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建设

淮北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上)

2006-06-15 20:09:06 安徽省淮北工业学校 出处:

(2006—2010)

一、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规划 1、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全面提升本校实训基地建设。按近20000平米实验实训基建蓝图规模,多方筹集资金同步投入,在近年内建成与我校在校生5000人教学和实训规模相匹配,以机电、电子、数控专业为龙头兼顾相关专业的,设施齐全先进、功能多样,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一体,具备社会技术培训与服务的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

该基地能够在安徽省皖北片区机电、电子、数控专业的教学和技能培训中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 2、实训基地建设基本原则

基地功能与配置齐备

(1)本基地应具备以机电、电子、数控等专业为主要教学和技能培训功能,同时具备相关专业教学和技能培训的功能。

(2)鉴定能力:本基地的设备、器材和场地在满足培训教学的同时,应具备相应职业符合国家5、4、3三个等级职业技能鉴定的能力。用于职业技能鉴定的设备器材品种、数量和管理上应符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应规范。

(3)基地综合功能配置规划中,在以本校专业技能实训为主、突出机电、电子、数控类职业技能实训需要的同时,对各专业配套的实验室,特别是公用实验室建设应有所保证。

(4)基地的教学功能配置中,应有用于现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本身需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网络、多媒体等),以适应学校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体现未来我校先进的教学手段。

(5)基地在具备满足本校实验实训教学的同时,还应具备承担社会各类培训与交流的功能。

规划总量与分布适当

(6)对实训基地各类要素配置总量上,应能够满足本校2007~2010年在校各专业学生总量5000人~6000人(一、二级各为1800人~2000人,三年级200人,社会培训500人)的各类实验和职业技能实训规模需要。

各年级在实训基地的教学分布为:

一年级以公共基础课和公共专业基础课中的实验教学及专业(职业)基础知识的认识性教学和基础技能的基本功实训教学为主。

二年级以专业(职业)初、中级知识的综合认知教学和职业技

能综合运用实训为主,初级技能占80%,中级技能占20%。

三年级预计进入企业综合实习的学生为90%,实际留校继续培养的学生约200人,以专业(职业)中级知识和技能培训与初级不合格学生的补充培训为主。同时,应兼顾承担对社会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等社会服务能力的需要。

实现可持续发展

(7)本基地的实训设备不仅能够满足现时期本校各职业常规实训和教学,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超前性、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可变性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常规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实训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一定现代机械加工制造与设备维护技能培训的能力,以适应机械加工、电子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空间预留、配置组合的可变性、设备技术含量和先进程度方面有所体现。

师资配备相当

(8)与基地分阶段建设规模同步,应组建与实验实训教学总量相应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满足教学和培训需要。组建较高素质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满足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基地实训指导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基地教师总量按本规划配置,教师选聘、流动按有关制度办理。组建实训教师梯队,形成骨干名师群体和后备队伍。

3、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与实施步骤

2010年规划——基地可承担实验实训教学总量与分布

2010年规划——基地学期实验、实训教学总量

2010年规划——年级专业班级、人数分布

2010年规划——基地学期实验、实训教学分布

淮北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下)

2006-06-15 20:11:45 安徽省淮北工业学校 出处:

二、基地建设目标的重点和特色

建成省内中等职业学校示范型实验实训基地

在2006~2010年期间,我校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与我校“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规模相乘、水平相当、配置一流、高效运作的示范型实训基地。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用雄厚的办学实力适应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质量的要求;用充足优质的实训条件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和快速增长的培养规模。

基地建设规模基于两个方面:

一是基地的基建条件:校园新实训区基建规划预设建筑总面积近20000平米,将总面积的20%(约5000平米)作为2008年后的发展预留空间,将3000平米作为校办实习工厂生产经营部分的空间,本规划可用面积为16000平米左右。

二是基地建成后的培训教学设备能力目标为:达到2010年我

校在校生规模6000人,各年级学生为2000人的实验实训教学总量需要;且三个年级中,一、二年级实训教学占教学总量的50%和55%,平均每学期承担实验实训总量约14000学时左右。

突出我校机电、电子、数控专业职业能力特色

根据对生源、企业的大量调查和国家宏观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根据我校近年成功的招生积累经验,预计本校招生规模能够实现年增长20%的目标。至2010年,我校年级学生人数中机电、数控、电子专业的学生将占80%以上,体现办学特色办学。因此,届时建成的实训基地更要确保实训条件相对充足和先进,能够培训出更加受企业青睐的行业人才,充分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

