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天人合一的含义

叠学与时代

论儒家“天人合一”的含义

郝海燕

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天人合一”是儒家的主流思想。如何理解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关系到对儒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的评价,也关系到当今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历史地看。儒家“天人合一”的含义是复杂的,主要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是“天人合德”。

关键词:儒家;天人关系;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09(2010)08—0042—06

乃是将人性说为天道.将人伦道德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这就陷入了拟人的错误。天人相类之意义.亦可析为两方面:一是天人形体相类。此实附会之谈;二是天人性质相类.此义与天人相通论之天道人性为一之说相似.实际上亦是将人伦道德说为天道。乜】(伊181~182)张先生还将从孟子到王夫之、戴震的“天人合一”思想归纳为五种观点:性天同

面对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愈趋严重的形势.一些学者试图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寻求解决之道,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救世良方。有些学者认为:“天人合一”的本义就是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天”在中国古代有其复杂含义.正如严复所说。“中国所谓天字,乃名学所谓歧义之名,最病思理,而起争端。以神理言之上帝,以形下言之苍昊,至于无所为作而有因果之形气.虽有因果而不可得言之适偶,西文各有异字,而中国常语,皆谓之天。”[J]((vJe]--s蚴这就使得中国古代不同思想流派对“天人合一”有不同解释.同一个思想家也往往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天人合一”。张岱年曾指出。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层意思:一是指天人本来合一.二是指天人应归合一。而关于天人本来合

一说。天人合德说。万物一体说,天人相类说。天道

与人性统一说。f3](g'4--q)金岳霖则认为,“最高、最广义的‘天人合一’。就是主体融人客体。或客体融入主体,坚持根本同一,泯除一切差别,从而达到个人与宇宙不二的状态。”阿g'O--41)上述三位的见解对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重要启发.本文拟通过简要梳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和流变,谈谈对儒家“天人合一”含义的理解。

一。又有二说: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所谓

天人相通,其意义也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意义是,认为天与人不是相对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

一、先秦儒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

1.夏商周时期的天人观

之整体,其间实无判隔:第二层意义是,认为天是

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于天。其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为人性。而实际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语丛一》日:“《易》所以

会天道、人道也。”也就是说:《周易》中就已经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是,夏商周时期,人们普遍把

42

2010.0占

万方数据

高校理论战线

,,

乙t,’

?:,11∑.。77。一。:i;7

7j/…乙一,y..ix+j■//::.io一、

。,.。

。,,

“天”理解为能福善祸淫的至上神.常把“天”称作“昊天”、“皇天”、“皇天王”、“天上帝”、“皇上帝”、“上帝”、“皇帝”等。因而其“天人合一”主要是带有浓厚神学目的论色彩的“天人合德”,一方面。“天”是有意志、能赏善罚恶的,如。“天叙有典”、“天秩有礼”、

“天命有德”、“天讨有罪”圊0’脚,“天佑下民,作之

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C5](PIos3),“皇天无亲,唯德是辅”Cs]帆ts4),并且,人的德性源于天,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5】佣641),“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禀彝。好是懿德”。【5】帆㈣另一方面,人必须以德配天。君王必须敬天保民,否则.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招致灾害,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5】o,1㈣,“商罪贯盈,天命诛之”【5】帆㈣《周易》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5】㈣《周易・系辞上》说:“天生神

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凶吉,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Is]嘟D可见.商周时期的“天”主要是主宰之天.其“天人合一”主要是“天人合德”.而且“天人合德”的中心在天。其实质是以天意来统摄人。

2.孔孟的天人观

孔子崇尚西周的政治和礼教.西周的天命观对其有明显影响。他承认有天命。如.“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6】妒姗孔子把天看

作是有意志、能赏罚的,他说,“天生德于予”嘲㈣。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6】驴㈣他称颂尧顺天而行。“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唯尧则之。”[elO。s3)他强调天命不

可违:“获罪于天.无所祷也。”(6】㈣另一方面,他又

把“天”理解为四时行、百物生的自然之天,认为天命是可以认知、可以把握的,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6】纰11)。他本人则是“五十而知天命”。[ej(P12)他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达天命.“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6】妒・㈤他还转述尧对舜的忠告:“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

其中。四海穷困。天禄永终。”[6】㈣

孟子把“天”理解为与“地利”、“人和”相并列的“天时”,或物质性、有规律的“天相”。如“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m舻l雏)。有时也把“天”理解为人力不可

万方数据

抗拒的命运,如“莫之为而为之者,天也;莫之致而

致之者,命也”。忉㈣“顺天者存.逆天者亡。”WJO,l国)

有时他又把“天”理解为主宰之天。当问及舜为何能得到天下时,孟子回答:“天与之”忉纰埘.当问及禹为何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是否由于其品德有问题时,孟子断然否定:“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忉吻D天人相通在孟子这里有两条途径.一是上天通过一些事件或行动将其意志昭示人类,“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73∞219)一是人通过自身修养来彰显其潜在的、先天的道德品性,从而把握天命。他说,“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7】㈣H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忉㈣尽其心

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7】㈣・’他要求君子养浩然之气、存赤子之心。以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他还引用《尚书.太甲》中话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

活”。忉㈣以上说明,孔子孟子把天人关系的中心

从天转向了人.在相当程度上看到了人的主体能

动性。

3.儒家其他经典中的天人观

《中庸》也对“天人合一”有过阐释。如“诚者。

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5】㈣,“自诚明,谓之

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矣。”[5】㈣又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

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

诚如神。”同㈣这实际上是把天当作认识的客体。

把人当作认识的主体.使天人关系转向以人为中心,肯定了人有参赞天地发育的能动性.但同时又有明显的神人感应的神秘色彩,而且。混淆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应有区分。

