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游吴翻译赏析_作者杜荀鹤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送人游吴翻译赏析_作者杜荀鹤。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译文]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送别诗通过想象描绘了吴地秀美的风光,毫无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笔致新颖可喜,仅在结尾处轻轻点出送别之意。唐代的苏州又称吴郡。送人游吴翻译赏析_作者杜荀鹤。作者送人前往漫游的吴县,又叫姑苏,是当时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儿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丝织品闻名全国,还有不少古迹,作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描绘,便把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活托出来了。作者对它熟悉而又有感情,所以人们读来亲切有味。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的最大特色是水。自从伍子胥在苏州建城以来,城里水道纵横,渔船星数,水上的生活便一直是当地人们最主要的生活。诗歌的颔联承接“人家尽枕河”而来,点明的就是这样的当地特色。“古宫闲地少”这五个字是杜荀鹤用漫笔写出的苏州历史。春秋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首都,在漫长的时光变迁里,苏州已经由一个政治要地转变为经济重地了。在唐朝,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虽然没有宋朝那么明显,但带来的直接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才会有“古宫闲地少”的情况出现。

“水港小桥多”则是诗人用写实般的白描手法营造出来的水乡美景。对于国家政治文化重心所在的北方来说,一座水城如若不是亲眼所见,总是会觉得不可思议的,所以简单的意象组合就能为没来过水乡的人们营造出一个梦般的图画:弯弯的河道,较之于整齐宽敞的官路,多的是潺潺流动的灵性。遍布的小桥,连接着生活的此岸和彼岸,蹲在桥上的时光以及人们伫立桥头眺望远方的守候,也不是北方那挣扎在朔风之下坚韧得近乎麻木的汉子们所能轻易理解的。小桥、流水构建的生活,有着令人心折的精致和让人轻易陷入的漫不经心。这样的美,别处寻无可寻。

生活是流动的。生活中所有的美丽都是从流动中彰显出来。“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荀鹤很喜欢“夜市”和“春船”的组合,在另一首里,“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便和这句异曲同工。像这样繁荣、热闹的诗句,读来是非常喜人的。在中国古代,只有经济发达的城市才会有夜市,莲藕则更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水产。绫罗绸缎又是生活富足的象征。仔细吟诵诗句,仿佛真的可以看见操着苏州话的人们正趁着夜市的灯火谈论生计。那些远方微明的灯火,一晃一晃,仿佛黑夜中闪烁温暖的星星。水乡所有的生活,就像没有受到任何打搅的世外桃源,在微醺的醉意里,融化了。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此联是诗人所设想的别全诗于后情景。此处才道出了送别之意,足见诗人谋篇布局之匠心独具,显得余味悠长,耐人寻味。此诗以想象出之,格调清新活泼,篇末喟然一叹,可谓动人情思,引人遐想。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在其精心描绘下更是活脱而出,令人读来如临其境,恍如人在画中游。

分页: 1 2 3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送人游吴翻译赏析_作者杜荀鹤。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译文]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送别诗通过想象描绘了吴地秀美的风光,毫无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笔致新颖可喜,仅在结尾处轻轻点出送别之意。唐代的苏州又称吴郡。送人游吴翻译赏析_作者杜荀鹤。作者送人前往漫游的吴县,又叫姑苏,是当时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儿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丝织品闻名全国,还有不少古迹,作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描绘,便把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活托出来了。作者对它熟悉而又有感情,所以人们读来亲切有味。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的最大特色是水。自从伍子胥在苏州建城以来,城里水道纵横,渔船星数,水上的生活便一直是当地人们最主要的生活。诗歌的颔联承接“人家尽枕河”而来,点明的就是这样的当地特色。“古宫闲地少”这五个字是杜荀鹤用漫笔写出的苏州历史。春秋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首都,在漫长的时光变迁里,苏州已经由一个政治要地转变为经济重地了。在唐朝,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虽然没有宋朝那么明显,但带来的直接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才会有“古宫闲地少”的情况出现。

“水港小桥多”则是诗人用写实般的白描手法营造出来的水乡美景。对于国家政治文化重心所在的北方来说,一座水城如若不是亲眼所见,总是会觉得不可思议的,所以简单的意象组合就能为没来过水乡的人们营造出一个梦般的图画:弯弯的河道,较之于整齐宽敞的官路,多的是潺潺流动的灵性。遍布的小桥,连接着生活的此岸和彼岸,蹲在桥上的时光以及人们伫立桥头眺望远方的守候,也不是北方那挣扎在朔风之下坚韧得近乎麻木的汉子们所能轻易理解的。小桥、流水构建的生活,有着令人心折的精致和让人轻易陷入的漫不经心。这样的美,别处寻无可寻。