在本规划目标中,对专业设备的配置不仅有充足的常规器材设备,更有现代加工制造业技术实训器材;不仅为结构实训配备充足,更对各类维修实训加重了投入;不仅对机械加工职业实训配备到一定水平,更对市场紧缺的机械电工、数控设备维修等职业配备了中级职业水平的实训器材。预计2010年基地建成后,我校的现代加工制造业职业技能型人才培训能力和水平将达一个全新的水平,更显我校专业特色。同时增强我校人才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宽幅对接;兼顾到数控机床操作等现代加工制造业紧缺人才的培养能力和输送量,为企业造就更多掌握新科技操作技能人才。

4、基地为校企合作、校际联合、资源共享搭建优质平台 基地建成后,具有56间各类实验实训室和工段,同时还有5000平米可发展预留空间。这为今后开展基地与企业合作,校校联合

资源共享,教研交流等搭建了优质平台。

三、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步骤(及2005年实施计划) 根据目前我校招生规模递增幅度,银行信贷幅度,建筑企业工程投标中可能的融资水平等,基地建设分步实施方案修改如下:

1、事实求是,分步实施安排,整个建设分为三阶段。 在此实训建设期间,基地主要任务是继续三项工作: (1)2005年对主校区实验实训室进行适度扩建。

(2)结合分校区基建情况,确认或修改各分项规划和设备配置方案,确定设备器材采购明细表和项目计划书及相关技术标准。

(3)多方筹备基地器材资金。

2、适时进行各类人员选拔和组建,进行管理要素的准备。 未来实训基地管理队伍组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以及辅助人员等的选拔和培养,最迟应在基地设备筹备的同时开始。同时对未来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方法,各级职责权限和关系;运作方式与绩效考核;未来分阶段投入运作的实施方案;各类实验实训的计划和教学要素的掌握等,均应可能提前进入准备。

机械工程系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来源: 不详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8-3-13 6:19:14

机械工程系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目前,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系现有的实训设备设施已经很难满足教学需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解决学校的实训场地不足与学生数量逐渐增多的矛盾,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已经是事在必行,为了规范校外实训场地的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此规划:

第一条 为规范校外实训的管理,确保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系现有每一个专业必须建立一个以上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同一届学生超过100人以上的专业必须建立两个以上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第三条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正式的法人单位或职能齐全的二级单位;

(二)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和工作人员素质高,管理规范,发展前景好; (三)所经营的业务和承担的职能与相应专业对口; (四)在本地区的本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形象较好; (五)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 第四条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确定

(一)分管实习的专业组长负责选定拟合作的单位,并与拟合作单位进行初步协商,达成合作意向; (二)系领导对已达成的合作意向进行审核,认为拟合作单位可以确定为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提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确定实训基地建立;

(三)合作意向经分管校领导审批同意后,专业责任教师负责起草《合作建设××专业校外实训教学

基地的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教学部门审查定稿后,与合作单位协商举行签字仪式; (四)双方签字盖章,协议生效后,该单位即正式成为分校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第五条 合作协议签定后,由分校教务部门保存,分校教学部门复印一份存档。并向省校教务处教学管理部门上交复印件一份,存档备案。

第六条 双方商定挂牌后,牌面内容为“兵团技师培训学院机械系XX专业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有关费用的承担由双方商定。

第七条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确定后,专业责任教师应经常和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相关人员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情况,联络感情,密切关系。

第六条 专业责任教师应根据专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拟定具体的校外实训教学安排意见,经与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协商同意后,组织教学点具体实施实践环节教学。 第七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该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应予撤消: (一)严重违背合作协议或两次违背合作协议;

(二)业务或职能发生重大变化,以致与协议专业不再对口;

(三)因发生专业技术人员减少、经营状况恶化、违法违规受到有关部门处罚、被公开批评报道等不利情况,不能再承担实训教学任务或不宜再作为分校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四)破产、解散、合并、停业整顿或者被兼并、注销。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撤消由专业责任教师提出建议,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核实情况,报学校办公会议决定。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被撤消的,本系应作出书面决定,并书面通知被撤消的单位;挂有牌子的,有分校和撤消单位共同拆除所挂牌子。

第八条 参加校外实训的学生,应自觉遵守各项管理规定,服从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管理。根据实践

教学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实训,不得无故缺勤。

第九条 学生在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实践完毕,必须按规定完成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必须有实训基地意见和公章。实训报告由专业管理教师收集初审,然后由专业责任教师组织人员终审,并评定成绩,及格及以上的,方能获得相应学分。

第十条 实训报告要放入学生档案,由本系教务部门在学生毕业前统一保管。

第十一条 本系每学期要对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写出总结报告,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总结汇报材料要在每年的年报年检时予以上报。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冲突的,以本办法为准。

