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祭祖之日,还是出游之日:看瓷器上的清明节

图1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南宋·高翥《清明日对酒》)。清明节,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其实,在古人看来,清明不仅是祭祖之日,还是出游之日。《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清明日,万物长,百花开,当真是游春的好时节。所以,古人把他们的游兴也绘制在了瓷器上,使得瓷上清明也氤氲着春天的芬芳。

打马游春丽人行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这是明代诗人王磐的《清江引·清明日出游词》,写的便是清明时节,晴天绿野,杨柳依依,美女如云,秋千荡漾的情形。图1是一只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将军罐,它高40.5厘米、底径18.7厘米、口径13.4厘米,描绘的便是春日仕女打马出游图。只见风含情,柳含笑,有仕女五六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她们骑着马,在乡间野外游春,马儿欢腾,有的踢踏,有的欢腾,有的驻足,热闹非凡。更奇怪的是这些骏马,身上都有深蓝色斑点,看上去是那么与众不同。

携子出游乐陶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是宋代学者程颢的《郊行即事》,写的便是清明时节,柳巷乱红,春山四碧,流水悠悠之美景。图2是一只清代光绪年间的浅绛彩赏瓶,它高23.5厘米、底径10.4厘米、口径8.5厘米,描绘的便是一老者携子孙出游的情形。只见桃红柳绿,春意盎然,亭台楼阁,如诗如画,一鹤发童颜的老者,由两个憨态可掬的孩子陪同着,正在野外赏春。在瓶的另一边,还有题诗——“别营金马多华日,花前常伴子孙游”。在古人看来,不仅要福寿双全,更要子孙兴旺,才是人间最幸福的事情。

清明雨中寻酒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描写清明时节,出游遇雨,想避雨酒家的事情。图3便是一对民国年间由制瓷名家王大凡所制的粉彩瓷,高46.3厘米、口径11.1厘米、底径13.7厘米,描绘的正是杜牧诗意。只见云遮雾罩,细雨纷纷,远山朦胧,篱笆静默,柴门犬吠,柳枝低垂,槐树生长,一中年文士正在问路,牧童指向远方。还有一个更小的孩子,好像还少不更事,手拿柳枝,只管自顾自玩耍;牧童座下的老牛,它不管人世间的事情,抬蹄只管走着。

清明印象民俗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宋朝的繁华从中可窥一斑。当然,宋朝的民俗风还要看北宋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4是一只清代乾隆年间的珐琅彩盘,直径35.1厘米,图案便是“清明上河”之再现。只见红绿鲜明,房屋错落有致,人物并行不悖,清晰可见,真是美轮美奂。左上角有“清明上河图,大宋宫廷画家、翰林大学士张择端”,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的字样。

无论瓷上清明是怎样的风景秀美,或者千姿百态、各具形态,文化都要传承下去,美好的记忆也要传承。而这些藏品,早已成为文化的载体,永恒的记忆。(吕冠兰)

图2

图3

图4

图1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南宋·高翥《清明日对酒》)。清明节,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其实,在古人看来,清明不仅是祭祖之日,还是出游之日。《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清明日,万物长,百花开,当真是游春的好时节。所以,古人把他们的游兴也绘制在了瓷器上,使得瓷上清明也氤氲着春天的芬芳。

打马游春丽人行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这是明代诗人王磐的《清江引·清明日出游词》,写的便是清明时节,晴天绿野,杨柳依依,美女如云,秋千荡漾的情形。图1是一只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将军罐,它高40.5厘米、底径18.7厘米、口径13.4厘米,描绘的便是春日仕女打马出游图。只见风含情,柳含笑,有仕女五六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她们骑着马,在乡间野外游春,马儿欢腾,有的踢踏,有的欢腾,有的驻足,热闹非凡。更奇怪的是这些骏马,身上都有深蓝色斑点,看上去是那么与众不同。