先秦儒家还用“天”来解释伦理道德和社会规制的根源,如郑国的子产说:“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8】蛳旧《礼记》

嚣学与时代

说,“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

人心,理万物者。“5】㈣“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乐由天作.礼以地制……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5]Or嘶J“礼必本于天,动而之

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畸】㈣“政必

本于天,觳以降命。”【5】㈣研《郭店楚简》说:“天降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著为父子之亲。分为

夫妇之辨。”[9】㈣

从总体上看.先秦儒者“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含义是天人合德.而且。商周时期的神学天命观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所流露。

二、两汉儒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

神学天命观在孔孟时代有所弱化.但并未消亡,在西汉特定历史条件下又复兴起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汉帝王出身社会下层.需要借助君权天授的学说来安定民心、巩固地位,加之汉初黄老无为政治的推行.创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儒家便因应时势。糅合和吸收诸子思想。改造和发展儒学,形成了以西汉《春秋繁露》和东汉谶纬经学为代表的神学目的论体系.其特色就是把祥瑞、灾异等征兆与人间世事联系起来,以天入感应式的“天人合一”理论来树立君王的权威.也给君王以警醒,要求其修德配天。

西汉的董仲舒.一方面把“天”理解为自然之天,如“天、地、阴、阳、木、土、火、金、

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10】㈣,其中,第

一个“天”指与“地”相对应的天空.后一个“天”指包括天空在内的宇宙万物总和:“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10]0'240)自然之天处于有规律的运动之中.

“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lo】㈣’

另一方面,他又把“天”看作主宰万物之至上神.如“天者,百神之君也”。[10](P32D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有五重含义:一是人来源于天:“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10]0'330)。天地者.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clo】彻劬二是天人同类,包括结构上的类同,主要是人的形体与天体、天象相偶合,如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日月,人有耳目,人与天之相

副,“于其可数,副数;不可数春,副类。皆当同而副

44

2010.D占

万方数据

天,一也”。[Jo]0"J83)也包括天和人在性情上的类似.“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人之受命于天

也,取仁于天而仁也。”[10】㈣“天亦有喜怒之气,哀

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10.10屹e7)三是天人通理。“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

者也”。[100'222)“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lo】㈣“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to】蜊“事各顺其名。名各

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

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10]㈣四是天人感应。

“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嗷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

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10】㈣这就要求.尽

人之变以合天,为人君者承天意以从事,否则.就会有灾异,“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警骇之,警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lo(P203’五是君权天授。“受命之君。天意之

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10】蚴“天子受命于天.天

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to](鼢,2---243)同时.他也试图用天意来约束皇权,他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守之。”tlo]O'tTs)但是。从总体上看,他还是主张“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10](P50)在以上几重含义中。天人感应和君权天授是核心,这实际上是先秦“天人合德”思想的迸一步发展.是董仲舒天人观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也是其被统治者利用的价值之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由于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它赢得了独尊地位。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为后来的谶纬神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谶纬神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用隐语方式预言灾异.其核心乃是以天命论神化君权。西汉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面对统治阶级无力解决的社会问题.一些经学家将希望更多地寄托于天.他们把儒学中阴阳五行说的预占因素加以发展。又利用了传统的天文占I-等方法.形成了更富于神秘性的谶纬神学,形成了以预占祥瑞为主、关

系到谁来做皇帝的谶书——<河图:》、《洛书>;章帝

还召开白虎观会议,纂成《:白虎通义》一书,使之成为钦定法典.于是,儒学进一步神学化,天人感应进一步神秘化。东汉初年谶纬之学备受光武帝推崇。以至于阴阳灾异谴告流行。神学思潮泛滥,有人利用其来制造、解释各种“祥符”而为现实的政权辩护.也有人通过解释灾异凶兆来批评现实,甚至用来鼓吹改朝换代的王朝革命.朝廷用之决定军政大事。儒者争相学习谶纬。

总之,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义》,儒学逐步成为谶纬神学体系.“天人合一”思想越来越走向神秘化而成为君权神授的注脚.根本无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三、宋明儒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

1.张栽的“天人合一”

张载对“天人合一”的含义理解可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天人一气。这实际上是解释天和人在质料上的同一性。张载说,“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1fllP49)“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It](P47)“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liftO“s9)二是万物一体。这体现在《西铭》中的一段著名表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f10陟7)万物一体是在相互区别基础上的对立统一.“以万物本一,故一能合异;以其能合异,故谓之感。若非有异则无合。天性,乾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

所谓性即天道也。”[坷㈣三是主客合一。“儒者因

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至学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ll】们1)“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人能至诚。则性尽而神可穷矣。不息。则命行而

化可知矣。邮t】㈣“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

知。不足以尽明。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

大之别也.……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脚㈣这实

际上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需要大其心才能体悟,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万方数据

高校理论战线

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

物非我”。【埘㈣这种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具有一

定的神秘性。“天能谓性。人谋谓能。大人尽性.不以天能为能而以人谋为能,故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12]0。2D“天不言而四时行,圣人神道设教而天下服.诚于此。通于彼,神之道与!”[12](V14)

2.程朱理学的“天人合一”

程颢、程颐把“天”理解为宇宙的普遍法

则——天理。“天者,理也”。【13】帆鼢“夫天。专言之则

道也。”C13]wee---。程认为。人与万物以“理”相通。“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13】帆3)“天下之理一也.途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13]0,m8)朱熹有时把“天”理解为自然的存在。“苍苍之谓天。运转周流不已.便是那个。而今说天有个人在那里批判善恶,固不可:说道全无主之者。又不可。”【14】㈣田但他更多地还是把“天”界定为“理”.“天之所以为天者,理而已。天非有此道理,不能为天,故苍苍者即此道理之天”.“逆理,则获罪于天矣”。[14](P900)天人相通在乎“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14】0"3376)“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14](P243)由于“理一分殊”才有人与万物的差别。“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昆虫

