能享 ...

  •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了解人民币升值的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而探寻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 ...

  • 经济学考研热点话题
  • 法国教授让-梯若尔(Jean Tirole)因其对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分析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学十大原理: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5.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 ...

  •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 论文题目: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班 级: 任课教师: 宋体四号字居中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宋体四号字居中 2012级 20 年 月 内容摘要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采取积极吸引外资的策略,外商直接投资以 ...

  • 论人民币升值的正面影响与对策
  • 论人民币长期升值的正面影响与对策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刘昌黎 内容提要: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从实际情况看,1994年前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对中国经济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稳定和实际升值,也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今后,人 ...

  • 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原因及影响的分析
  • 2006年12月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Dec.2006 第1卷第4期 AcademicResearchofShijiazhuangLionfulVocationalCollege Vol.1No.4 文章编号:JL010229(2006)04002003 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原因及影响的分析 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