携子出游乐陶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是宋代学者程颢的《郊行即事》,写的便是清明时节,柳巷乱红,春山四碧,流水悠悠之美景。图2是一只清代光绪年间的浅绛彩赏瓶,它高23.5厘米、底径10.4厘米、口径8.5厘米,描绘的便是一老者携子孙出游的情形。只见桃红柳绿,春意盎然,亭台楼阁,如诗如画,一鹤发童颜的老者,由两个憨态可掬的孩子陪同着,正在野外赏春。在瓶的另一边,还有题诗——“别营金马多华日,花前常伴子孙游”。在古人看来,不仅要福寿双全,更要子孙兴旺,才是人间最幸福的事情。

清明雨中寻酒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描写清明时节,出游遇雨,想避雨酒家的事情。图3便是一对民国年间由制瓷名家王大凡所制的粉彩瓷,高46.3厘米、口径11.1厘米、底径13.7厘米,描绘的正是杜牧诗意。只见云遮雾罩,细雨纷纷,远山朦胧,篱笆静默,柴门犬吠,柳枝低垂,槐树生长,一中年文士正在问路,牧童指向远方。还有一个更小的孩子,好像还少不更事,手拿柳枝,只管自顾自玩耍;牧童座下的老牛,它不管人世间的事情,抬蹄只管走着。

清明印象民俗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宋朝的繁华从中可窥一斑。当然,宋朝的民俗风还要看北宋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4是一只清代乾隆年间的珐琅彩盘,直径35.1厘米,图案便是“清明上河”之再现。只见红绿鲜明,房屋错落有致,人物并行不悖,清晰可见,真是美轮美奂。左上角有“清明上河图,大宋宫廷画家、翰林大学士张择端”,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的字样。

无论瓷上清明是怎样的风景秀美,或者千姿百态、各具形态,文化都要传承下去,美好的记忆也要传承。而这些藏品,早已成为文化的载体,永恒的记忆。(吕冠兰)

图2

图3

图4


相关内容

  • 清明节主题班队会
  • 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背景: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远足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进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固然热切盼看清明小长假,但据我的初步调查不少青 ...

  • 说说清明节的变与不变
  • 思念与感恩 每年清明节,已故台湾艺人柯受良的胞弟柯受雄总会雇一条小渔船,漂漂荡荡一个半小时来到浙江渔山列岛,祭奠他的先祖:意大利华侨姜文耀也会拖家带口从米兰飞回浙江青田,来这里寻找他的根--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时节,万物复苏,空气清朗,草木滋长,但更重要的是 ...

  • 清明节教案
  • <清明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及发展 2.通过活动认知清明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结合现实分析祭扫的弊端,形成"文明祭扫"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对现代清明祭扫的正确认识 教学准备:PPT.视频.鸡蛋.水彩笔.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导入 ...

  • 清明节图片
  •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 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 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 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 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 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 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阳历 4 月 4-6 日. 清明 ...

  • 学雷锋主题队会方案
  • 雷锋精神永存 活动目标 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真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 2.利用各种表现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通过活动,希望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活动过程 ...

  • 清明作文900字:清明节的主要习俗
  • 第一范文网为大家提供的<清明作文900字: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 罗山教育办:各学校加强"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活动
  • 罗山教育办:各学校加强"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活动 清明小假期即将来临,上坟祭祀."春游"踏青等活动频繁,野外用火剧增.为有效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确保学校平安.师生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罗山各学校加强清明节前的安全教育活动: 军民小学:利用校会.广播站播音等 ...

  • 清明节祝福短信
  • 清明节临近,春色入画来;桃红梨花白,千树万树开;燕子啄春泥,剪影长空裁;雨近云脚低,红湿左右摆;快乐随身带,踏青走起来;烦恼已无影,阳光心间晒;呼朋又引伴,谈笑尽释怀;春光无限美,俗事已无猜;短信先相告,愿你好心态! 又是人间四月天,春和景明放纸鸢.婀娜柳树吐新枝,鲜嫩群花争芳艳.祭祖踏青两相便,清 ...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