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现代城市物资生活越来越丰富,可是幼儿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幼儿的身心素质都会下降。本文以大班“中国娃”主题为例,介绍我园开展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一、根据主题开展进程,创设有情境的运动环境;二、依据幼儿的运动兴趣与经验,提供不同层次的运动器械:三、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给予适宜的引导帮助。   关键词:主题背景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 幼儿园   早在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提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这些教育建议均体现出应开展丰富多�印⑹屎嫌谟锥�的体育活动的思想。近年来,我园在对幼儿体育活动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现以大班“中国娃”主题为例,介绍我园开展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一、根据主题开展进程,创设有情境的运动环境   一个有运动情境的区域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锻炼幼儿的身体机能,而且还能积累相关经验,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开展主题背景下的体育区域活动时,非常注重创设有情境的运动环境。   如根据大班“中国娃”主题活动开展的进程,我们将户外活动分成“登长城”、“小小邮递员”、“小球冲向大世界”三个区域,幼儿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主题区域内容与器械材料进行互动、学习、挑战和锻炼。   幼儿园的“象鼻”楼梯是孩子心目中的“长城”,我们利用这一区域设立了“登长城”的运动。情境,长城底端则用轮胎拼接成一段相连的“陡坡”。幼儿背着旅行包,尝试用走、双脚跳、单脚跳、爬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登高。这一活动充分锻炼了幼儿的腿部力量。   二、依据幼儿的运动兴趣与经验,提供不同层次的运动器械   幼儿参加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主要动力来自他们的兴趣。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器械材料能直接引发幼儿的兴趣。因此,在组织幼儿主题体育区域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大量的低结构的材料。如:“小小邮递员”区,教师提供低结构的材料(纸箱、彩棒、奶粉罐),幼儿则以多种组合的方式运用材料,摆放出通往“小区”的各种小路有两排奶粉罐并在一起的小路,有用开了“窗户”的纸箱拼成的地下通道,还有彩棒拼成的斑马线,幼儿以走、跨跳等不同的方式通过这些道路到达自己所要送信的“小区”,并将信放入“信箱”。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非常投入。“小小邮递员”的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在幼儿的自我挑战中,完成走、跨跳、平衡、钻爬等动作的锻炼。   幼儿年龄特点不同,运动经验与能力也不同。我们提供不同层次的运动器械,形成不同层次的游戏情境,让不同幼儿能力得到发展。如:“登长城”区,我们把幼儿负重的小旅行包分成轻(1千克)、较重(1.25千克)、重(1.5千克)三种不同重量,幼儿背着旅行包在负重登高运动中,不仅锻炼了腿部力量,还感知旅行包的轻重与运动的关系,不断地在玩中学、在玩中增长知识。   三、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给予适宜的引导帮助   在户外主题区域活动开始中,有的幼儿能很快找到自己想玩的区域进行运动,有的幼儿却没有去向到处转,还有的幼儿会为了争抢运动器械发生争执。因此,在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尤为重要。教师应注重幼儿运动过程的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需要,发现问题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地给予幼儿以引导和帮助。   如我市有国家女子少年曲棍球培养基地,“小球冲向大世界”则是我园在“中国娃”主题背景下,利用本土资源投放设计的曲棍球类游戏。幼儿刚开始接触这个游戏时,尽管老师讲解了游戏规则和玩法,但实际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还是会对谁先开球、每对的人数等游戏规则争执不休,教师这时要适时介入,带幼儿观看曲棍球比赛录像,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自由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再如在“小小邮递员”区中,幼儿用奶粉罐紧挨在一起搭成小路,当时,我意识到奶粉罐间的距离太近,大班幼儿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通过,毫无挑战性。于是,我适时地用启发・性的语言介入:“文化新村离我们很远,这条路应该搭得更长,你们能不能用这些奶粉罐搭更长的路呢?”说完,孩子们马上开始重新搭建,拉大了奶粉罐间的距离。这样做的效果相当好,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自我挑战的需要,也完成了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促进了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总之,主题背景下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运动环境,不仅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而且还帮助幼儿积累了相关经验,在认知、情感、社会化等方面主动积极地发展。

