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重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

2梳理情节发展的脉络,把握内容要点,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

3了解一些古代社会、文化常识。

[难点]

1理解并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语汇。

2理解课文的背景与人物关系,清楚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

3深入理解作品所揭示的主题。

白话小说

1发祥期:唐代

当时,市人小说、寺院俗讲成为白话小说的两个发展源头。

2黄金期:宋、元

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地瓦舍勾栏处,“说话”艺术盛行,由此产生“话本小说”。这也是最早的白话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短篇白话故事,篇幅较短,基本用口语叙述,有虚构性。

3全盛期:明、清

这一时期,在话本小说基础上出现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创作的拟话本小说,还产生了演义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等。如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清代“双峰”:《儒林外史》《红楼梦》。而《红楼梦》更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辉煌的顶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也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家喻户晓。

17智取生辰岗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趱行(zǎn) 虞候(yú) 嗔怪(chēn) 尴尬(gān gà) 厮(sī) 朴刀(pō) 恁地(nân) 怨怅(chàng) 兀的(wù) 怄死(îu ) 喏喏连声(nuî) 芥菜(jiâ) 剜口割舌(wān) 忒(tuī) 舀酒(yǎo) 罗唣(zào) 面面厮觑(qù) 聒噪(guō) 晁盖(cháo) 阮(ruǎn) 庵(ān)

二、 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

1 行 xíng 趱行 háng行货 hàng树行子 hãng道行

2 朴 pō朴刀 pî朴树 pǔ朴素 piáo姓朴

3 差 chāi差遣 chā 差别 chà 差劲cī参差不齐

三、 辨析下列形似字

1 纲 gāng提纲 钢gāng钢铁 刚gāng刚强 岗gǎng岗位 冈gāng山冈

2 怄 îu怄气 讴ōu讴歌 呕ǒu呕吐 沤îu沤肥 殴ōu殴打 鸥ōu海鸥 伛yǔ伛偻

3 挣 zhēng挣扎 睁zhēng眼睁睁 诤zhâng诤言 铮zhēng铮铮 峥zhēng峥嵘

四、 词语积累

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绝不改变。

五、 作者简介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六、 关于《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七、 关于古代的地支纪时法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十二地支来纪时。具体划分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 13~ 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八、《水浒》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九、 整体感知

1 文章主旨

课文通过对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尖锐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

2 结构分析

课文共12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 :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5~12段) :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

十、 重点探究

1 生辰纲最终被夺,杨志是个很愚蠢的人吗?从课文看,杨志到底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虽然生辰纲最终被晁盖等人夺去,但结合课文情节来看,杨志其实是个精明强干的人。可是,既然杨志如此小心,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一方面固然是要突出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杨志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粗暴蛮横。

2 作者为什么不把晁盖等人的计策明写出来?课文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妙处?

课文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准备,作者都没有点明,而是着力描写杨志与众军汉如何闹别扭、如何鞭打众军汉,老都管如何掣肘,虞候如何进谗言,以及军汉们如何埋怨,读者的目光完全被作者引向杨志一行的矛盾上。杨志千方百计提防别人暗算,虽然有内部不和,由于他的小心谨慎,似乎万无一失了,但吴用的妙计却一直在按计划

实施着;等杨志一行被蒙汗药麻翻在地,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推走。最后作者才补叙出其中的种种情状。这样一边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一边暗写吴用智取计划偷偷实施,最后全盘端出,造成一种意外的效果,使读者不得不佩服吴用“果然赛过诸葛亮”。

十一、 鉴赏领悟

1 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文无论是对杨志精明、谨慎、蛮横的性格特征的刻画,还是对晁盖等八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群体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故事情节中,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现的。

2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通过写“凉”来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这种对典型环境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十二、 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一) 提示:

《水浒》中比较集中写杨志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一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二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六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杨志的性格特性:精明能干、粗暴蛮横。有关语句如: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 这干系须是俺的! 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 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 ”拿了藤条要打。 „„

(二) 提示: 这样的词语很多,比如: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古:赶。今:动词,拿,拿走。 这厮不值得便骂人。古:有必要。今:做某事有意义。 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强人——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如女强人。

去处——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古:遮蔽,躲藏。今:影子,名词。 你理会得甚么! 古:懂,知道。今:理睬。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 古:付给。今:借了钱归还别人。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古:(买卖场合) 多给,让人占点便宜。今:宽恕,饶恕。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 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古:被。今:吃东西。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古:计策。今:计算比较;争论;算计、 筹划。

(三) 略。

检测练习

一、读拼音写汉字

嗔chēn 朴刀pō 趱zǎn 芥jìâ 菜

剜wān 庵ān 堂 怄îu 怨chàng怅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必须) 2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 !( 竟)

3 那里去! !( 且) 4!( 应该)

三、 辨析下列文字中揭示出的杨志的性格特征,将其写在括号内

1 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

,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 )

2 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 到来只顾吃嘴! 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多少好汉被蒙汗

药麻翻了! ”( )

3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 只是打便了! ”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 )

四、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水浒》的信息,将与所列人物相对应的外号和事件写在横线上。 豹子头 行者 智多星 鼓上蚤 大闹飞云浦 智取生辰纲 火烧翠云楼 误入白虎堂①吴用:

②时迁:

五、《水浒》是我国古代小说四大经典之一,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精彩。你最喜欢小说中的人物是_______,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家喻户晓。

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① 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

„„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在此见你。”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

②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 ”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 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老婆道:“怎么的不尴尬? ”

1. 林冲巧遇李小二,这一情节并未展现林冲与官府的冲突,为什么课文一开始写这一段?

2 对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的理解。

3 在第②段中,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这两个人是谁,而是通过这样写可以 、 。

4 分析第②文段中“闪”、 “将”字的意义。

(二)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热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 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 ”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 你是个破落户! 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 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 ”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街坊邻舍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

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1 鲁达在拳打郑屠之前先痛骂郑屠,作者如此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2 文中横线上应填的动词依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动词的使用表达了鲁达的:

3 文中详写三拳,把三拳写得淋漓尽致,其作用是什么?

4 第一至第三节所用的主要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鲁达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5 第四节至第八节所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鲁达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6 文中画线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7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叫做‘镇关西’! ”“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 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两句中“镇关西”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嗔 朴 趱 芥 剜 庵 怄 怅 二、 1必须 2 竟3且 4 应该

三、 1 精明强干2 小心谨慎3 粗暴蛮横 四、1 ①智多星智取生辰纲②鼓上蚤火烧翠云楼

五、示例: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 ;鲁达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 ;林冲风雪山神庙;吴用智取生辰纲等。六、 (一) 1这一情节为后文火烧草场、林冲被逼上梁山作铺垫。2 这一语言,能够体现出李小二对恩人林冲的关心,因为他从客人鬼祟的行为和东京口音的客观事实中马上联想到了林冲的处境。 3 李小二;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4“闪”字表现出来人

动作快,不想让外人认出来,突出其鬼鬼祟祟的行为特点。文中第一个“将”是助词,在动词后面,无意义;第二、三个“将”是动词,“拿”的意思。 (二) 1先让鲁达说出郑屠的全部罪行,为拳打郑屠作铺垫。2. 踏 按 揪 踢 武艺高强3. 用鲁达的拳头来伸张正义,惩罚恶人,保护百姓,以此来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4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嫉恶如仇5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粗中有细6 烘托、渲染紧张骇人的气氛 7 ① 鲁达自夸武艺高强② 绰号,指霸道的郑屠

18、杨修之死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庖官(páo) 鸡肋(lâi) 肺腑(fǔ) 恃才放旷(shì) 汤匙(chí) 食讫(qì) 佯惊(yáng) 大簏(lù) 谮害(zân) 麾军(huī) 高阜(fù) 拈弓搭箭(niān) 绰刀(chāo) 主簿(bù)

二、 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

1 塞 sāi 瓶塞 sài塞北 sâ 堵塞 2匙 chí汤匙 shi钥匙

3 载 zǎi记载 zài装载 4 伺 sì伺机而动 cì伺候

5 绰chāo绰刀 chuî绰号

三、 辨析下列形似字

1肋lâi肋骨 胁xiã威胁 协xiã 协作 2簿bù账簿 薄bï浅薄 溥pǔ姓溥

3 讫 qì两讫 迄qì 迄今为止 4 恃shì恃才放旷 侍shì侍奉 持chí保持 峙zhì对峙 5 麾huī麾军 摩mï摩擦 靡mǐ 所向披靡 糜mí 糜烂 磨mï琢磨

6 拈niān拈弓搭箭 掂diān掂量

四、 词语积累

屯兵:驻扎军队。有感于怀:心中有所感触。 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 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禀请:禀告请示,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 世子:王侯爵位的继承人。

答教:为应对尊长的提问而于事前拟好的答案。 惑乱:使迷惑混乱。高阜:高高的土山。

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反应快,口才好。

五、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也说钱塘(今浙江杭州) 或庐陵(今江西吉安) 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学生,才华出众。

六、 关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①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如,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②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③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事件错综,头绪纷繁。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④ 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

七、 整体感知

1、文章主旨

课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既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

2、结构分析

课文共12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 :写杨修由夜间口令推知曹操退兵之意,自作主张,令军士收拾行装,被曹操以“造言乱军”之罪诛杀。

第二部分(第4~9段) :追述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事实,揭示曹操除杨修的心理的发展过程,说明曹操杀杨修的真实意图。

这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4~6段) :在日常生活中,杨修恃才放旷,引起曹操的妒忌和厌恶。这一层中,作者列举了三件事: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点明“梦中杀人”真相。从这些事中,我们既可看出杨修才智过人,而又恃才放旷的性格,也可感觉到曹操奸诈的本性。

第二层(第7~9段) :在政治活动中,杨修卷入宫廷斗争之中,成为曹操心腹之患,必欲除之。这一层中,作者也列举了三件事:告发曹丕阴事、教曹植斩门吏而出和为曹植作《答教》。这三件事,表明杨修已深深地卷入权力斗争之中,他竭力辅佐曹植争做曹操的接班人,反对曹丕继位。这又表现了曹操的深谋远虑。

第三部分(第10~12段) :写曹操次日出战蜀军失利,下令厚葬杨修并班师。

八、 重点探究

你认为杨修为什么被杀?