之微,亦各各有理。”[14】舛伽‘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

同:其分不同”【M】(嘲朱熹的“理”是有时在“气”之

内.有时又在“气”之外的抽象的精神实体.“理气本无先后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蚍14]Cell卜11国朱熹还把“天”理解为义理之天.因而。把“天人合一”理解为“天人合德”。他在注释<大学》时说,“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1I](P1s0)朱熹又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天理的有效方法,要求闻一知十、格一致十.当“格”到一定程度就能“豁然贯通”.求得“众物之表里精粗无

聊D.D占45

隧学-5时代

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这种“天人合一”境界实质上是主客不分、人我不分。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精神状态。

3.陆王心学的“天人合一”

陆九渊强调人心便是天理:“人皆具有心。心

皆具是理.心即理也”【llⅢ鳓天人合一就是吾心与

宇宙的融合.“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宇宙之事是己分内之事:己分内之事。是宇宙内之事”,“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hi0’166)

王阳明认为:

“物理不外于吾心……心之

体。性也:性即理也。”Ⅲ】临舢心之本体即是天

理”[・5】㈣“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15】㈣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

皆举之矣”。【15】㈣于是.天人合一便转向了心之

本体与天道的同一。

“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

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教,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16】0’15)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就是“致良知”.即通过内省工夫发现人心本来固有而被私欲遮盖了道德品性。

可见.陆王心学的天人关系只是人与自我的关系,而非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清代儒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不满于理学、心学的天人观过而偏重“一”。转而强调其差别:天“无心”、“无为”.而人则“有心”、“有为”、有意志。他说。“在天有阴阳,在人有仁义:在天有五辰,在人有五官。形异质离.不可强而合焉。所谓肖子者。安能父步亦步、父趋亦趋哉?父与子异形离质。而所继之者惟

志。天与人异形离质,而所继之者惟道。”【17】‘哪’意

即天人合一在于其道、理上的相通。他强调要从对立统一中把握天人合一,从理气、道器、体用等角度阐释天人合一。关于理气,他说。“天者,固积气者也。”[唧帆1lo)“天人之蕴,一气而已。”天即以气言,道即以天之化言。固不得谓离乎气而有天。”【脚妒,㈣“既云天,则更不可析气而别言之。天者.所以

46

2010.0占

万方数据

张主纲维是气者也。理以治气,气所受成。斯谓之天。”[18】㈣1’同时.天与人各自有不同的“理”:“物有物之道。人有人之道,鬼有鬼之道,而知之必明,

处之必当。”f18】㈣关于道和器.他提出“人为道。天

为器”,“天下之器者皆以为体而不可遗也。人道之流行,以官天府地裁成万物而不见其迹。故日:天

者器,人者道。“例㈣关于体和用,他认为,天人本

一原,天为体,天之用在人。人之体无非天,天至虚而实,人实而含虚,声色、臭味、父子、君臣、宾主、贤愚.皆天理之所显现而流行.非空之而别有天也。所以,天人之间,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离开人的天。也没有离开天的人。

“天人合一”

变成了天与人互相依存。这些思想都比前人深刻。王夫之把“天”理解为理,如“天者理也”。“天

者理之所出也”[17】㈣.有时也把“天”理解为义理

之天。认为修人事即以肖天德,知生即已知死。有时他把天人合于人心。他说:“天奚在乎?在乎人之心而已。故圣人见天于心.而后以其所见之天为神化之主。”[r力㈣砷有时他还把“天”理解为主宰之天。不自觉地陷入灾异说。他认为.那些导致“治统”之乱的人。违背了天意。其结果必然遭到天的惩罚和报应,

“治统之乱,小人窃之。盗

贼窃之,夷狄窃之,不可以永世而全身;其幸而数传者,则必有日月失轨、五星逆行、冬雷夏雪、山崩地坼、雹飞水溢、草木为妖、禽虫为蟹之异.天地不能保其清宁”。【18]鹪嘲

王夫之的天人合一确实是集儒家之大成.其思想中既有张载哲学的因素.也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因素,还有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因素,这些矛盾的因素集于一身.使得其“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天人观的终结。

戴震认为人性本于天道:“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血气心知,性之实体也。有实体,故可分:惟分也,故不齐。古人言性惟本于天道如是。”嘲《P罄7)“天道,五行阳而已矣;人物之性,成分于道,成其

各殊者而已矣。”例㈣他还从人体器官的结构与

机能方面来说明人与天、人与物相通的同一性。他说,“人物受形于天地。故恒与之相通。盈天地之间,有声也、有色也、有臭也、有味也。举声、色、臭、味,则盈天地间者无或遗矣。外内相通。其开窍也,

是为耳、目、鼻、口0.oo…盈天地问,内之备于吾身,外内相得无间而养道倍。血气各资以养.而开窍于耳、目、鼻、口以通:既于是通,故各成其能而分职司之。”[20]彻I--口72)这是说明人的感官的功能同事物的感性特性是相通的。事物除了声、色、臭、味等感性特性以外,还各有“不易之则”,各具“分理”:与此相适应,人除了耳、目、鼻、口等感官以外,还有一b之官.

