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陶潜体诗十六首]看白居易对酒的体认

  摘 要:在白居易退居下�为母丁忧期间所写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作者对酒有着自己独特的体认:面对生死无常的人生,借酒极尽生之乐;煎熬于生之孤独,借酒排遣此种生存的不适;遭受功业难就,借酒淡泊名利;无奈于天命难测,借酒排遣心中愤懑。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19555.htm  关键词:白居易;酒;体认;世俗   作者简介:左超慧,女(1988.1―),陕西渭南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019-01   《新唐书・白居易传》载“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①,此时白居易刚经历了卸任拾遗而未能得以升迁的仕途失意,前期兼济情怀浓郁的白居易,“论执强硬,帝未论,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②,而这种谏诤却给作者带来了仕途的不济,退居渭上为母丁忧,仕途失意常常渗透在作者的诗文中, “况我垂钓意,人鱼亦兼忘” 《渭上偶钓》,而同时,生命易逝的气息更是笼罩在此时期作者的生活中,“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九日登西原宴望》),此时作者心情的抑郁油然可知。   在此种抑郁心境中,作者将目光转向了“酒”,酒成为白居易寻找自我解脱的众多方法之一,而对于酒,白居易 “在感受悠然闲适之美的同时,不能摆脱眼前鄙近的世俗之境,总让人沉浸在世俗的享受和逸悦中”③,他没有像东晋时期的刘伶“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④,彻底的沉醉以期彻底的抛却政治,也没有像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完全的清醒是为一种彻底的执著于政治,在《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不仅“篇篇有酒”,而且六首诗是以“酒”为主题的,作者对酒的独特体认无不体现在此组诗歌中,具体而言:   一、生死无常――借酒极尽生之乐   在退居渭上为母丁忧的日子里, “早出向朝市,暮已归下泉”《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一》的生死无常,弥漫在作者此时的心境中,既然生命是无法永恒的,唯有抓住现在极尽生之乐,才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开瓶泻�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四》,这种身体愉悦感的体味是为酒的一种生理之乐,“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⑤,心理上,酒给作者带来了忘却生死之痛的灵魂解脱“今朝不尽醉,知有明朝不?不见郭门外,累累坟与丘?”《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一》,酒在生死无法超越的现实面前,给作者带来了痛苦的暂时解脱,忘却生死,寻求生理和心理的暂时愉悦,酒获得了超越生死,极尽生之乐的体认。   二、生之孤独――借酒排遣个体生存的不适状态   退居渭上为母丁忧,孤独的字眼频繁地出现在此时期的诗歌中, “出门无所往,入室还独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二》,不知该去寻找谁来排遣内心的孤独,这种孤独之感该如何排遣?作者给出的答案“不以酒自娱, 块然与谁语?”《效陶潜体诗是十六首・其二》,以酒为友,以酒自娱,超脱孤独感,这是作者在酒中超脱自我孤独的重要之法,“朝亦独醉歌,暮亦独醉睡,未尽一壶酒,已成三独醉”《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五》,面对孤独,借酒排遣个体存在的不适状态,酒在这里成为作者超越孤独的重要途径,在迷醉中忘却孤独感,获取精神的愉悦,是为白居易对酒的又一体认。   三、功业难就――借酒淡泊名利   退居渭上的白居易有着卸任左拾遗而未得到升迁的仕途失意之痛,这引发着作者对于理想抱负与现实的双重思考,“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一人常独醉,一人常独醒。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三》,屈原忠而见疑,而世俗型的白居易认同的是刘伶,沉醉酒乡, “处处去不得,却归酒中来”《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四》,酒在这里获得了一种超越之境,超越对于理想的执着,超越浓重的仕途失意的阴郁, “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三》,功名富贵如过眼烟云,且常常使执著于此的生命个体痛苦不堪,淡泊名利,当醉且醉,寄情于酒,在酒的沉醉中获得仕途失意时的超脱,这是白居易对酒的又一体认。   四、天命难测――借酒排遣心中愤懑   白居易退居渭上,产生了强烈的天命难测的忧患与抑郁感,这是个体在宇宙中自我渺小的无能为力, “谓神福善人,孔圣栖遑。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六》,白居易于此发出了强烈的质疑与探问,而作者质问的结果无疑是无奈而悲凉的,“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六》,生命个体对于宇宙天命的无法超越无法解脱,无疑是极具悲凉的质问结果,而于此时,作者发出了“唯当多种黍,日醉手中觞”《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六》的感慨,既然天理难测,那么唯有借酒排遣心中的愤懑,获得自我存在的暂时愉悦,这是白居易对酒的又一体认。   以酒为伴,以酒为悟,生死无常、孤独存在、功业难就、天命难测,面对这些人生无奈之时,以酒自娱,酒的精神与内涵在白居易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获得了作者独特的体认, “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然境界,追求人生的自由洒脱,乃是白居易由前期创作讽喻诗积极参政而转向中后期创作闲适诗退避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⑥,酒在这里成为白居易获取自由洒脱人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以酒自娱而又不过分沉溺,在半醒与半醉中,获得个体适意的存在,适性存在于现实与理想之间。   注释:   ①刘�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4344页。   ②欧阳修 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02页。   ③刘中文《唐代陶渊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④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 2007年版,第177页。   ⑤靳亚洲,金开诚《白居易与新乐府》,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年版,第8页。   ⑥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51页。   参考文献:   [1]朱金成《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2]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97年版。   [3]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三联书店 2009年版。

