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探测的现状和发展,人类认识宇宙的范围不断扩大。

2.了解探测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

3.了解中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归纳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训练学生运用资料、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探测的发展,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

2.通过学习保护宇宙环境的有关内容,认识保持太空清洁的重要性,增强保持宇宙环境的意识。

关于“宇宙探测的发展”的教学建议

关于宇宙探测的发展,涉及到许多概念:如航天飞机、载人飞船、空间站等等。这些概念不需要学生掌握,若学生感兴趣,或者问到某些相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给予适当的补充。本期扩展资料有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关键应该说明这样几点:

一、人类借助越来越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对宇宙的观测范围增加了许多倍。尤其是各种探测器对一些天体的近距离观察甚至直接取样等,使人类对于宇宙环境中的很多天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人类不断增强的宇宙探测能力,不仅仅是满足认识新事物的好奇心,而且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例如空间通信、气象观测、军事侦察、飞机导航、地球资源遥感等。

三、中国在航空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关于这点,教师可以参考“媒体素材”中的课件类素材。扩展资料也有相关内容。教师通过这部分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当然,人类执著地向宇宙进军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痛苦的灾难。比如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时发生爆炸,7位宇航员全部遇难,成为迄今最大的一次航天灾难。对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世界载人航天大事”,选择性地介绍,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历程是艰难的。

关于开发宇宙的教学建议

关于开发宇宙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从本资源库提供的媒体资料着手,让学生从录像中了解一些人类为开发宇宙做出的各种努力。比如如何建立太空生态系统,让宇航员可以更长时间停留在太空。

学生很容易认为,在当前条件下,开发宇宙离我们很遥远,而事实上,人类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很重要的成果。尤其空间资源是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很理想的资源。而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很多飞行器和人造卫星都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供给。发电后送回地球在目前是科学家的设想。对于矿产资源,目前还处在采样分析阶段。但毫无疑问,人类开发宇宙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国际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提问】宇宙太空有哪些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开发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议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可举实例说明,也可大胆想象未来开发宇宙的广阔前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述】美国的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1)确定登月方案;(2)准备了四项登月飞行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发射9个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并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发射三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3)研制运载火箭;(4)进行实验飞行;(5)研制阿波罗号飞船;(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这项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加该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切说明探测开发宇宙资源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和开发的。

【视频播放】播放“太空殖民”、“太空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登陆火星”等视频。

【总结】宇宙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后备空间,在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开发宇宙资源,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宇宙开发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能够利用地球周围的资源,如何利用以及什么程度上的利用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行性。宇宙开发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演示】保护宇宙环境部分。

【提问】发展航天事业固然重要,但这些空间垃圾,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且体积越来越大,对航天器造成极大的威胁。(可举实例说明对航天器的破坏),太空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将其清除掉?

【活动】学生讨论上述问题,提出清除太空垃圾的必要性和具体清除的办法(发散思维)。

【总结】对宇宙环境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保护,重视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按类别和逻辑关系组织材料、演示成果的能力。

【活动步骤】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人类探测宇宙历程、探测成果的资料。

(2)总结人类的各种宇宙探测活动取得的成果,制作成合适的讲演稿向其他人演示。

(3)讨论人类开发宇宙的现实意义。

【注意事项】

(1)学生应该分组搜集资料。教师可以将可能的领域罗列出来由学生自己选择。比如可以 按照国家分别搜集或者按照开发领域(如生物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探测的现状和发展,人类认识宇宙的范围不断扩大。

2.了解探测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

3.了解中国在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归纳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训练学生运用资料、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探测的发展,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探索精神。

2.通过学习保护宇宙环境的有关内容,认识保持太空清洁的重要性,增强保持宇宙环境的意识。

关于“宇宙探测的发展”的教学建议

关于宇宙探测的发展,涉及到许多概念:如航天飞机、载人飞船、空间站等等。这些概念不需要学生掌握,若学生感兴趣,或者问到某些相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给予适当的补充。本期扩展资料有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关键应该说明这样几点:

一、人类借助越来越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对宇宙的观测范围增加了许多倍。尤其是各种探测器对一些天体的近距离观察甚至直接取样等,使人类对于宇宙环境中的很多天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人类不断增强的宇宙探测能力,不仅仅是满足认识新事物的好奇心,而且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例如空间通信、气象观测、军事侦察、飞机导航、地球资源遥感等。