“心之神明,于事物咸足以知其不易之

则”。L20]a,zr2)戴震从“人之血气心知本乎天”的观点出发,强调人必须“资于外以养其内”.说明他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了“人之才质”之全,不是由“天”单方面给予的,而是在人类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在天人之分的前提下,人与“天”相互作用、双向适应所积累和巩固下来的结果.而这种结果也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的一种效应与体现。

综观中国儒学发展史.不同时代的儒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重点不尽相同.同一时代的儒者的理解也各有侧重。但是.其中也有前后一致的倾向.这就是儒家试图通过“天人合一”来论证“天人合德”。所以.儒家“天人合一”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今天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一.儒家对“天”的理解主要不是指客观的自然界。主流的儒家思想主要是把“天”理解为义理之天、命运之天、主宰之天。苟子、柳宗元等主张“天人之分”的思想家更多地将“天”理解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但是。这在儒家思想中不占主流。张世英曾说:

“儒家

所讲的‘天’一直保存了西周时期‘天’的道德含义,‘天’具有道德属性:道家所讲的“天”则是指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21]6,34)

其二.儒家“天人合一”的主旨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学的重心一贯在人伦礼教。儒家在论证“天人合一”时。虽然提出过“仁民爱物”、“民胞物与”、“裁成辅相”、“参赞化育”等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合理思想,但是,从总体上看,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促进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而在于“推天

道明人道”、“推人道达天命”.借“天”的权威来为封

建君主专制、伦理纲常、人格理想等作辩护。

其三.儒家“天人合一”之“合”并非主要指“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立在差别基础上的融

万方数据

高校理论战绩

洽、调和状态。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片面强调了天人之间的同一.而忽视了其差别,如程颢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113]e'8D如果不说明天人如何“相分”,最终便无法彻底解释天人如何“合一”。

总之。我们必须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从总体上、从主流上把握儒家“天人合一”的含义.而不能将现代人的观念强加于古人。参考文献

[1]王拭主编:<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张岱年、熊坤新;<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

问题之探析>,<贵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4]金岳霖:<中国哲学>,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5]陈戍国:‘四书五经校注本),岳麓书社,2006.[6]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7]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8]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9]转引自《庞朴文集》第2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0]袁长江主编:《董仲舒集>,学苑出版社,2003.・[11]中国科学院哲学所、北大哲学系编:<中国哲学历史资

料简编(宋元明清部分)>,中华书局,1972.[12]《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

[13]王孝鱼点校:(--程集>,中华书局,1981.

[14]朱傺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

出版社.2002.

[15]吴震:<王阳明著述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6]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6.

[17]转引自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人民出版社.1995.

[18]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91.[19]孙叔平:<中国哲学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戴震集>,上海世纪出版公司、上海吉籍出版社,

2009.

[21]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

年第7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100875责任编辑:萧瑜

2。,D.D占47

论儒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郝海燕, Hao Haiyan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100875高校理论战线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2010(8)

参考文献(42条)

1.张世英 中国古代的

4.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 19825.孙叔平 中国哲学史(下) 1981

6.张岱年.熊坤新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问题之探析 1994(2)7.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 船山全书 19918.金岳霖 中国哲学 1985(9)

9.张世英 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199510.陈戍国 四书五经校注本 2006

11.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 王阳明全集 200612.杨伯峻 论语译注 198013.吴震 王阳明著述选评 200414.杨伯峻 孟子译注 196015.朱傑人 朱子全书 200216.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 197817.王孝鱼 二程集 198118.庞朴文集 200519.张载集 1978

20.袁长江 董仲舒集 2003

21.中国科学院哲学所;北大哲学系 中国哲学历史资料简编(宋元明清部分) 197222.中国科学院哲学所.北大哲学系 中国哲学历史资料简编(宋元明清部分) 197223.袁长江 董仲舒集 200324.张载集 197825.庞朴文集 200526.王孝鱼 二程集 198127.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 197828.朱傑人 朱子全书 200229.杨伯峻 孟子译注 196030.吴震 王阳明著述选评 200431.杨伯峻 论语译注 1980

32.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 王阳明全集 2006

33.陈戍国 四书五经校注本 2006

34.张世英 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199535.金岳霖 中国哲学 1985(09)36.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 船山全书 1991

37.张岱年;熊坤新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问题之探析 1994(02)38.孙叔平 中国哲学史(下) 198139.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 198240.戴震集 200941.王拭 严复集 1986

42.张世英 中国古代的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xllzx201008010.aspx

叠学与时代

论儒家“天人合一”的含义

郝海燕

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天人合一”是儒家的主流思想。如何理解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关系到对儒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的评价,也关系到当今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历史地看。儒家“天人合一”的含义是复杂的,主要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是“天人合德”。

关键词:儒家;天人关系;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09(2010)08—0042—06

乃是将人性说为天道.将人伦道德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这就陷入了拟人的错误。天人相类之意义.亦可析为两方面:一是天人形体相类。此实附会之谈;二是天人性质相类.此义与天人相通论之天道人性为一之说相似.实际上亦是将人伦道德说为天道。乜】(伊181~182)张先生还将从孟子到王夫之、戴震的“天人合一”思想归纳为五种观点:性天同

面对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愈趋严重的形势.一些学者试图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寻求解决之道,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救世良方。有些学者认为:“天人合一”的本义就是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天”在中国古代有其复杂含义.正如严复所说。“中国所谓天字,乃名学所谓歧义之名,最病思理,而起争端。以神理言之上帝,以形下言之苍昊,至于无所为作而有因果之形气.虽有因果而不可得言之适偶,西文各有异字,而中国常语,皆谓之天。”[J]((vJe]--s蚴这就使得中国古代不同思想流派对“天人合一”有不同解释.同一个思想家也往往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天人合一”。张岱年曾指出。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层意思:一是指天人本来合一.二是指天人应归合一。而关于天人本来合