生活是流动的。生活中所有的美丽都是从流动中彰显出来。“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荀鹤很喜欢“夜市”和“春船”的组合,在另一首里,“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便和这句异曲同工。像这样繁荣、热闹的诗句,读来是非常喜人的。在中国古代,只有经济发达的城市才会有夜市,莲藕则更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水产。绫罗绸缎又是生活富足的象征。仔细吟诵诗句,仿佛真的可以看见操着苏州话的人们正趁着夜市的灯火谈论生计。那些远方微明的灯火,一晃一晃,仿佛黑夜中闪烁温暖的星星。水乡所有的生活,就像没有受到任何打搅的世外桃源,在微醺的醉意里,融化了。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此联是诗人所设想的别全诗于后情景。此处才道出了送别之意,足见诗人谋篇布局之匠心独具,显得余味悠长,耐人寻味。此诗以想象出之,格调清新活泼,篇末喟然一叹,可谓动人情思,引人遐想。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在其精心描绘下更是活脱而出,令人读来如临其境,恍如人在画中游。

分页: 1 2 3


相关内容

  • 唐诗宋词精选_唐诗三百首_唐诗宋词名句_古诗配画赏析_古诗学习网
  • - 中国古诗词 首页 唐诗 宋词 古诗考题 诗词名句 古诗名文 古诗鉴赏 元曲鉴赏 文章阅读 ┃ 唐诗栏目 李白的诗 白居易的诗 孟浩然的诗 杜甫的诗 王维的诗集 李商隐的诗 杜牧的诗 柳宗元的诗 王昌龄的诗 韩愈的诗 刘禹锡的诗 韦应物的诗 崔颢的诗 岑参的诗集 刘长卿的诗 王勃的诗 李颀的诗集 ...

  • 张培基译文[匆匆]赏析
  • 摘 要:翻译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才会对翻译起指导作用.翻译并非生搬硬套,字与字.词对词的一一对应,而是在忠于原文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要义,再用本国语言予以描述.化境是翻译的最高标准的理想境界,要求译文在保存原文风味的基础上,语言上无生硬之感自然生动.本文通过赏析张培基的译文<匆匆> ...

  •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原文.翻译及赏析
  •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224人评分) 8.0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写翻译 写赏析 纠错 收藏 评分: 参考翻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伊 ...

  • 塞下曲翻译赏析_作者许浑
  •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前言] 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塞下曲翻译赏析_作者许浑.这首诗以极其精练的手法,高度浓缩了战争的悲剧性.诗的前两句叙述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情况,后两句叙述远在家乡的亲人,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已死于 ...

  • 新年作翻译赏析_作者刘长卿
  •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刘长卿.其全文诗词如下: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新年作翻译赏析_作者刘长卿.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前言] 是唐代诗人刘长卿(一说宋之问)被贬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写作者的无限离愁及失意悲愤之情.首联写情,新岁怀乡:颔联写景 ...

  • 望月怀远阅读答案_望月怀远翻译赏析_作者张九龄
  •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望月怀远阅读答案_望月怀远翻译赏析_作者张九龄.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前言] 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开头紧扣题目,首句写"望月", ...

  • 剑客翻译赏析_作者贾岛
  • 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贾岛.其全文诗词如下: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 [前言] 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全诗率意造语,直吐胸臆,语句简捷,感情强烈.剑客翻译赏析_作者贾岛."十年磨一剑"之"磨",含有打造.磨制之意.花了十 ...

  • 从翻译美学角度赏析[匆匆]的两个译本
  • [摘 要]本文借助翻译美学理论,对比<匆匆>张培基和朱纯深的两个译本,分析散文翻译中的美学特质,从翻译美学的翻译客体的两个方面,研究赏析翻译之美. [关键词]翻译美学:翻译客体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01-01 ...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翻译赏析_作者辛弃疾
  • 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其全诗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翻译赏析_作者辛弃疾.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前言] 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 ...

  • 杂诗三首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
  •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前言] 杂诗(君自故乡来)是盛唐时期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是组诗的第二首.杂诗三首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