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与生态文明

绿色化学与生态文明

摘要: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广泛借鉴诸如现代化学工业中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从我国目前社会出发,谈谈对社会中我们化学工业应该怎么样做,并在借鉴西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启示的基础上,中国化学工业应该怎么做。

关 键 词:化学工业;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文明;

0 引言

自上个世纪全球爆发生态危机以来,生态文明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我国于1972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世界第一次环境与发展会议开始以来,我过正式开启生态文明之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己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所以我国越来越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重视。

化工工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越来越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处于社会转型进程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矛盾,比如设备陈旧,工艺缺乏创新等等,根据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的国策, 所以有人提出来绿色化学这个概念,绿色化学越来越被人民所推崇。 1 生态文明

1.1 生态文明简述

确切的说生态文明没有一个很准确的定义,一般而言我国主义从广义与狭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的演替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定义:

1、广义与侠义: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生物间的和谐共生共存状态,广义的理解则指一切自然存在物,这既包含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等,也包含人具有的协调平衡状态,也包含生态系统的均衡、自控、进化三者的结合构成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2、人与自然:一般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目前人与自然的角度定义生态文明存在差异,不过大致分为几方面。第一方面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生态文明的特征进行定义;第二方面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协调作为定义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第三方面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种状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对比性。

3、文明的演替:文明的演替过程定义生态文明,目前众多概念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行类比定义;二类是将生态文明的形态进行比较定义。

我们从这些生态文明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目前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还没有

固定下来,但是生态文明不管从哪些方面,都实现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即生态,才有物质、精神、制度等文明成果。

1.2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这一理论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2 绿色化学概述

2.1 绿色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1984年美国环保局提出废物最小化,基本思想是通过减少产生废物和回收利用废物以达到废物最少,这是绿色化学最初的构想。但是废物最小化有局限性,因为他主要是一个与有害废物有关的术语,包括废物的回收利用,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过程中上。所以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污染预防是指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场地产生的废物,包括减少使用有害物质和更有效的利用资源,一次来保护自然资源。绿色化学思想初步形成。

1992年美国环保局又发布了污染预防战略。这些活动推动了绿色化学在美国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并且在这一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赵凯丽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来被称为绿色化学国际会议,大会达成共识,并制定议程---《21世纪议程 》,正式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最新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这时起,人类将从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绿色化学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并逐步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

2.2 绿色化学的定义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生产。绿色化学的理想就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在产生废物,不在处理废物。总之,绿色化学是一门具有明确社会要求和科学目标的新兴交叉学科,以当代足心科技的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和方法,从源头上根除污染,实现化学与生态协调发展为宗旨来研究环境友好的新反应、新过程、新产品。

2.3 绿色化学的主要原则

最近一些年根据科研的工作的总结,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理》,这些理论可以作为一个实验化学家合成开发和评估一个合成路线,一个生产过程,一个化合物是不是符合绿色化学的指导方针和标准。

1、预防环境污染,防止产生废弃物要比产生后再去处理和净化好得多;

2、原子经济性,设计将所有反应物尽可能全部转化为产品的合成方法;

3、无害化学,合成设计在化学合成中使用和产生的物质对人类健康无害和低毒或者无毒、无害的合成方法;

4、设计化学产品的安全性,设计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不仅具有所需的性能,还应具有最小的毒性。

5、使用安全的溶剂和辅料,如无必要尽量不用辅料;

6、提高能源经济性,尽可能降低化学过程所需能量,还应考虑对环境和经济的效益,合成程序尽可能在大气环境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7、使用可再生的原料,从切实可行的技术和经济方面考虑,原料应能回收而不是排入环境;

8、减少派生物,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多余的衍生反应,因为进行这些步骤需调价一些放映无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

9、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催化剂比符合化学计量数的反应物更占优势;

10、降解设计,按设计生产的生成物,当其有效作用完成后,可以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不在环境中继续存在;

11、防止污染进程中的实时分析,不断开发实时分析方法,实现在线监测,对有害物质的生成做到提前控制;

12、预防意外事件的安全工艺,在化学过程中,反应物的选择应着眼于使包括释放、爆炸、着火等化学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这些原则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1绿色化学关系图

3 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发展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我国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政府白皮书之后,面对新兴的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技术的浪潮,我国也开展了行动。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组织了“绿色化学与技术--推进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院士咨询活动。1997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资助的“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正式启动,项目涉及我国石油的一些重要过程,重点探索3个层次,即导向基础性研究、技术可行性的初步探索、催化剂和“原子经济”反应等新技术的探索研究,为解决现有生产工艺存在的环境问题奠定基础。2000年“石油炼制和基本邮寄化学品合成的绿色化学项目”正式启动。此外一些高等院校也成立了绿色化学研究机构,如中科大的绿色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心,四川大学的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等。