一说。天人合德说。万物一体说,天人相类说。天道

与人性统一说。f3](g'4--q)金岳霖则认为,“最高、最广义的‘天人合一’。就是主体融人客体。或客体融入主体,坚持根本同一,泯除一切差别,从而达到个人与宇宙不二的状态。”阿g'O--41)上述三位的见解对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重要启发.本文拟通过简要梳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和流变,谈谈对儒家“天人合一”含义的理解。

一。又有二说: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所谓

天人相通,其意义也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意义是,认为天与人不是相对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

一、先秦儒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

1.夏商周时期的天人观

之整体,其间实无判隔:第二层意义是,认为天是

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于天。其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为人性。而实际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语丛一》日:“《易》所以

会天道、人道也。”也就是说:《周易》中就已经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是,夏商周时期,人们普遍把

42

2010.0占

万方数据

高校理论战线

,,

乙t,’

?:,11∑.。77。一。:i;7

7j/…乙一,y..ix+j■//::.io一、

。,.。

。,,

“天”理解为能福善祸淫的至上神.常把“天”称作“昊天”、“皇天”、“皇天王”、“天上帝”、“皇上帝”、“上帝”、“皇帝”等。因而其“天人合一”主要是带有浓厚神学目的论色彩的“天人合德”,一方面。“天”是有意志、能赏善罚恶的,如。“天叙有典”、“天秩有礼”、

“天命有德”、“天讨有罪”圊0’脚,“天佑下民,作之

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C5](PIos3),“皇天无亲,唯德是辅”Cs]帆ts4),并且,人的德性源于天,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5】佣641),“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禀彝。好是懿德”。【5】帆㈣另一方面,人必须以德配天。君王必须敬天保民,否则.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招致灾害,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5】o,1㈣,“商罪贯盈,天命诛之”【5】帆㈣《周易》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5】㈣《周易・系辞上》说:“天生神

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凶吉,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Is]嘟D可见.商周时期的“天”主要是主宰之天.其“天人合一”主要是“天人合德”.而且“天人合德”的中心在天。其实质是以天意来统摄人。

2.孔孟的天人观

孔子崇尚西周的政治和礼教.西周的天命观对其有明显影响。他承认有天命。如.“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6】妒姗孔子把天看

作是有意志、能赏罚的,他说,“天生德于予”嘲㈣。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6】驴㈣他称颂尧顺天而行。“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唯尧则之。”[elO。s3)他强调天命不

可违:“获罪于天.无所祷也。”(6】㈣另一方面,他又

把“天”理解为四时行、百物生的自然之天,认为天命是可以认知、可以把握的,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6】纰11)。他本人则是“五十而知天命”。[ej(P12)他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达天命.“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6】妒・㈤他还转述尧对舜的忠告:“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

其中。四海穷困。天禄永终。”[6】㈣

孟子把“天”理解为与“地利”、“人和”相并列的“天时”,或物质性、有规律的“天相”。如“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m舻l雏)。有时也把“天”理解为人力不可

万方数据

抗拒的命运,如“莫之为而为之者,天也;莫之致而

致之者,命也”。忉㈣“顺天者存.逆天者亡。”WJO,l国)

有时他又把“天”理解为主宰之天。当问及舜为何能得到天下时,孟子回答:“天与之”忉纰埘.当问及禹为何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是否由于其品德有问题时,孟子断然否定:“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忉吻D天人相通在孟子这里有两条途径.一是上天通过一些事件或行动将其意志昭示人类,“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73∞219)一是人通过自身修养来彰显其潜在的、先天的道德品性,从而把握天命。他说,“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7】㈣H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忉㈣尽其心

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7】㈣・’他要求君子养浩然之气、存赤子之心。以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他还引用《尚书.太甲》中话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

活”。忉㈣以上说明,孔子孟子把天人关系的中心

从天转向了人.在相当程度上看到了人的主体能

动性。

3.儒家其他经典中的天人观

《中庸》也对“天人合一”有过阐释。如“诚者。

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5】㈣,“自诚明,谓之

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矣。”[5】㈣又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

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

诚如神。”同㈣这实际上是把天当作认识的客体。

把人当作认识的主体.使天人关系转向以人为中心,肯定了人有参赞天地发育的能动性.但同时又有明显的神人感应的神秘色彩,而且。混淆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应有区分。

先秦儒家还用“天”来解释伦理道德和社会规制的根源,如郑国的子产说:“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8】蛳旧《礼记》

嚣学与时代

说,“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

人心,理万物者。“5】㈣“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

天地之序也……乐由天作.礼以地制……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5]Or嘶J“礼必本于天,动而之

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畸】㈣“政必

本于天,觳以降命。”【5】㈣研《郭店楚简》说:“天降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著为父子之亲。分为

夫妇之辨。”[9】㈣

从总体上看.先秦儒者“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含义是天人合德.而且。商周时期的神学天命观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所流露。

二、两汉儒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

神学天命观在孔孟时代有所弱化.但并未消亡,在西汉特定历史条件下又复兴起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汉帝王出身社会下层.需要借助君权天授的学说来安定民心、巩固地位,加之汉初黄老无为政治的推行.创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儒家便因应时势。糅合和吸收诸子思想。改造和发展儒学,形成了以西汉《春秋繁露》和东汉谶纬经学为代表的神学目的论体系.其特色就是把祥瑞、灾异等征兆与人间世事联系起来,以天入感应式的“天人合一”理论来树立君王的权威.也给君王以警醒,要求其修德配天。

西汉的董仲舒.一方面把“天”理解为自然之天,如“天、地、阴、阳、木、土、火、金、

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10】㈣,其中,第

一个“天”指与“地”相对应的天空.后一个“天”指包括天空在内的宇宙万物总和:“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10]0'240)自然之天处于有规律的运动之中.

