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建筑设计论文

可持续建筑设计论文

摘要:可持续建筑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也使建筑行业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未来建筑行业应该将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建设出更加舒适的建筑,并全面落实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设计方法

前言

随着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开始遇到越来多的瓶颈限制和制约,人类发展需求与自然环境承受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冲突,如何正确处理和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各国学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建筑设计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本文将对其设计方法和内洒进行深入分析。

1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研究的重要性

在对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研究工作上,可以从学术意义、实践意义以及社会意义三个角度去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来讲:(1)从理论角度来讲,我国对于可持续建筑领域的研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仅仅将其局限于独立范围之内,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研究体系;(2)从实践角度来讲,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给予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基础,有效的处理了其信息内容,应用和特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建筑设计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3)从社会角度来讲,关于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

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建筑资源的充分使用,同时也最大程度上的规避其对于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

目前,关于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的相关研究,国内外相关企业的关注度都比较少,而本文就根据相关文献提供的内容,将其归纳为3个方向:

2.1性能评价工具

自英国发表BREEAM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探索环境评价工具,并相继开发了很多种评价体系。环境评价工具可以定量描述建筑过程中的节能、节水、材料生态环境性能、建筑的经济性能等指标,从而为可持续建筑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指导设计者及决策者完成绿色建筑设计工作。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评估体系主要有:美国的LEED评估体系、英国的BREEAM及挪威的Eco-Profile等。

2.2信息处理工具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建筑设计方式有了质的飞跃,开启了建筑工程领域的数字化时代。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设计者开始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工作的探索,这一方式发展至今已经在建筑设计中广泛推广开来。现代建筑设计中,信息的载体已经有纸媒变为了信息化载体,同样也用数字化的方式来处理信息。设计工作中已经实现了设计信息的纸媒与虚拟数据间的不断转换。信息化的设计模式使得信息传递、复制、计算都以高效的形式进行,同时也降低了设

计工作的成本。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设计可以依托信息处理工具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及生态建筑。信息技术将带领可持续建筑向着更复杂、更高要求的方向发展。信息辅助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辅助设计者完成分析、处理数据信息等各项设计工作,可持续建筑设计高效率的快速完成。

2.3信息资源工具

世界各国的建筑学专家在建筑策划工具评价基础上,探寻未来可持续建筑设计应该如何发展,并开始寻找综合使用各类工具的方

式。目前,国内外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都有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支持,可持续设计方法的各分支也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经验,但是综合分析各类设计工具的研究还少。如何实现各类设计工具共同辅助可持续建筑设计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迫切的需要加强各种设计工具协调与配合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使设计工具的研究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3可持续建筑的设计方法

3.1设计重点

通过总结和分析当前可持续建筑设计经验我们发现,设计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1重点部位

在可持续建筑设计中,如何合理分制建筑内部结构功能区间十分关键。在许多成功案例中,建筑外围护结构都是重点设计和改造部

分。

3.1.2重点目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主要矛盾在于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可持续设计要充分利用洁净能源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

3.1.3重点方式

以设计(被动)方式为主,机械(主动)方式为辅,这是目前可持续建筑设计节约自然资源最常见的方法。

3.1.4重点内容

充分利用各种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不断减少建筑物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污染。

3.2常用设计方法

对建筑外墙、外窗和遮阳系统等重要施工部位,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设计方法:

3.2.1外墙设计

选择多种外墙开口设计,利用悬空地板,隔音材料、自然通风、过滤材料等优化建筑内部环境,打造具有良好环保功能的“可呼吸外墙”,通过墙上开口来促进室内外空气和水分交流,实现室内外温度、湿度平衡,有效提高建筑物空气清洁度和降低噪音污染。此外,还可以在外墙上设计加热或制冷管道来加速室内外空气流动,利用空气传热特点促进室温平衡,并将室内有害物质、灰尘清除。这些原本是由空调系统来完成的工作,但是采用上述设计可以在不适用能源的前提下实现上述建筑功能,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绿色环保

性,如图1。

3.2.2外窗设计

可持续建筑外窗多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窗,其主要特点是节约能耗。通常来说,这种外窗设计隔热性是普通窗户设计的2~3倍,但是建筑成本只是多出了15~50%。此外,多层玻璃窗还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同时具有采光好、视线开阔的优点。如果建筑周边环境优美,可以采用全开放性设计,否则需要采用封闭性设计,最大程度降低周边环境污染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3.2.3遮阳系统设计