合肥师范学院“十一五”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06-08-22

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规范实训教学环节,推动实训教学建设与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根据《合肥师范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合肥师范学院加强与改进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结合实训教学工作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服务学科专业群建设,满足实训教学及能力培养要求;要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积极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校所之间的合作,实行学业、就业、创业三位一体化建设;要以创建示范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动专业实训教学建设与改革,全面提升专业实训教学质量和层次,为经济社会一线造就具有时代性、适应性、复合性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建设目标和任务

㈠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继续巩固现有的校内外实习(训)基地,不断拓展新型实训基地,每个专业都应当建设满足实训教学需要的基地。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建成20个相对稳定、资源优质的能满足学院各高职专业实训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力争建设5~10个示范性的综合实训基地。

㈡建设任务。合作双方共同建立并完善实训教育基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文件、运作机制、实验实训手段、考核办法、实训质量等管理

制度;基地单位建立起包括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实习生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及其它各项管理在内的制度,使实训基地做到人员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明确、运行规范有序、考核办法完备等制度;合作双方共同建设合作联系制度、培养模式改革办法等。通过建设,使实训教学管理在理念上、模式上、运行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三、建设原则和布局

㈠建设原则

1.导向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要能够全面完成专业实训教学任务与职业能力训练;能够按照职业岗位群要求,广泛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

2.共享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要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共用,在实训基地单位设立实训教学大平台,建立双方联合科研攻关平台。

3.效益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应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获得足够时间的、全方位操作空间的、高质量“真枪实弹”的实际技能训练。

4.持续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应当相对稳定、持续运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训基地的软件、硬件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

㈡建设布局

本着“服务安徽、适应教学、厉行节约、方便管理”的原则,原则上就地就近建设,具体布局结构如下:

1.立足校内,创建院内实训中心(实验室)、创新基地(实验室);

2.面向本省,创建高新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管理业实训基地;

3.辐射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创建综合性的、就业型的实训基地。

三、建设程序和步骤

㈠建设程序

1.拟建基地应具条件

⑴热爱、关心、支持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坚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⑵各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指导与管理经验,能为实习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提供适当条件;

⑶能满足学院两个以上专业的实训教学的需要。

2.建设程序

⑴各系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实训教学大纲要求,对拟建实训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会同相关系广泛论证拟建基地的教学条件、管理制度、岗位群技能训练安排、生活安排、一次性安排学生实习(训)数以及学生就业、创业意向等;

⑵教务处依据各系论证及对方合作意向材料,对符合建设条件的,上报学院批准,经学院授权,对单项技能训练的基地,由教务处与基地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对综合性、就业型的实训基地,由学院与基地单位签订合作协。合作协议一式三份,学院、系和基地单位各持一份。经过2~3年共同建设和

评估,对条件成熟的实训基地,授予“合肥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并正式挂牌。

㈡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校外实训教学资源,拓宽专业实训空间,扩大岗位技能训练领域,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双方共建职责,密切合作伙伴关系,组织签订双方合作协议,为下步“三位一体化建设”及教学培养模式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2007~2008年)。本着“互惠互利、双方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拓展筹建适应各专业各层次实训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要不断挖掘潜力,统筹考虑,科学布局,力争建设10~12个专业实训教学大平台,组建2~3个实训教学研究平台;力争对已建专业实训教学基地全部挂牌。

第三阶段(2009~2010年)。会同实训基地单位,共同开展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评估,对教学条件好、技术力量雄厚的实训基地,试行校企(所)结合、产教结合,开展分段教育、定单培养,实现“生产、教学、研究”、“学业、就业、创业”大结合,在此基础上创建5~10个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全面带动学院实践教学变革,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对不适应专业实训教学,逐步终止学业培养合作关系。

四、建设保障和措施

㈠加强组织领导

1.学院成立由实训基地单位负责人、学院分管院领导及职能部门和各系负责人组成的实训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的咨询和指导,由分管院领导全面负责,教务处作为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各系和实训基地单位应当成立实训教学指导小组(分会),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实训教学的安排、指导、总结和考核。

㈡完善实训制度

1.各系应当制订本单位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同时确定具体的实训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制订专业实训教学文件,尤其实训教学大纲;制订实训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质量检查等运行制度。

2.学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企(所)合作制度,巩固和扩大产教合作成果,促进实训教学建设与改革,重点健全以下合作制度:

——建立双方合作制度。制订教师挂职锻炼制度、聘请兼职教师讲学制度、合作开发制度、基地评估制度等。

——建立培养模式改革制度。制订分段教育与定单培养制度、毕业生安排制度等。

——建立资源共享制度。制订教学资源共享互用制度、实验室和图书馆开放制度等。

㈢健全实训基地

1.建立院内实训基地。按照“巩固基础、突出重点、扶持特色”的原则,重点建设IT类、电子类、生物技术类、设计类、经济类、法学类的实训基地建设,参照省级专业人才培养训练基地建设要求和标准,加大经费投入,更新实训设备,优化实训环境,以适应相关专业职前培养(或职后培训)的模拟实训教学。

