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

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宇宙上看到的地球组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也是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本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

导入新课:

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大家在初中的时候对地理都有所接触,也许你对地理很感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是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感受到地理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回给你很多帮助。(学生举例说明)

现在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有很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而是要对一些地理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今天我们就先去浩瀚的宇宙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来看看我们的地球。

导学、自主探讨、讨论交流

先根据同学们过去的观察体验,交流对于天体和宇宙的认识,教师总结宇宙的概念。在次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P2图1.1,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紧扣谈天说地的话题,提出“说地”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如何确定地球的位置?地球是一颗怎样的星球?地球上为何有生命物质存在?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引导启发)认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全面认识地球上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并找出这些形象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原因。宇宙虽然无边无际,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但是是有规律可循的。搞清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

(读图指导)图1.2体现了宇宙是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成的有序的物质世界。四幅小图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逐层展示了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

(方法步骤)

1、 利用天体系统层次图找出地球的位置;

2、 将图1.2转换为图1.3,或自行设计天体系统的层次图,以多种方式表

示地球的位置;

3、 用文字描述不同宇宙空间尺度中地球所处的位置。描述层次要清晰。

(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学习,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设计的图表整理出来。

二、 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探究引导)地球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天体?人类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主要来自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和研究成果。聚焦太阳系,分析一组图表信息,了解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特别是各大行星的基本特点,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自学、讨论、点评)

1、 认识地球作为行星的普通性

(学生围绕活动要求,先自学,再分组讨论)

第一步,读“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从中认识地球。要求运用图表信息说明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第二步,分析图表中各要素的相关数据,运用基本的数理知识比较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进一步认识地球。

(1) 认识地球作为行星的普通性

(点评指导)点评侧重运用数理知识解读图表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如,观察太阳系模式图中九大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得出同向性的特征;根据九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度,得出共面性特征;根据九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得出近圆性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证明地球并不例外;再从结构特征,比如质量和体积等方面比较各

大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得出地球也无特殊之处的结论。最后以上述探讨的两方面结果来证明地球具有行星的一般特征,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 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特殊行星

为何又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宇宙中只发现在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导学) 用人类对火星生命的探测,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生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再比较火星与地球的自然条件,引导学生探讨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

(自学整理,交流点评)

第一步:读图表分析,再次阅读第四页的图表信息,从日地距离、体积和质量等方面自主推理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第二步:阅读、理解教材。即阅读第六页信息,理解地球内部物质变化与液态水形成的关系,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讨论交流评议。在自主分析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 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指导探究) 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有存在生命的可能?如何探寻类似地球的星球?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全班讨论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拓展)

第一步,课堂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第二步,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

四、课堂总结

首先让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了那些知识,然后,在出示如下知识结构提纲,看学生还有那些知识没总结出来。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

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教学重点: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宇宙上看到的地球组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也是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本章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

导入新课:

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大家在初中的时候对地理都有所接触,也许你对地理很感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是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感受到地理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回给你很多帮助。(学生举例说明)

现在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有很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而是要对一些地理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今天我们就先去浩瀚的宇宙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来看看我们的地球。

导学、自主探讨、讨论交流

先根据同学们过去的观察体验,交流对于天体和宇宙的认识,教师总结宇宙的概念。在次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P2图1.1,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紧扣谈天说地的话题,提出“说地”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如何确定地球的位置?地球是一颗怎样的星球?地球上为何有生命物质存在?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引导启发)认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全面认识地球上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并找出这些形象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原因。宇宙虽然无边无际,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但是是有规律可循的。搞清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

(读图指导)图1.2体现了宇宙是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成的有序的物质世界。四幅小图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逐层展示了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

(方法步骤)

1、 利用天体系统层次图找出地球的位置;

2、 将图1.2转换为图1.3,或自行设计天体系统的层次图,以多种方式表

示地球的位置;

3、 用文字描述不同宇宙空间尺度中地球所处的位置。描述层次要清晰。

(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学习,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设计的图表整理出来。

二、 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探究引导)地球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天体?人类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主要来自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和研究成果。聚焦太阳系,分析一组图表信息,了解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特别是各大行星的基本特点,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自学、讨论、点评)

1、 认识地球作为行星的普通性

(学生围绕活动要求,先自学,再分组讨论)

第一步,读“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从中认识地球。要求运用图表信息说明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第二步,分析图表中各要素的相关数据,运用基本的数理知识比较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进一步认识地球。

(1) 认识地球作为行星的普通性

(点评指导)点评侧重运用数理知识解读图表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如,观察太阳系模式图中九大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得出同向性的特征;根据九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度,得出共面性特征;根据九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得出近圆性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证明地球并不例外;再从结构特征,比如质量和体积等方面比较各

大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得出地球也无特殊之处的结论。最后以上述探讨的两方面结果来证明地球具有行星的一般特征,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 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特殊行星

为何又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宇宙中只发现在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导学) 用人类对火星生命的探测,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生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再比较火星与地球的自然条件,引导学生探讨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

(自学整理,交流点评)

第一步:读图表分析,再次阅读第四页的图表信息,从日地距离、体积和质量等方面自主推理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第二步:阅读、理解教材。即阅读第六页信息,理解地球内部物质变化与液态水形成的关系,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讨论交流评议。在自主分析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 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指导探究) 除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有存在生命的可能?如何探寻类似地球的星球?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全班讨论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拓展)

第一步,课堂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第二步,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

四、课堂总结

首先让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了那些知识,然后,在出示如下知识结构提纲,看学生还有那些知识没总结出来。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内容

  • 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
  •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天体系统的结构,以及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 ...

  • [教案]宇宙中的地球
  • `学校: 课题 教学目标 讲课人: 宇宙中的地球 日期: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 知道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 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 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 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 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

  • (宇宙航行教案)
  • 设计 教师 课题 知识 目标 谢志刚 审核 教师 宇宙的航行 使用 教师 编号 课 型 必修 2 新授 [来源:学科网 ZXXK][来源:学科网 ZXXK]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通过介绍 ...

  • 1.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别天体的主要类型,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归纳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 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立体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立体意识. 2. 利用图 ...

  • 地球的运动地理教案
  •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蒋拉什吉 [课标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的,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分 ...

  • 初二生物教案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生命起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进化论"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进化论" ...

  • 六年级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设计
  •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本是月球公转时出现的两种特殊的自然现象.但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无法解释这些自然现象.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这两种现象的形成,从而揭开宇宙奥秘的乐趣,养成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的良好习惯,保持和发展对 ...

  • 地球的自转教案
  • 地球的运动(一) 开课人: 开课班级:高一年三班 开课时间:2014.9.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 (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 ...

  • [宇宙的边疆]教案
  • <宇宙的边疆>教案 开封市五中 李念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本文的说明层次与说明顺序. 2.理解解说词中议论与抒情的作用. 二.德育目标 1.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认识. 2.合作探究人类进行宇宙探索的意义. 3.了解宇宙,培养宽广的胸怀.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