依据课文,杨修被杀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九、 鉴赏领悟

作者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曹操的嫉妒、多疑、奸诈的性格与杨修恃才放旷、不敛锋芒的性格都是在六件事的叙述中,通过各自的语言、行动描写,揭示了出来。

十、 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一) 提示:

1 事情一:改建花园大门曹操心理反应:虽称美,心甚忌之;事情二:分食塞北酥饼曹操心理反应:虽喜笑,而心恶之;事情三:点明曹操“梦中杀人”真相曹操心理反应:愈恶之;事情四:告发曹丕阴事曹操心理反应: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事情五:教曹植斩门吏而出曹操心理反应:大怒,亦不喜植;事情六:为曹植作《答教》曹操心理反应:大怒,已有杀修之心。

2 依据课文,杨修被杀可归纳出三个原因:见前面的《重点探究》的分析

(二) 提示:

1 揭露曹操的虚伪、奸诈。曹操绝不会杀他的爱将夏侯,但也要装装样子,以遮盖众人耳目,表示自己能公平地处理这件事。下令“厚葬”杨修,则表示他有悔悟之意,借以收买人心。

2曹操追杀匈奴使,表现他复杂的性格和心态。如他的多疑、奸诈等。可自抒己见。

(三) 提示:

1 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2 (曹操) 装着吃惊的样子问道:“谁杀死了我的近侍? ”

3 丞相并不在梦里,你才真是在梦里啊!

4 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答教》的) 条文来回答。

检测练习

一、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肺腑( ) 佯惊( ) 鸡肋( ) 谮害( ) 高阜( ) 绰刀( ) 主簿( ) 拈弓搭箭( )

二、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并解释词语

1. páo 官:2. shì 才放旷:

3. sì察:4. huī军

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 ”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 ”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 ”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 ”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精备足,可为英雄? ”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玄德曰:“淮北袁 绍„„ 刘景升„„孙伯符„„刘璋„„张绣„„张鲁„„”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 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指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去了。操遂不疑玄德。

1 请根据文段大意,给选文加一个标题(10个字之内) 。

2 第一段中加线的一段文字,是一个成语的来源处,这个成语是________,其意义是

3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交代关羽、张飞不在?

4 “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和“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这两句属描写,其作用是。

5 本文写曹操运用了了 、 、 等方法,表现了他 的性格。

6 曹操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去请刘备,当然不只为煮酒,其真正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fǔ yáng lâi zân fù chāo bù niān

二、 1 庖厨师 2 恃依仗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3 伺守候4 麾指挥

三、(一) 1 曹操煮酒论英雄。2 望梅止渴 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3 因关、张不在,曹操又忽然请刘备过府,增添了事情的紧张气氛。4 自然环境描写前者推动情节发展,后者为刘备的失态掩饰5 语言阴险狡诈,得意洋洋,有雄心壮志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善于掩饰 6 想通过逼问刘备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来探寻其内心的秘密,看他学圃的用意何在。想试探刘备虚实,看他是否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19、范进中举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作揖(yī) 带挈(qiâ) 醺(xūn) 腆(tiǎn) 啐(cuì) 癞虾蟆(lài há mɑ) 簇拥(cù) 名讳(huì) 噫(yī) 淋漓(lín lí) (zhuō) (zhuï) (xiù) (yán) 斟酒(zhēn) 兀自(wù) 菩萨(pú sà) 绾头发(wǎn) 乡绅(shēn) 皂靴(zào xuē) 桑梓(zǐ) 侥幸(jiǎo) 腮(sāi) 锭子(dìng) 攥(zuàn) 行瘟(wēn) 掼(guàn) 斋(zhāi) 轩敞(xuān chǎng)

二、 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

1 倒 dǎo倒霉 dào倒垃圾 2 相 xiāng互相 xiàng相公

3 舍 shě舍弃 shâ宿舍 4 哄 hōng哄然 hǒng哄骗 hîng起哄

5 帖 tiē妥帖 tiě请帖 tiâ字帖 6宿 sù住宿 xiǔ一宿 iù星宿

7 挣 zhēng挣扎 zhâng挣钱 8 散 sǎn散乱 sàn聚散

9 省 shěng省略 xǐng 不省人事 10晃 huǎng油晃晃 huàng摇晃

11 亲qīn亲近 qìng 亲家

三、 辨析下列形似字

1 顷qǐng少顷 倾qīng倾倒 2 梓zǐ 辛xīn 桑梓 辛苦

3腆tiǎn腆肚子 碘diǎn碘酒 4 挈qiâ带挈 契qì默契 锲qiâ 锲而不舍

5掼guàn掼在地上 惯guàn习惯 贯guàn万贯家私6瘟wēn瘟疫 温wēn温暖 愠yùn愠怒7 赚zhuàn赚钱 嫌xián嫌弃谦 qiān谦虚 歉qiàn 歉意

8揖yī作揖 辑jí编辑 楫jí木楫 葺qì 修葺

9踹chuài踹开 揣chuǎi揣摩 端duān端正 湍tuān湍急

10劈pī劈手 譬p ì譬如 霹pī霹雳 癖pǐ癖好 僻pì偏僻

11郎láng郎中 朗lǎng朗读 琅láng书声琅琅 浪làng波浪 狼láng恶狼

12绾wǎn绾结 馆guǎn宾馆 管guǎn管理 棺guān 棺材 倌guān堂倌

13啐cuì啐痰 萃cuì荟萃 翠cuì青翠 淬cuì淬火 悴cuì憔悴 粹cuì纯粹 瘁cuì心力交瘁 猝cù 猝死

14捶 chuí捶背唾tuî唾弃睡shuì睡 15锭dìng锭子 绽zhàn绽开 淀diàn沉淀

四、 词语积累

脸面:面子。本文指“一定的社会地位”。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尖嘴猴腮:形容人面部瘦削,相貌丑陋。

拙病:倒霉的病。

管待:照管,招待。

商酌:商量斟酌。

星宿:我国古代指星座,共分二十八宿。

兀自:只管。果不其然:果然(强调不出所料) 。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所能相比的,形容变化极大。

五、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 ,字敏轩,号粒民,后来又自号秦淮寓客,晚年称文木老人,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著作没有全部流传下来。除了《儒林外史》,仅存《文木山房诗文集》四卷和《金陵景物图诗》二十三首。 2 作品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

《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年间。作者假借明代的人物故事,借古讽今,用以影射清代的社会现实。作品矛头指向封建科举制度,揭露士大夫的丑恶面貌,描绘出一幅“儒林”人物群魔乱舞的图像。

六、 关于科举制度

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以下各朝,在此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jiâ) 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

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七、 整体感知

1 文章主旨

课文通过记叙范进中举前后的境况,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也反映了世态的炎凉,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带给读书人身心上的伤害。

2 文章结构

全文共12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 :范进中举前穷困的生活和卑微的地位。

第二部分(第3~12段) :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3~5段) :范进喜极而疯。第二层(第6~10段) :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第11~12段) :张乡绅拜会,赠银送房;胡屠户受赠,千恩万谢。

八、 重点探究

1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这里的“体统”是指做事的规矩,实质上是指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尊卑观念。精彩的语言描写把胡屠户粗俗势利的嘴脸勾画得活灵活现。

2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连斟两碗酒喝了”才能“壮胆”,才“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情节戏谑可笑。此时,在胡屠户的眼里,范进是举人,是老爷,是天上的星宿,而不是女婿,不是“现世宝” “烂忠厚没用的人”了。前后对比鲜明,巨大的反差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让人强烈感受

到胡屠户何其庸俗势利!

3 ……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敬畏、恭维、奉承之态,唯妙唯肖地刻画出了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嘴脸,同时也显示了范进中举之后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4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 攀亲叙旧、逢迎拉拢,何其“亲热”! 急于拉拢勾结的实际目的却是以便今后结党营私,为非作歹。由此可见张乡绅的圆滑世故。

5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上次是胡屠户送钱,范进母子千恩万谢;这次却是范进赠银,胡屠户千恩万谢。对比鲜明,既显出胡屠户的贪财卑微,又可见范进中举后今非昔比。

九、 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一) 提示: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但如果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

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二) 提示:

第一问: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可用“前倨后恭”四字概括。范进中举前,被他视为“现世宝” “烂忠厚没用的人”,连中了秀才也是他“带挈”的;对范进希图中举,又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什么“癞虾蟆想吃天鹅肉”啦,什么“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啦,一派粗鄙的话,不堪入耳。待到范进果真中了举,他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称范进为“贤婿老爷”,当众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把范进真的捧上了 天—— 说他是“天上的星宿”。

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范进去省城应试,家里饿了两三天;发榜那天早晨范家断粮,只好去集上卖鸡。在范家如此困难的关头,没有一位乡邻前来过问) ;中举后对他热心帮忙(拿来鸡蛋、酒、米等招待报录人,又到集上去寻范进,细心照顾他) 。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不屑一顾(从“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这句话可以看出) ;中举后竭力拉拢他(主动前来贺喜,叙“世好”,赠金又 赠房) 。

第二问: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

(三) 略。

检测练习

一、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 绾头发( ) ) ) )

( ( ) ) ) ) )

二、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带契 不醒人世 诧异 尖嘴猴腮 万惯家私 今非惜比 唯唯连声

三、 下面人物描写表现的人物性格是什么?

①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②(屠户)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四、 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有什么作用?

屠户把银子 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

头 了回去,往腰里 „„

A 放伸收装B 捏舒伸装 C 攥收伸放D 攥舒缩揣

五、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

的心事。你是为了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此段极力描写严监生临死因见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便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这属于什么描写?