2.建立省内实训基地。以挂靠我省知名企业(研究所、事务所)建设基地为主线,重点建设家用电器类、IT类、生物制药类、应用化工类、文化产业类、旅游管理类的实训基地建设,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急需人才。

3.建立省外实训基地。贯彻我省东向发展战略,鼓励部分有条件的专业,面向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跨省建立省外实训基地,积极与相关行业联系,筹建培养型、就业型的实训基地。

㈣规范实训管理

1.为促进校外实训基地规范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以系管理为主。教务处作为职能部门对全院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统筹规划,负责组织签订协议和实训教学运行管理、经费管理。系主任是实训教学环节落实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基地的建设、实训教学内容安排及实训计划、总结。

2.设立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学院每年的常规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主要用于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如年度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表彰;学生实训补助;调研、评估补助;以及合作项目开发等支出,由教务处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3.实行不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检查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评估,评选学院示范实训基地。积极改革专业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分段教育、定单培养的办学经验,丰富学院办学实践。

4.学院每学年定期召开实训基地负责人座谈会,倾听实训基地单位的意见,不断总结和交流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对实训基地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促进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提高,不断满足学院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和定位

(一)立足苏北,面向全省、服务基层

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为目标,优化整合本校已有实践教学资源,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医学、食品和药品分析检测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基地、医药科研创新的实验基地、院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开放平台。

(二)突出重点,体现学校发展定位与医药特色

我院是苏北唯一一所医药类普通高职学院,60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医药技术人才培养优势,实训基地建设应该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以医学检验、药物分析两个龙头专业的实训条件、实训基地管理创新等作为建设重点,在基地管理模式、项目课程建设、实训教学方法改革、专项技能与综合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形成特色。

(三)把握趋势,保持实训基地示范和引导作用

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水平应符合行业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由于分析检验技术发展迅速,实训基地的功能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建设过程中应及时跟踪该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补充硬件,更新软件,体现综合性、可扩展性、超前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四)规范仿真,实现教、学、做无缝对接

坚持从真实岗位来,到真实岗位去的培养标准,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实训基地的环境、场地、布局以及设备配置应尽可能仿照医院检验、卫生检验、药品质量检验等真实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操作规范,按照实训场地实景化、技能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培训等级化等要求,求优、求精建设高技能培训基地。按照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整合实训项目。

(五)创新模式,探索运行新机制

探索多专业、多单位联合共建综合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充分体现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放共享。设立独立的基地管理中心,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对实训基地的专业实训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实行分类管理。

(六)坚持三项原则 ,实现多功能综合效益

根据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精打细算与保证重点的原则;实训基地建设与技能训练、岗位培训和科研创新服务结合的原则,以省级实训基地的优质师资和先进仪器为平台,建设高水平的医学检验中心、理化分析中心和国家认可的技能培训鉴定站。增强实训基地的造血功能,提高实训基地的综合效益。

二、基地建设规划

(一)近期目标

通过2年建设,初步建成先进适用、特色鲜明、服务能力强、辐射范围广,与我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速度相适应的省级实训基地。在2012年通过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验收。

1、为医学检验、药物分析、营养与食品卫生等相关专业提供高标准的实训场所。

2、建成国内先进,省内领先,与医药企业实际岗位接轨的仿真综合性实训基地。

3、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大学生工学结合、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平台。

4、为本地区医药行业提供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

5、资源共享,为苏北地区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学生提供技能培训服务。

6、对社会开放,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医药企业分析检测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评估。

(二)远期目标

以创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目标,争取用5年时间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我省医学检验、卫生检验、食品药品质量分析检验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就业创业训练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科研创新的平台。

淮北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上)

2006-06-15 20:09:06 安徽省淮北工业学校 出处:

(2006—2010)

一、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规划 1、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全面提升本校实训基地建设。按近20000平米实验实训基建蓝图规模,多方筹集资金同步投入,在近年内建成与我校在校生5000人教学和实训规模相匹配,以机电、电子、数控专业为龙头兼顾相关专业的,设施齐全先进、功能多样,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一体,具备社会技术培训与服务的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

该基地能够在安徽省皖北片区机电、电子、数控专业的教学和技能培训中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 2、实训基地建设基本原则

基地功能与配置齐备

(1)本基地应具备以机电、电子、数控等专业为主要教学和技能培训功能,同时具备相关专业教学和技能培训的功能。

(2)鉴定能力:本基地的设备、器材和场地在满足培训教学的同时,应具备相应职业符合国家5、4、3三个等级职业技能鉴定的能力。用于职业技能鉴定的设备器材品种、数量和管理上应符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应规范。