  摘 要:在白居易退居下�为母丁忧期间所写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作者对酒有着自己独特的体认:面对生死无常的人生,借酒极尽生之乐;煎熬于生之孤独,借酒排遣此种生存的不适;遭受功业难就,借酒淡泊名利;无奈于天命难测,借酒排遣心中愤懑。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19555.htm  关键词:白居易;酒;体认;世俗   作者简介:左超慧,女(1988.1―),陕西渭南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019-01   《新唐书・白居易传》载“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①,此时白居易刚经历了卸任拾遗而未能得以升迁的仕途失意,前期兼济情怀浓郁的白居易,“论执强硬,帝未论,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②,而这种谏诤却给作者带来了仕途的不济,退居渭上为母丁忧,仕途失意常常渗透在作者的诗文中, “况我垂钓意,人鱼亦兼忘” 《渭上偶钓》,而同时,生命易逝的气息更是笼罩在此时期作者的生活中,“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九日登西原宴望》),此时作者心情的抑郁油然可知。   在此种抑郁心境中,作者将目光转向了“酒”,酒成为白居易寻找自我解脱的众多方法之一,而对于酒,白居易 “在感受悠然闲适之美的同时,不能摆脱眼前鄙近的世俗之境,总让人沉浸在世俗的享受和逸悦中”③,他没有像东晋时期的刘伶“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④,彻底的沉醉以期彻底的抛却政治,也没有像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完全的清醒是为一种彻底的执著于政治,在《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不仅“篇篇有酒”,而且六首诗是以“酒”为主题的,作者对酒的独特体认无不体现在此组诗歌中,具体而言:   一、生死无常――借酒极尽生之乐   在退居渭上为母丁忧的日子里, “早出向朝市,暮已归下泉”《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一》的生死无常,弥漫在作者此时的心境中,既然生命是无法永恒的,唯有抓住现在极尽生之乐,才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开瓶泻�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四》,这种身体愉悦感的体味是为酒的一种生理之乐,“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⑤,心理上,酒给作者带来了忘却生死之痛的灵魂解脱“今朝不尽醉,知有明朝不?不见郭门外,累累坟与丘?”《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一》,酒在生死无法超越的现实面前,给作者带来了痛苦的暂时解脱,忘却生死,寻求生理和心理的暂时愉悦,酒获得了超越生死,极尽生之乐的体认。   二、生之孤独――借酒排遣个体生存的不适状态   退居渭上为母丁忧,孤独的字眼频繁地出现在此时期的诗歌中, “出门无所往,入室还独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二》,不知该去寻找谁来排遣内心的孤独,这种孤独之感该如何排遣?作者给出的答案“不以酒自娱, 块然与谁语?”《效陶潜体诗是十六首・其二》,以酒为友,以酒自娱,超脱孤独感,这是作者在酒中超脱自我孤独的重要之法,“朝亦独醉歌,暮亦独醉睡,未尽一壶酒,已成三独醉”《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五》,面对孤独,借酒排遣个体存在的不适状态,酒在这里成为作者超越孤独的重要途径,在迷醉中忘却孤独感,获取精神的愉悦,是为白居易对酒的又一体认。   三、功业难就――借酒淡泊名利   退居渭上的白居易有着卸任左拾遗而未得到升迁的仕途失意之痛,这引发着作者对于理想抱负与现实的双重思考,“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一人常独醉,一人常独醒。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三》,屈原忠而见疑,而世俗型的白居易认同的是刘伶,沉醉酒乡, “处处去不得,却归酒中来”《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四》,酒在这里获得了一种超越之境,超越对于理想的执着,超越浓重的仕途失意的阴郁, “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三》,功名富贵如过眼烟云,且常常使执著于此的生命个体痛苦不堪,淡泊名利,当醉且醉,寄情于酒,在酒的沉醉中获得仕途失意时的超脱,这是白居易对酒的又一体认。   四、天命难测――借酒排遣心中愤懑   白居易退居渭上,产生了强烈的天命难测的忧患与抑郁感,这是个体在宇宙中自我渺小的无能为力, “谓神福善人,孔圣栖遑。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六》,白居易于此发出了强烈的质疑与探问,而作者质问的结果无疑是无奈而悲凉的,“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六》,生命个体对于宇宙天命的无法超越无法解脱,无疑是极具悲凉的质问结果,而于此时,作者发出了“唯当多种黍,日醉手中觞”《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六》的感慨,既然天理难测,那么唯有借酒排遣心中的愤懑,获得自我存在的暂时愉悦,这是白居易对酒的又一体认。   以酒为伴,以酒为悟,生死无常、孤独存在、功业难就、天命难测,面对这些人生无奈之时,以酒自娱,酒的精神与内涵在白居易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获得了作者独特的体认, “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然境界,追求人生的自由洒脱,乃是白居易由前期创作讽喻诗积极参政而转向中后期创作闲适诗退避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⑥,酒在这里成为白居易获取自由洒脱人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以酒自娱而又不过分沉溺,在半醒与半醉中,获得个体适意的存在,适性存在于现实与理想之间。   注释:   ①刘�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4344页。   ②欧阳修 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02页。   ③刘中文《唐代陶渊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④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 2007年版,第177页。   ⑤靳亚洲,金开诚《白居易与新乐府》,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年版,第8页。   ⑥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51页。   参考文献:   [1]朱金成《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2]谢思炜《白居易集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97年版。   [3]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三联书店 2009年版。