2 作者写严监生临终为两根灯草不肯断气其作用是什么?

3 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4 本文和《范进中举》一样,作者是( ) 代小说家( ) 。

参考答案

一、(zhuï) (xuān) (wǎn) (yī) (zhuï) (jiǎo) (huì) (zǐ) (shēn) (wù) (xiù) (dìng) 二、“ 契”应为“挈” 、“醒”应为“省”、 “惯”应为“万贯家私”、“ 惜” 应为“昔”, 三、这两段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范进中举前,胡屠户趾高气扬;范进中举后,胡屠户谄媚奉承,正所谓“前倨而后恭”。 四、D 一系列动作细节表现了胡屠户嗜钱财如命的丑态。 五、 (一) 1 动作描写、细节刻画(描写严监生伸着两根手指不咽气,这既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也是细节刻画。)2 严监生因为灯盏里点两根灯草浪费就不肯咽气,可见其吝啬。这里作者采用了夸张手法进行描写。3 极为吝啬的人 4 清 吴敬梓

20、香菱学诗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仄声(zâ) 应玚(yáng) 庾信(yú) 蘅芜苑(hãng) 三昧(mâi) 暧暧(ài) 请柬(jiǎn) 胡诌(zhōu) 颦(pín) 嘟哝(nïng) 姊妹(zǐ) 怔怔(zhâng) 暖香坞(wù) 画缯(zēng) 鳏鳏(guān)

二、 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

1 倒 dǎo倒牙 dào倒背如流 2兴 xīng兴奋 xìng兴头

3 怔zhēng怔忡 zhâng怔怔 4揣chuāi揣东西 chuǎi揣摩 chuài挣揣

三、 辨析下列形似字

1 菱líng菱角 凌líng凌空 绫líng绫缎 棱lãng棱角

2 抠kōu抠土 呕ǒu呕心沥血 讴ōu讴歌 怄îu怄气

3 诲huì诲人不倦 悔huǐ后悔 晦huì晦涩 侮wǔ侮辱 海hǎi海洋

4 昧mâi素昧平生 味wâi味道 妹mâi 姐妹

四、 词语积累

造化:福气,运气。 腻烦: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觉厌烦。 末事:不主要的事。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 长进:在学问或品行等方面有进步。 打趣:拿人开玩笑。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闺阁:闺房,即女子居住的内室。 诌:编造(言辞) 。

茶饭无心:无心于饮食,指心神不定。 嘟嘟哝哝: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怔怔:形容发愣的样子。

穿凿:非常牵强地解释,把没有这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不知疲倦。五、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24~1764) ,名瞮,字梦阮,又字芹圃、芹溪,号雪芹。

六、 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七、 关于香菱

香菱是《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美丽、善良但又受尽摧残的苦命女子。她原籍姑苏,本名英莲,出身乡官家庭,其父甄士隐,是当地士绅。但她三岁即被人拐走,后又被人贩子卖与呆霸王薛蟠为妾,改名香菱。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国府的梨香院。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八、 整体感知

1 文章主旨

课文通过描写香菱苦心学诗及黛玉认真指导的经过,表现了香菱对诗歌的矢志追求及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天性,也体现出她的专注、勤勉的学习精神及黛玉得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写出一曲教与学的动人乐章。

2结构分析

课文共8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 :黛玉指导香菱读诗,香菱谈对诗的体会。

第二部分(第4~8段) :香菱练习写诗,黛玉等人指导写诗过程。

九、 重点探究

1 你认为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绝非偶然。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著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绝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她立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又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其二,香菱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正如宝玉所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2 对下面的语句如何理解?

①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黛玉给香菱开列书目,贯彻了“诗必盛唐”的主张,因而将王、杜、李三人的诗列在首位。王维的五言律诗最能显示他“诗中有画”的风格,读来容易入境,故由此起步;杜甫的七言律诗(主要是后期作品) 最能显示他沉郁顿挫的风格,能发人深思,故以此为继;李白的七言绝句最能显示他的飘逸奔放的风格,比较难学,因而放在最后。读这三位大诗人的上述作品,才能提高诗的鉴赏水平。

②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会心处不在多”,“多”,当作“远”。此语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简文(东晋简文帝司马昱) 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指庄子的处世哲学) 也。’”宝玉说这话的意思是,评论诗文当以个人内心体验为主,不必舍近(个人体验) 求远。宝玉说香菱已得诗中“三昧”,是指香菱已经参悟到诗的意境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诗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的真旨。

十、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一) 提示:

1黛玉指点学诗门径:

黛玉讲诗的针对性很强,一开讲就针对初学诗的人易受格律拘束的通病,指出有奇句则可以不管格律,又由此谈及“立意”的重要性,这不仅为香菱破疑解惑,而且明确了读诗的要领。接着又针对香菱喜爱浅近诗句的倾向,给她开列了书目,将王、杜、李三位大诗人放在突出的地位,以提高香菱对诗的品味。待到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黛玉又跟她“讲究讨论”,一步步地深入诗的意境,真可谓循循善诱。黛玉指导香菱写诗也颇有特色,例如命题后,又指定了韵部,这看起来严了一点,但属“十四寒”的字相当多,不限字,这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又如对香菱的前两稿,她的批评很严厉,却又鼓励香菱“另作”,而如何“另作”她一句也不说。这种指导方式可谓严而不苛,引而不发,对“苦志学诗”的香菱来说是很适合的。

2 香菱谈读诗体会:

香菱在刚起步的第一阶段,就悟到了诗的滋味和真谛,“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 情的。”其言简朴,其理精深。她把诗歌意象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通过联想、想像这诗的两翼,让自己的朴素感性升入高深的理性殿堂,表现出自己独有的诗歌领悟能力。

3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

香菱在学诗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聪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与勤。香菱面聆黛玉教诲后,遂按要求借书吟读。“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她边读边悟边写,终于写得一首。但只因措辞不雅,声韵生硬,单调滞涩而被要求重写。香菱 “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当第二次诗作失败后,香菱仍旧忘我地用功,继续努力,她“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到了痴狂的地步。“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她冥思苦索,已近入魔,但终于以自己的苦心诚心换得了诗神缪斯的青睐,觅得了佳句。第三次的诗作看似梦中偶得,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

诣的结晶。

对自己阅读或写作的启发,应结合具体实际来谈。

(二) 提示:

香菱学诗异常专注,而且不怕失败,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这表现了她执著的性格。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关她的神态描写和细节,才能体会出它们的传神之处。如:“„„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是因为“神与物游”(刘勰语) ,说明她此刻已是浮想联翩。“抠土”,有费尽心力之意,写她在立意时的反复斟酌之态。“皱眉”也许是因为所用字眼不好;“含笑”,大约是有了奇句,因而感到满意。总之,这是香菱第二稿的构思全过程,从下文“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自为这首妙绝”等语都可以看出,香菱对自己这番苦吟的结果感到欣慰。

(三) 提示:

第一稿只是说月儿美丽而又明亮,可供观赏,意思浅显,无余味可寻,“诗人助兴”二句确如黛玉所说,措辞不雅。第二稿语言近乎诗,虽用了铺陈手法,但说来说去,无非是月色很美的意思,黛玉批评它“过于穿凿”,可谓一语破的。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把自己放到诗中去,其实是为写诗而写诗,读起来难免使人感到淡而寡味。第三稿则不然,它句句写月,又句句写离别,最后更在嫦娥的“自问”中融入了作者的孤单无依的感情——这是她自三岁离开了父母到现在十多年间一直蕴积在心头的感情。有了这种感情,诗中也就有了作者的自我形象,于是望月而生“魄自寒”之念,再看月下之景——“砧敲”“鸡唱”“闻笛”“倚栏”,几乎无一不引起她的故乡之思和自伤身世的凄凉之意,的确是耐人寻味。众姐妹说这首诗“新巧有意趣”,绝非溢美之词。

检测练习

一、读拼音写汉字

1 jiǎn( ) 2zâ( ) 3 zhōu( ) 4 zhâng( )

二、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2,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3 (香菱)

三、 改正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字

A 腻烦 揣摩 橄榄 素味平生 B 蘅芜 潇湘 川凿 自暴自弃

C 闺阁 画缯 姊妹 精血成聚 D 嘟哝 伶俐 废墟 晦人不倦

四、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 ②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 ”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

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 ”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 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 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1 对文段中下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些须:或许 B 蹙:收缩 C 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 D 忖度:揣测

2 对照①②段文字,分析黛玉为什么关于读书的回答有着明显的区别?

3 宝玉给黛玉取字为“颦颦”,说“岂不两妙”。以宝玉而言,这“两妙”各妙在何处?

4 宝玉骂‘通灵宝玉’说:“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 ”在文段中,找出和它呼应的一句话。

5 这文段②中,贾宝玉对林黛玉共有四问,分别是问、问、问和问玉。把问玉放在最后,如何理解?

6 贾宝玉“摔玉”这一情节安排有什么思想意义?