(3)基地综合功能配置规划中,在以本校专业技能实训为主、突出机电、电子、数控类职业技能实训需要的同时,对各专业配套的实验室,特别是公用实验室建设应有所保证。

(4)基地的教学功能配置中,应有用于现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本身需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网络、多媒体等),以适应学校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体现未来我校先进的教学手段。

(5)基地在具备满足本校实验实训教学的同时,还应具备承担社会各类培训与交流的功能。

规划总量与分布适当

(6)对实训基地各类要素配置总量上,应能够满足本校2007~2010年在校各专业学生总量5000人~6000人(一、二级各为1800人~2000人,三年级200人,社会培训500人)的各类实验和职业技能实训规模需要。

各年级在实训基地的教学分布为:

一年级以公共基础课和公共专业基础课中的实验教学及专业(职业)基础知识的认识性教学和基础技能的基本功实训教学为主。

二年级以专业(职业)初、中级知识的综合认知教学和职业技

能综合运用实训为主,初级技能占80%,中级技能占20%。

三年级预计进入企业综合实习的学生为90%,实际留校继续培养的学生约200人,以专业(职业)中级知识和技能培训与初级不合格学生的补充培训为主。同时,应兼顾承担对社会人员、下岗再就业人员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等社会服务能力的需要。

实现可持续发展

(7)本基地的实训设备不仅能够满足现时期本校各职业常规实训和教学,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超前性、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可变性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常规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实训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一定现代机械加工制造与设备维护技能培训的能力,以适应机械加工、电子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空间预留、配置组合的可变性、设备技术含量和先进程度方面有所体现。

师资配备相当

(8)与基地分阶段建设规模同步,应组建与实验实训教学总量相应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满足教学和培训需要。组建较高素质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满足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基地实训指导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基地教师总量按本规划配置,教师选聘、流动按有关制度办理。组建实训教师梯队,形成骨干名师群体和后备队伍。

3、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与实施步骤

2010年规划——基地可承担实验实训教学总量与分布

2010年规划——基地学期实验、实训教学总量

2010年规划——年级专业班级、人数分布

2010年规划——基地学期实验、实训教学分布

淮北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下)

2006-06-15 20:11:45 安徽省淮北工业学校 出处:

二、基地建设目标的重点和特色

建成省内中等职业学校示范型实验实训基地

在2006~2010年期间,我校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与我校“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规模相乘、水平相当、配置一流、高效运作的示范型实训基地。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用雄厚的办学实力适应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质量的要求;用充足优质的实训条件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举措和快速增长的培养规模。

基地建设规模基于两个方面:

一是基地的基建条件:校园新实训区基建规划预设建筑总面积近20000平米,将总面积的20%(约5000平米)作为2008年后的发展预留空间,将3000平米作为校办实习工厂生产经营部分的空间,本规划可用面积为16000平米左右。

二是基地建成后的培训教学设备能力目标为:达到2010年我

校在校生规模6000人,各年级学生为2000人的实验实训教学总量需要;且三个年级中,一、二年级实训教学占教学总量的50%和55%,平均每学期承担实验实训总量约14000学时左右。

突出我校机电、电子、数控专业职业能力特色

根据对生源、企业的大量调查和国家宏观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根据我校近年成功的招生积累经验,预计本校招生规模能够实现年增长20%的目标。至2010年,我校年级学生人数中机电、数控、电子专业的学生将占80%以上,体现办学特色办学。因此,届时建成的实训基地更要确保实训条件相对充足和先进,能够培训出更加受企业青睐的行业人才,充分突出我校的办学特色。

在本规划目标中,对专业设备的配置不仅有充足的常规器材设备,更有现代加工制造业技术实训器材;不仅为结构实训配备充足,更对各类维修实训加重了投入;不仅对机械加工职业实训配备到一定水平,更对市场紧缺的机械电工、数控设备维修等职业配备了中级职业水平的实训器材。预计2010年基地建成后,我校的现代加工制造业职业技能型人才培训能力和水平将达一个全新的水平,更显我校专业特色。同时增强我校人才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宽幅对接;兼顾到数控机床操作等现代加工制造业紧缺人才的培养能力和输送量,为企业造就更多掌握新科技操作技能人才。

4、基地为校企合作、校际联合、资源共享搭建优质平台 基地建成后,具有56间各类实验实训室和工段,同时还有5000平米可发展预留空间。这为今后开展基地与企业合作,校校联合

资源共享,教研交流等搭建了优质平台。

三、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步骤(及2005年实施计划) 根据目前我校招生规模递增幅度,银行信贷幅度,建筑企业工程投标中可能的融资水平等,基地建设分步实施方案修改如下:

1、事实求是,分步实施安排,整个建设分为三阶段。 在此实训建设期间,基地主要任务是继续三项工作: (1)2005年对主校区实验实训室进行适度扩建。

(2)结合分校区基建情况,确认或修改各分项规划和设备配置方案,确定设备器材采购明细表和项目计划书及相关技术标准。

(3)多方筹备基地器材资金。

2、适时进行各类人员选拔和组建,进行管理要素的准备。 未来实训基地管理队伍组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以及辅助人员等的选拔和培养,最迟应在基地设备筹备的同时开始。同时对未来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方法,各级职责权限和关系;运作方式与绩效考核;未来分阶段投入运作的实施方案;各类实验实训的计划和教学要素的掌握等,均应可能提前进入准备。

机械工程系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来源: 不详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8-3-13 6:19:14

机械工程系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目前,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系现有的实训设备设施已经很难满足教学需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解决学校的实训场地不足与学生数量逐渐增多的矛盾,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已经是事在必行,为了规范校外实训场地的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此规划:

第一条 为规范校外实训的管理,确保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系现有每一个专业必须建立一个以上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同一届学生超过100人以上的专业必须建立两个以上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第三条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正式的法人单位或职能齐全的二级单位;

(二)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和工作人员素质高,管理规范,发展前景好; (三)所经营的业务和承担的职能与相应专业对口; (四)在本地区的本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形象较好; (五)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 第四条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确定

(一)分管实习的专业组长负责选定拟合作的单位,并与拟合作单位进行初步协商,达成合作意向; (二)系领导对已达成的合作意向进行审核,认为拟合作单位可以确定为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提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确定实训基地建立;

(三)合作意向经分管校领导审批同意后,专业责任教师负责起草《合作建设××专业校外实训教学

基地的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教学部门审查定稿后,与合作单位协商举行签字仪式; (四)双方签字盖章,协议生效后,该单位即正式成为分校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第五条 合作协议签定后,由分校教务部门保存,分校教学部门复印一份存档。并向省校教务处教学管理部门上交复印件一份,存档备案。

第六条 双方商定挂牌后,牌面内容为“兵团技师培训学院机械系XX专业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有关费用的承担由双方商定。

第七条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确定后,专业责任教师应经常和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相关人员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情况,联络感情,密切关系。

第六条 专业责任教师应根据专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拟定具体的校外实训教学安排意见,经与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协商同意后,组织教学点具体实施实践环节教学。 第七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该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应予撤消: (一)严重违背合作协议或两次违背合作协议;

(二)业务或职能发生重大变化,以致与协议专业不再对口;

(三)因发生专业技术人员减少、经营状况恶化、违法违规受到有关部门处罚、被公开批评报道等不利情况,不能再承担实训教学任务或不宜再作为分校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四)破产、解散、合并、停业整顿或者被兼并、注销。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撤消由专业责任教师提出建议,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核实情况,报学校办公会议决定。

校外实训教学基地被撤消的,本系应作出书面决定,并书面通知被撤消的单位;挂有牌子的,有分校和撤消单位共同拆除所挂牌子。

第八条 参加校外实训的学生,应自觉遵守各项管理规定,服从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管理。根据实践

教学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实训,不得无故缺勤。

第九条 学生在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实践完毕,必须按规定完成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必须有实训基地意见和公章。实训报告由专业管理教师收集初审,然后由专业责任教师组织人员终审,并评定成绩,及格及以上的,方能获得相应学分。

第十条 实训报告要放入学生档案,由本系教务部门在学生毕业前统一保管。

第十一条 本系每学期要对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写出总结报告,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总结汇报材料要在每年的年报年检时予以上报。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冲突的,以本办法为准。

合肥师范学院“十一五”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06-08-22

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规范实训教学环节,推动实训教学建设与改革,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根据《合肥师范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合肥师范学院加强与改进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结合实训教学工作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服务学科专业群建设,满足实训教学及能力培养要求;要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积极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校所之间的合作,实行学业、就业、创业三位一体化建设;要以创建示范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动专业实训教学建设与改革,全面提升专业实训教学质量和层次,为经济社会一线造就具有时代性、适应性、复合性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建设目标和任务

㈠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继续巩固现有的校内外实习(训)基地,不断拓展新型实训基地,每个专业都应当建设满足实训教学需要的基地。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建成20个相对稳定、资源优质的能满足学院各高职专业实训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力争建设5~10个示范性的综合实训基地。

㈡建设任务。合作双方共同建立并完善实训教育基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文件、运作机制、实验实训手段、考核办法、实训质量等管理

制度;基地单位建立起包括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实习生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及其它各项管理在内的制度,使实训基地做到人员结构合理、岗位职责明确、运行规范有序、考核办法完备等制度;合作双方共同建设合作联系制度、培养模式改革办法等。通过建设,使实训教学管理在理念上、模式上、运行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三、建设原则和布局