相关内容

  • 唐朝诗人眼中的陶渊明
  • 唐朝大解密(50) 唐朝诗人眼中的陶渊明 文/梁迎春 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令世人向往,道出了每个文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可在当时的东晋,他的诗文并不被认可.南朝时,他的作品才得以流传.一直到唐朝,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陶渊明的文学地位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由此我想到,唐朝诗人是如何来评价陶渊明 ...

  • 白居易的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 白居易的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总的看来,白居易的讽喻诗具有如下艺术特点: 一.语言浅显平易而又能警策动人.他的诗善叙事,但又善用一二警策句统摄全篇,达到言浅意深.平淡中见奇警的效果.如<轻肥>前十四句全是铺叙权贵的阔绰,最后两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怵目惊心的对比 ...

  • 赞美桂林漓江的诗句有哪些?
  • 千峰环野立 一水抱城流 城在景中 景在城中 城景交融 漓江春水绿悠悠 细雨昊天结伴游 两岸奇峰看不尽 碧莲峰下泊行舟 ------董必武1959年游阳朔作 水如罗带山如屏 奇秀莲峰古有名 东岭朝霞新面貌 锦绣河山寿阳城 -----美术家帅础坚1960年 古代碧莲峰又称寿阳山,因此阳朔又称寿阳 陶潜彭 ...

  • 07杂诗十二首(其二)
  • 第7课 杂诗十二首(其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知道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细心品味诗中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理解作者&q ...

  • 第八章 酒与名人.ppt.Convertor
  • Page No.1 WordsFromSlide 第八章 酒与名人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2 WordsFromSlide 思考题 说出唐宋以来与酒有关的几个文人.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3 WordsFromSlide 纵观古代文坛,酒与 ...

  • 陶渊明(东晋诗人)
  • 陶渊明(东晋诗人)[táo yuān míng]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1]),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2],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 ...

  • 山谷词与唐诗
  • 在宋词与唐诗的关系史上,山谷词至今仍是不被人重视的一环.它不如周邦彦的"多用唐人诗栝入律,混然天成"(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也比不上辛弃疾的"运用唐人诗句,如淮阴将兵,不以数限"(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加上它内容驳杂,& ...

  •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的疏狂心态
  •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的疏狂心态 阅读苏轼,发现他常常自称疏狂或疏.狂.如全部苏词中,疏字24见,其中自况者 次 [1]:狂字14见,自况10次[2]:疏狂合用次,均为夫子自道:<满庭芳>"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满庭芳>"且趁闲身未老, ...

  • 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
  • 基本资料 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 作者: 王达靖 出版社: 出版年: 2007.8 页数: 定价: 22.5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个单元: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每单元都是先讲理论再列出赏读作品,最后列上一篇鉴赏例文.每一课之前配有阅读提示,之后有思考练习.本书所列的作品全是名家名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