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供给侧改革的几点认识

对于供给侧改革的几点认识

摘要:本从产业发展、消费需求、经济空间三个角度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着重点,得出如下结论:产业供给侧改革应集中在服务业,着力于提升普通产品的质量,应为新兴产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业发展;产品质量

1.从产业角度出发,我们当前产业供给侧改革应集中在服务业 一国经济发展,关键在于三次产业的综合发展结果。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两次针对农业和工业供给侧政策改革功:

1.农业供给侧改革:1978年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从制度上突破了旧的计划经济的经营模式,解除束缚在农民身上的各种框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让我国农业供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是工业的发展基础,农业供给的增加发展为我国进行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2.工业供给侧改革:我国从1980开始的经济特区政策,与当时的全球化生产趋势接轨,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让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业供给侧的改革极大提升了中国工业品德生产能力,不仅满足中国国内需求,还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工厂。

产业结构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处于第一序列。长期以来,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缺乏协同性,发展不同步。当前,我国应该尽早出台服务

业供给侧政策改革,尤其需要开放被国企垄断的高侧服务业,完成第三产业的供给侧革命,让三次产业两相互动,积极融合,必然能产生极大的经济拉升力量。

2.从消费角度出发,中国需要在产品质量上花大力气

近年来,随着国人收入的增加,中国人消费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每年涌向海外市场近一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是用于购买新西南奶粉、日本电饭锅、韩国面膜等普通商品,为什么出现这样情况?供应与新型的消费需求不匹配!即国内产品的质量跟不上国人的消费要求!产品的质量包括设计、耐用性、安全性、效果等等,很明显,当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普通商品相较于欧美国家,仍存在巨大差距。这些很多不是技术上的原因,只是管理和质检加强,这类普通商品的质量必然能上升一个层次。同时,诺基亚、摩托诺拉等著名企业的倒闭应该让中国制造业有所警醒,这类企业的产品质量本身并无问题,但是缺乏紧跟潮流的思维。因此,国家在消费上发力,对于在国家竞争中缺乏优势的产品应着重从商品质量出发,对于质量在国际领先的产品,则鼓励其创造新的潮流。

3.从经济空间的角度出发,需要发力在新兴产业

我国经济多年来为了维持GDP增长率、就业人口等等经济指标,造成过剩产能问题屡攻不破,劣质工程、低效项目屡禁不止,僵尸企业、银行的僵尸账面等屡杀不绝,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思维依旧在中国经济空间有生存土壤。有限的经济发展资源被浪费在在这些负效应产业上,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新兴产业的经济

发展空间。未来政府应逐步清理这些负效应产业,对于没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应及时处理掉,给新兴产业提供急需的经济发展资源,让新兴产业的供给能力增强增大。

对于供给侧改革的几点认识

摘要:本从产业发展、消费需求、经济空间三个角度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着重点,得出如下结论:产业供给侧改革应集中在服务业,着力于提升普通产品的质量,应为新兴产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业发展;产品质量

1.从产业角度出发,我们当前产业供给侧改革应集中在服务业 一国经济发展,关键在于三次产业的综合发展结果。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两次针对农业和工业供给侧政策改革功:

1.农业供给侧改革:1978年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从制度上突破了旧的计划经济的经营模式,解除束缚在农民身上的各种框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让我国农业供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是工业的发展基础,农业供给的增加发展为我国进行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2.工业供给侧改革:我国从1980开始的经济特区政策,与当时的全球化生产趋势接轨,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让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业供给侧的改革极大提升了中国工业品德生产能力,不仅满足中国国内需求,还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工厂。

产业结构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处于第一序列。长期以来,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缺乏协同性,发展不同步。当前,我国应该尽早出台服务

业供给侧政策改革,尤其需要开放被国企垄断的高侧服务业,完成第三产业的供给侧革命,让三次产业两相互动,积极融合,必然能产生极大的经济拉升力量。

2.从消费角度出发,中国需要在产品质量上花大力气

近年来,随着国人收入的增加,中国人消费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每年涌向海外市场近一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是用于购买新西南奶粉、日本电饭锅、韩国面膜等普通商品,为什么出现这样情况?供应与新型的消费需求不匹配!即国内产品的质量跟不上国人的消费要求!产品的质量包括设计、耐用性、安全性、效果等等,很明显,当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普通商品相较于欧美国家,仍存在巨大差距。这些很多不是技术上的原因,只是管理和质检加强,这类普通商品的质量必然能上升一个层次。同时,诺基亚、摩托诺拉等著名企业的倒闭应该让中国制造业有所警醒,这类企业的产品质量本身并无问题,但是缺乏紧跟潮流的思维。因此,国家在消费上发力,对于在国家竞争中缺乏优势的产品应着重从商品质量出发,对于质量在国际领先的产品,则鼓励其创造新的潮流。

3.从经济空间的角度出发,需要发力在新兴产业

我国经济多年来为了维持GDP增长率、就业人口等等经济指标,造成过剩产能问题屡攻不破,劣质工程、低效项目屡禁不止,僵尸企业、银行的僵尸账面等屡杀不绝,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思维依旧在中国经济空间有生存土壤。有限的经济发展资源被浪费在在这些负效应产业上,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新兴产业的经济

发展空间。未来政府应逐步清理这些负效应产业,对于没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应及时处理掉,给新兴产业提供急需的经济发展资源,让新兴产业的供给能力增强增大。


相关内容

  • 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权威人士认为,从国情出发,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 ...

  • 人民智库 | 供给侧改革的六大认识误区
  • 思响哥按: 自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概念提出之后,各界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解读.但是有部分观点显然是误读.为此,思响哥认为,在阐明对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路径之前,有必要先来厘清容易产生的误区.本文绝对专业! 来源 | <国家治理>周刊 作者 |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 ...

  • 近期通货膨胀是供给方面成本推进型
  • 作者:陈越 改革 1995年01期 1992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与此同时,价格总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上升,零售物价指数上涨幅度,由1992年的5.4%,上升到1993年的13.2%和1994年上半年的19.8%.尽管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值 ...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 作者:夏国锋 吴理财 来源:<理论与改革>2011年01期 发布时间:2011年4月12日 http://www.ccrs.org.cn/show_7570.aspx 摘要: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次重申和强 ...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_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_胡鞍钢
  • DOI:10.13613/j.cnki.qhdz.002420 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2 16:38:50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31卷﹚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3596.C.20160112.1638. ...

  • 十七届六中全会五大关键词
  • 十七届六中全会五大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 ...

  • 中国的供给侧改革──进程与展望
  • 中国的供给侧改革──进程与展望 经济学人智库报告 www.eiu.com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 ,经济学人智库)是作为the Economist newspaper姊妹公司的The Economist Group的研究和分析业务部门.1946年以来经 ...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与改革重点
  • 2016.4经济理论与实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与改革重点 廖清成,冯志峰 (江西行政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3) [摘 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与有效举措.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了改革进程.为澄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就必 ...

  • 民富论读书笔记
  • <民富论>读书笔记 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这门课,我读了滕泰老师的<民富论>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对我国的经济形势剖析的淋漓尽致,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关于本书作者滕泰老师,滕泰,经济学博士,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曾担任多家金融机构的研究所所长.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