㈠建设原则

1.导向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要能够全面完成专业实训教学任务与职业能力训练;能够按照职业岗位群要求,广泛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

2.共享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要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共用,在实训基地单位设立实训教学大平台,建立双方联合科研攻关平台。

3.效益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应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获得足够时间的、全方位操作空间的、高质量“真枪实弹”的实际技能训练。

4.持续性原则。实训基地建设应当相对稳定、持续运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训基地的软件、硬件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

㈡建设布局

本着“服务安徽、适应教学、厉行节约、方便管理”的原则,原则上就地就近建设,具体布局结构如下:

1.立足校内,创建院内实训中心(实验室)、创新基地(实验室);

2.面向本省,创建高新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管理业实训基地;

3.辐射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创建综合性的、就业型的实训基地。

三、建设程序和步骤

㈠建设程序

1.拟建基地应具条件

⑴热爱、关心、支持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坚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⑵各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指导与管理经验,能为实习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提供适当条件;

⑶能满足学院两个以上专业的实训教学的需要。

2.建设程序

⑴各系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实训教学大纲要求,对拟建实训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会同相关系广泛论证拟建基地的教学条件、管理制度、岗位群技能训练安排、生活安排、一次性安排学生实习(训)数以及学生就业、创业意向等;

⑵教务处依据各系论证及对方合作意向材料,对符合建设条件的,上报学院批准,经学院授权,对单项技能训练的基地,由教务处与基地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对综合性、就业型的实训基地,由学院与基地单位签订合作协。合作协议一式三份,学院、系和基地单位各持一份。经过2~3年共同建设和

评估,对条件成熟的实训基地,授予“合肥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并正式挂牌。

㈡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校外实训教学资源,拓宽专业实训空间,扩大岗位技能训练领域,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双方共建职责,密切合作伙伴关系,组织签订双方合作协议,为下步“三位一体化建设”及教学培养模式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2007~2008年)。本着“互惠互利、双方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拓展筹建适应各专业各层次实训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要不断挖掘潜力,统筹考虑,科学布局,力争建设10~12个专业实训教学大平台,组建2~3个实训教学研究平台;力争对已建专业实训教学基地全部挂牌。

第三阶段(2009~2010年)。会同实训基地单位,共同开展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评估,对教学条件好、技术力量雄厚的实训基地,试行校企(所)结合、产教结合,开展分段教育、定单培养,实现“生产、教学、研究”、“学业、就业、创业”大结合,在此基础上创建5~10个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全面带动学院实践教学变革,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对不适应专业实训教学,逐步终止学业培养合作关系。

四、建设保障和措施

㈠加强组织领导

1.学院成立由实训基地单位负责人、学院分管院领导及职能部门和各系负责人组成的实训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的咨询和指导,由分管院领导全面负责,教务处作为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各系和实训基地单位应当成立实训教学指导小组(分会),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实训教学的安排、指导、总结和考核。

㈡完善实训制度

1.各系应当制订本单位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同时确定具体的实训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制订专业实训教学文件,尤其实训教学大纲;制订实训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质量检查等运行制度。

2.学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企(所)合作制度,巩固和扩大产教合作成果,促进实训教学建设与改革,重点健全以下合作制度:

——建立双方合作制度。制订教师挂职锻炼制度、聘请兼职教师讲学制度、合作开发制度、基地评估制度等。

——建立培养模式改革制度。制订分段教育与定单培养制度、毕业生安排制度等。

——建立资源共享制度。制订教学资源共享互用制度、实验室和图书馆开放制度等。

㈢健全实训基地

1.建立院内实训基地。按照“巩固基础、突出重点、扶持特色”的原则,重点建设IT类、电子类、生物技术类、设计类、经济类、法学类的实训基地建设,参照省级专业人才培养训练基地建设要求和标准,加大经费投入,更新实训设备,优化实训环境,以适应相关专业职前培养(或职后培训)的模拟实训教学。

2.建立省内实训基地。以挂靠我省知名企业(研究所、事务所)建设基地为主线,重点建设家用电器类、IT类、生物制药类、应用化工类、文化产业类、旅游管理类的实训基地建设,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急需人才。

3.建立省外实训基地。贯彻我省东向发展战略,鼓励部分有条件的专业,面向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跨省建立省外实训基地,积极与相关行业联系,筹建培养型、就业型的实训基地。

㈣规范实训管理

1.为促进校外实训基地规范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以系管理为主。教务处作为职能部门对全院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统筹规划,负责组织签订协议和实训教学运行管理、经费管理。系主任是实训教学环节落实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基地的建设、实训教学内容安排及实训计划、总结。

