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准则和要求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准则和要求》

(交评)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准则和要求

(交评)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交通影响评价是研究新建项目或城市土地利用变更对交通的影

响,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和分析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新增的交通需求对周围

交通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从而,在满足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提出对策,减小项目

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对周围道路交通的压力。

一、一般准则

交通影响评价的侧重点应放在制定切合实际的改善措施以使建设项目对外部交通所产

生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小和明确界定开发商对此影响所应承担的市政设施建设义务两个方面。

为使城市建设与交通协调发展,一方面应考虑新建或改建项目在路网交通流量自然增长的情

况下对交通设施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应具体分析这种影响在未来路网交通流量中所占的比

例,使项目的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做到既能使交通设施承受这种影响,又不妨碍城市的发

展和经济的增长。

交通影响评价应把握如下要素:

1、项目区域内部交通设施(如内部道路、停车设施等)是否能够满足交通的需求;

2、连接外部的出入口通行能力是否能够满足高峰小时进出车辆的需求,交通组织是否

合理;

3、项目生成/吸引的交通量在项目周边的道路上所占的比例是否合理,外部路网是否

能够承担这样的负荷。

对于上述要素,如果“1”不能被满足,应要求开发商削减建设规模或增加内部交通设施;

如果“2”不能被满足,则应调整出入口或要求开发商采取工程措施提高出入口的通行能力并

合理组织出入交通;如果“3”不能被满足,项目生成/吸引的交通量在周边道路上所占的比

例超过一定的量值(主干路为30%,次干路为40%,支路为70%),且外部路网超负荷运行

时,应由开发商承担改善项目周边道路的义务或削减建设规模。

二、研究内容

交通影响评价的内容如下:

1、项目的研究范围

项目的研究区域不能局限于拟建项目的本身。应根据项目对周围地区交通影响的程度,

将周边地区乃至更大范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土地使用与交通的关系,以及交通需求与供给

能力是否平衡。

对于需要在立项阶段进行初步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和交通影响较大的项目,研究范围应

适当扩大。

2、建设项目背景与现状交通分析

介绍拟建项目的背景情况,周围的土地利用现状与交通系统,以及研究区域未来的土地

利用与交通规划。

3、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

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各种土地使用及开发强度与交通量生成或吸引的关

系,预测目标年建设项目产生的交通量,以及这些交通量与城市路网负荷的叠加效应。

4、交通影响评价

对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研究区域内的各类交通设施的供应与需求进行分析,分析交通需求

与路网容纳能力是否匹配。评价建设项目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包括建设项目产生的

交通对各相关交通系统设施(如:道路、公交、行人、停车等)的影响,并对既有的交通规划

方案进行评价和检验。

5、交通设施改进和相关措施

依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减小建设项目对周围道路交通影响的改进方案和措施(外部和

内部交通系统),处理好建设项目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衔接,提出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

并对改进的措施和方案进行评估。

6、结论和建议

提出对建设项目建设规模的建议,以及可接受的交通设施改进措施建议。重点要求说明

项目的规模是否合适,改进措施是否有效,以及对项目布局的评价等。

三、研究方法概要

1、目标年的确定

研究目标年应为项目全部建成或使用的年份,或者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年。规模较大

或分期实施项目,应考虑各阶段完成时期及全部建成后一定时期(如5年、10年)的情况。

2、区域背景资料

应包括交通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交通系统情况等。

3、分析时间段的选择

研究应选择高峰时段进行分析。如果项目产生交通的高峰时间与周围路网交通的高峰不

一致,应研究叠加后最大时的情况,并依此确定交通改善措施。有些用地(如商业、公园、

旅游、娱乐等)应研究平日和假日的不同情况。

4、项目交通预测

预测目标年项目产生的交通影响包括以下内容:交通生成,交通方式分担,交通分布与

交通分配。

5、非项目交通预测

除项目自身和研究区域内计划审批的其他项目生成的交通量会影响目标年的交通系统

状况外,研究区域外的变化同样也会产生影响。非项目交通预测需全面考虑目标年的条件,

称为“基本情形(Base case)”,即项目建成前的背景条件。非项目交通包含两部分:(1)过境

交通,即所有通过研究区域且起止点均在研究区域外的交通出行;(2)其他项目交通,即研

究区域内其他项目产生的交通,起点或终点在研究区域内。未来交通需求包括项目交通、区

域内其他已审批同意建设项目的交通以及区域现状交通加上自然增长量的总和。

预测非项目交通的主要方法有三种:累加法、交通模型法和增长率法。

6、评价

评价项目交通影响并制定交通改善方案应包括如下方面:

(1)交通总量预测

将项目交通量和非项目交通量叠加,得出交通总量,再分析交通系统能否满足增长的交

通需求。

(2)能力分析

对区域内各主要路口和路段的现状和预测年的情况要逐一进行分析。计算它们的流量、

负荷度,需要时要分析路口的排队和延误情况,给出它们的服务水平。

(3)交通安全

应分析区域内有无事故多发地点,找出原因,并在规划设计上提出改进意见。

项目的内部交通组织和外部出入口的设置要尽量减少与行人的冲突,从停车场和公共汽车站

到建筑出入口的行人路线也要考虑安全问题。

(4)内部交通组织

内部交通组织应包括如何使用内部交通联系外部出入口,并设定建筑出入口、落客区、

卸货区和停车场之间的联系通道,应尽量减少迂回线路,少占地,减少与行人或其他车辆的

冲突。

(5)停车

项目要提供适当的停车位,满足项目产生的交通需要,并符合地区交通政策。

(6)项目出入口

项目进出路线与城市道路的交点即项目出入口应等同于道路交叉口。出入口的设置要使

项目的进出车辆安全、有效,尽量避免影响非项目交通。出入口的大小要满足服务车辆的大

小和运行的要求。

(7)交通需求管理

减少项目产生的道路交通量有很多方法,如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减少停车位、提高停车

收费标准、改善人行环境、错时上下班等等。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区位和地区交通策

略,考虑为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创造条件。

要设置足够的公共交通设施。

(8)人居环境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项目产生的交通穿过居住区,使道路流量显著增加,即使其未达到

饱和,也会对居住区的生活环境、安全和邻里氛围构成危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将过境交通

引入居住区。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准则和要求》

(交评)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准则和要求

(交评)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交通影响评价是研究新建项目或城市土地利用变更对交通的影

响,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和分析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新增的交通需求对周围

交通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从而,在满足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提出对策,减小项目

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对周围道路交通的压力。

一、一般准则

交通影响评价的侧重点应放在制定切合实际的改善措施以使建设项目对外部交通所产

生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小和明确界定开发商对此影响所应承担的市政设施建设义务两个方面。

为使城市建设与交通协调发展,一方面应考虑新建或改建项目在路网交通流量自然增长的情

况下对交通设施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应具体分析这种影响在未来路网交通流量中所占的比

例,使项目的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做到既能使交通设施承受这种影响,又不妨碍城市的发

展和经济的增长。

交通影响评价应把握如下要素:

1、项目区域内部交通设施(如内部道路、停车设施等)是否能够满足交通的需求;

2、连接外部的出入口通行能力是否能够满足高峰小时进出车辆的需求,交通组织是否

合理;

3、项目生成/吸引的交通量在项目周边的道路上所占的比例是否合理,外部路网是否

能够承担这样的负荷。

对于上述要素,如果“1”不能被满足,应要求开发商削减建设规模或增加内部交通设施;

如果“2”不能被满足,则应调整出入口或要求开发商采取工程措施提高出入口的通行能力并

合理组织出入交通;如果“3”不能被满足,项目生成/吸引的交通量在周边道路上所占的比

例超过一定的量值(主干路为30%,次干路为40%,支路为70%),且外部路网超负荷运行

时,应由开发商承担改善项目周边道路的义务或削减建设规模。

二、研究内容

交通影响评价的内容如下:

1、项目的研究范围

项目的研究区域不能局限于拟建项目的本身。应根据项目对周围地区交通影响的程度,

将周边地区乃至更大范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土地使用与交通的关系,以及交通需求与供给

能力是否平衡。

对于需要在立项阶段进行初步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和交通影响较大的项目,研究范围应

适当扩大。

2、建设项目背景与现状交通分析

介绍拟建项目的背景情况,周围的土地利用现状与交通系统,以及研究区域未来的土地

利用与交通规划。

3、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

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各种土地使用及开发强度与交通量生成或吸引的关

系,预测目标年建设项目产生的交通量,以及这些交通量与城市路网负荷的叠加效应。

4、交通影响评价

对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研究区域内的各类交通设施的供应与需求进行分析,分析交通需求

与路网容纳能力是否匹配。评价建设项目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包括建设项目产生的

交通对各相关交通系统设施(如:道路、公交、行人、停车等)的影响,并对既有的交通规划

方案进行评价和检验。

5、交通设施改进和相关措施

依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减小建设项目对周围道路交通影响的改进方案和措施(外部和

内部交通系统),处理好建设项目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衔接,提出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

并对改进的措施和方案进行评估。

6、结论和建议

提出对建设项目建设规模的建议,以及可接受的交通设施改进措施建议。重点要求说明

项目的规模是否合适,改进措施是否有效,以及对项目布局的评价等。

三、研究方法概要

1、目标年的确定

研究目标年应为项目全部建成或使用的年份,或者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年。规模较大