它主要工作原理是,在房屋东西南几个方面安装可自动转向的遮阳板,遮阳板可以根据太阳光线射角变化人工调整光线接收角度,以最大程度阻止阳光直射到室内。

房屋建筑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隔热、降温功能,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设计方法来实现:(1)利用高性能物体吸热和制冷,这种材料主要分两大类:a.固体施工材料,例如高能混凝土、石青、生土等;b.液体—水,这类施工材料能够在白天吸热,晚间散热,而且可以在白天单向吸收室内热量。地下、半地下建筑以及地下通风通道通常会大量使用生土材料,以利用其良好的储热性能得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2)利用水体降温。水具有良好的储热性能,通过在墙体、地板内部安装水循环管道,可以将室内多余热气排出去,但是要做好防渗漏、防污染措施。另一类是利用水蒸发带走室内多余热量,例如在室内设计小型水池、观赏喷泉等,采用这种设计要注意控制

室内湿度,消除其对室内摆放物件的负面影响。(3)在室内种植和摆放绿色植物。室内植物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房间内部环境特点,利用植物来降低空气灰尘、温度和湿度,并提供丰富的氧气供给,在许多现代建筑内部,大多采用了这种设计。(4)通过设计和采用多层建筑“外壳”或“皮肤”来实现防晒降温。例如在建筑窗户上安装多层玻璃或者多功能遮阳帘,设置遮阳系统时,主要要考虑当地日照市场、建筑朝向、室内光线强弱需求等方面因素,选择具有人工可调整的遮阳百叶、多层遮阳板等材料施工;多层窗系统由两层以上透明玻璃组成,具有隔热、减弱直射光线强度、避免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交换等功能,其玻璃表面上有一层可以抵档阳光的涂层。通过使用上述两套系统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室内环境遮阳、反光、采光、通风和景观功能,如图2。遮阳系统还可以安装在房屋顶部、天窗上,复杂多层的自然遮阳、采光和通风系统,几乎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物外立面的标准设计。

对于建筑物的冬季供热、保温,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法来实现:

(1)它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吸收太阳光线。扩大开窗面积来直接吸收太阳热能,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现代建筑物内部结构日益复杂,功能分区日益多样化,例如中庭、阳光房、客厅、走廓和内天井等功能区间,这些空间都有一定的吸收大阳能功能,具有不错的效采。(2)建立封闭良好的外围护系统。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冬季保温建筑设计方法,在设计时,要注意控制风动和冷桥现象出现。

对于建筑内部自然通风,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法:(1)引入直接

对流通风,这在低纬度地区比较适用;(2)它可以有效调整通风强弱,这种设计可以适应不同气候环境。例如:在高温、无风的天气环境里,可以利用“烟囱效应”,通过中庭、内廓、通风塔等实现室内与室外空气交流,也可以使用机械排风系统通风;在高温有风的天气环境下,则可以利用“风塔”引风入内。此外,要对引入空气进行加湿、除湿以及降尘、减弱噪音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建筑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也使建筑行业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未来建筑行业应该将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建设出更加舒适的建筑,并全面落实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各项措施。

参考文献:

[1]叶耀先.科学理念与建筑可持续设计[J].住宅产业,2011(03)

可持续建筑设计论文

摘要:可持续建筑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也使建筑行业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未来建筑行业应该将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建设出更加舒适的建筑,并全面落实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设计方法

前言

随着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开始遇到越来多的瓶颈限制和制约,人类发展需求与自然环境承受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冲突,如何正确处理和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各国学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建筑设计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本文将对其设计方法和内洒进行深入分析。

1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研究的重要性

在对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研究工作上,可以从学术意义、实践意义以及社会意义三个角度去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来讲:(1)从理论角度来讲,我国对于可持续建筑领域的研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仅仅将其局限于独立范围之内,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研究体系;(2)从实践角度来讲,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给予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基础,有效的处理了其信息内容,应用和特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建筑设计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3)从社会角度来讲,关于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

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建筑资源的充分使用,同时也最大程度上的规避其对于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

目前,关于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的相关研究,国内外相关企业的关注度都比较少,而本文就根据相关文献提供的内容,将其归纳为3个方向:

2.1性能评价工具

自英国发表BREEAM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探索环境评价工具,并相继开发了很多种评价体系。环境评价工具可以定量描述建筑过程中的节能、节水、材料生态环境性能、建筑的经济性能等指标,从而为可持续建筑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指导设计者及决策者完成绿色建筑设计工作。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评估体系主要有:美国的LEED评估体系、英国的BREEAM及挪威的Eco-Profile等。