2.设立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学院每年的常规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主要用于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如年度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表彰;学生实训补助;调研、评估补助;以及合作项目开发等支出,由教务处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3.实行不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检查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评估,评选学院示范实训基地。积极改革专业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分段教育、定单培养的办学经验,丰富学院办学实践。

4.学院每学年定期召开实训基地负责人座谈会,倾听实训基地单位的意见,不断总结和交流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对实训基地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促进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提高,不断满足学院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和定位

(一)立足苏北,面向全省、服务基层

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为目标,优化整合本校已有实践教学资源,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医学、食品和药品分析检测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基地、医药科研创新的实验基地、院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开放平台。

(二)突出重点,体现学校发展定位与医药特色

我院是苏北唯一一所医药类普通高职学院,60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医药技术人才培养优势,实训基地建设应该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以医学检验、药物分析两个龙头专业的实训条件、实训基地管理创新等作为建设重点,在基地管理模式、项目课程建设、实训教学方法改革、专项技能与综合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形成特色。

(三)把握趋势,保持实训基地示范和引导作用

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水平应符合行业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由于分析检验技术发展迅速,实训基地的功能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建设过程中应及时跟踪该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补充硬件,更新软件,体现综合性、可扩展性、超前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四)规范仿真,实现教、学、做无缝对接

坚持从真实岗位来,到真实岗位去的培养标准,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实训基地的环境、场地、布局以及设备配置应尽可能仿照医院检验、卫生检验、药品质量检验等真实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操作规范,按照实训场地实景化、技能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培训等级化等要求,求优、求精建设高技能培训基地。按照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整合实训项目。

(五)创新模式,探索运行新机制

探索多专业、多单位联合共建综合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充分体现优质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放共享。设立独立的基地管理中心,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对实训基地的专业实训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实行分类管理。

(六)坚持三项原则 ,实现多功能综合效益

根据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精打细算与保证重点的原则;实训基地建设与技能训练、岗位培训和科研创新服务结合的原则,以省级实训基地的优质师资和先进仪器为平台,建设高水平的医学检验中心、理化分析中心和国家认可的技能培训鉴定站。增强实训基地的造血功能,提高实训基地的综合效益。

二、基地建设规划

(一)近期目标

通过2年建设,初步建成先进适用、特色鲜明、服务能力强、辐射范围广,与我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速度相适应的省级实训基地。在2012年通过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验收。

1、为医学检验、药物分析、营养与食品卫生等相关专业提供高标准的实训场所。

2、建成国内先进,省内领先,与医药企业实际岗位接轨的仿真综合性实训基地。

3、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大学生工学结合、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平台。

4、为本地区医药行业提供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

5、资源共享,为苏北地区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学生提供技能培训服务。

6、对社会开放,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医药企业分析检测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评估。

(二)远期目标

以创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目标,争取用5年时间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我省医学检验、卫生检验、食品药品质量分析检验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就业创业训练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科研创新的平台。


相关内容

  • 景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专业编写 景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规划> 核心提示:景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分析,景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景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景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景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景区应急救援基地 ...

  • 项目年度建设报告书
  • 湖南省职业教育 "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 --保险实务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 项目年度建设情况报告书 保险职业学院 2009年12月 保险实务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 项目年度建设报告书 我院"保险实务实习实训基地"入围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 ...

  • 党的建设深化发展的几个问题
  • 作者:商志晓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年08期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391(2007)06-0005-04 促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发展,我们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项是"回头看"的工作,即"总结提炼提升"的工作,意在 ...

  • 四川重点项目-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 四川重点项目-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 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 ...

  • 2017年智慧医疗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 中国智慧医疗建设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 景分析报告(2015-2022年) 报告编号:205055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智慧医疗建设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智慧医疗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注重指导 ...

  • 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年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国家土地管理局 年 月 日 北京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 ...

  • 绍兴地区建筑装饰公司大全
  • A 阿良室内外装潢店|阿斯克保湿安装有限公司|A&I(香港) 景观与建筑设计公司|爱尔法装饰布艺|安居装璜|安石国际(香港)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馨装饰|奥华欧陆装饰|翱翔装饰| B 八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八方建设集团绍兴分公司|百安居装潢|百杰建设|百年经典装饰设计工程公司|百越装饰|保辰 ...

  • 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体系的设计思路研究
  • 作者:欧阳卫红 财政监督:财会版 2013年12期 基本建设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管理概念,依计划经济管理要求而建立的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及<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一个特色.长期的实践表明,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现行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违反了系统科学原则,混淆了 ...

  •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竞争与协作关系_
  •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竞争与协作关系* 曾 冬 梅 陈 江 波 (广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在不同学科与不同专业之间,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者既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又是相互协作的关系.竞争是学科与专业建设个体性的凸现,协作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系统内在的必然要求,通过竞争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