“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lo】㈣’

另一方面,他又把“天”看作主宰万物之至上神.如“天者,百神之君也”。[10](P32D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有五重含义:一是人来源于天:“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10]0'330)。天地者.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clo】彻劬二是天人同类,包括结构上的类同,主要是人的形体与天体、天象相偶合,如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日月,人有耳目,人与天之相

副,“于其可数,副数;不可数春,副类。皆当同而副

44

2010.D占

万方数据

天,一也”。[Jo]0"J83)也包括天和人在性情上的类似.“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人之受命于天

也,取仁于天而仁也。”[10】㈣“天亦有喜怒之气,哀

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10.10屹e7)三是天人通理。“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

者也”。[100'222)“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lo】㈣“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to】蜊“事各顺其名。名各

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

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10]㈣四是天人感应。

“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嗷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

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10】㈣这就要求.尽

人之变以合天,为人君者承天意以从事,否则.就会有灾异,“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警骇之,警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lo(P203’五是君权天授。“受命之君。天意之

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10】蚴“天子受命于天.天

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to](鼢,2---243)同时.他也试图用天意来约束皇权,他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守之。”tlo]O'tTs)但是。从总体上看,他还是主张“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10](P50)在以上几重含义中。天人感应和君权天授是核心,这实际上是先秦“天人合德”思想的迸一步发展.是董仲舒天人观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也是其被统治者利用的价值之所在。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由于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它赢得了独尊地位。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为后来的谶纬神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谶纬神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用隐语方式预言灾异.其核心乃是以天命论神化君权。西汉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面对统治阶级无力解决的社会问题.一些经学家将希望更多地寄托于天.他们把儒学中阴阳五行说的预占因素加以发展。又利用了传统的天文占I-等方法.形成了更富于神秘性的谶纬神学,形成了以预占祥瑞为主、关

系到谁来做皇帝的谶书——<河图:》、《洛书>;章帝

还召开白虎观会议,纂成《:白虎通义》一书,使之成为钦定法典.于是,儒学进一步神学化,天人感应进一步神秘化。东汉初年谶纬之学备受光武帝推崇。以至于阴阳灾异谴告流行。神学思潮泛滥,有人利用其来制造、解释各种“祥符”而为现实的政权辩护.也有人通过解释灾异凶兆来批评现实,甚至用来鼓吹改朝换代的王朝革命.朝廷用之决定军政大事。儒者争相学习谶纬。

总之,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义》,儒学逐步成为谶纬神学体系.“天人合一”思想越来越走向神秘化而成为君权神授的注脚.根本无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三、宋明儒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

1.张栽的“天人合一”

张载对“天人合一”的含义理解可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天人一气。这实际上是解释天和人在质料上的同一性。张载说,“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1fllP49)“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It](P47)“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liftO“s9)二是万物一体。这体现在《西铭》中的一段著名表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f10陟7)万物一体是在相互区别基础上的对立统一.“以万物本一,故一能合异;以其能合异,故谓之感。若非有异则无合。天性,乾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

所谓性即天道也。”[坷㈣三是主客合一。“儒者因

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至学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ll】们1)“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人能至诚。则性尽而神可穷矣。不息。则命行而

化可知矣。邮t】㈣“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

知。不足以尽明。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

大之别也.……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脚㈣这实

际上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需要大其心才能体悟,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万方数据

高校理论战线

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

物非我”。【埘㈣这种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具有一

定的神秘性。“天能谓性。人谋谓能。大人尽性.不以天能为能而以人谋为能,故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12]0。2D“天不言而四时行,圣人神道设教而天下服.诚于此。通于彼,神之道与!”[12](V14)

2.程朱理学的“天人合一”

程颢、程颐把“天”理解为宇宙的普遍法

则——天理。“天者,理也”。【13】帆鼢“夫天。专言之则

道也。”C13]wee---。程认为。人与万物以“理”相通。“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13】帆3)“天下之理一也.途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13]0,m8)朱熹有时把“天”理解为自然的存在。“苍苍之谓天。运转周流不已.便是那个。而今说天有个人在那里批判善恶,固不可:说道全无主之者。又不可。”【14】㈣田但他更多地还是把“天”界定为“理”.“天之所以为天者,理而已。天非有此道理,不能为天,故苍苍者即此道理之天”.“逆理,则获罪于天矣”。[14](P900)天人相通在乎“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14】0"3376)“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14](P243)由于“理一分殊”才有人与万物的差别。“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昆虫

之微,亦各各有理。”[14】舛伽‘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

同:其分不同”【M】(嘲朱熹的“理”是有时在“气”之

内.有时又在“气”之外的抽象的精神实体.“理气本无先后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蚍14]Cell卜11国朱熹还把“天”理解为义理之天.因而。把“天人合一”理解为“天人合德”。他在注释<大学》时说,“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1I](P1s0)朱熹又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天理的有效方法,要求闻一知十、格一致十.当“格”到一定程度就能“豁然贯通”.求得“众物之表里精粗无

聊D.D占45

隧学-5时代

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这种“天人合一”境界实质上是主客不分、人我不分。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精神状态。

3.陆王心学的“天人合一”

陆九渊强调人心便是天理:“人皆具有心。心

皆具是理.心即理也”【llⅢ鳓天人合一就是吾心与

宇宙的融合.“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宇宙之事是己分内之事:己分内之事。是宇宙内之事”,“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hi0’166)