三、中国在航空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关于这点,教师可以参考“媒体素材”中的课件类素材。扩展资料也有相关内容。教师通过这部分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当然,人类执著地向宇宙进军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痛苦的灾难。比如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时发生爆炸,7位宇航员全部遇难,成为迄今最大的一次航天灾难。对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世界载人航天大事”,选择性地介绍,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历程是艰难的。

关于开发宇宙的教学建议

关于开发宇宙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从本资源库提供的媒体资料着手,让学生从录像中了解一些人类为开发宇宙做出的各种努力。比如如何建立太空生态系统,让宇航员可以更长时间停留在太空。

学生很容易认为,在当前条件下,开发宇宙离我们很遥远,而事实上,人类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很重要的成果。尤其空间资源是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很理想的资源。而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很多飞行器和人造卫星都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供给。发电后送回地球在目前是科学家的设想。对于矿产资源,目前还处在采样分析阶段。但毫无疑问,人类开发宇宙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国际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提问】宇宙太空有哪些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开发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议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可举实例说明,也可大胆想象未来开发宇宙的广阔前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述】美国的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1)确定登月方案;(2)准备了四项登月飞行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发射9个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并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发射三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3)研制运载火箭;(4)进行实验飞行;(5)研制阿波罗号飞船;(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这项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加该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切说明探测开发宇宙资源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和开发的。

【视频播放】播放“太空殖民”、“太空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登陆火星”等视频。

【总结】宇宙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后备空间,在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开发宇宙资源,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宇宙开发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能够利用地球周围的资源,如何利用以及什么程度上的利用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行性。宇宙开发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演示】保护宇宙环境部分。

【提问】发展航天事业固然重要,但这些空间垃圾,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且体积越来越大,对航天器造成极大的威胁。(可举实例说明对航天器的破坏),太空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将其清除掉?

【活动】学生讨论上述问题,提出清除太空垃圾的必要性和具体清除的办法(发散思维)。

【总结】对宇宙环境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保护,重视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按类别和逻辑关系组织材料、演示成果的能力。

【活动步骤】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人类探测宇宙历程、探测成果的资料。

(2)总结人类的各种宇宙探测活动取得的成果,制作成合适的讲演稿向其他人演示。

(3)讨论人类开发宇宙的现实意义。

【注意事项】

(1)学生应该分组搜集资料。教师可以将可能的领域罗列出来由学生自己选择。比如可以 按照国家分别搜集或者按照开发领域(如生物


相关内容

  • 1.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学案)
  • §1.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高一地理备课组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材料,说明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2.明白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如何来开发宇宙. [学习重点]宇宙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学习过程] 材料一:神舟系列 1999年11月20日,多年来秘而不宣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quo ...

  •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教学设计
  • 1.3 课 题 设计项目 具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教学设计 课 内 容 体 新课 型 教学设计的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目标 1. 说大纲:该部分是大纲中的理解应用部分,是考 了解宇宙探测.开发.保护的现状, 点之一,也是研究性学习重要课题. 明确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在不断扩 ...

  • 浙教班初中科学目录表
  • 科学目录表 七年级(上) 一.科学入门 1.1科学并不神秘 1.2走进科学实验室 1.3科学观察 1.4科学测量 1.5科学探究 二.观察生物 2.1生物与非生物 2.2细胞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4常见的动物 2.5常见的植物 2.6物种的多样性 三.人类的家园--地球 3.1地球的形状和内 ...

  •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 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方法:指导学 ...

  •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 [课标要求 ]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材分析 ] 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我们"谈天"是为了"说地",这里不过多地补充天文知识.教材主要讨论了3个 ...

  • 技术革新例子
  • 英国:技术革新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中国: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自主出舱.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 ...

  • 高中各科目录
  • 高中各科目录 数学 必修1到必修5文理都学 选修1-1.1-2文科 选修2-1.2-2.2-3理科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 ...

  • 航空航天发展史
  •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简史 序言 升空飞行是人类最古老.最美好的愿望之一.千百年来,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流传着许许多多有关飞行的美妙神话和传说,而家喻户晓.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嫦娥奔月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科学技术长期落后,飞行的探索直到近代一直处于盲目的冒险和无尽的幻想阶段.在人们认识到简单模仿鸟类的扑翼飞行 ...

  •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 22.探索宇宙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 [学情分析] 六年级对于宇宙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但不是很透彻,本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料引导并激发学生探究,让学生了解前人类的重要成果,来增加对宇宙的认识.最初,人类用眼睛和想象来认识宇宙,今天我们使用各种研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