或分期实施项目,应考虑各阶段完成时期及全部建成后一定时期(如5年、10年)的情况。

2、区域背景资料

应包括交通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数据、交通系统情况等。

3、分析时间段的选择

研究应选择高峰时段进行分析。如果项目产生交通的高峰时间与周围路网交通的高峰不

一致,应研究叠加后最大时的情况,并依此确定交通改善措施。有些用地(如商业、公园、

旅游、娱乐等)应研究平日和假日的不同情况。

4、项目交通预测

预测目标年项目产生的交通影响包括以下内容:交通生成,交通方式分担,交通分布与

交通分配。

5、非项目交通预测

除项目自身和研究区域内计划审批的其他项目生成的交通量会影响目标年的交通系统

状况外,研究区域外的变化同样也会产生影响。非项目交通预测需全面考虑目标年的条件,

称为“基本情形(Base case)”,即项目建成前的背景条件。非项目交通包含两部分:(1)过境

交通,即所有通过研究区域且起止点均在研究区域外的交通出行;(2)其他项目交通,即研

究区域内其他项目产生的交通,起点或终点在研究区域内。未来交通需求包括项目交通、区

域内其他已审批同意建设项目的交通以及区域现状交通加上自然增长量的总和。

预测非项目交通的主要方法有三种:累加法、交通模型法和增长率法。

6、评价

评价项目交通影响并制定交通改善方案应包括如下方面:

(1)交通总量预测

将项目交通量和非项目交通量叠加,得出交通总量,再分析交通系统能否满足增长的交

通需求。

(2)能力分析

对区域内各主要路口和路段的现状和预测年的情况要逐一进行分析。计算它们的流量、

负荷度,需要时要分析路口的排队和延误情况,给出它们的服务水平。

(3)交通安全

应分析区域内有无事故多发地点,找出原因,并在规划设计上提出改进意见。

项目的内部交通组织和外部出入口的设置要尽量减少与行人的冲突,从停车场和公共汽车站

到建筑出入口的行人路线也要考虑安全问题。

(4)内部交通组织

内部交通组织应包括如何使用内部交通联系外部出入口,并设定建筑出入口、落客区、

卸货区和停车场之间的联系通道,应尽量减少迂回线路,少占地,减少与行人或其他车辆的

冲突。

(5)停车

项目要提供适当的停车位,满足项目产生的交通需要,并符合地区交通政策。

(6)项目出入口

项目进出路线与城市道路的交点即项目出入口应等同于道路交叉口。出入口的设置要使

项目的进出车辆安全、有效,尽量避免影响非项目交通。出入口的大小要满足服务车辆的大

小和运行的要求。

(7)交通需求管理

减少项目产生的道路交通量有很多方法,如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减少停车位、提高停车

收费标准、改善人行环境、错时上下班等等。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区位和地区交通策

略,考虑为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创造条件。

要设置足够的公共交通设施。

(8)人居环境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项目产生的交通穿过居住区,使道路流量显著增加,即使其未达到

饱和,也会对居住区的生活环境、安全和邻里氛围构成危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将过境交通

引入居住区。


相关内容

  • 科技文献检索大作业
  • 科技文献检索作业 (2010-2011年第二学期考核要求) 作业要求: 1.学生结合自己专业自主选题,学生每人一题. 2.学生要根据课题灵活运用检索技巧,全篇作业仅使用某一种检索途径(如全部途径.或题名途径.或文摘途径等),酌情扣分. 3.要求第3题到第7题,根据自己课题的检索实际,分别写出所检索的 ...

  • 深圳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指引
  • 深圳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指引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Shenzhen (试行)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二○一三年一月 目 录 1 2 3 4 范围......... ...

  • 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
  • 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 毛 儒 (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香港) 新修订的<铁路安全准则及指引>(rail w ay safety 摘 要 介绍海外有关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的准则:英国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准则, 轨道交通系统工程的安全保证, 英.法.德国不同的风险接受标准.关键词 安全风险 ...

  •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评价
  • 囝iN灌!N11)mi燹溷i翼l 斓憾漆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城市轨道 交通车站安全评价* 潘丽莎1 陈 龙1 刘 兰1 陈波2 秦勇2 (1.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510380,广州: 2.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44,北京∥第一作者,高级工程师) 摘要为预防城市 ...

  • 住宅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
  • 第23卷第1期2009年2月 建筑管理现代化 .r01.23No.1 CONSTRUCTIONMANAGEM[ENTMODERNIZATION Feb.2009 住宅小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 夏 亮1,陈学安2,张 烈2,张成江2 高明华1 (1.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400016,Emil ...

  •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摘 要]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建立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网络结构模型,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为城市权衡会展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会展业是高速增长的新型服务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业态,逐步 ...

  • 第五章思修教案
  • 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授课教案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特点,正确认识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法律和道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正确把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规范,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 ...

  • 城市精明增长评估体系的设计与应用--以敦 煌市为例
  •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7, 7(7), 662-670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7 in Han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ity Smart Growth Eva ...

  • 审计实训流程部分底稿-复印并装订01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2011级会计学专业 审计流程实训 姓名 成绩 1 一.初步业务活动程序表 确定是否接受业务委托:如接受业务委托,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下列要求: 1. 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2. 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承接或保持该项业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