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季 翔 翔

一、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
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2、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
3、充分反映我国小学自然改革的成果,并积极融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精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上说法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全册教材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 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 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9.03-9.07

始业教育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

3

2

9.10-9.14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轮轴的秘密

复习

3

3

9.17-9.21

5、定滑轮和动滑轮 6、滑轮组 练习

3

4

9.24-9.28

7、斜面的作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练习

3

5

10.01-10.06

国庆假期

6

10.08-10.12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3

7

10.15-10.19

4、找拱形 练习 课外延伸

3

8

10.22-10.26

5、做框架 6、建高塔

3

9

10.29-11.02

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

复习第二单元

3

10

11.05-11.09

期中复习知识回顾 期中检测 机动1课时

3

11

11.12-11.16

1、电和磁 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

3

12

11.19-11.23

4、电磁铁的磁力(二) 练习

5、神奇的小电动机

3

13

11.26-11.30

6、电能和能量 7、电能从哪里来

8、能量与太阳

3

14

12.03-12.07

练习 复习第三单元 1、校园生物大搜索

3

15

12.10-12.14

2、校园生物分布图 3、多种多样的植物练习

3

16

12.17-12.21

4、种类繁多的动物 5、相貌各异的我们 练习

3

17

12.24-12.28

6、原来是相关联的 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

18

12.31-1.04

复习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测试 概念梳理

3

19

1.07-1.11

复习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测试 复习第二单元

3

20

1.14-1.18

第二单元测试 复习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测试

3

21

1.21-1.25

总复习

3

22

1.28-2.01

期末测试

1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季 翔 翔

一、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
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2、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
3、充分反映我国小学自然改革的成果,并积极融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精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上说法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全册教材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 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 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9.03-9.07

始业教育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

3

2

9.10-9.14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轮轴的秘密

复习

3

3

9.17-9.21

5、定滑轮和动滑轮 6、滑轮组 练习

3

4

9.24-9.28

7、斜面的作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练习

3

5

10.01-10.06

国庆假期

6

10.08-10.12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3

7

10.15-10.19

4、找拱形 练习 课外延伸

3

8

10.22-10.26

5、做框架 6、建高塔

3

9

10.29-11.02

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

复习第二单元

3

10

11.05-11.09

期中复习知识回顾 期中检测 机动1课时

3

11

11.12-11.16

1、电和磁 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

3

12

11.19-11.23

4、电磁铁的磁力(二) 练习

5、神奇的小电动机

3

13

11.26-11.30

6、电能和能量 7、电能从哪里来

8、能量与太阳

3

14

12.03-12.07

练习 复习第三单元 1、校园生物大搜索

3

15

12.10-12.14

2、校园生物分布图 3、多种多样的植物练习

3

16

12.17-12.21

4、种类繁多的动物 5、相貌各异的我们 练习

3

17

12.24-12.28

6、原来是相关联的 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

18

12.31-1.04

复习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测试 概念梳理

3

19

1.07-1.11

复习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测试 复习第二单元

3

20

1.14-1.18

第二单元测试 复习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测试

3

21

1.21-1.25

总复习

3

22

1.28-2.01

期末测试

1


相关内容

  • 2014年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 ...

  • 2014-2015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竞赛题
  • 五年级语文质量调测试卷 2014.12 学校 班级 姓 名_____ 得 分____ _____ 一. 基础知识部分.(38分) 1.按音节提示,写出相应汉字(4分) (1) jí ( )祥 ( )病( )体 ( )使 (2) yì 回( ) 情( ) 差( )( )论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

  • 六年级上册数学月考卷二
  • 2014-2015学年度五竹学区第二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 数学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4分) 1.走完同一段路,甲要5分钟,乙要4分钟,甲与乙所用时间比是( ). A.5:4 B.4:5 C.16:25 2.小王投球10次,有9次投中.小张投球20次,有13次投中.( )投球的 ___ ...

  • 二年级上册语文总结
  • 2014-2015年上学期二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乌市第十一小学 熊玉平 随着期末的临近,本学期我的语文教学工作也即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而丰富的教育,做一名语文教师很不简单,教学中,我常常慨叹自己的知识浅薄,我深知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不管是教育理念还是实 ...

  • 2015-2016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 二街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 二街中心小学 飞有明 一.填空.(20分) 1.小米的位置是(4,6)他的座位是( )列,( )行 2.. 一项工作,全部完成是( )%,一条路修了一半的一半,修的占全程的( )% 11 3. 16米增加它的后,再增加米,一共增加( )米. 44 152 4. 日=( ...

  • 2014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含答案)-月考
  •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2.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 A .省.市.县 B ...

  •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四年级数学试卷 一.计算.(27分) 1. 直接写出得数.(5分) 25×4= 770÷70= 15×7= 770÷70= 320÷8= 560÷80= 57÷3= 450÷50= 360÷60= 240÷40= 2.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验算多加 ...

  • 2014-2015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
  • 2014-2015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上.<中国历史>上.下册教学内容,共57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基本情况 任教九年级的1-2班,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 ...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 1. 2. 原来有22人看戏,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面包房做了54个面包,第一组买了22个,第二组买了8个,还剩多少个?(两 种方法) 3.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其中有16人参加比赛,还有多少人没参加? 4.三个小组一共收集了94个矿泉水瓶,第一组收集了34个,第二组收 ...