2.2信息处理工具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建筑设计方式有了质的飞跃,开启了建筑工程领域的数字化时代。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设计者开始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工作的探索,这一方式发展至今已经在建筑设计中广泛推广开来。现代建筑设计中,信息的载体已经有纸媒变为了信息化载体,同样也用数字化的方式来处理信息。设计工作中已经实现了设计信息的纸媒与虚拟数据间的不断转换。信息化的设计模式使得信息传递、复制、计算都以高效的形式进行,同时也降低了设

计工作的成本。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设计可以依托信息处理工具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及生态建筑。信息技术将带领可持续建筑向着更复杂、更高要求的方向发展。信息辅助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辅助设计者完成分析、处理数据信息等各项设计工作,可持续建筑设计高效率的快速完成。

2.3信息资源工具

世界各国的建筑学专家在建筑策划工具评价基础上,探寻未来可持续建筑设计应该如何发展,并开始寻找综合使用各类工具的方

式。目前,国内外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都有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支持,可持续设计方法的各分支也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经验,但是综合分析各类设计工具的研究还少。如何实现各类设计工具共同辅助可持续建筑设计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迫切的需要加强各种设计工具协调与配合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使设计工具的研究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3可持续建筑的设计方法

3.1设计重点

通过总结和分析当前可持续建筑设计经验我们发现,设计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1重点部位

在可持续建筑设计中,如何合理分制建筑内部结构功能区间十分关键。在许多成功案例中,建筑外围护结构都是重点设计和改造部

分。

3.1.2重点目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主要矛盾在于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可持续设计要充分利用洁净能源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

3.1.3重点方式

以设计(被动)方式为主,机械(主动)方式为辅,这是目前可持续建筑设计节约自然资源最常见的方法。

3.1.4重点内容

充分利用各种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不断减少建筑物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污染。

3.2常用设计方法

对建筑外墙、外窗和遮阳系统等重要施工部位,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设计方法:

3.2.1外墙设计

选择多种外墙开口设计,利用悬空地板,隔音材料、自然通风、过滤材料等优化建筑内部环境,打造具有良好环保功能的“可呼吸外墙”,通过墙上开口来促进室内外空气和水分交流,实现室内外温度、湿度平衡,有效提高建筑物空气清洁度和降低噪音污染。此外,还可以在外墙上设计加热或制冷管道来加速室内外空气流动,利用空气传热特点促进室温平衡,并将室内有害物质、灰尘清除。这些原本是由空调系统来完成的工作,但是采用上述设计可以在不适用能源的前提下实现上述建筑功能,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绿色环保

性,如图1。

3.2.2外窗设计

可持续建筑外窗多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窗,其主要特点是节约能耗。通常来说,这种外窗设计隔热性是普通窗户设计的2~3倍,但是建筑成本只是多出了15~50%。此外,多层玻璃窗还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同时具有采光好、视线开阔的优点。如果建筑周边环境优美,可以采用全开放性设计,否则需要采用封闭性设计,最大程度降低周边环境污染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3.2.3遮阳系统设计

它主要工作原理是,在房屋东西南几个方面安装可自动转向的遮阳板,遮阳板可以根据太阳光线射角变化人工调整光线接收角度,以最大程度阻止阳光直射到室内。

房屋建筑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隔热、降温功能,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设计方法来实现:(1)利用高性能物体吸热和制冷,这种材料主要分两大类:a.固体施工材料,例如高能混凝土、石青、生土等;b.液体—水,这类施工材料能够在白天吸热,晚间散热,而且可以在白天单向吸收室内热量。地下、半地下建筑以及地下通风通道通常会大量使用生土材料,以利用其良好的储热性能得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2)利用水体降温。水具有良好的储热性能,通过在墙体、地板内部安装水循环管道,可以将室内多余热气排出去,但是要做好防渗漏、防污染措施。另一类是利用水蒸发带走室内多余热量,例如在室内设计小型水池、观赏喷泉等,采用这种设计要注意控制