7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如其人”。《红楼梦》中有一首吟咏海棠的诗,请根据诗句的内容判断其作者,并简析海棠的特点。(3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参考答案

一、 1 柬 2仄 3诌 4怔 二、 1 本是佛教用语,这里借指事物的关键。2 山川灵秀,人物杰出。3 “鳏”本是一种大鱼,性喜独行,其目常睁不闭。这里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三、A 项中,应为“素昧平生”; B 项中,应为“穿凿”; C 项中,应为精血诚聚;D 项中,应为 “诲人不倦”。 四、 1 A (“些须”是“一点儿”的意思。)2 黛玉如实回答贾母,却发现贾母对女孩子念书并不赞赏,故在回答宝玉时不正面回答。这体现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这一性格特征。

3 A 与黛玉本名有联系;B 和黛玉的常见神态有联系。

4 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5 读书、名、字;因为问玉是由问名、问字而引发的,而且将问玉放在最后,以便水到渠成地形成高潮,突出人物思想性格。 6这里体现了宝玉的叛逆反抗精神和渴求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性格。7 作者是林黛玉。她所吟咏的海棠是孤高凄恻的形象。这种形象恰是林黛玉清高自许、身世孤苦无依的写照。

单元检测

一、读拼音写汉字

A pō( )刀 面面相qù( ) ( ) 官p áo nuî( ) 连声

C 胡zhōu( ) shì( ) 才放旷 huì( ) 名 niān( ) 弓搭箭

二、改正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字

兀自 人世 肺腹 今非希比 虞侯 悔人不倦 嗔怪 穿凿副会

三、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A ( ) B ( )

C 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

D 这怕什么! ( )

四、请将下面《水浒传》中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只写序号)。(2分)

1. ①打虎最阳冈 ②大闹飞云浦 ③血溅鸳鸯楼 ④醉打蒋门神 2. 根据所给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出出上联。(2分)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相貌语言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讲究忠诚信义,对待朋友都能肝胆相照。

上联: 下联: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五、名著阅读

初中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目录中常用一句话来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例如“《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其中一部,也用简短而有创意的话来点评其内容或特色,字数20以内。

名著《》

点评: ▲ 。

六、综合性学习。

1. 请你参与“名著阅读”活动,按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调查方式。

(2)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

《西游记》 《水浒》 《红楼梦》 《三国演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过原著的 24人 29人 11 人 21 人 48人

看过影视的 98人 83人 36人 48 人 16人

2. 从表格内容中反映出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有:

① ②

3. 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

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杨志却待要回言,①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杨志道:“俺说甚么? 兀的不是歹人来了! ”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货! ”赶来看时,②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六个人脱得赤条条的,在那里乘凉;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见杨志赶入来,③七个人齐叫一声“何也! ”都跳起来。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 ”那七人道:“你是甚么人? ”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 ”那七人道:“你颠倒问! 我等是小本经纪,哪里有钱与你! ”杨志道:“你等小本经纪人,偏俺有大本钱! ”④那七人问道:“你端的是甚么人? ”杨志

道:“你等且说哪里来的人? ”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头自说道:‘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货,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只听得有人上冈子来,我们只怕是歹人,因此使这个兄弟出来看一看。”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唯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⑤那七个人道:“客官请几个枣子了去。”杨志道:“不必。”提了朴刀,再回担边来。

1. 针对画线的句子说说“客人”是如何用“智”展开斗争的。

2. 此段中,情节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押送生辰纲的内部转向杨志一方面要协调好内部关系,又要提防有人劫取生辰纲,他期望赶路,加剧了内部矛盾。这都源于其时条件下的一个最突出因素: (用课文原话) ;而恰恰于此,智取生辰纲的好汉们的“智取”才有了表现的契机:表面上是杨志偶遇一般客人,其实却还是来劫取生辰纲的梁山好汉。杨志的小心,也正是为这一最突出因素所迷惑,梁山好汉才进一步在“智取”的过程中围绕一样关键的物事即“_____”展开了智斗。

(二)

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 ”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 ”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 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1 选文出自古典名著,这部书的作者是

2 曹操对吕伯奢一家斩尽杀绝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他一生的处世哲学。选段中集中体现了

他这种处世哲学的语句是什么?

3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评价曹操斩杀故人吕伯奢的做法,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

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

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 ?

⑤ 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 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 ”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 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 ,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 ,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

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 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

2 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第④段横线处应写的一句话是:

3 阅读第⑦段,回答问题。

(1) 说说“不耻相师”的含义。

(2) 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

(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 为什么?

十、 写作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上的伟人、名人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如孔子、李白、杜甫、苏轼、施耐庵等伟人、名人的人格、学识、作品.对后人的教育意义是巨大的,许多后人正是在他们的引领下取得成绩、走向成功的。在你的初中语文生活中,你肯定也被这些伟人、名人感动过,激励过.以至不能忘怀。

请以“我在 的引领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2.所填人物应从中国古代伟人、名人中选取,并不局限于以上列举的人物。

3.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

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九上 第5单元)

一、朴 觑 庖 喏喏 诌 恃 讳 拈 二、事 腑 昔 候 诲 附 三、计策 诬陷,中伤 真的,确实 诗文作品 四、1. ①④②③(错一处不得分,共2分)2.. 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有)别(或相貌语言,东西南北各不同)

五 参考示例: 《西游记》:一个西天取经降魔伏妖的神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血与火中炼就辉煌的人生。六、1.

(1)示例:个别采访调查、分发问卷表进行调查、到图书馆调查图书借阅情况等(任选一项作答,表意准确即可)2. (问

题)示例:①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原著的人少,看过影视的人多。 ②对于外国名著,读过原著的多,看过影视的少。 ③读过外国名著的人多,读过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少。 ④看过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的人,多于看过外国名著改著改编成影视的。 ⑤读原著的人少,课外阅读情况不尽如人意。(选取其中两项回答问题,意思对即可。)3. (建议)只要针对这些问题,意思对即可。

七、(一) 1 ①以令人起疑的姿态吸引杨志。②表示天热难忍,自己毫无戒备。③故作胆小吃惊,迷惑对方。④故意以问杨志来引导杨志询问自己的来历。⑤再次亮明自己的身份,瓦解对方的戒备。2 押送队伍和梁山好汉之间;只是酷热难行;酒 (二) 1 三国演义 罗贯中 2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3 应围绕选文内容答出曹操狠毒、不义、奸诈的性格特点。 (三) 1要虚心好学;要不耻不知、要不耻下问、要不耻相师 2怎样虚心好学呢?(或:什么叫虚心好学呢?) 3(1)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或:应当互相学习) (2) 谦逊(或:谦虚、虚心) 雅量(或:度量、胸怀) (3) 乙处。因为它不是解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

十、 写作提示:写作这篇文章,你可选择的题材十分广泛,因为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论怎样选材,你都要扣住“课堂”二字,也就是说,这些生活中的内容应对你的成长起到教益作用,在这些活动中,你获得了身心的发展。

中考题集萃

一、2007年芜湖市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

名著阅读。(5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

A 、疾恶如仇 B 、胆小怯懦 C 、谨慎细心 D 、武艺高强

(3)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

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①林冲上梁山——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

③林冲到了野猪林——

二、浙江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衢州卷)

名著阅读及仿例写句。(6分)

1. ⑴《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指的是(填人名):_________,此人最善于玩弄权术。诗句“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赞颂的是(填人名):_________。(2分)

⑵仿照下面两个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要求:①、是中外名著;②、写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③、至少运用一个成语;④、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4分)

例句1:《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辅佐,成就一番事业。

例句2:《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新头领,促进了梁山的发展。

2. .我国名著和神话传说中的经典故事非常具有生命力,在生活中演化成了许多俗语被人们广泛运用。根据下边的俗语按要求答题。(4分)

①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②孙猴子翻跟斗——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⑴根据上边的俗语填写表格内容。

⑵请选取其中一句俗语,用简略的语言介绍一则与俗语中的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 三、200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五位梁山好汉:鲁智深,武松、林冲、花荣、戴宗,回答问题。(3分)

(1)请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说出他们走上梁山的原因。 (2分)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上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一位,说出他的绰号及绰号的由来。(1分)

四、2006年齐齐哈尔市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中所写的魏武帝指的是_________,《三国演义》里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位以“过五关斩六将”而著称的名将是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一、(5分)(1)《水浒》(2)C (3)①官逼民反 ②单刀直人③绝处逢生二、1. ⑴ 王熙凤 李白 ⑵示例:《水浒传》

中,行侠仗义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2. ⑴①《三国演义》 ②吴承恩 ③施耐庵 ④《封神榜》⑵

如: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刘备摔阿斗的故事。三国时期,当阳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子。刘备接子,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的故事。;孙悟空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姜太公助武王伐纣。

三.(1)鲁智深,因为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与官府矛盾越来越深。被迫落草。 武松,屡遭陷害之后,终于彻底造反。 林冲,被高俅父子多次设计陷害,被逼上绝路,忍无可忍,走上梁山。 花荣,受恶吏陷害下狱,被山林好汉搭救后走上梁。 戴宗,为救宋江,伪造书信,被发现后下狱,被救出后走上梁山。(选出人物并说清原因方可得分) (2)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 杀人后出家,背上刺有花绣 武松 绰号行者 报仇杀人后被追捕,打扮成头陀模样 林冲 绰号豹子头 “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取其形似 花荣 绰号小李广 擅长射术,箭法精准,可与汉代名将李广相比 戴宗 绰号神行太保 会“神行法”,一日能行八千里(选出人物,写出绰号,说清由来) 四、曹操 关羽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重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

2梳理情节发展的脉络,把握内容要点,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

3了解一些古代社会、文化常识。

[难点]

1理解并熟悉一定数量的古代口语语汇。

2理解课文的背景与人物关系,清楚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

3深入理解作品所揭示的主题。

白话小说

1发祥期:唐代

当时,市人小说、寺院俗讲成为白话小说的两个发展源头。

2黄金期:宋、元

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地瓦舍勾栏处,“说话”艺术盛行,由此产生“话本小说”。这也是最早的白话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短篇白话故事,篇幅较短,基本用口语叙述,有虚构性。

3全盛期:明、清

这一时期,在话本小说基础上出现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创作的拟话本小说,还产生了演义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等。如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清代“双峰”:《儒林外史》《红楼梦》。而《红楼梦》更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辉煌的顶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也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家喻户晓。

17智取生辰岗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趱行(zǎn) 虞候(yú) 嗔怪(chēn) 尴尬(gān gà) 厮(sī) 朴刀(pō) 恁地(nân) 怨怅(chàng) 兀的(wù) 怄死(îu ) 喏喏连声(nuî) 芥菜(jiâ) 剜口割舌(wān) 忒(tuī) 舀酒(yǎo) 罗唣(zào) 面面厮觑(qù) 聒噪(guō) 晁盖(cháo) 阮(ruǎn) 庵(ān)