王阳明认为:

“物理不外于吾心……心之

体。性也:性即理也。”Ⅲ】临舢心之本体即是天

理”[・5】㈣“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15】㈣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

皆举之矣”。【15】㈣于是.天人合一便转向了心之

本体与天道的同一。

“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

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教,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16】0’15)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就是“致良知”.即通过内省工夫发现人心本来固有而被私欲遮盖了道德品性。

可见.陆王心学的天人关系只是人与自我的关系,而非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清代儒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不满于理学、心学的天人观过而偏重“一”。转而强调其差别:天“无心”、“无为”.而人则“有心”、“有为”、有意志。他说。“在天有阴阳,在人有仁义:在天有五辰,在人有五官。形异质离.不可强而合焉。所谓肖子者。安能父步亦步、父趋亦趋哉?父与子异形离质。而所继之者惟

志。天与人异形离质,而所继之者惟道。”【17】‘哪’意

即天人合一在于其道、理上的相通。他强调要从对立统一中把握天人合一,从理气、道器、体用等角度阐释天人合一。关于理气,他说。“天者,固积气者也。”[唧帆1lo)“天人之蕴,一气而已。”天即以气言,道即以天之化言。固不得谓离乎气而有天。”【脚妒,㈣“既云天,则更不可析气而别言之。天者.所以

46

2010.0占

万方数据

张主纲维是气者也。理以治气,气所受成。斯谓之天。”[18】㈣1’同时.天与人各自有不同的“理”:“物有物之道。人有人之道,鬼有鬼之道,而知之必明,

处之必当。”f18】㈣关于道和器.他提出“人为道。天

为器”,“天下之器者皆以为体而不可遗也。人道之流行,以官天府地裁成万物而不见其迹。故日:天

者器,人者道。“例㈣关于体和用,他认为,天人本

一原,天为体,天之用在人。人之体无非天,天至虚而实,人实而含虚,声色、臭味、父子、君臣、宾主、贤愚.皆天理之所显现而流行.非空之而别有天也。所以,天人之间,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离开人的天。也没有离开天的人。

“天人合一”

变成了天与人互相依存。这些思想都比前人深刻。王夫之把“天”理解为理,如“天者理也”。“天

者理之所出也”[17】㈣.有时也把“天”理解为义理

之天。认为修人事即以肖天德,知生即已知死。有时他把天人合于人心。他说:“天奚在乎?在乎人之心而已。故圣人见天于心.而后以其所见之天为神化之主。”[r力㈣砷有时他还把“天”理解为主宰之天。不自觉地陷入灾异说。他认为.那些导致“治统”之乱的人。违背了天意。其结果必然遭到天的惩罚和报应,

“治统之乱,小人窃之。盗

贼窃之,夷狄窃之,不可以永世而全身;其幸而数传者,则必有日月失轨、五星逆行、冬雷夏雪、山崩地坼、雹飞水溢、草木为妖、禽虫为蟹之异.天地不能保其清宁”。【18]鹪嘲

王夫之的天人合一确实是集儒家之大成.其思想中既有张载哲学的因素.也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因素,还有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因素,这些矛盾的因素集于一身.使得其“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天人观的终结。

戴震认为人性本于天道:“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血气心知,性之实体也。有实体,故可分:惟分也,故不齐。古人言性惟本于天道如是。”嘲《P罄7)“天道,五行阳而已矣;人物之性,成分于道,成其

各殊者而已矣。”例㈣他还从人体器官的结构与

机能方面来说明人与天、人与物相通的同一性。他说,“人物受形于天地。故恒与之相通。盈天地之间,有声也、有色也、有臭也、有味也。举声、色、臭、味,则盈天地间者无或遗矣。外内相通。其开窍也,

是为耳、目、鼻、口0.oo…盈天地问,内之备于吾身,外内相得无间而养道倍。血气各资以养.而开窍于耳、目、鼻、口以通:既于是通,故各成其能而分职司之。”[20]彻I--口72)这是说明人的感官的功能同事物的感性特性是相通的。事物除了声、色、臭、味等感性特性以外,还各有“不易之则”,各具“分理”:与此相适应,人除了耳、目、鼻、口等感官以外,还有一b之官.

“心之神明,于事物咸足以知其不易之

则”。L20]a,zr2)戴震从“人之血气心知本乎天”的观点出发,强调人必须“资于外以养其内”.说明他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了“人之才质”之全,不是由“天”单方面给予的,而是在人类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在天人之分的前提下,人与“天”相互作用、双向适应所积累和巩固下来的结果.而这种结果也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的一种效应与体现。

综观中国儒学发展史.不同时代的儒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重点不尽相同.同一时代的儒者的理解也各有侧重。但是.其中也有前后一致的倾向.这就是儒家试图通过“天人合一”来论证“天人合德”。所以.儒家“天人合一”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今天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一.儒家对“天”的理解主要不是指客观的自然界。主流的儒家思想主要是把“天”理解为义理之天、命运之天、主宰之天。苟子、柳宗元等主张“天人之分”的思想家更多地将“天”理解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但是。这在儒家思想中不占主流。张世英曾说:

“儒家

所讲的‘天’一直保存了西周时期‘天’的道德含义,‘天’具有道德属性:道家所讲的“天”则是指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21]6,34)

其二.儒家“天人合一”的主旨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学的重心一贯在人伦礼教。儒家在论证“天人合一”时。虽然提出过“仁民爱物”、“民胞物与”、“裁成辅相”、“参赞化育”等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合理思想,但是,从总体上看,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促进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而在于“推天