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化学课学基础内容的更新;从环境观点看,它是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看,它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建议

1995年3月1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设立“美国总统化学挑战奖” ;日本在20世纪末期,开始实施重建绿色地球的“阳光计划”;1997年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一个名为“为环境而研究”的计划 。

一般认为环境政策型立法源于美国,因其比较适应环境保护的特殊性,受到了日本、欧盟各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仿效。美国政府环保方针政策最为全面。包括环境技术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开发政策、建立政府和工业界的合作伙伴关系、加速商业化政策。这些政策方针全方位地支持着企业进行环境保护,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入世后国外环保产业必将对我国的环保产业带来冲击,为了提升我国环保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支撑环保企业的发展。

面对整个化学史的发展,我们不能评价化学的发展得失来判断标准,我们只有通过反思的教育模式来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生产消费方式等等。从而更清晰的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辨证的双重互动效应,所以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绿色化学教育也更应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发展内容,这样更恩能够激励学生对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树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方面的道德观,建立起全新的发展模式,更好更快的发展。

1、我国应该设立一些与绿色化学相关的政策,完善保护环境的配套政策;

2、设立一些环境的奖励;

3、做到生态文明与绿色化学的普及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泳.生态文明与化学及化学教育[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6):19-21.

[2] 陈军,成金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经纬理论月刊,2012,10:140-145.

[3] 林松柏.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J].福建化工,2000,1:38-41.

[4] 郝小明等.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化学[J].当代石油石化,2001,9(7):1-4.

[5] 薛冰,张伟伟等.关于生态文明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2,11:24-29.

绿色化学与生态文明

摘要: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广泛借鉴诸如现代化学工业中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从我国目前社会出发,谈谈对社会中我们化学工业应该怎么样做,并在借鉴西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启示的基础上,中国化学工业应该怎么做。

关 键 词:化学工业;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文明;

0 引言

自上个世纪全球爆发生态危机以来,生态文明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我国于1972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世界第一次环境与发展会议开始以来,我过正式开启生态文明之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己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所以我国越来越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重视。

化工工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越来越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处于社会转型进程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矛盾,比如设备陈旧,工艺缺乏创新等等,根据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的国策, 所以有人提出来绿色化学这个概念,绿色化学越来越被人民所推崇。 1 生态文明

1.1 生态文明简述

确切的说生态文明没有一个很准确的定义,一般而言我国主义从广义与狭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的演替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定义:

1、广义与侠义: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生物间的和谐共生共存状态,广义的理解则指一切自然存在物,这既包含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等,也包含人具有的协调平衡状态,也包含生态系统的均衡、自控、进化三者的结合构成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2、人与自然:一般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目前人与自然的角度定义生态文明存在差异,不过大致分为几方面。第一方面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生态文明的特征进行定义;第二方面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协调作为定义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第三方面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种状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对比性。

3、文明的演替:文明的演替过程定义生态文明,目前众多概念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行类比定义;二类是将生态文明的形态进行比较定义。

我们从这些生态文明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目前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还没有

固定下来,但是生态文明不管从哪些方面,都实现了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即生态,才有物质、精神、制度等文明成果。

1.2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这一理论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2 绿色化学概述

2.1 绿色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1984年美国环保局提出废物最小化,基本思想是通过减少产生废物和回收利用废物以达到废物最少,这是绿色化学最初的构想。但是废物最小化有局限性,因为他主要是一个与有害废物有关的术语,包括废物的回收利用,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过程中上。所以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污染预防是指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场地产生的废物,包括减少使用有害物质和更有效的利用资源,一次来保护自然资源。绿色化学思想初步形成。

1992年美国环保局又发布了污染预防战略。这些活动推动了绿色化学在美国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并且在这一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赵凯丽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来被称为绿色化学国际会议,大会达成共识,并制定议程---《21世纪议程 》,正式奠定了全球发展的最新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这时起,人类将从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绿色化学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并逐步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

2.2 绿色化学的定义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生产。绿色化学的理想就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在产生废物,不在处理废物。总之,绿色化学是一门具有明确社会要求和科学目标的新兴交叉学科,以当代足心科技的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和方法,从源头上根除污染,实现化学与生态协调发展为宗旨来研究环境友好的新反应、新过程、新产品。

2.3 绿色化学的主要原则

最近一些年根据科研的工作的总结,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理》,这些理论可以作为一个实验化学家合成开发和评估一个合成路线,一个生产过程,一个化合物是不是符合绿色化学的指导方针和标准。