二、 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

1 行 xíng 趱行 háng行货 hàng树行子 hãng道行

2 朴 pō朴刀 pî朴树 pǔ朴素 piáo姓朴

3 差 chāi差遣 chā 差别 chà 差劲cī参差不齐

三、 辨析下列形似字

1 纲 gāng提纲 钢gāng钢铁 刚gāng刚强 岗gǎng岗位 冈gāng山冈

2 怄 îu怄气 讴ōu讴歌 呕ǒu呕吐 沤îu沤肥 殴ōu殴打 鸥ōu海鸥 伛yǔ伛偻

3 挣 zhēng挣扎 睁zhēng眼睁睁 诤zhâng诤言 铮zhēng铮铮 峥zhēng峥嵘

四、 词语积累

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绝不改变。

五、 作者简介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六、 关于《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七、 关于古代的地支纪时法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十二地支来纪时。具体划分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 13~ 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八、《水浒》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九、 整体感知

1 文章主旨

课文通过对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尖锐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

2 结构分析

课文共12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 :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5~12段) :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

十、 重点探究

1 生辰纲最终被夺,杨志是个很愚蠢的人吗?从课文看,杨志到底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虽然生辰纲最终被晁盖等人夺去,但结合课文情节来看,杨志其实是个精明强干的人。可是,既然杨志如此小心,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一方面固然是要突出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杨志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粗暴蛮横。

2 作者为什么不把晁盖等人的计策明写出来?课文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妙处?

课文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准备,作者都没有点明,而是着力描写杨志与众军汉如何闹别扭、如何鞭打众军汉,老都管如何掣肘,虞候如何进谗言,以及军汉们如何埋怨,读者的目光完全被作者引向杨志一行的矛盾上。杨志千方百计提防别人暗算,虽然有内部不和,由于他的小心谨慎,似乎万无一失了,但吴用的妙计却一直在按计划

实施着;等杨志一行被蒙汗药麻翻在地,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推走。最后作者才补叙出其中的种种情状。这样一边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一边暗写吴用智取计划偷偷实施,最后全盘端出,造成一种意外的效果,使读者不得不佩服吴用“果然赛过诸葛亮”。

十一、 鉴赏领悟

1 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文无论是对杨志精明、谨慎、蛮横的性格特征的刻画,还是对晁盖等八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群体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故事情节中,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现的。

2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通过写“凉”来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这种对典型环境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十二、 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一) 提示:

《水浒》中比较集中写杨志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一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二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六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杨志的性格特性:精明能干、粗暴蛮横。有关语句如: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 这干系须是俺的! 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 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 ”拿了藤条要打。 „„

(二) 提示: 这样的词语很多,比如: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古:赶。今:动词,拿,拿走。 这厮不值得便骂人。古:有必要。今:做某事有意义。 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强人——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如女强人。

去处——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古:遮蔽,躲藏。今:影子,名词。 你理会得甚么! 古:懂,知道。今:理睬。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 古:付给。今:借了钱归还别人。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古:(买卖场合) 多给,让人占点便宜。今:宽恕,饶恕。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 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古:被。今:吃东西。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古:计策。今:计算比较;争论;算计、 筹划。

(三) 略。

检测练习

一、读拼音写汉字

嗔chēn 朴刀pō 趱zǎn 芥jìâ 菜

剜wān 庵ān 堂 怄îu 怨chàng怅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必须) 2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 !( 竟)

3 那里去! !( 且) 4!( 应该)

三、 辨析下列文字中揭示出的杨志的性格特征,将其写在括号内

1 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

,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 )

2 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 到来只顾吃嘴! 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多少好汉被蒙汗

药麻翻了! ”( )

3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 只是打便了! ”拿起藤条,劈脸又打去。( )

四、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水浒》的信息,将与所列人物相对应的外号和事件写在横线上。 豹子头 行者 智多星 鼓上蚤 大闹飞云浦 智取生辰纲 火烧翠云楼 误入白虎堂①吴用:

②时迁:

五、《水浒》是我国古代小说四大经典之一,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精彩。你最喜欢小说中的人物是_______,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家喻户晓。

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① 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

„„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在此见你。”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

②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 ”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 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老婆道:“怎么的不尴尬? ”

1. 林冲巧遇李小二,这一情节并未展现林冲与官府的冲突,为什么课文一开始写这一段?

2 对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的理解。

3 在第②段中,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这两个人是谁,而是通过这样写可以 、 。

4 分析第②文段中“闪”、 “将”字的意义。

(二)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热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 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 ”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 你是个破落户! 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 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 ”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街坊邻舍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鲁提辖回到下处,急急卷了些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但是旧衣粗重都弃了;提了一条齐眉短

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

1 鲁达在拳打郑屠之前先痛骂郑屠,作者如此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2 文中横线上应填的动词依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动词的使用表达了鲁达的:

3 文中详写三拳,把三拳写得淋漓尽致,其作用是什么?

4 第一至第三节所用的主要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鲁达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5 第四节至第八节所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鲁达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6 文中画线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7 “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叫做‘镇关西’! ”“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 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两句中“镇关西”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嗔 朴 趱 芥 剜 庵 怄 怅 二、 1必须 2 竟3且 4 应该

三、 1 精明强干2 小心谨慎3 粗暴蛮横 四、1 ①智多星智取生辰纲②鼓上蚤火烧翠云楼

五、示例: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 ;鲁达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 ;林冲风雪山神庙;吴用智取生辰纲等。六、 (一) 1这一情节为后文火烧草场、林冲被逼上梁山作铺垫。2 这一语言,能够体现出李小二对恩人林冲的关心,因为他从客人鬼祟的行为和东京口音的客观事实中马上联想到了林冲的处境。 3 李小二;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4“闪”字表现出来人

动作快,不想让外人认出来,突出其鬼鬼祟祟的行为特点。文中第一个“将”是助词,在动词后面,无意义;第二、三个“将”是动词,“拿”的意思。 (二) 1先让鲁达说出郑屠的全部罪行,为拳打郑屠作铺垫。2. 踏 按 揪 踢 武艺高强3. 用鲁达的拳头来伸张正义,惩罚恶人,保护百姓,以此来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4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嫉恶如仇5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粗中有细6 烘托、渲染紧张骇人的气氛 7 ① 鲁达自夸武艺高强② 绰号,指霸道的郑屠

18、杨修之死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庖官(páo) 鸡肋(lâi) 肺腑(fǔ) 恃才放旷(shì) 汤匙(chí) 食讫(qì) 佯惊(yáng) 大簏(lù) 谮害(zân) 麾军(huī) 高阜(fù) 拈弓搭箭(niān) 绰刀(chāo) 主簿(bù)

二、 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

1 塞 sāi 瓶塞 sài塞北 sâ 堵塞 2匙 chí汤匙 shi钥匙

3 载 zǎi记载 zài装载 4 伺 sì伺机而动 cì伺候

5 绰chāo绰刀 chuî绰号

三、 辨析下列形似字

1肋lâi肋骨 胁xiã威胁 协xiã 协作 2簿bù账簿 薄bï浅薄 溥pǔ姓溥

3 讫 qì两讫 迄qì 迄今为止 4 恃shì恃才放旷 侍shì侍奉 持chí保持 峙zhì对峙 5 麾huī麾军 摩mï摩擦 靡mǐ 所向披靡 糜mí 糜烂 磨mï琢磨

6 拈niān拈弓搭箭 掂diān掂量

四、 词语积累

屯兵:驻扎军队。有感于怀:心中有所感触。 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 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禀请:禀告请示,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 世子:王侯爵位的继承人。

答教:为应对尊长的提问而于事前拟好的答案。 惑乱:使迷惑混乱。高阜:高高的土山。

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反应快,口才好。

五、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也说钱塘(今浙江杭州) 或庐陵(今江西吉安) 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学生,才华出众。

六、 关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①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如,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②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③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事件错综,头绪纷繁。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④ 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

七、 整体感知

1、文章主旨

课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既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

2、结构分析

课文共12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 :写杨修由夜间口令推知曹操退兵之意,自作主张,令军士收拾行装,被曹操以“造言乱军”之罪诛杀。

第二部分(第4~9段) :追述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事实,揭示曹操除杨修的心理的发展过程,说明曹操杀杨修的真实意图。

这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4~6段) :在日常生活中,杨修恃才放旷,引起曹操的妒忌和厌恶。这一层中,作者列举了三件事: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点明“梦中杀人”真相。从这些事中,我们既可看出杨修才智过人,而又恃才放旷的性格,也可感觉到曹操奸诈的本性。

第二层(第7~9段) :在政治活动中,杨修卷入宫廷斗争之中,成为曹操心腹之患,必欲除之。这一层中,作者也列举了三件事:告发曹丕阴事、教曹植斩门吏而出和为曹植作《答教》。这三件事,表明杨修已深深地卷入权力斗争之中,他竭力辅佐曹植争做曹操的接班人,反对曹丕继位。这又表现了曹操的深谋远虑。

第三部分(第10~12段) :写曹操次日出战蜀军失利,下令厚葬杨修并班师。

八、 重点探究

你认为杨修为什么被杀?