室内湿度,消除其对室内摆放物件的负面影响。(3)在室内种植和摆放绿色植物。室内植物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房间内部环境特点,利用植物来降低空气灰尘、温度和湿度,并提供丰富的氧气供给,在许多现代建筑内部,大多采用了这种设计。(4)通过设计和采用多层建筑“外壳”或“皮肤”来实现防晒降温。例如在建筑窗户上安装多层玻璃或者多功能遮阳帘,设置遮阳系统时,主要要考虑当地日照市场、建筑朝向、室内光线强弱需求等方面因素,选择具有人工可调整的遮阳百叶、多层遮阳板等材料施工;多层窗系统由两层以上透明玻璃组成,具有隔热、减弱直射光线强度、避免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交换等功能,其玻璃表面上有一层可以抵档阳光的涂层。通过使用上述两套系统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室内环境遮阳、反光、采光、通风和景观功能,如图2。遮阳系统还可以安装在房屋顶部、天窗上,复杂多层的自然遮阳、采光和通风系统,几乎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物外立面的标准设计。

对于建筑物的冬季供热、保温,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法来实现:

(1)它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吸收太阳光线。扩大开窗面积来直接吸收太阳热能,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现代建筑物内部结构日益复杂,功能分区日益多样化,例如中庭、阳光房、客厅、走廓和内天井等功能区间,这些空间都有一定的吸收大阳能功能,具有不错的效采。(2)建立封闭良好的外围护系统。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冬季保温建筑设计方法,在设计时,要注意控制风动和冷桥现象出现。

对于建筑内部自然通风,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法:(1)引入直接

对流通风,这在低纬度地区比较适用;(2)它可以有效调整通风强弱,这种设计可以适应不同气候环境。例如:在高温、无风的天气环境里,可以利用“烟囱效应”,通过中庭、内廓、通风塔等实现室内与室外空气交流,也可以使用机械排风系统通风;在高温有风的天气环境下,则可以利用“风塔”引风入内。此外,要对引入空气进行加湿、除湿以及降尘、减弱噪音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建筑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也使建筑行业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未来建筑行业应该将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建设出更加舒适的建筑,并全面落实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各项措施。

参考文献:

[1]叶耀先.科学理念与建筑可持续设计[J].住宅产业,2011(03)


相关内容

  • 关于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绿色建筑论文:浅议绿色建筑
  • 关于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绿色建筑论文: 浅议绿色建筑 摘 要:以绿色建筑为主题,对绿色建筑的产生及涵义进行了简单阐述,就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概况作了总结,最后综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 ...

  • A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
  • 城市生态 [文章编号]1006-3862(2001)06-0054-05 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 Eco-citybuildingandindicatorsystem 郭秀锐 杨居荣 毛显强 李向前 GUOXiu-ruiYANGJu-rongMAOXian-giangLIXiang-gian (北 ...

  • 产品的绿色设计概念及其发展
  • + !!!!!!!!!!!!!!!!!!!!!!!!!!!!!!!!!!!!!!!!!!!!!!!!!!!!!!!!!!!!! ・综述・ 胡爱武 傅志红 产品的绿色设计概念及其发展 产品的绿色设计概念及其发展 胡爱武!,傅志红 (!#株洲工学院机械学院,湖南株州( $! 西方发达国家的"绿 ...

  • 经济学论文开题报告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专 业: 经济学0401 学生姓名: 一 学 号: 04100 指导教师: 冬冬 开题时间: 2008年4 月11日 说 明 一.开题报告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课题主要工作(设计思想.拟采用的 ...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毕业论文
  • 城市规划毕业论文题目 城市边缘区规划失效的根源解析及政策改进研究 我国城市绿道的规划途径初探 三维模拟在林场景观设计及数字动态校园研究中的应用 西安园林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中城市土地多目标空间优化配置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研究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科技需求及对策研究 面向灾害防御的城乡重建规 ...

  • 城镇规划论文城乡规划论文
  • 简论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方法 摘 要:在环境问题成为人简论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方法类关注焦点的今天,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也提到日程上来.本文针对城市住区论文范文环境的主要特点,提出其生态规划原则,并对其物质规划层面和精神规划层面作简单阐述,旨在对城市住区环境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市住区环境 ...

  • 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Anhui A鲥.Sci.2010,38(27):15394-15395责任编辑陈红红责任校对汪晶晶 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朱佳敏 (浙江省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从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土地权属的调整.农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化进程的 ...

  • 西南交通大学毕业设计格式要求
  •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变轨距货车转向架设计 THE DESIGN OF THE GAUGE-CHANGLEABLE BOGIE (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并不设副标题 ,一行写不下时可分两行写, 并采用1.25倍行距.)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指导老师: 2 ...

  • 建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人居环境设计学)
  • 人居环境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72J1 学科级别:自主设置交叉学科 一.学科简介 人居环境是指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各类空间场所的总称,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人居环境设计学是在传统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