道明人道”、“推人道达天命”.借“天”的权威来为封

建君主专制、伦理纲常、人格理想等作辩护。

其三.儒家“天人合一”之“合”并非主要指“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立在差别基础上的融

万方数据

高校理论战绩

洽、调和状态。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片面强调了天人之间的同一.而忽视了其差别,如程颢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113]e'8D如果不说明天人如何“相分”,最终便无法彻底解释天人如何“合一”。

总之。我们必须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从总体上、从主流上把握儒家“天人合一”的含义.而不能将现代人的观念强加于古人。参考文献

[1]王拭主编:<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张岱年、熊坤新;<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

问题之探析>,<贵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4]金岳霖:<中国哲学>,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5]陈戍国:‘四书五经校注本),岳麓书社,2006.[6]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7]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8]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9]转引自《庞朴文集》第2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0]袁长江主编:《董仲舒集>,学苑出版社,2003.・[11]中国科学院哲学所、北大哲学系编:<中国哲学历史资

料简编(宋元明清部分)>,中华书局,1972.[12]《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

[13]王孝鱼点校:(--程集>,中华书局,1981.

[14]朱傺人等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

出版社.2002.

[15]吴震:<王阳明著述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6]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6.

[17]转引自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人民出版社.1995.

[18]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91.[19]孙叔平:<中国哲学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戴震集>,上海世纪出版公司、上海吉籍出版社,

2009.

[21]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

年第7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100875责任编辑:萧瑜

2。,D.D占47

论儒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郝海燕, Hao Haiyan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100875高校理论战线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2010(8)

参考文献(42条)

1.张世英 中国古代的

4.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 19825.孙叔平 中国哲学史(下) 1981

6.张岱年.熊坤新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问题之探析 1994(2)7.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 船山全书 19918.金岳霖 中国哲学 1985(9)

9.张世英 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199510.陈戍国 四书五经校注本 2006

11.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 王阳明全集 200612.杨伯峻 论语译注 198013.吴震 王阳明著述选评 200414.杨伯峻 孟子译注 196015.朱傑人 朱子全书 200216.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 197817.王孝鱼 二程集 198118.庞朴文集 200519.张载集 1978

20.袁长江 董仲舒集 2003

21.中国科学院哲学所;北大哲学系 中国哲学历史资料简编(宋元明清部分) 197222.中国科学院哲学所.北大哲学系 中国哲学历史资料简编(宋元明清部分) 197223.袁长江 董仲舒集 200324.张载集 197825.庞朴文集 200526.王孝鱼 二程集 198127.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 197828.朱傑人 朱子全书 200229.杨伯峻 孟子译注 196030.吴震 王阳明著述选评 200431.杨伯峻 论语译注 1980

32.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 王阳明全集 2006

33.陈戍国 四书五经校注本 2006

34.张世英 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199535.金岳霖 中国哲学 1985(09)36.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 船山全书 1991

37.张岱年;熊坤新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问题之探析 1994(02)38.孙叔平 中国哲学史(下) 198139.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 198240.戴震集 200941.王拭 严复集 1986

42.张世英 中国古代的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xllzx201008010.aspx


相关内容

  • 贺庆国老师讲宋明理学
  • 2016年11月9日贺老师关于宋明理学音频转文字版 山西 郭雅婷老师整理 按照冯友兰先生在晚年的讲法,中国哲学讨论的论域 的问题不是一个,而是三个,是宇宙.社会.人生. 宇宙是人生活与其中的客观环境,用中国思想的术语说就是天. 社会是群体的生活方式,人生是个人的生存方式,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用中国哲学 ...

  •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 论 一. 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 ...

  • 中国式管理的中庸之道-程才新
  • 中国式管理的中庸之道 2011-12-2 1500 摘要: 在我们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里面,中国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需要和谐理论作为指导,而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与和谐文化是有机统一的.和谐文化正体现着中国式管理的中庸之道.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是儒家推崇的处世智慧, 儒家以中庸为基本原则, 对人与自然.与他 ...

  • 中国哲学史论文正
  • 中国哲学史论文 论 文 题 目:以孔子和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哲学 姓 名: 郝纳 学 院: 法律与政治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年 级 . 学 号: 12031041 江苏师范大学教务处印制 一.儒家哲学的概述 ........................................... ...

  • 儒家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 儒家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一.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什么是儒家文化,其中重点探讨了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提出了儒家文化的内涵是人本主义思想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分析了儒家文化对现代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提出了儒家文化的积极意义.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方式和生 ...

  •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管理思想的几点感悟
  •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管理思想的几点感悟 邵大理 聆听了一个学期的人文精神和管理的课程,学习和了解了很多有关人文类学科的知识.这其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管理思想的论题特别引起了我的兴趣,同时也引起了我的长久思考.以下是我结合所学习的管理方面的知识,及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问题的思考所写下的几点感悟.主要涉 ...

  • 儒家和谐思想
  •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谈儒家和 谐思想 人读过 2008-10-15 00:00 我来说两句 ??奥运会,从1896年第一把圣火在奥林匹亚山上熊熊燃烧至今,一直是雄踞在遥远的东方文明圣土上的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2008年8月8日,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当鸟巢上空圣火点燃时,奥运会徐徐拉开帷幕!这 ...

  • 儒家思想与礼制
  • 作者:邵方 中国法学 2005年02期 一.礼的起源与秩序化 人类学家们认为上古人类的思维方式中,有一种存在于普遍的事物与现象之中的"神 秘力量"(注:[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 20页.)上古人类相信,一切互相相关的事物 ...

  •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 编者按: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不断衰落和文化多元论的普遍流行,许多思想家开始考虑如何借鉴世界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从而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人们安身立命的内在依据.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