依据课文,杨修被杀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九、 鉴赏领悟

作者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曹操的嫉妒、多疑、奸诈的性格与杨修恃才放旷、不敛锋芒的性格都是在六件事的叙述中,通过各自的语言、行动描写,揭示了出来。

十、 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一) 提示:

1 事情一:改建花园大门曹操心理反应:虽称美,心甚忌之;事情二:分食塞北酥饼曹操心理反应:虽喜笑,而心恶之;事情三:点明曹操“梦中杀人”真相曹操心理反应:愈恶之;事情四:告发曹丕阴事曹操心理反应: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事情五:教曹植斩门吏而出曹操心理反应:大怒,亦不喜植;事情六:为曹植作《答教》曹操心理反应:大怒,已有杀修之心。

2 依据课文,杨修被杀可归纳出三个原因:见前面的《重点探究》的分析

(二) 提示:

1 揭露曹操的虚伪、奸诈。曹操绝不会杀他的爱将夏侯,但也要装装样子,以遮盖众人耳目,表示自己能公平地处理这件事。下令“厚葬”杨修,则表示他有悔悟之意,借以收买人心。

2曹操追杀匈奴使,表现他复杂的性格和心态。如他的多疑、奸诈等。可自抒己见。

(三) 提示:

1 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2 (曹操) 装着吃惊的样子问道:“谁杀死了我的近侍? ”

3 丞相并不在梦里,你才真是在梦里啊!

4 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答教》的) 条文来回答。

检测练习

一、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肺腑( ) 佯惊( ) 鸡肋( ) 谮害( ) 高阜( ) 绰刀( ) 主簿( ) 拈弓搭箭( )

二、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并解释词语

1. páo 官:2. shì 才放旷:

3. sì察:4. huī军

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 ”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 ”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 ”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 ”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精备足,可为英雄? ”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玄德曰:“淮北袁 绍„„ 刘景升„„孙伯符„„刘璋„„张绣„„张鲁„„”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 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指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去了。操遂不疑玄德。

1 请根据文段大意,给选文加一个标题(10个字之内) 。

2 第一段中加线的一段文字,是一个成语的来源处,这个成语是________,其意义是

3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交代关羽、张飞不在?

4 “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和“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这两句属描写,其作用是。

5 本文写曹操运用了了 、 、 等方法,表现了他 的性格。

6 曹操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去请刘备,当然不只为煮酒,其真正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fǔ yáng lâi zân fù chāo bù niān

二、 1 庖厨师 2 恃依仗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3 伺守候4 麾指挥

三、(一) 1 曹操煮酒论英雄。2 望梅止渴 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3 因关、张不在,曹操又忽然请刘备过府,增添了事情的紧张气氛。4 自然环境描写前者推动情节发展,后者为刘备的失态掩饰5 语言阴险狡诈,得意洋洋,有雄心壮志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善于掩饰 6 想通过逼问刘备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来探寻其内心的秘密,看他学圃的用意何在。想试探刘备虚实,看他是否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19、范进中举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作揖(yī) 带挈(qiâ) 醺(xūn) 腆(tiǎn) 啐(cuì) 癞虾蟆(lài há mɑ) 簇拥(cù) 名讳(huì) 噫(yī) 淋漓(lín lí) (zhuō) (zhuï) (xiù) (yán) 斟酒(zhēn) 兀自(wù) 菩萨(pú sà) 绾头发(wǎn) 乡绅(shēn) 皂靴(zào xuē) 桑梓(zǐ) 侥幸(jiǎo) 腮(sāi) 锭子(dìng) 攥(zuàn) 行瘟(wēn) 掼(guàn) 斋(zhāi) 轩敞(xuān chǎng)

二、 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

1 倒 dǎo倒霉 dào倒垃圾 2 相 xiāng互相 xiàng相公

3 舍 shě舍弃 shâ宿舍 4 哄 hōng哄然 hǒng哄骗 hîng起哄

5 帖 tiē妥帖 tiě请帖 tiâ字帖 6宿 sù住宿 xiǔ一宿 iù星宿

7 挣 zhēng挣扎 zhâng挣钱 8 散 sǎn散乱 sàn聚散

9 省 shěng省略 xǐng 不省人事 10晃 huǎng油晃晃 huàng摇晃

11 亲qīn亲近 qìng 亲家

三、 辨析下列形似字

1 顷qǐng少顷 倾qīng倾倒 2 梓zǐ 辛xīn 桑梓 辛苦

3腆tiǎn腆肚子 碘diǎn碘酒 4 挈qiâ带挈 契qì默契 锲qiâ 锲而不舍

5掼guàn掼在地上 惯guàn习惯 贯guàn万贯家私6瘟wēn瘟疫 温wēn温暖 愠yùn愠怒7 赚zhuàn赚钱 嫌xián嫌弃谦 qiān谦虚 歉qiàn 歉意

8揖yī作揖 辑jí编辑 楫jí木楫 葺qì 修葺

9踹chuài踹开 揣chuǎi揣摩 端duān端正 湍tuān湍急

10劈pī劈手 譬p ì譬如 霹pī霹雳 癖pǐ癖好 僻pì偏僻

11郎láng郎中 朗lǎng朗读 琅láng书声琅琅 浪làng波浪 狼láng恶狼

12绾wǎn绾结 馆guǎn宾馆 管guǎn管理 棺guān 棺材 倌guān堂倌

13啐cuì啐痰 萃cuì荟萃 翠cuì青翠 淬cuì淬火 悴cuì憔悴 粹cuì纯粹 瘁cuì心力交瘁 猝cù 猝死

14捶 chuí捶背唾tuî唾弃睡shuì睡 15锭dìng锭子 绽zhàn绽开 淀diàn沉淀

四、 词语积累

脸面:面子。本文指“一定的社会地位”。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尖嘴猴腮:形容人面部瘦削,相貌丑陋。

拙病:倒霉的病。

管待:照管,招待。

商酌:商量斟酌。

星宿:我国古代指星座,共分二十八宿。

兀自:只管。果不其然:果然(强调不出所料) 。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所能相比的,形容变化极大。

五、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 ,字敏轩,号粒民,后来又自号秦淮寓客,晚年称文木老人,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著作没有全部流传下来。除了《儒林外史》,仅存《文木山房诗文集》四卷和《金陵景物图诗》二十三首。 2 作品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

《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年间。作者假借明代的人物故事,借古讽今,用以影射清代的社会现实。作品矛头指向封建科举制度,揭露士大夫的丑恶面貌,描绘出一幅“儒林”人物群魔乱舞的图像。

六、 关于科举制度

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以下各朝,在此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jiâ) 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

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七、 整体感知

1 文章主旨

课文通过记叙范进中举前后的境况,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也反映了世态的炎凉,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带给读书人身心上的伤害。

2 文章结构

全文共12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 :范进中举前穷困的生活和卑微的地位。

第二部分(第3~12段) :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3~5段) :范进喜极而疯。第二层(第6~10段) :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第11~12段) :张乡绅拜会,赠银送房;胡屠户受赠,千恩万谢。

八、 重点探究

1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这里的“体统”是指做事的规矩,实质上是指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尊卑观念。精彩的语言描写把胡屠户粗俗势利的嘴脸勾画得活灵活现。

2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 “连斟两碗酒喝了”才能“壮胆”,才“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情节戏谑可笑。此时,在胡屠户的眼里,范进是举人,是老爷,是天上的星宿,而不是女婿,不是“现世宝” “烂忠厚没用的人”了。前后对比鲜明,巨大的反差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让人强烈感受

到胡屠户何其庸俗势利!

3 ……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敬畏、恭维、奉承之态,唯妙唯肖地刻画出了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嘴脸,同时也显示了范进中举之后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4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 攀亲叙旧、逢迎拉拢,何其“亲热”! 急于拉拢勾结的实际目的却是以便今后结党营私,为非作歹。由此可见张乡绅的圆滑世故。

5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上次是胡屠户送钱,范进母子千恩万谢;这次却是范进赠银,胡屠户千恩万谢。对比鲜明,既显出胡屠户的贪财卑微,又可见范进中举后今非昔比。

九、 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一) 提示: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但如果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

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二) 提示:

第一问: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可用“前倨后恭”四字概括。范进中举前,被他视为“现世宝” “烂忠厚没用的人”,连中了秀才也是他“带挈”的;对范进希图中举,又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什么“癞虾蟆想吃天鹅肉”啦,什么“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啦,一派粗鄙的话,不堪入耳。待到范进果真中了举,他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称范进为“贤婿老爷”,当众夸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把范进真的捧上了 天—— 说他是“天上的星宿”。

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范进去省城应试,家里饿了两三天;发榜那天早晨范家断粮,只好去集上卖鸡。在范家如此困难的关头,没有一位乡邻前来过问) ;中举后对他热心帮忙(拿来鸡蛋、酒、米等招待报录人,又到集上去寻范进,细心照顾他) 。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不屑一顾(从“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这句话可以看出) ;中举后竭力拉拢他(主动前来贺喜,叙“世好”,赠金又 赠房) 。

第二问: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

(三) 略。

检测练习

一、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 绾头发( ) ) ) )

( ( ) ) ) ) )

二、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带契 不醒人世 诧异 尖嘴猴腮 万惯家私 今非惜比 唯唯连声

三、 下面人物描写表现的人物性格是什么?

①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②(屠户)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四、 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有什么作用?

屠户把银子 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

头 了回去,往腰里 „„

A 放伸收装B 捏舒伸装 C 攥收伸放D 攥舒缩揣

五、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

的心事。你是为了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此段极力描写严监生临死因见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便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这属于什么描写?

2 作者写严监生临终为两根灯草不肯断气其作用是什么?