  摘要:现代城市物资生活越来越丰富,可是幼儿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幼儿的身心素质都会下降。本文以大班“中国娃”主题为例,介绍我园开展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一、根据主题开展进程,创设有情境的运动环境;二、依据幼儿的运动兴趣与经验,提供不同层次的运动器械:三、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给予适宜的引导帮助。   关键词:主题背景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 幼儿园   早在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提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这些教育建议均体现出应开展丰富多�印⑹屎嫌谟锥�的体育活动的思想。近年来,我园在对幼儿体育活动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现以大班“中国娃”主题为例,介绍我园开展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一、根据主题开展进程,创设有情境的运动环境   一个有运动情境的区域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锻炼幼儿的身体机能,而且还能积累相关经验,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开展主题背景下的体育区域活动时,非常注重创设有情境的运动环境。   如根据大班“中国娃”主题活动开展的进程,我们将户外活动分成“登长城”、“小小邮递员”、“小球冲向大世界”三个区域,幼儿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主题区域内容与器械材料进行互动、学习、挑战和锻炼。   幼儿园的“象鼻”楼梯是孩子心目中的“长城”,我们利用这一区域设立了“登长城”的运动。情境,长城底端则用轮胎拼接成一段相连的“陡坡”。幼儿背着旅行包,尝试用走、双脚跳、单脚跳、爬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登高。这一活动充分锻炼了幼儿的腿部力量。   二、依据幼儿的运动兴趣与经验,提供不同层次的运动器械   幼儿参加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主要动力来自他们的兴趣。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器械材料能直接引发幼儿的兴趣。因此,在组织幼儿主题体育区域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大量的低结构的材料。如:“小小邮递员”区,教师提供低结构的材料(纸箱、彩棒、奶粉罐),幼儿则以多种组合的方式运用材料,摆放出通往“小区”的各种小路有两排奶粉罐并在一起的小路,有用开了“窗户”的纸箱拼成的地下通道,还有彩棒拼成的斑马线,幼儿以走、跨跳等不同的方式通过这些道路到达自己所要送信的“小区”,并将信放入“信箱”。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非常投入。“小小邮递员”的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在幼儿的自我挑战中,完成走、跨跳、平衡、钻爬等动作的锻炼。   幼儿年龄特点不同,运动经验与能力也不同。我们提供不同层次的运动器械,形成不同层次的游戏情境,让不同幼儿能力得到发展。如:“登长城”区,我们把幼儿负重的小旅行包分成轻(1千克)、较重(1.25千克)、重(1.5千克)三种不同重量,幼儿背着旅行包在负重登高运动中,不仅锻炼了腿部力量,还感知旅行包的轻重与运动的关系,不断地在玩中学、在玩中增长知识。   三、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给予适宜的引导帮助   在户外主题区域活动开始中,有的幼儿能很快找到自己想玩的区域进行运动,有的幼儿却没有去向到处转,还有的幼儿会为了争抢运动器械发生争执。因此,在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尤为重要。教师应注重幼儿运动过程的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需要,发现问题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地给予幼儿以引导和帮助。   如我市有国家女子少年曲棍球培养基地,“小球冲向大世界”则是我园在“中国娃”主题背景下,利用本土资源投放设计的曲棍球类游戏。幼儿刚开始接触这个游戏时,尽管老师讲解了游戏规则和玩法,但实际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还是会对谁先开球、每对的人数等游戏规则争执不休,教师这时要适时介入,带幼儿观看曲棍球比赛录像,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自由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再如在“小小邮递员”区中,幼儿用奶粉罐紧挨在一起搭成小路,当时,我意识到奶粉罐间的距离太近,大班幼儿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通过,毫无挑战性。于是,我适时地用启发・性的语言介入:“文化新村离我们很远,这条路应该搭得更长,你们能不能用这些奶粉罐搭更长的路呢?”说完,孩子们马上开始重新搭建,拉大了奶粉罐间的距离。这样做的效果相当好,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自我挑战的需要,也完成了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促进了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总之,主题背景下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运动环境,不仅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而且还帮助幼儿积累了相关经验,在认知、情感、社会化等方面主动积极地发展。


相关内容

  • 瑞金一路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
  • 瑞金一路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 一.课程背景 1.园所现状 我园现有12个班级:2个托班,3个小班,4个中班,3个大班.现有教师27名,其中中高级教师2名.幼高级教师11名.市名师后备人选1名,区骨干校长实验室1名.区骨干教师实验室1名.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骨干3名.学历达标,现有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毕 ...

  • 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 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瓯海区白象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本园实际,研究和探索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途径.方式及其注意事项.选做此项研究,基于以下背景: 1. 本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和问题 ...

  • 浅议幼儿园主题活动与户外体育游戏的融合
  • 浅议幼儿园主题活动与户外体育游戏的融合 作者:郭华 来源:<甘肃教育督导>2014年第01期 <纲要>指出"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的精神.我园采用主题教学活动,使各领域教育内容相互渗透, ...

  • 体育锻炼对幼儿个性发展案例分析
  • 体育锻炼对幼儿个性发展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写道:"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关于健康领域中的学习与发展其中一方面内容&qu ...

  •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淮安市张码小学附属幼儿园郝凤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确保幼儿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和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然而在目 ...

  • 幼儿园晨间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的实践与探索
  • [摘要]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户外混龄体育游戏通过创设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器械.打破年段和班级界限,发挥幼儿天性,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和精彩:同时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坚强勇敢,学会交往与合作,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户外 探索 幼儿 混龄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

  • 大班半日活动计划
  • 大班半日活动计划<纸的故事> 一.晨间接待7:15-8:10 活动内容: 1.观察自然角 2.室内区域活动 指导策略: 1.引导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指导先来园的幼儿观察自然角,并进行相关记录. 2.引导.帮助幼儿自主选择区角活动,并进行个别指导,适时提供材料.调控活动环境. 3.整理玩具 ...

  • 2014下学期幼儿园小班保教工作计划
  • 本学年小班段有3个班,共99名幼儿,其中男生45名,女生54名。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来到陌生的幼儿园,见到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在他们的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不安全感,这就要求小班老师不仅要做好幼儿的环境适应工作,还必须要做好幼儿的生活适应工作。因此,我们通过开学初的新生家访以及幼儿入园一周的观察、熟悉, ...

  • 幼儿园秋季园务计划
  • 幼儿园秋季园务计划 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为依据,认真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按照晋江市教育局的工作精神,团结与带领全园教职员工,立足本园实际和特点,围绕镇教委办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安全为先.狠抓规范.保教合一.内涵发展.以"幼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