1、预防环境污染,防止产生废弃物要比产生后再去处理和净化好得多;

2、原子经济性,设计将所有反应物尽可能全部转化为产品的合成方法;

3、无害化学,合成设计在化学合成中使用和产生的物质对人类健康无害和低毒或者无毒、无害的合成方法;

4、设计化学产品的安全性,设计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不仅具有所需的性能,还应具有最小的毒性。

5、使用安全的溶剂和辅料,如无必要尽量不用辅料;

6、提高能源经济性,尽可能降低化学过程所需能量,还应考虑对环境和经济的效益,合成程序尽可能在大气环境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7、使用可再生的原料,从切实可行的技术和经济方面考虑,原料应能回收而不是排入环境;

8、减少派生物,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多余的衍生反应,因为进行这些步骤需调价一些放映无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

9、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催化剂比符合化学计量数的反应物更占优势;

10、降解设计,按设计生产的生成物,当其有效作用完成后,可以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不在环境中继续存在;

11、防止污染进程中的实时分析,不断开发实时分析方法,实现在线监测,对有害物质的生成做到提前控制;

12、预防意外事件的安全工艺,在化学过程中,反应物的选择应着眼于使包括释放、爆炸、着火等化学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这些原则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1绿色化学关系图

3 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发展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我国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政府白皮书之后,面对新兴的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技术的浪潮,我国也开展了行动。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组织了“绿色化学与技术--推进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院士咨询活动。1997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资助的“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正式启动,项目涉及我国石油的一些重要过程,重点探索3个层次,即导向基础性研究、技术可行性的初步探索、催化剂和“原子经济”反应等新技术的探索研究,为解决现有生产工艺存在的环境问题奠定基础。2000年“石油炼制和基本邮寄化学品合成的绿色化学项目”正式启动。此外一些高等院校也成立了绿色化学研究机构,如中科大的绿色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心,四川大学的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等。

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化学课学基础内容的更新;从环境观点看,它是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看,它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建议

1995年3月1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设立“美国总统化学挑战奖” ;日本在20世纪末期,开始实施重建绿色地球的“阳光计划”;1997年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一个名为“为环境而研究”的计划 。

一般认为环境政策型立法源于美国,因其比较适应环境保护的特殊性,受到了日本、欧盟各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仿效。美国政府环保方针政策最为全面。包括环境技术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开发政策、建立政府和工业界的合作伙伴关系、加速商业化政策。这些政策方针全方位地支持着企业进行环境保护,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入世后国外环保产业必将对我国的环保产业带来冲击,为了提升我国环保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支撑环保企业的发展。

面对整个化学史的发展,我们不能评价化学的发展得失来判断标准,我们只有通过反思的教育模式来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生产消费方式等等。从而更清晰的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辨证的双重互动效应,所以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绿色化学教育也更应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发展内容,这样更恩能够激励学生对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树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方面的道德观,建立起全新的发展模式,更好更快的发展。

1、我国应该设立一些与绿色化学相关的政策,完善保护环境的配套政策;

2、设立一些环境的奖励;

3、做到生态文明与绿色化学的普及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泳.生态文明与化学及化学教育[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6):19-21.

[2] 陈军,成金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经纬理论月刊,2012,10:140-145.

[3] 林松柏.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J].福建化工,2000,1:38-41.

[4] 郝小明等.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化学[J].当代石油石化,2001,9(7):1-4.

[5] 薛冰,张伟伟等.关于生态文明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2,11:24-29.


相关内容

  • 绿色化学教育在大学化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21卷第1期2006年3月 柳 州 师 专 学 报Journal of L iuzhou Teachers College Vol . 21No . 1Mar . 2006 绿色化学教育在大学化学教育中的作用 张春艳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广西柳州545004) 摘 要:在大学 ...

  • 什么是环境
  • 什么是环境? 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以及其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 简单通俗地讲,所谓环境,即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一切.我们面对的空间提供给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江河湖泊 ...

  •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国务院 第一章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二五"以来,坚决向污染宣战,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 ...

  • 杭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 杭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二O一O年四月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低碳城市.生活品质之城和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时期,是杭州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

  • 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
  • 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一.安全食品 ...

  • 倡导生态文明_建设绿色家园
  • 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家园 松山学校 李君辉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 ...

  • [中江网]化院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
  • 中国江苏网讯 (徐艺轩 金 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何让大学生进一步接受教育实践活动,是每一所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的话题.日前,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多彩多样的暑期社会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国家大事,帮助他们树立公益爱心.弘扬生态文明等意识. 夏日基层体验 丝路精神永传 为学习习近平总 ...

  •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 ...

  •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演讲稿
  •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