3 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4 本文和《范进中举》一样,作者是( ) 代小说家( ) 。

参考答案

一、(zhuï) (xuān) (wǎn) (yī) (zhuï) (jiǎo) (huì) (zǐ) (shēn) (wù) (xiù) (dìng) 二、“ 契”应为“挈” 、“醒”应为“省”、 “惯”应为“万贯家私”、“ 惜” 应为“昔”, 三、这两段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范进中举前,胡屠户趾高气扬;范进中举后,胡屠户谄媚奉承,正所谓“前倨而后恭”。 四、D 一系列动作细节表现了胡屠户嗜钱财如命的丑态。 五、 (一) 1 动作描写、细节刻画(描写严监生伸着两根手指不咽气,这既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也是细节刻画。)2 严监生因为灯盏里点两根灯草浪费就不肯咽气,可见其吝啬。这里作者采用了夸张手法进行描写。3 极为吝啬的人 4 清 吴敬梓

20、香菱学诗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仄声(zâ) 应玚(yáng) 庾信(yú) 蘅芜苑(hãng) 三昧(mâi) 暧暧(ài) 请柬(jiǎn) 胡诌(zhōu) 颦(pín) 嘟哝(nïng) 姊妹(zǐ) 怔怔(zhâng) 暖香坞(wù) 画缯(zēng) 鳏鳏(guān)

二、 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

1 倒 dǎo倒牙 dào倒背如流 2兴 xīng兴奋 xìng兴头

3 怔zhēng怔忡 zhâng怔怔 4揣chuāi揣东西 chuǎi揣摩 chuài挣揣

三、 辨析下列形似字

1 菱líng菱角 凌líng凌空 绫líng绫缎 棱lãng棱角

2 抠kōu抠土 呕ǒu呕心沥血 讴ōu讴歌 怄îu怄气

3 诲huì诲人不倦 悔huǐ后悔 晦huì晦涩 侮wǔ侮辱 海hǎi海洋

4 昧mâi素昧平生 味wâi味道 妹mâi 姐妹

四、 词语积累

造化:福气,运气。 腻烦: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觉厌烦。 末事:不主要的事。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 长进:在学问或品行等方面有进步。 打趣:拿人开玩笑。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闺阁:闺房,即女子居住的内室。 诌:编造(言辞) 。

茶饭无心:无心于饮食,指心神不定。 嘟嘟哝哝: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怔怔:形容发愣的样子。

穿凿:非常牵强地解释,把没有这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不知疲倦。五、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24~1764) ,名瞮,字梦阮,又字芹圃、芹溪,号雪芹。

六、 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七、 关于香菱

香菱是《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个美丽、善良但又受尽摧残的苦命女子。她原籍姑苏,本名英莲,出身乡官家庭,其父甄士隐,是当地士绅。但她三岁即被人拐走,后又被人贩子卖与呆霸王薛蟠为妾,改名香菱。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国府的梨香院。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八、 整体感知

1 文章主旨

课文通过描写香菱苦心学诗及黛玉认真指导的经过,表现了香菱对诗歌的矢志追求及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天性,也体现出她的专注、勤勉的学习精神及黛玉得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写出一曲教与学的动人乐章。

2结构分析

课文共8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 :黛玉指导香菱读诗,香菱谈对诗的体会。

第二部分(第4~8段) :香菱练习写诗,黛玉等人指导写诗过程。

九、 重点探究

1 你认为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绝非偶然。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著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绝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她立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又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其二,香菱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正如宝玉所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2 对下面的语句如何理解?

①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黛玉给香菱开列书目,贯彻了“诗必盛唐”的主张,因而将王、杜、李三人的诗列在首位。王维的五言律诗最能显示他“诗中有画”的风格,读来容易入境,故由此起步;杜甫的七言律诗(主要是后期作品) 最能显示他沉郁顿挫的风格,能发人深思,故以此为继;李白的七言绝句最能显示他的飘逸奔放的风格,比较难学,因而放在最后。读这三位大诗人的上述作品,才能提高诗的鉴赏水平。

②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会心处不在多”,“多”,当作“远”。此语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简文(东晋简文帝司马昱) 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指庄子的处世哲学) 也。’”宝玉说这话的意思是,评论诗文当以个人内心体验为主,不必舍近(个人体验) 求远。宝玉说香菱已得诗中“三昧”,是指香菱已经参悟到诗的意境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诗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的真旨。

十、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一) 提示:

1黛玉指点学诗门径:

黛玉讲诗的针对性很强,一开讲就针对初学诗的人易受格律拘束的通病,指出有奇句则可以不管格律,又由此谈及“立意”的重要性,这不仅为香菱破疑解惑,而且明确了读诗的要领。接着又针对香菱喜爱浅近诗句的倾向,给她开列了书目,将王、杜、李三位大诗人放在突出的地位,以提高香菱对诗的品味。待到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黛玉又跟她“讲究讨论”,一步步地深入诗的意境,真可谓循循善诱。黛玉指导香菱写诗也颇有特色,例如命题后,又指定了韵部,这看起来严了一点,但属“十四寒”的字相当多,不限字,这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又如对香菱的前两稿,她的批评很严厉,却又鼓励香菱“另作”,而如何“另作”她一句也不说。这种指导方式可谓严而不苛,引而不发,对“苦志学诗”的香菱来说是很适合的。

2 香菱谈读诗体会:

香菱在刚起步的第一阶段,就悟到了诗的滋味和真谛,“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 情的。”其言简朴,其理精深。她把诗歌意象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通过联想、想像这诗的两翼,让自己的朴素感性升入高深的理性殿堂,表现出自己独有的诗歌领悟能力。

3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

香菱在学诗的过程中不仅仅依靠聪敏和悟性,更是依靠苦与勤。香菱面聆黛玉教诲后,遂按要求借书吟读。“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她边读边悟边写,终于写得一首。但只因措辞不雅,声韵生硬,单调滞涩而被要求重写。香菱 “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当第二次诗作失败后,香菱仍旧忘我地用功,继续努力,她“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到了痴狂的地步。“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她冥思苦索,已近入魔,但终于以自己的苦心诚心换得了诗神缪斯的青睐,觅得了佳句。第三次的诗作看似梦中偶得,实是多次锤炼苦心孤

诣的结晶。

对自己阅读或写作的启发,应结合具体实际来谈。

(二) 提示:

香菱学诗异常专注,而且不怕失败,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这表现了她执著的性格。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关她的神态描写和细节,才能体会出它们的传神之处。如:“„„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是因为“神与物游”(刘勰语) ,说明她此刻已是浮想联翩。“抠土”,有费尽心力之意,写她在立意时的反复斟酌之态。“皱眉”也许是因为所用字眼不好;“含笑”,大约是有了奇句,因而感到满意。总之,这是香菱第二稿的构思全过程,从下文“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自为这首妙绝”等语都可以看出,香菱对自己这番苦吟的结果感到欣慰。

(三) 提示:

第一稿只是说月儿美丽而又明亮,可供观赏,意思浅显,无余味可寻,“诗人助兴”二句确如黛玉所说,措辞不雅。第二稿语言近乎诗,虽用了铺陈手法,但说来说去,无非是月色很美的意思,黛玉批评它“过于穿凿”,可谓一语破的。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把自己放到诗中去,其实是为写诗而写诗,读起来难免使人感到淡而寡味。第三稿则不然,它句句写月,又句句写离别,最后更在嫦娥的“自问”中融入了作者的孤单无依的感情——这是她自三岁离开了父母到现在十多年间一直蕴积在心头的感情。有了这种感情,诗中也就有了作者的自我形象,于是望月而生“魄自寒”之念,再看月下之景——“砧敲”“鸡唱”“闻笛”“倚栏”,几乎无一不引起她的故乡之思和自伤身世的凄凉之意,的确是耐人寻味。众姐妹说这首诗“新巧有意趣”,绝非溢美之词。

检测练习

一、读拼音写汉字

1 jiǎn( ) 2zâ( ) 3 zhōu( ) 4 zhâng( )

二、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2,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3 (香菱)

三、 改正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字

A 腻烦 揣摩 橄榄 素味平生 B 蘅芜 潇湘 川凿 自暴自弃

C 闺阁 画缯 姊妹 精血成聚 D 嘟哝 伶俐 废墟 晦人不倦

四、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 ②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 ”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

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 ”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 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 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1 对文段中下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些须:或许 B 蹙:收缩 C 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 D 忖度:揣测

2 对照①②段文字,分析黛玉为什么关于读书的回答有着明显的区别?

3 宝玉给黛玉取字为“颦颦”,说“岂不两妙”。以宝玉而言,这“两妙”各妙在何处?

4 宝玉骂‘通灵宝玉’说:“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 ”在文段中,找出和它呼应的一句话。

5 这文段②中,贾宝玉对林黛玉共有四问,分别是问、问、问和问玉。把问玉放在最后,如何理解?

6 贾宝玉“摔玉”这一情节安排有什么思想意义?

7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如其人”。《红楼梦》中有一首吟咏海棠的诗,请根据诗句的内容判断其作者,并简析海棠的特点。(3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参考答案

一、 1 柬 2仄 3诌 4怔 二、 1 本是佛教用语,这里借指事物的关键。2 山川灵秀,人物杰出。3 “鳏”本是一种大鱼,性喜独行,其目常睁不闭。这里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三、A 项中,应为“素昧平生”; B 项中,应为“穿凿”; C 项中,应为精血诚聚;D 项中,应为 “诲人不倦”。 四、 1 A (“些须”是“一点儿”的意思。)2 黛玉如实回答贾母,却发现贾母对女孩子念书并不赞赏,故在回答宝玉时不正面回答。这体现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这一性格特征。

3 A 与黛玉本名有联系;B 和黛玉的常见神态有联系。

4 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5 读书、名、字;因为问玉是由问名、问字而引发的,而且将问玉放在最后,以便水到渠成地形成高潮,突出人物思想性格。 6这里体现了宝玉的叛逆反抗精神和渴求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性格。7 作者是林黛玉。她所吟咏的海棠是孤高凄恻的形象。这种形象恰是林黛玉清高自许、身世孤苦无依的写照。

单元检测

一、读拼音写汉字

A pō( )刀 面面相qù( ) ( ) 官p áo nuî( ) 连声

C 胡zhōu( ) shì( ) 才放旷 huì( ) 名 niān( ) 弓搭箭

二、改正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字

兀自 人世 肺腹 今非希比 虞侯 悔人不倦 嗔怪 穿凿副会

三、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A ( ) B ( )

C 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

D 这怕什么! ( )

四、请将下面《水浒传》中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只写序号)。(2分)

1. ①打虎最阳冈 ②大闹飞云浦 ③血溅鸳鸯楼 ④醉打蒋门神 2. 根据所给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出出上联。(2分)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相貌语言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讲究忠诚信义,对待朋友都能肝胆相照。

上联: 下联: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五、名著阅读

初中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目录中常用一句话来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例如“《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其中一部,也用简短而有创意的话来点评其内容或特色,字数20以内。

名著《》

点评: ▲ 。

六、综合性学习。

1. 请你参与“名著阅读”活动,按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调查方式。

(2)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

《西游记》 《水浒》 《红楼梦》 《三国演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过原著的 24人 29人 11 人 21 人 48人

看过影视的 98人 83人 36人 48 人 16人

2. 从表格内容中反映出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有:

① ②

3. 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

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杨志却待要回言,①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杨志道:“俺说甚么? 兀的不是歹人来了! ”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货! ”赶来看时,②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六个人脱得赤条条的,在那里乘凉;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见杨志赶入来,③七个人齐叫一声“何也! ”都跳起来。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 ”那七人道:“你是甚么人? ”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 ”那七人道:“你颠倒问! 我等是小本经纪,哪里有钱与你! ”杨志道:“你等小本经纪人,偏俺有大本钱! ”④那七人问道:“你端的是甚么人? ”杨志

道:“你等且说哪里来的人? ”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头自说道:‘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货,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只听得有人上冈子来,我们只怕是歹人,因此使这个兄弟出来看一看。”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唯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⑤那七个人道:“客官请几个枣子了去。”杨志道:“不必。”提了朴刀,再回担边来。

1. 针对画线的句子说说“客人”是如何用“智”展开斗争的。

2. 此段中,情节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押送生辰纲的内部转向杨志一方面要协调好内部关系,又要提防有人劫取生辰纲,他期望赶路,加剧了内部矛盾。这都源于其时条件下的一个最突出因素: (用课文原话) ;而恰恰于此,智取生辰纲的好汉们的“智取”才有了表现的契机:表面上是杨志偶遇一般客人,其实却还是来劫取生辰纲的梁山好汉。杨志的小心,也正是为这一最突出因素所迷惑,梁山好汉才进一步在“智取”的过程中围绕一样关键的物事即“_____”展开了智斗。

(二)

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 ”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 ”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 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1 选文出自古典名著,这部书的作者是

2 曹操对吕伯奢一家斩尽杀绝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他一生的处世哲学。选段中集中体现了

他这种处世哲学的语句是什么?

3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评价曹操斩杀故人吕伯奢的做法,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

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

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 ?

⑤ 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 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 ”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 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 ,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 ,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

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 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

2 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第④段横线处应写的一句话是:

3 阅读第⑦段,回答问题。

(1) 说说“不耻相师”的含义。

(2) 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

(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 为什么?

十、 写作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上的伟人、名人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如孔子、李白、杜甫、苏轼、施耐庵等伟人、名人的人格、学识、作品.对后人的教育意义是巨大的,许多后人正是在他们的引领下取得成绩、走向成功的。在你的初中语文生活中,你肯定也被这些伟人、名人感动过,激励过.以至不能忘怀。

请以“我在 的引领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2.所填人物应从中国古代伟人、名人中选取,并不局限于以上列举的人物。

3.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

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九上 第5单元)

一、朴 觑 庖 喏喏 诌 恃 讳 拈 二、事 腑 昔 候 诲 附 三、计策 诬陷,中伤 真的,确实 诗文作品 四、1. ①④②③(错一处不得分,共2分)2.. 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有)别(或相貌语言,东西南北各不同)

五 参考示例: 《西游记》:一个西天取经降魔伏妖的神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血与火中炼就辉煌的人生。六、1.

(1)示例:个别采访调查、分发问卷表进行调查、到图书馆调查图书借阅情况等(任选一项作答,表意准确即可)2. (问

题)示例:①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原著的人少,看过影视的人多。 ②对于外国名著,读过原著的多,看过影视的少。 ③读过外国名著的人多,读过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少。 ④看过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的人,多于看过外国名著改著改编成影视的。 ⑤读原著的人少,课外阅读情况不尽如人意。(选取其中两项回答问题,意思对即可。)3. (建议)只要针对这些问题,意思对即可。

七、(一) 1 ①以令人起疑的姿态吸引杨志。②表示天热难忍,自己毫无戒备。③故作胆小吃惊,迷惑对方。④故意以问杨志来引导杨志询问自己的来历。⑤再次亮明自己的身份,瓦解对方的戒备。2 押送队伍和梁山好汉之间;只是酷热难行;酒 (二) 1 三国演义 罗贯中 2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3 应围绕选文内容答出曹操狠毒、不义、奸诈的性格特点。 (三) 1要虚心好学;要不耻不知、要不耻下问、要不耻相师 2怎样虚心好学呢?(或:什么叫虚心好学呢?) 3(1)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或:应当互相学习) (2) 谦逊(或:谦虚、虚心) 雅量(或:度量、胸怀) (3) 乙处。因为它不是解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

十、 写作提示:写作这篇文章,你可选择的题材十分广泛,因为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论怎样选材,你都要扣住“课堂”二字,也就是说,这些生活中的内容应对你的成长起到教益作用,在这些活动中,你获得了身心的发展。

中考题集萃

一、2007年芜湖市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

名著阅读。(5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

A 、疾恶如仇 B 、胆小怯懦 C 、谨慎细心 D 、武艺高强

(3)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

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①林冲上梁山——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

③林冲到了野猪林——

二、浙江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衢州卷)

名著阅读及仿例写句。(6分)

1. ⑴《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指的是(填人名):_________,此人最善于玩弄权术。诗句“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赞颂的是(填人名):_________。(2分)

⑵仿照下面两个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要求:①、是中外名著;②、写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③、至少运用一个成语;④、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4分)

例句1:《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辅佐,成就一番事业。

例句2:《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新头领,促进了梁山的发展。

2. .我国名著和神话传说中的经典故事非常具有生命力,在生活中演化成了许多俗语被人们广泛运用。根据下边的俗语按要求答题。(4分)

①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②孙猴子翻跟斗——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③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⑴根据上边的俗语填写表格内容。

⑵请选取其中一句俗语,用简略的语言介绍一则与俗语中的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 三、200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五位梁山好汉:鲁智深,武松、林冲、花荣、戴宗,回答问题。(3分)

(1)请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说出他们走上梁山的原因。 (2分)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上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一位,说出他的绰号及绰号的由来。(1分)

四、2006年齐齐哈尔市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中所写的魏武帝指的是_________,《三国演义》里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位以“过五关斩六将”而著称的名将是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一、(5分)(1)《水浒》(2)C (3)①官逼民反 ②单刀直人③绝处逢生二、1. ⑴ 王熙凤 李白 ⑵示例:《水浒传》

中,行侠仗义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2. ⑴①《三国演义》 ②吴承恩 ③施耐庵 ④《封神榜》⑵

如: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刘备摔阿斗的故事。三国时期,当阳长坂之战是曹操、刘备两军的一次遭遇战,骁将赵云担当保护刘备家小重任。由于曹军来势凶猛,刘备虽冲出包围,家小却陷入曹军围困之中,赵云拼死刺杀,七进七出终于寻得刘备之子阿斗,赵云冲破曹军围堵,追上刘备,交还其子。刘备接子,掷之于地,愠而骂之:“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抱起阿斗,连连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的故事。;孙悟空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姜太公助武王伐纣。

三.(1)鲁智深,因为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与官府矛盾越来越深。被迫落草。 武松,屡遭陷害之后,终于彻底造反。 林冲,被高俅父子多次设计陷害,被逼上绝路,忍无可忍,走上梁山。 花荣,受恶吏陷害下狱,被山林好汉搭救后走上梁。 戴宗,为救宋江,伪造书信,被发现后下狱,被救出后走上梁山。(选出人物并说清原因方可得分) (2)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 杀人后出家,背上刺有花绣 武松 绰号行者 报仇杀人后被追捕,打扮成头陀模样 林冲 绰号豹子头 “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取其形似 花荣 绰号小李广 擅长射术,箭法精准,可与汉代名将李广相比 戴宗 绰号神行太保 会“神行法”,一日能行八千里(选出人物,写出绰号,说清由来) 四、曹操 关羽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上册目录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视频目录: 0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语教学视频教师辅导 02.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视频特级教师辅导 0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金色的草地>特级教师辅导视频教学 04.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中小学各学科说课备选课题
  • 中小学各学科说课备选课题 中学语文 课题一 <短文两篇"贝壳>(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二 <短文两篇"第一次真好>(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三 <春>(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四 & ...

  •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基本句型练习题
  • 2014-04-14  | 英语 练习 小学 PEP四年级上册各单元句型总汇 第一单元 What's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有什么? This is Zhang Peng, our new classmate. 这是张朋,我们的新同学. We have a new classro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所有的新教材,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唯一涉及说明文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它对说明文的要求更为简洁.准确,使得说明文教学理所应当成为本册 ...

  • 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教材培训--教材编排概况
  •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培训--教材编排概况 一年级上册的责任编辑张沛老师讲话(二) 以上的是我们交流的这套教材一些主要的特色.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个环节,对这一套教材的编排状况,进行一个概览. 首先,这套教材仍然是以这种单元的形式来呈现的.一年级上册呢,主要有四种类型.一个是教材开头的入学教育单元-- ...

  • 2012年下学期二年级上册语文大阅读整合计划表
  • (2012-09-11 16:16:23) 转载▼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语文学习 2012年下学期二年级上册语文大阅读整合计划表 ★语文课本      二年级上册 ★<新语文主题阅读>二年级上册 ★<日积月累>2本   第三册 ★<小学阅读>二年级上册 教 ...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册(上学期) 免费68份_教学资料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上学期)(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上学期语文)(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练习一(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题(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知识汇总(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试题(上学期pep)(01-05) ...

  • 人教版初中单元同步作文
  •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但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2011-07-06)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